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开课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

(公开课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

(公开课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
(公开课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1册)教案

第12课*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与作写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式(启发学生相象、感悟课文)学法:朗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想象(引导学生想象感知课文)、练

习法(及时巩固所学内容)、背诵(积累语言、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教师活动)

1、教师:同学们都到医院里看过病,当你找不到看病门诊室、检查室、化验室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医院的问询处给患者带来了方便,这体现了医院对病患者的关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认真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去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学生活动)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画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讨感悟(师生活动)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的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

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教师活动)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要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的我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结构就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练习设计: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2*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

苏珊倾听抚慰我

关心、安抚生活

耐心、讲解学习

爱心、乐观心理

童心、守护回味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认识草原的特点,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 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杏林子《生命生命》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杏林子及有关“生命”话题的人和事。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杏林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生命”话题的作品鲜活的神韵,感悟生命的美好。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杏林子等人物的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播放“无腿无手的励志演讲大师尼克胡哲的视频资料”】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杏林子对生命的阐述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杏林子,感悟生命创造的奇迹。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杏林子。【播放杏林子简介视频资料】 2.指名读《生命生命》片断,谈感悟。【配乐朗诵】 3.读了多少篇杏林子的作品记住了哪些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观点的人和事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杏林子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杏林子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5.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的故事。请同学朗读相关文章、谈感悟。 6.史铁生的故事。请同学读相关文章、谈感悟。 三、生命是母亲的歌 美文片断欣赏(读并谈感悟),感悟母爱的伟大。 1. 《纸船》冰心 2.《仿佛》泰戈尔 3. 《游子吟》孟郊 【配乐朗诵】 四、生命是拯救自己 美文片断欣赏(读并谈感悟),感悟生命成长中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的历程。 1. 《平凡的世界》路遥 2.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配乐朗诵】 4、小结、升华: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1.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 .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 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 .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 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标注读书感受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遇疑惑善提问学后运用乐趣多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一、指导目的: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案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平叙(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六、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七、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描写(抒情)方式:正面(直接)、反面(间接)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优质公开课教案(10)

统编版六年级《桥》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大、猛、狂) (二) 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出示三个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 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 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学生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该选哪些词来表现老汉呢?也在3---10处然段中找几个关键词。(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1、走近冰心作品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小学生语文阅读课教案三篇

小学生语文阅读课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生语文阅读课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走近《草房子》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 “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 同学们猜,*怎么回答的?

“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 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学生交流,出示: (1)曹文轩简介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1.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横七竖八”造句。教学重点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张练习卷(填空)、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这节课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知道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二、找三名同学读书。大家思考:文章开头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课文哪段具体解答了这个问题三、变序教学,先学首尾段(一)默读首尾段,了解写作特点。(二)提问: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理解词语:漆黑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第二课时 3.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理解词语:“摹仿、启示、障碍”。(板书:天线、荧光屏、电波、反射、障碍物)4.先提出问题,最后解答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首尾呼应)(三)请两名同学分别读首尾段。过渡:科学家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果呢?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学习第二段(一)个人小声阅读第二段。思考: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边读边划。(二)提问1.蝙蝠夜间飞行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蝙蝠不但能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无论怎么飞,也不会同任何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的避开,通过“即使也”这个词看出来的。)2.从这些特点中反映出什么?(蝙蝠夜间飞行,就如同在白天飞行一样动作灵巧,反映敏锐。)3.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科学家为了揭示这个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么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1.个人默读4、5自然段。2.找单人读4、5自然段。大家思考:(1)课文对哪次试验作了比较详细介绍?(2)对试验做了哪些介绍?(四)学生议论发言,理解词语“横七竖八”。(答案:课文把第一次试验叙述得比较具体,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材 公开课教案

全册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组教材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草原........................................................2课时 2、丁香结......................................................2课时 3、古诗词三首..................................................2课时 4、花之歌......................................................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1、择优读书法 2、欣赏与借鉴 3、感想型笔记 4、五步阅读法 5、批注笔记 6、抓事件读写人 7、领悟表达 8、快速阅读 9、阅读外国作品 课题1、择优读书法课型指导训练课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择优选读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宽阅读面,在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总结选择书籍的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尝试激趣 导入训练 1.教师摆出一大堆图书,并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选择自己所要图书。 2.组织学生交流在择书过程中的方法 3.提出课题:试问今天才这么些书,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么多书,你读得完吗,那就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书来读。板书课题。 1.学生选书,想想自己选书的方法 2.全班交流择书的方法。 指导方法 尝试练习 1.指导择优读书的方法: 优的标准:①内容好,使人积极向上。②语言优美。能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方法:一是先看首尾,摸清来势。二是倒读。三是不读读不懂的书,四是长篇小说跳过去继续读。 2.进行尝试练习,进入图书馆进行择优选书。 3.组织交流。 4.小结方法和心得。方法: 1.学生学习择优读书方法。 1、去图书馆选书 3、小组交流选书方法,进行全班交流: ①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或根据老师和家长推荐进行选择。②按类找书。 ③运用方法进行浏览,确定优劣。 ④注意爱护书籍。 设问延伸 巩固方法1、设问;你以前上怎样择优读书的?以后该怎样择优读书? 2、组织交流。 3、小结;书籍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我们学会了择优读书,就能在知识海洋中撷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愿同学们阅读更多的好书,掌握好人类进步的阶梯,取得更大的进步。1、学生讨论 2、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巩固方法回家把自己选到的好书阅读,记下你阅读好书的体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

初中语文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教案 课题: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教法学法: 一.讲座式教学法。 二.比较式阅读法,仿写式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教师) 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学生) 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学生) 教学设想: 一.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

二.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三.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王梓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 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 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 二.指导讲座(下发讲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 三.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 四.比较阅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 (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 (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 《鲁迅自传》《老舍自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六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倾听心灵的声音 2养花 教学要求: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4欣赏老舍质朴的文风,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难点:1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学习《倾听心灵的声音》 1、阅读故事《倾听心灵的声音》,思考:老铁匠为什么愤然将自家家祖传的价值200万元的紫砂壶砸了? 2、请学生交流汇报。 3、找句子,体会人们知道他有价值连城的茶壶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有什么作用? 指名说,然后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5完成229页实践体验。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报。 三、学习《养花》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真读下列词语,并交流对带点词语的理解。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如此循.环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介绍作者老舍。 5、默读课文,思考“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 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如此循环”。 句子: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6、自学: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 汇报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 7、朗读全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板书设计:总:因爱花而养花 种易活花 怎样养花 养花分: 付出劳动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共享成果 也有忧愁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练习诵读篇).doc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练习*诵读篇 练习诵读部分(课件在49楼) 一、导入 1.前阶段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结束,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语文书本,去温习每个练习中出现的经典诵读(板书:练习*诵读篇) 2.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每个练习上都有诵读部分,能不能说说都安排了些什么呢?可以打开书本看一看,交流:(古诗、成语或者是四字词语、名人语录等)3.可以关注一下小标题,有这样几个方面:(板书:诵读与积累1357、诵读与欣赏26、诵读与感悟4) 二、复习 *诵读与积累(词语) 过渡:我们首先来看诵读与积累,为我们同学储备了各种类型的词语,让我们温故知新。 出示1(练习一) 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雪雪上加霜风卷残云神清气爽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2.诵读着这些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哪里的风光?(点击图片)3.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图片吗? 4.上新课的时候我们同学发挥小组力量,创造了多词并用,语句通顺的小短文,你还记得吗? 5.齐读,巩固,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描写北国风光的词语。 出示2(练习三)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1.指名读 2.这12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3.那你掌握了吗?能不能灵活运用呢? 出示填空:孙悟空(),而获得()的美誉。 孙悟空在护送唐僧(),一路上()。

孙悟空本领通天,他能(),();他会(),()。一双(),(),他(),使得()。 4.齐读 出示3(练习五) 水滴石穿一心一意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深思熟虑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鉴往知来莫衷一是迷途知返恍如隔世 1.谁愿意读读这组词。 2.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大部分都和跟什么有关? 3.是呀,你看: 出示:()()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要坚持不懈; ()()形容时光易流逝,学习要抓紧,不能浪费时间; 在学习中要养成()的好习惯;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那是(); 大家在讨论问题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可以用()来形容。 4.齐读 出示4(练习七) 学而不厌苦心孤诣闻过则喜见贤思齐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 1.默读这12个词语。 2.想一想这组成语描述了孔子的?(教育教学的思想精髓。) 3.你从中明白了那些精髓呢? 出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 4.还记得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吗? 5.齐读孔子语录 6.你还能补充几句吗? 过渡:当我们诵读着这些四字词语、成语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宝库被一下子打开了,那就让我再来考一考大家。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杏林子《生命生命》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杏林子及有关“生命”话题的人和事。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杏林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生命”话题的作品鲜活的神韵,感悟生命的美好。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杏林子等人物的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播放“无腿无手的励志演讲大师尼克胡哲的视频资料”】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杏林子对生命的阐述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杏林子,感悟生命创造的奇迹。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杏林子。【播放杏林子简介视频资料】 2.指名读《生命生命》片断,谈感悟。【配乐朗诵】 3.读了多少篇杏林子的作品?记住了哪些?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观点的人和事?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杏林子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杏林子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5.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的故事。请同学朗读相关文章、谈感悟。 6.史铁生的故事。请同学读相关文章、谈感悟。

三、生命是母亲的歌 美文片断欣赏(读并谈感悟),感悟母爱的伟大。 1. 《纸船》冰心 2.《仿佛》泰戈尔 3. 《游子吟》孟郊 【配乐朗诵】 四、生命是拯救自己 美文片断欣赏(读并谈感悟),感悟生命成长中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的历程。 1. 《平凡的世界》路遥 2.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配乐朗诵】 4、小结、升华: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五、有一种生命叫“舍生取义” 1.出示“舍生取义”,介绍刘伯坚。 2.播放视频【刘伯坚写给家属至亲的一封信(《见字如面》电视片断)】 学生用心去感悟。 3.相关诵读 《报任安书》司马迁 《夏日绝句》李清照 《留侯论》苏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 通过今天的“生命”主题的诵读活动,我们对有关生命的文章及其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人和事,可能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生命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有关生命主题的作品。。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王珊珊执教时间:xx年4月10日 执教内容: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夜晚的实验》 教学要求 1.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横七竖八”造句。教学重点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学习用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张练习卷(填空)、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初步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并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这节课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知道科学家是怎样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二、找三名同学读书。大家思考:文章开头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课文哪段具体解答了这个问题 三、变序教学,先学首尾段 (一)默读首尾段,了解写作特点。 (二)提问: 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 理解词语:漆黑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

3.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理解词语:“摹仿、启示、障碍”。 (板书:天线、荧光屏、电波、反射、障碍物) 4.先提出问题,最后解答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三)请两名同学分别读首尾段。 过渡:科学家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果呢?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四、学习第二段 (一)个人小声阅读第二段。思考: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边读边划。 (二)提问 1.蝙蝠夜间飞行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蝙蝠不但能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无论怎么飞,也不会同任何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的避开,通过“即使……也……”这个词看出来的。) 2.从这些特点中反映出什么?(蝙蝠夜间飞行,就如同在白天飞行一样动作灵巧,反映敏锐。)

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3、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跟老师一起学 1、同学们,假如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方志敏烈士就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 2、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3、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进行重点指导。 无济于事装饰蹂躏屈辱生吞活剥恶魔 所济能事刻不容缓国弊民穷解体瘟疫愚昧 可憎明媚凄凉震撼人心无愧 (1)读准字音: 无济于事生吞活剥可憎 (2)记住字形:

“躏”:形声字;上下结构,通“蔺” “憎”: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增、赠 “溃”:左右结构,形近字有:馈、聩 (3)理解词义: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4、再读课文,整体感受,并考虑: 《可爱的中国》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1935年,作者倒霉被俘,在狱中受尽折磨,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达了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5、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开篇点题,我们的祖国母亲是可爱的。 第二段:讲述母亲的哭诉,我们的内疚。 第三段:号召人们起来,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第四段:公开课教案>文章高潮:描述祖国现在和未来的景象,表达自身对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 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无比的信心。 6、作者为何会对祖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7、我们初读了《可爱的中国》这篇课文,文中的哪一局部内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1)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小朋友,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身用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摧残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的句式表达了自身对同胞们不知团结、不知救国于危难之中的愤慨,排比句式使语气更强烈,把作者的情感流露无遗。)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电子教案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六年级(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 2017年9月一、阅读专项训练 十里画廊,这里实在是美。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 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胡 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 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色,一座有一 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 有的像中世纪的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枚长长的火 箭……好看极了。①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 美妙绝伦的景物?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就是一幅绝妙的好画,一首优美的好 诗。③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④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 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⑤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 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1、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圈出作者用来比喻青峰的事物或人物形象,并继续联想,补充下列 句子。 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是要去深山寻找灵芝草吗?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是 吗?有的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是 吗?有的像一枚长长的火箭,是 吗? 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在第①句中,作者联想到了,说明这样的美景只能是神来之笔;在第②③ 句中,作者把青峰比作、,说明青峰的自然之美中蕴含着诗情画 意;在第④句中,作者又让青峰变成亲切的人,向人们、、 。这样富有神韵又清新怡人的美景怎能不让人喜爱呢?所以在第⑤句中,作者直抒胸 臆,表达了自己之情 3、请你结合从《山中访友》《山雨》以及本文中学到的方法,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 描写自己在公园、家乡或旅游风景区看到美丽景色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公开课教案精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公开课教案精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上新课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名言!请看: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指99%和1%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两个是什么数吗( 百分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分数的世界——一起去了解它,认识它。(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百分数的意义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本的82-83页内容,下面请各小组交流预习新知的第一部分内容

哪个小组来进行汇报?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谁来说说它们表示什么? (二)百分数的读和写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百分数,那百分数怎样读和写呢?下面请各小组交流预习新知的第二部分内容哪个小组来进行汇报?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小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2.读百分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国家的森林覆盖率 谁来读一读,看了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植树造林,节约等教育 4.百分数通常写成另一种形式,先写分子,再将分数线和分母写成%。那百分号怎样写呢? 师:是的,要先写一个圆圈、再写一斜杠、再写一个圆圈,注意圆圈不要写的过大。以免和数字“0”相混淆。 5.游戏:在10秒钟内写十个百分数,并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猜你完成的情况。如:我完成了(),还剩()没完成(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最新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的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复习重、难点: 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复习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2、学生:每位同学总结自己阅读的方法。 复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阅读复习课,阅读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它是检验我们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希望今天这节课的复习,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师生谈话交流:平时大家都做过一些怎样的阅读题型?哪些题型最难做? 三、揭示本节课复习内容: 理解词语归纳短文主要内容谈感受 四、梳理阅读方法

1、如何理解词语 (1)、生讨论交流:平时怎么理解词语的?有什么方法? (2)、全班交流,师整理归纳板书:联系上下文找近反义词联系生活…… 2、梳理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段意综合法摘句归纳法提问作答法…… 3、如何根据短文来谈感受 表述方法:抓中心说意义、联系生活谈启示 五、生交流做阅读题的步骤,师归纳编成儿歌: 一读:浏览全文知其大意 二读:找准句段提炼中心 三读:看清要求逐题作答 四读:再读全文检查答案 六、按以上方法和步骤完成阅读练习。 七、总结:阅读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在阅读中做到反复读、仔细答、认真查,那么,我们的阅读将会更上一层楼。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对六年级毕业生的一次阅读复习梳理课,课堂教学进行了阅读题型的回顾以及方法的整理,其中又对学生最难掌握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复习,目的在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教学中多数学生能积极整理归纳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