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教育大纲(谭怡2013.9.1)

心理健康教育大纲(谭怡2013.9.1)

心理健康教育大纲(谭怡2013.9.1)
心理健康教育大纲(谭怡2013.9.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心理咨询中心

2013年9月1日修订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学时:总课时36节,2节/周其中22节理论课14节实操课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查

授课对象:全院各年级各专业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系

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院各年级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重点地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掌握训练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技能,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

3、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

4、总的来说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5、对教师来说,必须通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风格稳健而又不失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又注重师生互动,能够灵活自如的上好实操课。

三、课程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以研究和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注的心理问题为主要任务,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必须不时地对大学生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在掌握丰富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的基

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的理论探讨,并认真组织备课。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影视教学法、心理个案教学法、专题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心理测试与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健康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素质教育课程,总体上阐述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挫折心理的调适、人格心理以及就业心理等重要内容。现将重点教学的部分章节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心理测试----你的心理健康吗

二、心态的力量

三、心理健康之路

实操课:(实操课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

例如案例分析

1、马加爵事件的思考

2、马超(1990年安徽省的文科高考状元,现在中央14台的文案策划)的“我北大生活”。

3、都是贫困生的马超和马加爵进行心态的对比。

第二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功能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困扰及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二、大学生人际困扰的表现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心理测试---我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之道

三、学习交往技巧

实操课:(实操课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

例如心理游戏

1、优点“轰炸”

2、信任之旅

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心理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是多少

二、认识自己、

三、塑造健康的自我意识

实操课:(实操课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例如演讲课:

1、如何塑造身心和谐的现代大学生。

2、自我控制------如何做一个“自如的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

第四章情绪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概述

一、情绪的概念

二、情绪的功能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大学生情绪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讨论:为什么说“明确良好的情绪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保证?”

第三节大学生情绪的自我调适

一、心理测试---你的情绪稳定吗

二、我的情绪管理

三、情绪调节

实操课:(实操课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

例如:“情绪的ABC”“观念决定情绪”“积极思维训练”任意选择一个活动,让学生掌握“我的情绪管理”。

第五章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第一节概述

一、挫折的概念

二、挫折的分类

三、影响挫折的因素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反应及原因

一、情绪行为反应

二、自我防御反应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第三节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一、心理测试---挫折心理测试

二、认识挫折,发现挫折心理体验

三、战胜挫折

案例分析:1、他为什么会自杀?

2、决不放弃

3、分析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件。

实操课(实操课的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的】

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

【课时】2节

【课型】活动课

课堂活动:1、“恐惧与直面”,让学生认识挫折,体验恐惧,调整心态,战胜挫折。

2、探讨并归纳挫折和意志力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时分配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学时:36。其中讲授学时:22,实操学时14:建议学时分配表如下:

序号主要内容(章)学时

1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4

案例分析或拓展训练 2

2第二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4 案例分析或拓展训练 2

3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4 案例分析或拓展训练 2

4第四章情绪与心理健康 4 案例分析或拓展训练 2

5第五章应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4 案例分析或拓展训练 2

6 探讨如何塑造身心和谐的现代大学生 2

7 节假日放假和机动时间 2

8 期末考核 2

9 合计学时36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知识要求:能掌握普通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

识;

2.运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深入分

析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思路;

3.重塑自我能力: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分析自己心理素质方法存在的优劣势,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加大践行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篇1 一、基础现状分析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咨询和辅导,更重要的是面向广大健康的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个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多方面、多渠道地了

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活动性原则。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并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尊重与理解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要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用尊重和理解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 三、具体内容是: 1、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2 、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五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五心” “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学生心理特点: 1、初中生心理特点: ⑴认知发展初中生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这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及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①促进其学业进步。②开始与父母发生冲突。③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尽管有些是偏激和不成熟的。 ⑵性意识的觉醒随着生理发展的急剧变化,初中生心理开始萌动,在与异性同伴相处中,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是迷惑和害怕。 ⑶不成熟的“成人感”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随之明显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时时管教约束,否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情和对抗情绪。尽管初中生的“成人感”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问题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这使得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又是不成熟的,顺利时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挫折时,妄自菲薄、自卑自弃。自我体验也是动荡而不稳定的。 ⑷学习成绩分化激烈,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初中生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分化明显。初二年级是明显的分化期,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应付自如,学有余力;而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越学越吃力。学业不良将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自卑自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 ⑸同一性问题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致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青少年在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应问题,表现在有的人对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常伴有激动的情绪和解脱困境的的尝试;有的人可能出现暂时的或长久的同一性混乱,即未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他们无法发现自己。经受过同一性混乱的青年,自我评价较低,道德推理不够成熟,难以承担责任,冲动而思维缺乏条理。可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人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都与同一性问题有关。 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⑴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两者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⑵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 ⑶自主性高中生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个别心理辅导过程和小组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基本理念,游戏辅导、心理剧等主要方法以及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评估的特点与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心理辅导观,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技术和方法,懂得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自我保健及适应能力。 本课程通过分析和解决小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为小学教育实践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学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夯实良好的心理学基础。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心理辅导是一门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开展对于未来的教师而言,显得非常重要。 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教材,并主动阅读相关参考资料文献、案例分析。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包括概念、历史发展、咨询要素、咨询目标、咨询程序、会谈及会谈技巧、咨访关系等。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是指向实践的,是实践中的理论,是操作的理论。因此,学习者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应用。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的案例,识别常见的学生行为问题,把握学生行为背后掩盖着的深层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学会撰写辅导案例的一般方法,能设计操作具体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集体课常规教学,教师课堂重点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个别问题集体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广泛运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现场观摩、学生讨论教学,结合课外自我实践、自觉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帮助其他同学克服心理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简称心理学考试)是我院为招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查考生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以及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理解、分析与解决学校实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能力。 I.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基本方法技能的掌握水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中小学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具备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基本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㈠简答题(共40分、5小题,每小题8分) ㈡论述题(共80分、4小题,每小题20分) ㈢综合分析题(共30分、1小题,每小题30分) Ⅲ.考查范围 一、命题书目 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连榕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版)为考试参考用书。 二、考试内容 第一编心理与心理健康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学的奥秘:从常识到科学 第二节人的心理:心理现象面面观 第三节心理的发展变化:成长与衰退 第二章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揭开健康的面纱:医生说我身体没病,可总感觉不舒服 第二节教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如有病,学生被吃药 第三节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二编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在变化中成长 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稳步提高 第三节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化的重要一步 第四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懵懂的青春期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的质变 第三节中学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长大成人 第五章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第一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全面渗透,综合影响 第二节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三位一体,协同配合 第三编教师心理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教师的专业成长心理 第一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书育人的本领 第二节教师的专长发展心理:十年磨一剑 第七章教师的职业发展心理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角色:学生健康成长的帮助者 第二节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成就幸福的教学人生 第八章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 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解:分析原因,掌握标准 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远离倦怠,跨越高原 第四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 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第一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前行的航灯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行动的准则 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条条道路通罗马 第二节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 第三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支持中成长 第十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课程 第一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全面落实,重点突出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似课非课,方法创新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重在活动,形式多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活动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倾听心灵的声音 活动目的: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赛(选取关于心理小故事和小常识,关于挫折,关于励志的文章)。 二、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三、健康知识讲座。 第二课时畅游心海 活动目的:通过一个个各方面趣味知识,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心理学,增加心理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过程: 一、健康知识大赛:做一个箱子,用抽奖的形式,将所有的题目放在里面,每组派3名代表参加,抽题,答对的现场奖励一个小礼品,答错则放回箱子(用选择或者判断的形式)。 二、心理大观园——心理学知识、图片展 展览收集的心理活动图片,心理健康知识 三、心理格言征集活动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创作心理健康方面的格言,可以是反映生活,学习、情感等,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30字以内。最后评选出10条优秀的格言。 第三课时送上一缕阳光 活动目的:使学生学会称赞别人,懂得称赞别人是增进同学之间友情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克服羞怯心理,勇敢地去与人交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当一缕阳光照耀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舒适)是的,在寒冷的时候,在黑暗的时候,我们需要阳光,因为阳光带给我们温暖、舒适,使我们心情愉快。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只有太阳才能给我们带来阳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都会放射出温暖的阳光。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一个小太阳,给身边的人送上一缕阳光吗?(出示课题:送上一缕阳光) 其实,想要送给别人阳光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会一项本领,那就是称赞别人(板书:称赞别人) (二)、学习称赞别人的方法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称赞别人还不简单吗?”是这样吗?咱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大家一块儿来称赞称赞他,看看同学们会不会称赞别人。 指名一位同学上台,其他人称赞他。(其中一位同学态度不够真诚。询问被称赞的同学被别人称赞是的感受,得出结论:称赞别人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诚,这样才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而一味地奉承别人,缺乏真诚的态度,那么你的称赞就会变成盛夏里的烈日,让人感觉不那么舒服了。 (三)、小组活动 1、同学们都明白了该怎样称赞别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卡片,在卡片上给你们这组其余的六位同学写上一句赞语。受到称赞的同学在卡片背面记录下同学们称赞你的话。完成后投入“阳光信箱”。 2、小组活动、交流。 3、老师从信箱中随意抽去几张卡片,读给大家听,并询问称赞别人时和被别人称赞时的感受。 (1)当别人称赞你时,你的心情怎样? (2)当你称赞别人时,你觉得他(她)怎样? 4、给称赞别人称赞的好的同学颁发“阳光小天使”奖牌。 (四)、总结 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去尽情的享受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也真诚的称赞别人,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上一缕温暖的阳光吧! 第四课时生活对我说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包括心理的健康。让学生争做乐观、自信、热心的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会做人,会求知,会创新,能从容迎接未来挑战的高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 1、能够经常对自己进行“警句长鸣”――一定要做到“守信”与“守时”,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间怎样进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师、同学保持密切的感情联系,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应怎么办,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

格,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 1、立下坚强志―――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2、浇灌友谊花―――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3、迎接新挑战―――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0112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 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共60学时,3学分。 课程目的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word版本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标: 教师: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 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课堂活动 1. 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2. 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你喜欢自己的性

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3. 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ii. 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 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2. 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目的是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同学的评价。 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a) 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b) 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神话,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 2.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适度上网,有所节制,切不可过分沉迷。 3.形式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 4.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人从小立志,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付出许多代价,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让学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3.让学生学会不但学会与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学会要与异性交朋友。 4.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并要学会欣赏别人,珍惜生命。让学生明白上网时间过长,会影响休息,要分清网络虚拟世界。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1023 (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school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选修 (四)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各大学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本门课程就此讲述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心理障碍的调适。为广大心理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的: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方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六)教学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常见的心理疾病及治疗;以及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36 学时 分数: 2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八)教学方式:讲授法。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查科目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发展教学要点: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阶段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 二、两种发展理论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 考核要求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掌握) 二、两种发展理论(掌握)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领会)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掌握) 第二篇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教学要点:神经症;精神症及一些身心疾病。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9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完整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高中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包括职业指导)。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生理心理发展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来到高中校园,校园环境、老师同学、学习课程等都是全新的,因此高一年级主要围绕环境适应、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来展开教学。 据此我设计了如下课程: 第一课: 从容面对学习新起点

正确认识自己 第三课: 结交新朋友 第四课: 爱在集体 第五课: 发现被遗忘的学习动机 第六课: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七课: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第八课: 活在当下,尊重生命 大部分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能够较好的适应高中生活,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倦怠、学习动力缺乏,异性交往方面的问题,因此高二年级主要围绕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方法、青春期异性交往等方面展开。据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课程: 第一课: 情绪万花筒 第二课: 保持学习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的文化素质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促进青年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懂得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

本方法与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难点: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教学内容自我意识的涵义及结构;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意识类型;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重点:自我意识的概念掌握,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培养;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作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章领略和谐的魅力——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全 教学内容人格心理概述:人格的定义、结构;与人格有关的概念;人格研究的相关理论;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九种人格障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含义、如何健全人格;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重点: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和特点,大学生的常见人格障碍;难点:人格结构的相关理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第四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学生心理情绪的调节 教学内容情绪概述:情绪的构成与状态;情绪与情感;大学生情绪特征与差异:大学生心理情绪的特征;大学生健康心理情绪的标准;大学生群里的心理情绪差异;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调试。重点:情绪的构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为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易操作,使教师的教育活动更有利于维护和培养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具体如下: 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每学年初制定计划,学年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2、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及教导处要搞好校园环境建设,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3、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4、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阵地,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5、建议各班开展“悄悄话”、咨询信箱活动,学校设立意见箱,接受不愿当面咨询或反映意见的学生工作,并做好记录。

6、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 7、大力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教育活动,如听讲座、班队活动、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8、严格杜绝有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行,如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在不适当的场合公开学生的隐私等。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018年春) 教学总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乐观自信,友善合群的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全册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册教材设计5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了解篇主要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自己、有愿意与他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能力篇通过观察总结合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习惯养成篇通过让整理书包,爱惜文具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四部分:人际交往篇意在让学生学会沟通、谦让、赞扬、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第五部分:社会适应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有集体主义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班的学生多数学生开朗活泼,喜欢与同学们和老师交流,也能遵守秩序。但是集体概念欠缺,自理能力有待于提高。 四、教学措施 1.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4.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0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授课对象:大一新生 开课单位:教育系 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刘晓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角色转换,增强信心,明确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向学生讲授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2.向学生传授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得以提高,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学习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三、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主要教学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健康学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素质教育课程,总体上阐述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心理、生涯规划以及生命教育等重要内容。现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等文件制定的本课程教学重点章节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一、大学生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观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价值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 四、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以及心理咨询的内容和类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意识。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困惑的表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1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共10个) 一年级开学了,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个子,每天来上学时,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 个案处理: 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一、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教案

金沙县青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奥德赛船长用什么方法使船只顺利地通过了海峡吗? 在学生讨论并回答后,教师出示奥德赛船长的做 法: 让船员把自己紧紧地绑在桅杆上,这样,即使他听到歌声也无法指挥水手;让所有的船员把耳朵堵上,使他们听不到女巫的歌声。结果,船只顺利地渡过了海峡。 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 理?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1、正如女巫拥有美丽的歌声一样,不良诱惑往往会披着华丽的外衣,让我们难以分辨; 2、不良诱惑是可以拒绝的,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方 法。通过这个小故事使学生初步具备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和勇气。故事讲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不良诱惑,它们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难以分辨。但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学习奥德赛船长的聪明才智和勇气,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二、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具体方式如下: 方法一: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娱乐上,远离滋生不良诱惑的场所 向学生展示三个真实案例,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场所的危害,并以此为戒,提高警惕,从而达到教学目,突破难点。 案例一:江西修水县一13岁的七年级学生邱林,因迷恋网络游戏而辍学,整天泡在网吧里。2007年3月13日,邱林因上网缺钱从家里偷了140元钱,被家长 发现后遭打骂。第二天上午,不能去上网的邱林,用

案例二:高二学生杨某原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整日整夜地沉迷于网络,成绩一落千丈。家长,老师非常着急,用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能从网吧里将他解救出来,他自己也变得沉默不语,心态浮躁,吃不下,睡不着,几近痴呆。 案例三:2月12 日中午,山东省平度市城北的一个胡同内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罪犯将下班经过此地的王某殴打后抢去手机一部、现金700余元。公安机关对此案迅速展开调查,犯罪嫌疑人很快落入法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犯罪嫌疑人竟是两个未成年人,大的不满17岁,小的不到15岁。3月14日,两人因涉嫌抢劫罪被平度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分别判处一至两年有期徒刑。在检察官提审时,两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在问到为何林抢劫时,他们后悔万分:“都是网络游戏害了我们。为了玩游戏,我们把家里给的零花钱都用来上网,花光了,就想自己搞钱上网。” 教师提出问题 (1)这几位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2)如果你周围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 (3)我们从中就吸取什么教训? 这些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玩游戏上,导致自己既荒废了学业,又走上了极端。因此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远离容易滋生不良诱惑的场所。 教师出示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 远离了这些场所后,生活中仍然会遇到很多诱惑,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健康(2学时) 绪论 1、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2、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教学任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困惑 (二)教学目的 充分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生活将会面临哪些心理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难点:对心理异常的三种解释,代表理论、代表人物、代表观点 二、思考题 1、界定心理健康的三准则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对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解释。掌握代表理论、代表人物及代表观点。 4、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适应大学生活(1学时) 一、教学任务 (一)教学内容 学习、时间管理、合理消费、能力发展四方面的适应 (二)教学目的 主要了解大学学习、时间管理、消费和能力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变化,引导学生学会适应和应 对。 (三)重点难点 重点:时间管理策略 难点:社团心理和“选择”社团 二、思考题 1、时间管理三技巧(p44)?时间管理中如何处理“紧急”和“重要”?

2、参加社团的原则?如何选择社团?切忌:哪几个误区? 第三章聪明的学习者(1学时) 一、教学任务 (一)教学内容 1、学习动机的激发 2、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的办法,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 习策略,掌握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p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p72学会合理归因、p76巧妙使用认知策略 难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记忆规律—p7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思考题 1、如何使用认知策略? 2、面对成败,如何学会合理归因?(p72) 3、如何根据“动机—活动”规律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章学会交往(2学时) 一、教学任务 (一)教学内容 人际交往的含义、基本技巧、易发问题 (二)教学目的 了解人际交往的动静态含义、人际交往对人成长的意义;掌握人际交往各阶段的基本技巧;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易发问题,并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人际关系的三种状态:轻度、中度和深度卷入;三种人际关系状态下的基本技巧;首因 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易发问题的应对。 难点:人际关系作为一种“心理关系”,如何理解和处理好“卷入”和“距离”的关系?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卷入”? 2、什么是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发挥首因效应的作用? 3、在人际关系的三种卷入状态中,各有哪些基本交往技巧?? 4、宿舍人际关系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5、校园人际关系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应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