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题目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分校武威

教学点凉州区

是否申请学位

班级 081100126

姓名张小云

学号 081100333

指导教师张兆文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_2008_级(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武威工作站:凉州区班级代号:081100126 学生姓名:张小云学号:081100333

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008 级(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答辩记录表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郁达夫,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以惊世骇俗的“自我暴露”小说而闻名遐迩,人们对其作品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他那卓越的艺术才能和表现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尽管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他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具体表现为:强烈的主观色彩,郁达夫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渗透一切的人道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显示出艺术家是一个热烈心肠,同情心和精神性格独特的人”;伤感、忧郁、直率的抒情格调,郁达夫作品中体现出或浓或淡的感伤格调,他说出了别人不敢说,道出了别人不敢道的心灵深出的苦闷和压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腻深婉的心理描写,作家敢于解剖自我的情感及个性,精于心理分析,善于把握人物内心情感活动的微妙变化,对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生动;随意散漫的结构,他的大多数作品结构不湛求曲折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构思,依靠激情才气一路写下去,即使结构松散,粗糙也在所不惜;散文化笔法,郁达夫小说有散文特点,具有散文的意境美与哲理美,构图清新明朗等。这种创作特色对于研究郁达夫作品尤其是小说的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观忧郁结构散文化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以代表作《沉沦》而闻名于世,也引起了诸多争议。褒之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自我写真的小说新体式,称其作为较成功的“私小说”;贬之者攻击它为“色情”、“下流”、说郁达夫是“颓废文人”。无论争议结果如何,郁达夫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忧郁的抒情格调和清新流畅的文笔,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现代作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艺术个性。时至今日,其创作特色仍然影响着许多作品也广为流传,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可见其作品有相当强的艺术生命力。所以,研究郁达夫作品尤其是小说的艺术特色,仍有重要意义。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曾这样理解小说,说“人感到痛苦,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那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①这种小说观念,当然对传统小说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作者对故事的叙述,不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去看,而是以主人公的心灵“体验”来推进的,消弥了作者、叙事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叙事距离”,变成了高度统一的东西。所以,小说展示的一切场景、冲突和细节,都带有强烈的浓厚的主观色彩。细心一点的读者会发现,郁作中的“我”、“他”、“干质夫”、“伊人”等形象,其人其事竟酷似作者。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伤感多情的青年,到日本留过学,回国后靠教书、卖文为生,颇不得志。他忧郁、软弱,同时他正直而有才华。“他”的方方面面透出作家的气质,甚至是个性,人生经历也与作家有着惊人的相似。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中主人公完全等同于作者本人,这一点郁达夫在一篇文章中已提及。“我平常作小说,虽不爱架空的做作,但我的事实之中也有些虚构在内,并不是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完完全全是我过去的生活。”

②我们从主人公的身上可以看出作家的影子,作家自身是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这中心形象,支撑了郁达夫几乎全部作品,‘他’的行动和命运构成作品的情节;‘他’的所见所闻就是作品的环境,‘他’的情绪起伏形成作品的节奏;‘他’的内心冲突导致作品的高潮。”③因此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在不同作品中有细微差异。有时“我”敢于诅咒社会,有时“他”却借酒消愁,有时“他”纤敏自卑,有时“我”自伤沦落……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奈,有时愤世嫉俗,有时却心境散淡。郁达夫的早期小说《沉沦》、《采石矶》等,主观色彩表现最为直接,这类小说完全是以主人公感情为纽带发展,缺乏连贯的情节与结构。部分作品如《过去》、《迟桂花》等并不正面塑造形象,而通过“我”的心境来衬托,塑造了陈二妹,莲妹等艺术典型,主观色彩又表现得不太明显。

然而,无论从人物性格还是情感内涵上来作比较,这些形象都没有“我”这一抒情主人公的美学意义大。所有其他人物,都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眼光感触和内心情感活动而存在的。在性格逻辑上,他们是主角,在形象本质上,他们只是配角。所以,在作品中作者自我塑造,而文学形象又通过作品,远远超出自我的意义,负载了文学、社会和美学意义,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典型。

郁达夫对社会总是以强烈的主观色彩角度去观察,是自我写真的实验,呼应了20世纪20年代时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揭示人物病态心理,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痛苦,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大胆涉入病态的“性苦闷”的描写,猛烈抨击旧道德、旧传统的虚伪和掩饰,《沉沦》无疑是投向旧习惯的一把尖锐而锋利的匕首,是一篇最为大胆而炽烈的个人宣言,从而也看到一种生活的真实、主观的感受。且看下面一段文字:

“唉唉,这悲剧的出生,不知究竟是结婚的罪恶呢?还是社会的罪恶?若是为结婚错了的原因引起的,那这问题倒还容易解决;若因为社会的组织不良,致使我不能适当职业,你不能过安乐的日子,因而生出这种家庭悲剧的,那我们的社会就不得不根本改革了。”(《茑萝行》)其中渗透了一种深刻的人道的主观性。再如《沉沦》结尾中所言:“‘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快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发出一种干涩无力的呐喊,也是作者真切生活的体验,主观情感的流露。

再者,在取材上,郁达夫作品都局限于自身生活,反映的社会画面不够广阔,笔下的艺术画面,几乎是自己经历和境遇的投影。其笔下没有鲁迅展示的中国农村,也无沈从文描绘的风土人情,茅盾刻画的十里洋场,巴金的家庭风云,但他从道德观念上对传统意识进行解构,以“自叙传”的浪漫抒情形式把中国的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天地。严格来说,郁作并非作者的“自叙传”,它不同于卢梭的“忏悔录”,他无意复制自己的历史,只是借手中的一枝伤感之笔,抒写人生的愁苦失意,进而反映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郁达夫作品的主观色彩显而易见,这一点自然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态度及美学理想有关。

二、伤感、忧郁、直率的抒情格调

《沉沦》中刻画了一个普通学生和失意文人形象,缺乏英雄气概,个性也不够完美,但却能激动一代青年的心灵,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那么,郁作凭借的是什么呢?正是独自式坦率的情感。

也许,有人对郁作中体现的感伤,自觉或不自觉地与“颓废”联系在一起,而实际却不尽然。尽管作品中杂芜的东西存在,但结合当时的时空条件与环境,就会发现其主体格调仍是积极的、反抗的。“感伤颓废”只是表面现象,他是借病态人物的病态现象揭示病态社会,其思想实质还是反抗的。

试想,当时的中国正值内忧外患,可谓国弱民穷,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处在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自然有迷惘与失意,他们试图用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来启蒙民众。可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气质乃至个性不同,同是反封建有力度的作品,只是他们涉足的领域,采取的表现方式不同罢了。而文人所具有的感伤恰是感时怀世,担心国家前途及自我处境方方面面所特有的情绪,在生活中提炼典型,化为某一时代的缩影,流露作者的情感体验。因此郁作中体现出或浓或淡的感伤格调不足为怪。可以说作品中文人的失意感伤决非一己情绪,往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内涵。那么,作家流露的“感伤”从何而来?是国弱民穷,是离家别恨,是人生失意,还是知音难觅……内容相当丰富。如《沉沦》中写道:“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即使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日本人欺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知识我也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个能安慰我的‘心’,一副赤热的心肠!从这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

由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需要的就是异性的爱情!”

到日本酒馆中受到“冷遇”:心中暗骂侍女等人,最后说:“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吧!”

字里行间,有缠绵的伤感,有忧郁的痛楚,同时也足见其坦率真诚的情感。

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许多都是多愁善感的,一些极琐碎普通的小事便引起他的情绪的波动,触动其心灵,就是景物描写也始终贯穿着一种感伤的情调。如《沉沦》中写道:“他在海边上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海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到引他,细浪中间,映着银色的月光,好象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然就想跳入海里去死了。”正因如此,郁达夫的伤感情调负载了众多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其感伤忧郁才不觉庸俗,令人窒息,而成为体现郁达夫作品艺术特点的一个方面,有意无意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小说中,提升为社会的东西,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正如郭沫若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千年万年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切假道学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④

郁达夫内倾的性格和独特的个性,以及浪漫情调的心理流程,给小说界带来了新异的空气。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以灰暗乃至畸形的人生形态,去抗议人的生存时空,抒写特定的环境,这对“五四”时期小说在题材、内容、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某种“启蒙”作用。

我想,当时的郁达夫面对众多的责难,恐只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无奈吧!

三、细腻深婉的心理描写

《沉沦》是一篇惊世之作,它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传统的读者界,第一次大胆地披露了自已的性心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篇现代心理小说。作家敢于解剖自已的情感及个性,精于心理分析,善于把握人物内心情感活动的细微变化,对人物形象描写细腻生动。比如在《沉沦》中,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成为推动小说发展的中心。在学校,他感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一声日本同学的“说笑”就能融动他“局外人”的敏感意识,从身边擦过的两个“穿红裙子”的当地女生,也能在他心点燃自卑的火种,甚至偷看了旅馆主人女儿在浴室洗澡的情形,产生一种犯罪式的自责心理,甚至担心被告发,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小说做了淋漓尽染的渲染:

“他屏住了气息,尖着两耳听了一会,觉得门外并无动静,又故意咳嗽了一声,门外亦无声响。他正在那里疑惑的时候,忽听见她们声音,在楼下同她的父亲在那里说话。他手里捏了一把冷汗,拼命想听出她的话来,然而无论如何总听不清楚。停了一会,她的父亲高声笑了起来,他把被蒙头的一罩,咬紧了牙齿说:‘她’告诉了他!她告诉了他了!”这段文字心理描写尤为细腻,很鲜明地将他烦燥不安的情绪,又恨又急的心情以及疑惧的心理表现出来了。

再如在《春风沉醉的晚上》里,“我”与陈二妹邻室而居,从疑惧、了解到互相同情,似乎有朦胧的恋情,却又似同病相怜的知己。于是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怜发展为感激,从而又发展为“情”与“欲”的矛盾。

“我看了她这样单纯的态度,心理忽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情,我想把两只手伸出去拥抱她一回,但是我的理性却命令我说:

‘你莫在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处的是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少女毒杀么?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我当这种感情起来的时候,曾把眼睛闭上几秒钟,等到理性的命令后,我的眼睛又睁了开来,我觉得我的周围,忽而比前几秒更光明了……”

这种矛盾冲突结果是欲情得到了净化,理性战胜了情欲,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和艺术内涵,足见其心理分析艺术的高超,笔触相当细致。再如《迷羊》、《迟桂花》、《过去》等作品中,这样细腻的心理描写比比皆是。其实,细腻的心理描写一直贯穿于郁达夫的作品中。

从早期的《沉沦》到后期的《迟桂花》等作品,艺术技巧日臻纯熟,无不渗透着细腻的心理描写,正是分析这极其矛盾、隐秘、复杂和丰富的心理活动,起到了组织作品结构,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作用。也正是人物心理无规则的、自由散漫的流动,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框架和叙事特点,使艺术个性得到卓越表现,其浪漫才情也跃然纸上。

四、随意散漫的结构

有论者谈及郁达夫小说结构,总体上认为结构松散,粗糙。值得注意的是,在郁达夫的创作中,大多以第一人称写“我”,如《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等;或者采用第三人称“他”,但实际是作者的影子,如《沉沦》、《银灰色的死》、《采石矶》等。除了少量小说,其它大部分小说都直接取材于他自己的经历、遭遇和心情,与其生活道路和事件基本处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中。正如他所公开表白的,他是想“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便社会读者“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⑤因此,他的小说并不谋求曲折的情节、细致入微和周到的构思,而是注重表现个人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心理的流动,依靠激情和才气一路写下去。他只求情节的真切和坦率,于是,直抒胸臆是最常见手法,在事件的叙述中做大胆的自我解剖,乃至用长篇独白去直接触动读者的心弦,即使结构松散、粗糙也在所不惜。如《沉沦》中用激动的、跳跃的语言,直接展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作品的结构完全服从他的情绪的变动。《南迁》围绕两个女人的爱,赤裸裸地交代主人公内心的极端苦闷、惆怅和行为上的怪诞,与“五四”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苦闷和婚恋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大胆宣泄压抑情感。在表现人物性格或展开情节时,作品的内心逻辑是随意的,而在具体的外在形式上,其结构是有规则的、精巧的。如《微雪的早晨》一文采用双线结构,看似写“我”与朱君的交往,实则暗写朱君的恋爱悲剧,这样的结构安排是十分巧妙的。

“当‘五四’小说石破天惊,打开中国小说的新局面时,中国小说出现了最大变化倒不一定在内容上,而是摆脱形式的束缚。鲁迅、郁达夫等人的早期小说几乎第一篇都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和时间完整形态。中国传统文化转变期的历史本来就具有的强有力的非逻辑性与因果性,变成了‘五四’小说思想上反传统,同时也造成了‘五四’小说叙事的非时间化。”⑥他们的小说穿创作打破数千年来固定摸式,截取一个生活断面,或直接以主人公情感、内心活动展开情节,突破以往小说作品中的时空限制和因果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然而,“在更多的情论下,郁达夫似乎顾不上表现这种才能,他仿佛轻视小说的特定法则,他好象无暇考虑布局与结构问题,而只是听凭作品随感情波澜流动,缺乏压缩、缺乏剪裁、缺乏悬念、缺乏伏笔,很多小说技巧为郁达夫所摒弃。”⑦可以说这些评论很有见地,也切合作家的创作实际。作家以深挚的感情为主线,反映自我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在具体形式上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特点,充分显示了郁达夫独特的艺术个性。

当然,行文的松散也淡化了情节,人物性格逻辑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冲击。如《沉沦》结尾把主人公精神的颓废原因与国家地位强硬地联系,发出了“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的呼喊,使人感到某种别扭和不自然,这些缺点是客观存在的。

五、散文化笔法

读完郁达夫小说,你或许找不到一点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和完美严谨的结构,有的只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或者,有的作品中反映出有较为精巧的结构,但为数很少。主人公情绪的波动及人生经历本身就是“情节”。可以说,郁达夫小说有散文的特点,这个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及。有的出版社选编郁达夫的小说集时,也常有

这样的困惑:《青烟》虽为小说,却有散文的结构特点;《南迁》具有散文的意境与哲理美,还有更多作品中的抒情,也颇有散文的特点。

纵观现代文学史,“五四”时期的作家似乎大有追求小说散文化的趋势。郁达夫早期是创造社成员,该社前期主张尊重艺术,表现自我,反对“浅薄的功利主义”,追求文学的“全”与“美”,倡导浪漫主义文学。其作品大都忽略情节表现,情节随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展开。这种创作思想和态度决定了郁达夫小说的表现形式必然有异于其他作家。为了表现主人公失意伤感的情绪,作品情节也渐随人物心理发展,行文随意而自然。当然,这里的“随意”指的是行文的流畅和感情的自然流露,率意而至。

散漫而随意。英文诗或古体诗常夹杂其中,似漫不经心,又似有意而为之。有些作品是主人公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是心理自白随意的缀接,结构显得松散。但《茑萝行》中书信体式,便于抒情:《迟桂花》中开篇书信,虽冗长但不觉累赘。可以看出作者在表现形式方式方面的探索。就郁作总体来看,至少在情节处理等方面,显得自然随意。追求散文的意境。《南迁》中伤感青年“伊人”与美丽的日本少女在静谧的海滩上的漫步,清风拂面,风景怡人,二人轻柔的声音在流动的空气中微颤,朦胧的恋情的升华……但整个气氛却始终被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紫色中。在这里,并无一丝的污浊,相反,纯真的恋情与当时的情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一种散文和诗共有的意境美。再者如《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十三夜》莫不如此,塑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奇妙意境。

行文的散文化。请看《沉沦》中的一段文字:“前面一片汪洋的大海,横在午后的太阳光里,在那里微笑。朝海而南有一发青山,隐隐地浮在透明空气里。西边是一脉长堤,直驰到海湾的心里去。堤外有一处灯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里,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地在系着的地方浮荡。海中近岸的地方,有许多浮标,饱受了斜阳,红红的浮在那里。远处风来,带着几句单调的话声,即听不清楚什么话,也不知是从那里来的。”细腻的描写,勾画出一幅颇有意境的图画,很好地渲染了主人公迷惘不定的伤感情绪。其中,也足见其行文的散文化风格。所以,郁达夫小说虽无曲折情节,读来别具韵味。

总之,郁达夫作品的价值,在于他对现代小说表现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在于他对现代小说作了心理上的深层开掘。郁达夫以带现实主义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创作诸多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独特的艺术画面。

平心而论,郁达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人其作将永远地留在现代文学史中!

[注释]

①程光炜:《解读郁达夫经典——春风沉醉的自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转引自郁云;《郁达夫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③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④郭沫若:《论郁达夫》,转引自郁云:《郁达夫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⑤程光炜:《解读郁达夫经典——春风沉醉的自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⑥赵毅衡:《小说中的时间、空间与因果》,《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第28页。

⑦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郁风:《故人·故乡·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程光炜:《解读郁达夫经典——春风沉醉的自述》,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5)赵毅衡:《小说中的时间、空间与因果》,《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