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艺教案

茶艺教案

茶艺教案
茶艺教案

《茶艺实训教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余饭后”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我们以前是如何放肆的喝茶,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解渴或助食的饮料而存在。然而自唐宋以来,喝茶在文人雅士眼中却是十分雅致的事情,到现在已发展到茶艺。同样是喝茶,从好茶的清香醇味中寻求一份超托凡俗的气质,并且籍著细致的冲泡过程,精巧的茶具配搭,体会从传统汩汩流出的闲情,欣赏好茶的内涵,从中陶冶个人的胸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有必要了解茶艺文化,并会进行茶的一般冲泡技艺。

首先通过“十大名茶知多少”的活动,了解茶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茶叶的冲泡,加深体验,并学习如何品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2.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茶艺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冲泡品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茶艺并掌握茶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3)掌握品茶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2)制定活动方案,形成初步的规划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

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2.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完成调查研究,了解

与我们关系密切的茶艺文化。

(2)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茶艺第一课时

---茶叶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合作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茶艺的认识和对茶的分类。

本课通过多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形成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浓厚,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主要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茶艺文化及其分类。

(2)通过调查、咨询、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茶叶的特点、用途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竞学、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出茶叶的种类。

(2)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搜集茶叶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身边茶的种类,培养学生热爱茶文化的热情。

(2)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4.本课重难点:

重点:茶叶分类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如何鉴别茶叶的种类。

四、教学方法

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

任务展开学习。

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媒体设计: PPT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你们身边一定有很多人喜欢喝茶?他们

都喝些什么茶呢?中国有十大名茶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什么

叫茶艺吗?

学生讨论回答。

铁观音,大红袍,信阳毛尖,龙景,潽洱茶,武夷山茶,碧螺春..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

六安瓜片君山银针…..

学习指导语:茶叶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叶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茶艺,了解一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茶文化。了解一下茶叶的分类以及什么是真正的茶艺。

一、茶艺的定义

它的解释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

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和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的定义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板书课题:茶艺图片展示十大名茶)

庐山云雾茶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入课题,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激发探究茶艺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了解茶的分类(10分钟)

1、提出问题:

学习指导语:我们喝的茶叶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红茶绿茶花茶等等,面对这么多的茶叶种类,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我的问题

1.

2.

3.

......

学生各个小组讨论,全班汇总:

1.我不知道什么叫红茶,绿茶?

2.我不知道怎么区分茶叶属于哪种茶类?

3.茶叶是怎么发酵的?

4..........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

2、研究问题: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发现的这些问题都非常的有价值,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几个问题来深入研究一下吧!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问题引导:

(1)学习茶叶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2)了解茶叶的加工过程。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学后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其余学生作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先了解茶叶的种类及主要特征,再了解茶叶的加工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茶艺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牛刀小试:练习茶叶分类的基本技能

学习指导语:

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解了茶叶的相关知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练习茶叶分类的基本技能。

【设计意图:在了解茶叶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练习茶叶分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三)实践与体验:(20分钟)

(师出示几种茶叶,让学生了解)

1.自主学习:

学习指导语:按茶叶颜色、品质和特点分类

2、合作探究:

学习指导语:了解了茶叶的分类和特点,我们才能选择喜欢喝的茶。老师带来了几种茶,试着分析其种类。

学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茶叶的分类方法,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

3、各显其能:

师:根据茶叶的分类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下面的练习:

(1)学生分小组讨论各种茶叶的分类方法,各小组根据分工,各负其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各小组桌子上的茶叶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茶叶分类进行深入探讨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得出茶叶分类法则。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这样学生对商品的分类这一知识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展示出茶叶的分类知识要点后随即进行课堂练习,利于知识点的巩固。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探究情况,让学生以小组竞学的形式来说明自己进行茶叶分类的方法及步骤,并记录得分。】

(四)展示交流:(5分钟)

(1)小组互相欣赏、评价。小组内评选出分类最准确的分类方法。

(2)优秀分类方法全班展示。

根据茶叶分类的特点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为最佳分类奖、最有创意奖、最佳表现奖、合作之星奖等奖项。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评价并对学生再次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本环节有老师评,小组评,学生互评,真正让学生人人参与,找到劳动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五)拓展延伸(3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茶叶基本分类方法,还尝试进行了茶叶的分类,相信同学们都大有收获。课下还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下节课我们就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茶叶的冲泡,亲身体验一下泡茶的乐趣,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体验泡茶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指茶具。)

(六)收获与总结(2分钟)

学习指导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

学生畅谈收获与感想。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七、板书设计

茶艺第一课时

---茶叶的分类

八、教学反思:

茶叶的分类是认识了解茶艺的第一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与练习,全员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创作,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本节课优点:以小组为学习和活动单位,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而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手能力差,对于学习没有主动性;注意力不集中,对一件事物刚开始好奇心很大,但是很难保持长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经验,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来设计、实施活动。

茶艺第二课时

---茶叶的冲泡

一、教材分析

茶叶的冲泡是茶艺主题单元中的第二个活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学问,虽然说提壶开水就能泡茶,但是泡出来的香味却不同,所以,不要轻视泡茶这门学问。本节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创新,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学生在前一课已经基本掌握了茶叶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又添加了亲自茶具的知识,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掌握泡茶的技能和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真正有用的实践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茶叶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茶叶的分类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茶叶的冲泡打好了基础。但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到底怎么样冲茶才能泡出其香味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等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茶艺的内容。

(2)了解茶叶的冲泡方法。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和小组团结

合作的能力。

(2)了解泡茶的学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2)具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互助、进取的品质。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科学的泡一壶好茶。

难点:对于泡茶水温,器具的掌握不太容易。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通过茶艺的诱惑,激发学生喜欢泡茶的欲望,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采取激励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观察是否认真仔细,动脑动手能力如何,小组合作是否默契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几种茶叶、茶具、水壶、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课前通过上网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向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了解相关知识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活动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出示课件:各种泡茶所需茶具展示。

学习指导语:

师:大家认识图片上的茶具吗?知道不同的茶要选用不同的茶具吗?究竟如何泡茶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课题:茶叶的冲泡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强调了茶具与泡茶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入茶艺,探究其内部美感的强烈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学习与探究(30分钟)

1、自学教材,分析收集资料

学习指导语:

先自学教材并结合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

(一)分组讨论:学生向大家介绍泡茶之前的准备工作。

(1)是否准备了正确的茶具?

(2)应用多少度的水温?

(二)小组总结泡茶需要注意的事项:

(1)茶具选择

(2)茶水品质

(3)茶水比例

(4)冲泡水温

(5)冲泡时间

(6)冲泡次数

(完整版)茶艺上课教案

茶艺 教育目标: 一、初步认识茶具及其作用。 二、充分掌握泡茶的基本程序和品饮的步骤。 三、感受茶文化的内涵,品味--“和”“敬”“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泡茶的基本流程; 感受茶文化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茶具,热水,茶巾。 进教室之前强调安全,纪律,卫生,将人数平均分成4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走进教室的时候,有没有同学注意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什么呢?回答:茶艺坊。很好。那茶艺坊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在这里学习茶艺,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茶艺”。 二、新授 茶,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据说在4000多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最初是把茶当做食物来利用的,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人类认识了茶的药用功能。 从秦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古代典籍描述了茶的药性。当时人们认为茶的药物作用主要有悦志、益思、少眠、轻身、有力、明目、醒酒、助消化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最强烈的功能就是使人兴奋,这正是茶从食物经过药物阶段转变成饮料的决定性因素,大约是在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作为一种饮品被推广。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饮茶风气的盛行,形成了体系的茶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先前提过的陆羽的《茶经》。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既形成

了豪华极致的宫廷茶文化,又兴起了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龙凤茶饼”就始承于此。 明朝紫砂茶壶盛行,出现了如今最常用的饮茶器具。宜兴紫砂茶壶的制作,相传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制壶被后人称为供春壶,有“供春之壶,胜如白玉”之说。龚(供)春也被称为紫砂壶真正意义上的鼻祖,第一位制壶大师。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后又出现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壶中妙手”。 清代后期,由于市场上有六大茶类出售,人们已不再单饮一种茶类,而是根据各地风俗习惯选用不同茶类,如江浙一带人,大都饮绿茶,北方人喜欢花茶或绿茶。不同地区、民族的茶习俗也因此形成。 三、六大茶系 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炒、烘、蒸、晒),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的特点。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 黑茶是一种发酵茶,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云南的普洱茶也是黑茶的一种,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降脂、减肥、降血压的功效。 乌龙茶也叫青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醇茶。其药用价值在于分解脂肪、减肥键美等方面,在六大茶系中其减肥效果最好。 黄茶是由于在炒青、绿茶过过程,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再经过闷堆工序而形成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茶具的介绍 (1)茶壶。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紫砂陶或瓷器茶壶。 (2)茶盏。茶盏通常有盖、碗、托三件套组成,多用瓷器制作,少数也有用紫砂陶制作。 (3)茶杯。茶杯作为盛茶用具,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玻璃制作的。 (4)茶托。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垫底用具。 (5)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它是为了使茶汤浓度均匀而设置的过渡性用具,当然也是为了使茶汤不因浸泡时间过长而太浓。 (6)闻香杯。它是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余香的一种用具。 (7)茶池。又称“茶船”,它主要用来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联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联系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 3、在参与茶事的活动、品尝茶的馨香以及由苦而甜的滋味,体会茶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同时,对茶的艺术化的追求,将美化、深化对日常生活万事万物体验。这在中国、日本的茶道中又是一个共同点。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文化表象的差异 1、茶文化流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 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比如薮内俭仲创始的善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的薮内流派。其他如大口派、织部流、萱野流、古石州流、小堀流、坍流等。 2、烹茶的程序不同。 中国的茶的烹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日本茶道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十分钟、三分钟、四小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等。 3、茶具不尽相同。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 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

茶艺教学案例

茶艺教学案例

茶艺活动课案例 西苑小学 2015.5.6

茶艺活动课案例 一、主题选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可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喜欢茶。 因此,我编创了茶艺教材,开设了茶艺课。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二、实施方案 (-)课题:《乌龙茶艺》 (二)教学内容: 概括介绍茶的起源、历史及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演示沏茶,引领学生步入茶境,主动参与识茶器、知茶礼、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三)学情分析: 课程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业负担重,中考压力大, 往往是两点一线循规蹈矩。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储备是足够的,但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与能力,茶艺课可以将他们从“紧箍咒”中引领出来,以淡淡茶香调节他们紧张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发展史、种类及世界地位;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沏茶示范,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通过沏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五)教学重点: 铁观音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六)教学难点: 茶道礼仪的表现与茶道境界的感悟。 (七)教学用具: 铁观音茶、沏茶器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 (八)教法学法:(幻7) 1、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主动被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赏析提高法:闭门造车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要多看多学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求不断进步。 3、启发提问法:新知的教授与巩固,均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课堂,沿着老师的教学轨迹边思考边学习。 4、交流总结法: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让学生们在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从而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九)学习学法 1、主动参与学习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茶艺教案精选

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旅游服务类“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 窨得茉莉无上味 列做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茶茶艺演示》

2015年10月3日

附页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猜 谜 激 趣 回 顾 花 茶( 3′) 1、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 在中国哪一种茶被称为从其中可以闻到春天的气味?引 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回顾知识: (1)茉莉花茶的种类有哪些? (2)茉莉花茶的特点是什么? (3)茉莉花茶的营养功效有哪些?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检验学生课前 学习情况,为 下面的实践练 习做好知识铺 垫 视 频 赏 析 总 结 花 茶(5′)1、为学生播放视频 提问: 在这段视频中,茶艺师做了哪些工作? (1)迎接宾客(2)拉椅让座(3)递送茶单 (4)推荐茶品(5)准备茶具(6)沏泡服务 (7)结账收款(8)恭送宾客 点评学生答案 2、设置情境: 几位客人走进绿园茶馆,作为茶艺师,如何为客人提供沏 泡与接待服务呢?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欣赏视频 思考回答 视频欣赏和问 题驱动进行开 篇,激发学生 学习茉莉花茶 接待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1、为学生播放著名茶艺师操作视频

钻 研 技 艺 掌 握 花 茶(15′)提出问题: ①茉莉花茶冲步骤有哪些? 第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烫杯) 第二道: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 第三道:落英缤纷玉杯里(置茶) 第四道:暗香浮动月黄昏(润茶) 第五道: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水) 第六道:三才化育甘露美(氲茶) 第七道:一盏香茗奉知己(奉茶) 第八道:杯里清香浮清趣(闻香) 第九道: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 第十道:茶味人生细品悟(回味) ②和绿茶冲泡的异同是什么? 温杯、润茶 2、讲解演示烫杯和润茶 温杯技法:翻盖旋杯温盖 润茶技法:高冲水旋杯 3、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 4、重点讲解润茶动作,解决重点 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的中间部位,食指抵住盖碗下凹处, 轻轻摇动杯身,使花香和茶香融为一体。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客来奉茶是中华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对比分析 找出异同 观看教师示 范 自主练习 冲泡步骤 通过对比分 析,让学生找 出与绿茶不 同的地方,掌 握茉莉花茶 的冲泡流程, 又加深对绿 茶的冲泡的 印象。 通过示范演 示、对比分 析、学生练 习、视频回放 等活动,让学 生在掌握技 能的同时,提 高了观察分 析和归纳总 结的能力

茶文化课教案设计

茶文化 第一课时华夏茶史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日本、韩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第二课时茶叶的分类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二、茶叶的分类依据 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三、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 1、绿茶类 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 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主产区:安徽、湖北等 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 黑茶以边消为主。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 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 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 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茶叶有哪些类型? 2、各类茶有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茶文化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 1.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2. 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鼎盛 B、文人推崇 C、朝廷诏令 D、茶叶发展 3. 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 A、煎茶的技艺 B、庵茶的技艺 C、煮茶的技艺 D、泡茶的技艺 4. 茶道精神是()的核心。 A、茶生产 B、茶交易 C、茶文化 D、茶艺术 5. 雅志、敬客、行道是()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密黄 7. 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A、甜香 B、熟香 C、清香 D、花香 8. 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0. 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茶褐素 B、茶黄素 C、维生素 D、茶色素 11. 明代茶具的代表()。 A、青花瓷器 B、景瓷宜陶 C、彩釉瓷器 D、金属茶具 12. ()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A、定窑 B、钧窑 C、哥窑 D、建窑 13. ()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瓷器茶具 B、玻璃茶具 C、金属茶具 D、竹木茶具 14. 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的优点。 A、陶土茶具 B、漆器茶具 C、玻璃茶具 D、金属茶具 15. 茶海是用来()。 A、取茶渣 B、均匀茶汤浓度 C、盛取干茶 D、嗅茶香 16.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 A、茶叶下沉,新鲜度提高 B、茶叶下沉,新鲜度下降 C、茶浮水面,鲜爽味减弱 D、茶浮水面,鲜爽味提高 17. 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茶叶。 A、普洱茶 B、紧压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18. 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 A、带金属味 B、汤色加深 C、香气变淡 D、汤味变涩 19. 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 A、纯净水 B、鱼塘水 C、消防水 D、自来水 20. 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来看。 A、韵味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生活茶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生活茶艺 教学设计思想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发源地。茶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中国茶的艺术,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同时,茶艺更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艺包括: 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主人,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学生学习生活茶艺既可以传承我们五千年的茶文化,又可以 养成健康、雅致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其年龄大约在十三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期,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 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更加受到家长的重视,而现在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平时的饮品主要是碳酸饮料,通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对学生开设《生活茶艺》这门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传承我们中国国粹文化。在体验泡茶、品茶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另外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完整word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

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 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赏茶:以茶荷

茶艺教案 ()

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 旅游服务类“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 ---《茉莉花茶茶艺演示》 窨得茉莉无上味 列做人间第一香

2015年10月3日 教案首页 学科茶艺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课题《茉莉花茶茶艺演示》班级酒店服务与管理1班 授课时间2015.7 学生数20人 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学用书《茶艺》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茉莉花茶的沏泡步骤 技能目标花茶茶艺的温杯和润茶手法 情感目标体验接待服务中茶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豪感 教学 重点 茉莉花茶的沏泡流程 教学 难点 能够进行茉莉花茶茶艺接待服务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盖碗瓷壶茉莉花茶茶船茶具等 教法 师范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附页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猜 谜 激 趣 回 顾 花 茶(3′) 1、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 在中国哪一种茶被称为从其中可以闻到春天的气味?引 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回顾知识: (1)茉莉花茶的种类有哪些? (2)茉莉花茶的特点是什么? (3)茉莉花茶的营养功效有哪些?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检验学生课前 学习情况,为 下面的实践练 习做好知识铺 垫 视 频 赏 析 总 结 花 茶(5′)1、为学生播放视频 提问: 在这段视频中,茶艺师做了哪些工作? (1)迎接宾客(2)拉椅让座(3)递送茶单 (4)推荐茶品(5)准备茶具(6)沏泡服务 (7)结账收款(8)恭送宾客 点评学生答案 2、设置情境: 几位客人走进绿园茶馆,作为茶艺师,如何为客人提供沏 泡与接待服务呢?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欣赏视频 思考回答 视频欣赏和问 题驱动进行开 篇,激发学生 学习茉莉花茶 接待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1、为学生播放著名茶艺师操作视频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不同点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不同点 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且茶叶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泡法。喝茶时,需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 随添,水温适宜。同时,配着点心、干果等一起饮用,味道更加。 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咖啡种类主要是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其中意式咖啡,即意式浓缩咖啡,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类型。用意式咖啡 作为基底,熟练的咖啡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其与牛奶的交融形成各种 精美的拉花图案,使之成为一种拉花审美艺术。同时饮用咖啡还可 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还能帮助消化,甚 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茶与咖啡有着各自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人们也可根据二者不同的种类和功效有针对 性地进行选择,使其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舒缓。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 《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 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 一的产物,属‘中介文化’。茶文化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 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 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 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是首次载入辞书的权 威性的释义。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他们有的用茶作

茶艺教案

初中综实自主开发教材 《茶艺》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余饭后”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可见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我们以前是如何放肆的喝茶,茶仅仅是作为一种解渴或助食的饮料而存在。然而自唐宋以来,喝茶在文人雅士眼中却是十分雅致的事情,到现在已发展到茶艺。同样是喝茶,从好茶的清香醇味中寻求一份超托凡俗的气质,并且籍着细致的冲泡过程,精巧的茶具配搭,体会从传统汩汩流出的闲情,欣赏好茶的内涵,从中陶冶个人的胸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心灵境界,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茶艺文化,并会进行茶的一般冲泡技艺。 首先通过“十大名茶知多少”的活动,了解茶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了解茶叶的冲泡,加深体验,并学习如何品茶,通过对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茶艺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冲泡品茗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茶艺并掌握茶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

(3)掌握品茶的艺术,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分派的任务。 (2)制定活动方案,形成初步的规划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共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给学生审美情操。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建议: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 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2.学法建议: (1)自主探究法: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完成调查研究,了解与我们关系 密切的茶艺文化。 (2)合作学习法: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 茶艺第一课时 ---茶叶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

茶艺教案

用心沏好茶 第一篇茶艺知识 一、“茶艺”的由来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 二、“茶艺”的定义 广义: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三、茶艺的分类 1、从时间上分 古代茶艺(唐煮、宋点、明泡)、现代茶艺. (1)唐煮 唐代及唐以前是”饼团茶“,用茶鲜叶压制成茶饼,焙干、收藏备用。食用时,先碾成粉末。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一沸时(微有声),放盐调成咸味,二沸时(涌泉连珠),取一瓢水,将茶粉从中心撒入锅内稍煮,三沸时(腾波鼓浪),将水注入,停止沸腾,趁热连汤带茶粉末一道喝下去。 (2)宋点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水冲泡茶粉、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用力击打——茶水交融

——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2、从形式上分 表演茶艺、生活茶艺 3、从地域上分 各民俗茶艺(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苗族虫茶) (1)藏族酥油茶 因气候高寒干旱,少蔬果,常年以奶、肉、糍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2)白族三道茶 一道——苦茶,将土陶罐烤热,放入茶叶,再烤至焦黄,冲入开水略煮,香气浓郁,入口略苦。 二道——甜茶,放入红糖,核桃仁。 三道——品味茶,蜂蜜、花椒、冲入开水。 (3)苗族虫茶 功效:具有清热、去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牙龈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较好疗效。 4、从社会阶层分 宫廷茶艺、民间茶艺等 第二篇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发展史

1、采食鲜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 ——《神农本草》 2、生煮羹饮 3、晒干磨碎 4、蒸青制饼 唐代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5、龙团凤饼 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矣。 6、蒸青散茶 团茶:失真味、做工精细、耗费较高、价格昂贵,蒸青绿茶应运而生。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 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7、炒青散茶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成分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却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特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8、现代多种茶类 二、制茶的基本工艺

《中华茶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华茶艺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华茶艺的历史,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 了解六大茶类的功效、特点及常用的茶艺器具; 3. 掌握茶艺基本流程和茶艺礼仪,能够熟练冲泡1-2 种茶叶; 4. 传承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培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茶类的特点、常用茶器、茶艺的基本流程。难点:六大茶类不同的功效、冲泡特点。 解决思路:使用实物对比、PAD 合作探究学习,分别从干茶的形状、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观察法、项目教学法、体验法 【课前准备】 1. 每个茶桌六大茶类适量;紫砂壶、玻璃壶、功道杯各1 把,闻香杯、品茗杯等茶器各1 组;2 台PAD;2 份任务单 2. 多媒体课件,《茶艺基本流程》微视频; 3. 汉服。

教学过程】 、项目导入(4 分钟) 经常喝茶的请举手;喝过哪几种茶?喜欢喝什么茶?是否了解它的功效?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华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选茗、择水、备器、烹茶、礼仪、环境的选 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整个品茶过程安静、美好、高雅、惬意,人们可以在茶香中放松身心,延年益寿。2008 年,国务院批准茶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茶叶是怎么发现的?播放视频:《茶的由 来》(2'10')' 从神农氏发现茶以后,秦汉时期出现简单的制茶,两晋南北朝时出 现茶叶市场。唐朝茶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所以一般认为,中华茶艺形成于唐,发展于宋明,极盛于清。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茶艺文化中的以下知识: 1.六大基本茶类; 2.常用的茶艺器具; 3.茶艺基本流程; 4. 茶艺基本礼仪。 二、出示项目任务及评价标准(1 分钟)

茶艺教案

茶艺教案 专业名称旅游与酒店管理课程名称茶艺 授课教师陈初 学校郑州市财经学校

普洱茶冲泡教案 【课题】普洱茶冲泡 【课时】1个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普洱茶的冲泡流程的名称和内容,及泡茶过程中应遵循的礼仪。 2、技能目标: 掌握普洱茶的冲泡技能,初步了解如何品茶,培养学生展现茶文化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研习茶艺,进化心灵、美化生活、促进和谐、弘扬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点】 学会用规范化动作及正确的步骤冲泡普洱茶。 【教学难点】 利用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把普洱茶本身特有的色、香、味冲泡出来。【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运用了营造环境法、演示引导法、分组训练法、教师指导法。 ◆营造环境法 ◆演示引导法 ◆分组训练法 ◆教师指导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老师为学生疏通练习渠道。 探究学习――在实际练习中积极探索,解决知识难点。 合作学习――分组练习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种学法营造轻松活泼、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课前准备】 作为老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最佳的心情状态进入课堂。将学生分成4小组,对学生仪容仪表进行检查。 1 、备具:茶盘、茶艺六君子、随手泡、公道杯、茶荷、过滤网(架)品茗 杯、杯托、随手泡、茶巾。 2、备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泡茶用水原则上应选择软水,如纯净水、矿泉水 等,也可以用自来水,但最好先沉淀一下,以减少漂白粉的气味。必须注意的是,泡茶用水一定要清洁卫生,一定要符合饮用水要求。 3、备茶:普洱茶。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以实际练习为主,角色表演、激发兴趣、启发点拨、分组操作、对比评价,结合实训用具及多媒体软件辅助,设置了以下四个学习阶段: 提出问题:普洱茶冲泡与绿茶冲泡的区别?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同时引出新课一、导入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状态去学习,对普洱茶冲泡的学习更加有兴趣,由教师扮演茶艺师配合古筝曲进行茶艺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首先请出茶艺师(教师角色扮演并配有古筝曲烘托气氛)现场表演普洱茶 冲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设置情景:制造茶客打碎茶具的情境,让学生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增强学生 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知识呈现阶段(总结冲泡步骤) 三、分组实践操作(教师分步骤指导) 给学生每组发一份普洱茶冲泡流程鉴定表,依据此表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同时让一名学生在前面操作。老师强调操作要领并进行指导,同组伙伴观察并做出鉴定。

茶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茶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 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 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 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 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 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 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 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 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自东汉顺帝汉安元年道教定型化之后,在名山胜境宫观林立,几乎都 栽种茶树,宫观道士流行以茶待客,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 以及“驱鬼捉妖”的祭品。同时,茶对人体的功能也在道教门徒的 宣扬下被人重视。道教对茶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早在唐代时, 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 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打醮"、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 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

小学美术四下教案:《茶香四溢》教案

《茶香四溢》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茶文化,茶文化的起源发展,茶道。能自己设计出茶文化卡。 教学准备: 上网、查找书籍收集了很多有关茶的精美图片和文字资料,茶文化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小结前一阶段学生活动情况。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其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1、茶道的起源 (1)汉代起源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茶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 (2)两晋产生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2、茶道的发展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 3、中国十大名茶 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 祁门红茶君山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 4、茶叶的制作过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加工→包装→(成品) 5、茶具欣赏(紫砂---青瓷---汝窑---高档优质青瓷,瓷质细腻,釉色通透,大气尊贵的图案栩栩如生-----高温玻璃----汝窑茶具环保健康自然美观) 6、欣赏茶叶的包装。 7、作业: 上网查茶的文化,制作茶文化卡。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和大家一样了解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收获很多,但中国茶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来探究,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家里,能为爸爸、妈妈冲泡一壶味道纯正的好茶,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同学们能做到吗?

中国茶文化与茶道

对中国茶文化与茶道的理解 中国茶文化与茶道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 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佶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 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

茶艺基本学习知识教育教案

茶文化与操作 1、茶艺概述 2、泡茶要素 3、茶的冲泡技巧 4、各类茶的冲泡 5、各种饮茶活动的界定 6、茶艺表演 1、茶艺概述 1.1 茶艺的定义 1.2 茶艺的范围 1.3 茶艺的具体内容 1.4 茶艺的分类 一、茶艺的定义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

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艺茶有术:可见要泡好一杯茶需要运用选茶、辨水、选具、涤器、投茶、沏泡等方法和技巧,沏泡出一壶好茶汤,习茶者应经常接触茶、品尝茶,通过实践,对茶叶质量的好坏、水的选择、用水量、水温、投茶量、浸泡时间、冲泡方法等经常练习,从而沏泡出一杯好茶汤。 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和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茶艺是指集中地凝炼了在制茶、饮茶、评茶过程中的精华艺术,并把这些精华上升到理论后再集中在一个场地高度凝炼地释放出来 的艺术。 二、茶艺的范围 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属于茶艺的范围。例如: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用一杯茶;茶与壶的关系、茶文化史、茶叶经营、茶艺美学等,都是属于茶艺活动的范围。 三、茶艺的具体内容 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

1.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 2.礼法是指礼仪和规范; 3.道指的是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 四、茶艺的分类 茶艺分类标准应依据主泡饮茶具来分类。在泡茶茶艺中,又因使用泡茶茶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 壶泡法是在茶壶中泡茶,然后分斟到茶杯(盏)中饮用;杯泡法是直接在茶杯(盏)中泡茶并饮用,清代以来,从壶泡法茶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茶的工夫茶艺,杯泡法茶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茶艺和玻璃杯泡法茶艺。工夫茶艺原特指冲泡青茶的茶艺,当代茶人又借鉴工夫茶具和泡法来冲泡非青茶类的茶,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茶艺,以与工夫茶艺相区别。这样,泡茶茶艺可分为工夫茶艺、壶泡茶艺、盖杯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五类。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