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讲座整理稿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讲座整理稿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讲座整理稿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讲座整理稿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讲座整

理稿

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对学科定位的研究与思考

柳冠中

一、设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的改变了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

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一系列政策、法

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我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工业化虽

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社会型“产业链”和“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

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成熟。其问题与根源在于——中国大部分企业只致力于加工制

造环节,仅徘徊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末端

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 1、全

球化产业链:

1)“知识经济型”的知识产权垄断、高额利润、绿色生态经济与“加工制造

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价值的劳动密集经济;

2)引进、消化与制造;硬件、制造、技术、设计与产业生态链;

3)产品链经济与服务链经济;

4)产品创新、产品结构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与产业链全球化。

2、科学发展观和生存方式的变革:

1)关注“弱势”群体、营造公平的社会公共环境、利益基础上的多元价值取向;

2)从“物”到“事”的服务设计理念;

3)提倡个人使用,而不提倡私人占有;

4)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5)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和谐社会。

市场上狂欢的商品刺激着过度消费和被商业集团“定制的幸福模式”而孕育着的奢华追求。沉溺于工业文明表象的技术膨胀,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对地球资源浪费、对我们子孙生存资源剥削的罪孽,腐蚀了人类的道德伦理观。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衣食住行用物质享有以外,还有额上的汗、手上的茧,人与人的接触、沟通、谅解,与大自然的互动、共生,与他人一起参与、合作、挫折、失败、创造时产生的行动节奏、思想协调统一的乐趣、情感和情操,以及对自然和一起存在事物的尊重。

“科学”是去发现、解释关于自然、社会的只是,是关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侧重于分析、发现,这是陈述逻辑;而“设计”是应用那些知识去创造未来,是关于“可以是什么,”、“可以是怎么样,”的知识,侧重于集成、整合、创造,这是祈使逻辑(预设)。设计是做上帝未曾做过的事。

如果站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发现手机不仅仅是简单的、时尚的、生活用品,它其实是当时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科技水平、生活方式的一个镜像。“搓板——洗衣机——自助洗衣站”、“扫帚——吸尘器——保洁服务”,它们有共同的目的,并存在于社会链之中——或为了干净的衣服,或为了除尘卫生。但每一物都存在于社会产业链的关系中。这就是设计的不变内容——“元”与“本”。人类以后还会需要干净衣服、需要清洁……而未来的社会产业链却是未知的,需要被设计为更有效、更环保、更具人性与情感亲和。

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而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开发我们的理想,提出新的观念、理论。站在巨人肩膀上,要看的比巨人远~

改变已有的度量、标准、模式和评价体系,创造置身于世界大环境中的磨练和重视成长

过程考核的“人才观”,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改革目标。

现行评价体系与理想评价体系的差异:

1)功利性——物欲型——急功近利——只关注“智”中带来利益那部分——量化——眼球经济——GDP——业绩工程——物理与几何的度量;

2)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可持续性——伦理价值与人文精神。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下的设计重点探索“物品、过程、服务”中的方式创新——谋“事”,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两个维度上的意义。设计将更多以整合性、集成性的概念加以定义。它们也许会是信息的结构、知识的重组性、产业的服务性、社会的公正性等等;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形态载体,而更侧重于整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创新;设计不再是大师个人天才的纪念碑或被艺术空洞化所炒作,而更侧重于设计的上下游研究和设计过程的方法把握;设计不再仅受制于“商业利益”,而更侧重于大众的利益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为此,设计业态也会在产业结构、社会职能以及相互关系中做出相应调整和变化。

设计绝不再仅是时尚、奢华、美化、欣赏、高雅文化的载体;设计也不再仅是商业牟利的工具;设计更不再仅是技术的推销术。设计将承载人类理想、道德的重任。而这设计本来应有的“为人设计”的职责在近几十年的商品经济中被严重地歪曲了。而这一切的一切不深入研究,设计将无法抗衡现实世界的诱惑和抵制,无法立足。

当前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然而资源匮乏、污染严重,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不仅经济、政治,而且文化都将

发生观念性的革命。工业设计的本质在于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二、工业设计是产业结构创新的机制

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

1、分类与命名

“物以类聚”,既体现了自然规律,也是人类研究存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命名”是科学家在分析千差万别的表面现象时,人为地把自然分成若干层次和若干范畴,以便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地把握自然的规律。旧有的“名”、“相”不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枷锁,“分工”、“分类”只能越来越合理而有序,越来越趋向系统性和完整性。人类进步的每一里程碑都是对自然、对自己的认识水平之否定,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祖先制定的“名”、“相”的否定。当“分类”、“命名”这个人为的、阶段的观念阻碍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时,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分类”和“命名”。

2、系统与整体

我们生存在一个“系统”的世界里,从工具、用具、设备、技术、工艺、流程、方法、组织、机构、社区、城市、环境、市场、生态;小到细胞、分子、原子,大到宇宙星系等等;乃至观念、理论、实践、国家机器、社会、政策、法律、评价体系等等无不在各种层次的系统之中;各种系统又都融入整体之中。

图2-1

图2-2

3、“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随着时代社会背景的变化不断变化着的。对事物或概念要有深入的理解,可以沿着两条轨迹进行:一是历史的轨迹,即“源”;二是抽象的轨迹,即“元”。设计的“源”与“流”。历史的轨迹可以把握这一事物的发展历程与动因。“源”的发展会分化出许多的“流”,尽管各个变化着的“流”之间会有所不同,但其起点是共同的。

关于“设计”的起源,持广义设计观念的人认为:设计起源于原始先民第一次选择石头互相敲击来制造石器,以杀伤猎物。也可以说设计诞生了。在工业革命之前,并不存在设计

师这一社会角色。那时候有缝衣服的裁缝、雕刻的石匠、打家具的木匠等,那时的设计活动是融合在各行各业的全过程中的,同“意匠”、选料、劳作、手艺、交换、生活等紧密结合。其实每个年代都有从事“设计”活动的人,至于他们叫不叫“设计师”无关紧要。真正使设计从手工艺、艺术中分离出来,开始职业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进行创造活动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机制使得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因此也催生了一批新兴学科与职业。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一些使用的学科纷纷从哲学或自然科学母体中剥离,设计师、会计师、律师、经理等专业化的职业也开始出现。

现代的,或专业化的设计也一样,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的孕育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设计”始于工业革命之后,是因为大工业社会分工的细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横向谐调各种工种之间的矛盾,为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环节的利益,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机制的活动——统称工业设计。“设计师”源自不同的社会分工——从艺术家、工程师、工匠、建筑师、企业家等中间脱颖而出。

在工业设计诞生、演进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迅速发展。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出众多的“运动、流派、理论、观念”的演变与更迭。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荷兰的风格派、包豪斯、美国流线型运动等等。当代设计的表现更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隆隆声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或不同时代下的设计风格正日趋模糊,取而代

之的是各种由于设计对象、领域、方法乃至新的理论、观念的发展,出现各种思潮、学派和升华。

上述种种流派演变的思想基础是随设计与社会融合的程度而进化的。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1)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2)以技术、机器为中心的设计

3)以刺激消费为中心的设计

4)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5)以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设计

4、作为生产关系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发祥,是基于产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这是个上层建筑层次的产物。“BAUHAUS”的诞生是由于“Deutsche Werkbund”的建立,这是设计的社会经济机制的组织工业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下的竞争中,工业化就不能是狭隘的行业的概念,而是开放的、整合各行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化的意义。这决定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一开始的工业化进程中,就已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和全球战略中形成了“产业链”的优势,并逐步全面完成了经济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在国家体制宏观层面上,包括产业政策、科研与教育体制、文化领域、科技前沿、基础科学、标准化、专利、金融、法律、社会普及等等方面必须逐步形成在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层面上的工业化。

工业设计必须融入经济设计会结构中各个领域,不能局限于一种专业、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协调工业社会大分工所造成的行业、企业、工种、专业等隔阂的理念与方法,所以工业设计就不能被局限于生产力。“设计”决不仅仅是一种专业、一种技巧;“设计”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大自然共生最早的智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

社会关系进化的智慧;“设计”是人类远早于科学、艺术的一种需求与行为。“设计”作为生产关系,一直在发挥着催化、引导、调整人类与自然、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巨大作用。理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整合与集成创新~

5、工业设计的定义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修改后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再次修改后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6、工业设计的领域

狭义的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是“物”,包括产品、交通工具、机床设备、工具、广告、包装、家具、服饰、照明器具及艺术等等;工作对象也可以是广义的,如区域规范、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企业形象、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

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以来,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已经进入服务的过程和系统。也可以是“谋事”——全新的社会系统的“设计”: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其实,工业设计自诞生那天起,就是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生存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助产士。

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等只是工业设计在现有社会行业分工和谋生职业分类中的工作对象,仅

是纵向分类的领域;而不是横向谐调、综合性质的工业设计内容本质,也就是说,工业设计都能在上述领域中体现其特色。

由于工业设计这门学科已渐成为未来全球社会产业结构创新人才资源竞争中的核心环节,它将促使目前按材料、工艺或以产品种类或工作对象分类的教育设置向更富有挑战,更能发挥人们结构调整的新学科设置转化。如:社会服务系统、整合新产业链、公共设计、信息媒体设计、都市设计、社区或区域文化设计、交通方式设计、农业产业化、旅游文化设计、文化创新设计等等,这将更有利于我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柳冠中先生从80年代初就强调过:“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当时被很多人误会,但柳先生仍然由此引申出:“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明对工业文明思想的修正,只是经济时代更赋予工业设计以创新灵魂。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这才是创新的灵魂与本质。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观念,机制,方法,和评价思路。

这个提法似乎有点抽象,不像搞技术的专家所希望的那样具体,例如某某产品设计,某某造型设计。而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个物的概念和现象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

比如杯子的设计,似乎很具体,但杯子已将设计师的头脑囿于这个“名相”之中,再有创造力的人也只能搞出仅是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装饰无装饰之分的杯子。如从“创造一种更合理的饮水方式”去设计的话,就可以从不同人对饮水的需求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场合、条件、时间饮水的需求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杯子”就不仅是杯子,可能只有纸杯,易拉罐器皿,旅行水壶、

吸管……这样设计师的创造力就不会被束缚,同时又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也不会是异想天开的。

7、工业设计的层次

制造业企业新机制的内涵在于将资源(原材料、资金、装备、技术、专利等)通过“关系”的组合与协调以及“管理”实现“价值增殖”的产品。而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生存方式在于将所涉及的资源,通过“管理”,产生“价值增殖”。“创新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性。

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活动的结构层次:

1)围观层面的创新:使产品与用户的直观感受发生关系,从“直观层面”制造产品差异。——专利类型:外观专利;

2)功能层面的创新:使产品介入用户的使用方式:从“使用层面”制造产品差异。——实用新型专利;

3)原理层面的创新:为用户提供了全新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观念层面”制造产品差异。——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4)整合、集成层面的创新:以“服务体系”主导的产品系统,从“体验”层面制造产品差异。——专利类型:商业模式保护专利(2007);

这第四种设计创新活动——集合式服务系统设计,更侧重政府推动型设计战略(OSM)。从研究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语境等前提下对实现不同需求的不同外部因素,确立服务目标系统。以便转换战略、重组资源、调整机制、筹建新的营销体系、以“谋事”为目的,开发“新”物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价值、建立新的“集合式服务流程系统”。可谓“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而作、因势利导”。

8、设计创新活动的核心

设计创新活动的核心从外部表现看是实体产品的创新,从内部原理看是“生产性资源管理”——全流程中嵌入设计评价和优化的设计创新机制,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使企业具备优化现有市场与定义新市场的第二核心竞争力。即实现产品增值结构的创新。

9、设计创新活动根本目标

1)从现象看: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

2)从实质看: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差异化的生存能力和长期战略的发展能力; 3)从发展看:迈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制造的主动性; 4)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必需品经济?用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 5)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趋势看:生存战略阶段(生存期)?本土化战略阶段(成长期)?国际化战略阶段(成熟期)?全球化战略阶段(持续发展期)。

10、设计创新机构

产品的服务性价值趋势需要制造企业调整相应的产品成本结构,消弱硬指标,而增加服务性的成本比重。该服务性成本的核心在于设法增进产品与用户(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自身定义市场的能力,变“被动应对性制造”为“主动战略性制造”。

建立三向制---“服务性”产品体系德尔优势:

1)快速市场反馈机制(关注“销售额”);

2)高新技术辐射机制(关注“参数”);

3)用户需求研究前提下的“系统优化、集成设计”的机制——关注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创造“集成性”、“原创性”于一体的“知识产权”。

工业设计思考、研究的起点是从“事”——在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组织、管

理机制的方案。“设计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系统为主导,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是从专业知识和设

计技巧方面来培养设计师,更重要的是抓“思维方法”的训练。不是把某一个工作对象作为学科或专门化的分类依据,而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实事求是、举一反三地认识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工业设计能将“限制”、“矛盾”协调、转化为“优势”的原因,也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仅从“美化”或从“技术”与“材料”片面地、就事论事地偏执倾向的本质之所在。

这一新观念为工业设计走我国自己的道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可行的路标,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祈祷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它将指引企业“产品结构”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创建新工业门类和“产业结构创新”影响人们的健康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化,并形成新的习俗、文化、道德。

11、社会的互动机制

社会系统是绿色经济的土壤,社会中不同智能组织的互动才能保证可持续设计的实施。

图2-3

工业设计需要一种社会化、循环性的产业结构机制。工业设计诞生于工业社会萌芽和进程中,是在社会化大分工、大生产机制下对资金、资源、市场、技术、环境、价值、社会结构、文化和人类理想之间的协调和修正’是能整合、集成极具潜力“新产业”的机制和平台。

12、设计创新机制——生产关系的结构创新

图2-4

13、区域设计创新共性技术和服务平台

图2-5

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认识提高到机制创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的高度上来了。

14、建立国家性(政府)

“集成式设计产业研究机构”——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所以,研究型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立足之本,否则,设计只是个金钱和权利的附庸。设计应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

智慧和能力。

设计的观念与评价体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品”——第一口:生理饥渴、饥不择食。第二口:炫耀地位、科技,追求享受。第三口:节制、适可而止、品鉴生存、可持续。

“听”——用口去听、用耳去听、用心去听、用眼去听。

图2-6

三、“造物”到“谋事”的转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是有力的工具,是达到目的的保障,技术、型都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被选择的;而“目的”则是做“事”。“事”是“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脉络。因此,设计的本质是在“事”的关系脉络里去研

究、发现、理解,才能创造出合情合理的“物”。《事理学》提倡“实事求是”,“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 外部因素”。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

“设计”首先要探索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从“物”的“外部因素”——从人与“使用状态”、“使用过程”的关系中确立设计“目的”,这一过程叫做“实事”;然后选择与组织——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设备、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这一过程叫做“求是”。“实事”是“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是“望、聞、问、切”,是“解决问题”;是“对症下药”。

设计是在讲故事,在编辑一幕一幕生活的戏剧。“物”只是故事之中的“道具”,“目的”是为了让“故事”更顺畅,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设计”,看来是在“造物”,其实是在“祈使性叙事”,在抒情,也在讲理。设计科学可转化为对“目标系统的确定”与“重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两个侧面,可进一步化约为:“目的——手段”。(1)“事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

“时间流”与“空间场”是事与物存在的两个维度;是“事”发生的背景。

“时间”在“事”的结构里:“时间”并不是一个点,而是包含着过去与未来的统一体,时间并非仅仅是从过去流向未来的线形的,客观性的,时间还有主观性。时间既外在于主体,又内在于主体。过去必然存在于未来,今天的事是过去之事的延续,是未来之事的源头。任何一件“事”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流”中才具有确定意义的。“事”在“时间”中展现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传统、惯习、风俗、文化、历史、记忆、经验,都是我们曾经的过去,如设计师不理解。认识和尊重这些东西,失败总难免。“设计文脉”与“事”的时间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设计——“过去、现在与未来”。

特定的人物、布景、道具、氛围构成了不同的空间,人们的行为亦被空间规范;人们需要在空间与行为上找到合适的关系;在不同的空间下上演不同的人间戏剧,人们的角色,行为亦被“空间”所塑造;“空间”与其说是个物理的场域,还不知道是个心理、社会的场域;“空间”如“磁场”,我们的行为、心理与意识被“磁化”。

图3-1

舒服,便携,二者的评价标准的不同,是不同人(或同一人)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条件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即作的“事”不同,其评价也不同了~

图3-2

中国的传统民居,“宗亲血缘”的人际关系脉络,每日上演各类人为的家庭“事件”,中

国的传统伦理便深藏其中,器物——社会组织——观念,这三个层次的交织于此,这就是“事”,文化三层之间的结构关系:层层形塑、正反反馈、交感互动,“事”与“物”构成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全部可见部分,加上不可见的观念、意义、价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构成了“设计的全部意义”。

图3-3

“教堂”与“祠堂”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上帝”与“祖先”之间,在“教会”与“宗族”之间

(2)“事理学”中的人和物

“人”:在“事”的结构里,认识核心;如果没有了主语,故事就不成立;文化、社会、历史等大的概念都集中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的人身上。

“物”:“物”既包括有形的人工物,也包括信息、服务等无形的、非物质的人工产品;“物”是手段,满足了“人”的目的;“物”是“人”精神的投射,但“物”反过来也影响着“人”。(3)“事理学”中的行为与信息: 在“事”的结构内,“行为与信息”是联结人与物、人与外部环境和目标之间的“纽带。” 是人类文明赖以进化和发展的“催化剂”。“行为”不仅仅是狭隘的、看得见的“动作”,还应该包括在人的大脑中发生的那些内部“思维”的操作,那也是“行为”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是看不见的内部操作决定了看得见的外部动作。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上述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关系本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是一个知识、记忆与幻想的综合体,是环境磁场中的一粒小铁屑,是经验清单的混合,是一个世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沿时间轴从我们眼前流动而过的外部空间世界时一系列人、物、事件、话语、行为、意义等。“意识里的世界”与“环境中的世界”每一时刻都进行着信息的交换、打散、重组、混合,而我们每一时刻都在进行着适应性的选择、决策、行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事”的结构内,外部环境世界——“空间场”和“时间流”通过“信息”进入人的意识世界,主体内在的意识世界通过“行为”影响、改变外部世界。“我们”正在通过“行为互动”与“信息交流” ——作“事”,才与“物”、“他人”、“社会”在特定的时间流与空间场发生特定关系的。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这些行为都包括一系列信息、动作的互动、认知与反馈等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