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分级阅读及教师的分级阅读意识

论分级阅读及教师的分级阅读意识

论分级阅读及教师的分级阅读意识
论分级阅读及教师的分级阅读意识

论分级阅读及教师的分级阅读意识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在阅读中成长的。阅读不但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家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看看国外发达国家如何重视阅读,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阅读这件事于国于民的重要性了。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作的一项调查发现成人的阅读能力下降,已经导致了整个社会系统运作的障碍。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负责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报告叫《培养成功的阅读者》,后来又出了一本书――《预防阅读困难》。这本书和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影响就非常巨大,波及了世界上所有教育发达的国家。

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了一个“美国阅读挑战”的运动,旨在改善整体国民阅读能力下降的问题。1999年,美国的国家教育报告的目标被确立为建立一个学习者的国家――因为根据数据显示,为早期阅读投入1美元,日后成人培训的费用就能够减少7美元。布什上任后,政府又做了一个“阅读优先”计划,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口号,拨款50亿美元经费改善儿童阅读现状。

在英国,牛津大学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分级阅读研究。教育部长布朗奇在1998年倡导了“全英阅读年”的活动,提

出的口号是“把阅读进行到底”。政府一年就投入了3700万英镑作为阅读推广费用,从那时起,英国掀起了全社会的阅读

运动。

在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很多早期阅读的活动,如“亲子20分钟阅读”运动和“儿童晨间阅读”运动等,都非常有影响。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正式决议,指定2000年为“儿童阅读年”,并提出“阅读让希望与梦想起飞”的口号。当年日本政府投入650亿日元,敦促各级学校、社区和地方政府加紧脚步,改善儿童的阅读环境。日本在“儿童阅读年”的活动中为了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从英国移植了“阅读起跑线”运动,这个运动是全民的。日本政府还颁布了《儿童阅读推进法》,指定每年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从以上国家对待阅读的态度不难看出,众多发达国家都

不约而同地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运动,尤其是儿童阅读运动,

为他们的下一代进入知识时代做准备。世界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已经进入了知识竞争的时代。知识的基础其实是源于阅读,诚如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所说:“每当我们翻开书页,

就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伴随着新一轮知识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悄然展开,阅读已经

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必需要素。分级阅读正是在这种阅读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背景下走入中国人的视野的。

一、什么是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已发展了十几年,进入中国大陆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什么是分级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

什么书。”具体地说,分级阅读是从少年儿童的年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与

策略。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分级阅读的出

发点与归宿点。分级阅读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本位”的阅读行为。

二、分级阅读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据资料记载,1923年英美国家就有了第一个可读性公式,

而分级阅读的历史则更长。

在1776年美国成立之时,阅读教学一般是从字母表到简

单短语然后直接跳跃到《圣经》。1836年,威廉?麦加菲开发

了第一套供社会广泛运用的分级阅读标准。20世纪20年代,西方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分级阅读体系,30年代的分级阅读读

本才有了确切的分级标准。

分级阅读的核心是分级标准的制定。目前欧美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分级方式。一种是指导型的阅读方式,从A~Z,A是最简单和初级,Z是最高级别,根据26个字母的排列,面对的读者群分成26个级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分类。这个观

点的提出是在分级阅读的两部著作里,一个是1996年的《阅

读指导给孩子第一次教导》,一本是2001年的《指导阅读和作用分级》。

在A~Z的分级方法中,可以看到从A~D主要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从A到I主要是初级阅读的,两者之间有重叠的部分。

第二个分级标准,就是莱克赛尔分级系统,其实是一个分数的系统,从初读者开始划分,最高到1700分。莱克赛尔的分级方式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读者本身的阅读水

平进行测量,另一方面也对文本的一个难易程度进行测量,这两方面同时进行,也是同样重要的。针对文本,莱克赛尔分析结构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希望小朋友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至少理解内容的75%。这样的标准,根据语意的难易程度、常见字和非常见字以及句子的长短等因素来判断。

通过莱克赛尔这样的一个分级方式,孩子们从最初理解75%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指导性的阅读,逐渐在阅读不同

级别的图书过程中,从指导型的阅读慢慢发展到独立阅读。

莱克赛尔的分级系统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科学、客观的衡量方式,只是需要在专门的测试机构进行。

尽管分级阅读在国外已经提出了几十年,但关于分级阅

读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权威的法令出台,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级阅读标准。因而各国对待分级阅读的态度与做法也不尽相同。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出版界曾有过对图书的阅读年龄层

的区分,但只有适合18岁以下的读者和成人两种简单的区分,出版商可以自由地选择在出版的图书上是否标注这样的标志。近十年来,法国出版物监管委员会决定推行少儿图书的分级阅读制度。从2006年开始,法国开始在图书出版中运用分级管理。例如,法国知名的少儿图书出版商巴雅在书页的下方标注“注意!不适宜夜晚阅读”“适合有经验的读者”等提示性信息;巴黎博物馆出版社则在图书中标明具体的年龄,如“适合12~16岁读者”“适合16岁以上读者”等。

2007年年底,美国主要的几大童书出版商表示,经过两年的研究,他们决定对童书实行分级阅读。具体的分类是初级阶段(5~7岁)、发展阶段(7~9岁)和成熟阶段(9岁以上)。

2008年,英国出版商协会也发出了支持分级阅读的声音。图书人公司CEO赛那?格莱斯特号召大家采用年龄分类法,她认为:“我们越早采用年龄分类法,就越早给消费者一个买书的理由。”

近年来,分级阅读逐渐进入我国出版界和部分专家、学者的视野,涌现出一些分级阅读研究机构和专家,并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范围内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三、为什么要推行分级阅读

(一)人的阅读活动是有层级的

虽然很多经典读物是老少咸宜的作品,但不同年龄的读

者对同一读物的阅读感受是大相径庭的。同一部作品,不同的

人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去读,也会产生很不一样的理解。

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的阅读活动会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回环往复地上升,不同年龄的人会形成不同的阅读喜好。我们不可否认,人的阅读活动是有层级的。人生的阅读之所以是分级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这一种智力活动需要有人生的阅历、经验、认识水平去补充、阐释和完善作品的意义。人生的阅历、经验、认识水平是与读者的年龄有紧密关系的。读者年龄越小,对作品的理解、接受也就越难。一般而言,儿童的阅读应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这一常识正是我们建立分级阅读的基础。

(二)“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是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

分级阅读概念产生于对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分析。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

所谓分级,实际上是指分年龄段。分级阅读的基础与原因是图书的可读性与适读性问题。因为不是每一种图书都适合所有读者,尤其是小读者,这就需要挑选、推荐那些具有可读性与适读性元素的图书。在西方,最先出现的是图书的“可读

性标准”,之后才有“分级阅读标准”。

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而儿童因为年龄的限制更多地依赖外界提供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就应该读什么年龄段的书,儿童阅读的黄金定律呼唤分级阅读的推行。

(三)社会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儿童阅读领域细分化

现在的社会是分工细分的社会,各个领域细分化,阅读也是如此。20世纪后期,英美等国开始制定严格的儿童读物分级制,按3~6岁、6~9岁、9~12岁进行分级。这种分级阅读符合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儿童阅读的发展,为孩子提供了适宜的阅读资源。跟随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脚步,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陆续展开了分级阅读,走在了中国大陆的前面。

虽然一直有人对分级阅读持反对意见,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那些较早地开展了分级阅读的地区的儿童已经从中受益。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EA)每五年公布一次“世界青少年阅读力排行”,在该协会2007年的公布数据中我们看到,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22位。这种阅读能力的排名,有力地证明了分级阅读研究对于提升少年儿童读者阅读水平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细化,儿童阅读领域也必将随之细化。针对少年儿童而开展的分级阅读越来越变成一种全球的阅读趋势。

(四)分级阅读不仅是孩子的需要,也是阅读引导者――家长的需要。

“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0-8周岁儿童平均每人阅读图书3.11本,在读过书的0-8岁儿童中平均每年阅读量为4.48本。9-13周岁儿童平均每人阅读图书6.98本。从数据可以看出,如今少年儿童的阅读量逐步增加,但是,儿童本身对图书并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些都由家长选择。“我的孩子5岁了,到底什么书适合他呢?”许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苦恼。由于大多数儿童图书没有标明年龄,书店的售货员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即使家长都知道少儿读书的重要性,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也往往会感觉到无所适从。

如果将图书分成阶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旦图书进行了分级,在图书上标明年龄或者提供书目来展示,不仅有利于分级阅读的指导,也方便了家长、教师的选购。

分级阅读的推行能够减少家长在引导和推荐孩子读书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家长将一些不适合此年龄段的“好书”拿给孩子阅读。

四、怎样推行分级阅读

(一)总的原则:三宜三不宜

分级阅读宜粗不宜细,宜低不宜高,宜公益不宜商业。

阅读分级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水平和语句

难易度的掌握程度等来进行分级的。什么年龄读什么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地区的儿童阅读水平有差异,同一年龄的儿童在阅读水平、阅读习惯上也有个体差异,所以分级阅读不宜分得过细。

分级阅读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儿童,是做推广普及用的,所以在阅读的难度上,应该是宜低不宜高。以广东为例,广东全省1700多万中小学生,珠三角地区学校的儿童阅读情况相对好些,而东西两翼山区的儿童,阅读的水平就相对低一些。那么,为了让更多的儿童同等享受阅读的快乐,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应该把宜低不宜高作为一个原则。

分级阅读的研究涉及阅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分级阅读的推广需要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学、儿童编辑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营销等多学科专业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需要真心实意献身儿童阅读事业的有心人、志愿者。因而分级阅读的研究推广具有公益性,要避免利益驱动的商业化。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

分级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是当前分级阅读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美国的分级阅读有着科学的划分公式,但显然我们无法照搬拿来。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制定分级标准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研究中国儿童的本地特征,制定出科学

合理的分级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也要考虑“阅读是一件有弹性的事情”,因人而异的情况是存在的。比如,年龄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分级标准之一,但是同一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分级的标准需要强调年龄特性,也需要强调个体特性,不能划分得过于刻板。无论以什么标准划分,都需要尊重童真,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推选分级阅读的书目

推选书目是分级阅读的核心工作,也是难点所在。具体地说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选什么,二是怎么选,三是由谁来选。

“选什么”是分级阅读的理念,与分级阅读工作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儿童教育观紧密相关。现代社会要求分级阅读工作者站在尊重、保护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立场上,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出发,真心实意为儿童服务,为人类下一代效力。

“怎么选”是分级阅读的方法,要求分级阅读工作者具备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出版乃至儿童文化的相关知识结构,熟悉和了解当前中外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出版现状与基本书目,懂得如何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接受能力,为他们选择、配置相应的书目。

“由谁来选”这实际上涉及分级阅读的公信力、权威性与专业性。分级阅读是一项服务全社会的公益文化事业,不是

谁想分级就可以分级的。分级阅读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除了具有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出版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与文化担当意识,具有高雅的文学修养与尽可能多的知识储备,具有公正心与服务精神。他们是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而不是“点钱人”,是儿童“精神成人”的引领者与志愿者。

五、教师应建立分级阅读意识

分级阅读是一项智力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学科、多行业的智慧与力量。如上所述,分级阅读需要有关心儿童、从事儿童工作的相关学科专业与行业的专家一起参加,涉及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学、儿童编辑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儿童图书馆、儿童图书营销等领域。实际上,只有充分调动以上各种专业人才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级阅读才能做得更科学。在推广分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

其中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初中阶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体指导儿童的阅读行为,通

过课内的阅读教学带动引领学生课外的阅读活动。分级阅读无疑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分级阅读的世界潮流,语文教师理应在理论上加强

学习,充分认识到分级阅读的必要性,建立起分级阅读的意识。

有研究表明,5岁左右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儿童开

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阶段;5-7岁,儿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

段;8-10岁,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之后,儿童初步建立起阅读兴趣的基础,在

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指出:“九年级以前由于各种人的兴趣的分化,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做分级阅读就非常必要。”

语文教师既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意识到分级阅读

的必要性,又要把分级阅读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阅读生活中去,从林林总总的图书和阅读资料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分级阅

读的文本。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应同步提高儿童文学素养。在分级阅读的开展中,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如何提高,是教

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着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的问题,由于自身水平和眼光的限制,他们在指导

学生阅读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通过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语文教师要边实践边学习,亲身接触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阅读

水平。可以说,分级阅读也将是一项教师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活动,其深远意义不言自明。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一个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离不开三个环境、三个老师。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个老师是父母。父母亲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第二个环境是幼儿园、托儿所和学校,第二个老师是教师。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知识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第三个环境就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现代传媒,第三个老师就是媒体阅读活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教育成了一种最丰富的、最海量的教育集大成者,成了一种最自由、最快乐、最便捷、最生动的互动教育。媒体阅读,这个无形的老师,成了最全才的老师、最平等的老师。

这第三个环境和第三个老师,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强势

的环境和最强势的老师。而分级阅读则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

为了真正做到“开卷有益”,让儿童阅读富有吸引力和魅力,合理科学的分级阅读正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更深层次的

阅读诉求,逐渐浮出现代社会新时尚的水面。面对分级阅读,教师理应建立分级阅读意识,成为青少年分级阅读的领路人。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

内容摘要: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术界已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能从课程意识角度来探究教师教学行为的却并不多见。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后就能基本熟悉并掌握教学的操作程序,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需求,其教学行为方式也将基本定型,如教学行为上的自我认识、教学内容上的自我编排、教学方式上的自我选取等。所以,要想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单靠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教师固有的教学行为往往又会与较大的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面前束手无策,应该看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必然的,也是有条件的。在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快一些,好一些,有的则转变得慢一些,差一些。这说明教师的主观条件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具备这些主观条件,让教师尽早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其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课程意识,其教学行为都会或明或暗地受到其课程意识的支配和指导,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意识,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行为。而问题在于每位教师是否具有某种鲜明、独特而又合理的课程意识,从而能够促使教师转变其教学行为并使之更加有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旨在使教师通过树立合理的课程意识去更加有效地指导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教师课程意识的概念探析已有资料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emullen,i.)首次提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即sbcd)概念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都尝试性地接受并实践着这一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正是源于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而存在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批判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其课程意识的唤醒。只有当他们产生了积极参与课程发展的意识之后,他们的批判能力与精神才能逐步形成”。为此,西方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对于其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信念。在我国,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也有学者将教师的课程意识概括为:“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这一概括正好可以作为对上述定义的补充与说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就课程发展的理论而言,教师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环。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然而,我国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几乎与课程“无关”,教师只管“照本宣科”,也就是只管教什么(实际上是考什么教什么),而不管为什么教,怎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每门课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实效等。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只形成以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学语词为主的话语方式,而没有课程、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发展等概念。这种状况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在复杂语脉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实践领域,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基于反思与推敲,提炼问题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实践性学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认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必须基于教育职场,在具体的反思性实践中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与途径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引起了课程权利的再一次下放“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设计和开发。”[1]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出台,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的改变——从课程决策的消费者和执行者变为课程制定与表述的积极参与者,为教师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提供了政策保证。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六个阶段,各过个阶段教师的表现不同。[2]个人试验:对与他人一起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与他人分享观点;交流观点:愿意私下交流秘诀,愿意尝试同事的观点;寻求信息:非正式地拟定任务并期望成功,从事独立的搜寻工作,如查找资料等;最最低责任的参与:承担只需要有限的领导技巧的角色,在参与中不愿抛头露面;主动的参与: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愿意在组织和领导不同的形式活动。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倡导并规划活动方案,监督成果并在需要维持团队工作效率时采取措施。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和课程研究者共同实践开发。教师不能把专家看成是指导者,应把他们看成是共同的研究者。二是与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教师与家长们一起寻找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并与家长一起养成参与学校事务和课程开发的习惯。三是参与对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各方而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一门学科放在广阔的课程整体中加以考察.,逐渐地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的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 “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还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确立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家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4]从教师专业结构来分析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1、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1世纪,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倡导“学习革命”,全面树立“学习为本”和“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终生学习”的先进理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学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据有关数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因此,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那种结束学校教育、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为历史。教师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终身学习。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里,人们自少年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思维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需要。现实强迫人们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尽快获得认识和适应时代的能力,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代的平衡。 3、终身学习是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迫切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项目层出不穷,评价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标准在不断提高。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避免自己陷入结构性失业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让就业的过程成为一个永无停止的学习、提高的过程。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新的文盲。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不能与人很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情感缺失的人,都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文盲”。“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认识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与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个人的尊严,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想不成为21世纪的文盲,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终身学习。

刍议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

刍议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 本文在阐述开展主题班会的意义、形式、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内涵与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主题班会的质量,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标签:新时期;主题班会;课程化;必要性;内涵;教学方法 一、开展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是学校教学中除课堂授课以外最重要的补充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参与、集体互动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深入传达辅导员老师关于专业引导的意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印象;其次,主题班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让辅导员老师设计实施有更大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操作性,同时,也符合学生们求新求变的心态,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主题班会更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自动手组织实施主题班会,既可以锻炼他们团队合作意识、社会实践经验等等这些专业课程难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又可以激发年轻人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让他们在紧张、兴奋的主题班会中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达到利用学生工作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主题都是一种思想的一种代表,每一次班会对学生都是一次无形的教育和鼓励。经常性的主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如此,对刚入职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更加需要和学生之间有共同的探索和研究。开展主题班会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找到学生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提升个人的职业修养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 1、一般性班会与主题班会的比较 一般性的班会主要是总结学生工作,部署近期要开展的班级活动,解读学校通知事项,点评学生学习、生活表现等等日常性班级事务,它更侧重日常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任务。 而开展主题班会就会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比如专业讨论的主题班会,就会在班会中集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配合丰富的专业背景材料以及辩论、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传达辅导员老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刚刚迈出学校的大门,就踏上神圣的教育之路,从受教者转换为施教者,从青涩学子成为人师。新环境、新角色使之步入全新的生活、工作,这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新教师要走好这段人生又一个新起点的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今后在事业上取得成绩奠定基础。所以,年轻教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职业道德意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经师”,向学生传道,自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更强调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时刻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作风正派严谨、敬业爱岗、率先垂范的“模范”。新教师要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十要求》《教学常规》《文明学校条件》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内心深处树立乐教奉献和热爱学生的思想,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初为人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两点。 二、谦虚好学意识 作为教师,既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有渊博的知识、

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识。教师既是“经师”,也是“学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初涉教坛,新教师不要妄自尊大,认为 自己学历高,受过高等教育,瞧不起这些基层的老师。新教师要扑下身子,认真向老教师学习,向老教师“取经”,学 习老教师热爱教育、以身作则的师德,更要学习他们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育人艺术、教学技能和管理班级的经验,在工作中做到“勤问”“勤教”“勤学”“勤思”“勤探讨”。 三、主人翁意识 新教师从优美典雅的“象牙塔”中刚走出来,步入中小学学校,身份、环境发生了变化,面对这巨大的反差,一时可能难以接受和适应。新教师要尽快调整心态,努力熟悉新的工作,熟悉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视自己为学校中的一员,尽快融入学校中,参与到各项工作中。 四、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学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教师要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思想,与同事能打成一片,能融洽和谐地融入群体中。在教学方面加强同同事的合作、交流、沟通,学人之长,在生活中做到温良恭俭让,以和为贵,使自己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 五、科研意识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一) 内容摘要: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为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意识的要求,教师应树立课程主体意识、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以促使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生转变,使之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特点。关键词:教师;课程意识;转变;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术界已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能从课程意识角度来探究教师教学行为的却并不多见。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后就能基本熟悉并掌握教学的操作程序,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与内在的需求,其教学行为方式也将基本定型,如教学行为上的自我认识、教学内容上的自我编排、教学方式上的自我选取等。所以,要想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适应素质教育推进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单靠一项政策或一种制度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教师固有的教学行为往往又会与较大的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面前束手无策,应该看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必然的,也是有条件的。在现实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同一个学校的教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的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得快一些,好一些,有的则转变得慢一些,差一些。这说明教师的主观条件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具备这些主观条件,让教师尽早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其中,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转变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课程意识,其教学行为都会或明或暗地受到其课程意识的支配和指导,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意识,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行为。而问题在于每位教师是否具有某种鲜明、独特而又合理的课程意识,从而能够促使教师转变其教学行为并使之更加有效。本文就此展开探讨,旨在使教师通过树立合理的课程意识去更加有效地指导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一、教师课程意识的概念探析已有资料表明,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自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eMullen,I.)首次提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即SBCD)概念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都尝试性地接受并实践着这一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正是源于校本课程的本质要求而存在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批判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其课程意识的唤醒。只有当他们产生了积极参与课程发展的意识之后,他们的批判能力与精神才能逐步形成”。为此,西方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对于其在课程决策、开发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信念。在我国,多数学者倾向于将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也有学者将教师的课程意识概括为:“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如何有效地教学,而是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等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因为,教育不只是一个个简单的操作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这一概括正好可以作为对上述定义的补充与说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就课程发展的理论而言,教师是课程发展中的一环。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然而,我国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几乎与课程“无关”,教师只管“照本宣科”,也就是只管教什么(实际上是考什么教什么),而不管为什么教,怎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每门课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实效等。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只形成以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大纲等一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作者:————————————————————————————————日期: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教师教育论文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孙乐 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作用,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效,是我们每个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教师首先必须改变的是自己的观念,因为行动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正确科学的观念。 1.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师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忠实执行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教书”,我们老师也称为“教书匠”。现在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一切,在教学任务上赋予传道、授业、解惑以新的内涵,要传授知识、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要解知识之惑,要解立身、成长之惑;在教学方法上,从以前的灌输到现在的民主、开放、多样、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地位上,从过去是学生的中心、主宰到现在是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职业意识上,要从过去的蜡烛、春蚕只照亮别人到现在的太阳既要照亮别人又要提高自己照亮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教师不但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理论修养,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一切知识。 2.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以前我们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怎么教,他们怎么学,我们把知识拼命地往学生的脑子里灌,使学生成为了被动应付的没有丝毫个性的人,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学生成为一

论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

论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 吉林油田供应小学温丽丽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新式课程改革,而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合作者和促进者,有事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自主具备课逞一时,对于丰富教学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因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尤其是新任教师这一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初期的教师队伍,是时间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 一、对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基本认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指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构成的一系列意识,一般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由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三个方面构成。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鲜明而合理的课程意识,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它涵盖三个要素:(1)教育信念与热情----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精神。(2)教育知识与经验----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正确的教育理念。(3)教育眼光与智慧----长远的眼光和聪明的智慧是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核。因此培养教师自主具备课程意识,对于丰富教学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等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作为21世纪的新型现代教师,新任教师应该从最初明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懈努力的追求。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包括: (一)课程系统意识: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现代教师具有课程系统意识,就是能把课程看成一个整体系统,缺少了其中任何环节,都是对课程改革课程实施十分不利的。 (二)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运作靠的是教师具体、仔细和创造性实施,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要在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等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加入到课程探讨和课程开发等活动中,直至达到课程目标实现教育目的。 (三)课程控制意识:教育过程是一个很宽泛的系统课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课程控制意识,才能利用好课程工具完成教育教教学工作任务。 (四)课程创新意识: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改革需要创新,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 二、新任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 新任教师处于工作初期,对于课程改革的把握还不能完全胜任,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对课程改革大纲进行“解读”和最大限度的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论教师课程意识和其唤醒

论教师课程意识和其唤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与保守课程改革不同,目前在我国兴起的新课程改革,其重要理念是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其在课程决策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敏感性、批判性、反思性意识。当前,教师有三种课程意识形态,即天真意识、惯性意识与批判意识。为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必需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并通过叙事、合作传记、价值之思等途径来实现。 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意识唤醒 近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特别表示在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拓宽同学知识视野、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促进同学主动发展等方面。但课程改革也引发了一些教师

的困惑与不安,有些教师将课程改革片面理解为:它是专家、行政部门等制定的理想课程,自身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因而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甚至有的教师只看到各种课程文本与教材,只体会到工作负担加重了,却看不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事实上,新课程改革突出的重要理念是,教师要从“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参与者”。当前,无论是后现代课程学者,还是批判教育学者都强调要关注、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教师不再是课程决策与发展的旁观者、可有可无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是其中的重要一员。目前课程改革中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师践行课程的能力不强,领悟课程的精神不够,而是课程意识的觉醒有待加强。因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已被视为课程改革与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关键要素[1]。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师教育必定是“以唤醒教师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教育[2]。 保守课程更多地强调教师要忠实执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20 □胡银林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研究前沿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变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也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青浦区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9年。它的诞生也是顺应了以人为本、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迄今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没有统编教材和评价运作机制的初职校来说,要对学生实施基础文化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双重教学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何等的艰难。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盲、聋、弱智学校课程方案》,初等职校未列其中。 这对我们初等职校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也就是说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 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初等职校的生源是以轻度智障为主的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都很薄弱,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很大,普通中学的教材跟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他们的需要。为此,我们以构建“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教材体系为目标,以适应初职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为使他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有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不仅构建起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还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各类校本课程和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事实证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双向的、是互利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研修 (一)举行校本课程培训 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如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不能有效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前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必须具备课程知识和课程开 发能力,必须具备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必须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基于我校当时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深感到校本课程开发带给我们教师的巨大挑战,同时它也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在市、区各级领 导和教育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 1、理论培训:为了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工作,了解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我们聘请教育局领导、特教专家、专业技师来校作有关课程理论方面专题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向,了解轻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2、知识培训:我们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市教研室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专家教授组织教师就“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编写原则、 编纂技能”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与实践,教师们都能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专业的课程有了全面认识。 3、能力培训: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的同时,我们又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与编写。进行专业应知命题、 题库建设、专业应会考纲编制和专业技能考证项目标准等专项能力的培训。构建“教、修、研”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条“教学实践———学习 型组织———团队研究———再指导实践”的培训链,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 1、从国家课程包括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出发,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和水平,减少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障碍,达到相当于初中学历的水平;专业技能的学

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非常重要的。《礼记》篇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喻诸德也。”事实上,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也是那些优秀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经验。全国名师魏书生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时也说:“只有坚持育人,才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以育人为本,书就好教了。”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加上家长、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使得不少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影响他们学业的进步,甚至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我认为:成才比成绩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平等观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应在有效的沟通中,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才会有师生交往的愉快、健康,才会有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教育所本应拥有的那份快乐。 2.个性观 个性观就是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都需要阳光雨露,更重要的是,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的差异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从学生个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长。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要把差异简单地认为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要有“绿叶红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在孩子的个性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最大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3.发展观 发展观就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提

浅谈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育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学过程中,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这种信息化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 素质。 一、信息素质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波尔于1974年提出的,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关于信息素质的定义在我国还没有定论,国内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素养和品质。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主要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信息知识主要包括对信息理论的理解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判断、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及创造、驾驭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主要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教师信息素质的特点 教师信息素质主要是指向教育教学实践的。它除了具备以上一般性信息素质的内涵外,又具有其职业的独特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信息观念和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作为教师,能运用信息传播规律来科学地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是教师信息素质培养和提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适应信息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使用意识、信息更新意识,才能把握对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才能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及学科建设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2.应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能力 应用信息的能力也称为现代信息社会的读写能力。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信息的责任感、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新的信息创造和传递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指对信息科学的基础和信息手段特 征的理解以及技术手段基本操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教师信息素质的核心内容,是现阶段教师急需具备和提高的主要能力。因为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和信息处理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具有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媒体和功能的选择能力 科学技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先进的、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而是提

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

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 摘要: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就是教师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程决策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制约教师课程决策意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和教师观。提高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培训、交流、反思性实践、课程研究和文化浸润。 关键词:教师;课程决策;课程决策意识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师(本文中的“教师”指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新课程改革实施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积极性不高,亦即课程决策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课程理论界已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问题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这些探讨对深化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推动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课程意识的核心乃是课程决策意识,本文试图对这一核心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教师课程决策意识的概念及意义 要把握课程决策意识的概念,需要先分析课程决策的概念。所谓课程决策(curriculum de cision-making),是指在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又译“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育的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我们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决定学生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学习什么学习内容,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课程决策的过程。整个课程运作过程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其中课程决策是在课程发展过程中“作决定”的过程,它是课程权力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程决策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的,其中典型的层次有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和课堂层次等。[1]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已成为课程决策的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教师参 与课程决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 其一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层次。一些课程论专家在1989年前后就建议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课程改革。[2][3]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的一个核心方面是校本课程决策,校本课程决策的参与者是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及起指导作用的专家等人员,其中教师是主体力量。 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层次。国家、地方、学校并没有将所有的课程都决定好,在各个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特定班级实际学习的课程进行决策。我们经常看到,在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并不完全一样,相互之间存在一些差别,这是因为,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权力选择适合于具体课堂的课程,这就是课堂层次的课 程决策。至于课堂课程决策的空间有多大,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中,这种空间有扩大的趋势。关于课堂课程决策,国外的学者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例如,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 I. Goodlad)曾指出有五个层次的课程,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行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后三个层次都部分地与课堂课程决策有关。目前,许多人主张课堂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创造而生成课程的过程,这种课程生成过程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层次的课程决策。因此,无论从事实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理由认为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认为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要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注意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即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教师要有四个方面理论认识并应用在实践中,进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第一,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 第二,从教师成长的过程看,可以粗略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1.适应磨合期——前3年的教师称教学新手。其特点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2.适应发展期——4-6年的教师,其特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称经验型教师; 3.成熟提高期——7-10年的教师,在适应期的基础上,教师因为个人职业的理想和发展需求,产生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的成熟教师(又称研究型的教师); 4.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熟练化的工作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的教学风格的时期称专家型教师。 每位在职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论教龄)去参照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即制定出教师个人的总体目标(30年)、长期目标(5年以上)、中期目标(3-4年)和短期目标(1-2年)。 第三,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突出校本,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随着课程教学的推进,很多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势,要想做一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目前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电子学习”,学好新课改的“四观”精要,即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教材观和新的评价观。把握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个体要加强同伴互助合作,即教师之间的专业切差、相互听课、评课和说课,可使教师个体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或者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经。

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意识,指主体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涵着主体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几方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综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教师普遍缺乏甚至毫无课程意识,语文教师也不例外。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出笼,对教学论与课程论之间的关系予以重新界定说明,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标准的确立,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语文课程本体意识的觉醒”[1],长期悬置的课程问题被突显出来,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缺位这一问题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如何激发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成为亟待解决的一环。基于此,本文试对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如何激发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作一浅陋的分析。 一般说来,“课程改革所引发的改变通常包括技术和理念两个面向”[2]。所谓技术面向,包含课程方案、教材教法、环境资源的改变;理念面向则包括课程观甚至教育观的改变、思考与行动的改变及学校中学习经验的改变。在这两个面向中,理念面向的转变极为重要。一方面由于“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无论理论多么的完美,它在实践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课程理论只有下嫁———从具体的实践情景中产生理论,才能获得新生。换言之,语文教师应该从学校及教学的具体情景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另一方面新《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如果能够参与和课程专家一起讨论新课程,增加对新课程的理解会使新课程得到更顺利的实施,但显而易见的是,教师必须先具备一定的课程知识与意识才可能参加这种对话。目前,刚性课程走向具有弹性的三级课程及新《标准》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将自主权赋予给教师,使教师有了“用武之地”,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就是一项十分迫切的需要了。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改中真正有所作为,充分展示个人的魅力,与新《标准》进行对话而不至于失语,理念必须转变,重新建构与新《标准》相应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能与时俱进。 1. 课程论的话语方式与教学论的话语方式的重新审视 严格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推进和国外各种教育理念的引进,苏联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国消解,但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论的话语方式代替课程论的话语方式却根深蒂固。这种话语方式给教师造成的观念影响是:教学方法成为教改的中心,一谈教改教师首先意识到是教材变了,在这两种话语对立的背景下进行所谓的“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脚镣跳舞”[3],从而出现了实际教学量不断膨胀而改革效果甚微的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