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导学案与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导学案与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导学案与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导学案与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导学案与答案

导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问题案

【课标目标】

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3、了解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用科学的态度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用科学的态度亲近自然、理解社会。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链接】

1、人物介绍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水稻研究。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

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2、文体知识:

通讯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新闻文体,比消息长,内容更为丰富。可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人物和事件。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以写人为主,专门介绍人物的典型事迹、成长过程和精神面貌,可以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写人物生活中的片段,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在统一的主题下写一组人。

【自主学习】

1.字词正音

籼()型祖籍()黔()阳大相径()庭

丰硕()鉴()于矢()志不移兵不解()甲

钵钵()雌蕊()劫()后余生搅拌()2.词语解惑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劫后余生:

功成名就:

兵不解甲:

经久不息:

【学生疑惑】

【问题探究】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2、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3、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4、全文有多处细节描写,加强了这篇人物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文章增色不少。请在文中找出一二,并加以分析。

5、读过课文后,你认为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请用“我从袁隆平身上学到了…………”这种句式来表述。

【教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籼型(xiān)祖籍jí黔qián阳大相径(jìng)庭

丰硕(shuò)鉴(jiàn)于矢志不移(shǐ)兵不解甲(ji ě)

钵钵(bō)雄蕊(ruǐ)劫后余生(jié)搅拌(jiǎo)

2、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功成名就: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兵不解甲:指没有半点儿休息直接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经久不息:(声音)经过很长时间不停止。

【问题探究】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物种学的,没有培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感到很惭愧,很自责。表现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育杂交水稻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袁隆平提出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3、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

4、全文有多处细节描写,加强了这篇人物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文章增色不少。请在文中找出一二,并加以分析。

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

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5、严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农业的卓越贡献。通过生动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纯朴、实干、敬业、执著的老科学家的形象。赞颂了袁隆平严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本文写作特色:1.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2.生动的细节描写。3.用数字说话。

四、【拓展延伸】

读过课文后,你认为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请用“我从袁隆平身上学到了…………”这种句式来表述。

五、【课堂巩固】

1.选词填空

(1)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的学术报告和答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A.精彩B.精湛C.优美D.严谨

(2)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还以()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A.迅猛B.迅速C.凶猛

2.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立下志愿决不改变。()(2)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3)比喻彼此相差太远。()(4)神异的光辉。()

3.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请大家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

4、新闻知识填空。(6分)

①消息通常是由、、等三个部分组成。

②新闻的特点是、、。

③电视新闻以和为主要传播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性、性、性。特写的重要特点是新闻性与的统一。

5、把下列四篇课文和各自的形式连接起来。(2分)

课文形式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人物通讯

《别了,“不列颠尼亚”》消息

《生命之舟》特写

《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电视新闻

6、下面句子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突出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中国人民无比振奋无比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B.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说明建筑物没有人居住)

C.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因为冲锋舟的冲击力大,会冲伤小

女孩,因此需要绕着接近目标)

D.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说明这种杂交水稻研究技术难度大,理论高深,培育成功后产量高、经济效益巨大,国际影响广泛。)

7、阅读《泉州晚报》一则消息,完成1——5题

“泉州十八景”评选揭晓

本报讯(记者杨秋香)历经候选景点推荐、市民投票、景点考察和评选投票,长达8个月的“泉州十八景”评选活动,昨天有了结果,十八个景点终于产生。

昨天评选的这十八个景点是:开元寺、崇武古城、洛阳桥、府文庙、牛姆林、清水岩、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郑成功史迹、蔡氏古民居、五里桥、东湖公园、涂门街。

“泉州十八景”评选活动自去年11月拉开帷幕以来,在各级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和广大市民踊跃参与下,共推荐了85个候选景点。评选办公室根据专家学者意见从中精选出40个,充分发动所辖居民积极参与投票评选。这次投票评选规模空前,评委会共印发60万张选票,基本覆盖到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的社区和乡村,选民包括学生、公务员、农民、工人、解放军和教师等。同时开设免费评选热线和网上评选。有近十万市民参与网上或电话评选活动。在收回55.2万张市民选票、组织评委实地考察的基础上,7月14日,评选办公室召开了全体评委会议,评委以记名投票方式表

决。最终,市民评选与评委评选的结果基本吻合,综合市民和评委评选的结果,评选办公室确定了“泉州十八景”。(《泉州晚报》2003.7.23第一版)

(1)上面这则消息的导语包含几方面内容?

(2)根据上文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入数字,后回答问题。

①“泉州十八景”的参评候选景点有个,评选活动长达月,共印发张选票,收回万张选票。

②上面这些数目说明了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六、【课后提升】

学有所悟(学习感想):

3.文中在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时,就多处运用了数字。请大家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这些数字究竟对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呢?

如:“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五十,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这些数字有利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从而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作用:使事件更感人、更具说服力、更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4、①消息通常是由标题、导语、主体等三个部分组成。

②新闻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③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视象性、及时性。特写的重要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上面这则消息的导语包含几方面内容?(3分)

评选过程、评选时间、评选结果。

3.根据上文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入数字,后回答问题。(6分)

①“泉州十八景”的参评候选景点有85个,评选活动长达8个月,共印发60万张选票,收回55.2万张选票。

②上面这些数目说明了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泉州十八景”评选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

3.结构分析

文章大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1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单材料,以及他产生研究杂交水稻的想法。

第二部分(第12~16段),简单介绍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些内容以及袁隆平长期以来矢志不移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7~40段),在党的关怀下,袁隆平的试验取得巨大成功并赢得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因而获得几项科学大奖。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伶官传序导学案答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 顿挫的文气。 2、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 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学习重点、难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3、关于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文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正字音: 李存勖xù盛衰之理 shèng 盛以锦囊 chéng 及仇雠已灭ch óu 契丹qì三矢shǐ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欤(yú)二、研习课文 分析第一段 重点词语:盛衰之理 (道理 )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

《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

1.重点字词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 ..()得 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 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以一少牢 ()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已灭, 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 ..()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 ..()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 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重点翻译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重点字词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名词作动词,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所以(……的原因)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把)三矢(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归附)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给)尔三矢,尔其无(通毋,一定)忘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官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背着)而前(名状,向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正)其系(捆绑)燕父子以组(绳索),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仇人)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在夜里)呼,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者四(名状,在四面)应,仓皇(急急忙忙的样子)东(名状,向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看),不知所归。至于(直到)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或者)本(名词作动词,推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使动,使……兴盛)国,逸豫可以亡(使动,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全)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被)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事物),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重点翻译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 (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我与地坛导学案答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答案 一、预习自测: 【识易错音】给加点字注音 坍.(tān)圮.(pǐ)窸窸.(xī)窣窣.(sū)亘.(gan)古不变 蝉蜕.(tuì)恪.(ka)守撅.(juē)猝.(cù)然 倔强(jiàng)捋(lǚ)胡子 强强(qiáng)横捋 强(qiǎng)迫强(qiǎng)词夺理捋(luō)起袖子 熨(yùn)斗隽(juàn)永 熨隽 熨(yù)帖隽(jùn)秀 【记形似字】根据注音写汉字 Fēn(纷)纭缘fan(分) zuó(坐)落 cāng(苍)凉 cāng(沧)桑 专心zhì(致)志 bìan(辩)论自顾不xía(暇)闻名xía(遐)迩 xía (瑕)疵 狼jí(藉)捉mí(迷)藏 xùan(炫)耀头晕目xùan(眩)安xiáng (详) Xiáng(祥)和荒wú(芜) cāo(嘈)杂 二、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我”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第二部分第一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三、探究点一: 1、(1)首先,地坛和作者的家距离很近,这为作者走进地坛创设了外在条件;其次,文中写地坛在“等待了四百多年”后,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荒芜、冷落,与“我忽地残废了双腿”,失魂落魄有着相似的特点,作者和地坛有了心灵上沟通的可能,自然就有了相怜相惜之情。

(2)荒芜但并不衰败 (3)“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使得这里不再衰败,它们让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了答案,安然于生命的逆转,视死如节日,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2、第一个问题,关于死:“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即“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即“我”应该怎样活的问题。 结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3、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中,很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第五段和第七段的景物描写,都显示了生命的激情,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训练案 一、D D B 导学案二 探究点二: 2、反复写就表明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扉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使文章更加动人,母亲对作者的爱也更深沉,也能从侧面突出母亲的形象。 3、这句话说明了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车辙”可看做是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一体了,和作者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4、“我”、地坛、母亲三个因素在文中是紧密联系着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三者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句就点明了三者的关系。

《伶官传序》导学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和名言名句。 2、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难点:积累文言知识。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2、解题:《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伶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音乐戏曲,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3.背景介绍: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需简要说明写作的历史背景,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预习自测】(课前预习——完成下列题目——课上检查、订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 案 一、学习目标: 1.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顺句子。 2.研读:读清字词,读懂文意。 3. 精读:读丰故事,读出个性。 二、学习层次: A层:读懂课文,领略古文的语言之美,培养语感。 B层: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C层:使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三、学习步骤:合作探究读出味道,个性解读读出思考。【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鲁肃、吕蒙、孙权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 2、查阅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自己整理并填写在下面。《孙权劝学》选自,这部书是主持编纂的体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本书的编者是(朝代)、家。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⑤遂( )⑥岂( )⑦更()

4、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②卿: ③当涂:④辞: ⑤治经:⑥邪: ⑦涉猎:⑧见往事: ⑨及鲁肃过寻阳: ⑩过寻阳:⑾即更刮目相待: ⑿见事:⒀蒙乃始就学:⒁肃遂拜蒙母: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即更刮目相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课堂自主学习】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小组活动:1、推选一位同学负责读课文一遍 2、其余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圈出你个人认为不太准确的字词; 3、读完后,大家把圈出的字词正音。 方法链接: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 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

《我与地坛》学案

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我”与地坛的缘分(1-5); 第二层, “我”在地坛中冷静下来,思考死和生的问题(6、7)。——死是容易的,关键是怎样活下去。园子中的一切撞击着作者的心灵与情感,他从中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写坚韧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1-3)。 第二层,“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4-10)。 这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也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他们都给“我”生的启示。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 我去地坛 ---------- 母亲“准备”---------- 母亲“目送” 我在地坛----------- 母亲“心忧”---------- 母亲来“找” 作者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和伟大,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忧虑之中,她的悲苦深沉不外露。母亲早逝,仅仅活了49岁,再也看不到儿子的出息,母亲没有看到儿子发表作品的一天,没有看到儿子作品获奖的一天,没有能分享儿子的快乐。作者对母亲的悼念是魂牵梦萦,痛彻心扉。 作者是怎样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提示: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与我 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 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 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4 孙权劝学 学案及答案-最新

4 孙权劝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二、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自以为 ..()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 (6)即更.()刮目相待 (7)蒙乃.()始就学 (8)权谓.()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孰若孤 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伶官传序》导学案设计

《伶官传序》导学案 一、基础积累: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永叔,晚年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和王安石等都出于他门下。 2、读课文,正字音: 伶()官盛()衰之理盛()以锦囊()仇雠()契()丹三矢()逸豫()函()梁君臣之首 系()燕父子以组困于所溺()为()天下笑 二、课文解析及内容总结 1. 第一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推究)庄宗之所以(…… 翻译划线的句子: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 段意: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第二段:世言(世人传言)晋王之将终(临死)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名词作动词订立盟约)为兄弟,(1)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遗留的仇恨)也。(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志!”庄宗受(接)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祭祀)庙,请 段意:论证中心论点。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第三段:(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仇敌)已灭,天下已定,(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匆忙)东出,未及(没有等到)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4)满招损,谦得益。”(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划线句子: (1)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 (2)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 (3)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4)“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5)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段意: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段:故方(当)其盛也,举(全)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被)天下笑(讥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事物困扰, 段意: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2.结构总结: 三、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⑴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作动,订立盟约)⑵而告以成功(动作名,成就了的功业) ⑶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匣子装)⑷一夫夜呼(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盛衰由于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 后唐庄宗失天下总 起 提出论点: 分 说 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分 说 反面 逸豫可以亡身 启 示 满招损,谦受益 总 结 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15《孙权劝学》导学案附答案

15*孙权劝学 精彩开篇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可以改变人,知识能够塑造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就是一例。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3.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卿(qīnɡ)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更(ɡēnɡ)2.解释下面的成语。 (1)吴下阿蒙: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3.作者链接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4.作品介绍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自以为/大有所益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答案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 ?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 备的精神品质学习作者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难点】 1. 侧面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 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人物链接】 海伦凯勒(1880 年6月27 日- 1968 年6月1日),美国着名的女、、、社会 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 年与莎莉文 老师相遇。1899 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 年6月1日逝世, 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着作。其中最着名的有:《》《》《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 机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之一。 安妮?莎莉文,1866 年4月出生于美国。5岁时因一场(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 年10月进入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 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 年3月,安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 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 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的 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 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自主学习】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使就学 7、卿今者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五、问答题: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 【合作探究】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

《伶官传序》学案(含答案)

其二:欧阳修和《伶官传序》 一、作者简介、解题及创作背景 1.欧阳修:字________,号________,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 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2.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3.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后唐---庄宗。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 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当年他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俘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周匝来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与忍辱负重。 周匝对庄宗说:“我被梁人擒获,能够活到现在,多亏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帮忙。请陛下赐给我两个州报答这两人。”庄宗答应封这两个人为刺史。郭崇韬劝他说:“和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是些忠诚勇猛的英雄。现在天下刚刚创立,还没有封赏一个功臣,就先把伶人封为刺史,恐怕失掉天下人心。不能这么做!”于是没有执行命令。一年后,伶人多次向庄宗进言,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你还不执行的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很惭愧。你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为了我,就委屈执行吧。” 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

(完整版)《我与地坛(节选)》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灼热(zhuó) 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宿命(sù) 捋须(lǚ)玉砌雕栏(qì) 解析 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 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 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解析 “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 C

i n g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 .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 蕴。 D .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 B .“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 “荒芜”换位。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 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 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 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伶官传序导学案

高三《伶官传序》复习学案 2016.10 一、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5、君臣相顾() 6、至于誓天断发() 7、抑本其成败之迹() 8、满招损,谦得益()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11、举天下之豪杰() 二、一词多义 1、与: ①与尔三矢()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④若水之归下也()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以乱易整,不武()④天下事有难易乎() 4、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三、词类活用 1、函:函梁君臣之首() 2、夜:一夫夜呼() 3、东:仓皇东出() 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难句翻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完整版)《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

城阳七中年级导学案 姓名班级主备人:韩超编号:(一)文学常识积累 (二)字词句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孤岂欲卿.()但当shè()猎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 ..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 ..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中考链接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3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3、仔细阅读《孙权劝学》,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四)1、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通,。 邪(yé)::通,。 2、一词多义 ⑴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⑶之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 ②忽啼求之.( ) ③或以.钱币乞之( ) ⑷若①孰若.孤( ) ⑵见①见.往事耳( ) ②关山度若.飞( ) ②见.藐小之物( ) ⑸当①当.涂掌事( )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但当.涉猎( ) 3、古今异义古今 博士: 往事: 及: 大: 孤: 更: 过: 但: 4、解释人称的用法。 (1).卿今当涂掌事()(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非复吴下阿蒙()(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归纳文中两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①解释: 造句: ②解释: 造句: 6、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五)拓——拓展延伸。 1、请写出两句读书名言并注明作者、出处。 (1) (2) 2、请写出两个名人勤学故事。 (1) (2) 3、说说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主要经历、小故事(不少于三个)。 (1)人物:故事: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附 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学习作者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学习重点】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学习难点】 1.侧面描写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2.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人物链接】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着名的女、、、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着作。其中最着名的有:《》《》《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出生于美国。5岁时因一场(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 ) 繁衍.( ) 迁徙.( ) 觅.食( ) 譬.如( ) 栖.息( ) 小憩.(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 繁衍: 迁徙: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课文解读】

《伶官传序》导学案 (1)

备课时间:2017年12月25日授课时间:2017年12月25日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的文气。 2、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难点:文章借古讽今的手法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劝谏。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号,谥号,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解题: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3、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

《伶官传序》导学案(教师版)

《伶官传序》导学案 [目标展示]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名言名句。 2、理清全文思路,分析论证结构。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导学过程] 一、解题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和王安石等都出于他门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二)写作的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三)人物介绍 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生子当如李亚子。李亚子指的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的喜爱。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进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了解庄宗的生平。 二、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正字音: 盛衰之理盛以锦囊及仇雠已灭 契丹三矢逸豫 (二)掌握重要句式和重点词语(原、函、夜、四、东、兴、亡、忽微等)的意义和用法。 1、特殊句式 A、此三者,吾遗恨也 B、盛以锦囊 C、系燕王父子以组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智勇多困于所溺 F、燕王,吾所立 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