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中医经典一句话,搞中医的一定要看....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

本文摘录转载自:《本草求真》

医学口诀

神经系统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十一副神经,

十二舌下神经完。

儿科

三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生理学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将pH值转化为[H+]来记忆:

[H+],pCO2,温度,2、3-DPG升高,均使氧离曲线右移。

今年西医考题-9。微循环的特点:

低、慢、大、变;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血量、体位、三泵(心、呼吸、骨骼肌);激素的一般特征:

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

升糖、解蛋、移脂;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保钠、保水、排钾等等。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

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

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

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

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生物化学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

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酸性氨基酸:

天谷酸——天上的谷子很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

赖精组——没什么好解释的,(Lys、Arg、His)。芳香族氨

基酸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色老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顺序一定要记清,色>酪>苯丙,今年西医考题-19。一碳单位的来源

肝胆阻塞死——很好理解,(甘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

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

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

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

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糖醛酸,合成维生素C的酶

古龙唐僧(的)内子(爱)养画眉(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内科学新旧血压单位换算

血压mmHg,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即得kpa值。

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值。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只要记住“7.5”这个数值即可,用不着记一长串糖葫芦。题目中若给出Kpa值,乘以7.5即可;反之,除以7.5就OK了。

“什么?你记不住7.5,那你就去吃糖葫芦吧^O^”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平时无体征,

发作有表情,

焦虑出汗皮肤冷,

心律加快血压升,

交替脉,偶可见,

奔马律,杂音清,

逆分裂,第二音。急性心衰治疗原则

端坐位,腿下垂,

强心利尿打吗啡,

血管扩张氨茶碱,

激素结扎来放血,

激素,镇静,吸氧。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紊乱心失常,

过劳剧变负担重,

贫血甲亢肺栓塞,

治疗不当也心衰。右心衰的体征

三水两大及其他

三水:水肿、胸水、腹水

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洋地黄类药物

的禁忌症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预激病窦不应该。房性早搏心电表现

房早P 与窦P 异,

P-R 三格至无级;

代偿间歇多不全,

可见房早未下传。心房扑动心电表现

房扑不于房速同,等电位线P无踪,

大F 波呈锯齿状;形态大小间隔匀,

QRS 波群不增宽,F不均称不纯。心房颤动心电表现

心房颤动P 无踪,小f波乱纷纷,

三百五至六百次;P-R间期极不均,

QRS 波群当正常,增宽合并差传导。房室交界性早搏心电表现

房室交界性早搏,QRS波群同室上;

P 必逆行或不见,P-R小于点一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

(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

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

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瘤——嗜铬细胞瘤;

皮质—皮质醇增多症;

动脉—主动脉缩窄;

妊高—妊娠高血压。心肌梗塞的症状

疼痛发热过速心,

恶心呕吐失常心,

低压休克衰竭心。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痛——心绞痛;

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

腑——急腹症;

肺——急性肺动脉栓塞;

言——急性心包炎。心梗的并发症

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

乳头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症。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难、痛、晕二尖瓣狭窄

症状:吸血咳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

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房颤有血栓,水肿右室衰,内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难、痛、晕。(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晕厥先兆。)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失常猝死心衰竭、内膜血栓胃出血。与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的疾病

“爱惜阔小姐”

“爱”——肺癌

“惜”——矽肺及其他尘肺

“阔”——支气管扩张

“小”——支气管哮喘

“姐”——肺结核慢性肺心病并发症

肺脑酸碱心失常,休克出血DIC.与慢性肺心病相鉴别的疾病“冠丰园”

(此为上海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两碱激素色甘酸、肾上抗钙酮替芬。

两碱——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

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色甘酸——色甘酸二钠

肾上——拟肾上腺素药物

抗钙——钙拮抗剂

酮替芬——酮替芬重度哮喘的处理

一补二纠氨茶碱、氧疗两素兴奋剂

一补——补液

二纠——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

氨茶碱——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氧疗——氧疗

两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兴奋剂——β2受体兴奋剂雾化吸入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休感激、慢活乱,重点保护心肺肾”

“休”——补充血容量,治疗休克

“感”——控制感染

“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慢”——缓慢输液,防止出现心功不全

“活”——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乱”——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肺结核的鉴别诊断“直言爱阔农”

“直”——慢性支气管炎

“言”——肺炎

“爱”——肺癌

“阔”——支气管扩张

“农”——肺脓肿急性腐蚀性胃炎的处理

禁食禁洗快洗胃,蛋清牛奶抗休克。

镇静止痛防穿孔,广谱强效抗生素。

对症解毒莫忘了,急性期后要扩张。昏迷原因

“AEIOU,低低糖肝暑”

A. 脑动脉瘤,

E. 精神神经病,

I. 传染病,

O. 中毒,

U. 尿毒症

低低血糖

低低血k,cl

糖糖尿病

肝肝性脑病

暑中暑休克的治疗原则

上联--扩容纠酸疏血管;

下联--强心利尿抗感染;

横批--激素还珠格格与降糖药

OHA有如下几类:

1.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好;

2.双胍类:不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食欲;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等。

记忆第一类药物时可如此联想:磺,皇,皇帝,所以甲苯磺丁脲是第一代。而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甲嗪(美比哒)等第二代可联想成还珠格格。诊断学肺的下界

锁中六,

腋中八;

肩胛十肋查。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今年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诊断学》填空题3分)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

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

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

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是伴随症状。"肾高"的"高"指高血压,"心肝大"指心大和

肝大。各热型及常见疾病

败风驰化脓肺结,[败血症,风湿热,驰张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

只身使节不规则。[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风湿热,结核病,不规则热]

大寒稽疾盂间歇,[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稽留热]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间歇热]

布菌波状皆高热。[布鲁菌病,波状热][以上热型都是指高热] 百凤持花弄飞结,只身使节不规则。大汗积极雨间歇,步军薄装皆高热。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呼心咯,呕消化,

呕伴胃液和残渣。

喉痒胸闷呕先咳,

血中伴痰泡沫化。

上腹不适先恶呕,

咯有血痰呕无它。

咯碱呕酸有黑便,

咯便除非痰咽下。

呕血发暗咯鲜红,

呕咯方式个不同。关于心电轴

尖朝天,不偏;

尖对口,朝右偏;

口对口,向左走;

口朝天,重右偏!

(以上的图形变化是从第1,3导联的主波方向来判断)具体的度数要算正负的代数和查心电图医生专门的图表!钾离子对心电图的影响之简单记忆

我们可以将T波看成是钾离子的TENT(帐篷),血钾浓度降低时,T波下降,甚至倒置,出现U波;血钾浓度升高时,T波也升高。外科学乳房的淋巴回流

外中入胸肌,

上入尖锁上,

二者皆属腋。

内侧胸骨旁,

吻合入对侧。

内下入膈上,

吻合腹前上膈下,

联通肝上面。

深入胸肌间或尖,

前者又称Rotter结。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

少食多餐,

先流后干,

早期高脂,

逐渐增糖,

蛋白量宽.烧伤补液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碱,

见尿补钾,

适时补碱。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

手臂肱567(9%*2);

躯干会阴27(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9%*5+1%)。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

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肱骨髁上骨折

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休克可以概括为

“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解剖学12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划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最后一句改为“迷副舌下神经全”,背起来更舒服,你们说呢?)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

在股三角内的排列正好构成van(行李车)这个英语单词连接椎骨的韧带

主要有五种,其中长韧带有三条(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短韧带有两条(黄韧带和棘间韧带),可概括为“三长两短”眼球的结构

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8块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腹主动脉的分支

肾上中肾动加睾丸[女性为卵巢动脉],肠上肠下腹腔干。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

中医经典语录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针对秋燥初、中、末不同阶段提出“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的治疗大法。所谓上燥治气,即病初以治肺为主,燥邪在表,发热、微恶风寒并见,苔白脉浮,宜辛凉甘润,轻透肺卫,如桑杏汤(《温病条辨》),病入气分,见肺中燥热明显,津伤亦加重,则以清肺泻热,甘寒养阴为治则,代表方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方中用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清肺泻热,宣肃肺气,同时合用阿胶、胡麻仁、麦冬,润燥养阴之力更重,用少量人参、甘草益气以生津,正如《难经·十四难》所说:“损其肺者益其气”; 中燥增液,即病至中期以胃肠津液耗伤为主,宜以甘寒养胃阴、润肠燥,如增液汤、调胃承气汤加鲜首乌、鲜生地、鲜石斛(《温病条辨》)、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等,其中五仁橘皮汤中用富含油脂的甜杏仁、松子仁、郁李仁、桃仁、柏子仁养阴润燥、润肠通便,可用于内、外燥邪引起的便秘。何秀山称该方为“润燥滑肠,体虚便秘之良方”; 下燥治血,即病至后期,若伤及肝肾真阴,宜用甘寒、酸寒、咸寒之品滋养肝肾阴液,非指滋补阴血,如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方中以白芍、地黄、阿胶等养肝肾真阴药物为主,较秋燥初期、中期常用的沙参、麦冬、玉竹、花粉、梨皮等养阴之力更强。秋燥病入气分治疗尤应谨慎。燥热性质近于火又不同于火,病程中往往出现里热盛的证候,但黄芩、黄连等苦寒清热泻火药应慎用,苦寒药多有苦燥伤阴之弊,即使热象较重,也应少量使用。因燥证之治独喜柔润,最忌苦寒伤阴,应以甘寒为主,少佐苦寒。正如汪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所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必记经典语录!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1. 食毕当行走。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2. 无痰则不作眩。元代医家朱震亨《丹溪心法》 3. 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乡党》 4.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5. 养生以少怒为本。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6. 必先岁气,勿伐天和。《内经》 7.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 8.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北宋文学家苏轼 9.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10. 心察损神,语多伤气。清代教育家申居郧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1.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基 2.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3. 久卧伤气,久坐伤内。《黄帝内经》 4. 广庭于步,养生之道。《黄帝内经》 5.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6.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宋代诗人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7.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8.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九日闲居》 9.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北宋文学家苏轼《策别十六》 10. 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卫生诀》 11.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12.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 13.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抱朴子》 1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庄子·养生主》 15.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张从正 16.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清代文学家梁章矩 17.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课程的个人体会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还拿在手里当作宝,但是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然是经得起考验,受到验证得,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刻苦钻研中医经典的内容并推崇之。这是因为其对中医的重要价值,一直指导中医的临床,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便开始学习。《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更莫说有否其它的专著能超过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即《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现代更是经常使用;《温病条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对温病学发展的重要著作。四大经典是中医由经验水平上升到科学理论层次的里程碑,如果我们直接学习他们,将有助直接通往成为辨证论治之医的水平,更能体现到理、法、方、药的统一。自古以来民间的师承教育,经典差不多也是中医学生的「必读」,且凡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均无不有着深厚的经典功底,很多名老中医甚至每年把四大经典复习一遍。现在处于研究生阶段,仍然开设经典学习课程,把中医经典的学习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也表示重视中医本身的理论体系,对中医本身的科学性的了解。在几位老师讲述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讲解中,本人又重新对经典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重新树立了对中医作用的信心 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出中医的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且培养模式又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课程设计没有按中医理论结构编排,按照西医的模式设计课程,忽略中医的综合性、非分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套光盘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系列“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基础上精编而成,此项活动被业内人士称为“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自99年开始启动,六十多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 名老中医真传光盘一经问世,立刻吸引了海内外中医人士和广大学子的眼睛,纷纷求购。 不难想象——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张琪、刘炳凡、周仲瑛、任继学、晁恩祥、金世元、吉良晨、张学文、王永炎……等等;在中医药行业,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会使您如雷贯耳!您一定很想重回课堂,聆听这些国宝级名老中医将毕生心血结晶和盘托出、倾囊相授!现在这一切已成为现实!因为凝结着我国数十位名老中医从医精华的光盘业已问世! 1.《第一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长春)》光盘 1.医学的目的与中医学术研究(主讲陆广莘) 2.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一讲)(主讲颜德馨) 3.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二讲)(主讲颜德馨) 4.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一讲)(主讲张琪) 5.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二讲)(主讲张琪) 6.咳喘论治(主讲李今庸) 7.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体会(主讲焦树德) 8.《内经》脏腑功能与临床应用的系统思维(主讲刘炳凡) 9.师门回忆(主讲刘炳凡) 10.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主讲张学文) 11..跨世纪中医的任务及展望(主讲朱良春) 12.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讲王绵之)13.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及用药心得(主讲王绵之)14.脾胃与肿瘤病的临床研究(主讲何任)15.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主讲任继学)16.肺痿病的研究与辨识(主讲晁恩祥)17.哮病的证治体会(主讲晁恩祥)18.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19.强肌健力饮(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临床与药理(主讲邓铁涛)20.怎样学好《难经》(主讲路志正)21.《医学心悟》简介(主讲路志正)22.疑难病症辨治杂谈(主讲路志正)。以上全部22个光盘,总时间:40小时21分。定价:1600元。 2.《第二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北京)》光盘 1.经方辨治急难重症举隅(主讲颜德馨) 2.在痹证治疗中应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讲朱良春)3.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主讲朱良春)4.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探讨(主讲焦树德)5.谈中医诊治急难病(主讲焦树德)6.心病系列证治(主讲张琪)7.略论《皇帝内经》中血气流行及放血治病(主讲李今庸)8.虚损性肾衰(主讲任继学)9.谈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主讲金世元)10.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第一讲(主讲陆广莘)11.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第二讲(主讲陆广莘)12.论脾胃病临床用药(主讲吉良晨)13.叶、吴二家对温病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主讲张灿玾)14.中风病防治研究(主讲张学文)15.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主讲王永炎)16.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主讲邓铁涛)17.李东垣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主讲邓铁涛)18.万里云天万里路(主讲邓铁涛)19.再论中药不良反应问题(主讲晁恩祥)20.哮喘杂谈(主讲周仲瑛) 。以上全部20个光盘,总时间:40小时04分。定价:1600元。 3.第三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上海) 1.祛瘀法及其应用(主讲邓铁涛)呼吸系病之诊治一得(主讲张灿玾) 2.二陈汤之临床运用

中医人生格言

中医人生格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格言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 2、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3、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4、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 5、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盛,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 6、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7、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 8、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9、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10、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11、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12、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13、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4、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1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16、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 17、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18、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 19、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0、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21、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22、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 23、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 24、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25、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26、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7、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 28、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29、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30、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31、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2、人之一身以血为主,以气为先。 33、济世之道莫大于医,识病之源在于经典。 34、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35、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 36、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常用中医养生谚语 1、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5、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6、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7、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9、表壮不如里壮。 10、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11、有钱难买老来瘦。 12、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13、感冒是百病之母。 14、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15、英雄只怕病来磨。 16、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17、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18、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19、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20、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21、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22、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23、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能忍者长寿。(常山) 26、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27、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8、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9、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1、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34、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5、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36、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37、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38、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3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4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41、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2、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3、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44、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4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医养生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万全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张湛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精选版】 1)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 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3) 饭后(半小时)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走,强似开药铺。 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5) 名高折人寿,思苦减天年。 6) 心胸宽阔,保健对联:上联: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下联:去留无意漫观天空月圆月缺。横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7)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8) 常有小疾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 9)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10) 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浪忧;病而卧,死而休。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最新版】 1) 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 2)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 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 4)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5)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 6) 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7) 愉快的生活,丰富多彩;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8)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 9)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 10)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11) 穷奢极欲,算来何益精神。 12) 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13) 有病的皇帝,不如无病的乞丐。

14) 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 15)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6) 少食多餐,益寿延年。睡觉不蒙头,黄昏郊外走,无事勤扫房屋,强似上药铺。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17) 先睡心,后睡眼。 18)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19) 养生者,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在未病之前,而服药在已病之后。 20) 爽口物多终作疾。 养生之道经典语录【热门版】 1)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2) 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4)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而不悔者,其唯淫欲乎! 5) 心胸开阔,心地善良,处事泰然,性格开朗。爱劳动,不懒惰,爱活动,不闲着。 6) 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7)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心理不好,病治不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不生百病,不用药方。 8)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 9)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 10)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11) 经风雨,见世面,勤活动,多锻炼,精神安,体魄健。 12) 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知足常乐,不攀不比。 13) 头要常凉,脚要常热,身要常动,心要常静。 14) 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15) 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中医经典一句话

中医锦句120条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中医院标语,中医名言名句

中医院标语,中医名言名句 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2.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5.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6.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7.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 8.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9.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篇》 1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篇》) 11.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12.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

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5.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16.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7.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1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19.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20.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清·喻昌《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22.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2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24.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中医养生名句

中医养生名句 《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径》 《黄帝内经》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日:“是以志闻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心心故合于道,新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嘉言《寓意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周立波健康养生经典语录

【周立波健康养生经典语录】 2013-02-19营养与健康 【周萧阳整合周立波大哥养生投资经典语录】 1、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二场比赛!无论达官显贵王子贵族都不例外;上半场比的事业、财富、职位、学业的上升,人生下半场比的血粘、血压、血糖的下降! 若朋友们到了45岁以后与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付出行动,按照医学常识和惯例,你的身体堆积了上百种毒素、垃圾后大概到了六十几岁没有清理的话,85%的可能性您会因慢性病而被折腾得痛不欲生直至失去生命! 2、医生看病与健康长寿是二个概念!本质上来讲,医生只能给到你二样东西,一种是给你一个在5年以后再次爆发的体内炸弹,二者是割刀子割掉你身体里 长出来的东西和败坏额器官;后者是调--养--炼,把你生命里潜藏的机能得到最 大化提升! 3、今天不注重养生投资、明天注定养一堆医生!可悲的是你养了医生也不管用,而最可悲的是很多人养医生的机会都没有、阎王叫你三更走绝对不留你到五更!如罗阳、王均瑶、乔布斯! 4、世人不了解的真相:不做养生投资的人80%的人会把积攒下来的钱在离世 最后一年全部交给医院、最后还是得很不甘心的上路!今天的健康不代表明天 的健康,不代表10年后依然像今天这样,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并没有那么痛苦! 5、这个世界的人95%的人是病死的、只有5%的人是老死的、绝大数情况你也是前者!每个人都绝对不要侥幸!不要盲目乐观,今天在医院的人昨天还跟你 一样的心态1 6、很多人不舍得为自己投资健康、但有个真相你要了解:60%的家庭会因为你的疾病、儿孙会变卖家产、举债借贷来帮你付医院债、而那时候你估计是昏迷 不醒的、所以爱护自己就是减轻家人负担! 7、脏腑的机能和免疫能力50岁以后想要激发他的潜能越来越难,越老一年就 越要投入几倍的代价!所以越早投入就越会成本小点! 8、投资养生会给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带来长远深刻的影响!1可能因此而

最新的中医养生格言大全

最新的中医养生格言大全 1、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 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3、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4、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5、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6、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7、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8、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9、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10、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

11、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 12、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3、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14、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15、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1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17、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18、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医学名言100句

医学名言100句 1、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钟南山 2、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 3、一位西哲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4、马克思:“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疗效重于理论) 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6、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7、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8、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瑭《温病 条辨自序》) 9、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医工论》 10、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清】徐廷祚 11、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13、只要生命还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 14、专家是令人尊敬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不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专家有时也是令人惋惜 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知道的事情,却知道的越来越少。——妇产科学家郎景和 15、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吴阶平 16、对工作还应该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 生的责任感。 17、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蕾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 杨泉《物理论》 19、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 20、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22、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次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里,便呆钝不灵。——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23、There is no safe drug but safe doctor.(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 24、A good surgeon must have an eagle's eye,alion's heart,and a lady's hand.(一 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有鹰的眼睛,女人的手和狮子的心) 25、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6、he real difficulty in orthopedics lies not in making a diagnosis but i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骨科医师的挑战不在下诊断,而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27、The patients are your best teachers.(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8、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功待人处事是成为好医生的前置条 件。)

中医养生格言谚语集锦

中医养生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明王文禄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养生四要》明万全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张湛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唐张湛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唐张湛 按摩为养生之一术。―――《雨航杂录》明冯时可 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养生要录》宋蒲虔贯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老恒言》清曹廷栋 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读中医经典心得体会

读中医经典心得体会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其科学性则是体现在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中,即指导中医理论的《黄帝内经》;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著作,开创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的《伤寒论杂病论》;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专论温热病的《温病条辨》。这些是前人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世纪中医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继承,继承是基础,而继承的第一步便是熟读中医古籍经典。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篇。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理论、经络系统、病因病机、疾病治法等。强调了“阴平阳秘”的人体平衡协调状态,简单来说就是阴阳平衡,比如在内的脏腑柔和通利,在外的肌肤致密坚韧,如此方可抵御邪气的侵害。 关于诊法,《内经》有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为诊法之总纲。凡诊病,收集病情资料的过程中,得有的大方向来指导病情资料的收集,阴阳就是两个大方向,这个方向的辨别不是辨一次就完事了,其贯穿整个诊疗过程,因为临床病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变化的,在变化之中把控好疾病的方向,才是真正的“善诊者”。 治法方面,《内经》以“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为治疗大法,来指导中医临床治疗。“谨察阴阳”是治疗的前提,察明疾病的阴阳变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达到阴阳的平衡,如此方可病愈。 对于疾病的防治,《内经》中邪正盛衰理论对中医防治疾病、判断病症的虚实及预测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见提高人体的“正气”是防治疾病的关键。而提高“正气”方法书中亦有提到,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中的“恬淡虚无”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这三句话更是对我们健康生活的概括。这些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上养生哲学,反映了古人的生活境界。 《内经》中也提到了错误的生活状态,即“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适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这些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可见经典医籍中对世人生活告诫不无道理,值得深思。 天人相应论也是《内经》的重要内容,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书中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认识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这是时间病理论的最早创立。 《神农本草经》自古都是中医师和药师学习的教科书,书中对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都十分精确,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配伍理论,至今仍被 汉代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精华,创立六经辨证法,将理法方药相结合,提出了很多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其灵巧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用方思路,对我们的临床实践诊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清代《温病条辨》,也是承古籍医典,创立三焦辨证,仿《伤寒论》体系,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 1、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2、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4、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5、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6、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 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9、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苏沈良方》 10、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11、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12、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

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医先》 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15、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 16、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8、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 21、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2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23、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24、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