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课如何让学生“说出来”

数学课如何让学生“说出来”

(二○一○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参评申报表

注:本表由论文作者自填。注意:1、编号及本表最后两栏不填。2、论文分类要填正确,参见类别填写。3、单位名称一定要写明所在县(市)。字迹要清楚。4、严禁论文抄袭,凡引文要注明出处。5、本表一律装订在论文的首页,一式一份送审。

[类别填写:小语、中语、小英、中英、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卫)、美术(书法)、小数、中数、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电教、德育(含政治、思品)、心理(情感)、幼教、特教、职教(劳技)、教育学(含理论探讨、课程、教学法等)、教管(含师资、人事、制度、财务、后勤、校企、班管、团队、督导、校园管理等)共23种类别]

数学课如何让学生“说出来”

盐城市大纵湖小学鱼兆泉

说话交流是人们用于交际的最主要方式,是个性心理、思维过程和认识水平的口头表现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水平偏低,语言技巧不高,导致其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当今教师的共识,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然而,现在的课堂还看到许多学生不会说、不愿说,学习处于封闭、保守状态。其实,课堂上让学生说出来,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有利于抽象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口语化;更有利于学生交流欲望和自信心的提升。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说出来”,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呢?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读题——让学生“说出来”

让学生认真读题、看图,理解它的意思,学生才能说出来。如:在教学负数思考“-2接近2,还是接近0?”

只要学生看懂图意,回答这个问题就很简单,-2和0相差2个单位,而-2与2相差4个单位,所以-2更接近于0

如何训练学生看懂题意,让学生说出来呢?

首先要训练学生读题。课堂上,有意识的让学生读题、看图,再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或让学生自学一段内容,再说说通过自学,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也可以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从来没做过的题目训练他们。要学生看完之后,再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不做题目,只看懂题目意思,如果有时间,每周给学生训练2-3次,应该对学生正确看懂题意有帮助和改善。

其次注重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看不懂题目意思,那就是理解能力的问题,这与孩子的知识水平有关,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培养呢?

(1)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多阅读辅导书,多分析书中内容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渐渐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找出一些数学题目或者语文段落,要孩子看完一个题目,把该数学题目的意思正确讲出来,分析这个数学题目的数量关系;段落就讲出该段落的含义,总结该段落的中心思想。这些也是培养孩子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思考——让学生“说出来”

课堂上老师恰当、合理的提出问题,只要难度不是太大,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就会说出来。如:教学分数乘法

先要求学生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再列出算式。检查过学生的涂色情况,然后问学生做三朵这样的绸花,列式是怎样想的?学生通过思考想到了

几种方法。方法一:做三朵这样的绸花,就是求3个103米是多少?用加法计算10

3+103+10

3;方法二: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的基础和经验,通过思考也会想出求3个103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103或10

3×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思考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在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才能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安静、深入地思考。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思考,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2、设计有效的问题。

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要有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切忌自问自答,没有耐心等待学生去思考,或者与少数学生的一问一答,而忽视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问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共享智慧和真理!

3、合作交流促进思考。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某一知识、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是十分有益的。

4、指导思考的方法。

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引导有序思考。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的有序思考能力。在新知的探索中,教师要把问题的发现、思考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

指导对比辨析。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题组对比,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对比和辨析,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会不断增强,解题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而且也能够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5、用反思促进思考。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学会反思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进而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指导、支配、决定和监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我常常引导他们思考:回忆一下你的思考过程,哪里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你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行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有,哪种办法更好?……反思获取知识的过程,能领悟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错误造成的原因,能纠正不良的解题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这种反思比做题本身更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交流——让学生“说出来”

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先要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相互讨论、辨析、补充,形成统一意见,再汇报说出来,全班交流,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科研的能力。如: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

学生至少会有以下两种做法

老师问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就会说出下面几种方法,说明把小数点对齐是正确的。方法一:4元多加3元多可

能是8元左右,而不可能是5元左右。方法二:把4.75元和3.4元都化成分,再计算475+34=815(分),也就是8.15元。方法三:十分位上的4跟百分位上的5加是不合理的,因为它们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4跟十分位上的7加才是合理的。

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重组的过程,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交流使得学生必须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交流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对交流的问题有初步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各方阐述自己观点,或顿悟,或纠正,或在头脑中与自己的观点碰撞,这一过程是思维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学生内隐的心理过程外显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

四、操作——让学生“说出来”

课堂上让学生去操作,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只要让学生自主操作,就会体验、感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学生就会说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操作欲望,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操作过程说出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益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欲望,应鼓励学生有选择性的、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并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去尝试、发现新问题,让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和认识数。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找”数学、“做”数学,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鼓励——让学生“说出来”

老师、同学的帮助、鼓励,能增强学生说话的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自卑心理;也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无穷的说话勇气和力量,从而能想出很多、说出很多来。

课堂上如何鼓励和帮助学生呢?

1、信心激励。就是教师利用或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的喜悦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尤其是差生多一些表现与发挥的机会,如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先回答,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和习题要不断

地给他们暗示:“这个问题再仔细想想,你肯定能够解决”,若回答正确,则给予高度的评价:“很好,真棒,有水平等”,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2、兴趣激励。就是针对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激励兴趣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情景、故事法。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活泼,可适当运用情景、故事导入或让学生理解、接受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景或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对学习就充满兴趣,学起来就会全神贯注,反应灵敏。

(2)设疑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设疑,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幽默法。教学时偶尔用幽默的教学方式,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运用幽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最好体现。为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上让学生“说出来”的重要性,积极运用读题、思考、交流、操作、鼓励等策略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做法,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才是发展学生的课堂,才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课堂,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提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