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春天来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春之歌》

演唱《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聆听作品《春之歌》,体会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

(2)通过学唱歌曲《大树妈妈》,能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体会歌曲所蕴含的童趣色彩。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聆听、分析、讨论、体验、视唱等方法,完成对歌曲的学唱。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

(2)能够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2/4拍子的节奏,注意乐曲中空拍的运用。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春之歌》的作者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巴托尔迪(1809-1847),德国人犹太裔。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春之歌》是作者30首《无词歌》中的其中一首,作品采用A大调,2/4拍子的三段体结构的作品。

《大树妈妈》是一首以抒情柔美的情绪演唱的儿童歌曲,由我国近代作曲家邱根元作词、龚耀年作曲。作品采用六声宫调式,2/4拍子创作而成。全曲有4个乐句,旋律大部分是由二、三度音程构成,起伏流畅。音乐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调动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如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鸭子下河了、柳树发新芽了……还可要求学生将春天的景色用童谣的节奏形式读出来。如:

4/4 XXXXXXXX |XXXXXX |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小草绿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儿花儿开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鸭子小鸭子下河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柳树柳树发芽了。

二、配乐诗朗诵

1.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诵《春天在哪里》。

2.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3.教师播放钢琴独奏《春之歌》,并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请学生谈谈聆听配乐朗诵的感受。

4.教师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

5.教师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组朗诵其中一段,师生共同评价。

三、课程新授

(一)欣赏乐曲《春之歌》

1.聆听、感受钢琴独奏曲《春之歌》。教师提问: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再次聆听、感受钢琴独奏曲《春之歌》。教师提问:这首乐曲带给你以下哪种感受?(优美地、欢快地、悲伤地)

3.教师简要介绍乐曲,出示乐曲名称。

4.教师反复播放乐曲主题并弹奏乐曲主题,学生随音乐的起伏画旋律线。

5.完整聆听乐曲,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嫩绿的柳枝,随音乐做律动。

(二)学唱歌曲《大树妈妈》

1.聆听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优美抒情)注意空拍的部分。

2.再次聆听歌曲。

(1)仔细倾听音频中范唱者的呼吸规律和换气点,并在乐谱上标出换气记号。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按要求进行有规律的呼吸练习。老师用手部等肢体动作引导、辅助表现呼吸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呼吸规律和要领。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教师提示学生朗诵歌词时,应注意重音的落点和情绪的调动。

(2)视唱旋律,并手打节奏。

①教师纠正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练习改正错误。

②重点练习有空拍的地方。

(3)教师弹琴并范唱,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哼唱。

(4)分组练习,学生自己编创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完整表演唱歌曲。演唱时注意情感的表达。

4.小组讨论:从这首歌的学唱过程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师生分享讨论,老师总结。【课堂小结】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的感情,反对拘泥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造。。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无词歌里面的《春之歌》,希望课下同学们也欣赏一下无词歌中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魅力!

《春天来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春风》

演唱《郊游》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作品《春风》,感受童声合唱的魅力。

(2)通过学唱歌曲《郊游》,能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以及活泼地情绪表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蕴含的一起去春游时欢快美好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聆听、分析、讨论、体验、视唱等方法,积极完成对歌曲的学唱,进一步感受日本音乐风格以及台湾音乐的特点。

(2)感受、分析、表现日本和台湾儿童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

(1)逐步建构自主分析、准确学唱歌曲的能力。

(2)能够用身边的物品自制沙槌并为歌曲《郊游》伴奏,能够随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律动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体会掌握日本歌曲的音乐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郊游》。

难点:注意歌曲中新的节奏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春风》是一首由陈德文译词、夏禹生配歌的日本儿歌,作品旋律活泼、轻盈,充满了天真快乐的儿童趣味。作品采用C大调,4/4拍,二段体结构。作品表达了春季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中,儿童对春季的热爱之情。

《郊游》是一首台湾的童谣。作品采用五声宫调式,2/4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作品中的旋律大多使用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作品的音域为一个八度。表现了小伙伴们一起到野外郊游过程中的乐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到郊外春游吧,去感受春季的景色。这节课我们就先从音乐里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勃勃吧。

二、课程新授

(一)欣赏童声合唱《春风》(齐唱)

1.初次聆听作品,感受童声合唱的魅力和日本儿童歌曲的音乐特点。

2.再次聆听

老师带领学生对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学生注意体会作品演奏时的意境。(PPT,播放樱花的图片)认真聆听。

3.介绍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它与成人合唱相比,具有清纯、率真、明快的特点,因此它除了具备与其他合唱一样的特点外,还有“儿童化”的特点。在发声方法方面,童声合唱采用正统美声发声方法,合唱专家认为10-14岁之间,是在变声期之前的男孩子,声音非常的丰满纯净,有一种近似女声,却又比女声更加纯净的音色,而女孩的嗓音则显得尖细,一些男童合唱团下属的合唱学校也会招收女生,但正式演出登台的团员多为男生。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边听边用“lu”进行模唱。

5.再次完整的复听歌曲,教师可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几个简单的日本舞蹈动作。(强拍出跺脚,双手胸前击掌,弱拍处脚后跟点地,一首胸前翻手,另一手伸向斜上方。)

6.在听到合唱部分时,双手举起随歌曲的节奏挥动,从而表现出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7.闭上眼睛完整的聆听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所带给人们的柔美情感。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歌曲《郊游》。

教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教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教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2.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教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2)听歌曲并出示春天的相关图片,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按节奏来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教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飘飘,春风柔柔,青山绿水我们乐悠悠。”(教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教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的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4.用自制的沙槌为音乐伴奏。可以按照“ⅩⅩ|ⅩⅩⅩ|”的节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

5.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在歌唱时的换气规律。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抒情性的意境。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春季的合唱作品和台湾儿童歌曲,这些作品描绘的都是关于春天优美的景色。春季来了,周末的时候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大家到野外春游去啦!我们这节课下课!

《大海的歌》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大海》

欣赏《海上风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两首关于大海的歌,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海”的形态,感受音乐要素变化给音乐形象塑造带来的不同效果,进一步积累音乐经验,培养良好的听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和演唱,体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体会海的平静与咆哮时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对大海的喜爱。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

(2)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

2.能够独立的分析音乐情绪、速度。

难点:

1.准确演唱符点音符的节奏。

2.准确演唱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采用F大调,3/4拍子的二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描绘了一幅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后又回到宁静的画面,以宣泄对大海的赞美之情。由于歌曲采用了疏松的三拍子节奏,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培尔金特是农村青年,他爱幻想(换句难听话就是,他爱信口开河地撒谎),很穷。有一天,他在一个婚礼上,把新娘拐走了。但他并没有与那姑娘白头偕老,而是抛弃了她,开始满世界地流浪。他与山妖为伍,还与山妖的女儿有了私生子。他在老人院里为母亲送葬,然后闯荡天下,靠走私黑奴和珠宝成为富翁,又在一次沉船中失去了一切。他流落到阿拉伯,他被关进疯人院,最后,他踏上了回乡之旅,在家乡总结了一生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传说把海螺放在耳朵上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现在请大家把双手并在一起做捧物状,模仿海螺放在耳朵上,试着感受大海的声音。是不是很奇妙?大家是不是还没有听够?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大海的歌——《大海》。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大海》

1.聆听音乐,并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地、抒情地)

(2)听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音乐,并用手打节拍,思考:

(1)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2)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

3.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察歌词。思考:

(1)歌词中的“摇篮”说的是什么?(大海)

(2)为什么说“太阳月亮也睡在里面”?(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可补充)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2)教师弹奏旋律范唱,学生跟唱,要求演唱时用手打固定节拍。

(3)练习符点音符,要求要准确地、清楚地演唱符点音符。

(4)重点解决全音符的演唱,要求要唱准三拍子的时值,不要抢拍子,唱的时候用手打固定节拍,并默数三拍子时值。

(5)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

5.跟随伴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小组合作为歌曲编创动作,并边唱边展示编创的动作。要求编创的动作要符合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表现出大海的波浪起伏。

(二)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初次聆听音乐,并思考:

(1)这片“大海”跟刚刚那片“大海”有什么不同?

(2)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3)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可以用拍手表现出来。

2.再次聆听音乐,说一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场景?音乐中力度表现特别强的时候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试着用身边的物品和自己的声音模仿闪电、下雨、海浪、刮风的声音。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大海》和管弦乐《海上风暴》,根据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到了风平浪静的海和狂风呼啸的海,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认真复习这节课的知识,让我们在歌曲《大海》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吧!

《大海的歌》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云》

欣赏《大海摇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与欣赏歌曲,让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音乐,享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3.知识与技能

(1)学唱歌曲《云》。

(2)了解换气记号。

(3)感受音乐的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云》。

2.用画线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难点:独立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作品为采用五声D宫调式,3/4拍子的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海上风暴》是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74年创作完成,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作品为采用#f小调,6/8拍子的三部曲式,结构为A+B+A+尾声;速度为Allegro,用快板来表示乐曲紧张、激动的情绪。《海上风暴》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的第三乐章,描写培尔·金特结束了流浪的生活,乘船返回故乡途中。这段音乐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北欧音乐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培尔·金特遭遇风暴袭击时的场面与景象,并借景抒情,很好地表达了穷途末路、心力憔悴的外表与内心。乐曲一开始由单簧管和低音管奏出激动的动机,展现了风暴的惊涛骇浪,中间部分半音阶旋律的不断出现,十分形象地展现了汹涌翻滚的波浪、呼啸着狂风暴雨的夜晚海面,随即再现部音乐开始平静下来,象征着暴风雨过后,风浪逐渐平息。最后木管奏出悲伤的旋律,表现培尔·金特的哀叹忏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身体多轻飘,逍遥漫天游,风来它就躲,雨来它带头”说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云,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云的歌——《云》。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云》

1.聆听音乐,并思考:

(1)歌中唱到了什么?

(2)帆船指的是什么?

2.再次聆听音乐,小组讨论: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舒缓,柔美)

(2)小组合作一起画一幅蓝天白云的画。

3.换气记号

在乐器演奏或者歌唱的时候,通常在一个乐句结束后,需要进行“换气”,也就是呼吸,此记号即换气记号。

声乐艺术中的换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要求歌唱的换气与生活中的呼吸一样轻松自如,但是又比生活中的呼吸更加夸张,更加兴奋。因为生活中的呼吸,其目的在于人体机能对氧气的需要,只要能进行氧气的交换就行。歌唱的换气是为了歌唱情感的表达,会要求自然很多。生活中大都用的是胸式换气,吸得较浅,声乐中多数人认同使用的是胸腹混合式横隔膜换气法。这个过程就如同打气筒打满气后,活塞的移动可以在打气筒内随意地使气筒内的气体随之移动。这与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气沉丹田”本质上是同样的道理。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2)教师弹奏旋律范唱,学生跟唱。

(3)教师弹奏伴奏范唱,学生跟唱。

(4)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注意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演唱歌曲。

5.跟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小镲、沙球、双响筒、木鱼、响板等)并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欣赏歌曲《大海摇篮》

1.初次聆听歌曲。并思考:

(1)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

(2)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聆听《海上风暴》,说一说这两首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白云白,蓝天蓝”和“蓝蓝的海水,静静的沙滩”的美景,明白了我们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认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我们在《大海摇篮》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吧!

《飞呀飞》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蜜蜂》

学唱《小蜜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作品《蜜蜂》,增加对小提琴的认识,并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旋律美的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小蜜蜂》,能够用准确、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模仿小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聆听、分析、讨论、体验、视唱等方法,体会辛勤的小蜜蜂的劳动,并且加入表演进行演唱。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手势随小提琴曲《蜜蜂》的音乐划一划旋律的走向。

(2)能够用活泼、优美地声音演唱歌曲《小蜜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小提琴的音色,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2)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小蜜蜂》。体会歌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更多地掌握乐曲的体裁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掌握2/4拍的节奏,注意乐曲中的空拍部分。

【教学准备】

钢琴、小提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蜜蜂》是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弗朗索瓦·舒伯特(1808-1878)所创作的小提琴曲;作品采用G大调,2/4拍,乐曲篇幅短小精炼,该作品具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非常形象的刻画了蜜蜂灵巧轻盈的形象。

《小蜜蜂》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德国儿童歌曲,由于碚译词,贺锡德配歌。作品采用F 大调,2/4拍。这首歌曲只用了五个音,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生动刻画了勤劳的小蜜蜂采蜜飞舞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蜜蜂吗?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它们呀?小蜜蜂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再去认识认识这些勤劳的小伙伴。

二、课程新授

(一)欣赏作品《蜜蜂》

1.初次聆听作品,思考: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说一下听后感受?

2.再次聆听。老师带领学生对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学生注意体会作品演奏时的意境,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边用手指划飞行的路线。

3.认识乐器——简单介绍小提琴。

小提琴是最常见的弦乐器之一,也是交响乐队中弦乐组的重要乐器。它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音色柔美,多用来演奏旋律性强的旋律,有“乐器中的皇后”之称。经典的小提琴作品数不胜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塔蒂尼《魔鬼的颤音》、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柴

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马斯奈《沉思》等。

4.完整聆听,关注乐曲的速度以及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二)学唱歌曲《小蜜蜂》

1.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是什么样的音乐风格?(舒缓的?还是欢快的、活泼地?)

2.再次聆听歌曲,并在歌曲简谱上标记出换气点。

(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仔细聆听,根据范唱在歌曲简谱上标记出换气点和乐句的断句。

(2)教师带领学生按照日常声乐训练的要求进行气息训练,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呼吸的规律。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模仿蜜蜂嗡鸣的声音。

(2)找一找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3)视唱歌曲旋律,并伴随用手或脚拍击节奏。

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改正后加强训练。

②注意歌曲中空拍的部分,应准确把握时值。

(4)教师进行范唱,学生随教师哼唱。

(5)学生有表情地模唱歌曲中的旋律。

4.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地的演唱歌曲,注意节奏、音准以及换气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提琴曲《蜜蜂》以及儿童歌曲《小蜜蜂》。这两首乐曲分别以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了不同形象的小蜜蜂,小蜜蜂辛勤劳动,是益虫,同学们要学会爱护小昆虫啊。

《飞呀飞》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蝴蝶》

学唱《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作品《蝴蝶》,了解钢琴音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能够用纯净、明亮的音色表现歌曲,感受作品中所塑造的小朋友天真活泼,一起放牛赶鹅的音乐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聆听、分析、讨论、体验、视唱等方法,从音乐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歌词作为突破口,对音乐情绪的抒发和内容的表达进行深入的剖析。

(2)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训练,来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沿着蝴蝶飞的路线完成钢琴曲《蝴蝶》的旋律创编。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并掌握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乐曲,准确把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较好地分析乐曲。

(2)用天真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难点:掌握基本的乐曲分析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蝴蝶》是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钢琴曲,该作品采用A大调,4/4拍,乐曲旋律流畅、连贯,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以音乐的形式巧妙地勾勒出了蝴蝶轻盈飞舞的形象。

《一对好朋友》由我国现代艺术家贾立夫作词、刘续红作曲,是一首充满天真、童趣的儿童歌曲,作品采用G大调,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活泼,节奏紧凑。准确的描述了两个小朋友放牛赶鹅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那有没有和你的朋友去观察过蝴蝶呢?蝴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昆虫,有机会一定要仔细观察哦!

二、课程新授

(一)欣赏作品《蝴蝶》

1.初次聆听作品,思考: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乐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钢琴演奏(学生自由回答)蝴蝶时,是温柔的、轻盈的?还是活泼的、活跃的?

2.再次聆听

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张开双臂模仿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来感受音乐。

3.认识作曲家——格里格。

爱德华·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4.复听乐曲,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飞舞的路线。

5.与上节课欣赏的小提琴演奏的音乐《蜜蜂》做对比,看钢琴表现的蝴蝶和小提琴表现的蜜蜂形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虽然两首乐曲在音色和速度上不同,但乐曲都是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刻画蜜蜂和蝴蝶“飞舞”的形象。

(二)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1.初次聆听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是欢快的、活泼的?还是温柔、抒情的?)

2.再次聆听歌曲,并在歌曲简谱上标记出换气点。

(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仔细聆听,根据范唱在歌曲《一对好朋友》的简谱上标记出正确的换气点和歌词的断句。

(2)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采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做好的节奏卡片,定在黑板上。找同学进行节奏练习。

2/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走欧走走跑跑跑跑快跑快跑快跑快跑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范唱一遍简谱和歌词(出示歌谱)

让学生听的时候仔细找出不一样的后十六节奏型倚音。学生回答后加以补充。

(3)逐句教唱简谱和歌词,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反复记号。

(4)待学生唱熟之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音乐完整地演唱,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

4.表现歌曲

(1)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进行演唱。

(2)出示打击乐器:双响筒。教师用双响筒示范为歌曲伴奏,之后请学生上来表演。(PPT出示歌谱)

(3)分角色表演。让男生组和女生组各派一位同学上来扮演小伢伢和小妞妞,并让全班再次跟着音乐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的《蝴蝶》,这首作品美吗?关于蝴蝶的音乐作品还有很多,不仅是外国作品,我国的蝴蝶情节也是非常浓的。在我国,蝴蝶也有象征爱情,美满的寓意,课下可以寻找一些关于蝴蝶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下课!

《咯咯哒》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小鸡的一家》

欣赏《公鸡母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并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喜爱音乐和表现的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游戏、演唱等方式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把歌曲中描述的母鸡可爱、勤劳的形象自信、大胆地展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

(1)认识铃鼓和响板,并掌握其演奏方式。

(2)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2.感受欣赏曲中公鸡母鸡叫声的不同特点。

难点:

掌握几种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够独立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分别是:(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母鸡;(3)骡子;(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朵的角色;(9)森林深处的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

《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作品为采用D 大调,2/4拍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

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模仿母鸡与公鸡的鸣叫声,并试着用节奏表达出来。让学生模仿公鸡与母鸡的鸣叫声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试着用节奏表达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节奏感。

公鸡:2/4 X X X X | X X X X ‖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母鸡:2/4 X X X X X | X X X X X ‖

咯咯咯咯哒咯咯咯咯哒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1.初次聆听,并思考:

(1)大公鸡、老母鸡、小花鸡是怎样叫的?

(2)它们分别都唱了什么?

2.再次聆听歌曲,并随节奏拍手。

3.发声练习

(1)跟随教师弹琴用“mi”唱“do”到“la”的音阶练习。(用“mi”做闭口音的练习,注意演唱时提醒学生注意口型、打开口腔,声音不要挤、压。)

(2)练习教材p26页下方的发声练习,注意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唱好“叽”字。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曲。

(2)以第一段歌词为例,教师弹奏旋律演唱歌词部分,学生接唱“喔、喔、喔”部分。注意两个“喔、喔、喔”旋律上的区别。

5.教师弹奏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认识铃鼓和响板

(1)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演奏时,多用左手持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

(2)响板属竹木体鸣乐器类,无固定音高。演奏时将两片响板像贝壳一样相对着挂在拇指上,用其他四个手指轮流弹击其中一片响板,使之叩击在另一片上发声。音色清脆透亮,不仅可以直接为歌舞打出简单的节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种复杂而奇妙的节奏花样,别有一番特色。

7.教师演示铃鼓和响板,让学生感受铃鼓和响板的音色。

8.为以下两种节奏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1)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 ‖(响板)

(2)0 X | 0 X | 0 X | 0 X | 0 X | 0 X | 0 X | 0 X | 0 X ‖(铃鼓)

9.将同学分为三组,一组演唱歌曲,剩下的两组同学分别用铃鼓和响板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可以清唱,注意速度不要越唱越快,拿乐器的同学要注意聆听演唱同学的速度。

(二)欣赏乐曲《公鸡母鸡》

1.初次聆听,并思考:

(1)你能分辨出乐曲中模仿的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吗?

(2)乐曲开始时是“公鸡”叫声还是“母鸡”叫声?

2.再次聆听,当你听到音乐中模仿母鸡的叫声时,试着用拍手表示出节奏。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小鸡的一家》,做了闭口音的发声练习。欣赏了歌曲《公鸡母鸡》,感受到了歌曲中小动物惟妙惟肖的可爱形态。请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歌曲《小鸡的一家》的演唱,并完整地背诵歌曲。

《咯咯哒》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母鸡叫咯咯》

欣赏《我的小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表演,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学生用生活经验领会音乐。

2.过程与方法

以视、听相结合,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3.知识与技能

(1)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高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2.感受阿塞拜疆歌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有一定的音高意识。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作品为采用降E大调,2/4拍的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口语化的歌词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歌中小鸡“吱吱”的叫声和音乐的旋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只只小鸡惹人喜爱的画面。歌中各种力度记号的安排恰到好处,合唱、独唱巧妙地交替运用,不仅从一个侧面为儿童展现出阿塞拜疆的人情风貌,同时也尽情抒发了他们对自己饲养的小鸡的爱惜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初次聆听,并思考:

(1)说一说歌曲中的母鸡在干什么?

(2)母鸡为什么叫咯咯?

2.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

3.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用线条画出旋律的走向。

4.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齐读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并出示一张台阶式音阶表,唱到哪个音指哪个音,并让学生用手的高低变化来表示教师所唱的音高变化,让学生对音高有直观的了解。

(3)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音乐游戏

由几个小朋友来当母鸡,其他小朋友都当母鸡肚里的蛋,做出双手抱腿鸡蛋的形状。音乐开始,这个当母鸡的小朋友就开始边唱歌边自由地走动表演,当歌曲唱到最后一句“鸡蛋已生落”时,母鸡必须走到一只鸡蛋面前,把鸡蛋抱住,然后母鸡与蛋交换位置,同时互换角色,由蛋变成母鸡的小朋友再接着表演去找下一只蛋,以此类推。

(二)欣赏歌曲《我的小鸡》

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并标示出阿塞拜疆的位置。

2.初次聆听音乐,并思考:

(1)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歌曲表达了一件什么事情?

3.复习2/4拍知识,并跟随录音拍手。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

4.跟随录音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拓展延伸

观看阿塞拜疆的人文风貌视频,更好的了解阿塞拜疆的地域风情。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母鸡叫咯咯》,欣赏了歌曲《我的小鸡》,从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歌曲中描写母鸡下蛋的生动场景,也体会到了阿塞拜疆儿歌中所表达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让我们在《我的小鸡》优美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快乐的舞蹈》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演唱《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聆听单簧管独奏作品《加伏特舞曲》,激发学生对世界音乐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增加学生对傣族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

乐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与分析,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

(2)让学生在欣赏舞蹈、学唱歌曲、编创动作等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中,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表达对金孔雀的喜爱,间接感受傣族音乐传递的“意境美”。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beng”哼唱《伏尔加特舞曲》的音乐主题。

(2)完整自信地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学跳简单的“孔雀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能够感受乐曲《伏尔加特舞曲》的音乐风格。

(2)启发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难点:

(1)分段聆听时,能够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速度。

(2)在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态,为编创舞蹈奠定动作基础,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铃鼓、同步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1734—1829)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单簧管、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加伏特舞曲》距今约有200年历史了,但它仍然充满着生命力,久演不衰,一些轻音乐队对这支曲子非常感兴趣,常常把它改编成轻音乐曲来演奏。

《金孔雀轻轻跳》由翁向新作词、任明作曲,作品是一首充满傣族风情的儿童歌曲,作品采用E大调,2/4拍子,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整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云南吗?云南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大省份,同时云南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方,其中傣族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云南环境怡人,景色秀丽,而且各族文化再次碰撞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状态。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那里看看吧。

二、课程新授

(一)聆听作品《加伏特舞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含计划)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还有小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材分析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容 唱:《报春》 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换律动。 3.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乐于表达对音乐、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仔细聆听歌曲。 难点:.正确掌握四分休止符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春天来了,你感觉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是的,春天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季节,天气变暖和了,河里的冰都融化了,植物都发芽了,听,小鸟也唱着动听的歌儿从从南方飞来了。 三、感受体验 1.录音唱《报春》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 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想想,你能用什么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它?(小组讨论)(三拍子,可以用拍手一次、拍腿两次来表现三拍子的律动,也可以左右晃动身体来表现,左三拍、右三拍。) 3.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感受三四拍的强弱变化。 4.学唱曲谱 (1)复习柯达伊手势唱C大调音阶上行下行。并唱一唱分解和弦135三个音,然后倒过来再唱。 (2)认一认歌谱中出现的音及休止符。并跟琴边做柯尔文手势把曲谱连起来唱一唱,注意带有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要空一拍。 (3)划拍子完整唱一唱,不足处纠正。 5.有节奏的读歌词。 (1)老师使用响板,带着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布谷0 |布谷0 |在森林里|叫——| 让我们|唱—吧|跳吧—|跳—吧|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鹿》并能分角色表演。 2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童话人物,能承受录音哼唱副歌部分。 3 ?欣赏乐曲《糖果仙子歌曲》,了解钢片琴及其单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梦幻色彩。 4 ?学唱歌曲《小红帽》,了解童话故事,与现学合作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5?学习音乐知识“音的高低”能逐步感受、听辨音的高低,学习模唱唱名,学习“柯尔文手势”能通过手势的变化感知音高的相对关系。 课时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歌表演《大鹿》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 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 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 2. 学唱歌曲 (1) 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 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 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 (4)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 (5)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3. 表现歌曲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①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②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 (2) 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 (3) 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 ③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 4. 编创表演 (1)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②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东亭学校小学二部田甜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教学内容 聆听《春之歌》 聆听《春风》 表演《大树妈妈》 编创和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第一课时 内容: 1.歌曲:《大树妈妈》. 2. 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重难点: 通过演唱《大树妈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琴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2 聆听歌曲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3 学习歌曲,(听唱法) 4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 6 表演歌曲 1)齐唱 2)个别表演 7 背唱歌曲 三小结; 第二课时内容: 歌曲:《郊游》 重难点: 演唱中正确运用各种记号 准备:

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歌曲教学 1.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听唱法学唱歌曲 .3 歌曲难点处理,(歌曲第二部分) 4. 表演歌曲 5. 律动表演 三、小结 第三课时内容: 聆听《春之歌》、《春晓》复习歌曲重难点: 体会不同体裁歌曲的不同风格 准备: 琴录音机 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复习《大树妈妈》 二、. 表演唱《大树妈妈》 分小组表演,个别演唱。 三小结 四聆听《春晓》《春之歌》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跟随音乐,做律动。 五小结 第二课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一、能随《都有一个红亮的心》念一句京白和做一个亮相的动作,表现出对京剧独特韵味有兴趣。二、能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哼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四、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五、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教具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

(完整版)新湘教版二年级下音乐全册教案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本册音乐教材内容。 2、学习有关音乐教学中注意事项,课堂常规。 3、了解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音乐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很高兴能和二年级** 班的同学们合作学习音乐,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姓是一种颜色,和一种鸟同名,你能猜猜我的姓名吗?(生答)对了,大家可以叫我黄老师,希望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能相互帮助,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二、课堂常规: 1、爱护音乐课本。音乐书是我们三年级一学期的循环教材,我们三四个班的孩子共一套书,希望大家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们的音乐课本,让它能完整的陪伴你们一起愉快地度过每一节音乐课,平时做到轻拿轻放,不丢弃、不涂写、不卷角。 2、音乐课本收发制度: A、评选音乐科代表:爱好者音乐、能干、勤劳的优秀学生,负责收发全班的课本到组。 B、评选音乐组长:爱好音乐、能干、负责的优秀学生,负责各组课本的收发,监督每位同学爱护课本。 3、学生歌唱姿势教学: A、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 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B、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C、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D 、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E 、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F 、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G、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 的面积,两 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4、音乐是人心灵的体操。爱好音乐,平时多唱歌,多跳舞,你的身心一定会更健康,生活会更快乐。不爱好音乐的同学,你也要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 三、学唱音乐课的上课问候语和下课礼貌结束语: 1. 上课问候语:1=C 2/4 1 2 3 4 | 5 - | i 5 0 | 5 3 0 | 5 4 3 2 | 1 - ||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2. 下课结束语:1=C 2/4 6 5 6 i | i - | 3 5. | 6 5. | 6 5 6 i | i - || (师)同学们再见!(生)再见!再见!黄老师再见! 四、小结课堂: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提出希望。 五、课后记: 第一课 第一课时(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难点: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音乐下册 年级:二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音乐下册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二年级教材为人音版教材的实验本,教材贯穿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突出教科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 二、任教年级基本情况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措施 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知和鉴赏 六、教学进度安排

1~2周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3~4周第二单元难忘的歌 5~6 周第三单元童趣 7~8 周第四单元快乐的舞蹈 9~10周第五单元兽王 10~11周第六单元愉快的劳动 11~12周第七单元小音乐家 12~13周第八单元静静的 13~14周第九单元飞呀飞 14~15周第十单元跳起舞 16周总复习、考试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 册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简谱、五线谱)

石家庄市桃园小学 第一单元妈妈·老师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 (二)具体要求 1.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 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 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 3.各种动物玩具。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简谱、五线谱)二年级上册 (二)文字图片资料 1.小乌鸦的图片。 2.有关乐器的挂图。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唱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以及音乐活动“音的高低”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妈妈、老师、同学、朋友,通过教学感受亲情、师生情及友情。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曲目都和妈妈、老师有关。通过唱歌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音的高低”,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收集并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延长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制。 本单元的难点: 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三)教材分析 1.《鲜花爱雨露》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歌曲旋律流畅、优美。 歌曲为大调式,2/4拍,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可作为歌表演进行创作活动。 2.《我爱米兰》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4/4拍。 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本单元第一课,歌曲《鲜花爱雨露》把学生比作鲜花,而本课把米兰比作老师,不同的比喻,表达的都是尊师、爱师的情感。 3.“音的高低” 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撞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音的高低”,可以进行几种声音模仿游戏: ①请学生编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爷爷、妈妈、老牛、小羊、老虎、小猫等不同的角色,模仿他们的说话声和叫声。 ②念童谣。念到“叮”时声音高,念到‘当”时声音低。可以分组进行。 ③根据条件选听一段器乐合奏作品,让学生听辨乐曲中的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 4.《小乌鸦爱妈妈》 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思。 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同音进行较多,具有叙事的特点。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情趣。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表演《早上好》。 二、 聆听管弦乐曲《森林水车》。 教学过程: 一、 歌曲表演《早上好》。、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 聆听管弦乐曲《森林水车》。 、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早上好》。 二、歌曲表演《小麻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早上好》。 注重让学生感受音乐,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 歌曲表演《小麻雀》。 、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7、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 让学生自行选择打击乐器。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时间的歌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春之歌1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与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与《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 (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就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就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 (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 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与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

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您们过得愉快不?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您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与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瞧一瞧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与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与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难点: 能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材简析: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人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乐曲采用回旋曲式; G大调;2/4拍。乐曲以序奏“ A B A C A”加结尾的程式构成。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歌曲为F大调;3/4、2/4变换节拍。歌曲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个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第二部分旋律2/4拍;旋律富有动感。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民趋势、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小麻雀》: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 教学重点:

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 教学用具: 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XX XX X XXIXX XX X XXIXX X XX XlXX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XX XX XXIX XX|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 MORNING ”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出发》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作品分析 1949年10月,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第一乐章《出发》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乐曲的引子抽写了火车出站的情形。在这活跃的背景上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奏出了一支兴高采烈的曲调,音色明亮,引出乐曲的第一部分。在弦乐组演奏的轻盈背景上,弦乐、木琴奏出乐曲的第二主题柔和而轻快。表现火车疾驰在祖国的旷野上,表达了孩子们快乐和喜悦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能分辨乐曲两个不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体会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把握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感受音乐形象 1. 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学生感受火车行进的律动。 乐曲的引子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的情形。听,圆号吹响了坚定的引子,小号紧随其后。出发的号角吹响了,定音鼓均匀的敲击,小鼓哗啦啦的倚音,弦乐奏出机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号等,都勾出一幅车轮转动、汽笛长鸣,火车由慢到快、缓缓离开车站的画面。 2. 完整聆听乐曲《出发》音频,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1)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简介乐曲背景。 乐曲《出发》是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首交响套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表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冬天乘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 (二)分段欣赏

1. 再次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请学生注意欣赏。 (1)音乐模拟火车启动到行进的音响,速度是怎样的? (2)火车拉响汽笛的音响,是由什么乐器模拟的? (3)火车前进的律动,是由什么乐器表现的? 2.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欣赏主题A音频,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并边听音乐边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 3.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在聆听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联想? (三)完整欣赏乐曲《出发》 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1. 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2. 主题A和主题B出现时,分别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管弦乐曲《出发》,它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表达了去游玩的小朋友们高兴的心情,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欣赏到他的其它作品。 《郊游》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作品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 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最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

20xx—20xx年最新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教 案 任课老师: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水车》 编创与活动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水车》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 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2.歌曲《早上好》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 上口。 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 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3.歌曲《小麻雀》 《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 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