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案例

黄金山开发区新农小学王昭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79例5及《练习十七》第5、11、13题。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内容,学生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行的较复杂的行程问题,情节、数量关系比以前学的内容复杂,出现了“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

学生对于一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已经熟练掌握了,能通过“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解决,而两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虽然学生是初次遇到“相向而行”、“相遇”、“同时”、“速度和”等词,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相遇问题”中的各要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出示提纲式的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来分析,理解题意,这样难度很自然地就降低了,同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J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2、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引导式教学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有关路程的问题,谁来说一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生: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引导:一般情况下,咱们算的路程问题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

果两个人同时从一段路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什

么情况?

生:相遇。

3.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二、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1.出示教材79页例5。

齐读例5

1、根据自学要求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①小林骑车的速度是(),小云骑车的速度是(),小林骑车速度比小云的速度()。

②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km,这其实就是他们两人共同行使的()。

③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出发说明了什么?

④“相向”而行是怎么行使?点名用手比划一下。:

⑤“两人何时相遇”实际是求什么?

【设计意图】:相遇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融,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让学生根据自学要求

来自学,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题中找出关键的信息,明白相遇问题必须要找出两人的

速度,出发时间以及共同行驶的路程。同时这样分步理解可以降低难度。

--t 点名回答第①题。

点名回答第②题。

生:4.5km就是他们两人共同行使的路程。

回答③题。

生:说明小林和小云是“同时”出发的。

点名演示第④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相遇问题中两人的行驶方向,初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特点。

点名回答⑤题。

生1:求相遇的时间。

生2:两人共同行使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讨论:他们两人行使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点名汇报。

生1:两人行使时间一样。

生2:两人行使的时间不一样。

3、请两名同学分别代表小林、小云根据题意上台演示相遇。

其他同学边看边思考刚才的问题。

从表演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林与小云行使的时间一样吗?- 生1:“小云”表演得好,能明显地看出他的速度比另一名同学慢。 f 生2:我还看出了“小林”行使的路程要长一些。

生3:他们是同时出发,相遇时又是同时停止的,所以行使的时间一样。

【设计意图】: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林和小云,在讲台前演示相遇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进而理解“相遇”的含义。同时也为下面画线段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师引导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特征:两个人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4、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结合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

①画一幅线段图。(先尝试着画一画,然后小组讨论。老师边巡视边指导。)

②点名上台展示线段图,并讲解图意。.

③讲解线段图。(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

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相遇的地方可以用一个符号作标记。)

5、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吗?

学生先独立写等量关系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点名汇报。

小林行使的路程+小云行使的路程=总路程

6、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问题。

点名上台板演。

方法1: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还有其他解法吗?点名上台板演一方法2: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0.2)x=4.5

0.45x=4.5

X=10

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知道这两种方法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引导小结: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路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总结与概括能力,而且对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大脑中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两列火车从相距570k m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k m,乙车每小时行80k m。经过几个小时两车相遇?

2.两地间的路程是455k m。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经过

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8k m,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设计意图】:练习是课堂教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路程

教学反思:“相遇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个内容之前,我认真对本知识点进行了研究,结合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情况,我拟定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所以即使是学困生也能积极参与到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之中。

课始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了“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新知做好铺垫。新授时重点是采用演示法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相遇、同时出发、相向(相对)而行”的概念,学生们兴趣很高,并能直观地看清两人的速度以及所走路程的不同,同时也很轻松地弄清了相遇问题的特征,所以我让学生根据题意来尝试着画线段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来。我们知道线段图能使题意更加形象直观,数量关系更清楚,是我们理解和简化行程问题的好办法。多用这样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以后解答相遇问题时,要采取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弄清题意,理清思路。

让学生来小结相遇问题中的两种等量关系,既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列方程解应用题及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学生会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写出下面各题的式子. 1.比的3倍多15 2.比的4倍少2 3.2个与34的和 4.5个与0.6的3倍的差 (二)解答复习题 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 23×3+15 =69+15 =84(人) 答:合唱队有84人. 二、新授教学 (一)导入新课(改复习为例4) 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1.比较: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这句话没有变; 不同点:复习题已知舞蹈队人数求合唱队人数, 例4是已知合唱队人数求舞蹈队人数. 2.教师说明:例4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师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教学例4 1.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看图思考:舞蹈队人数和合唱队人数有什么关系?2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舞蹈队人数的3倍加上15正好等于合唱队人数. (根据:合唱队人数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多15人) 4.列方程解答 教师板书: 解:设舞蹈队有人. 答:舞蹈队有23人. 5.思考: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或) 引导:例题的方法最简单,解题时要用简单的方法解. (三)变式练习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 列方程解决问题 1、基本步骤: (1)审: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一般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如果未知数有几个,可以设其中一个,然后根据关系表示其他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某个量为x,再通过这个量去求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所设的未知数和已知条件,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答:回答题目所问,写出答句。 2、注意点: (1)找到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列方程解决问题时一般把未知数x单独放在一边,等式的左边。 (3)设未知数x时要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求出的x的值不带单位名称。 【经典列题】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张村果园有桃树x棵,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梨树有()棵。 2、王叔叔在鱼池里放养鲫鱼x尾,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放养的鳊鱼 ()尾。 【练习1】在括号里填含有字母x的式子。 (1)公鸡有x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倍。母鸡有()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 ()只,公鸡比母鸡少()只。 (2)商店里有苹果x千克,香蕉的质量是苹果的1.2倍,香蕉有()千克,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千克,香蕉比苹果多()千克。

【例2】解方程。 12x +13x =400 3.6x -0.9x =1.62 x +0.6x =2.4 74x -68x =108 【练习2】解方程。 25x +45x =210 x -0.7x =15 【例3】列方程求X 的值。 【练习3】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 的值。 (1) (2) χ米 25米 15米 χ平方米 番茄地: 茄子地: 15平方米 95平方米 小明65米/分 小英55米/分 张村 李庄 χ分相遇 360米 x 米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问题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 庄河市青堆镇中心小学马伟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3、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难点: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2、应用 ⑴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⑵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3、可以看得出来数学与交通是密切相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

来继续研究相遇问题。 二、探索新知 (大屏幕出示教材情境图) 大家请看大屏幕,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m,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淘气步行的速度是70米/分,笑笑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 1、估计两个人在哪个地方相遇?(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 既然我们知道了淘气和笑笑会在邮局附近相遇,那么现在你还想求什么呢?(生:他们在出发多久后相遇?) 2、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对于相遇问题的解决,我们一般会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分析,那么你们能不能把这条路线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表示了什么?) 老师将你们在下面画的图总结出来,大家看一下。 3、仔细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等量关系) 笑笑行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840米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我们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关系式: 淘气的速度×时间+笑笑的速度×时间=840米 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有价值,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的帮助。 我们知道淘气的速度是70,时间是x;笑笑的速度是50,时间也是x。 4、学生根据发现列方程,并求出相遇时间。 学生汇报,后老师大屏幕出示。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卢氏县双槐树乡中心小学曹新荣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求相遇时间、速度等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速度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创设情景 1、讨论、理解感受相遇问题的几大要素(同时、相遇、相对、相向这四个词的意思) a、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说: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走(学生表演感受同时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学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对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 相向是两个人对着走. (学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b、进一步理解两人同时相向而行为例题做最后的铺垫。 学生:演示两人同时1分钟走多远、2分钟走多远、3分钟走多远、4分钟走多远。c、教师引导:说一说两位同学8:00同时相对走8:05分相遇,他们走了多少时间? 小结: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有哪些相等关系?(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点明课题)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三、探究新知 (一)自学检测: 1、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km。小林每分钟骑250米,小云每分钟骑200米。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 指名学生说出做法,激励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练习,4号同学板演。 三、达标练习: 1、妈妈和小红相距600米,妈妈和小红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分钟后相遇,小红每分钟行45米,妈妈每分钟行多少米? 2、妈妈和小红相距600米,妈妈和小红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妈妈每分钟行75米,小红每分钟45米,几分钟后相遇? 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点评。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两题的做法。 同学们,谁能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堂清测试: 1 、两个工程队同时开凿一条675m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25 天打通。甲队

五年级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练习题

五年级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练习题 1、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2.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1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237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3、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4.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同地相背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250千米? 5、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7.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辆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几小时后辆车相距120千米?

8.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38千米的两地相向行走,甲每时行3千米,乙每时行5千米,经过几时后二人相距6千米? 9.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客车和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5倍,客车的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 两地相距33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开出后5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千米,甲车甲车和乙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方程 20x=405y-30=1001y-y=100 85y+1=8645x-50=40 +x=9.8÷2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48千米的两地相向行走,甲每时行3千米,乙每时行5千米,经过几时后二人相距8千米?

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二次备课1.阅读例题后,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解 决哪些问题? 2.题目中是怎样说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关系的?你能 用等量关系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在这个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 求的?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回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5.尝试解答。 二、交流共享

根据先学提纲交流预习作业及例1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2、(出示例1)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吗?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 +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析题目,理解数量关系并列方程求解,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7: 1、出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教师引导:先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去年的体重+2.5kg=今年的体重 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kg 3、教师引导:根据去年的体重+2.5=今年的体重,可以怎样列方程。 4、去年的体重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未知量可以设为X) 5、教师板书: 解:设小红去年的体重是X千克。 X+2.5=36 X = 36-2.5 X =33.5 6、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引导:“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可以怎么样列方程?又该怎么解?学生自主完成 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6-x=2.5 X=36-2.5 X=33.5 7、引导:先检查方程列的的是否正确,再检验方程的解,看看两种方程的解答结果是否相同。 8、总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先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 ②要根据题中之间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③求出答案后,还要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填写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非洲象的体重×33=蓝鲸的体重 小结:①弄清数量关系 ②非洲象的体重未知,所以设非洲象的体重为X。 ③求出方程再检验。 2、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学生自主思考数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校对。

第10课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最新教案)

第10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4~P15例10、练一练P16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客车的 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95+85)×3 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95×3+85×3 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P14例10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

(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2)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1)列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 解:设货车的速度是为x千米/时。 95×3+3x=540 (95+x)×3=540 285+3x=1463 95+x=540÷3 3x=540-285 95+x=180 3x= 255 x=180-95 x=255÷3 x=85 x=85 答:货车的速度是为85千米/时. (4)检验 三、拓展应用 1.P15练一练 (1)先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 (2)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并解方程 2.P16第4题 1.5x-x=1 4x-8×5=20 0.2×2+0.4x=5 3.看图列式 (1)求路程 (2)求相遇时间

(完整版)五年级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训练1列方程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 学校今年栽梧桐树128棵,比樟树棵数的3倍少22棵。学校今年栽樟树多少棵? 2. 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子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子多少只? 训练 2 列方程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比一座普通住宅楼的31倍多3米,这幢普通住宅楼高多少米? 2、今天促销,售出女装125件,比男装的4倍还多5件。今天售出的男装多少件? 训练3 年龄问题 1、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7倍,小明比爸爸小27岁。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2、去年小明比他爸爸小28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3、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妈妈比儿子大24岁。儿子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训练4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1、两地相距66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4小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地相距1000米,小华从甲地、小明从乙地同时相向而行,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每分钟走45米。两人几分相遇? 训练5 两积之和问题 1、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每个篮球14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具隧道。15天共开凿了2070米,甲队每天开凿65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3、商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其中有8筐苹果,剩下的是梨,梨有30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4、师徒两人在15天中共完成465个零件。师傅每天制造18个,师傅每天完成的件数比徒弟多多少个? 5、学校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84元。买回篮球5个,每个56元,买回的排球每个49元。学校买回多少个排球?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2.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2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 北京 上海 甲每小时行122千米 乙每小时行87千米 ?千米 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22+87)×7 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7+87×7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尝试 1.出示例题示意图。教师口述: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指名读题,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汇报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 北京 上海 甲每小时行?千米 乙每小时行87千米 1463千米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案例 黄金山开发区新农小学王昭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79例5及《练习十七》第5、11、13题。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行程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内容,学生初次接触有关两个物体运行的较复杂的行程问题,情节、数量关系比以前学的内容复杂,出现了“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 学生对于一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已经熟练掌握了,能通过“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解决,而两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虽然学生是初次遇到“相向而行”、“相遇”、“同时”、“速度和”等词,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相遇问题”中的各要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出示提纲式的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来分析,理解题意,这样难度很自然地就降低了,同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J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2、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引导式教学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有关路程的问题,谁来说一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生: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引导:一般情况下,咱们算的路程问题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 果两个人同时从一段路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什 么情况? 生:相遇。 3.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用方程解相遇问题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5(用方程解相遇问题) 2014年12月12日第二节 教学内容:教材第79例5 P82 11、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复习:我们学过有关路程的问题,谁来说一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2、周日小林从家骑自行车去图书馆,每分钟骑250米,骑了10分钟

到达图书馆,小林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3、周日小云从家骑自行车去图书馆,每分钟骑200米,骑了10分钟 到达图书馆,小云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如果小林家在图书馆的西边,小云家在图书馆的东边。那么小林家和小林家相距多远?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相遇时,他们行驶的路程与两地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解答,如果有困难, 可以和小伙伴商量商量。 小林家图书馆小云家引导:一般情况下,咱们算的路程问题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果两个人同时从一段路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会怎样?(相遇)揭题:今天我们就利用方程来研究相遇问题。二、挑战自我 (一)出示教材第79页例5。(改编数据)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训练3 年龄问题 1、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3.7倍,小明比爸爸小27岁。爸爸和小明各多少岁? 2、甲乙两人年龄的和为29岁,已知甲比乙小3岁,甲、乙两人各多少岁? 3、爷爷今年71岁,比小华年龄的6倍还多5岁,小华今年几岁? 4、去年小明比他爸爸小28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5、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6、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妈妈比儿子大24岁。儿子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7、小明的爸爸年龄是他年龄的9倍,妈妈的年龄是他的7.5倍,爸爸比妈妈大6岁。你知道小明今年几岁吗?

训练4 行程问题 1、两地相距66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 2、小东、小英同时从某地相背而行,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5米,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距285米? 3、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4小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地相距1000米,小华从甲地、小明从乙地同时相向而行,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每分钟走45米。两人几分相遇? 6.两地间的路程是21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行走,3.5小时后两人相距38.5千米。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行走多少千米?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1.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用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类方程的解法。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运用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积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方程,知道什么是方程,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前的学习中对数量关系强调不够,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准确地找到数量关系。本课的内容只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本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预习内容: 1.解方程: X-20=35 X+4=34 回忆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

苏教版五下《列方程解决一步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未知数是减数的方程。 2.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方程的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正向思考来解决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培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7情境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交流。(两个学生在测量体重) 谈话: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十分旺盛的时期,身高和体重时刻都在变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关于测量体重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7。 (1)出示教材第8页例7情境图。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提问: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数量关系。 指名回答。 回答预设: ①小红去年的体重加上2.5千克等于今年的体重。 ②小红去年的体重减去去年的体重等于2.5千克。 教师小结:可以根据“去年的体重+2.5=今年的体重”列出方程。去年的体重不知道,可以设去年体重为x千克。 板书:解:设小红去年的体重是x千克。 教师强调:这里要写“解”字,表示下面是解题过程,而“设小红去年的体重是x千克”这句话必须写出来,表示下面列出的方程是什么意思。 现在,去年的体重相当于已知,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这道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解法: x+2.5=36

x=36-2.5 x=33.5 提问:根据“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这一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指名回答。 板书:36-x=2.5 提问:怎样解这个方程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先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师边指导边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板书:36-x+x=2.5+x 36=2.5+x 2.5+x=36 X=33.5 (2)讨论:我们已解出x的值为33.5,这个值是否正确?你打算怎样检验?与同伴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可以先检验方程列得是否正确,再检验方程的解,也可以看两种方程的解答结果是否相同。 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记得写“答”。 (3)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谁来说说,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①先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 ②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求出答案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并写出“答”。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提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你是根据那句话找到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怎样解。 学生独立解方程。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2题。 四、课堂总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题型四

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题型四 1、两地铁路线长84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每时行驶9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辆汽车从相距4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还相距10千米,已知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求另一辆汽车的速度。 4、AB两地相距400千米。一列客车与一列货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时后两车还距50千米,客车每小时走80千米,货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5、小明和小东同时从相距270米的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东每分钟行40米,两人几分钟相遇 6、两地相距5600米,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00米。几分钟相遇 7、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每分钟行6千米,6分钟相遇,慢车每分钟行多少米 8、甲乙两城相距千米。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81千米,慢车每小时66千米,几小时相遇 9、甲乙两车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快车是慢车的速度的倍,求快车慢车的速度 10、两地相距988千米,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9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AB两地相距300千米,两车封鳖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各自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即过8小时后他们第二次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行多少千米 12、甲乙两地相距7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列方程解相遇问题人教版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79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能在线段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方法:以等量关系来思考问题的策略。 3.能力:提高学生建立相等关系式的能力,渗透模型思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答 教学难点:确定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路 小红和小明同时在这条路上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1)同桌相互讨论,准备把你们能认为会发生的情况到前面来走给大家看。(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各种情况 预设:①两人站在路的两端,相向而行最后相遇 ②两人站在路的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距离 ③两人站在路的两端,背向而行 ④两人站在路的两端,同向而行(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⑤两人站在同一个地点,背向而行 ⑥两人站在同一个地点,同向而行 …… (3)学生每展示汇报一种情况,课件同时动画出示,并提问:如何求它们之间相距的路程? 2.引人课题 同学们真会动脑,两个人在同一条路上走,想出了这么多的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第一种情况,出示课题《相遇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 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5米,经过4分钟相遇 ,甲、乙相距多少米? ① 那两位同学愿意把题中的意思到前面来走给大家看?(同桌两位同学演示)师突出两人所行时间相同 ② 你能用手势把题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两个拳头分别表示小红与小明,桌子的长表示路程)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 ③ 把刚才手势表示出来的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④ 学生汇报交流,汇报要求结合线段图进行讲解 预设(1) 小红行的路程+小明行的路程=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 65×4+75×4 (2) 速度和×相遇时间=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 (65+75)×4 2.你会根据线段图改编上面的应用题吗? 学生改编并出示:①小红和小明从相距560米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7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 ②小红和小明从相距56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小红每分走65米,小明每分走多少米?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题 (1)你能用手势把题意表示出来吗? (2)把刚才手势表示出来的题意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3)这题与上题在叙述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红行的路程 小明行的路程 小红 小明 ?米 ?米 小红 小明 65米 75米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说课稿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相遇问题是北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因此我们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到底如何定位?是强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和解答”“回顾与反思”?还是让学生掌握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 目标的定位就需要我们去关注前期学习的内容:前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系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内容,清楚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找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2)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并检验,并在邮票的张数场景中学习了有关和倍问题“x+3x=180”类型的方程解决问题,在联系中解决了年龄问题“3x+4=37”两部分都用x表示的方程解决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用方程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张白纸,并且在前面的四年学习中都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果在本课中继续强调“阅读与理解”“分析和解答”“回顾与反思”,则给学生以“炒冷饭”的感觉,过于注重文字上的步骤,缺少了学生自己的感悟。而定位“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目标,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 3、让学生在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面积问题、购物问题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中,掌握用ax+bc=d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模型思想。 其中,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ax+bc=d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面积问题、购物问题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模型思想。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整节课我们力求凸显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一题多用中举一反三,感受找等量关系对于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快速有效地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常常对复杂的题目等量关系却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不会主动去写出等量关系,对于等量关系的重要性感受不够。本课在设计中,将尽量发挥例题的作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检验的方法,即将问题当做条件代入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组题目都是由同一个等量关系(即: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甲乙一小时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总路程)来解决的,从而感受到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以及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举三反一”,沟通联系建立“ax+bc=d”的模型。在练习环节中,让学生在解决“购物问题”,“面积问题”后,与前面的”行程问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教材79页例题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一、创设情景 师:生活当中的数学无处不在,钟老师在教师里走一走,我就能走出一个数学问题出来。钟老师一分钟走60米,走了5分钟,一共走了走多少米?(300米)一分钟走60米在我们的数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名字叫什么(速度),走了5分钟就是(时间),一共走了多少就是我们求的(路程),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老师这么一走就走出了一个数量关系式,这是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点新的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二、新授 小黑板出示例题5 小林:小林每分钟骑250m。小云每分钟骑200m。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00m。周日早上9:00 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几分钟后相遇? 1、学生读题,学生边读边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知道了路程和每个人的速度,求相遇的时间) 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的词我们要理解一下,相距,相向,相遇,同时。 相距就是小云家和小林家的距离,相向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相遇就是两个人碰到一起了。同时就是同时出发。 2、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 师:在数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我们可以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小林家和小云家的距离。用箭头表示他们行走的方向,他们是在怎么行走的在哪里相遇了,哪个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把他们行走的过程演示出来。他们在哪里相遇了,在靠近小云家的中间相遇了。 3、根据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 借助线段图我们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左边这一段距离是小林骑的路程,右边这一段距离是小云骑的路程,而他们两个人的路程合起来就是小云家和小林家的距离,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总路程。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这个线段图写出一个等量关系式吗?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