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上,甲、乙两试验车在同一车道上匀速行驶,甲车在前面以54km/h 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后面以90km/h的速度行驶。当二者相距20m时,甲车立即以3m/s2的加速度制动,乙车司机看到甲车的制动红灯后也立即刹车制动,不计司机反应时间,则为避免两车相撞,乙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

A. 4.5m/s2

B. 5 m/s2

C. 5.5m/s2

D. 6 m/s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解甲车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然后结合位移速度公式求解乙车的最小加速度.

【详解】甲车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则乙车的最大位移为x乙=37.5m+20m=57.5m;乙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则选项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若光的波长约为

6×10-7m,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取hc=2×10-25J·m,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C.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

D. 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v-W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结合光电效应的规律解答.

【详解】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大约为

,选项A正确;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不变,选项B错误;光电管的逸出功由材料本身决定,与光照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在光电效应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v-W0,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变大,故D错误;故选A。

3.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已知中圆轨道卫星的周期为8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 中圆轨道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大于地球同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

C. 中圆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 若中圆轨道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沿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则二者两次相距最近所需的时间间隔为12h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得到周期和线速度表达式进行分析。

【详解】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故中圆轨道的卫星的半径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中圆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AC错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与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向心力大小,故B错误;两颗卫

星两次相距最近的时间为t,则,即,解得t=12h,故选项D正确;故选D.

4.如图所示,两点电荷Q1、Q2连线延长线上有A、B两点。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在AB间做往复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试探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C. 试探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点电荷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的信息: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在AB间做往复运动,可知AB之间存在一个场强为零的点O,结合点电荷场强公式以及场强叠加原理以及能量关系进行分析.

【详解】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在AB间做往复运动,可知AB之间存在一个场强为零的点O,在从A到O场强方向向右,从O到B场强方向向左,因Q1Q2两点荷带电量大小未知,不能确定A、B两点的场强大小,选项A错误;因试探电荷在AB两点的速度为零,而电荷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守恒,则试探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选项B 正确;因AB之间存在一个场强为零的O点,可知试探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场强为零的O点在AB之间,由点电荷场强公式以及叠加原理可知,点电荷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选项D错误;故选B.

5.某课外探究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磁场的水平分量B x。将一段细长直导体棒南北方向放置,并与开关、导线、电阻箱和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导体棒正下方距离为l处放一小磁针,开关断开时小磁针与导体棒平行,现闭合开关,缓慢调节电阻箱阻值,发现小磁针逐渐偏离南北方向,当电阻箱的接入阻值为5R 时,小磁针的偏转角恰好为30°。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磁感应强度为B=k(r为该点到通电长直导线的距离,k为比例系数),导体棒和导线电阻不计,则该位置地磁场的水平分量

A. B x=

B. B x=

C. B x=

D. B x=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求解直导线下方的由电流产生的磁场,结合磁场的叠加原理求解地磁场的水平分量.

【详解】通电长直导线在导线的正下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方向沿东西方向,其中的;由磁场的叠加可知,故选B.

6.匝数为100的矩形金属线圈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B=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圈面积

S=0.055m2,电阻不计。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金属滑环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连接一个灯泡L、一个电阻R和一个理想二极管D,三者组成如图1所示电路,灯泡和电阻的阻值均为44Ω,测得副线圈电阻两端电压按如图2所示规律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灯泡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

B. 矩形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2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

D.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88W

【答案】AC

【解析】

通过灯泡的交变电流的频率等于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也等于R中电流的频率;根据

求解矩形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根据求解匝数比;先求解电灯和电阻上电压的有效值,然后求解变压器次级消耗的功率.

【详解】由副线圈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图线可知,通过灯泡的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选项A正确;矩形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选项B错误;变压器次级电压最大值为44V,

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选项C正确;电阻R上电压的有效值为

,解得,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44V,则变压器次级的功率:

,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66W ,选项D错误;故选AC.

7.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的小球固定在一长为l的轻杆上,轻杆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的转轴上,底座的质量为M,小球可绕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在最低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Mg。在小球转动过程中,底座始终相对地面静止,不计转轴间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小球做的功为2mg l

B. 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1+)m

C. 小球在最低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M+6m)g

D. 小球运动到与转轴等高的位置时,地面对底座的静摩擦力为2mg

【答案】BC

【解析】

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Mg,说明轻杆对小球的弹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求解最高点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在最低点人对球做的功;根据动量定理求解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最低点时杆的拉力,再求解底座对地面的压力;小球运动到与转轴等高的位置时,地面对底座的静摩擦力等于杆的拉力的大小.

【详解】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Mg,说明轻杆对小球的弹力为零,此时对小球;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解得,选项A错误;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则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选项B正确;在最低点时,对小球:,解得T=6mg,则小球在最低点时,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Mg+T=(M+6m)g,选项C正确;小球运动到与转轴等高的位置时,根据动能定理:;对小球:

;对底座:f=T′,联立解得:f=3mg,选项D错误;故选BC.

8.如图1所示,一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N)的变力作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B. 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图2中t2=24s

D. 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m/s2

【答案】ACD

【分析】

根据图像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0-t1时间内,滑块与木板均静止;t2时刻木板将要相对地面出现滑动,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t2时刻,滑块相对木板将要出现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8N,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选项A正确;由图像可知t1时刻木板相对地面开始滑动,此时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则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选项B错误;t2时刻,滑块与木板将要产生相对滑动,此时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 m=8N,此时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且木板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则对木板:,解得a m=2m/s2;对滑块:,解得F=12N,则由 F=0.5t(N)可知,t=24s,选项CD正确;故选ACD.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像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尤其是对一些临界状态的分析,例如滑块相对木板将要滑动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但是两者加速度相同.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他在滑块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光电门固定在长木板上的B点,长木板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用重物通过细线与固定在滑块前端的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测出细线的拉力大小)。实验时保证滑块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质量远远小于滑块与传感器的总质量。

(2)下列关于该同学应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出的a-F图线是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数据处理时未得出“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原因是在实验前缺少一个重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2)中他的实验图象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答案】 (1). (1)不需要 (2). (2)D (3). (3)平衡摩擦力 (4). 0.2 【解析】

【分析】

(1)本实验中由于有力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所以不需要满足重物质量远远小于滑块与传感器的总质量。

(2)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a-F函数关系,从而判断图像;

(3)根据图像判断原因;根据图线的截距求解动摩擦因数.

【详解】(1)本实验中由于有力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所以不需要满足重物质量远远小于滑块与传感器的总质量。

(2)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即可知图像D正确;

(3)该同学在数据处理时未得出“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原因是在实验前缺少一个重要环节是平衡摩擦力;根据(2)中他的实验图象可知:,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10.要描绘一个标有“2.5V 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除电池组(电动势4V,内阻约2Ω)、小灯泡、导线、电键外,实验室还准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

B.电压表(量程为0~15V,内阻约15kΩ)

C.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约0.5Ω)

D.电流表(量程为0~50mA,内阻为8Ω)

E.定值电阻2Ω

F.定值电阻18Ω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Ω,额定电流1A)

H.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额定电流0.6A)

(1)上述A~H所给器材中,所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

(2)为了精确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将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如图1所示方框内

______。

(3)实验过程中,电压表读数用U表示,电流表读数用I表示,电压表内阻用R V表示,电流表内阻用R A表示,定值电阻用R表示,则小灯泡的电阻值应该用___________表示。

(4)如图2所示为某灯泡的U-I曲线,现将两个这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到E=4V,r=4Ω的电池组两端,闭合开关后,每个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1)ADEG (2). (2)见解析图; (3). (3) (4). (4)0.34(0.32-0.35均可)

【解析】

【分析】

(1,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设计电路图;(3)结合电路图以及欧姆定律求解待测电阻的表达式;(4)将两个这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到E=4V,r=4Ω的电池组两端;设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找到U-I函数关系,将图像画在灯泡的U-I图像上,交点为电路的工作点,从而求解电功率.

【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则电压表选择A;灯泡的额定电流为,若用C量程过大,而用D量程过小,故可用D与定值电阻E并联,这样相当改装成了一个量程为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选择阻值较小的G接成分压电路;故选ADEG;

(2)电路图如图;

(3)根据电路的结构以及欧姆定律可知:,解得;

(4)将两个这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到E=4V,r=4Ω的电池组两端;设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则E=2U+Ir,即U=2-2I,将此关系画在灯泡的U-I图像上,如图,交点坐标为U=1.60V,I=0.22A,则P=IU=0.35W;

11.如图所示,一粒子源发射一束带电粒子,经电场加速到v=8×106m/s水平进入P环内垂直纸面向外的圆形匀强磁场,经过磁集聚后均到达坐标原点处。若粒子的质量为m=×10-27kg,带电量为q=+1.6×10-19C,P环直径d=1m。求:

(1)P环内的磁感应强度;

(2)去掉P环磁场,仅在x轴上方某区域加一竖直向下电场强度为106V/m的匀强电场要使粒子仍会聚于坐标原点。试计算电场的下边界曲线方程的表达式。

【答案】(1)0.17T(2)

【解析】

【分析】

(1)进入P环内的粒子均能会聚于原点时,其运动半径一定与磁场半径相等,由洛伦兹力提

供向心力可求得B;(2)对任意一个粒子在电场中均做类平抛运动,通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方程找到电场下边界的轨迹方程.

【详解】(1)进入P环内的粒子均能会聚于原点时,其运动半径一定与磁场半径相等,即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B=0.17T

(2)设电场下边界坐标为(x,y),则对任意一个粒子在电场中均做类平抛运动,则沿x轴方向有x=vt;

沿y方向有y=at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ma;

联立解得y=0.75x2

由于0

所以电场下边界的轨迹方程为y=0.75x2()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左侧地面上固定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圆弧上端B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53°,下端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CD上端相切,平板车上表面粗糙,且水平部分长度为l=5m,平板车右端是一光滑圆弧轨道,平板车的质量为m=2.3kg,平板车左端C点正上方放一质量为m2=2.3kg物块Q(可视为质点),且Q左侧粘贴有少量火药(质量不计)。一质量为m1=1kg的小滑块P从距离平板车上方高度为h=8m处的A点以v0=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当滑块运动到C处与物块Q发生弹性正碰的同时火药爆炸,使P、Q分别向两侧运动。当滑块P沿轨道返回经过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1=7N,Q向右运动,并恰好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E,Q返回后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恰好在CD的中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53°=0.8,c0s53°=0.6。(计算结果可用分数表示)求:

(1)滑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

(2)若火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求火药释放的化学能;

(3)Q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14m/s(2)57.5J(3)1/3

【解析】

【分析】

(1)P从A到B做平抛运动,在B点的速度方向与OB垂直,结合几何关系和动能定理求解滑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关系求解火药释放的化学能;(3)Q到达E点返回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二者共速,对Q和平板车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求解Q 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详解】(1)P从A到B做平抛运动,在B点的速度方向与OB垂直,根据速度分解可得

解得t=0.8s

根据几何关系:

解得R=3m

设从A经B到C的速度为v,则由动能定理:

解得v=14m/s

(2)设PQ碰撞经火药爆炸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p返回到F点的速度为v1′,则碰撞时有:

碰撞后P返回到F过程有:

在F点:

联立解得:v1=9m/s,v2=10m/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E=57.5J

(3)Q到达E点返回后平板车相对静止时二者共速,对Q和平板车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联立解得

(二)选考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就越大

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

E. 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则附着层内部液体分子相互吸引

【答案】BDE

【解析】

【详解】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对外做功大于吸收热量,则气体的温度降低,选项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是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B正确;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但是压强不一定越大,选项C错误;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选项D正确;液体不浸润某种固体,例如水银对玻璃: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疏,这时在附着层中的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故E 正确。故选BDE.

14.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角细玻璃管上端封闭,右端开口,管内用水银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水银柱右端用一可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密封,玻璃管竖直部分长度为l0=45cm,当空气中的温度为27℃时,玻璃管竖直放在空气中稳定时管内竖直部分水银柱长为l1=5.0cm。现将玻璃管竖直缓慢放人水中,直到竖直部分水银柱长度为l2=15cm为止,设水中的温度为7℃。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且大气压与10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求:

(1)玻璃管在空气中时气体A的压强

(2)玻璃管在水中时右端开口处离水面的高度。

【答案】(1)70cmHg(2)3.61m

【解析】

【分析】

(1)对气体A,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玻璃管在空气中时气体A的压强;(2)根据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求解气体内部压强,结合水柱的压强关系求解玻璃管在水中时右端开口处离水面的高度.

【详解】(1)对气体A,根据平衡条件可得:p1+l1=p0

解得:p1=70.0cmHg

(2)设玻璃管截面积为S,对竖直管内气体A,初态:p1=70.0cmHg;V1=S(l0-l1);T1=300K;末态:V2=S(l0-l2);T2=280K;

由:

解得:p2=87.1cmHg

对玻璃管口处由平衡条件可得:p2+l2=p水+p0

解得玻璃管右端开口水产生的压强相等,既有:

解得h=3.60m

故可知玻璃管右端开口处水面的高度为3.61m.

15.如图所示,在x轴上有两个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波源S1、S2(图中未画出)在两波源之间有a、b两个点,二者间距为2m。已知a点振动始终减弱且振幅为2cm,b点振动始终加强且振幅为8cm,观察发现b点连续出现两次波峰间隔时间为2s,假设a、b之间没有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两波源S1、S2振动周期一定相同,且周期为2s

B. 两波源S1、S2在介质中产生的机械波的波长为4m

C. 波源S1振幅可能是5cm

D. 两波源S1、S2在介质中产生的机械波的波速为4m/s

E. 两波源S1、S2在任意时刻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同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两列波相遇能在某些点振动始终加强后减弱,可知两列波发生了干涉,周期和频率一定相同,b点连续出现两次波峰间隔时间为2s,可知周期为2s;根据a、b两点的振动情况可知波长以

及两个波源的振动情况;根据求解波速;根据加强点和减弱点的振幅关系可知两列波的振幅.

【详解】因a点振动始终减弱,b点振动始终加强,可知两波源S1、S2振动周期频率一定相同;b点连续出现两次波峰间隔时间为2s,可知周期为2s,选项A正确;a、b之间没有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可知ab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四分之一,即,则λ=8m,机械波的波速为

,选项B错误,D正确;已知a点振动始终减弱且振幅为2cm,则;b点振动始终加强且振幅为8cm,则A1+A2=8cm,解得A1=5cm,A2=3cm,或者A2=5cm,A1=3cm,选项C正确;因a、b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的四分之一可知,两波源S1、S2在任意时刻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反,选项E错误;故选ACD.

16.边长为d的正方体透明介质置于真空中,其横截面ABCD如图所示。有两束平行光I、Ⅱ分别从上表面的A点和AB的中点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同时斜射入介质中,两种光在界面上折射后恰好相交于正方体底面的C点处。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

(1)介质对光I、Ⅱ的折射率;

(2)光I、Ⅱ到达C点的时间差。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画出光线Ⅰ、Ⅱ由空气射向介质中的光路图,结合几何关系求解折射角,根据求解折射率;(2)由光线Ⅰ、Ⅱ在介质中的速度求解光I、Ⅱ到达C点的时间差。

【详解】(1)由题可知,光线Ⅰ、Ⅱ在空气中入射角为θ=600,做出光线Ⅰ、Ⅱ在介质中的光路图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Ⅰ在介质中的折射角为θ1=450,光线Ⅱ在介质中的折射角的正弦值

由折射定律:

解得

(2)由介质中光速:可得光线Ⅰ、Ⅱ在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

则有:

解得

【点睛】本题是几何光学问题,要掌握光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画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求解相关角度和距离是关键.

2019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模、三模试题分项解析专题22(2)(第01期)(含解析)

专题22 二.计算题 1 (10分) (2019广东广州天河区二模)如图所示,A 气缸截面积为500cm 2 ,A 、B 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4 cm 3 、压强均为10P 5 a 、温度均为27℃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 ,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面的活塞N 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 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 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 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05 Pa ,当推力F= 3 5×103 N 时,求: ①活塞N 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B 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 【名师解析】(10分) 解:①当活塞N 停下后,A 中气体压强 (1分) 对A 中气体:由玻意耳定律有 A A A A V P V P ''=(3分) 得 活塞N 运动前后A 的长度分别为 (1分) 故活塞N 移动的距离 (1分) ②对B 中气体: (1分) 由查理定律 B B B B T P T P ' ' =(2分) t =127℃(1分) 2.(2019南昌模拟)两个底面积均为S 的圆柱形导热容器直立放置,下端由细管连通。左容器上端敞开,

右容器上端封闭。容器内气缸中各有一个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活塞活塞A、B下方和B上方均封有同种理想气体。已知容器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大气压强为p0,活塞A的质量为m,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h已知),现假设活塞B发生缓慢漏气,致使B最终与容器底面接触,此时活塞A下降了0.2h。求: ①未漏气时活塞B下方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B的质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衡条件、玻意耳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2)(i)设平衡时,在A与B之间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①(2分) 解得:(2分) (ii)设平衡时,B上方的气体压强为p2,则 ②(1分) 漏气发生后,设整个封闭气体体积为V',压强为p',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③(1分) ④(1分) 由玻意耳定律得⑤(2分) 解得: 3(2019安徽芜湖期末)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10 cm2的圆柱形气缸内有a、b两个质量忽略不计的活塞,两个活塞把气缸内的气体分为A、B两部分,A部分和B部分气柱的长度都为15cm。活塞a可以导热,气缸和活塞b是绝热的。与活塞b相连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初始状态A、B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27℃,活塞a刚好与气缸口平齐,弹簧为原长。若在活塞a上放上一个5kg的重物,则活塞a下降一段距离后静止。然后通过B内的电热丝(图中未画出)对B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到与气缸口再次平

高三物理全国理综模拟试题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物理部分) 卷 Ⅰ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4.如图所示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如果迅速向下压活塞时气体的温度会骤然升高(设为甲过程)。如果缓慢地向下压活塞时,里面的气体温度不变(设为乙过程)。已知甲、乙两个过程中气体初态和末态的体积相同,不考虑活塞与气缸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过程内能增加,乙过程内能不变 B .两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一样多 C .乙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甲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增大 D .乙过程的末态气体压强比甲过程的末态气体压强小 15.如图所示,一束细的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到半球形玻璃体球心O 点,经折射分为a 、b 两束光,分别由P 、Q 两点射出玻璃体。PP ’、QQ ’均与过O 点的界面法线垂直。设光线a 、b 在玻璃体内穿行所用时间分别为t a 、t b ,则t a : t b 等于 A .QQ ’:PP ’ B .PP ’:QQ ’ C .OP ’:OQ ’ D .OQ ’:OP ’ 16.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浮列车——“上海磁浮”已于2003年10月1 日正式运营。据报导,上海磁浮线全长33km ,全程行驶约7min30s ,列车的最高速度为432km/h 。如图所示,为列车达到最高时速前的速度图线OABC ,这段路程为14700m ,则列车在BC 段的加速度为 A .0.45m/s 2 B .0.46m/s 2 C .0.47m/s 2 D .0.48m/s 2 17.位于坐标原点O 的波源开始向上振动,形成简谐波沿x 轴正 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 ,周期为0.4 s ,波源振动0.3 s 后立即停止振动,波源停止振动后经过0.2 s 的波形是 A B C D 18.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辐射出a 光,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辐射出b 光。关于这两种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光的光子能量比b 光的光子的能量大 B .在同种介质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传播速度小 C .若a 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 .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a 光的比b 的大一些 t/s 210 60

2018年全国1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

b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 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 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 ab=5cm ,bc=3cm ,ca =4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 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 k =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 k =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轨 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现使OM 从OQ 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 位置并固定(过程I );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 B 增加到B '(过程II ) 。在过程I 、II 中,流过 OM 的电荷量相 A B C D P

2017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物理试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S32K39Cr52Mn55Fe5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A .1 9mgl B .16mgl C .13mgl D .12 mgl 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 长也为80cm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 .86cm B .92cm C .98cm D .104cm 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B 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 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0 B 0B C 0B D .02B 19.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 v ,b v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 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a U 和b U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ka E 和kb E 。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b U U < B .若a b v v >,则一定有ka kb E E > C .若a b U U <,则一定有ka kb E E < D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ka b kb hv E hv E ->-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带解析】

2019届高三物理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B. 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 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并用月一地检验证实了该定律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伦通过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选项A错误;密立根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最早得到了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C错误;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定律,牛顿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选项D错误;故选B.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老年代步车正在慢速行驶,短暂反应后司机立即釆取制动措施,结果汽车恰好没有撞上前方的老年代步车。若从司机发现代步车时开始计时(t=0),两车的速度一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 v-t图象中,图线a为汽车,图线b为老年代步车 B. 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4m/s2 C. 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3.0s D. 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30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判断物体的运动特征;斜率代表加速度,即可求得;根据汽车和代步车速度相等列式求解时间;根据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求解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与代步车的距离;

【详解】汽车先匀速后减速,老年代步车一直匀速,则a 为老年代步车,b 为汽车,故选项A 错误;由图像可知,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20205/4.50.5 v a m s t ?-= ==-?-,选项B 错误;由v 0+at 1=v 即20-5t 1=5解得t 1=3s ,则从司机发现代步车到两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为 3.0s+0.5s=3.5s ,选项C 错误;司机发现代步车时汽车距离代步车 00101()()302 v v x v t t v t t m +?=+ -+=,则D 正确;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速度图象的物理含义: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这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策略。 3.如图所示,某飞行器先在近月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轨道Ⅰ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后沿轨道Ⅱ做椭圆运动,到达轨道Ⅱ的远月点B 时再次点火变轨,进入距月球表面高度为4R 的圆形轨道Ⅲ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R 为月球半径,则上述变轨过程中 A. 飞行器沿轨道Ⅰ运动的速率最大 B.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速率最小 C. 飞行器沿轨道Ⅲ运动的机械能最大 D. 根据a=2 v r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通过调整速度使卫星做离心运动或近心运动来调整轨道高度.在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受万有引力相等,从而判断加速度关系. 【详解】飞行器在轨道Ⅰ的A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速度最大,选项A 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轨道Ⅱ上运行时在B 点速度最小;飞行器在轨道Ⅱ的B 点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Ⅲ,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B 点的速度最小,选项B 错误;因在AB 两点两次加速,可知飞行器在轨道Ⅲ运动时的机械能最大,选项C 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决定式2GM a r = 可知,飞行器沿轨道Ⅱ过A 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I 过A 点的加速度,选项D 错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的可见光。 故。故本题选A。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发动机在s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故本题选B。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1.5F C. 0.5F D. 0 【答案】B 【解析】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卷 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一定变大、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知,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照射光的强度变大,饱和电流变大,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v-0知,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饱和光电流不一定变大,故B错误;、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选项错误;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不会发生光电效应,不会有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2、我国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可近似为圆轨道,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小 B、火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大、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时所受火星引力比在地球表面时所受地球引力小 D、探测器环绕火星表面运行的速度比环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大 【答案】 【解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火星公转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则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大,选项A错误;

2019届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与答案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9-21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位移为s,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15.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的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变化 B.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16.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如图所示,“墨子号”卫星的工作高度约为500km,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墨子号”的说确的是()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环绕周期为 C.质量为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1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大小应为() A.mg 3 B. mg 3 3 C. mg 4 3 D.mg 6 3 18.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A.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不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 C.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2R 3

【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3月第一轮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则饱和光电流 A. 与照射时间成正比 B. 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C.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 与两极间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某种频率的光入射到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且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照时间以及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无关,故选C. 2.如图,在光滑的斜面上,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放有物块Q,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在Q上,使其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Q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开始时:mgsinθ=kx0;当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在Q上时,当Q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为x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F=kx+ma,故选A. 3.如图,在水平光滑细杆上有一小环,轻绳的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着夹子夹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两个侧面,小物块到小环悬点的距离为L,夹子每一侧面与小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则小环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大为(不计小环和夹子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小环碰到钉子瞬间,物块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对物块:2F-Mg=M,解得,故选D. 4.某一行星表面附近有颗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物体:N=mg;且;对绕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联立解得:,故选A. 5.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假设阻力大小只与雨滴的速率成正比,所有雨滴均从相同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达地面前均达到最大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测试题

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测试题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 9036)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 9040) ,这些衰变是( )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 .4次β衰变 C .2次α衰变 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 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 .A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减弱点 B .B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C .C 点可能为振动加强点,可能为振动减弱点 D .D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 16.对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忽略气体分子势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D.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17.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 .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 .人在Gliese581c 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 .Gliese581c 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18.在一些电磁现象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电场,其电场线为一个个同心圆,没有起点和终点。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方向为顺时针,虚线为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已知该电场线图象中某一点的场强大小与方向和静电场的电场线具有相同规律。则( ) A .在A 点放上一正点电荷,点电荷将受到向左的电场力 B .A 点的场强比B 点的场强大 C .将一点电荷沿直线AB 移动,电场力不做功 D .将一点电荷从A 点静止释放,点电荷会沿电场线做圆周运动 19.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图所示。在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研究物块受到来自传送带的摩擦力,在物块下滑过程中,下列有关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 B .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C .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 D .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19题图 20题图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压表对应的读数分别为U 1、U 2、U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 片后,三个电压表读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ΔU 3,则( ) A .若U 1减小则U 3一定减小 B .U 1=U 2+U 3 C .ΔU 1=ΔU 2+ΔU 3 D .若U 3突然增大,可能是左侧的定值电阻断路 21.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 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 下列哪种运动时,铜制线圈c 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且被螺线管吸引 的是( ) A .向右做匀速运动 B .向左做匀速运动 C .向右做减速运动 D .向右做加速运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8分)(1)(9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 度"的实验中,①一单摆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某同学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并数下"1",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5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这段时间单摆做了 次全振动。②某同学没有测量摆球的半径,只是改变摆线的长度做了多次实验,并记下了每次实验的摆线长度L 和相应的周期T 。由以上实验数据能否求出重力加速 度? 理由是 (2)(9分)用伏安法测量一电阻丝在室温时的电阻值R x (约为4—5Ω).可选用的器材有:A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很小);B 、电压表V 1(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 Ω);C 、电压表V 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5K Ω);D 、 电流表A 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5Ω);E 、电流表A 2(量程为3A, 内阻约为0.03Ω);F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5Ω,最大允许功 率1OW);G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最大允许电流2A);H 、开 关和若干导线.要求测量尽量准确。①应选用的电压表为 , 电流表为 ,滑动变阻器为 .(填字母代号) ②在方框内画出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Rx 的电路图。 ③为测得电阻丝在室温时的电阻,实验应注意 23.(16分)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型,半径R 两质量相同的小环用长为R 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将AB 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 环离开底部2R 。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1)AB 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型底部前,杆上的作用力(2)A 环到达最低点时,两球速度大小(3)若将杆换成长R 2 2,A 环仍从离开底部2R 处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型底部再次上升后离开底部的最大高度 2

江苏省2019届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xx 市2019届高三期末调研测试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 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正确的是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是定值电阻,R 2 是光敏电阻,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S , 当光敏电阻上的关照强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通过R 2的电流减小 B . 电源的路端电压减小 C . 电容器C 所带的电荷量增加 D . 电源的效率增大 3.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船分别从A 、B 两点开始过河,两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均小于水流 速度, 方向分别与河岸成60o 和30o 角,两船恰能到达对岸同一位置.若甲乙两船渡河过程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 甲、s 乙,则 A .s 甲>s 乙 B . s 甲=s 乙 C .s 甲<s 乙 D .无法确定s 甲和s 乙的关系 4.如图所示,两竖直平行板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右,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电场垂直且水平向里.一带点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v 0= E B 进入电、磁场区域,最终能飞出该区域.则液滴在电、磁场中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D .机械能逐渐减小 A . B . C . D . 水流方向 A +

5.如图所示,光滑细杆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轮A 、B 关于杆对称,轻质圆环C 套在细杆上,通过细线分别与质量为M 、m (M >m )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C 在竖直向下的外力F 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移动过程中 A . 外力F 保持不变 B . 杆对环 C 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 .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不断增大 D .杆对环C 的作用力与外力F 合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 1串联和接入u 0 sin100πt V 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 2和L 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A .副线圈输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 C .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V 7.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A 、B 、C 、D 是x 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 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A E B E C E D E ,则 A .A E <B E B .C E <D E C .A 、 D 两点在x 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 D .同一负点电荷在A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 8.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b ,环绕甲、乙两行星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之比为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行星表面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c B .甲乙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3 2b c C .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c b D .甲乙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 c m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 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 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做好2019届高考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就目前高考物理的命题,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经2019届高三物理教师讨论,制定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及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解题方法。 2、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3、通过一轮复习,基本实现章节知识网络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高考的认知,课前备好课。 教师要熟悉两纲,即熟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熟悉近年的必考点和常考点,并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中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只有老师知道考什么和什么考,才能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每一节课必须备好课,你才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的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巩固、反馈。

8、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坚持在思想、方法、知识等各方面的全面推进。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定认真执行,并且根据教学实际在做进一步的调整。总之,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各方面能力,为第二轮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1:高三物理科任教师及周月考出题安排 序号姓名任教班级周考命题 (周)月考命题(月) 1 龙淑琴高三(1)高三 (4) 全品小练习 周末滚动练 习和金考卷 单元滚动A 卷结合进度 安排周测 6、11 2 龙登 朗高三(2)、 (5)9、12 3 龙正钦高三(3)高三 (6) 5、10 1、周(月)考题必须与教学进度同步。2、月考题要 经组员论。试卷要求打印。 附2:教学进度安排表 完成教章节教学内容课时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天津市九校2019届高三物理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8分)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并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2.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方程式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 原子核 质量/u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X是,Q2>Q1 B. X是,Q2>Q1 C. X是,Q2

高考理科综合 物理试题精选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精选 (非选择题) 1. (6分)(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是50Hz),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 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像,从而可求出加速度。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_____Δ_______。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 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加速度为_____Δ______m/s2。 图甲 图乙 (11分)(2)在测定满偏电流为2.5mA;内阻约为50Ω的电流表A1的内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材有: A.标准电流表A2(量程0-3 mA) B.标准电压表V(量程0~15 V) C.限流电阻R o(阻值100Ω) D.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Ω) E.电源(电动势1.5V,有内阻) P.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5 A) 另外有若干导线和开关. ①根据列出的器材,设计一种电路尽量准确地测出电流表A1的内阻。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路图,所用器材用题中所给电学符号表出,并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R A=____Δ______,上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Δ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出A1的内阻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将电流表A1改装成0-0.6A和 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按该同学的设计,当开关S与a点接通时电流表的量程 为__________A;当开关s接b时,若电流表A1的内阻为R A,则=________________

最新版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超详细)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做好2019 届高考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就目前高考物理的命题,结合物理 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经2019 届高三物理教师讨论,制定2019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及理解和应 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解题方法。 2、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3、通过一轮复习,基本实现章节知识网络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高考的认知,课前备好课。 教师要熟悉两纲,即熟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熟悉近年的必考点和常考点,并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中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只有老 师知道考什么和什么考,才能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每一节课必 须备好课,你才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然后 根据教学的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巩固、反馈。

2、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以课本为主线,加强基本概念、 原理的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原来上过的内容基本已经忘记,现在的复习就好 比是上新课一样,但是如何真的“上新课”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做 法是每一节课设计好教学的目标,然后列提纲,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 重现、梳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的概念、定律、定理、 公示等等,而且每节课都必须要进行知识点的网络化小结。 3、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 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在基本知识重现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知识选好课堂练习(以全品小练习 的习题为主),然后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展示思路和方法,教 师点评,如有需要教师进行讲解。 4、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 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教师在对课堂的习题、或课后作业、测试卷等讲解时要重视对学生解题思维 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有很多都只是对物理概念或公式进行死记硬背,不会应用, 这主要原因是没有解题的思维,而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这种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 建立物理图形或情景,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找好最适用的 解题办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5、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周至少集体备课 1 次, 平时多交流, 多听课, 多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