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史论文

清史论文

清史论文
清史论文

生前已预定将皇位传给雍正,而《朝鲜李朝实录》中“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就表达了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的本意①。郭成康在《传闻、官书与信使:乾隆皇帝之谜》一文中认为在继储悬而未决的微妙时刻,命相绝佳的皇孙弘历对康熙决定帝位传承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张琼、王扬宗在《〈雍正帝观花行乐图〉与雍正继位之谜》一文中,因少年弘历身穿太子服与其父雍正共为画中主角,认为康熙因钟爱弘历而传位于雍正。而弘历即位后写下的《纪恩堂记》就记载了其继承皇位是由于皇祖的眷顾③。其三:关于“国之大事,在祈与戎”与改诏不易及雍正自身能力的问题。杨启樵在《雍正帝及其奏折制度研究》一书中,极力赞扬雍正的优点和政治能力,认为康熙传位于雍正的史料是真实可信的,将年羹尧、隆科多后来的遭遇归咎于其破坏了雍正的奏折制度,而并非是雍正杀人灭口④。冯尔康在《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禛的胜利》一文中认为胤禛以年长、有才能、善于体会康熙意图而获得乃父好感,屡加任用,而康熙遗诏与《起居注册》、《实录》等资料并无矛盾。因此胤禛继位有一定的合法性和真实性⑤。阎学仁在《雍正并非篡权—雍正即位考辨》一文中认为康熙生前虽未明立储位,但早已选定且留有遗诏,而临终之前宣读的遗诏中“传十四子”改为“传于四子”,与遗诏不符,遗诏中根本就没有传位十四子的内容⑥。随后,冯尔康在《雍正即位之谜》一文中认为康熙认为允禵远在西北前线,胤祉较为文弱,而雍正“坚固可托”,加之对其结党谋位了解不深,发出让雍正继统的命令。而雍正公布《大义觉迷录》表明心中无鬼,因此雍正是按照康熙末命合法继位的⑦。史松在《雍正研究论纲》一文中认为康熙鉴于皇太子允礽的教训,采取措施使其选定的继承人能够安全即位,而派西征,而为皇八子禩之党,名为重用,实同放逐,知隆科多将来可为继位人保驾,故留身边侍疾。依据当时情形,胤禛既有能力也有实力担此大任。因此,康熙临终时传位雍正⑧。郭美兰在《雍正继位》一文中认为康熙六十年以前,看不出对谁有偏爱,但在这一年和第二年的冬至祭天,康熙却命皇四子单独代祭,必有特殊含义。康熙遗诏满汉文两种文字,改动实属不易,而雍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干和不俗的表现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的⑨。曹世瑞在《雍正继位的百年疑案》一文中认为康熙六十年和六十一年,令雍正代行冬至祭天之礼,是将传位于雍正的暗示,满汉文遗诏与“八人同受面谕”共同成为雍正正常继位的依据⑩。其四:关于雍正遗诏继位说的其他观点。李宪庆、白新良在《康雍之际继嗣制度的演变》一文中认为胤禛在诸皇子争斗中使用各种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从两朝建储制度的连续性来看,雍正继位有封建法制意义上合理性11。黄进德在《“新仇旧恨知多少”?—再论曹雪芹家被炒原因》一文中认为康熙生前对雍正的宠信与日俱增,皇四子继承皇位的遗诏是有可能的,其后的年羹尧是以“大逆罪”赐死的,并未穷治其党,而关于夺嫡的流言是其政敌散布的。因此雍正是从康熙手里合法继承皇位的12。

二、关于雍正改诏篡位说的研究

改诏篡位说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学术性很强的奠基性论文。孟森在《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中认为康熙并未召见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继嗣末命之事,这是雍正捏造的企图说明其继位合法的谎言,但康熙要传位给允禵,雍正利用年羹尧钳制他,而雍正即位后诛杀年

①张羽新《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考—雍正夺嫡辨证》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第1期

②郭成康《传闻、官书与信使:乾隆皇帝之谜》载于《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③张琼、王扬宗《〈雍正帝观花行乐图〉与雍正继位之谜》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④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奏折制度研究》,三联书店1981年

⑤冯尔康《康熙朝的储位斗争和胤禛的胜利》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

⑥阎学仁《雍正并非篡权—雍正即位考辨》载于《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⑦冯尔康《雍正即位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⑧史松《雍正研究论纲》载于《清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⑨郭美兰《雍正继位》载于《中国档案》1998年第1期

⑩曹世瑞《雍正继位的百年疑案》载于《百科知识》2005年第14期

11李宪庆、白新良《康雍之际继嗣制度的演变》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3期

12黄进德《“新仇旧恨知多少”?—再论曹雪芹家被炒原因》载于《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2期

羹尧和隆科多就是害怕他们暴露其改诏夺位的秘密13。到四五十年代,王钟翰在《胤祯西征纪实》中提出胤祯坐镇西北,却受制于年羹尧,因此胤祯之不可辅,或大势已去,宜乎其为年所制也14。黄培在《清世宗与年羹尧的关系》(上、下)中指出雍正并非是康熙临终所指定的皇位继承人,雍正是以其权术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15。随后,王钟翰在《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中认为雍亲王喜怒不定,戒急用忍,天性险诈,表面“断为其(朋党)所不染”,实则结党邀名,其能够安然绍承大宝,关键在隆科多一人。时隆科多手握兵权,榻前受命,口衔天宪,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16。到了七十年代,金承艺先后在《从“允禵”问题看清世宗夺位》、《胤祯:一个帝梦成空的皇子》和《胤禛,非清世宗本来名讳的探讨》三篇文章中,指出雍正原来不叫胤禛,为篡位而夺去了乃弟胤祯的名字,并将康熙遗诏中“皇位传十四子胤祯”改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因此而篡位改诏继承帝位17。至八十年代,戴逸在《简明清史》一书中对雍正继位合法性进行质疑,认为雍正不住畅春园,不去热河,陵墓建在遵化易县,如此惧怕康熙亡灵,是因为他心中有鬼,实际上从侧面证明了其篡位的真实性18。许曾重在《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新探》一文中认为康熙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与建储息息相关,是其以新的方式选择培养皇太子的决定性环节,允禵是康熙所属意的皇位继承人。而关于传位遗诏问题鉴于当时一系列不正常情况,是一场以武力为后盾,康熙被毒害,胤禛矫诏篡位的宫廷政变19。杨向奎在《论吕留良》一文中指出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自述继统之由,乃康熙崩后由隆科多传述得知,而《东华录》乃后来所修《实录》者所斟酌,非当时状况,而其后隆科多和年羹尧之遭遇,更可以说明雍正改诏夺嫡实有难言之隐20。杨珍在《关于康熙朝储位之争及雍正继位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康熙重祭祀,但代祭者不一定就是太子;对于皇孙大都是比较喜欢的,并不以太子之子为先决条件;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并未确定太子人选,康熙暴卒时,隆科多传旨伪造遗诏;胤禛趁机夺位。从封建礼法上看,雍正继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21。随后,王钟翰在《清圣祖遗诏考辨》中认为遗诏原件满文由汉文译出;遗诏撰写在前,《实录》所引在后;《上谕内阁》中满汉文遗诏的宣读时间相隔七天;而《起居注》脱载圣祖《面谕》,系撰写遗诏时从起居住馆调取未还之故。这些与雍正改诏篡位不无关系22。许尚安在《关于曹家衰败的真实原因管见—与黄进德同志商榷》中认为从康熙选择皇位继承人来看,由于诸子争位,皇太子是立废几经反复,康熙就从未考虑过皇四子胤禛做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从雍正上台后的所作所为看,雍正不仅打击政敌,还杀人灭口;从雍正夺嫡传说的产生和流传来看,雍正夺嫡确有此事,而《大义觉迷录》,只不过是欲盖弥彰23。九十年代以来,戴逸在《雍正继位的历史谜案》中认为依据清朝诏书的书写格式,改诏是不可能的。而从皇族对雍正即位集体抗争式的反映,皇室内部血腥的屠杀及雍正自身行动的异常,可见雍正是得位不正的24。金恒源在《雍正帝篡位说新证》中发现两份满文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完全是雍正、张廷玉等人为即位合法性所编造的伪证,但现存遗诏是隆科多受雍正之命伪造的25。张双志在《雍正即

13孟森《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载于《清初三大疑考实》,北京大学1935年

14王钟翰《胤祯西征纪实》载于《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

15黄培《清世宗与年羹尧的关系》(上、下)载于《大陆杂志》第16卷第4、5期,1958年2月、3月

16王钟翰《清世宗夺嫡考实》载于《燕京学报》1949年第36期

17金承艺《从“允禵”问题看清世宗夺位》、《胤祯:一个帝梦成空的皇子》和《胤禛,非清世宗本来名讳的探讨》分别载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6年第5期、1977年第6期和1979年第8期

18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19许曾重《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新探》载于《清史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82年

20杨向奎《论吕留良》载于《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21杨珍《关于康熙朝储位之争及雍正继位的几个问题》载于《清史论丛》第六辑,中华书局1985年

22王钟翰《清圣祖遗诏考辨》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1期

23许尚安《关于曹家衰败的真实原因管见—与黄进德同志商榷》载于《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3期

24戴逸《雍正继位的历史谜案》载于《领导文萃》2003年第11期

25金恒源《雍正帝篡位说新证》载于《史林》2004年第3期

位新解》一文中认为马尔塞、马齐、王惔、隆科多同受遗诏,由于“第”与“十”音近,“祯”与“禛”音近,故王惔误听误写为“传十四子胤祯”,草就汉文遗诏,酿成千古恨事。而在马尔塞、马齐、隆科多三人的努力下,雍正得以即位26。金恒源在《雍正继位疑案辨析—读冯尔康〈二百年疑案再断〉质疑》一文中认为雍正正常合法继位说存在诸多不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之处;传教士马国贤记载宫内大故也;而海峡两岸满文遗诏上都不见要皇四子胤禛继位的记载,但在要谁继位之部分均被破坏缺损,这个事实绝非用偶然、巧合、保管不当等说词可以解释解决之,而是有意而为之27。

三、关于雍正无诏自立说的研究

七八十年代,庄吉发先后在《清世宗拘禁十四阿哥允禵始末》和《清世宗入承大统与皇十四子更名考释》两篇文章中指出康熙从未立雍正之意,允禵是皇储的最佳人选,而雍正乘虚而入,登上皇帝宝座入承大统,不存在矫诏篡立,而是无诏自立28。九十年代以来,杨珍在《满文档案中所见允禵皇位继承人地位的新证据》一文中认为康熙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后,在各个方面为其树立威信,这是在储位虚悬,康熙临近人生之路的状况下出现的,因此具有特殊意义,是允禵皇位继承人地位的新证据29。杜家骥在《雍正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一文中认为雍正是被封入镶白旗的,而不是以雍亲王而得主镶黄旗,雍正是无诏自立的30。随后,杨珍又在《康熙晚年的秘密建储计划》一文中认为康熙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是在其秘密建储计划即将完成之时,允禵很可能就是暗定的皇太子,康熙猝死,雍正却在一片惊呼声中即帝位,秘密建储计划失败31。陈熙远在《皇帝的最后一道命令—清代遗诏制作、皇权继承和历史书写》一文中认为历来遗诏很难有皇帝的亲笔,而现存康熙遗诏原件无法解答雍正是康熙遗命的钦点还是因势利导而夺权的问题,雍正自立说是不言而喻的32。

四、小结

关于雍正继位问题的研究,遗诏继位说和改诏篡位说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而无诏自立说居于次要地位,其在八十年代以前研究成果比较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学术界异常活跃,论著大量涌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部分学者诸如杨珍、刘若芳、张琼、王扬宗、王双志、陈熙远等,摆脱了对原始史料的简单分析,注重从档案、图文、外国史料、遗诏制式等新的材料为切入点,对这一问题进行全新的解读,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和新看法,推动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对学术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新史料、新观点的不断出现,雍正继位问题将会是一个持续性的热点研究课题。

26张双志《雍正即位新解》载于《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

27金恒源《雍正继位疑案辨析—读冯尔康〈二百年疑案再断〉质疑》载于《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8庄吉发《清世宗拘禁十四阿哥允禵始末》和《清世宗入承大统与皇十四子更名考释》分别载入《大陆杂志》1974年第49卷第2期、1983年第67卷第6期

29杨珍《满文档案中所见允禵皇位继承人地位的新证据》载于《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0杜家骥《雍正继位前的封旗及相关问题考析》载于《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31杨珍《康熙晚年的秘密建储计划》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

32陈熙远《皇帝的最后一道命令—清代遗诏制作、皇权继承和历史书写》载于《历史学报》2004年第33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