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实录-李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实录-李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实录
整理:胡晖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来分享庄子的一篇作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大家知道这篇课文选自哪里?
生(齐):《庄子·秋水》
师:哦,《庄子·秋水》,“秋水”很美的名字,非常诗意,庄子在《秋水》里从秋水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大海写到自然,写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本书当中它阐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短短的文字流传千年,至今还吸引着华夏子孙的我们,那么它的魅力究竟何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到千年前的濠水之滨,去看一场智慧的争端。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诵,并且口译课文。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生:自由朗诵课文。
师:朗读结束了吗?请同学们口译课文,可以口译给同桌听。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了,有问题吗?自由提问。来请举手,我今天就是来给大家解决问题的。
生1:“请循其本”的“本”什么意思?
师:板书问题1、“请循其本”的“本”什么意思?
生2:“子不知鱼之乐全矣”的“全”字什么意思?
师:板书问题2、“子不知鱼之乐全矣”的“全”字什么意思?
生3:“请循其本”的整一句什么意思?
师:板书问题3、“请循其本”的整一句什么意思?
生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什么意思?
师:板书问题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什么意思?
生5:文章结尾一句有何寓意?
师:板书问题5、文章结尾一句有何寓意?
生6:文章题目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说明文章是一篇游记,但文章为何只写对话,不写其他内容?
师:问题提得太好了,很有价值。板书问题6、文章题目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说明文章是一篇游记,但文章为何只写对话,不写其他内容?
生7:文中有一句话:“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知道了什么?惠子知道了什么?惠子又问了什么?
师:板书问题7 、庄子惠子都知道了什么?惠子又问了庄子什么问题?
师:还有问题吗?女生有吗?
生8:文章结尾和题目有什么关系?
师:教师板书问题8、文章结尾和题目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同学提了八个问题,我们就从这八个问题来解决吧。我们先来看“全”什么意思?有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
生:应该是“肯定”的意思。
师:“肯定”,大家知道肯定是什么词?从词性上来说。
生:语气词,副词。
师:很好。那么我们来追问:惠子肯定什么?
生: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师:恩,惠子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那

么我还想追问: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根据什么来肯定的呢?
生: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他不知道鱼的快乐。
师:恩,找到了一点,还有吗?
生:因为惠子不知道庄子,所以不知道庄子的想法。庄子不是鱼,当然不知鱼的快乐。
师:说什么?我没听清,请再重复一遍好吗?这句话本身怎么说的?
生: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
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我们在辩论的时候会这么说吗?哪位同学说说?
生1:用类比的方法往下推。
生2:惠子的逻辑性比较强。
师:哦,逻辑推理。学过吗?
生:学过。
师:逻辑推理,讲求一推二,二推三。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惠子是用逻辑来认识这个世界。讲到这里我忽然想到来看英国一位史学家李约瑟,李约瑟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惠子学说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即可发展(这段话通过多媒体展示)。多么了不起的惠子,他是通过逻辑来推断认识这个社会的。我们刚才通过一个“全”,一个表示肯定语气的语气词来认识了惠子的思想。所以呀,同学们,文言文中语气词,它虽然是不表意的,但可以表达感情,这也是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作品的,所以我们以后在学习文言文在鉴赏文言文的时候,应该多多关注这些语气词。好的,我们“全”字解决了,我们来看“‘汝安知鱼乐’云者”这句话。有没有同学来帮助解决一下呢?
师:或者我们就来回答一下“安”字什么意思?
生1:“安”字是“怎么”的意思。
师:还有吗?“安” 有没有其他的意思?
生2:我觉得是“哪儿”。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哪儿”?这篇课文出现了几个“安”?
生2:三个。
师:这三个“安”是不是都是“哪儿”的意思?
生2:不是。
师:你说说看几个“安”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安”是“怎么”。“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安”也是“怎么”。后面这个是“哪儿”。
师:讲得非常好。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在这场争论上庄子赢了,靠的是什么?(教师引用课文中的原话提示)
生1:惠子问庄子你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却说惠子问你是从哪儿知道鱼的快乐的。
师:恩,对了。庄子在这里耍了小聪明,什么小聪明?
生2:把两个意思分开了讲。
师:哦,分开来,达到了一个偷换概念的目的。
师:“安”是一个多义词,文言文中这样的一词多义的现象是非常多的。庄子很聪明

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最终击败了惠子,把这场辩论给赢了。我们这里要注意“安”的两个意思。(板书)
 师:这两个问题解决以后,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课文演绎一下,哪位同学可以试试?
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
生:学生续老师的往下演绎。(语言流畅,声情并茂。)
师:非常好。这么短的时间,你能演绎得这么好,真不容易。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
(全体鼓掌)
师:通过对文中两个字词的意思进行分析,我们差不多已经理解了这篇作品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一起把作品朗诵一遍。(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齐诵)
师:看过全文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庄子在偷换概念,这不是庄子在自打耳光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再看课文,你们看看文章还隐藏着什么?同学们说说看庄子为何要“循其本”?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这句话庄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说的?有人知道吗?
生:庄子是在很快乐的情境下说的。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边上游玩,庄子看到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感到很快乐。所以就觉得鱼儿也很快乐。
师:说得真好。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句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在这句话中同学们特别要注意的这个字“游”。怎么样是游,游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的?你们出游过吗?心情如何?
生1:游玩过,玩得时候比较开心。
生2:跟朋友出去玩很开心,烦恼都抛走了。
生3:十分快乐,一切的烦恼都跑到脑后了。
师:玩得时候大家都很开心,心情都非常放松,把烦恼全部扔掉。这就是游玩,在这样的情况下,庄子说游鱼很快乐。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凭什么呢?
生1:因为庄子自己觉得快乐,所以觉得水中的鱼也快乐。
生2:庄子自己觉得快乐,所以他觉得看到的事物都快乐。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可以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生2:有。我在开心的时候会觉得身边的东西都可爱。
生3: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之滨游玩,看到风景非常美丽,心情很好,觉得鱼儿在这里游来游去也快乐。
生4:庄子在这种环境中很快乐,他就想到了鱼,觉得鱼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也很快乐。
师:好,庄子觉得自己很快乐,所以把自己的这种心情扩散出去,觉得鱼也很快乐。我们同学讲得非常好,把这些观点都说得很到位。我们来看一下,清代有个叫宣颖说: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多媒体展示),“亦”什么意思?
生:“也”的意思,说明我快乐了,我觉得鱼也快乐。
师:美学大

师宋白华也是这么说的: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 ——宗白华(多媒体展示)就像同学们刚说的一样,我心情快乐的时候,身边的东西都是好的,即使我原先觉得不好的东西,我也觉得好了。因为庄子自己心情非常好,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七个问题:庄子和惠子都知道了什么?惠子又问了庄子什么问题?现在请提问的同学自己来回答一下。
生:庄子知道的是鱼的快乐,惠子知道的是他们两个人都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问庄子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
师:我听着有点绕,有谁能讲得更清楚一些。惠子和庄子的区别在哪里,我还可以追问庄子想说什么?
生:惠子是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庄子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其实在庄子眼中,鱼快不快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快乐。
师:你讲得非常好。我觉得你已经完全理解了庄子的思想。其他同学听清楚了吗?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惠子想问庄子是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惠子的立足点是要符合逻辑。庄子想说我很快乐,所以鱼快乐,是站在自己个人的角度去讲的。
师:庄子和惠子其实是在两条思路上考虑问题。惠子一直想要用逻辑来推理,而庄子想跟惠子说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因为我快乐,我就觉得鱼快乐,因为我的心灵和自然相通。好,下面来看这个“本”,刚才是谁问的,请你现在来回答。你明白了庄子说的“本”是什么吗?
生:这个“本”就是庄子游玩快乐,所以看到鱼也觉得鱼快乐。
师:说明你已经理解了,我来概括一下,这个“本”就是最初的心灵的感受。
师: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说本文的寓意。(多媒体展示庄子简介,并引闻一多评庄子的话来帮助理解)
生1: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要从严密的科学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2: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从世界中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
生3:事物本来没有好与坏,是用我们的情绪去决定的。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千年后的春天
我又立在濠水的边上,
追寻你的目光。
你的一句‘知之濠上’
轻叩我心房,
我听到了 你在对我说 ”
生1: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
生2: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只是你没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会用心回报。

生3:鱼就是我,我就是鱼。
生4: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与我的心情融为一体。
生5:为什么会不快乐呢?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绿水,你听听蝉鸣,你听听风声,我们本来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物,闭上眼感受吧。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说明已经掌握了课文。下面让我再读课文,来感受庄子的乐,庄子的思想。在朗读中结束课文。

评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两人充满机智的论辩,表现了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艺术家风貌。杭州建兰中学李明老师执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犹如逍遥游庄子般从容洒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堂课中学生就课文提了许多问题,如:“请循其本”的“本”字是什么意思?“子不知鱼之乐全矣”的“全”字什么意思?“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什么意思?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八个问题。教师善于提炼,先让学生从“全”字认识到庄子逻辑思维的严密,再从“安”字认识到庄子“偷换概念”的手法,从“游”字了解庄子的生命哲学。最后,让学生以“续写诗歌”的形式,来升华自己对庄子的理解。李老师就这样把一篇颇有难度的古典经典,游刃有余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里,这个过程是充满情趣和快乐的。正如沈江峰老师所评,那是“自我的发现,美的发现,问题的发现”之旅。
文中,惠子的理性思维和庄子的感性思维,及庄子思想天地人合一的精髓学生难以感悟到。李老师巧妙地引用了英国李约瑟对惠子的评价:倘若环境条件有利于惠子学说生长的话,中国科学无需通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即可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惠子学说魅力及对世界的贡献。同样,李老师也运用名家评论让学生体会庄子的感性思维:(1)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 ——清 宣颖(2)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 ——宗白华
听了李老师的课,我感触颇深。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情,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用智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及时抓住课堂教学现场的生成,并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