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之王者

马之王者

电子系02级 贾超 00207039 期末论文

马之王者―――阿拉伯马传奇

“……短小强悍而富有弹性的身躯,漂亮的小脑袋上一对大而火红的眼睛,纤细而有力的四条腿,挺拔的脖子,高高翘起的美丽马尾,宽阔的粉红色鼻孔,轻飘的鬃毛以及那两块被贝杜印人看作是勇气和耐力象征的椎骨,这一切都会使一个行家立即产生强烈的欲望,想立即跳到它的背上,奔驰在辽阔的沙漠之中……”
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自古英雄爱良驹。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宝马,唯昔日西域之汉血马,传说能日行千里,汉水殷红,宛若鲜血,但传说终究是传说,至今我们也未能一睹汉血宝马的尊容。当阿拉伯帝国称霸亚非欧大陆时,阿拉伯马以其逼人的气势和惊人的速度载着勇身着宽战袍、手提大马士革弯刀的勇猛的阿拉伯骑兵所向披靡,在三块大陆横行无忌,书写了一段传奇。随后,阿拉伯马传入英伦三岛,经杂交产生了纯血马,将阿拉伯马的优秀品质全部继承,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马匹,与阿拉伯马和汉血马共居世界三大名马之列。相对于汉血的神秘和纯血纯粹的继承,阿拉伯马可称得上是万马之王者。
一、阿拉伯马的起源之迷
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根据考古和化石的研究表明,阿拉伯马相对早的阶段起源是在美洲。1980年,秘鲁北部发现了古印第安人制作的一个高约20厘米的骑马人黑陶塑像。这个塑像属于早在欧洲人进入南美以前很久就存在的古印第安人的奇姆文化。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卡尔迪奇在秘鲁还发现了马的化石残片。发现地点是10万多年前栖居在现代秘鲁的史前人的村落。根据这些发现,某些秘鲁科学家提出,马原产于南美,以后经过巴拿马地峡进入北美。后来,为了躲避寒冷,它们在冰川期海退时通过白令海峡,穿越亚欧大陆,最后到达非洲。在利比亚靠近撒哈拉大沙漠的弗兹安南部发现一张史前马的素描,它那极富阿拉伯马凹形脸的特征使人联想到今天的阿拉伯马。这幅素描的时间是在8000年以前。而这些马在途径亚洲是繁殖的马,就是现今阿拉伯马的祖先。摩尔人征服西班牙时,于公元711年把阿拉伯带入比利牛斯半岛。8个世纪以后,又由西班牙殖民者重新带回南美。
在阿拉伯半岛有很多关于阿拉伯马起源的故事。据推测,野马祖先之一的若亚子孙在公元前3000年被驯服,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所罗门大约在公元前973年统治以色列,征服阿拉伯人和埃及人并占有阿拉伯沙漠。在他的马厩里有1200匹战马和4000辆双轮马拉战车。今天,阿拉伯马对世界很多马品种的培育改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前文的纯血马就是

由阿拉伯马培育出来的。
二、阿拉伯马的特征
作为最受世人喜爱的马,阿拉伯马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一般意义上的纯种阿拉伯马,是指在阿拉伯地区培育的、具有沙漠血统的阿拉伯马。从外观上讲,它们在良种马中体型是最漂亮的,一般体型不大,马体高140~150cm,体重385~500公斤。它具有典型的骑乘马外形:头形轻俊,前额宽广,额前鼻端逐渐变窄,面部正直或稍凹,呈圆锥形;耳朵小而尖,并总是朝前耸立;双眼大而有神,黑色的睫毛长可达10cm左右,两眼距离宽;鼻梁骨深陷,鼻孔宽大;下额深而广。颈长而形美,背腰短,较其他品种马少一个腰椎和1/2个尾椎,肋拱圆,尾础高,臀部深,四肢细长,肢势端正,肌腱发达,蹄质坚韧,体质结实。纯种阿拉伯马的毛色分白、黑、栗、簧四色,无花毛]斑毛或驳马,且不论体表毛色如何,其皮肤总是黑色


在阿拉伯人眼中,拥有一匹阿拉伯纯种马是无比的荣誉。对马的狂热喜爱使很多阿拉伯人都善于识别阿拉伯良种马。相传哈里发欧麦尔曾经带着一群马到著名的相马大师苏莱曼那里,请他鉴别马的品质和血统。苏莱曼叫人打来一盆清水放在地上,然后让马一匹匹的上前饮水,并指出凡是屈膝而饮的便是杂交品种,而不屈膝的就是阿拉伯纯种马。苏莱曼的解释也很简单:杂种马的脖颈较短,只有屈膝才能喝到水,而阿拉伯纯种马的脖颈较长,所以不需屈膝。
识别一匹阿拉伯马的优劣,一般要从血统、毛色、体格神态上分辨。
从毛色上,阿拉伯人认为白色象征高贵、典雅,因而阿拉伯白色纯种马最受欢迎;黑色马剽悍、性格暴烈,适应于战争中将军们骑用;栗色的马匹深受宫廷女士的喜爱,在王宫里养殖的阿拉伯栗色纯种马主要是公主们的宠物;黄色则被认为是阿拉伯纯种马种档次最低的一种,但仍身受阿拉伯人民的喜爱。
阿拉伯马神态高雅,在阿拉伯的诗歌中常常被比作公主,有人形容它在急驰回眸注视,“……小碎花步,轻盈飘逸,似在舞蹈。那马好像意识到你在欣赏她,只是眼角轻轻一瞟,活像一位高贵的公主……”,这在一般的热血马中是很难见到的;据说,名贵的阿拉伯马用杯喝水,以此来显示她的嘴小与高贵。阿拉伯马性格高傲,头不大但必定高昂,双眼有神,敏感异常,如有生人接近,马会显出吃惊的神色。据说从呼吸中也可辨明优劣,好马呼吸柔和,只要有一声咳嗽,便不是快马。据阿联酋的王子说,阿拉伯马最可贵之处在于它从不允许别的马跑在它前面,无论担子多重都会奋起直追直到超过为止。
查究阿拉伯马马种和血缘也是很重要的。

阿拉伯马繁衍至今,大体分成五支。它们是卡希拉特、萨格拉维、哈姆丹尼、哈达亚特和萨比扬。具体到一匹马,血缘状况又可分为“纯纯钟”和“纯种”。所谓“纯纯种”,即这种马从未与其它种马交配过,这样的马今天已极为罕见;而“纯种”马则少许有血缘混杂。在国际市场上,一匹阿拉伯纯种马的标价,大约在3万美元到千万美元之间,比一辆高级奔驰车贵得多。
三、阿拉伯马与阿拉伯人民
阿拉伯谚语说,“真主用泥土造人,取疾风塑马。”作为阿拉伯马的故乡,阿拉伯半岛地形崎岖,培养出阿拉伯马擅长跑山路、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品质。阿拉伯人民与阿拉伯马的交往可谓渊源深远。早在蒙昧时期,不朽的阿拉伯自然悬诗诗人乌姆鲁勒?盖斯的诗中就有了对阿拉伯马的赞美。像:
“……骏马矫健的四蹄,
如水中参苔的滑石。
它有羚羊般的细腰,
有如风般鸵鸟的健腿,
它像胡狼攫食样迅猛,
似狐狸纵条般轻盈。
当它颈汗淋淋、飞驰林野,
耳边会响起呼呼的啸声……”,

“……前冲后突进攻退守,
那骏马浑身都是勇力,
犹如山洪骤然爆发,
从岩颠冲下一方巨石……”,

“……海面战舰像奔驰的骏马,
不断前冲后突进攻退守……”。
《古兰经》第一百章《奔驰的马队(阿底雅特)》中记载: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1. 以喘息而奔驰的马队盟誓,
2. 以蹄发火花的马队盟誓
3. 以早晨出击,
4. 卷起尘埃,
5. 攻入敌围的马队盟誓,
6. 人对于主,确是孤负的。……”
公元7世纪,先知穆罕默德认为,马是战争的基石。阿拉罕则说:“……既然有了马,就要好好照顾它们,使它们相信在死后能进入天堂。……”伊斯兰教义认为,马是人类的朋友。阿拉伯马在阿拉伯半岛内陆生存繁衍,随游牧部落四处漂流。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马只有在冬季和初春有草可吃,其余时间皆与人同食。正是在这种精心的照料下,穆斯林有了优秀的骑兵部队。自先知穆罕默德攻入麦加后,鼓舞伊斯兰教徒履行“圣战”教义,积极向世界传输伊斯兰思想,而伊斯兰教徒们也以“圣战”的名义,在飘扬的新月旗帜下,跨着阿拉伯马,挥舞着阿拉伯大马士革弯刀进行猛烈的扩张:征服埃及、北非,穿过地中海到达西班牙和法国,从而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就在武力扩张的同时,优秀的阿拉伯马也随着所向披靡的骑兵传入世界各地,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因此,阿拉伯马也成为阿拉伯人民的骄傲,与椰枣和大马士革弯刀一起被称为“阿拉伯半岛三宝”。
阿拉伯世界的养马业至今仍是一项专门行业。养马人只能由世代相传的

养马世家子弟来担任。这些人从小学习养马知识,逐步掌握全套育马、驯马及相马术。俗话说:“好马通人性。”养马人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与马在一起,了解马的喜怒哀乐。马驹容易接受驯化和调教,一旦长大,习性难改。小马驹出生5个月后断奶,9个月后开始上嚼子,接受训练,约束其行为。一匹好马大约要受训4年,一天都不可松懈。而且据说阿拉伯马与人一样,最怕孤独。孤马独处,有时竟会忧郁而死。所以养马人不能长时间单独喂养一匹马,哪怕旁边有一头驴也好。
今天,古老高贵的阿拉伯马仍然深受阿拉伯人的喜爱,“不爱名车爱宝马”的阿拉伯人屡见不鲜,而王室成员对纯种阿拉伯名马的追求更足以用“疯狂”来形容!据统计,阿拉伯纯种马之一K?Raswan,全世界目前仅存370匹,其中有300匹养育在沙特阿拉伯为阿拉伯个王子公主所有。1983年穆罕默德和他的兄弟曾一次性以43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4匹未经驯练但品质极佳的阿拉伯种马。有的王公贵族为了不让自己的宠马受委屈,常常不愿让仆人们去碰自己的坐骑,而要亲自侍奉。这正应了阿拉伯的一句谚语:“高贵的人绝对不能慢待父亲、尊贵的客人和自己的坐骑。”
有趣的是,阿拉伯人对阿拉伯马的热爱竟然被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作为间谍工作的突破口。60年代中期,以色利摩萨德向阿拉伯大国埃及派遣了一名精通马术和马匹饲养的间谍。这名以色列间谍在短短几个月内,九凭借自己精通马术和驯马知识的有利条件,与埃及军、政和情报机关的首脑及高层官员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在爱马如痴的高级官员的推荐下,这名以色列间谍竟作为贵宾参观了埃及高度机密的导弹基地和空军基地等单位,轻而易举的获取了对以色列生死攸关的绝密情报。据说,这名以色列间谍获得的情报在以色列赢得第三次中东战争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四、阿拉伯马与中国
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引入阿拉伯马,但今天已全都消失无存。例如,1960年从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低头马(图三),颈长而细,小头,腹较小,长腿,眼大,口裂深,腿较细但不单薄,蹄正而适中。1971年从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出土的披鬃马(图四),头小巧玲珑,鹄颈,颈长而细,颈上缘微拱,四肢长。这两种马均为典型的阿拉伯马。而著名的《昭陵六骏》中的“青骓”(图五、六),据考证也是阿拉伯马。唐朝是当时著名的大帝国,与外族通商活动频繁,尤其因“丝绸之路”与西域关系紧密。因此,当时的突厥、大食(就是当时的波斯帝国)等国都与唐朝互有通商,这为阿拉伯马的引入

提供了条件。唐朝人也素知阿拉伯马脚力惊人。唐朝大将李仙芝攻打石国,阿拉伯帝国出援军几十万救急。李仙芝率20000安西督护府驻军先发制人(相当于总驻军8成军力),但被阿拉伯骑兵杀的大败,除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阿拉伯马的速度优势也不能不成为唐军失利的一大因素。
(三) (四) (五) (六)
现今台北博物馆院藏所藏《爱乌罕四骏图》(图七~十),是郎世宁所花的骏马图中很特殊的一卷。其中所绘四匹骏马身高均七尺以上,远远超过《十骏图》中蒙古马的高度。从其尺寸和外形看,均是纯种的阿拉伯马。据考证,爱乌罕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乾隆年间当地出了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汗王,叫做艾哈默德?沙哈,他带领阿富汗人民击退强敌,扩张领土,进入阿拉伯。对于东方的清王朝则采取亲善政策,这四匹阿拉伯马便是他在乾隆二十七年送给乾隆皇帝的。
(七) (八) (九) (十)
1994年,日本友人石川良并赠送给王光英副委员长6匹纯系阿拉伯马。两匹公马,四匹母马。1995年,石川先生再次赠送12匹纯系阿拉伯马,6匹公马,6匹母马。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阿拉伯马的状况。到1999年底,这些阿拉伯马已经有了49匹纯血后代,100余匹混血后代,基本形成了中国阿拉伯马的种群。

高雅迅疾的阿拉伯马从遥远的沙漠中驰骋而出,奔向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作为阿拉伯世界荣耀,不遗余力的向世界展示着阿拉伯人民的热情。从拿破仑的英姿和赛马场上纯血的奔腾中,都能看到阿拉伯马的灵魂。阿拉伯马不愧为马之王者。
(拿破仑)

参考书目:
[1]《一脉相传的阿拉伯人》 李绍先 王灵桂 著, 时事出版社
[2]《阿拉伯文学史》 [黎巴嫩]罕纳?法胡里 著,郅傅浩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3]《古兰经》 纳训 译
[4]《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 王永兴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