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之“虚实结合”(肖名扬).doc

八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之“虚实结合”(肖名扬).doc

八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之“虚实结合”(肖名扬).doc
八下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之“虚实结合”(肖名扬).doc

似真似幻,虚中彰实

训练目标:

通过学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能抓住重点,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训练重点:

运用虚实结合的表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现手法

训练难点: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

课前准备:

阅读《春》、《济南的冬天》

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W:初中快两年的写作实践,同学们也应该深深地体会到了写作技巧在我们写作中的重要性吧。今天我在这里再送给同学们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虚实结合。同学们还记得《昨天、今天、明天》这个“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小品?怎么样?搞笑吧?精典吧?小品中的“今天”就是我现在要说的“实”吧,那个手电筒成为唯一的家用电器的“昨天”,以及那个“月子”一?书即将诞生的“明天”就是我这里要说的“虚”吧。虚虚实实、似真似幻的人生才是我们完美的人生,“虚实结合、虚中彰实”技法更能书写出精美的文章。

二、例文导学

《济南的冬天》节选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

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师:同学们找找选文中虚写的佳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

3、交流归纳:选文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作者不但实写了阳光下的济南、济南的山、济南的水,而且用他的神来之笔,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神韵。在作者笔下,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就出现了“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的小山,也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那些长枝的垂柳,还有了“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的冲动。这些都是文中虚写传神的佳句。

4、例文导学延伸:议议《春》中虚实结合手法运用的妙处。

三、要点点拨

1、何谓虚实: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2、何谓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文章的物象,开拓文章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如何运用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这种笔法,十分复杂且十分深奥。这里只介绍两种:

1、置景的虚实。

景物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问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 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

2、情境的虚实。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利是以回想过去的情境为虚,以目前具体情景为实;一种是虚拟或想象的情景为虚,以真实具体情景为实。

四、实战演练

请以“满园春色关不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五、拓展阅读

(一)美句品味

1、手心里捧满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缀着开满鲜花长满小草的结尾。伴着丢手娟的歌谣,掌间拍出兴奋和自豪。

2、静静地坐在桌前,我认真地数着自己的脚印,虔诚地寻找着通往诗歌的道路。紧闭双唇,用眼睛和铅字对话;握紧手中的笔,让血液通过笔尖在稿纸上开花。

3、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娘、我。我们脚步轻快,不像是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倒像是走在宽阔平坦的金光大道上。

4、身边和身后的人们摩肩接踵,清晨时,满教室黄黄的灯光在无声地唤着你, 那深陷在镜片的暗淡的眸子,让你想起夏日夜里丢了翅膀的萤火虫。

5、父亲把一叠纸币给我,也把一份无言的合同给我。我用平静的双手接过,心却微颤,那饱含着信任和温暖的亲情总撞得我那份无言的默契痛心疾首。

6、忘记?你把香甜的母爱摊进煎饼,你把一位农村妇女的期待、一位母亲的惦念,装进我的行囊。你把爱的目光跟着我的脚步飘过家乡贫瘠的土地,带到远方。

7、如沟如壑的皱纹,把我的人生诠释得如此荒凉,如此悲怆,又如此豪壮,如此骄傲。这人就是我的父亲。

8、时间啊,你能不能原谅我?我将你随手抛进路边的草丛中,忽略了你真诚的劝说;将你掷给崭新的电子游戏机,忘记你焦虑的苦劝告;将你抛入无休止的闲谈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二)名家美文

哲人的爱

秦牧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一九八二年二月因病去世,他生前殍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这则消息使我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黄海之滨。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了。

继至于躯体,或以利他人,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舍己为群,献身祖国具有怎样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风格,从这样的事例中也可以想见一二了。

一九八七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人体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

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矶之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眸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骷髅的照片。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

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

这副骨架图片仿佛给了我一道无声的命令,我决意写那将被刻在玻璃罩上的几十个字。

平素写些小文章我是不起草稿的。但是为了写这几十个字,我却决定夜里到附近僻静的街道上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我想起了一位文豪类似这样意思的话:“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

那夜月色溶溶,柠檬楼雪白的树干显得十分高洁。月光透过凤凰木,洒落了一地斑驳的光点。长街寂寂,我来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髅在我眼前冉冉腾起,我的想象使它还原为血肉之躯:他埋头在灯下研读,他屹立在讲坛上讲学, 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视人群,毅然写下献出骨骼遗嘱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我虽不是教徒,却涌起一种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够有个和神圣的魂魄对话的机会。

我知道这位教授生前曾经受过政治上不公正的待遇,然而,“风暴压不断雄鹰的翅膀。” “异端待我,国士报之。”

有人死了,还要造地宫,造金字塔,棺上要加内椁外椁,坟上还要盖巍峨建筑, 死者仿佛撑开了棺盖,伸出手来喊道:“再给我东西!”有人死时,临终还拼尽气力,讲出这么一句话:“我想再奉献!”掠夺者和奉献者之间的距离,该是多么遥远!

那夜我在街上盘桓了很久,回家后对着骨架图片,铺开稿纸,写了一张又撕了一张,最后,拼尽我的心力,终于写出了这么几十个字的《献辞》:

他生前叮嘱献出遣骸,指定骨架标本在这儿陈摆。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罩外是他浩瀚的爱!

一张遗嘱直如震世春雷,一宗心愿想见哲人气概。让我们脚步轻轻走进大厅,伫立丰碑之前默默礼拜!

【阅读手记】

这是秦牧先生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美散文。文章写出一个为国为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所有的高尚的“哲人”形象。在实写“哲人”生前鞠躬尽瘁,死后还要献出自己的遗体作教学之用外,文章更是穿插了许多并非“哲人”本身的事情,于“虚” 处着笔,虚实结合展现人物的光辉品格。

文章开篇即写到初闻沈福彭教授遗嘱时心驰神荡之感;接到为沈福彭教授写铭文的请求后,作者的心情再次激荡,并写到了这幅骷髅对灵魂的净化;为了写好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作者特意在夜间徘徊沉思,沉思中作者眼前浮现出沈福彭教授的伟岸形象,最后终于拼尽心力作出《献辞》。这些作者的行为、思想都不是直接表现“哲人的爱”,而是侧面相关,从作者的反应表现出“哲人的爱二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里“实”与“虚”的描写相映生辉,将“哲人的爱”及其带给世人的感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佳作示例

梦里花落知多少

山西一考生

那天天气很冷,秋风呼呼地刮着,预示着冬天将要来临。

午饭还没吃完,就有同学跑进来对我说,你父亲来了。我的心突然一沉,头脑发涨,在心里说:“不是不让你来的吗?”

我放下碗筷,迅速跑了出去。

这是我进校的第二年。自从进入中学以后,我那虚荣心时时刻刻纠缠着我。这些城里的孩子,大都有个美好的背景,或是官家公子,或是富家千金。他们还常对着我自诩自傲。有时闲谈,还常常选些农民的愚昧状作为谈资。我真怕让同学们看到我那形容枯槁的父亲,真怕看到他们灼人的眼光。

转过屋角,使看到了父亲,穿的还是那件破灰袄,上面荡满了尘土!戴的,还是那顶洗得发白的帽子。也许是身边那头黄牛饿了,直往冬青丛上走,父亲频频地拉着缰绳,嘴里骂出那耕地时对牛的浊语,同学们看到了都抿着嘴笑。

我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叫父亲将牛车赶往面粉厂院里,因为这儿就是我们女生寝室,时不时地有同学进出。

“大(父亲),不是说我自己带粮吗?”边卸粮,我嘴里边嘟嚏。

“天冷了,你来回百多里怕耽误功课,我一下拉来得了。”

卸完粮,父亲将牛套子摘下来,开始喂料,看来他是不会马上赶回去了,虽然食堂里还在卖饭,可我却说:“大,食堂的饭卖完了。”

“哦,没关系,待会儿我在路边买点。”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夏日炎炎也要忍饥挨饿回去的。

“孩儿啊!你娘老眼昏花,不能再为你做衣服了,你拿上这钱,像城里人一样买一件算了。”说着,父亲拿出那个破钱包,掏出带着体温的30元钱。我用手指摸了摸钱包,顺眼看去,里面空无一文了。我想:“他又要……”不由地,一种沉重的负罪感袭上我的心头 ..............

“大,你等会儿......”我努力往食堂跑去,泪水如泉水般,扑簌扑簌落在脚下,树上的枫叶落下来,飘在我的身上……

【阅读训练】

一、举例说说本文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父亲的。

二、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动人的真情实感,而且在行文上虚实结合,请找出文章中使用虚实结合的地方,并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三、阅读本文后,你是否会想起自己生活中凝聚着浓浓父爱和母爱的点滴,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

似真似幻,虚中彰实

训练目标:

通过学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能抓住重点,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训练重点:

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训练难点: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

课前准备:

阅读《春》、《济南的冬天》

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二、例文导学

《济南的冬天》节选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找找选文中虚写的佳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归纳:选文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作者不但实写了阳光下的济南、济南的山、济南的水,而且用他的神来之笔,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神韵。在作者笔下,冬天阳光照耀下的济南,就出现了“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一圈围城的小山,也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那些长枝的垂柳,还有了“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的冲动。这些都是文中虚写传神的佳句。

4、例文导学延伸:小组议议《春》中虚实结合手法运用的妙处。

三、要点点拨

1、何谓虚实: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2、何谓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文章的物象,开拓文章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3、如何运用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这种笔法,十分复杂且十分深奥。这里只介绍两种:

1、置景的虚实。

景物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问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 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

2、情境的虚实。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回想过去的情境为虚,以目前具体情景为实;一种是虚拟或想象的情景为虚,以真实具体情景为实。

四、实战演练

请以“满园春色关不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o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五、拓展阅读

(一)美句品味

1、手心里捧满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缀着开满鲜花长满小草的结尾。伴着丢手娟的歌谣,掌间拍出兴奋和自豪。

2、静静地坐在桌前,我认真地数着自己的脚印,虔诚地寻我着通往诗歌的道路。紧闭双唇,用眼睛和铅字对话;握紧手中的笔,让血液通过笔尖在稿纸上开花。

3、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娘、我。我们脚步轻快,不像是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倒像是走在宽阔平坦的金光大道上。

4、身边和身后的人们摩肩接踵,清晨时,满教室黄黄的灯光在无声地唤着你, 那深陷在镜片的暗淡的眸子,让你想起夏日夜里丢了翅膀的萤火虫。

5、父亲把一叠纸币给我,也把一份无言的合同给我。我用平静的双手接过,心却彳散颤,那饱含着信任和温暖的亲情总撞得我那份无言的默契痛心疾首。

6、忘记?你把香甜的母爱摊进煎饼,你把一位农村妇女的期待、一位母亲的惦念,装进我的行囊。你把爱的目光跟着我的脚步飘过家乡贫瘠的土地,带到远方。

7、如沟如壑的皱纹,把我的人生诠释得如此荒凉,如此悲怆,又如此豪壮,如此骄傲。这人就是我的父亲。

8、时间啊,你能不能原谅我?我将你随手抛进路边的草丛中,忽略了你真诚的劝说;将你掷给崭新的电子游戏机,忘记你焦虑的苦劝告;将你抛入无休止的闲谈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二)名家美文

哲人的爱

秦牧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一九八二年二月因病去世,他生前律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这则消息使我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黄海之滨。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了。

继沈福彭教授之后,北京医科大学前任校长胡傅揆(ku i )教授也在生前把遗体献给学校作为骨骼标本。这两位医学教授的事迹先后辉映。据我所知,遗嘱捐赠肾脏、眼球,以至于躯体,或以利他人,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于舍己为群,献身祖国具有怎样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风格,从这样的事例中也可以想见一二了。

一九八七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人体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

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矶之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眸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骷髅的照片。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

这副骨架图片仿佛给了我一道无声的命令,我决意写那将被刻在玻璃罩上的几十个字。

平素写些小文章我是不起草稿的。但是为了写这几十个字,我却决定夜里到附近僻静的街道上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我想起了一位文豪类似这样意思的话:“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

那夜月色溶溶,柠檬校雪白的树干显得十分高洁。月光透过凤凰木,洒落了一地斑驳的光点。长街寂寂,我来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髅在我眼前冉冉腾起,我的想象使它还原为血肉之躯:他埋头在灯下研读,他屹立在讲坛上讲学, 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视人群,毅然写下献出骨骼遗嘱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我虽不是教徒,却涌起一种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够有个和神圣的魂魄对话的机会。

我知道这位教授生前曾经受过政治上不公正的待遇,然而,“风暴压不断雄鹰的翅膀。” “异端待我,国士报之。”

有人死了,还要造地宫,造金字塔,棺上要加内椁外椁,坟上还要盖巍峨建筑, 死者仿佛撑开了棺盖,伸出手来喊道:“再给我东西!”有人死时,临终还拼尽气力,讲出这么一句话:“我想再奉献!”掠夺者和奉献者之间的距离,该是多么遥远!

那夜我在街上盘桓了很久,回家后对着骨架图片,铺开稿纸,写了一张又撕了一张,最后,拼尽我的心力,终于写出了这么几十个字的《献辞》:

他生前叮嘱献出遣骸,指定骨架标本在这儿陈摆。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罩外是他浩瀚的爱!

一张遗嘱直如震世春雷,一宗心愿想见哲人气概。让我们脚步轻轻走进大厅,伫立丰睥之前默默礼拜!

【阅读手记】

这是秦牧先生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美散文。文章写出一个为国为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所有的高尚的“哲人”形象。在实写“哲人”生前鞠躬尽瘁,死后还要献出自己的遗体作教学之用外,文章更是穿插了许多并非“哲人”本身的事情,于“虚” 处着笔,虚实结合展现人物的光辉品格。

文章开篇即写到初闻沈福彭教授遗嘱时心驰神荡之感;接到为沈福彭教授写铭文的请求后,作者的心情再次激荡,并写到了这幅骷髅对灵魂的净化;为了写好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作者特意在夜间徘徊沉思,沉思中作者眼前浮现出沈福彭教授的伟岸形象,最后终于拼尽心力作出《献辞》。这些作者的行为、思想都不是直接表现“哲人的爱”,而是侧面相关,从作者的反应表现出“哲人的爱气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里“实”与“虚”的描写相映生辉,将“哲人的爱”及其带给世人的感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佳作示例

梦里花落知多少

山西一考生

那天天气很冷,秋风呼呼地刮着,预示着冬天将要来临。

午饭还没吃完,就有同学跑进来对我说,你父亲来了。我的心突然一沉,头脑发涨,在心里说:“不是不让你来的吗?”

我放下碗筷,迅速跑了出去。

这是我进校的第二年。自从进入中学以后,我那虚荣心时时刻刻纠缠着我。这些城里的孩子,夫都有个美好的背景,或是官家公子,或是富家千金。他们还常对着我自诩自傲。有时闲谈,还常常选些农民的愚昧状作为谈资。我真怕让同学们看到我那形容枯槁的父亲,真怕看到他们灼人的眼光。

转过屋角,便看到了父亲,穿的还是那件破灰袄,上面荡满了尘土!戴的,还是那顶洗得发白的帽子。也许是身边那头黄牛饿了,直往冬青丛上走,父亲频频地拉着缰绳,嘴里骂出那耕地时对牛的浊语,同学们看到了都抿着嘴笑。

我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叫父亲将牛车赶往面粉厂院里,因为这儿就是我们女生寝室,时不时地有同学进出。

“大(父亲),不是说我自己带粮吗?”边卸粮,我嘴里边嘟嚏。

“天冷了,你来回百多里怕耽误功课,我一下拉来得了。”

卸完粮,父亲将牛套子摘下来,开始喂料,看来他是不会马上赶回去了,虽然食堂里还在卖饭,可我却说:“大,食堂的饭卖完了。”

“哦,没关系,待会儿我在路边买点。”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不乱花一分钱,即使夏日炎炎也要忍饥挨饿回去的。

“孩儿啊!你娘老眼昏花,不能再为你做衣服了,你拿上这钱,像城里人一样买一件算了疽说着,父亲拿出那个破钱包,掏出带着体温的30元钱。我用手指摸了摸钱包,顺眼看去,里面空无一文了。我想:“他又要......”不由地,一种沉重的负罪感袭上我的心头……

“大,你等会儿……”我努力往食堂跑去,泪水如泉水般,扑簌扑簌落在脚下,树上的枫叶落下来,飘在我的身上……

【阅读训练】

一、举例说说本文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父亲的。

二、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动人的真情实感,而旦在行文上虚实结合,请找出文章中使

用虚实结合的地方,并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三、阅读本文后,你是否会想起自己生活中凝聚着浓浓父爱和母爱的点滴,请说说你

自己的感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