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来源

统计数据是研究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从统计数据本身的来源看,统计数据都来源于直接的调查或实验。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二是别人调查或实验的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本节从使用者的角度讲述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一、统计直接调查

统计直接调查即为取得统计数据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其中有统计部门进行的统计调查,也有其他部门或机构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调查,如市场调查。统计直接调查是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也是获得直接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实际中常用的统计直接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等。

(一)普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世界各国一般都定期进行各种普查,以便掌握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它主要是用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普查是适合于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用于搜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目的是掌握客观现象总体的基本面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或措施提供依据。

普查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普查是不连续的定期调查。由于调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一般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进行一次,比如每隔10年进行一次。如我国的人口普查从1953年到2000年共进行了五次。今后,我国的普查将规范化、制度化,即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每逢“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每逢“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每逢“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每逢“1”或“6”的年份进行基本单位普查。

第二,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普查资料的所属时间。如我国第一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7月1日0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0时,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普查年份的1月I日O时。标准时间一般定为调查对象比较集中,变动相对较小的时间上。

第三,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能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统计资料。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的依据。

第四,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普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组织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如我国人口普查就是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种是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结合清库盘点,由调查单位自行填报调查表格,如我国物资库存普查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这里指的是概率抽样,它是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性。这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最显著优点。由于调查的样本单位通常是总体单位中的

很小一部分,调查的工作量小,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时效性强。抽样调查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工作量小,调查的准备时间、调查时间、数据处理时间等都可以大大缩减,从而提高数据的时效性。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可以频繁进行,随着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及时取得有关信息,以弥补普查等全面调查的不足。比如,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各年份的人口数据都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

3.适应面广。抽样调查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调查。从适用的范围来看,抽样调查既可用于调查全面调查能够调查的现象,也能调查全面调查所不能调查的现象,如产品质量检验。从调查的项目和指标来看,抽样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可以更详细,能获得更全面、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数据。

4.准确性高。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有时比全面调查更高,因为全面调查的工作量大、环节多,登记性误差往往很大,而抽样调查由于工作量小,可使各环节的工作做得更细致,误差往往很小。当然,用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推断误差,但这种误差的大小是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的,因此推断的结果通常是可靠的。

(三)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其中重点单位是指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即尽管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少部分,但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绝大的比重,在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这些单位的调查就能够从数量上反映整个总体在该标志总量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单位的确定,是组织重点调查的一个重要问题,重点单位的选择始终着眼于它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例如要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的生产状况,可以选择产量较大的少数几个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武钢等,作为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便对全国钢铁生产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然重点单位除了可能是企业外,也可能是一些地区、城市。

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具有非全面调查的特点: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内容、项目多;有助于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调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事物总体的基本情况,不宜推断总体总量。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差异很大,多数单位该标志值很小,有少数单位该标志值很大,这些单位对总体的基本情况有代表性,况且这些单位一般统计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容易取得可靠的原始资料,调查效果好,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但它不可能完整地反映现象总量,不具备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第二,重点单位是依据客观存在的标准而确定的,选择的是某一标志的重点单位。某一标志是随着人们研究目的、任务的不同,而进行的选择,这一标志的有关数值是客观存在的,需要通过了解,进行计算比较确定出重点单位。重点单位的选择应着眼于研究现象的某一标志总量的比重。

组织重点调查的首要工作,是对重点单位的选择。1.选择重点单位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一般来说确定的重点单位数量要少,而且这些单位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通过重点单位调查能从数量上掌握全部总体在这个标志总量上的基本情况。2.选择重点单位要挑选质量高、基础好的单位。一般要选那些具有较强的统计基础,较高素质的统计人员,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

重点调查由于选择的单位较少,因此调查项目就允许多一点,所了解的情况也可以详细一些。一般的说,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的项目,采用重点调查比较适宜。

(四)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典型调查除了具有非全面调查所具有的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调查内容多等特点外,其本身的特点还表现在:第一,典型单位的确定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认识。典型调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进行调查。但由于典型调查面对社会经济现象复杂的客观事实和要求统计调查资料准确的主观期望,要求调查者对现象总体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调查的目的去发现能反映总体单位一般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而这些一般水平的代表性,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和确定,所以典型单位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认识。其次,典型调查可以对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深层次的调查,收集点上的数字资料和生动具体的“活”情况,分析研究,以认识总体的情况。再次,通过划类选典,对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可以从数量上推算估计总体的有关总量资料。

典型调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称为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另一种是对现象总体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标志划分类型,以减少类型组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在各类型组中选择典型单位进行调查,这种形式又称为划类选典式的典型调查。

(五)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我国搜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几十年的政府统计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统计报表制度,它已成了国家和地方部门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统计报表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报表资料的来源建立在基层单位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基层单位也可以利用其资料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第二,由于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的,各级领导部门能获得管辖范围内的报表资料,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由于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调查,调查项目相对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

统计报表的类型多样。按调查范围不同,分为全面的和非全面的统计报表。全面的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填报;非全面统计报表只要求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填报。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的。按报送时间长短不同,统计报表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报送周期短的,要求填报的指标项目应少一些,一般只限于填报少量的重要指标;周期长的要求填报的指标项目可多一些、细一些。按报表内容和报送范围不同,统计报表可分为国家报表、部门报表和地方报表。国家统计报表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按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填报相应的指标,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服务;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是按部门和地区的要求填报,主要为部门和地方管理服务。

统计报表必须经过法定审批程序,凡按国家法律规定审批和制发的统计报表,有关的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必须切实可行。

二、统计间接调查

统计间接调查是搜集多种间接资料(第二手数据),取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间接统计数据的过程。目前间接调查的主要方法是文案调查法。

文案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在了解调查的目的后,通过搜集多种有关的文献资料,摘取现成的数据加以整理、衔接、调整及融合,以归纳或演绎等方法予以分析,进而提出调查报告的调查方法。

文案调查的对象是文书档案,这就需要对文书档案的种类和来源有深入的了解。我国目前的文案种类有国家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公报、定期出版的各类统计年鉴,比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出版的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权威性的一般综

合性文献;各种经济信息部门、行业协会和联合会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统计公报:国内外有关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及其它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各种形式多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市场信息资料;各种国际组织、外国驻华使馆、国外商会等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统计报告;工商企业内部搜集国内各种博览会、交易会以及专业性、学术性会议上发放的文件资料;各类网站的各种数据库以及电子出版物。

在文案调查中,首先要根据研究项目的内容确定所需资料的类型。例如,搜集反映市场状况的资料,应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搜集宏观资料还是微观资料,是搜集动态资料还是静态资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寻找资料来源。

2.高质量地开展资料搜集工作。主要工作有:寻找可供利用的资料及档案,从一般性相关资料开始逐步延伸到专门性资料;也可先取得充足的相关资料,再行筛选。如果需要主动函索资料,应说明需要资料的缘由、类别及数量。

3.筛选资料和评估资料的适用性。筛选资料的目的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将资料整理成统一的形式。评估资料的适用性,就是要评价资料的切题性、准确性、专题性、时效性、经济性。经过筛选再加以重点摘要之后,资料便可以进入可使用状态。

4.资料的调查与衔接。文案调查通常使用两种以上的文书档案,资料之间可能有中断和矛盾,也可能有互补。调查人员应以自身学识及自我判断加以调整、衔接和充实。主要工作有:综合使用各种资料,发挥资料间的互补作用;将调整及补足后的资料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全部转换为标准单位;对资料进行逻辑性研究后重新编排组合;详细检查资料是否全面严谨,衔接是否得当。

文案调查的优点在于获取资料较为方便、容易,调查费用低。其缺点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搜集资料时,往往在时间上、资料的完整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查,在取得统计数据时,都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搜集方法。数据搜集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询问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几大类。

一、询问调查法

询问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座谈会、个别深度访问等。

(一)访问调查

访问调查又称派员调查,它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地交谈从而得到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不论是以个人或家庭为调查单位,还是以机关团体、企业为调查单位,往往都需要通过访问调查搜集资料。

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访问调查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居民入户调查,二是座谈会,三是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

访问调查的方式有标准式访问和非标准式访问两种。标准式访问又称结构式访问,它是按照调查人员事先设计好的有固定格式的标准化问卷,有顺序地依次提问,并由受访者做出回答,填入问卷。由于在标准式访问中使用统一的问卷和表格,调查结果便于汇总整理,在居民入户调查中,通常采用标准式访问。非标准式访问又称为非结构式访问,它事先不制作统一的问卷和表格,没有统一的提问顺序,调查人员只是给一个题目或提纲,由调查人员和受访者自由交谈,以获得所需的资料。与标准式访问不同,其最大特点是它具有较大的弹性。在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访问调查。

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访问调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访问调查的过程是搜集数据和了解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第二,访问调查有较高的回答率;

第三,访问调查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问卷;

第四,访问调查的数据比较准确;

第五,访问调查的成本高,周期长。

(二)邮寄调查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将调查问卷送至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或投放到指定搜集点的一种调查方法。邮寄调查是一种标准化调查,其特点是: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完全依赖于问卷。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邮寄、宣传媒介传送、专门场所分发三种。其中,邮寄问卷是调查人员将调查问卷寄给被调查者。通常调查对象是企业、机关团体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利用宣传媒介传送调查问卷,如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介传送。当调查对象是个人时,大多采用这种方式。专门的场所分发问卷,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性的调查内容。这种方式的调查对象是特定的群体,通常对调查内容有较广泛的了解,也比较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邮寄调查的基本程序是:在设计好问卷的基础上,先在小范围内进行预调查,以检查问卷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以便纠正,然后选择一定的方式将问卷发放下去,进行正式的调查,再将问卷回收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采用邮寄调查可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对调查的双方都比较方便,同时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的误差,但与访问调查相比,邮寄调查的回收率比较低,调查人员难以对填答问卷进行有效指导等都是它的不足之处。如果调查对象的地域分布很广,采用访问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经费和时间,对于这样的调查对象正是邮寄调查所适合的。

(三)电话调查

电话调查是调查人员利用电话同受访者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获得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电话调查具有时效快、费用低等优点。但这一调查的被调查者只限于有电话和能通电话者;电话提问受到时间限制以及无法出示调查说明、照片、图表等背景材料是其缺点。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调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电话调查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电话采访。电话调查的问题要明确,问题数量不宜过多。

(四)计算机辅助调查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不仅调查的数据处理可由计算机来完成,甚至整个调查的过程,包括问卷的设计和显示,样本设计、具体的调查、数据处理等也都可以由计算机来控制和完成。计算机辅助调查也称为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是在电话调查时,调查的问卷、答案都由计算机显示,整个调查的过程,包括电话拨号,调查记录、数据处理等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

目前,计算机辅助调查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开发出各种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S)。该系统使电话调查更加便利和快捷,也使调查的质量大大提高。目前,CATIS系统正朝简单化方向发展,调查的问题问卷直接显示在荧屏上,便可依计算机荧屏上显示的问题读给受访者,并将受访者的回答输入电脑。而且,问题的用字和分类,以及问题的输入、优先权的选择等利用计算机控制,输入关键字,可以即时修正编辑上的错误和明显的逻辑错误,从而大大缩短调查的时间,提高调查的效率。

(五)座谈会

座谈会也称为集体访谈法,是将一组被调查者集中在调查现场,让他们对调查的主题发表意见,从而获取调查资料的方法。通过座谈会,研究人员可以从一组被调查者那里获得所需的定性资料,这些受访者与研究主题有某种程度上的关系。为获得此类的资料,研究人员通过严格的甄别程序选取少数受访者,围绕研究主题以一种非正式的、比较自由的方式进行讨论。这种方法适用于搜集与研究课题有密切关系的少数人员的倾向和意见。

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不宜太多,通常为6-10人,并且是所调查问题的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员。讨论方式主要取决于主持人的习惯和爱好。通过小组讨论,能获取访问调查无法取得的资料。而且,在彼此交流的环境里,各个受访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并在座谈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有利于取得较为广泛、深入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其还不会因为问卷过长而遭到拒访。在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六)个别深度访问

深度访问是一种一次只有一名受访者参加的特殊的定性研究。“深访”暗示着要不断深入到受访者的思想当中,努力发掘其行为的真实动机。深访是一种无结构的个人访问,调查人员运用大量的追问技巧,尽可能让受访者自由发挥,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深度访问常用于动机研究,发掘受访者非表面化的深层意见。

座谈会和个别深度访问属于定性方法,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取得有关定性资料。在此类研究中,从挑选的少数受访者中取得有关意见。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市场调查和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进行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法是观察者深入现场或进入一定情境,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或间接地观察调查对象,以获得调查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可替代直接发问的方法。

观察者在一般原则的指导下,根据需要和客观情况的许可,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观察方法进入观察过程。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按照观察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对人群的观察。根据观察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观察法可以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获得感性认识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产生原因的重要途径,能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准确性。观察法不要求被调查者具有配合调查的语言表达能力或文字表达能力,因此适用面比较宽。另外,观察法还有资料可靠性高、简便易行、灵活性强的优点。但观察法只能观察到外部的行为,不能说明内在的动机,观察活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观察者有时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而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等,总之,应用观察法,须扬长避短,尽量减少观察误差。同时应用该方法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特殊的观察调查方法,它是在所设定的特殊实验场所、特殊状态下,对调查对象进行实验以取得所需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根据实验的场所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在室内进行的室内实验法和在市场或外部进行的市场实验法。室内实验法可用于广告认知的实验等,比如,在同日的同种报纸上,版面大小相同,分别刊登A、B两种广告,然后将其散发给读者,以测定其反应结果。市场实验法可用于消费者需要调查等,比如,企业让消费者免费使用一种新产品,以得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看法的资料。根据调查的不同目的,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通过多次实验,对某种理论进行证实。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实验。例如,某企业为了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产品的装潢做了改进,把样品投入市场,检验其是否能起到促销的作用。

实验调查法是通过实验搜集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调查所得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实验对象、实验环境等实验要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不管由谁来实验,也不管在何时、何地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会重复出现。实验调查也有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但该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表现为:难以排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影响,这给定量分析会造成依据不足。同时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时效性较差,与其他方法相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第三节数据搜集方案设计

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群众性。一项全面性的统计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员参加,制定详细的数据搜集方案,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因此,在统计调查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应当事先设计一个切实可行、周密细致的数据搜集方案,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使调查得以顺利地实施和完成。

数据搜集方案又称调查方案,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目的

在调查方案中首先应明确本次调查的目的、任务和意义。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它所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等。这些问题明确之后,我们才能确定向谁调查,调查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目的写作应简明扼要。比如,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要准确地查清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的数量、地区分布、结构、素质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就是要确定是“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数据的问题。所谓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总体。所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调查项目和标志的承担者或载体,是我们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基本单位。例如: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产量等方面的数据,调查对象是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而调查单位就是构成国有工业企业这一总体的每一家国有工业企业。明确调查单位,还必须把它与报告单位区别开来。报告单位也称填报单位,它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报告单位一般是指在行政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而调查单位可以是个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进行工业企业调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进行工业企业职工基本情况普查,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一位职工,而报告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

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单位可以是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也可以是部分单位。如果采取全面调查方式,如普查,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是调查单位,二者是一致的,若采用非全面调查,如抽样调查,调查单位只是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二者就是不一致的。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这里所要回答的是“调查什么”的问题。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家企业的产量、产值等;也可以是调查单位某种属性或品质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职业,一家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别等。

在大多数统计调查中,调查项目通常以表格的形式来体现,称为调查表,它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览表,另一种是单一表。一览表是把许多调查单位填写在一份表上。在调查项目不多时,采用该类表式,较为简便,它便于合计和核对数据。单一表是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可容纳较多标志,又便于整理分类,一般用于调查项目较多的场合。统计调查中采用哪一种表式,是由调查目的、调查任务而定的。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组成。表头是调查表的名称,用来说明调查的内容,被调查单位的名称、性质、隶属关系等;表体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调查的具体项目:表外附加,又称表脚,通常由填表人签名、填报日期、填表说明等内容组成。

在市场调查中,调查项目和调查表通常表现为一张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问卷是用来搜集调查数据的一种工具,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所设计的,田一系列问题、备选方案、说明以及码表组成的一种调查形式。在结构上一般由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组成。开头部分一般包括问候语、填表说明和问卷编号等内容。甄别部分亦称过滤,它是先对被调查者进行过滤,筛选掉不需要的部分,然后针对特定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甄别的目的是确保被调查者合格,能够作为市场调查项目的代表,从而符合调查研究的需要。主体部分是调查的具体项目或问题。通过甄别或过滤,一方面可以筛选掉与调查事项有直接关系的单位或个人,以达到避嫌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确定哪些单位或个人是合格的被调查者,哪些不是。背景部分通常放在问卷的最后,主要是有关被调查者的一些背景材料。该部分所包含的各项问题,可使研究者根据背景材料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问卷设计在市场调查中十分重要,它是将调查目的转化为一些被调查者可以回答的问题的重要环节。问卷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中所要提问的问题的设计,问题答案的设计、提问顺序的设计以及问卷的版面格式的设计等。

四、确定调查时间

统计调查时间包括二种涵义,即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在统计调查中,如果所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调查资料所反映的起始和截止时间,例如调查200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则调查时间是从1月1日起到3月31日止三个月。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就是统一规定的标准时点。如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O时。调查期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工作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如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12月31日,2001年12月31日以前为普查准备阶段,2002年7月底前完成全国普查资料的审核汇总和数据处理,2002年12底前基本完成国家、省、地(市)、县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建立或更新,并对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开发。

五、其它内容

除上面介绍的几项主要内容外,调查方案中还应明确所采用方法、调查组织和实施的具体细则。调查方法是搜集数据的具体方式。在统计调查中,应明确是全面调查还是非全面调查,如果是非全面调查,应明确是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若是抽样调查,还应明确抽样框、具体的抽样方法、数据的推断方法等。

在市场调查中,除明确抽样和抽样方法外,还应明确是采用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还是其他方式等。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具体包括:调查人员的选择、组织和培训;调查表格、问卷、调查员平时的印刷、必备工具的准备等;调查经费来源和开支预算等。

第四节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统计数据的质量包括多方面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指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或误差的大小。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可将其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1)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人们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已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我们为某一管理和研究搜集统计数据时,从调查方案的设计开始就要注意满足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并保证数据的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和管理的统计研究而言,统计数据质量可用效度和信度两个标准来衡量。

(一)统计数据的效度

统计数据的效度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统计指标是否有效。统计数据区别于数学数字的标志之一就是统计数据是由数据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数据名称通常称为指标名称,数值即指标数值。如果统计数据的效度不高,即统计数据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不能满足需要,即使统计数据再准确,也是无用的,不能认为数据质量好。影响效度的问题主要发生在统计设计阶段,即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调查及其方案的设计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统计数据的效度,设计出全面反映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总体活动,并能与国际对比的宏观核算体系。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公司企业和科学研究的统计数据来讲,也同样存在着效度的问题,即如何设计科学的指标和指标体系,如何设计好调查及调查方案,如何组织好各项调查,科学合理地搜集数据。对于第一手统计数据,效度的问题体现为使用时要标清统计数据的内涵和外延,正确使用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

(二)统计数据的信度

统计数据的信度是指统计数据的可信程度,即数据的可靠性。更直观的表示就是统计数据的误差问题。统计数据的信度主要存在于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推断、预测和公布的全过程中。前面所提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的六个方面,关联性、一致性和及时性反映的是效度问题,精度和精确性反映的是信度问题。当然。除了效度和信度,还要考虑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效度和信度是评价统计数据质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信度低的统计数据是有误差的虚假信息,可信程度低,即使效度高也无济于事。信度高但效度低的信息,虽然真实但价值不大,难以达到研究的目的,有时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在进行统计研究时,应当同时提高效度和信度。

二、误差来源

数据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按来源不同可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

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调查者所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被调查者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这种误差在统计调查中应予以特别重视。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抽样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样本容量不足等。这类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可以事先进行控制或计算。

三、误差控制

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结论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在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等各阶段都应尽可能减少误差。实际中控制误差的方法有:(一)正确制定调查方案,力求调查的范围明确、调查项目解释清楚、方法科学适用;

(二)加强调查人员培训,提高调查技术水平;

(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加强法律观念;

(四)严格要求调查人员认真细致,多加审查及时更正;

(五)完善各种计量、测量工具。

第二章数据收集整理 练习

《统计学》练习题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2、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3、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 选取的。 4、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5、普查是、、调查。 6、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以原则来确定的,具体方法有 和两种。 7、在我国新确立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统计调查方法是。 8、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9、代表性误差包括系统性代表性误差和偶然性代表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是。 10、统计整理是把反映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的统计活动。 1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12、在组距列数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叫。 13、设考试成绩的全距为100,如果将60分以下为一组,其余按等距分成四组,则各组的组距为。 14、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 15、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16、对于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习惯上规定各组不包括其的单位,即所谓的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5、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6、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8、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9、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10、调查项目()。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B、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 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D、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11、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 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解:(1)由于表中的数据为服务质量的等级,可以进行优劣等级比较,但不能计算差异大小,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数)频率% A1414 B2121 C3232 D1818

E1515 合计100100 (3)条形图的制作: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条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见Excel练习题。即得到如下的条形图: 700716728719685709691684705718 706715712722691708690692707701 708729694681695685706661735665 668710693697674658698666696698 706692691747699682698700710722 694690736689696651673749708727 688689683685702741698713676702 701671718707683717733712683692 693697664681721720677679695691 713699725726704729703696717688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数据搜集、整理与显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 1.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搜集方法; 2.了解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3.掌握统计分组方法;4能够编制分布数列;5.能够运用各种统计图表。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数据的搜集 一、数据搜集 数据是人们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所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事实和数字,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数据搜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相应的科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资料的过程。 数据的计量尺度有四种 定类尺度是按照某种属性对客观事物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的一种测度,定类尺度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以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 定序尺度是把各类事物按一定特征的大小、高低、强弱等顺序排列起来,构成定序数据。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定序尺度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并可比较大小,但其序号仍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定距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进行的一种测度。定距尺度不仅

能区分事物的类别、进行排序、比较大小,而且可以精确地计量大小的差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 定比尺度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定比尺度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可采用加减乘除运算,具有绝对零点。 从不同方面数据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特征不同,可以归结为两类:品质数据(亦称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亦称定量数据)。品质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数量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所形成的数据。 根据数据反映的现象的时间不同,可以将数据分为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总体内不同单位的数量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根据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将数据分为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 根据数据的来源渠道,可以将数据分为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 二、数据搜集的方法 数据搜集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通讯法)、采访法、登记法和实验设计调查法。 三、统计调查的形式 普查是一种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通过普查可以掌握大量、详细、全面的资料。 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地定期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对调查对象总体特征作出科学推断。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的前提是必须存在重点单位。 典型调查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典型调查有解剖麻雀型和划类选典型两种类型。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 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对象为( )。 A、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2 了解某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则调查单位为( )。 A、每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D、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得分:4.0分 3 统计调查可以收集的资料是( )。 A、数字资料 B、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C、只能是原始资料 D、不能是次级资料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 4 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统计调查可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5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调查,这种调查为(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得分:4.0分 6 调查几个铁路枢纽,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7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不同 B、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 C、调查的单位数多少不同 D、抽取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8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是以( )。 A、调查组织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D、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得分:4.0分 9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值很大的单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D、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10 在统计调查中,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 )。 A、是一致的 B、是不一致的 C、是一致或不一致的 D、一般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得分:4.0分 二.多选题(共5题,20.0分) 1 统计调查( )。 A、取得的有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B、调查中首先考虑的是取得第一手资料 C、调查的主要要求是经济性 D、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AD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2 统计调查的要求是( )。 A、准确性 B、全面性 C、具体性 D、及时性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ABD得分:4.0分 3 普查属于( )。

统计学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练习: 2.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 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 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2.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 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2.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2.4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 如下: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填空题: 1.统计分组有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两大类。 2. 频率是每组数据出现的次数与全部次数之和的比值。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数和组距。 4. 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表头(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 5. 均值是测度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标准差是测度离散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 6.当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用变异系数(离散系数)来测度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 7.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8.对于一组数据来说,四分位数有 3 个。 二、单项选择题: 1. 次数是分配数列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 B )。 A、各组单位占总体单位的比重 B、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 C、数量标志在各组的划分 D、以上都不对 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600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D )。 A、620 B、610 C、630 D、640 3.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0以下。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2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C )。 A、460 B、470 C、480 D、490 5.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指标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D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6. 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应取(D )

A、9.3 B、9 C、6 D、10 7.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的调查显示,男生的平均体重是6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是5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据此数据可以推断( B) 用变异系数算 A、男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B、女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C、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差异相同 D、无法确定 8. 某生产小组有9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0,11,14,12,13,12,9,15,12.据此数据计算的结果是( A ) 众数12 中位数12 平均数12 A、均值=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均值 C、中位数>均值>众数 D、均值>中位数>众数 9. 按连续型变量分组,最后一组为开口组,下限值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距为500,则最后一组组中值为(B )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10. 下列数据是某班所有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85,95,86,78,86,45,87,92,73,82。这些成绩的极差是(B) A、78 B、50 C、45 D、40 11.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一组数据可能没有众数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2.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F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志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3.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BDE )。 A、几何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E、离散系数 4. 下列哪些属于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AC )。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 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

第二章 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第二章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初步整理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统计图表

第二章
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二、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三、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四、统计调查的要求

第二章
一 统 计 调 查 组 织 形 式
全面调查
(1)普查(general survey) (2)统计报表(Statistical report forms)
非全面调查
(1)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2)重点调查(Key-point investigation) (3)典型调查(Model survey)
划类选典式(representation) 解剖麻雀式(typical survey)

第二章
二 统 计 数 据 搜 集 的 方 法
数据搜集方法有询问调查和观察实验两大类。 询问调查 (1)访问调查(如 Delghi法) (2)邮寄调查 (3)电话调查 (4)电脑、报刊等 媒体辅助调查 (5)座谈会 (6)个别深度访问 观察与实验 (1)观察法 调查人员边观察边 记录以收集信息的 方法。 (2)实验法 在设定的条件下, 对调查对象进行实 验取得所需资料的 方法。

第二章
三 统 计 调 查 方 案 设 计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纲要及指标体系,统一 指标口径 4.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
项目少而精,规范,以数字信息为主。 单一表 一览表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6.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选择( )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A .众数 B .均值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2.( )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平均差 D .全距 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 )。 A .众数为零 B .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 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 .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A 24 B 25 C 26 D 27 5.两组数据相比较( )。 A.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A.x >e M >o M B.x o M >e M D.以上都不对 8.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9.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10.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2.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3.某单位职工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之差称为该单位职工年龄的 ( ) A.标 志 B.全距 C.平均差 D.众 数 14.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A. 10% B. 7.1% C. 7% D. 11%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 练习: 2 比较哪个企业的总平均成本高?并分析其原因。 2. 11在某地区抽取的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下: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 企业数(个) 200~300 19 300~400 30 400~500 42 500~600 18 600以上 11 合计 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均值和标准差。 2. 12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厘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1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1 73 72 73 74 75 (1)要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测度值?为什么?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答案 2.10 (1)甲企业平均成本=19.41(元),乙企业平均成本=18.29(元);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2.11 x =426.67(万元);48.116=s (万元)。 2.12 (1)离散系数,因为它消除了不同组数据水平高地的影响。 (2)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024.01.1722 .4== s v ; 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 032.03.713 .2== s v ; 由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系数大于成年组身高的离散系数,说明幼儿组身高的离散程度 相对较大。

第5章参数估计 练习: 5.1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5.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3)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5.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 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求该校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分别为90%、95%和99%。 5.4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8 的样本,各样本值分别为:10,8,12,15,6,13,5,11。 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5.5某居民小区为研究职工上班从家里到单位的距离,抽取了由16个人组成的一个随机样 本,他们到单位的距离(公里)分别是: 10 3 14 8 6 9 12 11 7 5 10 15 9 16 13 2 求职工上班从家里到单位平均距离95%的置信区间。 5.6在一项家电市场调查中,随机抽取了200个居民户,调查他们是否拥有某一品牌的电视 机。其中拥有该品牌电视机的家庭占23%。求总体比率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分别为90%和95%。 5.7某居民小区共有居民500户,小区管理者准备采取一向新的供水设施,想了解居民是否 赞成。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0户,其中有32户赞成,18户反对。 (1)求总体中赞成该项改革的户数比率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2)如果小区管理者预计赞成的比率能达到80%,应抽取多少户进行调查? 答案 5.1 (1) 79 .0 = x σ;(2)E=1.55。 5.2 (1) 14 .2 = x σ;(2)E=4.2;(3)(115.8,124.2)。 5.3 (2.88,3.76);(2.80,3.84);(2.63,4.01)。 5.4 (7.1,12.9)。 5.5 (7.18,11.57)。 5.6 (18.11%,27.89%);(17.17%,22.835)。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一、填空: 1.统计数据收集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统计资料的过程。答案:调查方法,收集 2. 搜集统计数据的方法有:(1)直接观察法,(2),(3)(4)。答案: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 3.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普 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4.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必要的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为主体,同时辅之以、科学推算和部分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答案: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2),(3)(4)5.统计调查的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几项内容:(1)明确调查目的, (5)(6)(7)。答案: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设计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确定调查时间,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调查报告的撰写6.数据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或是对已有的综合统计资料进行再整理。答案:分类和汇总 7.数据整理的程序包括:(1)统计资料的审核,(2),(3)或绘制统计图,(4)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答案:资料的分组和汇总,编制统计表 8.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的组,称为统计分组。答案:某个标志,不同性质 9.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和。答案:穷尽原则,互斥原则 10.统计上规定,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的那一组内,即所谓“上限在不内”原则。答案:下限值 11. 统计分组必须先对所研究现象的作出全面、深刻的分析,确定所研究现象的属性及其内部差别,而后才能够选择出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组标志。答案:本质 二、单选题 1.统计调查对象是()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 C.现象总体 D.统计指标答案:C 2.我国统计调查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答案:A 3.要对某企业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答案:A 4.对银行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所有银行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习题及答案 1.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应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2.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答:在比较二组数据的差异程度时,由于方差和标准差受变量值水平和计量单位的影响不能直接比较,由此需计算离散系数作为比较的指标。 3.某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 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 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 (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2)计算日销售额的标准差。 解:(1)将全部30个数据输入Excel表中同列,点击列标,得到30个数据的总和为8223,于是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 或点选单元格后,点击“自动求和”→“平均值”,在函数EVERAGE()的空格中输入“A1:A30”,回车,得到均值也为274.1。在Excel表中将30个数据重新排序,则中位数位于30个数据的中间位置,即靠中的第15、第16两个数272和273的平均数: 由于中位数位于第15个数靠上半位的位置上,所以前四分位数位于第1~第15个数据的中间位置(第8位)靠上四分之一的位置上,由重新排序后的Excel表中第8位是261,第15位是272,从而: 同理,后四分位数位于第16~第30个数据的中间位置(第23位)靠下四分之一的位置上,由重新排序后的Excel表中第23位是291,第16位是273,从而: (2)未分组数据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最新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询问调查具体包括、、、等。 7.访问调查的方式有、。 8.邮寄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有、、三种。 9.根据观察者是否使用科学的观察仪器,观察可分为和。 10.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其质量评价标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 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 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10.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 ) A统计部门掌握的资料B对历史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后取得的资料 C直接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所取得的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法 D.很难判断 3.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4.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A. 组距 B. 组数 C. 组限 D. 组中值 5. 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统计表的横行标题 B. 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C. 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D. 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6.某电视台要对一知名栏目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宜采用()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若编制等距变量数列,则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A.成反比 B.成正比 C.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 无关系 8.统计表的宾词是()。 A.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的名称 C.统计表的类型 D.说明总体的性质 9.调查单位是() A.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或载体 C.填报单位 D.调查对象 10.按“上组限不在内”原则,凡遇到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组上、下限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设一组

第二章 数据收集

第二章数据收集 一、填空题. 1、数据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2、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称为___________。 3、数据收集方法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一般由表头、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5、问卷调查中,对开放性问题采用________回答,对封闭性问题采用________回答。 6、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区分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的不同。 8、将居民小区共4000户居民从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为3,则3、103、203, (3903) 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 9、某高校大二年级学生2000人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将2000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称为。 10、使用抽样采集数据的具体方式有多种,可以将这些不同的方式分为两类和。 二、单项选择(从题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 1、普查之所以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是为了( )。 A.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 B.使数据更全面 C.使数据更及时 D.使数据更大 2、通过观察与实验取得统计数据时,常常采用( )。 A.访问调查 B.观察法 C.电脑辅助调查 D.问卷调查 3、问卷调查中,提问项目的设计,应注意( )。 A.一项提问可包含几项内容 B.注意敏感性问题提问 C.用词要确切、通俗 D.时间 4、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典型调查 5、将居民小区共4000户居民从1-4000编号,在1-100号中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为3,则3、103、203, (3903) 构成抽样调查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6、某高校大二年级学生2000人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将2000试卷编好号码后,从中随机抽取30份计算平均成绩,此种抽样方法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7、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多阶段抽样 8、对1990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逐一进行调查,这是()。 A.定期调查方式 B.统计报表制度 C.普查 D.典型调查 9、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A.普查的方法 B.重点调查的方法度 C.抽样调查的方法 D.典型调查的方法 10、某市通过调查100个大中型企业来了解全市职工工资情况,则该调查属于()。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1、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2、统计调查中代表性误差是()产生的误差。 A.全面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工作不准确 D.用部分资料估计总体 13、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

第二章 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

C语言程序设计详解 第二章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 一、主要知识点 (一)C的基本类型节 (二)常量和符号常量 1、常量定义: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常量常区分不同的类型,如1 2、0、-3为整型常量,‘a’、‘D’为字符常量。 2、符号常量:用一个标示符代表一个常量的,称为符号常量,即标示符形式的常量。常量不同于变量,它的值在作用域不能改变,也不能再被赋值。 (三)变量 1、变量定义:其值可以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2、标识符的命名规范和其它高级语言一样,用来标识变量名、符号常量名、函数名、数组名、类型名、文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称为标识符,C语言中的标识符命名规范为:○1变量名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者下划线。 ○2C语言中标识符的长度(字符个数)无统一规定,随系统而不同。许多系统取前7个字符。 ○3C语言有32个关键字它们已有专门含义,不应该采用与它们同名的变量名。 ○4C语言将大小写字母认为是两个不同字。习惯上符号常量名用大写,变量名用小写来示区别,但大写字母作变量名并无错误。 (四)整型数据 1、整型常量 整型常量即整常数。C语言整常数可用以下三种表示形式。 ○1十进制表示。如321,-234,34.324 ○2八进制表示。以0开头的数是八进制数。如0123

○3十六进制表示。以Ox开头的数是16进制。如Ox123 2、整型变量 整型变量分为:基本型、短整型、长整型和无符号型4种。 ○1基本型,以int表示 ○2短整型,以short int表示或short表示 ○3长整型,以long int表示或long表示 ○4无符号型,存储单元中全部二进制位(bit)用作存数本身,而不包括符号。 3、整型数据的取值范围 4、整型常量的分类 ○1一个整常量,如果其值在-32768~32767范围内,认为他是int型,他可以赋值给int 型和long int型变量。 ○2一个整常量,如果其值超过了上述范围,而在-2147483648~2147483647范围内,则认为它是long int型,可以将它赋值给一个ling int型变量。 ○3在一个整常量后面加一个字母l或L,则认为是ling int型常量。 (五)实型数据 1、实型常量 实数在C语言中又称为浮点数。实数有两种表示形式: ○1十进制形式。它由数字和小数点组成(注意必须有小数点)。例:0.123、.123、123.0、0.0都是hi十进制数形式。 ○2指数形式。如123.56e4或123.56E4都代表123.56 *10^4。但字母e(或E)之前必须有数字,e后面指数必须为整数。例如:e3、1.2e3.5、.e3、e都是不合法的指数形式。 例:下面四个选项中,均是不合法的浮点数的选项是 B 。 A、160. 0.12 e3 B、123 2e4.2 .e5 C、-.18 123e4 0.0 D、-.e3 .234 1e3 2、实型变量 C实型变量分为单精度(float型)和双精度(double型)两类。 在一般系统中,一个单精度型数据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32位),一个double型数据占8个字节。一个单精度型变量能接收7位有效数字,一个double型变量能接收17位有效数字,数值的范围随机器系统而异。

第二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第二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对数据分布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峰度。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函数以及“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分布特征进行测度和描述。 第一节函数的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在统计分析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函数,其中包括我们本章(描述统计)中以及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分析中涉及到的函数,读者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可以参阅本节的内容。 一、统计计算中经常用到的函数(函数列表)★ Excel为用户提供了数学、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数据库函数、财务函数、工程函数、逻辑函数、文本函数、时间和日期函数、信息函数、查找和引用函数等10类300多种,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其中,统计函数最多达78种;此外还有14种数据库函数,以及在统计中经常使用的数学函数20种,合计112种。下面将这些函数名称及功能列表显示。 ★本小节摘自: 安维默主编,《统计电算化》第34~3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表2-1 可用于统计分析的函数(续2)

1、函数的语法 工作表函数包括两个部分:函数名和紧跟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函数名,例如SUM和A VERAGE,表明函数要执行的操作;参数则指定函数所使用的值或单元格。例如,在公式“=SUM(C3:C5)”中,SUM为函数名,C3:C5为参数。此函数计算单元格C3、C4和C5中值的总和。函数的参数可以为数值类型。例如,公式“=SUM(327,209,176)”中的SUM 函数将数字327、209和176求和。不过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工作表的单元格中输入使用的数字,然后将这些单元格作为函数的参数使用。请注意函数参数两端的括号:开括号表示参数的开始,必须紧跟在函数名后。如果在函数名和括号之间输入了空格或其他字符,那么Excel会显示错误信息“Microsoft Excel 在公式中发现了错误。建议更正如下:是否接受建议的修改?”如果单击【是】按钮,则Excel会自动更新公式;如果单击【否】按钮,则单元格中将显示错误值﹟NAME?。 如果在函数中使用多个参数,则要用逗号将参数隔开。例如,公式“=PRODUCT (C1,C2,C5)”告诉Excel将单元格C1,C2,和C5的数值相乘。函数中可使用的参数多达30个,但公式的长度不能超过1024个字符。参数可以是工作表中包括任意数目单元格的区域。例如,函数“=SUM(A1:A5,C2:C10,D3:D7)”只有3个参数,但对29个单元格的数据进行求和运算(第一个参数A1:A5,指从A1到A5的所有单元格,依此类推)。反过来,引用的单元格中也可以包括公式,这些公式引用更多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使用这些参数,就可以轻松地创建复杂的公式来执行功能强大的各种操作。 2、函数的输入 对一些单变量和比较简单的函数,可用键盘直接输入。其方法与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