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课 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4课 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4课商业的发展

内容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历代商业的发展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通过看商人,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探究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难点:全面评价中国古代商人群体。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播放小品《打工奇遇记》片段。提问:结合小品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形象,

谈谈你对商人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大多数有可能认为是“无商不奸”。历史上的商人是否都是这样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人群体?

(学生畅所欲言)

现实导入,设置疑惑,激发探究兴趣。

谈到商业,同学们必然有疑问,商业是从哪来的呢?请大家看一段材料。 材料: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请回答: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理解史料,理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系。

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么古代商业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征?

一、“工商食官”与民营商业的崛起

商人的种类,有贾和商。

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流通的物资叫商品。

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从事买卖活叫经商。

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

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你知道为什么把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人称作“商人”吗?

商朝的商业十分

知识小卡片

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人地位提高)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展示春秋战国到秦统一货币图,提问:

从商业发展和政治角度分析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得出规律:货币统一是商业发展的需求,是统一发展的需要。

二、唐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步繁荣

自主学习完成下表:

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邸店”。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随着商业的发展,从邸店中又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思考: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

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唐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古代银行的雏形,飞钱相当于汇票。

展示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宋代交子货币图片,提

问: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纸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促

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总结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

货币到纸币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

展。……

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北宋汴京城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或者宋朝的商人,请你来说说你在经商时的快乐与烦恼。

唐长安城

(1)宋以前

展示“唐朝长安布局图”,提问:唐代对“市”有何限制?

(突出空间上的限制)

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提问: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前对”市”有哪些限制?

(交易时间有限制)

教师总结特征:宋以前的城市对商品交易在时间、空间上都有限制。

(2)宋以后

展示北宋汴梁城图,提问:宋代以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贸易范围扩大,时间限制被打破,比如夜市出现)

我们把视角移至大城市之外,看看发生了哪些变化?

展示《清明上河图》。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城外的这座虹桥,它的跨度很大。这主要是为了通船的方便。

在古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

思考问题:草市的普遍说明了什么?

(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已经打破了城郭的限制,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总结宋以后城市发展规律:市的限制逐渐减弱(夜市、晓市);商品经济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思维探究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三、明清的商帮

提问:请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商帮的概念。

为什么徽商、晋商最有名呢?

教师补充有关徽商和晋商的资料比较表:

晋商,指山西商帮,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将粮食运至边地交纳,获取贩盐的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后来,晋商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财力不断壮大。清朝晋商首富亢氏资产多达数千万两。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解钱粮。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

晋商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还原中国古代商人的真实形象——升华认识: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反映了什么现象?

司马迁道出了“人性逐利”的本质。逐利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那么应如何追求利益呢?

也许,大多同学会认为是“无商不奸”,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典故叫“无商不尖”。

“无商不奸”与“无商不尖”相差万里。那么,中国古代商人的形象应当是怎样的呢?

一看商人:展示范蠡、吕不韦的图片。

提问:结合预习材料,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

(聪明才智,在政治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看商人:展示晋商乔致庸、徽商胡雪岩的图像。

提问:结合预习材料,你又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

(诚信经营、以义取利)

问题探究

1.“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马可波罗游记》

2.“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3.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召天下

客,义纳八方财”……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晋商什么样的商业精神?

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三看商人: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之道。

王婆卖瓜,薄利多销

雕红刻翠,积少成多

奇谋生财,居安思危

黄金有价,店誉无价

言不二价,童叟无欺

和气生财,以义取利

你对商人有何印象?(聪明、诚信、重义)

通过三看商人,大家对商人的印象是否有了变化?

教师小结: 的确,中国古代商人,有时唯利是图、官商勾结,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是靠自己的聪明才干,诚信为本,讲究义利,积极参与政治。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商业才得以在重农抑商环境下不断发展。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传承他们的精神,也是当代建立和谐社会所要提倡的。我们决不能做小品中巩汉林那样的商人。

探究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 如果你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你将怎么做。

2. 如果你是政府高官,你将如何对待商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