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 实验化学方程式总汇素材 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 实验化学方程式总汇素材 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 实验化学方程式总汇素材 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 实验化学方程式总汇素材 苏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方程式总汇

1.用适量的氯气或双氧水等氧化剂氧化I-,生成单质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和Cu2+的显色反应

Fe3+遇氨水生成红棕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离子方程式)

氧化铝与强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化铝与强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化铝与强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溶性铝盐在水里生成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的性质:(1)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醛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乙醇和浓硫酸在17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醇和浓硫酸在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苯酚的性质:(1) 苯酚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苯酚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出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映生成苯酚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苯酚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CO2气体能析出苯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苯酚能与三氯化铁溶液显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牙膏中碳酸钙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膏中甘油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火柴中氯元素的存在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向亚硝酸钠溶液中加硫酸,生成亚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硝酸不稳定易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亚硝酸的氧化性(离子方程式)

亚硝酸钠与碘化钾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硝酸钠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棕黄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亚硝酸的还原性(离子方程式)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遇到亚硝酸钠时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可以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溶于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H2O2在催化剂存在下迅速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

在氯化钴溶液中,四氯合钴离子与六水合钴离子之间存在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并呈现不同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

17.铜锌原电池电极反应Zn|ZnSO4‖CuSO4|Cu

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电化学腐蚀

(1)在钢铁的表面形成的溶液呈酸性,则发生析氢腐蚀:

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钢铁的表面形成的溶液呈中性或碱性,则发生吸氧腐蚀:

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2可以进一步氧化成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与电镀

20.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阳极阴极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在铁片上镀锌的电极反应

阳极阴极

22. 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1 甲烷 2 1.甲烷燃烧 2O 2+CH 4 CO 2+2H 2O 3 2.甲烷与氯气光照(①→②→③→④) 4 分步 ①CH 4+Cl 2 CH 3Cl+HCl 合并 ①CH 4+Cl 2 CH 3Cl+HCl 5 ②CH 3Cl+Cl 2 CH 2Cl 2+HCl ②CH 4+2Cl 2 CH 2Cl 2+2HCl 6 ③CH 2Cl 2+Cl 2CHCl 3+HCl ③CH 4+3Cl 2 CHCl 3+3HCl 7 ④CHCl 3+Cl 2CCl 4+HCl ④CH 4+4Cl 2 CCl 4+4HCl 8 3.甲烷高温分解 CH 4 C+2H 2 9 温 光 照 光 照 光 照 光照 光照 光 照 光照 光照 点 燃

4.十六烷裂化:C 16H 34 C 8 H 18 +C 8 H 16 10 11 乙烯12 1.乙烯燃烧 CH 2=CH 2 +3O 2 2CO 2 +2H 2 O 13 2.乙烯与溴水反应 CH 2=CH 2 +Br 2 CH 2 BrCH 2 Br (1,2-二溴乙烷) 14 3.乙烯与水反应 CH 2=CH 2 +H 2 O CH 3 CH 2 OH 15 4.乙烯与氢气、氯气、氟化氢反应 CH 2=CH 2 +H 2 CH 2 CH 3 16 CH 2=CH 2 +Cl 2 CH 2 ClCH 2 Cl 17 CH 2=CH 2 +HCl CH 3 CH 2 Cl 18 5.乙烯反应生成聚乙烯 nCH 2=CH 2 [CH 2 CH 2 ] n 19 加热、加 压 催化 剂 催化 剂 燃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对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亚甲基蓝>亚甲基白 ②氧化性:亚甲基白>亚甲基蓝 ③还原性:亚甲基白>亚甲基蓝 ④还原性:亚甲基蓝>亚甲基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被葡萄糖还原 【解析】亚甲基蓝 亚甲基白。 被氧气氧化 【答案】A 3.下列关于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C.金属镁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器来扑灭 D.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答案】B 4.(2013·日照高二期末)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且用细口瓶;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向试管中放块状固体时,应遵循“一平二放三滑入”的原则。 【答案】B 5.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解析】A、B装置不能使气体流入;C装置极易发生倒吸;D能使气体溶解,且球形干燥管的“球形”部分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答案】D 6.下列蓝瓶子实验,振荡周期最短的是() 水葡萄糖 0.1%亚 甲基蓝NaO H溶 液 温度 A50 mL 1.5 g8滴 2 mL40 ℃ B50 mL 1.5 g10滴 2 mL40 ℃ C50 mL 1.5 g8滴 2 mL25 ℃ D50 mL 1.5 g10滴 2 mL25 ℃【解析】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振荡周期短,C、D两项被排除;亚甲基蓝含量越少,越容易被还原,振荡周期越短,所以选A项。 【答案】A 7.(2010·上海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 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 ↓+KNO 3 Ag + +Cl - ==AgCl ↓(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 ↓+NaNO 3 Ag + +Br - == AgBr ↓(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 NaNO 3 Ag + + I - == AgI ↓(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HCO 3 - + Ca 2+ + OH - == CaCO 3↓+ H 2O (28)过量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2NaHCO 3+ Ca(OH)2==CaCO 3↓+ Na 2CO 3 +2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苏教版化学方程式汇总

化学方程式及金属相关的特性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 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点燃 2CO 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点燃 2CO 2 二.几个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通电 2H 2 ↑+ O 2 ↑ 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加热 2CuO + H 2 O + CO 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加热 K 2 MnO 4 + MnO 2 + O 2 ↑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 === H 2 O + CO 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 + CO 2 ↑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 Cu + H 2 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 温 2Cu + CO 2 ↑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 2O 3 高温 2Fe + 3CO 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5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同步练习训练 专题1 第1单元 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①和③ C.①③⑤D.①②③④ 2.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A.乙醇B.食醋 C.甲烷D.尿素 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 如下所示,它属于() A.无机物B.烃 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 4.环境毒品“二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可怕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它属于A.高分子化合物B.芳香烃 C.烃D.有机物 5.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荧光素属于()

A.无机物B.烃 C.烃的衍生物D.高分子化合物 6.(热点题)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的建筑,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薄膜。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 (1)该材料属于________。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ETFE极易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B.ETFE韧性好,拉伸强度高 C.ETFE比玻璃轻、安全 D.ETFE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E.CF 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分子 (3)写出由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生成ETFE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 第2单元 1.下列有机物在H-NMR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2.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CH4B.C2H6 C.C2H4D.C3H6 3.下列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4.某有机物C3H6O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共振峰,面积比为1∶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方程式汇总

苏教版《必修1》化学方程式汇总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 2KClO 32KCl+3O 2↑ 2) 2H 2O 22H 2O+O 2↑ 3)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4) NH 4HCO 3NH 3↑+H 2O+CO 2↑ 5) NH 4Cl+NaOH =NaCl+NH 3·H 2O 6) (NH 4)2SO 4+2NaOH =Na 2SO 4+2NH 3·H 2O 7) NH 4NO 3+NaOH =NaNO 3+NH 3·H 2O 8) NH 4Cl+NaOH NaCl+NH 3↑+H 2O 9) (NH 4)2SO 4+2NaOH Na 2SO 4+2NH 3↑+2H 2O 10) NH 4NO 3+NaOH NaNO 3+NH 3↑+H 2O 11) NH 4Cl+AgNO 3=AgCl ↓+ NH 4NO 3 12) (NH 4)SO 4+BaCl 2=BaSO 4↓+2NH 4Cl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1) 2NaCl+2H 2O 2NaOH+H 2↑+Cl 2↑ 2) 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3) 2Fe+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Cu+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2Al+3Cl 2 2AlCl 3 6) 2Na+Cl 2 =2NaCl (白烟) 7) H 2+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8) Cl 2+H 2O HCl+HClO (Cl 2只有少量的与水反应, 大量的Cl 2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所以氯水呈黄绿色) 9) 2HClO 2HCl+O 2↑ 10) Cl 2+2NaOH =NaCl+NaClO+H 2O 11)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工业生产漂粉精) 12) Ca(ClO)2+2HCl =CaCl 2+2HClO 13) Ca(ClO)2+H 2O+CO 2=CaCO 3↓+2HClO 14) Cl 2+2NaBr =2NaCl+Br 2 15) Cl 2+2KI =2KCl+I 2 16) Br 2+2KI =2KBr+I 2 17)* 2F 2+2H 2O =4HF+O 2 18) NaBr+AgNO 3=AgBr ↓+ NaNO 3 19) KI+AgNO 3=AgI ↓+ KNO 3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铵离子 的检验 通电 MnO 2 光照 漂白原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 印版) 1.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2.我国某些地区用石蜡等工业油加工“毒米”,威胁我们的健康,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3.把动物的脂肪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得到一种均匀的液体,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结果有一种白色的物质析出,这种白色的物质是() A.NaCl B.肥皂 C.C17H35COONa D.高级脂肪酸

4.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含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得的,制取时发生的是()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 5.(双选)下列各组中,所含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 A.硬脂酸甘油酯与三乙酸甘油酯 B.油酸与丙烯酸 C.甘油与软脂酸 D.丙烯酸与软脂酸 6.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解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7.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用的正确实验是() A.使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向滴有酚酞的NaOH(aq)里加入硬脂酸,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8.用油脂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常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液态油转化为固态脂肪通常在________条件下,用液态油与________反应得到,油酸甘油酯转化成的固态脂肪的名称是________。 9.已知某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多元醇B,B和硝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D。 (1)写出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__,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10.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a)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b)碘值是100 g油脂所能加成的碘的克数;(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苏教版高一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班级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02 由朋Na 20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 Q= 2N@O Na 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 2O+ 02= 2Na2O2 2、钠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山0 + H2 f 2Na + 2H2O = 2Na ++ 2OH「+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Q 是 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Q + 2H2O = 4NaOH + O2 f 2Na2Q + 2H2O = 4Na ++ 4OH「+ Q f 碱性氧化物N@O与水的反应 NazO+ H2O= 2NaOH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 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 2Q + 2CO2 = 2Na2CO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学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CO + 2HCl = 2NaCl + H2O+ CO f 2一I CO3 + 2H = H2O + CO2f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zCQ + HCl = NaHCO + NaCl 2— + — CO 3 + H = HCO3 NaHCO+ HCl = NaCl+ H2O+ CO f HCO—+ H+= H2O + CO f 6、小苏打受热分解 △ 2NaHCO Na 2CO + 出0 + CO f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 NaHCO + NaOH Na z CO + H2O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HCO—+ OH 一= H2O + CO3 2 — &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 4Li + O2 2Li 2O 9、氯气的性质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点燃 色溶液(稀)

高一化学必修1苏教版化学方程式完全总结

高一化学方程式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CaO + 2HCl =CaCl2 + H2O 2、酸性氧化物与见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点燃 3、单质→化合物:2H2O + O2==2H2O 4、碱性氧化物→碱:CaO + H2O==Ca(OH)2 5、酸性氧化物→酸:SO3 + H2O == H2SO4 6、酸→盐:H2SO4+BaCl2 == BaSO4↓+ 2HC l 7、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8、化合反应:CaO + H2O==Ca(OH)2 高温 9、分解反应:CaCO3 == CaO + CO2↑ 10、复分解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高温 11、氧化铁高温下与CO反应:Fe2O3 + 3CO == 2Fe + 3CO2↑ MnO2 1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2H2O2 ====H2O + 2O2↑ 13、粗盐提纯:MgCl2 + 2NaOH ==Mg(OH)2↓+ 2NaCl 14、氯化铵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 △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 15、Cl-与硝酸银的反应:NH4Cl + AgNO3 == AgCl↓+NH4NO3 16、SO42-与Ba2+的反应:(NH4)2SO4 + BaCl2 == BaSO4↓+2NH4Cl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氯的实验室制法:MnO2+4HCl (浓) =△= MnCl2+2H2O+Cl2↑ 3、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4、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烟: 点燃 5、铜在氯气中点燃,产生棕黄色烟:Cu + Cl2 ===CuCl2 点燃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H2 + Cl2 ===2HCl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Na2CO3)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实物微粒(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的运动特征----波粒二象性 实物微粒没有同时确定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分辨出各个粒子的轨迹,能量只能处于某些确定的状态,能量的改变不能取任意的连续变化的数值,需用量子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用波函数ψ描述,称之为原子轨道。2 ψ表示原子核外空间某点 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亦称为电子云)。 3、在解原子Schr ?dinger 方程的过程中,引入了三个量子数n,l,m ,三者之间关系为m l l n ≥+≥,1,n,l,m 的取值分别为: n=1, 2, 3, 4? ? ? ? 电子层: K L M N l =0, 1, 2, 3, ? ? ? ? n-1, n 个值 亚层: s, p, d, f ? ? ? ? m=0, ±1, ± 2, ± 3 ? ? ± l (2l +1) 4、电子的自旋运动用自旋量子数ms 描述,取值为 21 ±=s m 5、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从ns1到ns2np6,呈现出周期性重复。 题一、某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该周期有四种元素A,B,C,D ,已知它们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2,1,7,A,C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A Ca B Zn C K D Br . 题二、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 七 周期第_零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气_(气、液、固选一填入)态。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_八_周期第VIA 族元素。 题三、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 (1)第八周期将包含多少种元素? 50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5g 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121 (3)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原子序数为114号新元素的外围电子构型,并指出它可能与哪个已知元素的性质最为相似。 外围电子构型7s2 7p2 ,与铅的性质应最为相似。 题四、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等推测第十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200 (2)770 (3)290 (4) 292 二、晶体结构 晶体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的特点⑴均匀性;⑵各向异性;⑶自范性;⑷有明显确定的熔点;⑸有特定的对称性⑹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3讲:有机物的结构(教师版)

有机物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了解有机物存在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2.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的含义,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初步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很难得到或失去电子,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2.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是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如氧、氯、氮、硫等)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C—C)、双键(C=C)、三键(C≡C).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与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要点解释: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仅以单键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这样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当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与其他原子成键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3.表示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的几种图式.

特别提示:(1)写结构简式时,同一碳原子上的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可以合并,碳链上直接相邻且相同 的原子团亦可以合并,如有机物也可写成(CH3)3C(CH2)2CH3. (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只能表示有机物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并不能反映有机物的真实结构.其实有机物的碳链是锯齿形而不是直线形的. 知识点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两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必备条件有二: (1)两化合物的分子式应相同. (2)两化合物的结构应不同(如碳链骨架不同、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官能团的种类不同等). 3.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异构方式有三种,即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常见同分异构现象及形成途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3.1.1

1.(2013·张家港高二检测)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 B.NH3·H2O C.AgNO3D.BaCl2 【答案】 A 2.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2-3存在 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酸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 【解析】A项中若有Fe2+,也有此现象;B项中若有HCO-3、SO2-3、HSO-3,也有此现象,D项中生成物的颜色不同,可以鉴别。 【答案】 C

3.(2013·燕山高二检测)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①Ag+、Fe3+、Na+②Ag+、Al3+、K+③Ag+、Ba2+、NO-3④SiO2-3、AlO-2、K+⑤Ag+、NH+4、H+⑥AlO-2、K+、Ba2+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⑥ 【解析】含有Fe3+的溶液呈棕黄色,故不是①。而⑥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AlO-2+4H+Al3++2H2O,没有沉淀生成,故不是⑥。溶液⑤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虽有沉淀AgCl生成,但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故不是⑤。②③④中先加入过量盐酸分别生成AgCl、AgCl、H2SiO3沉淀且④中的AlO-2转化为Al3+,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分别生成 Al(OH)3、BaCO3、Al(OH)3沉淀(Al3+与CO2-3发生双水解反应),均符合题意。 【答案】 B 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分的是() A.MnO2CuO FeO B.(NH4)2SO4K2SO4NH4Cl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1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2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3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4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5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 6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 7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 8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9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10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11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 12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13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14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15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 16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苯和氢气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18乙烷和氯气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 19三氯甲烷和氯化氢气体反应(见化学书P6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