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砂及其防治

流砂及其防治

流砂及其防治
流砂及其防治

流砂及其防治

定义:采用采水井降水法,当基坑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土会进入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此时,基地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土边挖边冒,施工条件恶化,严重时会造成边坡塌方,甚至危及临近建筑物。流砂现象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及亚沙土中。

原因:动水压力是流砂发生的重要条件。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2,产生流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德浮力,而且受动力水压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力水压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流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1抢挖法:组织分段抢挖,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挖到标高后立即铺席并抛大石以平衡动水压力,压住流砂,此法仅能解决轻微流砂现象。

2水下挖土法:采用不排水施工,是坑内水压与坑外地下水压平衡。抵消动水压力

3打钢板桩:通过板桩或钢筋混泥土墙进入坑底以下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坑内的渗流长度以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

4在枯水季节开挖:此时地下水位下降动水压力减小或基坑中无地下水。

5井点降水法: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动水压力的法向,是防止流砂的最有效措施。

模板的安装支设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2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的拼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5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效果

浇筑混凝土的一般规定

1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斜槽或震动溜管等下料,以防粗集料下落动能大,积聚在结构底部,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

2在降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3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5

对流沙管涌的预防措施修订稿

对流沙管涌的预防措施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对流砂、管涌的预防措施 在深基础施工中,对基坑的降水要求通常是基础施工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一般工程而言,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如、降水)或抗渗围护等措施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是当遇到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如各土层之间的渗透系数差值过大、土层夹有渗透系数很大的粉砂层、地下存在不透水土层和承压含水土层以及基坑附近有人工水管漏水等),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利。因此在深基础施工时,对基坑降水和预防流砂、管涌的措施应特别重视。文中根据多个工程的施工经验与教训,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就深基础施工时出现流砂、管涌现象的防治方法作一粗浅的总结。 1 流砂、管涌成因的分析 流砂的成因 土体在受水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形成流砂。动水压力是产生流砂的一个重要因素。 管涌的成因 当深基坑距离河塘较近或基坑底下土层中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在水位差的作用下,基坑土体中存在渗透水流,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土体中某一部位的土颗粒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运动,使填充在土体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而形成涌水通道,即形成管涌(又称翻砂鼓水、泡泉)。当主渗漏涌水通道上的细颗粒被基本带走后,在较强的水流冲刷下,主通道两侧的细颗粒进入涌水主通道,使涌水主通道逐渐变宽,管涌持续时间越长,通道的宽度越宽,继而发生大量涌水和塌方事故。 2 对流砂、管涌的预防措施 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1)为保证深基础施工时基坑不积水,在深基础施工之前,首先应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深基础施工的降水方案。通常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人工降水、抗渗围护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案,方案中应对坑中待挖土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必要的验算,使降水措施满足地下水位浸润线低于开挖底标高以下500 mm的施工条件。 2)凡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承压水,应事先探明承压水头、不透水层的标高和厚度,并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托能力验算。 3)对工程所在地的类似深基础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吸取其他工程在深基础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 深基础施工实施过程的措施 2.2.1 预防和处理流砂、管涌的原则 预防和处理流砂、管涌的原则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 2.2.2 预防流砂、管涌的基本方法 1)井点降水法:a.当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回填深坑将流砂埋没或在深坑中注水,以平衡渗流的动水压力。然后在深坑周围立即补下二级(或三级)井点,待二级(三级)井点降水使地下水浸润线低于开挖范围以下500 mm后,再继续开挖施工。 b.当深坑接近承压水层时或经计算坑底土体的抗浮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井点管穿过不透水层直接抽取不透水层下的承压水,以降低承压水头,从而避免因承压水头过大而形成管涌。 由于地下承压水流量大,不宜采用轻型井点,应采用出水量较大的喷射井点或管井降水。深井的布置量、布置深度应根据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头H,承压水土层渗透系数K,单井出水能力q和要求降低水头量S经计算确定。

对流砂、管涌的防治措施

对流沙、管涌的预防措施 流沙、管涌成因的分析 3.1流沙、管涌的成因 土体在受水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形成流沙。动水压力是产生流沙的一个重要因素。产生流沙的临界条件为: I=(?-1)(1-n) I—临界水力坡度 ?—土粒密度 n—土的孔隙率 在基础施工中易形成流沙的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 (1)坑内采用明排水,坑外地下水位高于坑内抽水水位,地边坡上的地下水渗出点部位易出现流沙。 (2)基坑开挖深度超过降水设施的有效降水深度,坑底易出现流沙。 (3)基坑降水效果不佳,在土中含水率大于30%或孔隙率大于43%时,在有效降水浸润线以下易出现流沙。 (4)土层中有厚度大于250mm的粉砂夹层,粉砂层的渗透系数远大于其它土层,地下水从粉砂夹层中横向流出。 (5)深坑附近的人工地下水管渗漏,影响基坑降水的预期效果。 4.1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1)为保证深基础施工时基坑不积水,在深基础施工之前,首先应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深基础施工的降水方案。通常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法

有人工降水、抗渗围护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案,方案中应对坑中待挖土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必要的验算,使降水措施满足地下水位浸润线低于开挖底标高以下500mm的施工条件。 (2)凡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承压水,应事先探明承压水头、不透水层的标高和厚度,并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托能力验算。 (3)对工程所在地的类似深基础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吸取其它工程在深基础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 4.2深基础施工实施过程的措施 4.2.1预防和处理流沙、管涌的原则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如根据监测和验算,基坑降水或坑底土抗浮达不到施工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施工要求。 4.2.2预防流沙、管涌的基本方法 (1)一般预防措施:a)井点施工时,井点立管的砂井成孔应完整,砂石填充高度应高于正常地下水位并要填充密实。b)采用基坑人工降水时,在开挖之前,应在基坑范围内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人工降水的效果;c)当发现有承压水和不透水层以后,在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井点立管不应穿过不透水层;d)对于穿过不透水层的桩基,如果土方开挖标高低于承压水头标高,则有必要对桩周围进行注浆加固,以避免承压水沿桩周边上泛形成管涌。 (2)井点降水法:a)当出现流沙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回填深坑将流沙埋没,或在深坑中注水,以平衡渗流的动水压力。然后在深坑周围立即补下二级(或三级)井点,待二级(三级)井点降水使地下水浸润线低于开挖范围以下500mm 后,再继续开挖施工。b)当深坑接近承压水层时或经计算坑底土体的抗浮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点井管穿过不透水层直接抽取不透水层下的承压水,以降低承压水头,从而避免因承压水头过大而形成管涌。由于地下承压水流量大,不宜采用轻型井点,应采用出水量较大的喷射井点或管井降水。c)井点降水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深井的布置量、布置深度应根据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头H、承压水土层渗透系数K,单井出水能力q和要求降低水头量S经计算确定。

对流沙 管涌的预防措施

对流砂、管涌的预防措施 在深基础施工中,对基坑的降水要求通常是基础施工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一般工程而言,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如轻型井点降水、深井降水)或抗渗围护等措施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是当遇到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如各土层之间的渗透系数差值过大、土层夹有渗透系数很大的粉砂层、地下存在不透水土层和承压含水土层以及基坑附近有人工水管漏水等),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利。因此在深基础施工时,对基坑降水和预防流砂、管涌的措施应特别重视。文中根据多个工程的施工经验与教训,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就深基础施工时出现流砂、管涌现象的防治方法作一粗浅的总结。 1 流砂、管涌成因的分析 1.1 流砂的成因 土体在受水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形成流砂。动水压力是产生流砂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管涌的成因 当深基坑距离河塘较近或基坑底下土层中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在水位差的作用下,基坑土体中存在渗透水流,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土体中某一部位的土颗粒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会发生运动,使填充在土体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而形成涌水通道,即形成管涌(又称翻砂鼓水、泡泉)。当主渗漏涌水通道上的细颗粒被基本带走后,在较强的水流冲刷下,主通道两侧的细颗粒进入涌水主通道,使涌水主通道逐渐变宽,管涌持续时间越长,通道的宽度越宽,继而发生大量涌水和塌方事故。 2 对流砂、管涌的预防措施 2.1 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1)为保证深基础施工时基坑不积水,在深基础施工之前,首先应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深基础施工的降水方案。通常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人工降水、抗渗围护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案,方案中应对坑中待挖土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必要的验算,使降水措施满足地下水位浸润线低于开挖底标高以下500 mm的施工条件。 2)凡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承压水,应事先探明承压水头、不透水层的标高和厚度,并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托能力验算。 3)对工程所在地的类似深基础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吸取其他工程在深基础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 2.2 深基础施工实施过程的措施 2.2.1 预防和处理流砂、管涌的原则 预防和处理流砂、管涌的原则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 2.2.2 预防流砂、管涌的基本方法 1)井点降水法:a.当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回填深坑将流砂埋没或在深坑中注水,以平衡渗流的动水压力。然后在深坑周围立即补下二级(或三级)井点,待二级(三级)井点降水使地下水浸润线低于开挖范围以下500 mm后,再继续开挖施工。 b.当深坑接近承压水层时或经计算坑底土体的抗浮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井点管穿过不透水层直接抽取不透水层下的承压水,以降低承压水头,从而避免因承压水头过大而形成管涌。 由于地下承压水流量大,不宜采用轻型井点,应采用出水量较大的喷射井点或管井降水。深井的布置量、布置深度应根据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头H,承压水土层渗透系数K,单井出水能力q和要求降低水头量S经计算确定。 2)土体抗渗加固截水法: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底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在

流砂处理方案

流砂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大寺新家园128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大寺新家园佳和华庭(128-B地块)项目施工图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13) 1.4工程测量规(GBJ50026-2007) 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1.6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10)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33-2012)(J119-2012) 1.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 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二、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本场区地貌属海积~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势低平,地形平坦。拟建场地为村落居住区及鱼塘分布区,场地西北地段分布有两处较大面积鱼塘及多处水塘和沟渠,杂草茂盛;东侧分布有大面积掘土坑,坑底最大深度约4.5m(高程约-2.0m)左右,地形起伏较大;北侧村庄以东一带多为生活垃圾堆场。 2.2地层土质概述: 埋深0~1.0m为人工填土[Qml]形成的①1杂填土及①2素填土层,该人工填土层由于勘察期间的场地平整和填埋施工,造成分布厚度和围变化较大。 埋深 1.0~3.5m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3al]形成的④粘土层。土层分布较稳定,属高压缩性土。 埋深3.5~15.0m为浅海相沉积[Q42m]形成的第Ⅰ海相层⑥1粉质粘土、⑥11淤泥质粘土、⑥2粉质粘土、⑥21粉土及⑥3粉质粘土层。本层以厚层⑥11淤泥质粘土及⑥21粉土层分布不稳定。该层⑥11淤泥质粘土及⑥21粉土层为本工程建筑基础与基坑开挖施工的主要影响土层。 2.3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年平均变幅为0.60~0.80m左右。 三、现场概况: 基坑底标高为-7.35m(相对±0.000),开槽挖深为4.9m,楼座电梯井位置集水坑基底-9.75米(挖深7.3米),处于地基土⑥11淤泥

人工挖孔桩流沙处理建筑施工办法及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

人工挖孔桩流沙处理建筑施工办法及安全技术 措施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工挖孔桩流沙处理专项施工 措施及挖孔桩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目前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流砂层,为确保挖孔桩施工质量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符合设计的要求,并确保施工进度及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补充编制的专项措施方案。在3#地块3-1#楼桩挖到6~7m左右时,符合勘察报告,已到了流沙层。由于其高含水量、大孔隙比、低强度,易于产生触变和流变特性,同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产生桩基突涌及流砂现象。 二、施工过程遇流砂专项措施 1、流沙处理措施: 措施一: 当挖孔时遇流砂层,砼护壁高度折减为≤0.5m,内渗WG型早强剂,且沿孔壁四周打插Φ16@100的短钢筋,插入深度为850mm,钢筋内沿井壁铺设一层麻袋,以达到隔砂通水,防止塌孔的效果,若流砂较大,可采取将到流砂层时,在土质较好的圈段浇一段护壁,使这一段护壁与上一段护壁脱节,待护壁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沉井法施工。为控制偏心,在下沉慢的一边用千斤顶顶,使下沉速度保持一致。沉一圈段(300-500mm),立即在上面支模,浇筑一圈段护壁,直到穿过流砂层为止。基坑内设置开挖深度比正常桩深1-2m的集水井。 措施二: 当挖孔时遇流砂层时,采用ф400~500mm的钢筒压入流沙层,然后用60cm的钢管打入流沙层,直至钢筒底。并在钢管的管顶设置一根气管,气管与空压机相联,用空压机充气,将钢筒内的沙通过钢管将其吹出。最后将水泵投入钢筒内,钢筒内壁钻有过水眼,这样可将洞内水抽干,然后开挖沙、做护壁。一般晚上压管,白天挖沙支模,形成流水作业。 如果渗水量过大,在采用上述两种办法都不行 的情况下,采用如下两种预案: 预案一:

流砂成因及防治

流砂成因及防治措施 中铁十四局集团四公司苏州新区项目部 丁冬 摘要本文就流砂产生的现象及原因,根据流砂产生的机理采用不同的防治方式及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苏州新区现场施工,做一简述。 关键词流砂成因防治 一、前言 在南方沿江、湖、海等多水地区的土建施工中,地下水源丰富、水位较高。而大部分结构物基础较深,往往处于自然水位线以下。如果直接进行基坑开挖,地下暗河及土层水就会不断渗流汇集到基坑内。更为严重的是当基坑下存在承压水含水层时,会产生流砂及管涌现象,发展结果对施工危害极大。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基坑开挖前或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治措施,控制地下水位,防止流砂的产生,确保地基土在开挖及基础施工时的工程质量。 二、流砂现象的成因分析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流砂现象有: (1)轻微程度的流砂。支护墙体缝隙不密,一部分细砂随地下水一起穿过缝隙流入基坑,造成坑边外侧水土流失,致使地基土被水泡软。 (2)中等程度的流砂。在基坑底部,尤其是靠近支护墙体底部的部位,有一股细砂缓缓冒出,细砂堆中有许多细小流水槽,冒出的水夹带着细砂颗粒慢慢流动,长时间可将基底掏空,造成沉降塌陷。 (3)严重程度的流砂。在发生中等程度流砂现象后若未采取措施继续下挖,可能会造成基地冒出的流砂速度加快,基坑底部呈现流动状态,无法继续施工,并可能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周围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沉降过大而破坏。所以严重程度的流砂是危害较大的,施工时应避免发生。 2、流砂产生的因素: 根据常发生流砂地区的工程实践及土工分析,可发现引起流砂的因素大致有:(1)易产生流砂的内因条件是:①地下水位较高,水力坡度较大,水流速快,当动水压力

流沙施工方案

四川省宜宾川绿酒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双龙井养生庄园城墙A区及2号窖池工程人工挖孔桩流沙处理方案 编制单位:重庆三峡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5.4

专项方案审批表

关于挖孔桩流砂处理的方法、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 一、工程情况 据地堪报告反映,本工程没有大面积的1米以上的含水量较高的沙夹石,但在实际开挖过程中,部分井开挖到一定标高后出现大量沙夹石,并伴随大量的地下水,这就给挖孔桩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 (1)在挖孔桩开挖以前,施工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如铁铲、胶桶、铁制护壁模板、钢筋、稻草、水泵、C20砼、铁皮提升架等都应准备检查完毕,据地质报告反映该段位于开挖后1M以下,在开挖前应将该段以上部分开挖到位并且浇筑好护壁,将轴线和标高引入壁上,用红油漆标注并钉上水泥钉以便查找。 (2)开工前所有工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教育,由项目部发放胸卡后才可进行施工现场进行操作。 2、钢筋的预插 (1)本工程护壁钢筋的规格为立筋Φ14@100,水平筋Φ8@200。 (2)钢筋立筋制作长度为1M,为100mm,水平筋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250mm,每隔200 mm设一道。 (3)在开挖前就将钢筋按规定插入砂夹石内,主要是为了抵抗四周砂夹石的压力。 3、土方开挖 (1)开挖前应先把稻草准备完毕并将水泵调试好。 (2)开挖时采用两人操作,一上一下。扁井采用二人上,二人下,井下操作人员应该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头脑灵活之人。 (3)开挖砂夹石用铁铲铲入胶桶内,经提升架提到地面并运往指定地点。

(4)开挖时随着深度的加深,用稻草编入事先预留的钢筋处,使其砂夹石中的水分透过稻草流入井内,并用抽水泵及时将水抽离井底,每次开挖深度为500 mm。 (5)该工序应特别注重一个快字,使其所挖孔洞较快的形成。 4、支护壁模板 (1)在孔洞形成后对其护壁钢筋进行调整和清理后就可以支模。 (2)先把准备好的模板吊入井底后,组装成圆。底部应用稻草或木板等垫牢模板,然后用一“十”字架放到井顶轴线位置,架中吊一线锤以桩半径为半径,校核模板尺寸。 (3)模板校核完毕后迅速用木枋将其四周固定。 (4)下一护壁与上一护壁应搭接50 mm。 5、护壁砼浇筑 (1)砼应严格按照配合比用砼搅拌机拌制而成,用塔吊吊运到操作地点。 (2)浇筑时用胶桶将高于原设计一个等级砼浇入护壁内,并边下料边振搅,砼必须密实。 6、拆护壁模板 (1)护壁模板必须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以拆除,以现在气温应在一天以后才能拆除。 (2)拆除时应先将四围固定部分拆除,然后拆除模板连接件,最后才拆除模板,在拆模时严禁用铁撬强行撬打,以防撬伤砼。 (3)拆除完毕后应把所有物件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施工。 三、质量保证措施 1、项目部应建立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管理体系,对工程实行专业管理,控制施工质量,按优良工程的目标组织管理。 2、建议严格的“三检”制度,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解决措施方案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解决措施方案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应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4) 2.1工程概况 (4) 2.2工程地质条件 (5) 2.3水文地质条件 (9) 三、边坡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9) 3.1 边坡渗水原因分析 (9) 3.2 边坡渗水、流沙处理措施 (9)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防 (14)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文件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本工程相关图纸。 1.2国家相关规程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概况 2.1.1 参建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1.2 工程基本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坐落在世纪大道西侧,北与金晶路相邻,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00平方米,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101.000m。经调查,场区原为连片鱼塘。经填方平整后,整个场地地形较平坦。 本工程±0.00m为1101.0m,成形工段场地基本平整,场地标高接近±0.00,熔化工段场地起伏较大,自然地面标高约为-0.5m。熔化工段垫层底标高为-11.76m,基坑开挖深度为10.70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配料车间垫层底标高为-7.15m,基坑深度为6.25m设计,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流沙全面防治方法

关于基坑挖土施工时遇到流沙的防治方法 1、流砂成因 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当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种称为“流砂”的现象,即土颗粒不断地从基坑边或基坑底部冒出的现象。一旦出现流砂,土体边挖边冒流砂,土完全丧失 承载力,至使施工条件恶化,基坑难以挖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临近建筑因地基被掏空而出现开裂下沉、倾斜,甚至倒塌。 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作用的结果。动水压力G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即水位差愈大,渗透路径L愈短,则GD 愈大。当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颗粒往往会随渗流的水一起流动,涌入基坑内,形成流砂。细颗粒、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特别容易发生流砂现象。 2、防治方法 由于产生流砂的主要原因是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当动水压力方向向上且足够大时,土颗粒被带出而形成为流砂,而动水压力方向向下时,如发生土颗粒的流动,其方向向下,使土体稳定。因此,在基坑开挖中,防治流砂应从“治水”着手。防治流砂的基本原则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 其具体措施有: (1)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就不易产生流砂。 (2)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也可就地取材用废旧模板铺在流沙表面)并抛大石块,块石的大面应向下,平放。抛石的厚度一般≥300~500mm,以平衡动水压力,将流砂压住。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 (3)设止水帷幕法将连续的止水支护结构(如连续板桩、深层搅拌桩、密排灌注桩等)打入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从而使地下水只能从支护结构下端向基坑渗流,增加地下水从坑外流入基坑内的渗流路径,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产生。

基础流砂降水方案

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标段 集水坑降水及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人:马守忠 审核人:王鸿雁 审批人:赵均超 2019年5月23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标段一1#2#3#4#5#8#10#13#楼高层住宅及相关地库施工蓝图; 2. 现行国家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50011-201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国家及山东省滨州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规定 4.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等要求 5.本公司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 6.本公司编制的技术标准、工法及管理体系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特征 本工程为惠民县何坊街道小郭村、五里曹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标段一,位于惠民县经济开发区乐胡路以西,幸福河路以东,文安路以北,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为二级,-0.12米以下的构建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本标段总规划用地面积4.10h㎡,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05万㎡,其中地库及设备间建筑面积3.04万㎡,住宅建筑面积约9.35万㎡,一标段施工施工1#楼3#楼4#楼8#楼均为14471.12㎡,2#楼9856.42㎡,5#楼为12099.84㎡,10#楼11281.84㎡,13#楼13435.92以上各号楼均为高层住宅,仅13#楼17层,其余均为18层。18层的主体高度为52.4米17层的主体高度为49.5米,高层住宅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地梁加筏板基础,二层地下室。地下车库基础为筏板基础。

深基坑北侧流砂处理方案

深基坑北侧流砂处理方案 工程概况: 大庆万达广场住宅区深基坑土方施工至-8.5m标高时,深区基坑北侧出现大规模流沙现象,钢板桩后侧土方被水掏空,大量的流砂随水流进基坑,且持续不间断在发展,出水点标高在-7.5~-8.0米之间,根据流出的砂子判断,此层水在地质报告第四层和第五层之间的滞水,但不排除管道漏水可能。为了控制流砂现象,防止因流砂掏空基坑外侧的土方而导致土体失控,经研究制定采取如下措施: (1)在北侧钢板桩之间采用填充砂袋的方法,砂袋的外侧用40厚木板作为挡板从基底至自然地面 砂袋子 (2)集中优势兵力,加大机械化作业。快速施工,将距钢板桩 3.5米范围的土方挖至设计标高,机械作业人工配合清底,快速形成此范围的垫层砼。

(3)此部分砼采用C20(提高一级标号),砼内掺入超早强减水剂。 (4)为了防止意外(如管道断裂、地下涌水)发生。在基础大脚的外侧通长砌筑370mm宽、1.5m,高度的挡水墙,水泥砂浆为M10每间隔15米设一集水坑,集水坑的几何尺寸为1.5×1.5×1.8m。 a

(5)为了防止雨水冲刷深浅基坑土壁,深浅基坑的土壁全部采用彩条布进行遮挡,同时在钢板桩的外侧设环形排水沟,沟深700mm,沟宽上口1.0m、下口0.8m,150mm厚钢筋砼排水沟。 (6)深基坑北侧钢板桩,由于受地下管道塌陷漏水长期浸泡及冲刷,钢板桩后部已大多数被掏空,为了深基坑土体的稳定,拟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加固:

钢板桩 A、分层从基底码双排或多排砂袋,袋口向里层土压实。 B、为了防止砂从砂袋的缝隙中流出,在砂袋外侧满挂双层密目网。 C、在每层砂袋上干铺一层干水泥以阻止砂子外漏。 D、出水口处用砂袋尽量压实,无法填充的部位采用干拌1:2水泥砂浆填充。 E、为了防止钢板桩向里侧倾倒,在钢板桩外侧建设招待所一侧路边设臵10个地锚墩,几何尺寸1000×1000×1500mm,用5分钢丝绳拉住钢板桩,增加安全成份。

浅谈混凝土流砂现象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桥墩外观混凝土“流砂”原因探究及对策 摘要流砂是混凝土的一个主要质量通病,它不仅影响构筑物外观质量,更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造成流砂问题的因素很多,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里就邯黄项目墩柱出现的流砂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由于混凝土滞后泌水导致产生流砂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流砂滞后泌水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现场施工 1、概述 邯黄铁路项目一标段有特大桥12座,大桥6座,中桥12座,小桥21座,墩台1005个。墩柱开始施工时,部分墩柱出现了流砂现象,严重的砂子外露,局部呈长条树枝状或团状,细砂一摸易掉;较轻的局部有虫蚀状条痕。为此项目部成立了流砂治理攻关小组,对流砂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很好解决了流砂现象。 2、原因分析 邯黄项目的墩柱配合比按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标号C35,塌落度140mm~180mm,普硅42.5水泥用量290kg/m3,I级粉煤灰用量100 kg/m3,细度模数为2.6中砂,砂率为40%,水胶比0.38,减水剂掺量1.0%。 起初发现流砂时,首先考虑的是现场原材料或拌合混凝土过程控制不严所致,中心实验室对各项原材料的又重新进行了全检,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我们又对配合比进行了试配复核,发现实验室拌合物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又对拌合站进行了检查,搅拌记录显示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原材料误差符合规定要求,搅拌时间也完全满足要求,也不存在问题。 排除配合比和原材料方面的问题后,我们开始考虑是否振捣工艺不合理。因此在同条件下做了一个4米高的试墩,浇筑的过程,对配合比、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和现场浇筑振捣全过程进行监督观察,各环节都符合要求,混凝土和易性、黏聚性也很好。工人振捣全过程也在攻关小组监督下,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采用由内向外,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振捣时间按照混凝土表面无浮浆继续上升,而且混凝土也不再下沉为控制标准。拆模后,试墩混凝土流沙现象虽然比过去变轻,但仍然存在,这说明流砂与施工工艺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根本性原因。 邯黄铁路混凝土采用的是集中拌合、远距离运输、现场泵送的施工方式,由于浇筑现场的墩身普遍较高,再加上横截面相对偏小、钢筋较少等结构特殊性,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相对较快,为不影响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的和易性,我们选用带缓凝成分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试墩过程中发现随着混凝土浇筑面的升高,混凝土表面开始出现轻微泌水,混凝土浇筑完1个小时后,表面形成了一层水膜,这表明混凝土存在着滞后泌水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可能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不好导致了滞后泌水。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水份里自由水起着润滑的作用,混凝土和易性看上去很好,但浇筑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外加剂与水泥的不匹配,水泥颗粒被外加剂成分包裹着,部分水泥颗粒不能及时与混凝土中自由水进一步水化,此时由于骨料和水泥颗粒比重大于水,会逐

浅议土钉墙支护流砂的防治

浅议土钉墙支护流砂的防治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大跨建筑变得越来越多,深基础施工时整个建筑施工的突出问题。基础对整个建筑结构至关重要,其中基坑支护工程基础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施工方法。 关键词:基坑支护;流砂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igh-rise, large span building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is the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e found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whole building structure; the foundation pit is a construction method indispensab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ection project.key words: foundation pit; flow of sand;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坑支护是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过程,主要的基坑支护方法有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锚杆支护、排桩支护、混凝土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护、木挡板支护墙、砖砌或抹砂浆支护、h型钢支护、土钉墙支护等类型,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址勘探资料、当地的材料供应情况等选用。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与否影响着整个基础工程的施工。基坑支护一旦发生破坏,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涵洞基底流砂处理方案与方法

涵洞基底流砂处理方案与方法 距河边约15M,水位线下挖有1.5M才到设计标高,雨季施工,业主不愿花 钱采用打钢板桩、水泥搅拌桩、轻型井点降水等办法处理,最后业主采用了我 的建议,即桥梁施工中常用的围堰的办法解决。首先准备沙包,里面装黄泥, 挖土机沿基坑边挖槽(水位线以下部分),边挖边垒沙包,内边间距500用挖 机压入一条尾径100MM木桩加固,然后挖池中部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不间断 大功率水泵抽水,水抽干后沿基坑边设置简易排水渠排出四周渗水,确保基底 不积水,由于基坑内有淤泥厚约30CM无法清理干净,再抛毛石加固。希望此办法对楼主有所帮助。 光降水没什么作用,旁边20米是河流,降水可能还没渗水快。 板桩是必须要打的。 要不就采用沉井施工。 1.原因分析 流砂一般出现在粉砂层或粘土颗粒含量小于10%,粉粒含量大于75%的土层,地下水动水压力较大,基坑(槽)内外的水位高差大,动水将粉砂颗粒冲流冒出,粉砂层被破坏,形成流砂.流砂挖掘越多,将使基坑为附近的地基下陷,沉塌. 2.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了解天然地基土层情况. (2)如基坑(槽)底在地下水超过0.5米,并正处在粉砂层中,则应预先采用点井降水,将水位降低,以消除坑(槽)内外的动水压力. 3.治理方法 (1)采用水下挖土(不排水挖土)使基坑(槽)内的水位于基坑(槽)外地下水相平衡,消除水压,阻止流沙产生. (2)打板桩,将板桩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内,减少动水压力. (3)向坑底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同时组织快速施工.但此法只能解决 局部或轻微流砂现象,如果冒砂现象较快,土已失去承载能力,抛入的大石块 就会沉入土中,无法阻止流沙上冒. (4)基坑(槽)外钻抽水,在基坑(槽)外钻孔,深度超过基底标高,用抽水泵或潜水泵抽水,以改变地下水渗流方向和降低地下水位,阻止流沙发生。 流泥、流砂处理方案

洞挖流沙塌方处理方案

二、洞挖流沙塌方的处理方法 引支洞设计总长度8370m,坡度3‰2#洞口高程890.00m,洞出口高程864.89m。引水洞经过的山体地质情况复杂,横穿的5条山沟为断层带,埋深在30m~50m之间。洞体岩石95%为花岗岩,5%为石灰岩,裂隙发育。 引水支洞洞高5.10m,底宽4.5m,成门型结构(图一): 洞挖塌方经过: 出口段洞挖至18+120m桩号时,岩石由Ⅲ类围岩转变为Ⅳ类围岩。改变洞挖方式,由Ⅲ类围岩的每一循环进尺2m改为每一循环进尺0.8m,支护方式为槽钢[28成拱半圆部分,间隔0.8m,挖网喷C25砼,拱顶半圆部分锚入钢筋Φ25,l=2.50m,间距@=20cm,在洞挖施工到第5次循环,桩号为8+116.80m~8+116.00m 时,在出碴接近时,发现开挖工作面的左半边顶部有拇指大的水流从裂缝中涌出,且水流不断地增多。当班组长停止出碴工作,提前组织支护,但支护刚开始,水孔裂缝变大,伴随有泥浆涌出,已经无法再进行支护工作,工人撤出工作面后半小时,洞顶发生管涌塌方,流沙堆积到第三道防护碴堆,塌方体约250m3泥沙。 塌方成因: 洞挖进入F5断层带,F5断层是上、下游两座山体的交叉接处,洞顶覆盖层只有35.00m,岩石破碎,洞挖破已经破坏裂隙的原有结构,并已击穿水带。经过几天观测,水流流量保持在6~7m3/h左右,泥沙渗出在半小时左右涌出一次。山坡底部发生凹陷,经测量,在洞挖工作面的左上部山体,应该是洞内塌方影响到地表的塌陷。 处理方案: 工作面F5断层带处,经过几天自由塌陷,流沙层已稳定,且塌陷的空隙已有新的塌体填充。只要采取措施,稳固新塌体,洞挖工作就可以重新开始。 (1)沿山体修一条500多米的交通便道运送地质钻机到塌陷处钻孔,钻孔深30m~35m,钻孔数6~9孔。之后对塌陷处灌压水泥浆,发现空腔则浇筑砂浆或者砼。待塌体固结稳定后,洞内洞挖按塌方体开挖方式恢复施工。 该方案需要的处理时间较长,修路、钻孔、灌浆(砼)工作预计需时25天左右。且灌浆(砼)工作量大,钻机在工作时,塌体不安全,随时有新坍塌发生。

流沙的内因和外因及防治流沙的途径和方法

流沙的内因和外因及防治流沙的途径和方法 内因:取决于土壤性质,土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造成流沙。外因:地下水及其产生动力水压的大小。防止总原则“治沙必治水”。途径有三:一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二是截住地下水流,三改变动水压的方向。具体措施:枯水期施工、打板桩、水中挖土,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续墙法,拋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钢筋代换原则 当结构结构是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等同原则代换,称“等强原则”。当结构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称“等面积代换”。当结构按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需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验算。 地基验槽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核对其平面位置、平面尺寸、槽低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核对土质和地下水情况是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检查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及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地下埋设物及相应的位置、深度、性状。方法;观察法验槽和钎探验槽,以观察法为主,辅以钎探法。 地基加固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 什么是后张法?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铺设、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后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75%设计强度后,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 后张法施工工艺 台座准备---刷隔离剂----铺放预应力筋----张拉-----安侧模扎横向筋-----灌注混凝土----养护--放松预应力筋-----脱模-----出槽----堆放 在灌注混凝土时要制作试块-----养护试块---试压试块

人工挖孔桩流沙施工方案

万科城二期B区人工挖孔桩 软弱地段(流砂、砂卵层)施工方案 一、前言 由我公司承担施工的万科城二期B区人工挖孔桩桩基础工程,在进行桩孔成孔作业程过中,场内遇到了不良地质地层,主要表现为流砂及砂卵层。由于拟建场地地下水丰富,流砂和砂卵石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跨塌,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及安全事故,为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生产,结合我公司以往类似施工经验,特编制本施工方案,恳求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专家审核同意,以指导本工程施工。 二、施工方案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在成孔掘进施工中遇不良地层且情况较轻时,在该层段采用“钢筋稻草超前护壁法”掘进成孔施工,具体工艺如下: 1、快进入不良地层时,护壁高度改为0.5米并加大厚度。 2、护壁纵向钢筋用HRB335φ16钢筋,长度为 1.2米(有0.7米 伸入下一模外测,与下一模工序进行事先衔接)钢筋间距按100mm,横向钢筋为HPB235φ8@150。 3、将准备好的稻草或编织袋层层编入事先插好的钢筋外侧进行封 堵、虑水、边挖边堵,以满足装模高度为止。 4、迅速装模,将事先拌和好的C30砼尽快捣入,并打入HRB335 φ16纵向钢筋至下一模底,围好HPB235φ8横向钢筋,然后将砼振插密实。

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穿过不良地层。 附图:流砂、砂卵石段处理方案简图 16@100 φ8@150 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在成孔掘进施工中遇不良地层且情况较严重时,处理方案如下: 1、在快进入不良地层时,采用预留钢筋及护壁高度改为0.5米并加大护壁厚度施工。 2、护壁纵向钢筋用HRB400φ16钢筋,长度为1.2米(有0.7米伸入下一模外侧,与下一模工序进行事先衔接)钢筋间距按70mm,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处理方案

基坑边坡渗水、流沙应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编制依据 设计文件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本工程相关图纸。 国家相关规程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概况 2.1.1 参建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1.2 工程基本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坐落在世纪大道西侧,北与金晶路相邻,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00平方米,本工程±相当于绝对高程。经调查,场区原为连片鱼塘。经填方平整后,整个场地地形较平坦。 本工程±为,成形工段场地基本平整,场地标高接近±,熔化工段场地起伏较大,自然地面标高约为。熔化工段垫层底标高为,基坑开挖深度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配料车间垫层底标高为,基坑深度为设计,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根据目前图纸提供情况,已确定熔化工段边坡采用联合支护方式,~采用1:土钉墙支护,~采用1:1自然放坡;配料车间~采用1:自然放坡,上部采用1:1自然放坡。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场地地形概况 勘探点地面高程~,最大高差。地貌单元隶属贺兰山东麓冲洪积平原。拟建场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脊柱复合部位。场区及周围没有发现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第四系沉积地层厚度巨大,以砂土为主,地质条件稳定。 拟建场地地表有植被发育,熔化成形工段场地不平整,高差较大,表层为新近回填的素填土,混有小卵石煤渣等。场地周边无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且场地较宽阔。 2.2.2 气象环境 石嘴山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分,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夏热而短促,冬寒而漫长,冷热变化急剧,年温差、日温差较大。统计近35年气象资料,石嘴山大武口地区,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3℃。最大降雨量174mm,最大蒸发量2157mm,最大风速22m/s,西北风及偏西风为主导风,基本风压值m2,基本雪压值取m2。土壤标准冻深,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冰冻,翌年3月解冻。

流沙及治理

流沙及治理 摘要:流沙又称流砂,是土体的一种现象,通常颗粒细,颗粒均匀、松散、和的非粘性土质容易发生这个现象。流砂通常指颗粒细、颗粒均匀、松散土粒在干燥环境、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的一种现象,是表面的;流沙是指颗粒细、颗粒均匀、松散土体中存在向上的渗透流力,单位颗粒土体的自身重力小于或等于受到向上浮力时,则土体在水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悬浮、移动,当施工挖穿或桩基穿破流沙层时,由于向上渗透流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流沙事件,产生地质灾害,是隐蔽的。江苏地区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作用下的流沙,流沙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对建筑物、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影响极大。积极地预防、治理、处理流沙尤其重要,一般工程中的流沙可以通过加强前期工程钻探、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处理等手段预防、防止、制止流沙,确保工程安全、减少工程事故。 关键词:流沙事件;治理 流沙的危害:根据施工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素,将上部结构与基础综合考虑,使基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对流沙引起重视,基础就会出现流沙事故,轻则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建筑物施工竣工后,流沙会降低建筑物基础下土基承载力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与安全,轻则产生安全隐患,重则可使建筑物报废。实践证明,建筑物由于流沙引起事故多与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和有效地处理流沙有关。同时对流沙的防治应从勘探、设计、施工等环节入手,环环紧扣;采用合理可行设计,切实先进的工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把流沙发展控制好,流沙发生后治理好。 流沙成因:是指充满水分的松软泥沙,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即静水压力或上涌水等级因素作用下,向上动水压力抵消了颗粒重力。一旦包含水分的土壤在重力改变或是受到震荡,颗粒之间的水向沙层上层渗透,逼使沙颗分开,这时沙颗之间形成一水垫,形成流沙。工程上指基坑开挖时破坏了流沙层压力平衡,使沙水混合物在压力作用下外泄,土颗粒随着外泄水流流失而流失,在土壤内部产生空洞使土壤承载力下降,对建筑物产生危害。形成流沙条件:1、土壤颗料细、松散2、充满水且在压力平衡被打破后有动水不断补充进入3、具备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4、压力平衡被打破5、外泄通道畅通。 防止流沙原则:根据流沙成因不同采取相应流沙的防范原则,1、减少或消除基坑内外地下水的水头差,例如采取先在基坑范围外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后开挖基坑,或采取不排基内水采用抓斗等工具进行水下施工方法等。2、增长渗流路径,比如沿基坑壁打入深度超过坑底一定深度的板桩,其长度足以使受保护土体内的水头梯度小于临危梯度。3、在向上渗流出口处采用材料覆盖压重来平衡动水力。有时当土中渗流的水头梯度小于临危梯度时,虽然短时期内不致发生流沙,但由于土中细小颗粒在动水力作用下仍能从孔隙被告渗流挟带流失,时间久了,在土层中形成空洞,使基础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形成安全隐患,危及建筑物。 流沙防止:成因决定措施,针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处理基础的方法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