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1、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途径来记忆所学的容往往能够取得比较高的效率。对枯燥的地理知识,通过地理图像案例使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课教学知识性强,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地理课教学通过图像案例的运用,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又能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机会,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由厌学变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3、优化教学过程

用图像案例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发表自主见解,讨论交流各自观点等形式,为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优化了教学过程。新版高中地理教材,选编了一些很好的教学案例,如鹿特丹港的土地利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等。通过对教学图像案例的解析、研讨,不仅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学习容,同时实现如下教学过程的优化:(1)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由于图像案例往往提供了地理事实材料和情景,学生想要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容、探索本质特征,需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隐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同时通过举一反三、引申扩展、迁移模拟、类比评价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并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因此,图像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图像案例教学改变着单一通道的知识传递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信息传输,情感交流和意向沟通。在图像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建立空间思维,而且还需要表达和交流,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图像案例在研究性学习中,还有赖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个体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

(3)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图像案例教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教学同步。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负有引导的责任。如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使用案例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案例提供了广泛的问题情景和自由的思考空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探究性案例。

4、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利用图像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地理图像案例法对地理图像的要求比一般把图像作为直观教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像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它要求图像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把对图像的要求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层次。

由上可见,地理图像教学吸取了发现法、综合程序教学法、图像信号法的优点,与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点,是一种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课程的核心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的理解

地理组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同时还提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分别从某一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都是为了满足和实现“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因此可以说,“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对应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

1.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地理知识素养是指现代公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

代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在地理素养中地理知识素养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他相关地理素养形成的基本载体。“课标”中的容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地理知识既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的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

2.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地理技能是学习地理知识与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和手段。地理技能的训练与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地理教育的两大方向,地理知识素养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如果拥有熟练的地理技能素养,更能使学生在形成地理知识素养中相得益彰。地理技能素养主要包括:地图运用技能、地图分析技能、地理图表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观测仪器操作技能、地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技能等。“课标”中对地理技能素养的培养有明确要求,如“运用教具或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其体会”;“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要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绘制社区的主要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的分布草图,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等。

3.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类需要借助新兴的科技手段来观测地球。例如“数字地球”的概念刚刚出现,“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已呼之欲出。信息资源在开发资源、改善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地理信息素养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信息素养在现代公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规定,在地理学习中应学会获取地理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辨别和收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组织和综合地理信息,交流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并把应用地理信息作为活跃的和知情的公民参与社会公务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课标”十分重视培养高中生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在“容标准”中规定了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容。如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并在“活动建议”中要求通过“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DIS 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4.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培养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指出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应有五个步骤,即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资料—组织地理资料—分析地理资料—回答地理问题。我国高中地理“课标”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如:“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结果”;“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的供应和市场联系”;“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容标准要求和活动建议,对培养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5.关爱乡土的素养现代公民也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地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更能认识自己的家乡而激发爱乡之情。“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关爱乡土的素养。例如,在“活动建议”中要求“收集家乡某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

联系”;“结合实际,与家人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为改善本地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6.关爱祖国的素养“国富民强”,“有国才有家”。爱国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职责,公民应具有关爱祖国的素养。爱国需认识国情,国情教育有其独特作用。国情地理是反映国情最基础部分之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容。“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和问题;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等容,使学生能从正态和负态,多角度、多方面地认识国情,培养学生关爱祖国的素养。

7.关爱全球的素养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现端倪,这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出相适应的“世界公民”。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的支持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源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必然影响到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乃至全球。“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关爱全球的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课标”中“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容,对于培养学生关爱全球的素养有重要意义。

8.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大家共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口号,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素养,争做21世纪合格世界公民,是地理教育的重要职责。“课标”在容标准中要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在“活动建议”中要求通过“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的守则”;“联系本地实际,撰写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等形式,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9.学会生存的素养当今世界面临许多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诸多挑战。“要解决我们世界面临的主要困难,需要全人类世世代代的全心投入。下列

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成分:人口动态、食物和饥荒、城市化、人口迁移、动植物的灭绝、荒漠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资源限制……地球太空船全球化等,上述困难和问题所造成的冲突向有志于给人类以希望、信心和能力,以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挑战。”(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学会生存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地理教育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学会生存的素养方面,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课标”中要求结合学习容开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模拟以自我灾害为背景的救援演习”等活动,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素养。

10.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日新月异。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高中地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并用说出、分析、简述、选择、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设计、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模拟、运用、举例、例证、观察、绘制、收集、调查、类推、扩展、完成、制定等行为动词描述“过程与方法”的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实际上这些既是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

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在一个日渐缩小的世界上,学生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便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进行有效的合作。”高中地理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地理素养。“课标”中关于“讨论、提出、参与、寻找、交流、分享、组织、访问、考察、领悟、认识、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树立、坚持、追求”等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素养。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既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功能。深入开展对培养现代化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及其涵的研究,对于推动地理教材编制、地理课程实施和地理课程评价,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