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收稿日期:2001-09-20

 作者简介:王学风(1972-),女,江西大余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理论部讲师,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N o.5,2002JOURNA L OF S OUTH CHI NA NORM A L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 E DITI ON )2002年10月Oct.,2002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王学风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 要: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一方

面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反客为主”,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人的自觉的过程,通过网络主体教育及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增强人在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重任。

关键词:网络社会;主体性;网络主体教育;自教自律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2)05-0027-05

网络社会是由人所拓宽了的另一生存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应当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社会由人所创造,这就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100年前的警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

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网络社会中的人也可能为他们所创造的技术、符号及各种关系所

控制、操纵,导致主体性的丧失。因而,提升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重任。

20世纪80年代末始,主体性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对主体性的界定见仁见智。本文的主体性指的是人的功能属性,即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与支配作用。这些均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是对象,对象既是人,又是社会。它表现为:(1)自决,指人们作为决策主体对于自身活动目的及行动方案的相对独立的认识、选择、预见和决策。这是人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2)自主,指人们作为活动主体而主动地发起一定的活动并积极地排除干扰将其推向前进,实现一定的目的。(3)自控,是对活动过程的自

觉调控,指向目标,自控是人作为主体而掌握和支配自身活动及其结果的最重要功能。

②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于是产生对“自然神”的向往,人的主体性也就非常微弱。

第一次人的主体性的提高是人从自然界的分化,人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人相

对于自然的主体性因之显现。但人从自然分化的同时又用人脑创造了神,创造了宗教,宗教成为

统治阶级的工具,束缚了人的思想,使人丧失了主体性,人在神面前非常缈小。第二次人的主体

性的提升是在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从上帝束缚下解脱,人创造了自身,人手创造商

品、机器、产品。这一时期人的主体性高度发展,“人本位”的思想使人们由宗教社会对神的向往

转向世俗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但人在创造商品和机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商品、机器的奴隶,导

致商品拜物教,人就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异化了的人”,人的主体性因而又一次丧

失。第三次人的主体性的提高是在后工业社会中,人向自然空间拓展,用脑与手创造了科学技

术,人的主体性旋即提高。但人在创造科技的同时又创造了“科技神”,认为科技决定一切,科技

可以改变一切,人对科技是无能为力的,人在科技面前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人的道德性、目标

性、价值性,科技成为迫害人的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如同在现实社会中一样,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也是不断增强与丧失的。

网络及网络社会的出现,表明了“人的无机身体”已经扩大到历史上任何时刻都不可比拟的

领域之中,表明了人创造了一个能满足他所需要的新空间、新社会。因此,网络社会充分反映和

体现了人的本性———主体性的存在。同样,也可预期网络社会可能成为促进人的主体性在更高

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社会。③的确,网络在加速人对自然关系进程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关系;网络在加快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由

网络而形成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通过网络在全世界自由传递和流动。这不仅

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也扩展了人的活动范围。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数字化生存……让弱

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④这意味着网络社会这一人类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人的主体

性推向新的发展水平和更高的发展境界提供了新可能。

网络本来是人们基于资源共享和互惠合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因而在网络社会中,每

一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也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

建立起来的,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作

“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网络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和领导,因为所有的主”、

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I NTERET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在这个空间里,由于没有权威,没有

统治,从而为人类的个性张扬创造了契机,而约束的消除在解放了个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平

等。因而有人指出,只有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才找到了一个真正的“自我”,或者说网络是人的“自

我”得以“真正”和“真实”体现的工具。这说明网络使人们的主体意识,特别是责任与义务意识逐

渐觉醒,使主体意识得以更充分地锻炼,也使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

曾有学者指出:“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空间浓缩、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的隐匿等特点,它在使

现实主体性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却又使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主体性畸变、主体批判性的

缺失以及主体性的被奴役。”⑤本文将从另一角度审视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丧失问题。

人的主体性在主体与客体的各种关系中都必然地以一定方式具体地表现出来并相应地得到

实现,在网络社会中也不例外,只是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异化与扭曲。

在认识关系中,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地识别、选择、接收和采集客体的各种信息,

并自觉地进行信息加工、处理、检验、评价、储存和传输,由现象进入本质,由表层进入深层,在不

改变客体的现实存在状态的前提下,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使客体以内容的方式进入人脑,成

为思想观念的内容,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就是信

息资源的网络,网络信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新迅速,个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取有益的信息。网络在提供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络信息泛滥和信息的不可控性。网络信息泛滥表现在信息量大,内容繁杂;黄色信息、有害信息及信息垃圾等等,主体处于各种未经过过滤、选择的并且思想、观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信息的直接辐射下,常常无力判别信息的真假,乃至不知所措。这样一来,个人将淹没于信息当中,形成“数字化人”,无法主动地识别、选择各种信息,更难进行自觉的信息加工,从而在网络社会中,个体就出现了消极被动地等待客体信息或仅仅直观地反映客体的表象。于是,人在网络社会的认识关系中部分地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在价值关系中,人作为价值主体,在把握客体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分析其与自身需要的关系,对客体的价值属性作出评价,并创造条件限制其有害于主体发展的消极属性,强化其有利于主体发展的积极属性,使客体的价值属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使自己的价值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网络社会中庞杂的信息也常常使个体轻则产生心理上的紊乱与不适,重则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导致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迷惘。因为网络具有无中心与非中心、无主要与非主要之分,它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因而网络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里,个体面对形形色色的新鲜事物,容易失去鉴别力,丧失主体现实批判性,从而退化为“单向度”(马尔库塞语)的人。⑥因此,在网络社会中,个体常常被动地等待客体———网络的自我呈现,或简单享用客体的现成属性,而难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追求,去发现和发掘客体对于自身的有用属性,作出恰当的评价与选择,决定对其的褒贬取舍。更难以创设条件去克服、限制、减弱和预防客体的消极属性的不利作用。如此一来,不仅客体的价值属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实现,而且个体自己的价值需要也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又在网络社会中失落了。

在实践关系中,人作为实践主体,不是停留在简单适应客体的现实存在状况,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着的需要和能力,在一定目的和意图的支配下,对客体进入实际的变革与创造,并对其进行实际的享用和消费,使之实际进入生活世界,以致转化为自己有机身体的内在组成部分,成为自己的主体性存在的现实物质基础。网络社会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现实社会的规范和约束形成强烈的反差,个体介入网络社会后常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激奋,强烈的本能冲动会使一些人屈从于欲望的满足,丧失了道德的原则,做出了非道德、反道德之举,乃至违法犯罪。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也容易使人脱离现实,回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导致虚拟化的人格,对现实的事、人产生冷漠,个人主义盛行,安全感差;网络社会中个人隐私虽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但传播受众面积大,速度快,从而导致各种变态行为、心理疾病增多,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感,人性异化。所以即便是自诩为处世冷静、为人友善、做事谨慎的人,也会在激烈的网上争论中失去自控,奋起反击。心理学研究证实,我们所处的环境是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的,绝大多数人在适合的氛围中,会做出与自己性格不符的事情。研究者调查网上的行为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人们在网上不再抑制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易被激怒。⑦

到了现代人类进入工业化后期,计算机和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领域,并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这一意义是革命性的,就主体的发展而言,网络为主体的真正实现提供了新契机,甚至是一种必然。当然,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大意放纵固不可取,因噎废食更行不通,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在网络社会中,防止人的主体性丧失,发展和提升人

的主体性,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提升个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自觉;二是在加快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从道德、法律等多角度逐步对网络实践加以规范。本文重点探讨第一个方面。

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人的自觉的过程,但主体性在网络社会中也不会是自发、自然地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提升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11网络主体教育。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信息成为人所面对的主要客体,只有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掌握,人才得以更为有效地把握客观的物质世界。随着人所面对的客体的变化,教育的功能亦发生了变化,“教育如果对电脑、信息、网络等对象,只停留于技术、知识层面的传授,不去关怀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性内涵、人的主体性统摄,这种意识的滞后可能导致网络社会中人和人的主体性失落,操作电脑的人会成为电脑的奴隶,进入网络的人也会成为‘网中之物’”,⑧因而教育面临着培养网络社会主体的崭新任务,即网络主体教育。网络主体教育是一种使人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的教育,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第一个层面是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进入网络社会的教育。这一层面的教育似乎容易做到,甚至不需教育也可达到,但人们对网络的掌握大多只是技术与知

“信息意识”,识层面。我们这里所说的网络主体教育,是想通过教育,让网民树立起“网络意识”、

真正进入网络社会,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人。这就需要加强教育与引导,引导个体对于巨量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引导他们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网络操作的“网风”、“网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意识”。第二个层面是培养学会认知的网络社会的主体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人的各种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及想象能力都得到发展,从而对网络社会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并对其进行加工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人在信息面前的主体地位。

21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生存空间,在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没有法律和道德规范,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网络社会自主性、开放性及隐蔽性的特征客观上要求个体的自教自律,自教自律也称内化,指的是客体的外部的东西,通过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为内部东西。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有3种方法:

(1)认识“网络自我”。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这是一个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在这一空间里,个体能以完全自主的方式,开拓自己的生存领域,创立自己的生存规范和道德准则。一句话,网络生存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中的“自我”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网络人”应认识到,他们不仅是网络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也是网络技术的接受者,更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他们既决定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决定着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及性质。这一多重身份决定了在网络社会中的“自我”既要自信、自强,又要自律、自重。因为网络社会是由人来主宰,人可以在网络王国中自由穿梭,“为所欲为”。于是乎,就出现了一些网民将网络当作了他们施展技能的天地,在攻击网络时没有任何顾虑,甚至把攻陷网站和散布病毒作为自己向同龄人炫耀的资本。技术的进步给了人们信息支配能力,同时也要求人们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网络中的自我更需自律自重。另一方面,“网络人”更应认识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就其本质是一致的。网络人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理性的,网络人必须具有主体道德意识,不能因为匿名、数字化式的交往就可随意制造信息垃圾、进行信息欺诈等。

(2)进行自我调控。所谓自我调控,指的是自觉地用法律、纪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包括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克服等。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和隐蔽性特征决定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自我调适,是在环境变化尤其是人际关

系、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时,要善于对自己的心理不适作出调整,使之很快适应。网络自主性、开放性、隐蔽性、广泛性及间接性等独特的优势,使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从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更有些人沉迷网络,染上“互联网络瘾”,导致身心受到伤害。为此,网络主体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合理调适物理空间与电子空间的关系,在网络中把握自己。自我控制,是指在特殊环境下,自己心理产生有害情感和心理趋向时,要善于作出自我控制,实行“紧急刹车”,不让其发展。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加上缺乏法律和道德规范,因此,在做与不做、如何做的问题上,决定权完全在个人手里。缺少外在的约束力,人们往往在网上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网民们做到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灿烂的星空在我的头上,道德律在我心中”,或似我国古代的“慎独”。自我控制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没有他人和法律及道德监督的网络环境中,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言行进行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

(3)学会自我负责。如果说网络中的自我认识是自教自律的内在心理活动,而自我控制是自教自律的外显的控制阀,那么自我负责则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思想的升华。学会自我负责,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启发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形成主动求知向善的内在要求;就是将人视作一个整合发展的全人,去建立适应自我身心需要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全人格。在网络时代学会自我负责,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方面,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在网络社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道德需要,都拥有一定的网络道德权利,这就必然地使每个人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主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履行的道德上的责任、使命与任务。这就要求网民们自觉强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学会自我负责仅停留于培养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超越自己,创造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在网络社会里,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即网络技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网络的发展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个体性的发展也导致孤独感、个人主义,人的自由让人无拘无束也助长无法无天。学会自我负责就是要正确地运用意志,在网络时代张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抑制其劣根性,实现自我控制、自我信任,获得自我超越,建立适应自我身心需要和适应网络社会的健全的人格。

我们认为:网络、网络社会在社会历史的视野中,相对于人的主体性,只能是客体,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客观化。所以,即使网络社会发展到可以与现实社会“以假乱真”的地步,它也终究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并不能以一种逻辑、价值主体的地位独立出来,人的主体性依然屹立于网络社会中。

注 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版,第78页。

② 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47页。

③⑧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2000

年第1期。④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版,第7页。

⑤⑥ 陈胜云:《网络社会的主体性危机》,《现代哲

学》2001年第1期。

⑦ [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

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责任编辑:赵小华】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介绍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科学技术计算机领域社会发展生产力经济影响双刃剑 科学技术,通常我们会认为与科学是两个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也就是科学可以说成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说成是科学,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但是,其实不然,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与技术,两者相区别但又紧密联系,两者辩证统一,趋于一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极大地促进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众所周知,继“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该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作为兴起的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可以说是此次革命的一大亮点。40年代后期,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59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截止到1964年已达到300万次。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许多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集中在很小的面积或体积上的集成电路,每秒运算速度达千万次,它适应一般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的需要,使用方便。70年代发展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80年代发展为智能计算机。90年代出现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大体上每隔5年~8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而从1980年开始,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的自动化。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过渡,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这也就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生产

关于社会网络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介绍

介绍了指数随机图(P *)社交网络模型 (加里·罗宾斯,皮普派特森,尤瓦尔·卡利什,院长Lusher) 心理学系,行为科学,墨尔本大学商学院。 3010,澳大利亚 摘要: 本文提供的介绍总结,制定和应用指数随机的图模型的社交网络。网络的 各个节点之间的可能的关系被认为是随机的变量和假设,这些随机的领带变量 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一般形式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网络。不同的相关性假设 的例子及其相关的模型,给出了包括伯努利,对子无关,马尔可夫随机图模型。在社会选择机型演员的加入属性也被审查。更新,更复杂依赖的假设进行了简 要介绍。估计程序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新的方法蒙特卡罗最大似然估计。我 们预示着在其它组织了讨论论文在这款特别版:弗兰克和施特劳斯的马氏随机 图模型[弗兰克,澳,施特劳斯,D.,1986年马氏图。杂志美国统计协会81,832-842]不适合于许多观察到的网络,而Snijders等人的新的模型参数。[Snijders,TAB,派特森,P.,罗宾斯,GL,Handock,M.新规范指数随机图模型。社会学方法论,在记者]提供实质性的改善。 关键词:指数随机图模型;统计模型的社交网络; P *模型 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于越来越大的兴趣社交网络,通常称为P *类车型(弗兰克和施特劳斯,1986;派特森和沃瑟曼,1999;罗宾斯等人,1999;沃瑟曼和帕蒂森,1996年)。这些概率模型对一组给定的演员网络 允许泛化超越了早期的P1模型类(荷兰和Leinhardt,1981年)的限制二元独立性假设。因此,它们允许模型从社会行为的结构基础的一个更为现实的构建。这些模型车的研究多层次,multitheoretical假说的有效性一直在强调(例如,承包商等,2006)。 已经有一些自Anderson等重大理论和技术的发展。(1999)介绍了他们对 P *型号知名底漆。我们总结了本文上述的进步。特别是,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在概念上从依赖假设的衍生地,这些模型,模型的基本依据,然后作出了明确, 并与有关(不可观察)社会进程底层网络的形成假说更容易联系。正是通过新 的模式,可以开发一个有原则的方式,包括结合了演员的属性模型这样的做法。在模型规范和估计最近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样做就设置结构和部分新 技术的步骤依赖的假设,不仅扩大了级车型,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特别是,我们现在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马尔可夫随机图,和有前途的新规格的性能已经提 出来克服他们的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介绍了模型,并总结当前方法的发展与扩展概念的阐述(更多技术总 结最近被沃瑟曼和罗宾斯,2005年定;知更鸟和派特森,2005; Snijders等人,出版。)我们首先简要介绍理分析社交网络的统计模型(第1节)。然后,我 们提供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概述,并概述我们框架模型构建(第 2节)。在第3节中,我们讨论的重要概念一个依赖假设的建模方法的心脏。 在第4节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相关性假设和模型。对于模型估计(第 5章),我们简单总结伪似然估计(PLE)的方法,并检讨最近的事态发展蒙特 卡罗马尔可夫链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在第6节中,我们提出拟合模型,网络数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目,两目分别介绍了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一般特点:即无限性与两面性。无限性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资源无限;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原因有二:一是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二是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针对网络上述的特点,教材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建议:一是要用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二是注意信息“节食”;三是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四是利用网络为人服务,实现个人价值。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特点,扬长避短,网络作为现代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确实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生活经历。 【设计理念】 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要求初中生“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有要求“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有要求“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具有片面性。因此,对于学生的现实、未来的健康成长,这一课采取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面对网络交往这样一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如果单纯地对学生空讲大道理,学生会觉得空洞又反感,自然也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应该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来补充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小品表演、交流合作、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和愉悦。其中在辩论中学习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但由于受到其社会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此问题理解又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践行能力,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只有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神奇性——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工具;对某些网络陷阱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知识目标: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从“乡土社会”到“土社会”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在不断快速的转型中。其中社会结构不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工商服务业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而经济体制也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在社会实践结构的这种历史性巨变下,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从传统农村“乡土社会”逐渐向“土社会”转型。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造就了其“乡土”特征。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质便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也便成为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判断。“乡”和“土”是理解乡土社会的两个关键字:“乡”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文化和情感归属的概念;“土”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围的概念。许烺光先生在《祖荫下》对喜州文化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喜州文化主要由五个因素组成:既父子同一,性别疏远,大家庭的理想,教育的模式,祖先的愿望。这些因素其实也正是构成特定地域围及人们维持特定地理区域及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殊情感关系一把钥匙。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的乡村社会便具有土地依赖、聚村而居和家族归属三个显著特点。 一依赖土地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土地是至关重要的。农民离不了土地,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资料

粮食作物的依赖和基本谋生手段种植业的依赖,都会转变为对土地本身的依赖。正是由于土地与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土地才成了农民问题的关键。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土地的控制成了权力的关键基础,在旧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便于持有土地的多少息息相关”。土地问题背后所映射的权力关系正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权力关系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均贫富、等贵贱”,还是“耕者有其田”,其所指向的都是土地问题。历史上,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好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天下。因此,“土地是调动农民激情和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土地问题也是农民问题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依村而居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均资源一直处于贫乏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在这个资源匮乏的社会里,个体生存困难重重,再加上不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商业、落后的交通通讯工具等都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活动围。往往是若干户相互联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逐渐便形成一个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中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村落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村落之间少有往来。由于同姓同亲的农民住在同一个自然村。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祖宗、同一条血脉贯通下来,形成形形色色的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从而具有亲密的关系与情感,也促成了互信互守的行为规、道德礼仪,形成一个或数个血缘群体。中国的传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就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区域亚文化及其制度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网络影响人际交往 [活动辩题]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网络影响人际交往 正方: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反方:网络影响人际交往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3、增强学生对网络全面而理性的认识,科学上网。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独立思考、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2、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活动设想] 现在许多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但却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辩论往往被学生误解为争辩、争论,而忽略了其对个人风度、知识积累、语言机智、文学修养等综合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本次综合性学习将努力使学生对辩论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辩论的真谛是“真理越辩越明”,辩论之美在于修养之高、知识之厚、人格之美。 [活动准备]

1、赛前以个人倾向分组,教师帮助两组学生各自选出四人充当辩手,其余学生协同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观点。教师针对辩题,分别给两组同学讲解其有利及不足之处,指导撰写辩词。确定主诗人,拟好串词。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家中藏书、网络等,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学习。还可向学生推荐《狮城舌战》、《唇枪舌战》等书籍和音像资料。 2、组内热身。由各组再选四名同学作陪练选手,模拟对手,进行演练。演练结束,本组同学帮助选手总结提高。 3、提交成果。各组在辩论比赛前交一份由全组共同协作而成,代表全组对该论题观点的文章。 4、设计辩论赛现场。写好主持人、正方、反方等标牌及辩论主题。主持人一名,位居中央;正反双方各四名选手,分列两边;邀请的评委老师坐下方第一排;各组组员分坐对应下方。[活动过程] 主席:网络时代悄悄地但不可遏止地到来了,它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有人说,网络是一堵墙,阻隔了人与人的心灵;有人说,网络是一座桥,让全球人类减少隔阂,增加了解。网络到底促进人际交往呢,还是影响人际交往呢?这也是今天我们辩论赛的辩题。正方所持的观点是“网络促进人际交往”,反方所持的观点是“网络影响人际交往”。下面开始我们的辩论赛,首先要进入的是开篇立论阶段,双方的一辩各有3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观点。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发言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高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目: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年级: 14春 学号: Y142406015 学生:胡康健 指导教师:汪玲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8日

内容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认为它带来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随之而来,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及其应用像网络一样发展那么快,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目前又处于了一个历史飞跃时期,正由高度的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的计算机网络时代。 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是一样,虽然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社会发展带来上述这么多有利的方面,但如果我们对网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同样会给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危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下的社会发展 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力量,是我们讨论计算机网络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计算机网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对现代社会而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工具被人民广泛接纳和使用之后,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将会变得更为巨大。下面我们就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将产生的几方面影响做一下简单地介绍。首先,网络将会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人类社会经历好几次技术革命,而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宣告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将增多、速度将变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将会变的更强。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会推动与信息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如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而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也都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从而促使科技作为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甚至可能会让科学技术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大小的决定性要素。 其次,对于个人来说,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计到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可以让大家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一些其他的事,使人们在行动甚至是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另外,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把我们的工作思维和方法输入到机器里面,完成本来我们必须亲手完成的任务。在企业的生产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产品的外形、包装和性能做一个全新的设计,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发配过程做一个全程的控制,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我们还可以把企业和公司里的计算机组合成为一个网络体系,由一台主机对分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网络,保证整生产流程协调进行。通过网络进入生产过程,我们可以把原先大量的人力支配的生产环节节约出来,让他们去从事更为灵活的生产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再次,计算机网络将会开辟电子化管理的时代。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会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方式和方法。未来电子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可能会得以

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及其传播模型研究

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及其传播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软件与硬件的飞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熟人关系的网络如微信、基于同学关系的网络如人人网和基于关注关系的网络如微博等各类在线社交平台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占据着人们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这些平台可以产生海量的数据,给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吸引了大批科研工作者对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传播规律等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其中,如何选择社会网络里影响力最大化的TOP-K节点及如何挑选社会网络传播模型这两个方向,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选择。 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里现有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其次,详细分析了独立级联模型和线性阈值模型,并引入人们在第一次接收信息和以后再次接收信息时会有不同反应这一现象以及遗忘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网络传播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三度影响力原则的线性衰减度中心性算法。 根据三度影响力原则,影响力主要在三度分隔以内有效,超过三度分隔,影响力几乎趋近于0。因此线性衰减度中心性以节点在三度分隔以内的潜在影响力来衡量节点的实际影响力,且这种潜在影响力从源节点向外传播到距离为2时影响力衰减到原来的α倍,传播到距离为3时再次衰减β倍,其中0<α,β<1。 计算出线性衰减度中心性之后,本文从3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在4个公共数据集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2)混合式传播模型。 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存在着如下的事实:人们在第一次接触某些信息时,是否接受常常取决于信息本身;而在第一次拒绝之后,以后的每一次是否接受取决于以往所拒绝的人和现在推荐的人对其影响力的累积是否大于其自身的阈值,

2020年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课时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案 新人教版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利用本课引言中小华或课文中小梅的例子导人新课( P65 P66 )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设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他们两人身上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比,感受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如果没有互联网,小华不可能结识远方的朋友;小梅的病症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医生的帮助,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第二环节:结合现实生活畅谈网络优势。 在学生畅谈上面网络时代发生的佳话之后,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互联网还可以利用网络做些什么? 这是个发散性思维极强的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分小组交流。并派小组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最后对学生发现的好处做适当分类。如工作、学习上,业余生活上;如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通过老师的总结归纳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 活动之后,教师抛出第三个问题: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网络交往超越空间,那么现在的你有没有“触网”呢?并现场作一个《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你有没有上过网:________ 如果上过网,你在网上主要关注:_________ A、新闻 B、学习资料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_______________ 你一般每次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少_______?一周上网的总时间是多少_______? 网络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A、没什么影响 B、有一定影响 C、影响很大 网络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是正面多一些还是负面多一些?___________ A、正面影响多一些 B、负面影响多一些

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的分析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的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4级01班 学号:5140309007姓名:邹翔宇 内容: 摘要:网络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变化,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对人际交往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使用网络交流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问题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得出结论。报告如下: 大学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途径、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分析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总体青少年的71.8%。手机是主要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截至2013年底,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51.2%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为每周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2.3个小时。大学生是上网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68.3%的同学主要利用“QQ、微信、飞信”等进行沟通;85.8%的人每天都使用“QQ”“MSN”等通讯工具。57.5%的人每天使用社交网站,39.1%的人会参与其中某个版面组织的群体活动。由此看来,网络交流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上联系,网下聚集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动员方式。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更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交网络,一些学者称之为“互动式社会”。实践证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趋势将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而更加明显。 二、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我对网络的看法

我对网络的看法 众所周知,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发展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再前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文明进步。现在是一个21世纪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充满科技的时代,而网络——今后最强劲的技术趋势,它使信息装置将无处不在,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电脑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电脑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大公司、小商店、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今天电脑更是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你想要找资料,想用时少,而资料全?你不用再埋头工作在图书馆里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当你有什么烦恼的问题时,可千万别忘了它。喔!试试让网络来帮助你,相信它一定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成为你工作和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不但可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帮助你,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你如果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不能准时地收看到社会新闻,了解不到国家大事的话,你只要上网,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由得人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不能去逛商店,网上也可以很方便得购买到东西。 网络更是一个通讯的好工具。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无论你们相处多远,相信网络可以使你们感觉近在咫尺。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说,又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你也可以上网向一位你不认识的朋友说出你的心声,说不定你也会多一位好朋友呢。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可怕的双刃剑!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个15岁的男孩,眼看就要中考了。成绩一向优秀的他,自从迷恋网络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他的爸爸忍无可忍,将他痛打一顿。他心里拗气,离家出走了。原本和睦的家庭,愁云密布。中考他没参加,而是躲在网吧里玩游戏,身上的钱很快花光了,他便回家找奶奶要钱。奶奶当然不肯给,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迷途知返。谁知,他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在奶奶身上连砍数十下,致使老人当场死亡,他却抢走了她仅有的十几元…… 网络是虚拟的,由多少人因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啊!它让多少人沉迷其中,无力自拔!网络游戏吞噬了多少青少年美好年华!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而不择手段去偷、去抢,获取金钱!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不健康东西,使多少幼小的、稚嫩的心灵扭曲! 我在网络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施展才华,展示个性。我要好好地利用网络,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好地造福于世界!网络使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与网络交朋友,让它造福于人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虚拟社会仿真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研究

万方数据

“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小啊”。其实,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离”所描述的现象:“你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最多只有六度的分离”。“六度分离”所揭示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小世界”现象。小世界网络的一个典型特性,是网络中的平均距离较小,即节点到另外一个节点的平均距离较小。对应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个体,两个个体之间哪怕是相隔万里,总是能通过各自的人际网络中的若干个体间接认识。从这个角度看,人际关系网络,固然复杂,却存在奇怪的“小世界”现象。 图1社会关系网络示意图[7】 2.2人际关系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等数量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朋友数量,性格外向、好交朋友的个体其朋友数量势必比那些内向的个体朋友数量多。换句话说,如果把个体当作网络中的节点,个体与个体间的联系当作边的话,那么每个节点的度都是不一样的。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指出,对于那些善于交际的个体,其认识的人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其“圈子”就越来越大,同时,大部分普通人其人际网络中的个体是比较有限的。这种现象,其实一定程度上对应了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特性,即节点的度更符合幂律分布而非泊松分布。2.3虚拟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的地域特性 虚拟社会,并不是对包罗万象的自然、人类社会进行“复制”,而是针对特定问题,就特定地区的社会进行仿真研究。因此,在该“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具体的、很强的“地域”特性。每个地区因其文化传承、地理气候、教育程度等等各种文明的不同,其人际关系也呈现很强的地域特性。本文所研究的某地区的人际关系,除了人际关系的一般特性外,其个体性格普遍呈现外向,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各种交流,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个体结交广泛;个体的主体意识比较强,对外来文化等各种影响比较排斥;个体十分关注本地区的整体建设,特别是事关民生的事情,参与意识很强。 3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关键算法 试图构建包含所有复杂关系的人际关系网络,其难度是 可想而知的,不仅要仿真出多种多样的关系,而且每个个体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因其独特的个性等特征而趋于惟一,并且会随时间动态变化。那么是否能够构建某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网络呢?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虚拟社会的仿真研究,本身就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有别于军事系统之外的属于战争系统仿真中的一部分,而且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多的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就战争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过程,最终产生真实度较高的民意、舆论的战争环境。为此,构建虚拟社会下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说就是在危机条件下,仿真某特定地区民众就当前发生的危机事件因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可能的。同时,人际关系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和“无尺度”特性,因此,研究小世界网络模型、无尺度网络模型的构造算法,对于研究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的构造算法,是有一定借鉴的。 3.1小世界网络模型构造算法‘2-7】【n】 小世界网络模型,是Watts和Strogtz于1998年提出的一个基于人类社会网络的模型,称为WS模型,其网络的生成主要是在规则图的基础上,通过节点间的随机化重连来实现。“随机化”过程是WS模型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个特征却很可能破坏了网络的连通性。为此,Newman和Watts在1999年提出了一种经过改造过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与WS模型类似,节点先排布在一个规则环状网上,但是NW模型不断开旧的连接,而是以概率P在节点间增加边,两个节点之间不允许有多重连接,也不允许节点的自连接,即该模型是通过用“随机化加边”取代WS小世界模型构造中的“随机化重连而得到的。 WS模型和NW模型都在规则网络中增加了“长程”边,它们的另一端节点不是自己的邻居。通过变化概率P,可以得到从规则网络(P=0)到随机网络(P=1)的一个变化过程。这两个模型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都反映了复杂网络的一个性质:大部分节点只与它们的邻近节点相连,同时也有某些节点可与非邻近节点直接相连。从人际关系中,圈子的存在,其实也说明了这个特性,民众更善于在自己周围环境中结交朋友,而形成地理空间上较小的人际圈子,当然,这并不排除与地理空间较远甚至很远的个体认识的可能性。3.2无尺度网络模型构造算法"。91 Barabasi和Albert认为复杂网络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增长性,即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自身在不断演化;优先连接性,即新的节点更倾向于与那些具有更多连接度的节点相连。这两个性质决定了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更接近幂律分布。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A模型,节点间是否相连,是通过节点的度来决定的,即网络节点的度越大,新节点与其连接的概率就越大,两者成正比关系。由此生成的网络不仅具有幂律的度分布,而且同时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距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际交往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既有小世界网络中节点间的平均距离较小,又有其节点的度 一15—万方数据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迁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2008.11 (中)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迁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张宗法 摘要“民工潮”现象已历时二十多年,农民工内部出现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与旧生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本文在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价值观上呈现新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价值变迁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一现象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 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8)11-282-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一现象对农民工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仔细分析和研究这些变化,有利于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发掘和激励他们的潜能和创业精神。同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趋向与特征的把握,对维护城市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变迁的特征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价值观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他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 (一)价值主体的自我性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比较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希望和理想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尊严放在第一位,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 (二)价值目标的务实性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在城市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下,在社会分配的某些不公现象的刺激下,在对城市生活向往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物质利益和金钱的渴望,发展自己、争取权益、融入城市、适应当地生活已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具体表现在:1.追求和效仿城市生活。2.重视学习和受教育。3.谋求公平的财富分配和平等的权利分享。 (三)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多元化、复杂性表现在: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目的上,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有“为追求理想实现”的、有“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等等;在价值实现途径上,有“依靠勤奋工作”的、有“等待机会、机遇”的、有“依靠城里亲戚朋友关系”的, 二、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自我性、务实性和多元性是旧生代农民工所不具有的,价值观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方面原因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观方面原因主要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价值 观的影响;微观方面原因主要是指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 (一)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制度的改革都必然地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都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也都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如果说,非市场经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一种定命论的群体主义的自然主义”,那么,在市场经济社会,主体性意识、个体性意识、功利性意识三者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存在的观念条件。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打破了原有价值观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西方社会思潮涌入中国的情况下,形成了价值观念的新结构、新格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发生明显改变 在原有价值观念规范下,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国家的要求。大到人生理想、职业选择、岗位选择,小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兴趣爱好,甚至恋爱婚姻都得向组织、集体汇报。个人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心里生活都得以集体、社会的利益标准为尺度而获得合理性、合法性。这种价值观是以社会、集体为本位和中心的。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正视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原有的以无私奉献,无条件绝对服从集体、国家利益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向以追求个人利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转变。 2.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向现世主义的价值目标转变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而努力奋斗”是对社会公众的最高的价值规范。然而,在当今,这一价值观念的普遍性、主导性则大大减弱了。不少青年认为,这种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的现世生活最为实惠。当今青年人更为关注的是人 作者简介:张宗法,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2006级民族学研究生。 城乡建设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学院:商务学院班级:09旅游管理(0)班班级:2009960024 姓名:潘家云 实践时间:2010年7月20日——20120年8月10日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收集资料、实地采访 实践调查正文 摘要: 网络技术已日益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网络的开放性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也向未成年人打开了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窗口,如何更好地使用和把握网络这把“双刃剑”,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青少年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网络的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他们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实践内容: 一、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 二、数据资料调研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占青少年网民的7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规模最大的是高中生网民,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 这些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大多居住在城镇,接近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仅有1/4(28.3%),约1600万人. 图1 各类青少年学生网民规模及比例 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8294万人,占据了1.62亿总网民的半壁江山。此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中国1.7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网民规模仅有170万人。

进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及社会融合度

进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及社会融合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多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处理工农关系。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合度关系到自身的市民化,更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次调研在宜昌市农民工群体及城市居民中抽取了244人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运用交叉分析、单样本t分析、概率统计、五点量表数据分析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融合问题。【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融合;和谐社会 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据官方调查,我国农民工的数量为两亿,占全国13亿人口的15%还多。并且在中国这个人口发展惯性极大的国家里,这个数据还会持续不断上升的状况。 1.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1.1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交范围狭窄,大部分的互动范围局限在同事、老乡、亲属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范围的限制、思维方式等方面,农民工们常常被排斥在城市社交圈外。即使一些农民工试图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 靠近,但是仍然无法真正做到农民工和城市文明真正的融合。长久

下去,农民工只能流动在各个城市中,无法真正地成为城市中的一份子,这会容易导致一些不良问题。因此,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对了解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合有很大帮助。 1.1.1业余生活单一,娱乐活动少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1份,有效问卷244份,在收集的问卷中,围绕“工作之余农民工的活动情况会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的影响”这个主题,调查影响农民工工余活动的因素,我们得到的统计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得到:高达64.5%的人选择在业余时间看报、看电视、睡觉,有少数的人会选择逛街、游玩等。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大部分人认为是由于劳动强度大,没有精力而且城市物价太高,无力消费。 1.1.2亲情减弱,交友范围较小 农民工流动一方面是依赖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初级关系实现,另一方面也对其社会关系网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社会关系网络以初级群体为主,并以初级关系为基础不断建构次级关系;社会关系网络的地域范围大大拓展;建立起非亲缘的各类社会关系网络,使农民工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有机会移植到城里。 在农民工和谁经常一起参加日常的—些社交活动的调查中,从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工在生活中参加—些社交活动,最主要的是与同事一起,其次是和配偶在一起,所以,农民工出门在外,与家人、亲戚等分开了,生活上的接触也有所减少,这很可能会影响其生活

网络不利于人际交往

辩论:网络不利于人际交往相关资料 1、虚拟世界缺少责任意识,易放纵,不能面对面交往,难以知心,不容易产生真实中的友情。 2、网络中鱼龙混杂,人的真实性不强,有欺骗性,加上我们青少年分辨能力不强,贸然交往容易发生危险。 3、弱化现实中的交际能力,网络语言终究不能引入现实,可能会弱化现实交际的重要意义。 4、有太多诱惑,自制力不强容易沉湎其中,忽视现实的交往,耽误青春。 5、内容良莠不齐,有不良信息,容易对我们造成伤害。 6、扩大交际范围的同时,交往对象素质会不一,可能有不良引导。 7、网络是现实的理想化,只是幻想着对方的表情与语言,没有现实中的真情实感。 8、诸如亲情等人际关系不能再网络上得到实现,网络可能弱化我们与亲人的交往。 9、网络间彼此联系性弱,人际关系脆弱,可能因为一点小矛盾瓦解。 10、扮演角色可能不同,造成人格分裂。 11、由于人们在网络中的自我暴露倾向远远大于在现实生活中,而人们的猎奇心理却驱使着网民通过网络去寻找其现实中的个体。比如当前闹的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使得个人的隐私权受到极大的挑战。并且网络交往同样也存在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人际交往的欺诈与欺骗等不道德行为。 刚才对方辩友洋洋洒洒,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方面交流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是人际关系学告诉我们,人们的交流主要有情感交流与信息交流两大类,而目前网络上的交流多数是信息交流,可是我们都知道,所谓亲近与疏远的问题,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与思想感情的亲疏问题,而网络又怎么能千斤重担一肩挑呢?马克思说得好,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网络只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工具,它确实为人类的远距离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成为网络的崇拜者,以为有了它,就可以获得使人们亲近的灵丹妙药。从近年来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来看,它不仅没有使人们更亲近,反而使人们更疏远。我方从未否认网络为人们的交通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但是很多人沉迷于人机交流,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而你的电子邮件怎能比得上你亲自为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擦擦后背揉揉肩。网上友人们的分别怎能比得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厚意呢?网上恋人们的问候又怎能比得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呢?(最后,从网络存在的问题来看,当今网络至今未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很多人带着假面具上网,而所得到的也极可能是一个或很多假面人发出的信息。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条名言——“不知道你是一条狗”。这不就是对网络生活生动的写照吗?不必负责任的互联网上什么都可以乱说,互联网简直成了胡粘网,怎么能使人更亲近呢?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缺乏人类理智约束的网络只能带给人们情感上的疏远。 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的两个错误,其一,对方辩友一直在把“网络的有用性”与“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相混淆。我方从未否认我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但它和人际交往并无必然联系。其二,对方辩友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对方所说的关于网络能够提高社交能力的方面,无外乎是从网络可以作为交流工具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两个方面来论证的,但事实上网络所包括的内容远不止这么多。我们不可能抛开它的弊端而只看它的优点。 我方认为网络影响人际交往,理由有三。 第一,在网络这个所谓的人际圈里,每个人都因隔着网络而无法以真面目示人。网络虚拟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