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弟媳一步步逼疯鲁迅

日本弟媳一步步逼疯鲁迅

日本弟媳一步步逼疯鲁迅
日本弟媳一步步逼疯鲁迅

日本弟媳一步步逼疯鲁迅:财产被败光,房子被转移他人名下

俗话讲:“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中国人历来注重亲情,特别是

兄弟之间可以代替生死。但也会出现“兄弟阋墙”内部纠纷的场景,无

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兄弟间从亲情到反目的例子比比皆是。小编

今天就和各位亲聊聊近代一对著名兄弟之间反目失和的故事。主人公

是两位著名文人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先生,二人反目的导火索竟是一个

日本女人。

日本女人出场之前,小编先交代一下两兄弟的基本情况。鲁迅本名周

树人,家中排行老大。兄弟四人,但老四早就死了。老二周作人,老

三周建人。作为家中长子,鲁迅做人没话讲,利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和

稿费养活一家人。起初鲁迅和周作人关系很好,二人在新文化运动思

潮中志同道合,不分彼此,利用强大的笔杆子闯出了名声。但自从周

作人娶了一个名为羽太信子的日本女人做妻子后,二人关系逐渐疏远,直至不相往来。鲁迅在写文章的时候是绝对不提周作人的,他曾讲小

说塑造人物的时候不是写老大就是写老四,老大是自己怎么写都无所谓,老四早就死了,写也不碍事。

鲁迅与周作人(左下戴眼镜)

据鲁迅妻子许广平在其作品《鲁迅回忆录》中回忆鲁迅在北平时,两

家人一起住在八道湾。八道湾新买的房子需要修葺,全是鲁迅一个人

出钱出力,忙前忙后,周作人夫妇不管不问,竟去日本旅游了。等房

子拾掇的差不多了,二人回来了看看房子。周作人唯一出力的一件事

就是去警察局领了房契回来。周作人还要求在房契上写他一个人的名字,鲁迅经过别人劝说,担心以后周作人保不齐会卖掉,才写上了房

主周树人。

两家人一起生活之后,鲁迅就把每月工资收入和稿费都交给弟媳羽太

信子保管,周作人的工资也一同上交媳妇。当时鲁迅每月工资三百元,周作人每月工资二百四十元,已经属于很富裕的家庭了。但他发现每

个月都入不敷出,还要借钱度日。鲁迅说过一句特别经典但又无奈的话:“用黄包车运来钱,怎敌的过用汽车往外拉呢?”原来周作人娶的

日本媳妇过日子大手大脚,根本不算计。老人说吃不穷,穿不穷,算

计不到就受穷。按照鲁迅两兄弟的经济能力,负担日常开支绰绰有余,最后混成月光族,真是惨淡。这位日本媳妇喜欢逛街,心里只有买!买!买!那个时候要是有淘宝双11,估计要剁手!每月有钱第一件事

就是去日本商店购物,特别支持国货。不管是否急需,先囤着。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甚至还有玩具。去几次钱就花光了,回来就和两

兄弟哭穷,没办法,鲁迅还要赔面子出去借钱度日。

这个女人就是信子

还有一件事让鲁迅很气愤。周作人夫妇要求生活质量,雇了一个精明

人做总管,其中有个差事是聘请黄包车车夫和开工资。这个总管从中

渔利的猫腻被鲁迅发现了,心里不爽。三番五次的实在忍不住,鲁迅

就和弟媳如实说了总管中饱私囊的劣迹。谁知日本媳妇根本不在乎,

鲁迅走后,她叫了总管过来让他做事小心一点,别被鲁迅看见就行。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钱来的太容易,她怎么会在乎呢?反正没钱

了和鲁迅要总会有的。鲁迅没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周作人

更加放任媳妇的行为。日子这样过下去,光景一天不如一天。借钱总

要还,有的是从朋友那借,朋友借遍了只好去银行借高利贷。“老好人”鲁迅被弟媳耍的团团转,弟媳后来又提出更过分的要求,日本娘家需

要钱,也要鲁迅接济。

后来周作人没钱了,提出要将八道湾的房子卖掉,可是房主是他哥周

树人啊。鲁迅做大哥的,处处让着兄弟,但这次觉得周作人很过分,

不过无钱度日他看着也心疼。就说卖掉可以,但是要分一半钱。周作

人只好暂时作罢。鲁迅去世后,周作人还是把房子转到了自己名下。

有人说,周作人怎么这样听老婆话作践亲哥呢?其实周作人起初也看

不过眼,和老婆吵过架,但他不是对手,后来想家庭和睦还是听老婆

的吧,大哥那边也应该习惯了,听之任之吧。

兄弟俩经过这么多事,主要就是这个日本女人的关系,物质的关系,

造成两人感情越来越淡,直至绝交。鲁迅生病,周作人也不理睬。尽

管如此,鲁迅还是在外撑兄弟周作人,向人推荐说“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读读的。”

讲课稿《回忆鲁迅先生》

同学们好,请坐 我们刚刚学过一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真实记录了鲁迅童年时期的真实生活片段,根据这些片段,你觉的童年鲁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在事件中写人,是鲁迅最擅长的写法。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学生。现代女作家。谁啊?萧红。萧红跟在鲁迅先生身边儿,学习了一年半的时间,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许多作家撰文纪念鲁迅先生,而萧红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这篇《回忆鲁迅先生》。她呈现的东西,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真实的鲁迅。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读一读,概括事件 2.品一品,分析人物 3.练一练,学会做题 我们课堂关注的关键词是事件,人物。同学们,这篇课文,它的段落结构和以往我们学过的文章不太一样。某些段落中间有空行,全文有13处空行,所以文章分成了?对,14个片段。这样的结构。在散文中快来越常见。拿到这样的文章,同学们别急,我们应该首先,快速的阅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片段的内容。方法是,人物+事件。(读一下) 我举两个例子。 片段一:鲁迅先生(人物)+的笑声(事件) 片段十一:鲁迅先生+陪客人及下半夜的工作 他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儿,是鲁迅先生陪客人。后面。鲁迅先生.....下半夜的工作。非常棒!前略。后祥。但是两件事不能合并。所以我们概括为。鲁迅先生陪客人,及下半夜的工作。 我们现在组成四人小组,刚才已经分好了。咱们把任务分解一下,给他讨论一下。 学生到黑板上写 同学们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修改的? 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特点?这里全是鲁迅先生生活细节片段。萧红的选材都是鲁迅的生活细节,她忽略了时间,模糊了地点,重视的是细节之美。 那我们可以看到,第八个片段写的不是鲁迅,而是许先生,能否删去?徐先生的忙碌衬托鲁迅的忙碌 称呼上有什么共同点? 全文有56个鲁迅先生,两个徐先生,可不可以换成“他”?代词不是更简洁吗? (言必谈鲁迅先生,表达了萧红对鲁迅的爱戴、崇敬、赞美、怀念、缅怀)

鲁迅学医与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鲁迅于一九○四年八月决意选择学医主要基于下述因由:其一、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思潮影响。其二、受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其三、受近代医界否定中医五行说思潮及新文化革命运动中批判封建文化思潮影响。其四、试图以新的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关键词:鲁迅、明治维新、医界革命、新文化运动 在上海图书馆调查柳亚子的资料时,本人发现了一份《鲁迅自叙传略》。这是最早的关于鲁迅生平的真实记载,写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刊登在《语丝》(一九二四年创刊,周刊)杂志上。后又与柳亚子、茅盾、王独清、白薇、洪琛、章衣萍、许钦文、钟敬文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合于一集,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发行(一九三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主编柳亚子。收入其中的这份《鲁迅自叙传略》反映了一九二五年之前的鲁迅生平思想轨迹。之后,鲁迅先生又在此基础上两次修订了他的《自传》,一是于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所撰的鲁迅《自传》,另外则是在他故去的前二年,一九三四年增补的《自传》(后者参见《中国现代作家传略》,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这两种《自传》对于其二五年之后的活动与创作情况作了增补、修订。 《叙略》中涉及到鲁迅先生早期几次人生道路的转折,皆无不与当时国内外的社会思潮相关。如曰其在路矿学堂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鲁迅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关于鲁迅学医的原因,许寿长《年谱》略而未及,仅记曰:“前八年(三十年甲辰,一九○四年)二十四岁,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肆业。”历来的鲁迅研究对于其早期学医的因由亦未作进一步探究。本文认为,鲁迅当时决意选择学医主要基于下述因由:其一,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思潮影响。其二,受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其三,受近代医界否定中医五行说思潮及新文化革命运动中批判封建文化思潮影响。其四,试图以新的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日本的明治维新始于一八六八年。十九世纪中叶西医在日本的势力大盛,与汉方医学冲突迭起。明治六年(1874)日本颁布《医制》,明治八年(1876)颁布《医师职业考试法》,使中医逐渐式微,终被西医取代。在很短的时间内,日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向西方医学的转变,推动了日本医疗卫生事业向现代化的发展。其时的“扶洋抑汉”政策,即是日本医疗卫生事业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步骤,是明治维新从医学革命迈向现代化的成功。它使青年鲁 “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迅看到了改革社会的一线希望,于是鲁迅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日本明治维新时掀起了废止汉医的思潮,而彼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青年鲁迅笃信新医学——西医。他认为:“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热风·随感录》四十九)由于早期在思想方面主要受进化论所支配,鲁迅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看成是新生的东西,误以为这些东西可以解救二十世纪的欧洲文明,也可以突破中国封建文化的传统重压。“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故而他相信,新医学取代旧医学亦应是历史的必然。 由于欧美和日本医学的发展,明治维新的巨大影响,使国人思想为之大变。二十世纪开始,中国大量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医学。这场运动也给近代中国医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入而又旷日持久的论争。(参见拙文《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中医药学刊》2002年6期)这场论争主要围绕着中医存废、中西会通、废医存药等方面而展开。当时医界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早年留学日本,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思潮影响,他于1916年发表《灵素商兑》,否定《内经》等中医理论,率先向中医基础理论宣战。论争涉及阴阳、五行、运气等内容。

鲁迅阅读作业的读书笔记(内含三本鲁迅著作读书笔记)

鲁迅阅读作业读书笔记 宋志彬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了旁人眼中的“狂人”是怎么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侧面写出封建礼教“吃人”的可怕行径与当时封建礼教在中国的强大势力。 “狂人”并不“狂”,只是外界认为他思想行为异类,违背了当时的社会普遍规则而被称之为“狂人”。当时中国封建势力强大,任何不符合封建礼教,反抗礼教的人其实在封建势力的眼里都是“狂人”。相反,在鲁迅的笔下,那些用纲常伦理绑架他人、对纲常名教盲目信服接受的人才是“狂人”。小说的人物年龄覆盖面很大,有小孩、老人、青年人,也正是写出了中国当时封建礼教的思想已经普遍存在,人们都麻木地习以为常地接受着。有着新的思想的主人公“狂人”在蒙昧的“常人”里十分痛苦,孤独而不被人理解,最终也成了“常人”的一员。全文显得很可悲,也很可怕。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在书中接着“狂人”的嘴发出了一声呐喊。想在被封建礼教污染的海洋里找到一条健康的鱼儿。话语间透露着鲁迅对现实情况的无奈和对旧思想“吃人”的愤恨。 总而言之,《狂人日记》用最短的篇幅,隐晦含蓄地表达了鲁迅对封建纲常礼教的不满与对新思想者不被理解的悲哀,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作品。 《阿Q正传》 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阿Q在赌钱被偷时仍然选择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鲁迅这一段生动地描写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过程,文笔中充斥着辛辣的讽刺与荒诞。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 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阿Q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忽略了所有的悲伤孤独和失败,所以他永远是得意的。后文所谓中国文明冠于全球,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在备受欺凌的状况下还麻木不仁的现状,发出的痛声呐喊,尽管是以讽刺的形式。 《阿Q正传》在我高中时就已经读过一次,且把电影也看了一遍。现在回想也还是感慨万千。记得在知乎上看到一段评价《阿Q正传》的话:“当代到处是阿Q ,上至常委下至平民,阿Q是中国人头上一块巨大的癞头疮。如果有一天阿Q正传成为真正的搞笑小说,是中国人之幸,也是鲁迅之幸!多么沉痛的一部笑剧,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懂得人格平等,才懂得自由精神,以及超越性价值啊。”是啊,回顾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一点也不像阿Q呢?

日本人为何喜欢鲁迅

日本人为何喜欢鲁迅?文坛未出过类似的作家 在很多人眼中,鲁迅与日本人的关系,似乎一直难以说清的是“改造国民性”与“民族立场”之间的区隔。在中学课文《一面》中提到的内山书店老板——鲁迅的日本好友,在他的回忆录《我的朋友鲁迅》中,则披露了很多以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细节——当年内山老板被人称为日本间谍,月薪高达50万元,鲁迅先生对他说不必在乎这些谣言。正如谣言同样曾攻击鲁迅先生领过日元或卢布一样,鲁迅先生也不屑一顾。而在先生去世后,许广平被日伪汉奸76号抓去,内山老板多次与日军交涉,即便是送去的毛毯,许广平也未曾收到,及至放回家,归还的物品中仍然少了一本日记。我想此时,谣言的散布者已经不知所踪,而温暖我们的则是两个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温情。 这本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鲁迅“谜一样的最后十年”中许多真实的思想碎片,内山老板与鲁迅交往的前后经历,以及日本作家喜爱鲁迅的原因。在《先生说过的话》一文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先生无畏的牺牲精神、尊重真理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以及他对青年和自由一以贯之的热爱和鼓励。先生去世后,6000多名青年自发前来送葬,在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在全世界,也属罕见。我想,今天再来看《先生说过的话》,回顾先生当年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震动灵魂的力量。 文中,鲁迅先生问内山老板,“孔圣人还在世的话,他是亲日派还是反日派?”对此,鲁迅先生没有直接回答,但我想借用他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观点,任何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国也好,日本也罢,

包括对中国同样影响深远的美国和苏联,都有其思想和文化的长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不是科学的做法。后世知识分子往往热衷于“胡适还是鲁迅”的论证,但往往忽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们并肩作战的基石。比如,鲁迅对内山老板直言,中国最需要学习的日本人的长处——认真;对此,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同样表达了对中国人马马虎虎的深恶痛绝。而这一点,正体现了鲁迅先生所特具的医生的冷静和理性。 作为一名医生,鲁迅对人类的痼疾下刀既快又狠,但对于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则充满了爱护和尊重。医生是“良药苦口”、“治病救人”,而骗子则甜言蜜语后谋财害命。所以,鲁迅最痛恨暴力与屠杀,最无情地揭露各种“富人秘史”、“登龙妙术”,最不能容忍的是青年学生的非正常死亡。这也是他之所以屡次著文批判蒋介石政府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想见,任何试图屠杀人民的政府,都是鲁迅先生的死敌。而对于新生事物,他都充满爱护和鼓励。他最喜欢的是新的文艺方式,比如,欧洲的木刻版画,鲁迅就曾多次举办其展览,无论是德国的豪放,还是俄国的纤细,无论是革命的激情,还是颓废与寂寞,他都欣赏把玩不已。 按照日本文学研究家竹内好的说法,日本作家和读者之所以喜欢鲁迅,是因为时至今日,日本文坛从未出过类似鲁迅的作家,这一点,恐怕是日本知识分子尊重鲁迅的根本原因。而书中,内山老板印象最深刻的,则是认为鲁迅有日本古代武士的侠义心肠,该强硬的时候绝不妥协。面对一切受压迫和被剥削的人,首先是要教会他们自尊自信、

鲁迅与“假洋鬼子”.

鲁迅与“假洋鬼子” 从清末到五四,中国文化思想经历了由“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的转折。在这种历史氛围下,一批西式的绅士淑女应运而生,在中国文化思想舞台上独领风骚:胡适、丁文江、蒋梦麟、陈衡哲、徐志摩、林徽音、冰心、林语堂、陈独秀、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现代西化精英,与他们的前辈严复、辜鸿铭、王国维已经有着本质性的差异,从他们在国外如鱼得水的姿态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尤其是胡适,自留学起就活跃于美国的主流社会,热衷于演讲、旅游、组织学生会,积极参与美国的总统大选,俨然就是美国人的一员,他在给美国女友韦莲司的信中不无得意地称自己比欧美的思想家更加“西方”,胡适这样说:“要是我发现自己假装有什么真知灼见带给西方世界,我觉得那是可耻的。当我听到泰戈尔的演说,我往往为他所谓东方的精神文明而感到羞耻。我必须承认,我已经远离了东方文明。有时,我发现自己竟比欧美的思想家更‘西方’”(《不思量自难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丁文江在英国整整住了七年,从生活方式到思想,都彻底地欧化,被傅斯年称为“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菁华”(胡适:《丁文江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陈衡哲也觉得跟美国人和欧洲人在一起,比跟中国人在一起更加自在。留东学子虽然身在东瀛,但心在西洋,西化的劲头,比起留学欧美的人毫不逊色,甚至更有过之,用郭沫若的话说就是:“我们在日本,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罪。” 与此相对应,一批前所未有的、洋味十足的“新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闪亮登场:郭沫若笔下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半人半神、古希腊式的抒情巨人,郁达夫的《沉沦》中那位终日沉浸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世界,颇以尼采的超人查拉图是特拉自比的中国学子,鲁迅《头发的故事》中那个西服革履、挥动棍子驱逐愚民的N先生,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个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崇洋之情、几乎与美丽的“康桥”溶为一体的抒情主人公,冰心的《给小读者》里那位与美国文化风土似乎有天然亲和力的中国女子……其中,陈衡哲的《洛绮思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这篇小说从人物、背景到叙述方式,都彻底西化了,假如隐去作者的姓名,俨然是一篇地道的外国小说。然而,此作却是取材于中国留美学子的一段三角精神恋爱的插曲(夏志清认为,小说中的洛绮思和瓦德,原型就是陈衡哲和胡适,胡适这样说自己与陈衡哲的关系:“她是我的一个最早的同志”,“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舞。”胡适是小说初稿的最先阅读者之一,读后提了许多意见,经若干删改,成了后来的样子。参见夏志清:《小论陈衡哲》,《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出于某种顾虑,作者隐去了主人公的中国人身份,将其换成美国大学教授“瓦德”和“洛绮思”。东方学子的生活与情感,就这样不露痕迹地消化在西方文化的密码程序中。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中国人对“假洋鬼子”的态度和立场不能不发生重大变化,尽管此时,守旧势力仍然十分顽强,并且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节节胜利表现出更大的不安与焦虑,保守派领军人物林纾对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妖魔化,乞求“伟丈夫”平定乾坤的无奈想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文言小说《荆生》里,林纾虚构了汉中伟丈夫荆生以雷霆万钧之怒,教训了三个以“禽兽之言”乱其“清听”的海归少年,使他们狼狈鼠窜的故事。三少年“一为皖人田其美,一为浙人金心异,一则莫钬,不知其何许人,悉新归自美洲,能哲学”,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对于鲁迅的一些个人评价摘抄 鲁迅个人评价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在对中国当代革命家和文学家的评价中,对鲁迅的评价是最高的。在这里,他一连用了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为什么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这么高呢? 这是因为虽然毛主席与鲁迅从来未曾谋面,但他在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那些杂文的时候,就为鲁迅文章的深刻和尖锐所折服,鲁迅的立场观点竟然和他的立场观点是那样的相似,有些方面甚至还能使毛主席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是因为,除了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慈悲胸怀以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着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判断当代社会,是真正的心灵相通。所以,毛主席对鲁迅的赞扬是发自内心和由衷的。有的人可能会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有那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难道就没有和鲁迅的思想相媲美的吗?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智勇双全、英勇果敢、为革命忠心耿耿、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杰大有人在。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上,和鲁迅一样有如此深刻锐利的见解,在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能够用高超智慧的胆略作出巨大贡献的鲁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假如把在革命战争中作了巨大贡献的一些革命家文学

家放到鲁迅所处的那个环境中,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的。 所以,因为毛主席与鲁迅的思想是相通的,对他卓越的文学天赋、政治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推崇备至,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个人评价2 在三十年代,胡适也已不再将鲁迅视为思想上、政见上的同路人 对于鲁迅的攻击,胡适鲜有回应。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11月,苏雪林致信胡适,痛斥“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胡适在回信中为鲁迅辩护:“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凡论一人,总须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信中,胡适还替鲁迅辩诬,说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并非抄袭之作。⑤ 当然,胡适也未将鲁迅视为自己的同路人。苏雪林在信中自居右派,也视胡适为右派,指责鲁迅“本是个虚无主义者,他的左倾,并非出于诚意,无非借此沽名钓利罢了。但左派却偏恭维他是什么‘民族战士’,‘革命导师’,将他一生事迹,吹得天花乱坠,读了真使人胸中格格作恶。”主张“取缔鲁迅宗教宣传”。 ⑥对于苏雪林的上述指控,胡适虽不赞同(“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却也表示“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显见在左、右立场上,胡适自认为与鲁迅对立。 鲁迅个人评价3 但到1956年,胡适却又突然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然而,到1956年,胡适却忽而觉得鲁迅是自己的同路人。据学者周策纵回

鲁迅

CNU 鲁迅2012/6/13 Wednesday

目录 ? 1 生平 o 1.1 早年 o 1.2 留学日本 o 1.3 回国任职 o 1.4 在厦门和广州 o 1.5 晚年在上海 ? 2 鲁迅曾用笔名 o 2.1 以“记者”等或团体的署名? 3 作品 o 3.1 小说 o 3.2 杂文 o 3.3 散文 o 3.4 诗歌 o 3.5 译作 o 3.6 写作目标群 o 3.7 其他 ? 4 评价 o 4.1 正面评价 o 4.2 负面评价 ? 5 纪念 o 5.1 纪念地 o 5.2 纪念邮票

生平 早年 1881年9月25日(中国农历八月初三),鲁迅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 1892年,11岁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8年,17岁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并与陈衡恪结下友谊, 1901年毕业。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 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留学日本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后来作有《藤野先生》,对这篇作品也非常重视,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要出《鲁迅选集》日本语译,他要求执行选集编译工作的自己的学生增田涉:“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鲁迅身后,藤野也发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回忆鲁迅留学生活。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情节的刺激,认

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鲁迅早期对西方文化的选择与接受 原创:小白-cabbage00 内容摘要:鲁迅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和接受,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由于生活在近代中国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目击了中国人民深受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痛苦,加上幼年遭受家庭变故,之后奔赴日本学习,看到中国人民的麻木,历经冷暖的鲁迅,开始冷眼看待世界,并积极寻找到以文化来救亡的道路。在其自身文化选择意识推动下,鲁迅吸纳接收西方文化,并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加以改造,而不是生搬硬造,创造成为自己的思想,其中包括进化论、立人思想,非物质重精神等。这些思想继承了一些西方文化,但又异化于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也赋予了它们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早期思想;选择意识;接受表现

一、影响鲁迅早期思想的时代背景 中国自1840年被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国门之后,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交锋无一胜绩,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被推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境地中,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亡主张,总括起来则主要有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及洋务派提出的“富国强兵”和维新派提出的“君主立宪”以及革命派提出的推翻满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主张。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的主张彻底破产,中国不但没有走向富强的道路,反而惨败于自己曾经弱小的近邻。维新派在甲午战争之后乘势崛起,但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但让人看清了中国残酷的现实,也让人们认识到要依靠满清政府来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不切实际。革命派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满清政府由于与广大的汉族人民存在着激烈的民族矛盾,他们不惜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屈膝求和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方式维持自己的腐朽统治,因此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而促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就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但革命派过于注重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对于文化启蒙缺少应有的重视,主要依靠华侨,会党和新军的力量,没有取得下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也就为日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埋下了祸根。清末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各式各样的主张,但却并未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国甚至益加的沉沦衰落。鲁迅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的,他认识到,中国不可能通过从器物上学习西方实现救亡,也不可能通过制度上的改变现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中国人看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到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如此的进步,拥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根源是什么。西方能够如此强盛,根本的原因不在器物上,而是在观念上,在思想上。在思想上拥有创造力,才会有创造器物的动力,才能主动的创造财富。鲁迅认为中国落后就落后在国家的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没有上进心,观念迂腐陈旧,清政府的腐败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实质的是笼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要改变中国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平时阅读中,有谁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知道是谁写的吗?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二、检测预习,夯实基础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 鲁迅名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3.写作背景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

鲁迅与日本歌人_论_集外集_中的诗

?国外鲁迅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9期  鲁迅与日本歌人 ———论《集外集》中的诗 〔日〕实藤惠秀 著 苑 利 译 〔日〕高木立子 校 在鲁迅赠给日本人的许多诗中,有一首是赠给日本和歌作者的,名字叫《赠日本歌人》。这个歌人是谁?这个问题无论对日本人来说,还是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个谜。但是,这个问题经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先生与曾经向鲁迅的弟子们讲授过木刻技艺的内山嘉吉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真相大白。这对中日两国,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一、 钟敬文先生与我 钟敬文教授与我认识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了,我们二人的邂逅是在日本三越百货商店里举办的一次已故文学家的展览会上。当时有五十多位日本文学家的纪念品,被摆放在不同展区,其中就有一个为苏曼殊设置的展台。关于苏曼殊,我此前并不了解。一看解说词,才知道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他是在日本长大的。但他却在中国,以诗人、小说家、画家、翻译家的身份,活跃于中国文坛,享年只有34岁。人们之所以把他称为日本已故文学家,大概因为他母亲是日本人的缘故吧。但无论怎样说,他的作品全部是用中文发表的。 展品中,有一首有关苏曼殊的新诗,作者是钟敬文。,一打听,才知道他是个正在日本留学的民俗学者,就住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的户冢一丁目,我赶快前去拜访,于是我们成了好朋友。 当时,我已经参加了中国文学研究会。这个研究会的发起人是竹内好、武田泰淳和岗崎俊夫等人。我告诉大家,中国来的民俗学者钟敬文就住在户冢町,大家一听都很高兴,要请他来讲讲。于是在研究会的例会上,我们邀请钟敬文先生介绍了中国民俗学发展概况。 后来,即使在他研究结束归国之后,我们的书信来往也从未间断过。但那场遗憾的战争爆发后,两国之间通讯也就中断了。 战争结束不久,食物短缺,我们在为购买食物而四处奔波的时候,从早稻田大学转来钟敬文的一封信,两国终于通邮了。他寄来了中国的新书,并希望我能替他找一点有关日本民俗学如柳田国男的书寄给他。我尽力办了。但与这些小事相比,他送给我的书远比我送给他的书要多得多。其中,有一部书叫《虾球传》,翻译过来就是《虾球物语》。不消说,这是战后中国出版的最新的小说。我将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发表在一个杂志上,同月,岛田政雄先生又将它登载在另一部杂志上,我们齐心协力将它翻译成日文,分上下两册,在三一书房出版。因为这是一部新中国起步阶段的小说译著,所以非常畅销。 此后,我与钟敬文先生经常相互赠书,我们的交往从未间断过。他的孩子是搞自然科 — 1 4 —

让历史还原真实的鲁迅

让历史还原真实的鲁迅 我对鲁迅一直很好奇。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人是毛泽东。”“半个人”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沉吟片刻后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说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在文革时期,“批林批孔”的前夕,毛泽东在武汉接见曾思玉等军区领导人时又说:“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是鲁迅,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圣人的学生。”能上毛泽东的封神榜,并被抬得如此之高,鲁迅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这是我的第一个好奇。 北大有位叫孔庆东的教授,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直系传人,师从红色理论家钱理群,潜心研究鲁迅思想,很有心得,曾被央视请去“百家讲坛”开讲鲁迅,并感情真挚地写过一本《正说鲁迅》的书,但我很奇怪,在礼教中看到了“吃人”的鲁迅,对孔教授的先人孔夫子,一直是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的态度,鲁迅的“学生”毛泽东,更是把鲁迅的思想发扬光大,差点没把曲阜孔家夷为平地。而这丝毫不影响孔教授为鲁迅歌功颂德、吹鼓抬轿。由此可见鲁迅的魔力,这是我的第二个好奇。 新月社的干将,曾在美国研究心理学的肖云山说:“鲁迅其实是个精神病患者。鲁迅的杂感来源于他的多疑、敏感、自恋,而这些都是偏持狂的特征。也是之所以在鲁迅的眼中,满世界都是敌人的原因。”鲁迅竟有精神病症,这是我的第三个好奇。 身为一代新文化主将,平生致力于唤醒国民,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懂中国”的“第一等圣人”鲁迅。头顶上有着无数眩目的光环。但我更想知道,在这些光环背后,鲁迅是如何给我们展现民族“导师”的一面,而这不得不从鲁迅的生平聊起。 闲来无事聊聊鲁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进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鲁迅家本是世家大族,在其祖父周福清手上时,周家还有千亩良田和多达几千平方米的宅院,按建国后的阶级划分,周家是典型的大地主剥削阶级。不难想像鲁迅当年的富贵。 更加了不得的是,祖父周福清于1871年赴京参加会试,中贡士,殿试获得第三甲第十五名,被钦点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在明清时期,这可就相当于拿到了登堂拜相的准入证。可惜周福清受孔夫子的毒太深了,没能跟上时代变化,仍然满嘴的仁义道德当清流派,因此在官场很吃不开。几年下来,只混到个七品知县的小官,不久还被人参了一本,连这小官都丢了。回家后周福清痛定思痛,思想有了大飞跃,变卖家中田产,不惜重金,捐了个内阁中书。但捐来的官没能马上上任,称之为候补,这一候就候了九年,最后终于当上了这个以抄写为职的七品京官。 1894年周福清的母亲病故,周福清回家守制,正好这一年浙江举行乡试,主考又是周福清的同年。当地的五个富户跑来找到周福清,想通过这位京官打通关节、贿赂主考,给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 阅读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_0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3.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体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由十四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隔行分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自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情景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很多文学青年愿

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萧红眼中的鲁迅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设计意图]由大众化的鲁迅形象导入本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现代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原名张迺()莹,笔 名悄吟、田娣等。她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萧红一生坎坷,幼年丧母,父亲和继母对她很冷淡,但在祖父的庇护下受到了良好的文学启蒙。祖父去世后,她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庭。此后她的生活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感情上也迭遭不幸,但她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1934 年,她和萧军来到上海,见到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给予这对年轻人生活上的扶助,时常在家中接待他们,又指导他们的创作,热情推荐他们的作品。1935 年12 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引起轰动,萧红所以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知名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942年1月,年仅31岁的萧红在香港病逝。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为《生死场》所作序言中说:“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不过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很多明丽和新鲜。” 事实上,这句话也能用来概括萧红的创作特色,她有着一般女作家少有的冷峻与力度,但又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文字极具个性化色彩。 2.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二、课文学习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2.读准字音,掌握下列词语。

鲁迅的日本观_初中作文

鲁迅的日本观 论点:鲁迅在日本人身上学到了有利于中国人的品质,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斗士,他是只考虑自己民族的好坏,而不在乎其他国家的盛与衰,兴与亡的。 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批判、污蔑鲁迅先生的言论中,最为犀利,也最为恶毒的一种是指责鲁迅一生,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从未骂过日本人,甚至还和日本友人密切来往,因此是所谓的“汉奸”云云。更有甚者,将鲁迅的《提三义塔》中“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搬出来大做文章。由此我们得到三个问题: 1、鲁迅为什么很少骂日本人? 2、鲁迅真的没有骂过日本人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一种骂? 3、鲁迅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国人受辱之际,依然结交日本朋友?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鲁迅并没有理由不骂日本人。 先来分析鲁迅出国留学的原因:从《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不难看出:鲁迅对所谓的中医医道已经抱有很大偏见,他不愿再将人们的生命交付给毫无科学根据的迷信与药方,于是出国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学习西医。然而当时由于西洋各国大都路途遥远,路程耗费巨大,个人难以负担得起,而鲁迅正值家道中落,生计艰难,只有日本路途近,花费少,因而只好作此选择。所以鲁迅去日本留学纯 1 / 7

属无奈之举,并非心向往之。再来看鲁迅日本留学时的经历:“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是鲁迅初到仙台就学时的情景,“物以稀为贵”极含有讽刺意味,想必深明睿智的鲁迅也早就意识到,自己受到的优待背后,不是尊重,而是更加深刻民族歧视。“‘你改悔罢!’……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日本学生公然挑衅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难道当时的鲁迅会无动于衷?一定不会,反而通过接连不断的对弱势种族的歧视,已经使鲁迅渐渐明白:救活几个垂死的病人,并不能挽救一个弱小、受人践踏的民族,使之强大,使之自由。加之之后的“看电影事件”,才更加坚定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在呐喊自序里鲁迅曾铿锵地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不要忘记在东京时的鲁迅正是因为不满清国留学生的作为,才转到仙台的。由此可辨:国人的一些卑劣品质一直深深印刻在鲁迅的脑子里,时时提醒并引领着他的战斗方向,而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完全是以民族利益出发,他在日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祖国有一个好的前程。至于日本,作为鲁迅本人,确是怀有出自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炎黄子孙深深的憎恶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鲁迅与藤野先生。有人说是藤野先2 / 7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说明: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同学们对鲁迅的传统印象引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四)深入研读讨论 1、作者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

鲁迅留日背景、心态及《藤野先生》的主题

鲁迅留日背景、心态及《藤野先生》的主题最近看到新教材第六册的目录,又有《藤野先生》一课。几个刊物的编辑老师希望我写一点“指要”之类的文章,于是欣然从命。 (一)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来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藤野先生。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得知没有打听到,于是叹息:“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我想,仅仅是“认真负责”之类,似乎在鲁迅眼里不能称为“伟大”,也不会令他终生怀念和感激。况且,“认真负责”之类的说法也经不起推敲。 ──藤野先生是否对每个学生都如此“认真负责”?不是,只是对鲁迅一人,为此还引起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虽然日本人在历史上曾多次侵略我国,从民族感情上说有许多让我们讨厌和憎恨的东西,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认真负责”是世界公认的,这已经成为大和民族的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这个民族的人几乎个个是工作狂,比藤野先生更“认真负责”、更“严格要求”、更“严谨治学”的还大有人在。相比之下,藤野先生单就这一点来说决不是最优秀的,可鲁迅为什么不说别人“伟大”却单单这样评价藤野先生呢?其中一定另有原因。 那么,藤野先生“伟大”的品质究竟是什么,进而《藤野先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阅读一篇作品,不应当简单地根据其事件、情节来概括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而应当将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倾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所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