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建设新农村

聂市镇彭畈村支部、村委会

我们彭畈村位于聂市镇西部,辖13个组,282户,1023人,有耕地1656亩,林山6600余亩,其中村集体林山3500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按照“富农民、美村庄、树新风、优环境”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8元。全村呈现出产业活跃、村容秀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楠竹生产先进村”、“红旗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

在充分征求全体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科学规划,集中力量编制了村庄建设整体规划,认真抓好了金坳、青山等2个新农村示范组的规划整治。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70余万元,完成了全长3.4公里的通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和6.2公里的组级公路改造工程。2008年,全村共筹资42.5万元,用于“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房、改水、改厕”等村庄整治工作,硬化通组公路1.8公里,新建垃圾池4个。同时,我们还采取“54321”的奖补措施,即对建新房、硬化门前道路、装修旧房、硬化禾场、改水改厕的农户,分别奖励500元、400元、300元、200元和100元,极大的激发了全

村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做强传统产业。指导群众做好“田”字文,念好“山”字经,鼓励农户利用天水田、冲笼田和旱地种植西瓜、苗木、蔬菜等高效益农产品,去年全村西瓜、苗木、蔬菜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0亩、170亩和110亩;广泛发动群众荒山造竹、退耕还林、残林补竹、房前屋后栽竹,2005年以来,全村每年新造、低改楠竹及荒山造林面积分别达200亩、300亩和200亩以上,全村林业每年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全村退耕还林面积达1000亩,每年获国家项目资金10万余元。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全村年出栏牲猪1570头,散养土鸡达26000羽。三是成立农民协会。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成立了西瓜种植、苗木繁育、牲猪养殖、土鸡养殖等多个农民协会,入会农户近200户,在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调节上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三、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

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注重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农民知识化”工程。2008年,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期,培训农民372人次,全村涌现出科技示范户15户。大畈组科技示范户谢乾,除搞好茶叶精、深加工外,还从事“猪—沼—鱼”模式的生态养殖,年收入达5万余元。二是“就业技能”工程。我们

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市、镇两级的就业技能培训,年内转移富余劳力83人,全村年创务工经商收入近1000万元。三是“农民健康”工程。积极发动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四、以文明创建为主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抓教育引导群众。强化对普通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等三个层面的教育,使他们既能接受民主法制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又能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主动履行村民义务。二是用真情凝聚群众。村里完善了五保户供养及特困人员扶助制度,每年都要列支近万元供养五保老人、关心照顾特困户;村里有老党员或老干部去世,村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追悼会;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村委会及时上门祝贺并给予一定奖励;群众家里发生意外事故或有家人重病住院,村里及时上门送上温馨的问候。三是树典型激励群众。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星级文明户20户,在实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十星级文明户将优先享受村级养老补贴。目前,全村已评出星级文明户60户,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创文明户的浓厚氛围,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讲文明、讲诚信、讲爱心、讲科学、讲法纪在全村蔚然成风。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彭畈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比照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工作还有

很大差距。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彭畈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我们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关键词:新农村沙上发展成就 一、“新农村”的概念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二、“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新房舍”要求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 “新设施”要求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要求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都应按卫生标准进行建设和规划。 “新农民”要求即“四有公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新风尚”要求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时间及地点 时间:20**年10月2日地点:赣榆县金山镇沙上村 四、实践内容 时隔几个月我又回到了我的老家,我的老家是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的一个小农村,响应我们县争创“百强”县的口号,我们县由于靠海,渔业发展的比较好,另外招商引资,吸引大量企业来此建厂,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也顺利的进入百强县,由于本着目的而来,以前经常在外面上学,没有多少注意,这次回来发现从我一出生住的那个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真没有注意,村子已经有了巨变,这让我更加想要了解一下这些的变化。 (1)、农村的教育在加强,传统的观念在转变。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农村大片的土地都种上了树木,只留了一些好的土地来种。国家还给种地的给补助。由于劳动力多了,近几年来出外打工致富的人也多了,恋家安守的人也少了。每当春节过后,成群结队的打工者络绎不绝,如今百分之八十的青年都奔走在城乡之间,不少年轻人已经融入了城市人的行列。生孩子的观念也变了,生

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改稿

汇报提纲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发改局涉农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脱贫攻坚有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存在退出不精准、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急于脱贫的心态较重,当年识别进入、当年宣布脱贫退出的问题,只寄希望财政托底、不注重扶贫扶志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扶贫成效。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主因依然没有破除,农业生产成本加大,生产效益降低,农民种地纯收入较低,种地不赚钱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分散耕作为主,土地流转低,基本保持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三是务工变动频繁,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缺乏,外出打工很少有长期从事固定工作,只能从事一些边缘性的职业,干一些脏苦累的工作。四是基层缺乏年轻有文化的带头人才,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少数留守儿童,致使村“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缺乏活力,制约着政策在农村落地开花。 (三)现代特色农业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打基础阶段。一是农产品产业链条不完善,特色产品在市场培育、推广、

加工、销售方面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种养风险。二是特色品牌开发和保护意识不够,虽然米脂县有不少特色农产品品牌,但并没有形成具备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三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和分散化普遍存在,各地都在努力构建的“一村一品”工程,由于其规模小,农产品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上无法打开市场,影响了销售,而销售不畅反过来又影响规模生产。四是农民素质和产品质量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农业技术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传统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大,部分特色农业产品在化肥、农药及添加剂使用上有超标现象,影响了产品的绿色指数,制约了特色产品走向市场。 二、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抓住扶贫工作的关键。以产业扶贫为主,兜底扶贫为补充,全面落实“五个一批”措施。要对照贫困标准,精准识别出全县贫困户和贫困人数,做实建档立卡。明晰一般贫困户、绝对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致贫原因,针对性帮扶,达到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有保障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两个确保”目标,各项指标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二)推动新农村综合性建设,着力推进“富农民、绿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城 关 镇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调 研 报 告 材料1004班 1014054105 张伟

一、调查目的 1、按照学校教育计划要求,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2、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3、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提出建议。 二、调查地点 陕西省宝鸡陇县城关镇北关村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年龄段主要在20—70岁之间,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北关村一组到五组人民。 四、调查方式 本次我们主要是以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的。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使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新修公路30公里,实现了村村道路畅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等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先后出台了《城关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总结

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一年来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州总体部署,我县20**年计划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67个,其中:省级财政投入60个,**对口帮扶援建7个,包括**镇**片区现代烟草和谐新农村8个。项目涉及11个乡(镇)、24个村民委、67个村小组,规划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精神文明建设五大类,规划总投资5298.6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226.4万元,部门整合447.225万元,群众自筹或以劳抵资2625.034万元。截止目前,共完成村庄道路建设213658.3平方米,占计划的93.3%;完成小水窖建设199口、沼气池785口,分别占计划的111.2%和75.4%;改造厩

舍768间、卫生厕所747间,分别占计划的55.1%和53.5%;完成危房改造426间,占计划的92.9%;完成经济作物种植15844亩、养殖商品猪15280头,分别占计划的114.8%和91.1%;完成劳务输出培训1975人,建成科技活动室建设40间,分别占计划的100%和97.6%;新建广播电视接收站38座,开展科技培训8226人次,分别占计划的45%和100%;完成封山育林10850亩,改造厨房278座,分别占计划的100%和35.9%。(二)易地搬迁今年我县跨年度实施易地搬迁项目2个,即**乡小鱼塘村→向阳村、**镇独树凹→*坝,项目涉及163户、708人,计划总投资575.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54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抵资221.73万元。截止目前,两个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700余人远离了地质灾害威胁。共建成安居房163套、8980平方米,搬迁163户、708人;改扩建进村路、村中路5.8千米;新建沼气池163口;完成人畜饮水主管道2.5千米、分管道3.46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xxxx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xx市概况 xx市位于xx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23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xx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

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搞好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因此,文章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阐明关注存在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的重要性,希望能为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分析;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土地、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方面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实行在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包括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村庄布局,建设与管理,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级民主管理等。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其重要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村庄建设没有规划指导,布局较乱 如今,农村建设房的用地还不太规范,村庄没有划分具体的建设范围,所以,农民的房子都是建设在自己的土地之上,整体布局混乱。村民在建房时也没有认真看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少房子建设在耕地上,而且建完之后还要再修一条路以便出行,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房屋的修建更是显得乱七八糟,建筑风格差异过大,还有的农村有附庸用房,如杂物房或者牲畜栏等,这些用房随意乱建,严重扰乱了农村的整体划一性。 1.2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缺乏 从现有的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有的村庄还没有医疗服务点,村民看病必须跋山涉水到其它大一点的村庄或者县城才能享受医疗服务。另外,村庄内缺乏基本的公共设施,例如公共休闲活动中心以及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等,因此,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十分缺乏。部分村庄供水系统落后,要用水还要去河边跳水或者从井里打水,水质的卫生问题严重;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的生活、生产污水基本都是直接排放,而大多数水井处在下游,有可能造成饮用水的污染;农村的厕所布置更是随意,随便一个地方就是厕所,整体卫生环境质量恶劣。 1.3村庄建设没有考虑消防要求 据相关资料统计,有30.8%的村民房屋不满足消费要求,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农村建房中,村民通常不会考虑房屋之间的间隔,

最新-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做法和启示 精品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做法和启示 我县位于**地区西北部,是一个国家级扶贫攻坚县,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项目和资金,我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贫困地区扶持的力度在不段加大,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后和市委市政府把工作具体化后,我县也曾经为“贫困地区要不要建设新农村、如何创造性的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而展开激烈讨论。 最后决定在开展工作中尝试性将“扶贫整村推进、世界银行和英国政府混合贷款与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进行打破行政区域、区域性开发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扶贫开发与其它项目有机结合对推进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分析如下:因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热带河谷地区、温凉山区、冷凉山区经济收入差距较大,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我县选择了难易程度适中的19个自然村开展工作,其做法为:(一)组建领导机构,充实基层服务人员,为开展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新农村建设是中央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成了一个需探索并需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课题。 我县为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闯出一条新路子,首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其它三班子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格局领导机构,并有所有部门主要领导参与其中;另外为确保此件事不走过场,我县对全县未就业大中专生进行了统一考试,根据成绩优选了59名工作人员为村主任助理委派到各行政村主抓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三是结合我县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我县选择了19名德才兼备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继续充实到19个试点村,这样在组织保障上形成了“县委→乡党委→村两委→新农村工作队员→农户”的联动机制,为项目的正常实施打牢了基础。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城 关 镇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调 研 报 告 材料1004班 1014054105

张伟 一、调查目的 1、按照学校教育计划要求,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2、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3、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提出建议。 二、调查地点 陕西省宝鸡陇县城关镇北关村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年龄段主要在20—70岁之间,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北关村一组到五组人民。 四、调查方式 本次我们主要是以走访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的。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使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新修公路30公里,实现了村村道路畅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农村

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等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先后出台了《城关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夯实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镇政府西北17公里,以北至总排干,以南至银五公路,以西至六排干,以东至河渠。我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8户,人口1570人,劳力700人,有可耕地10517亩。种养殖情况,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葵花、番茄、小菜籽,其中特色种植占总播面积的10%;全村现有牲畜4720头(只),其中羊4100只,奶牛5头,肉牛30头,猪400口,家禽5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村集体收入(或积累)达到XX0元。乡村道路达到20.5公里,绿化3公里。村庄规划实现三打通7个社。上自来水4个社170户,通有线电视3个社110户,通电话7个社110户,砖木结构住房达到20%,建有标准化圈舍60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根本,以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整治脏、乱、差、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民生活城市化为目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思路及目标步骤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指导,以“三种模式”(基本改造型”、“普及推广型”、“示范引领型)为标准,以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预期目标:到年,建成“基本改造型”7个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内容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围绕“三为而种”和“五化组装配套”,依托龙头建基地,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以种植高产\高效特色番茄为主,以党员、村社干部为主。到年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30%以上,亩均收入1300元,使人均收入达到XX元。 2、壮大畜牧业。围绕“三、十、百、千”工程,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主要以发展肉毛兼用型德美羊为主,争取帮扶资金,重点发展二、六社,让利于农户。到年羊的养殖规模达到XX0头(只),农民来自羊的收入达到XX元以上。 3、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结合我村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民用水协会“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权利。进一步完善番茄这个红个产业,从种植到购销全部过程中,村里将派专人进行监督。

关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106

关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是我国总人口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 我国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农村人口也比城市人口 更加贫困,如何使农村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对农村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是 各级组织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国家安定团结,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 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机制创新和规划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农村工作实践提供 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扶贫;创新;措施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成为阻碍农村现代化进 程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力度,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 二、加强农村扶贫机制的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 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 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强化减 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2、创新支持机制 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 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 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 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 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 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 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3、创新引导机制 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 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 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 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 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 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 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三、做好新农村扶贫建设的有效措施 1、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推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一) 随着依法治国历程的推进,全国上下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司法认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本身正当权益的认识和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但随着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措施的不时加速,新型农民司法认识的不时深化,乡村普法工作的近况很难顺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必然水平上制约了乡村普法工作的深化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普法工作,全力服务新乡村建立,笔者就乡村普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谈几点浅显的观点: 近况剖析 一是对普法教育的主要性看法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做事情的习用规范,对那些费时、辛苦而又难见经济效益的普法工作则持逃避、被动、冷酷的立场。很多基层干部、农民还存在适用主义思想,碰到问题才想起往来不断找司法,不克不及做到事前学习和知晓。有的乡、村一年不搞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既没方式也没内容,为了迎接省市县综合管治检查审核,其普法活动材料、工作总结等普法台帐往往是暂时假造,凭空捏造,基本无真实、历史的陈迹。 二是对普法相关工作经费、人员投入不足。当前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过少,无专职普法步队,普法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技能配备掉队,不克不及顺应新情势下的普法工作需求。尤其是乡镇普法工作经费、人力严厉投入不足,乡镇司法员也仅仅是乡村纠纷的调停员和中间工作的服务员,在实践工作中很难真正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特殊是学校普法,法制副校长更是有其名无其实,必然水平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化开展。 三是普法宣布道育方式保守。目前乡村普法工作首要是采取司法征询、普法口号、宣传栏、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传统方式多而创新认识和方式却少。不少乡镇设立了法制学校,也是有其名,而很少开展法制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结果。 四是工作推进存在必然坚苦。首先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认识的不时加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本文是关于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我于20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亩。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300亩;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

炎陵电大2018年秋季农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实际 B、干部 C、群众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A、种粮补贴 B、直接补贴 C、农机补贴 3、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关键在。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 A、创造 B、创新 C、创业 5、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6、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 C、基础设施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8、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9、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10、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 4、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5、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6、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了。 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目标) 是、、、、。 8、按照、生活富裕、、村容整 洁、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四件事。 10、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 1、党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 针。 ( ) 2、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优良品种。(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 4、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 7、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 8、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来看,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是我国最辽阔的地域但又是最穷的地域。因此,实现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华图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高分通关课程5折优惠啦(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个国情又主要凸显在“三农”之中。所以,“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

全面小康的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因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都还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上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说,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农村,是“硬件”、“软件”,共同发展的农村,是村容村貌与农民精神状态文明进步的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