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上海市一模作文题目集释

2013年上海市一模作文题目集释

2013年上海市一模作文题目集释
2013年上海市一模作文题目集释

一、崇明

2012年“建筑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人兴趣太多了,其实把有限的力量集聚于一点,就有了穿透力了。”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包含以下这些因素:成功或成就(“建筑界诺贝尔奖”),兴趣,集聚力量,穿透力。在王澍看来,成功=积聚力量。很显然,可以写的是:专注。但是,问题是,如果写“专注”,很容易落入俗套。注的重要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如何写出新意?我们要真正思考专注与形成穿透力之间的关系,比如:切口要小;需要选择一个尖锐的焦点;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专一;需要勤奋,即要有持续不断的压力。

还可以写穿透力,“穿透力”与成功是什么样的关系?进入问题的核心?解决了本质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写兴趣。那么,“兴趣”是什么?是对某些事物的关注。这是王澍否定的东西,那么,由关注到专注,需要一些什么东西支撑?恐怕还包括激情,价值自信等。

也可以思辨“集聚”与“集中”的区别。王澍用的是“集聚”,是承认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力存在的,问题在于这些力方向是否一致,最终能否形成穿透力?

最重要恐怕还在于质问:我应该聚焦的那个“点”在哪里?因为如果我专注了,我专一了,谁知道是否一定有价值?那是需要付出青春、汗水等代价的啊!再说,平常的人都不太有太强烈的兴趣的,更不要说“把有限的力量集聚于一点”!

二、金山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任命白岩松为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说:“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2012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作家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其他科学奖项相比,文学奖没有那么多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题意分析:

这类组合型材料要做求同的思考:总体上,这个材料谈的是读不读书,读什么书的问题。核心是:多读文学书这样无用的书。那么,首先就要思考:为什么莫言要说“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可以这样思考,因为无用,所以很少被利用,文学很少被污染,可以直抵人的心灵;因为无用,可以避免被占用,文学可以被底层的人所享用;因为无用,避免被估价,因此可以是无价之宝,可能比什么都有用。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代行的是宗教的的作用,它倡导真善美,鞭挞假丑恶,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这类社会热点类材料,最难的是如何做到不就事论事。就这个材料而言,特别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文学书籍很少有市场,为什么工具类书籍大行其道?这反映

了怎样的世态人心?

如果有同学从“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入手,希望不要忘记这里的“用”的是什么意思,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否则容易偷换概念,偏离题意。

三、松江

阅读莫言在今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讲述的故事,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人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睛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当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题意分析:

重要的一句话当然是最后一句话:“当众人都哭时,应当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强调两点:一是允许个性的存在,包括异端,异己;一是强调真诚。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表现。总体来说,材料主张的是率性,自我,甚至是绝对的率性,即理性。当然,这句话破绽也就在这个绝对上:面对苦难,在同情面前,我们的个性还有没有价值,或者说是否道德?表演的同情,作秀的同情是否就一定不道德?相反,真诚的冷漠(以“理性”与“中立”的面貌出现)是否值得赞美?

这里的行为是“哭”,这个字让这个问题复杂起来。

四、奉贤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泰囧》的暴热与《1942》的走冷

2012年末的贺岁片,轻松、搞笑、散发着草根精神和自嘲意识的徐峥导演处女座《泰囧》票房突破10亿,成为华语片史上最赚钱电影;沉重、冷静,满眼烽火连天,饿殍遍野,完整还原河南饥荒动荡历史的“贺岁大师”冯小刚作品《1942》亏1亿。

有网友愤怒:中华民族不知耻、光臭美;影评家们说:《泰囧》成为票房冠军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但是也有评论不以为然,在现实而清晰的生活压力之下,比起所谓的苦口良药,我们更需要爆米花。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给出了两类观点,一类赞同,一类批评甚至批判。我们的关注点应放在

这两类看法的思辨上,而不是放在电影上。对于这两类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是审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两类观点是什么,即别人说的是什么?

也许你要说,人家观点不是很清晰吗?这有什么好说的。如果这么想,审题就会浮于表面了。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两者各自的观点实质是什么?各自的立场在哪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需要弄清楚谁是仁者,谁是智者?

愤怒的网友关注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态度,即健忘症和自我麻痹。这里做的是国民性批判,即人性批评。影评家做的是艺术批评,即影视文学艺术批评。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泰囧》都不高,但是却成为票房冠军,可见中国电影处于多么低的层次,这无论对于电影还是对于观众,都是一件可看悲哀的事情。不以为然的评论者所持的显然是社会批评,即当前人的文化心理批评。这里需要尤其重点思辨的是:什么是苦口良药,什么是爆米花?他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只有当我们对材料做如此深刻、全面的分析后,才可以真正懂得材料的内涵,也才能真正谈得上“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否则就是隔靴挠痒。

五、青浦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意分析:

总体来说,这个材料要谈的是:如何面对不完美,有缺憾的人生?那么,角度无外乎就是:你对人生的理解以及你对人生的态度种种。

蔡志忠的话里给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抱怨,一种是庆幸、感谢。接下来就是:你怎么看?

细细分析,“庆幸”与“感谢”也有不同,这是因为小橘子与大橘子的特征不同。“大”指的是外形,即显现的,可见的,用于类比人生,可以指帅气的外表,显赫的身份、地位等;“小”可以指卑微的地位,贫乏的物质财富等。而“酸”与“甜”指的是味道,用于类比人生可以指生活感受,比如幸福吗?快乐吗?一种是酸涩,一种是甜美;一种是艰辛,一种是小幸福。在此前提下,“庆幸”是因为意外,幸运,原本觉得人生平淡,没想到独有一份温馨、宁静的幸福在;“感谢”是因为难得,毕竟“大”的人生,不是所有的人可以具有的。

应该说,抱怨有抱怨的道理,毕竟,不难足才是进步的力量源泉;庆幸也好,感激也好,知足可以长乐!从快乐的角度当然可以做这样的选择。也可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完整,一辈子的努力就在于填补那一份缺憾!

而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什么是大橘子,什么是小橘子?更麻烦的是问一问自己:我手里的橘子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你可以快速回答吗?

六、黄浦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酒非站远一点不可。”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强调对生活的审美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问题是:什么是生活方式?“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从近处看”是什么意思?“所以然”怎么理解?“它的美”指的是什么?特别是“美”,这个概念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解释,否则就是一桶糊涂浆!“站远一点”又是什么?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字斟句酌,将词语概念化,用概念来思考,而不是用词语来思考。如果议论,首要的当然是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角度”恰巧就是藏在哪些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解的差异里。

“生活方式”,就是用什么方式来生活,应该既包括谋生手段,又包括生活态度。“从近处看”指的是身在其中,“所以然”指的是怎么理解其价值,判断其意义。“美”,恐怕指的是就是生活的意义,比如是否精彩,是否幸福等等。“站远一点”,指的是保持静观的态度。距离有两种:一种是时间距离,比如回忆;一种是空间距离,比如身份改变。

实际上,“生活”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不可能站远一点,如果静观,那一定是过往的已成为历史的生活,或他人的生活。唯一的办法是:分身。学会用未来的,他人的眼光来看待此时此地的“生活”。

问题在于:为什么“站远一点”就会使生活获得美感?

七、闸北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国外的一家社会研究机构,分别用了一年时间,对处于社会整个阶层的数千名人士进行了两次采访:

第一次主题:当你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直接将它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有90%的人回答: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只有10%的人回答:会在原地等待失主,或者交给警察。该机构通过偷拍实验,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第二次主题:当你未成年的子女,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希望他直接将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希望他将钱交给警察,而不是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

题意分析:

首先,如何定义成年人的行为?以及成年人对子女的期望?可以借用孔子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那么,这段材料直击的就是一种“人性的分裂”:自己甘愿做小人,但期望子女成为君子。

这是一种基本人性,也是一种客观现象:也许正是因为许多成年人甘愿做小人,社会才那么复杂,才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也许正因为,人们同时又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君子,这社会才有希望。

所谓的角度就是:如何理解这种复杂人性?如何纯洁人性?不同的理解就是不同的角度,同样,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的角度。

问题在于,为什么成年人会事与愿违?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为什么又成了“自己”?是什么东西让自己的愿望落空?

人性的讨论总是高端的,是哲学家,思想家的事。放在我们普通人身上,这个调查结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结合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发问?写作议论文,就是不断发问的过程。比如:我们怎么都变成了“小人”?诸如言传身教,社会染缸等?当然还有人性的黑暗等。

八、宝山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羊群中有领头羊,它在羊群中很有权威,领头羊走到哪里,羊群就跟到哪里,不管它采取什么行动,其他所有的羊都会不由自主跟上前去。

在“人”字形的雁阵中,领头雁承受着最大的空气阻力,也最为辛苦,为了确保整个雁群的安全与准确飞行,其中几只强壮的大雁轮流领头。

题意分析:

一个领头羊,一个领头雁,思考的当然是“领头”的问题,即“如何做领导”,“如何做群众”。

细细分析下来,领头雁与领头羊还是有所不同,一个腔调其权威,一个强调其责任。所以两则材料可以看成反映了不同的侧面: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也可以看成不同类型的领导:一则是威权型的,一则是自主型的。当然,羊群与雁群也是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团队。相较而言,雁群的效率要比羊群高得多。

(请参考以下专业分析:“领头羊”与“领头雁”,我们通常是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但从“集商”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词大异其趣。羊群和雁阵在“组织结构”是适成对照的。动物学家已经指出,在一个雁阵中,“领头雁”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一群大雁起飞时,哪只雁飞在前面是随机的。但所有的大雁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节省精力,以完成漫长的旅程。一旦有哪只雁飞在前面,后面的大雁就根据它们对空气阻力的感知,按体力的强弱,各就各位(体力最弱的小雁排在最省力的位置),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呈“人”字形排开,与此同时,大雁通过鸣叫,相互“沟通”,根据风向和每只雁的体力情况随时调整阵形和每只雁的位置(领头雁体力消耗最大,一段时间过后要由飞在后面的雁来替换)。这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这个组织的领导力是一种典型的“分布式领导力”。

相反,羊群是一个由“中央控制式领导力”来维持的、非“自组织”的组织。领头羊的角色是固定的,同时它又是一个没有多大自主性的领导(它之上还有牧羊犬、牧羊人)。所有的羊挤在一起,磨磨蹭蹭,不知所之。它们咩咩乱叫,不是为了沟通信息,而是表达着它们的茫然和慌张,如果没有牧羊人和牧羊犬的驱赶,它们要么停止不走,要么随意乱窜。不用说,这是一个“集商”极低的组织,或者说是一个效率和效能极低的伪组织。)

问题是,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如果不是用来谈论政治,我们还可以谈论什么?也许可以思考自己在团队中,在社会中的位置,从而思考自己该做怎样的人,该如何处理与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

九、静安

从A点到B点,一张过分详细的地图并不一定有用。如果我们想要沿高速公路从一个大城市前往另一个大城市,我们并不需要包括许多与运输工具无关的信息的地图,因为在这样的地图中,主要的公路被淹没在大且复杂的次要的道路

中了,看这种地图反而令人糊涂。

不过,一份其中只有一条高速公路的地图,虽然指向明确,但如果这条高速公路被重大的交通事故堵塞,这种地图又未必是最佳的选择。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题意分析:

总的来说,是地图的作用,虽然,命题者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地图,并强行做了对比。但总体上还是在说地图对到达目的地的作用。问题是,地图在这里隐喻什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只好回到生活体验中来,即在真实的行程中,地图的作用是什么?在没有地图的年代或时候,我们怎么办?只好靠问路,靠别人指路。所以,地图,应该是我们实现目标时所依据或参考的前人经验,指导。实际上,地图也是别人勘测,绘制出来的,用途不同,种类不同。只是,具体到人生的行路,情况要复杂得多。

当然,真要写起来,材料中间还有陷阱,因为地图只是工具,真正上路,还是有自己的规划,所以实际上是三者关系:人生行路,需要怎样的指导(别人的经验),参考信息以及由此形成的规划?

材料给出了两种,一种是过于详细的,甚至包括“许多与运输工具无关的信息”,并且告诉我们,“看这种地图反而令人糊涂”;另一种是指向明确,主线分明,但是,担心“交通堵塞”,即此路不通时,又缺乏信息。如此,哪能办?实际上,当然可以有两全其美的地图,既主线分明,又有清晰的支线。更何况,真的交通堵塞了,要么大家都堵在那儿,要么询问交警,要么看看路牌。老百姓说,“鼻子底下就是路”,一切的规划都是需要并且是可以调整的。

明确了材料的喻意,清楚了面对的问题,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思考选择角度了。这种给出几种做法供选择的作文,最容易下手的角度就是“怎么办”(当然,辨析问题实质“是什么”,或从“为什么”入手也未尝不可,只是难度更大)。或一个一个肯定,或一个一个否定,或两者都肯定但包含前提条件,或两者都否定,自己想出办法。反正“紧扣人生规划与前人经验(指导)”这个话题来写就可以了。在我看来,关键是培养自己阅读地图这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地图是供人使用的,关键在于用。甚至,自己动手绘制地图也可以,或许能找到一条最佳的路。

十、徐汇

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是符号的动物,我们习惯用“企业家”、“民工子弟”、“90后”、“残疾人”……不同的符号来标识人的不同,自己也常常为“符号”所累,当人被“符号”遮蔽时,容易忽视人共有的本性,也易忽视自己的存在。

题意分析:

这个题目是话题型的材料作文,是关注人,关注人性的一个论题,即如何看待“用符号标识人”即“通过符号来认识人,看待人这种思维方式”。是对一种思维方式的反思。可以展开的角度当然就可以有:什么是符号式思维模式?符号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利弊是什么?进而思考如何正确地看待人、认识人?

命题者给出了这种思维的两种弊端,即认识别人时“容易忽视人共有的本性”,认识自己时“易忽视自己的存在”。即告诉我们“人”是由个性与共性组成的,而无论个性还是共性都是人性,而人性是十分复杂的,贴标签的方法肯定是粗疏的,不利于对人的正确认识。但是,既然是一个为大多数人所选择的思维方式,贴标签也是一种区别人的最简单易行的、最便捷的方式,一般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大错的,关键是如何区别使用——什么时候只要符号式思维就可以了?什么时候需要做个例分析?

所以,这个作文材料审题比较简单的,立意也不难,但这个作文题的难度在于如何写出新意,写出力量。可以从“为什么”入手,更应该从“怎么做”入手,即如何正确地看待人、认识人?(比如底层人,富人,权贵等)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认识复杂的人性?难度恐怕主要在这里,需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厚的积累。还有一点要强调,材料中的“符号”是个中性词,“符号”对于个体,对于社会进步的“正能量”不应忽视,如果能辩证阐述,作文会更有深度。这正是该材料作文的区分度所在。

十一、虹口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材料:年轻人常听到的一句劝诫是:现实一点。对此,有的人默认点头,有的人却倔强摇头。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的核心是“现实一点”,那么,什么是“现实一点”?这是必须界定的核心概念。恐怕是相对于理想、梦想、朝气、激情、冒险、浪漫等词语来说的,主要指的是务实,向现实妥协,注重现实需求,解决现实困难等。既然是“劝诫”、“年轻人”,那就还有另一方,长者?前辈?

而且,由“现实一点”,还可以感受到现实的压力,现实的严峻。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严峻的现实?

所以,材料的核心话题就是:年轻人是否应该向现实妥协?围绕这个话题,命题者给出了两种反应——摇头和点头,即反抗和认可。那么,是否还可以有第三种态度,是否还可以有第四种态度?比如说,不是现实主义者,也不是理想主义者,可不可以是行动主义者?

一代一代年轻人都面临着这一问题,即因为人生刚开始而产生许许多多的浪漫的想象,但是日子却日渐平庸,一点点吞噬着理想、梦想,这种吞噬当然是痛苦的,充满挣扎的。所以,与其说是“现实一点”与“一点都不现实”之间的冲突,还不如说是“现实”与“实现”之间的冲突,这两者的张力,恐怕就是这篇文章驰骋的更大的空间。

十二、浦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题意分析:

同样是话题式材料作文,即如何看待“复制无处不在”的时代?

材料举了许多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复制,可见从物质到精神,从情感到思想都可以复制,当然,我们知道连人都可以复制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复制,复制的范围是什么。也许从反面可以对此看得更清楚一些。既然是复制,可见一件一件东西之间没有差异,从结果来看,只是量的积累,缺乏独创性,失去丰富性;从过程来看,没有时间、地域、心情、人性、行动、汗水等其它因素的介入,因而也是缺乏痕迹,缺乏记忆的。

弄清楚“是什么”之后,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种文章涉及的是时代的大话题,容易失之于空泛。可以选择一些较小的角度来谈,比如谈艺术,谈情感,谈生活方式,谈……总之落在具体的对象上来展示你对“复制”的深刻理解以及态度。

既然是大时代的话题,所以一定不要忘记时代的特征:科技发达,工业化,信息化。

当然,说理最好客观,辩证一些。既然“复制无处不在”,说明“复制”是时代潮流,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关键是人如何不被异化,保持独特的思考。

十三、杨浦

近来,一些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受到热捧。

有一篇《公平的太阳》写道:“天上的太阳,一天到晚放出了温暖的光,照耀着一切的人物,不论有钱的,没钱的,都受到它的恩惠。”有人评价其具有深刻的人文素养。

还有《蟋蟀》一文:“玩者利用蟋蟀之手以为博,而蟋蟀不自知,胜则欣欣而喜,败者泱泱而恨。”评论道:作文流露出一派天真自然的童趣,遣词造句古朴智慧温雅。

也有专家认为一味地厚古薄今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小学生不在民国的语境里生活,而现在的小学生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广,没有必要向民国小学生学习作文法。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要求分析如何看待“热捧民国小学生作文”这一文化现象。

一个东西被热捧,证明其中有其价值,我想就小学生的作文而言,不会有其经济价值,也不会有其艺术价值,更不会有其政治价值,除了怀旧的价值外,更主要的价值可能是对现今教育的反思价值,和对今天我们的儿童现状的反思价值。我们惊诧于那时候的小学生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进而惊诧于写出这些文章的孩子具有这样的素质。而这些可能都是今天的孩子所欠缺的,我们于是就很新鲜。从所举的两篇作文来看,第一篇作文的立意让人吃惊,小小年纪居然这么具有博爱思想——这与今天的孩子自私、功利的种种言行形成强烈反差;第二篇作文语

句优雅,自然更是令今天的家长、教师吃惊。虽然,评价的语言里没有“薄今”,但之所以“厚古”,至少也是对今天的少年不满吧!

也有观点从“语境”——即时代特征的角度谈到不同时代的孩子各有所长,进而指出今天的孩子“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广”,“没有必要向民国小学生学习作文法”。

这些观点应该说都是有道理的,处于转型期,面对纷纷扰扰的社会现状,人们常常会产生怀旧的心理,甚至还可能成为现象。比如,民国学生作文,民国中等高等教育,甚至民国的某些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往远一点看,经久不衰的帝王戏,等等,甚至包括红歌的一度流行,都是这样,都是对当下不满的乃至于迷惘的一种反应。

所以,两种观点,并不对立,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今天看过往,一个是过往看今天,所看到的东西自然不同。

从整体上把握了材料,就可以选择角度开始写作了。可以是对两种观点的评价,指出其实质所在。可以是引发的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写作教育?需要怎样的教育?期望拥有怎样的孩子?(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重要还是“拥有博爱的思想,拥有高超的语言水平”重要?)还可以是进而思考如何理性对待“古与今”这两者的关系。

十四、闵行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影片,上映后几乎收获零差评——它便是近期热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影片广受赞誉的背后,有这样一些数据尤其值得我们品味;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整整花费了近4年时间;为了说服投资方,导演李安花了一年时间,亲自将海上70分钟的漂流过程画成卡通;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14000名,累计工作时间超过600000小时。

题意分析:

材料在探讨《少年派》的成功启示——虽然,它用的词是“值得我们品味”,但总归还是在暗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必然联系。

这些数据有哪些特征的呢:“整整花费了近4年时间”,还有一年时间,还有几十万小时的工作时间,这些都指向一个结论,成功跟花费的时间多少有关,所谓“慢工出细活”;“亲自将海上70分钟的漂流过程画成卡通”,不辞辛苦,身体力行;“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14000名”,庞大的团队支持,一个好汉三个帮。总体来说,就是付出,付出时间,金钱,体力,精力,而且是众人的。

可以就从成功与付出之间的关系入手,这大概是最常见的角度;也可以从以上众多因素中选择其一来写,比如“慢工出细活”。但是,问题是如何写出新意?这是这篇作文的最大难题。

如果一定从刚才所列的这些熟悉的角度入手,那么,一定要赋予这些俗滥概念以时代新意,比如,赋予“慢工出细活”这一概念以“团队支持”的内涵。还可以站在现今社会的视角去看待李安及其《少年派》的启示。还可以从李安的做法反溯李安对待事业的态度,对待成功的态度。

当然,成功的因素可能还很多,还可以在这些数据给予的启示之外予以补充。

十五、长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3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如媒体预料的那样突破了150万,再创历史新高,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个体的职业选择自有他们的理由和权衡,都值得尊重和理解。但近年来年轻人扎堆儿去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却也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媒体将他们成为“稳一代”。有人认为,如果社会中原本应该最具冒险精神、最爱折腾的群体,普遍盛行求稳心态,趋于安稳和保守,那实在不是一个国家的福音。

题意分析:

如何看待“公务员报考热”是这个材料的核心话题。同样给出了两种看法,一种是从择业的权力角度来谈的,态度是“值得尊重和理解”,一种是从国家的前程角度来谈的,态度是“趋于安稳和保守那实在不是一个国家的福音”。

两种看法看似对立,其实只是角度不同:一个是从个人角度,一个是从国家角度。所以,写法不外乎四种,接着其中某一种观点去写,这样就有了两种——只是在支持一方的观点的同时,一定要对另一观点有所回应;还可以将两种观点都结合起来谈;甚至可以认为两者都有问题,一一反驳,然后给出自己的解读。

这种原本就是社会热点的材料最有可能写得就事论事,写成时评,而不是作文。作文最好能引发更深的思考,展示你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仅仅对现象做直接的评论(时评以展示观点为目的,而作文以展示才华为目的)。所以,讨论这一材料,最好能从“为什么”角度,对行为和心态背后的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心理因素做深刻分析、评价。这样方可写出展示你的阅读积累,展示你的思维力,语言力的好文章来。

十六、普陀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个英国小伙子,参加“非诚勿扰”节目,女问:有房吗?婚后跟谁住?答:上世纪老房子;跟家人一起住。数灯熄灭,女方又问:你什么工作?答:大兵。剩一盏灯,最后女问:结婚有宝马车吗?答:奶奶不同意,一般用马车。灭灯。隔天,《泰晤士报》头版:我皇室成员哈利王子参加“非诚勿扰”,首轮即遭淘汰。

题意分析:

这个材料是一个段子,明显是嘲讽拜金女的。有两个层面需要解析,一是婚姻层面,征婚中以财富、职业、体面等物质条件为首要考量,可以思考婚姻中情感因素与物质因素之间的关系;更深一个层面是对生活目的即价值观的思考,即到底要什么的问题。

既然作为一个材料出现,而且,所举的例子也是匿名的王子,可见事情并不简单,而其中的复杂性恰恰就是作者能力得以施展的空间。

灭灯的顺序也有意思,财富、职业、虚荣的顺序对时代风气的揭示越来越深刻:首先是现实考量,有人也许并不在意现在财富的多少;于是考量职业,看看潜力如何,即未来的前途,当然主要还是权力与财富的标准。这两者有区别吗?实质并无不同,但区别还是有的,因为职业毕竟是人的才华能力机遇等的综合体现,

所以,更多了些对“人”的关注,所谓看重了人,当然,这个人也是人的外在,而非人的内心。最后这位女士对体面的婚车提出了要求,即短暂的虚荣的要求,在没有得到满足以后,全部灭灯。这些顺序依次满足的是物质、终身依靠、虚荣心,虚荣居然成了底线。这些都是可以展开的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就事论事,对征婚女有过多的议论,而是放在时代变迁的视野下讨论价值观的选择这一严肃的话题。

“跟家人一起住”这一选项夹在中间也很有意思,这一视角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8高考上海作文题 “被需要……”审题立意及范文

2018年高考上海作文题审题立意及范文 (五篇优秀作文是60-68分) 原题回放: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材料类型:社会现象类、评议对象型、任务驱动型(延续2016、2017的类型) 话题词:被需要/“被需要”的心态 材料侧重:对于“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与“体现价值”这一现象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考生对材料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哲理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而并不是直接要求考生直接提出对不同见解的看法。“认识”除了侧重于对自己观点、见解、看法的陈述分析。还要有深入剖析反思。如思考:“被需要”心理是什么现象?“被需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表述为“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一提示不可丢)。“被需要”心理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抑或消极影响)?然后选择自己思考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运思行文。

三.优秀的标题--好标题是作者自己的情怀催化剂,能唤醒写作情怀,引领写作思路

①当“被需要”成为一种执念②“被需要”的前世与今生 ③互联网时代的“被需要”力量④今天你“被需要”了吗 ⑤你离“被需要”有多远⑥“被需要”是怎样炼成的 ⑦如果没有这种“需要”⑧需要打假的“被需要” ⑨需要甄别的“被需要”⑩我们需要这样的“被需要” 四.积累素材 ①王昭君自愿出塞,是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的,她的“被需要”,消弭了汉匈百年仇怨,为百姓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史可法坚守扬州,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身后的百姓所需要,为此杀身成仁而不惜。李时珍走遍山野,四处寻访,编著《本草纲目》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每一个百姓所需要,救助每一个百姓,是他作为医者的责任和信念。无无数英雄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被需要”,被他人所需要,被社会所需要,被民族所需要,因“被需要”,而绽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川航机长刘传建在飞机发生意外之际,他是在考虑自身的需要还是考虑乘客的“被需要”?叶嘉莹在94岁高龄之际損岀一千多万给到南开大学创立“迦陵基金”等,都是明确了自我的需要是要去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在一定的机缘中,他们更多的担起了一份责任或信念,去温暖社会,绽放价值。 ③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只有先行满足了自我的物质需要(比如人类的起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的实现“被需要”,践行精神存在的升华燃烧自己,进而温暖社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④需要是一中索取,被需要是一种付出。两者是相互制衡的,相辅相成的,单纯的需要就会变成贪婪,而贪婪的人生最终将被毁于贪婪,单纯的被需要就变成了一种无畏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不可取的,任何人都不能被随意肆意地消费。 ⑤万事万物平衡。我们既要去付出,也要去勇敢地索取,去追求自己需要的,去追求自己幸福。我更注重关注自己的需要,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都不爱,那他来谈爱别人都是妄谈。大河有水小河满,你必须自己先有满满的爱,被这个世界爱过,温柔以待过,你才知如何去爱人 1.“被需要”背后的自我需要(68分) 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和他人交流必不可少,这其中便产生了“需要”和“被需要”的心态,可以说“被需要”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需要”。(由话题导入,明确观点)

凯文老师,2015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作文解析和范文)

2015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解析,及,作文范文 II. Guided Writing (25分)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学校即将举办“读书节”,目前正广泛征集“读书节”宣传册图片。假设你是该校学生潘阳,你已找到以下三幅图片,决定给读书节组委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一幅,你的信须包括以下内容: 1. 简单描述你想推荐的那幅图片; 2. 阐述你用这幅图片宣传“读书节”的理由。 作文解析: 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同样重点考察了主观理由型作文的写作手法,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在三幅学校读书节宣传图片当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对图片进行描述并说明原因。这也是继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考察书信体与主观理由型文章的结合体之后出现的第三篇主观理由型文章。 整体来看,今年的作文题目似乎与往年没有什么区别,但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今年英语作文的难度,不管是在文章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因为考生需要同时兼顾三个难点:1、书信体正确的的书写格式;2、对图片内容进行细节的描述;3、找出恰当的理由(2-3点)进行论证,说理充分,同时注意论点和论据相结合,以及文章语句之间的逻辑严密性。可以说,近三年来英语作文虽然都在考察主观理由这个大的方向,但是考察的难度确实是在逐年递增。 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写好这篇作文,首先需要拿捏好这篇文章的结构。一般来说,文章第一段用来引出话题,第二段可以对所选择的图片进行描写,描写时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是对细节的详细描述,基本内容讲清楚就可以开始第三段的理由阐述了。

上海历年中考满分作文8篇

上海历年中考满分作文8篇 “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本应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问题,我本应该自信满满,流利地完整答出它。可一时间心头思绪万千,喉中更像有一团棉絮涩涩地堵着。我愣愣地站在那儿,最后只能含糊不清地吐出几个字:“我……我没有梦想。” 其实心中早已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比谁都迫切地希望能亲手实现这个答案;其实家中收藏的,那几百张印有不同异国风光的明信片中的每一处风景都已牢牢地记在心中 可是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它太庞大,太难以实现了。不,甚至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它之于我,就是一簇冰火,一簇在绽放至极臻时被冻住的冰火,美丽、寒冷又炽热,可永远只可远视,不可亵玩。 改变了我这种想法的,是一部电影。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傻子”,一个低能儿,一个被所有人嘲笑欺辱的孩子。可正因为他“傻”,他才比常人更乐观,更善良,更坚持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更为之不懈努力,哪怕被世人所嘲笑;正因为他“呆”,他才不畏艰难,不惧挫折,不怕阻挠,更是从没有,

哪怕是一秒,放弃过自己最初的梦想。他叫阿甘,一个从没长大的孩子,一位称职的父亲,一个越战归来的战士,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让我看到,梦想没有难易之分,没有贵践之分,更没有成败之分;而所有你坚持的梦想,总有一天,如蛹褪壳成蝶,会成为现实。 纵使时间不可以倒流,我仍然希望能回到那一刻,回到老师询问我梦想的那一刻。趟若今天,乃至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再次与这种问题不期而遇,我一定不会胆怯。我一定不会退缩。我一定不会将那那个答案深深地埋藏在心中。我一定会堂堂正正地,昂首挺胸地大声将心中答案说出:“我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是用自己的双脚走一遍丝绸之路;是用自己的双手扶摸尼罗河较真久经风沙的金字塔;是用自己的双眼品味卢浮宫中的历史沉淀;是用自己的双耳聆听多瑙河边潺潺流动的圆舞曲!这,就是我的梦想!” 篇二:心里美滋滋的 晚深了,默地坐在书桌前,楞楞地盯着手机,心中满是忐忑。离校前的那一天,同学李衙内许诺会在今晚给我 发一条短信,为了这短信,我将我的初吻潜规则了……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2.联想思考自由。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1985~2013) 1985年《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 1986年《2000年回母校》 1987年《关于报考历史学科的意见》 1988年《清流与活源》 1989年《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1990年《时间啊时间》 1991年《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1992年《遥望星空》 1993年《机遇》 1994年 (一)写作第一题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写—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父辈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5年 (一)写作第一题 请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 要求:①标题自拟。②150~200字。③如文中需出现区县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否则扣分。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责任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6年 (一)写作第一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初夏的时令特征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的财富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7年 (一)写作第一题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①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②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8年 一、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要超过250个字。(20分)春水(之一)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50分) 一部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今天在此间日本记者俱乐部试映。 这是一部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影片。编导者出于反动的“自由主义史观”,否定侵略史实,极力鼓吹“太平洋战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他们蓄意策划该片,目的是想通过电影误导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唤起所谓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对28名日本战犯开庭审判为主线,由始至终宣扬这一公正的、历史性的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并公然宣扬“日本无罪”。影片极力粉饰东条英机,否定“南京大屠杀”,通过一系列情节,全面歪曲史实,否认和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影片一出笼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愤怒谴责。4月20日,由几百名赞同者和许多赞同团体支持的“批判电影《自尊》会”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张严厉声讨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影片。(摘自“新华社东京1998年5月9日电”)题目:——读报有感 1999年 写作第一题:

上海历届中考作文题目

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 20XX年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20XX年:心里美滋滋的 20XX年:悄悄地提醒 20XX年:黑板上的记忆 20XX年:在学海中游泳 20XX年:我眼中的色彩 20XX年:记住这一天 20XX年:我们的名字叫_____ 20XX年:充满活力的岁月 20XX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的视线 20XX年:我想唱首歌 20XX年: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0XX年:有家真好 2000年: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1999年:生活中的发现 1998年:我的欢乐 1997年:良师 1996年:变了 1995年:母爱 1994年:课后 1993年:我终于_____ 1992年:忘不了他(她) 1991年:题目自拟,但必须包含"我"、"第一"这两个词,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我第一次看彩电、得第一名的是我、我家第一次旅游等等。 1990年:在_____影响下 20XX年中考作文题目100套 1.20XX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 半命题作文:的肩膀

2.20XX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 20XX年福建中考作文试题: 选题作文(二选一):一、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二、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写一篇议论文。 4. 20XX年温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 5.20XX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试题: 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6. 20XX年湖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7. 20XX年淄博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其实很快乐 8. 20XX年临沂中考作文试题: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中学习》 作文要求: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9. 20XX年宁波中考作文试题: 选题作文(二选一): 一、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二、以"致XX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书信 10. 20XX年枣庄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在细微处 11. 20XX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仰望蓝天 12. 20XX年南通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一道风景线 13. 20XX年绍兴中考作文试题:写一封信,学生要给地震灾区捐款,动员父母多捐钱。 14. 2008扬州中考作文 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15. 2008衢州中考命题作文:我们这帮人 16. 20XX年济宁中考作文题: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201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优秀作文点评 考题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卷总评】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保持近年来的一贯风格:材料简约,重点鲜明突出;关注生活,思辨灵活开放。 平和而又简约的作文材料叙述方式,是上海卷作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其目的在于:要言不烦,重点突出。这种冷静而客观的表述,以寥寥数语,托出核心关键词“预测”。 命题材料的生活情境设置,也是自2012年以来上海卷一直想要呈现的。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代入感强,有话可说,审题上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能够保障学生写作运思没有任何障碍,自然而然进入理性思辨的空间。 2011年始上海卷比较热衷这种两面或多面的表述,命题者试图营造一个思维开放的氛围。材料中,只是客观地呈现人们的两种态度,你可接受此,亦可接受彼。没有潜在的预设,也没有既成的导向,不干扰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但是必然引起思辨。 【考题详析】 材料首先对关键词“预测”做了简单的解释——“是指预先推测”,然后冠以“生活”,作为这一情境的限制,再以“充满变数”引出与“预测”相对的另一词——“变数”,最后罗列两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整段材料表达明了,关系明晰,要求明确,只需对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自圆其说。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预测”这个话题可谈较多,既可以从人生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知先人们生活中很看重预测。远古如巫蛊“占卜”,近世如“章鱼‘保罗’”,正因生活中无尽的“变数”,才有“预测”的无尽魅力。现代社会更如此,人们只有借重“预测”,早作打算,才能从容以对现代生活。只活在当下,不去预测未来的生活,很可能被困在当下或者困在过去,不知道“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将会无所适从。 材料中,面对这一“生活”情境人们的不同态度则是重点,是考生辨析思考的出发点。无论你的立论基于那种情形,关键在于如何辩证思考它们。 第一种情形“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也不是简单的赞同与肯定,比如:“有预测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路径”,“机会常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只是低头走路,应当抬头思考远方”……显然这都是对生活或前路的“已知”有了深入的思考与合理的推测。相反,倘在接受前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则只能是盲目乐观,先入为主,乐于“印证”自己美好的愿望,甚至偏听偏信,作自我陶醉状…… 同样,对于第二种情形“有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压根不赞成生活的“预测”,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是生活常态,无可预测”,“只求把眼前的事做好”……如此种种,或是由于懒惰懈怠,或是源于愚昧无知,或是迫于内心的恐惧或恐吓,悲观地适从。反之,对于大自然的警钟不置若罔闻,对于“美好蓝图”当保持警惕和批判……则应值得肯定,大大褒扬其保持对常识或人类理性的尊重。 对于生活“预测”,变与不变,接受与推却,关键在于适当恰切地思辨。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社会越来越发展,人类越来越理性,只要带着忧患上路,以希望指引前路,人类终归走向坦

2011-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及参考范文

你是××中学的××,你校学生会即将组织一次徒步活动,已在校园网发布方案,征求师生的修改意见。你需要写一封邮件,包含以下两点: 1.提出你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Dear Sir/Madam, I’m really excited to heat that a hiking activity is going to be held near the Bund on the Labor Day holiday. However, there may b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cheme you’ve posted on the campus website, as I’d like to point out. are willing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security precautions and necessary medical support for the the scheme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d thoughtful enough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activity. Only by clarifying these details, are you likely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tudents. I suggest the hike be more suited to the theme “Discover Shanghai” through additional activities. Upon arrival at the Bund, I propos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By appreciating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of the buildings, we can gain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authentic Shanghai culture mixed with exotic , the experience may well be unforgettable one, because it of organizing the activity. , if the hike is organized in more detail and in a more supportive way, it is sure to succeed. I hope that my voice above can be heard and considered and wish the activity a great success. Yours sincerely Wang Lei

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巧夫子】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巧夫子:杨巧铃老师 2015年6月13日上午9:00-10:40,上海市一年一度的中考拉开了 序幕,第一场语文卷考试,此次作文题目依然保持了历年上海中考 作文的出题思路:命题式作文,即:“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同样,对于考生来言,此题目审题看似难度不大,大家肯定会想到什 么努力学习突破困难之类,或者为梦想努力的过程。其实想写好, 我们不必非写此类不可。如何打破思维写出深邃并富有梯度的中考 作文呢? ?201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从形式上看这是个主谓短语,若加上句号就是个句子,但是特殊的 是这个句子从意义上并不完整。我们需要打开思路来进行解析。从 成分上入手。 一、状语成分----不止一次 这个状语是表频率时间状语,也就是文章一定要体现多次,这个多 次是围绕一个目标或境界来努力的。而且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你的 认识和境界最好有层进性。 二、主语----我 主语“我”是文章主人公,要写亲身经历的的事情,所以,这个题一 旦限制了,就好入手了。一定要明白,“我”不是线索人物,而是主 人公。 三、谓语---“尝试” “尝试”这个词的字典意义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也就是说,是挑战。 挑战自己之前没做过的行为。但是得有目的,不然,那就是没有意 义了。你有什么目标?要什么发现?要了解什么??。围绕这个点去 构思。 四、状语---“努力” 这里又一个状语“努力”,直接来修饰“尝试”的,也就是说,奋力去 尝试。其实表明了态度。这个过程要体现出来。

最新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范文:自由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范文:自由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自由与不自由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有许多不自由,不自在:你可自由行动,可又常常被目的制约;你可自在玩耍,却又经常受任务限制。你可活动自由,但又往往被纪律约束;你可行为潇洒,然又时常受法律束缚。自由与不自由,如手掌和手背,连在一起,密不可分。正因为这样,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艺术使用。 客观存在,相互依存,必须学会选择,走向生存绿洲。回想生活,只要有自由,就有某些不自由;只要有不自由,就会有某些自由。自由与不自由,如影随形,难舍难分;如伴如侣,终身相随。它们始终存在于生活之中,伴随在人们身边。深入去想,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方式方法,选取途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活得潇洒。网络上,有一则寓言:河水不断掀起激流,冲击河畔,想冲毁河岸,

可惜都未能如愿。面对失败,河水发出咆哮:你如墙立在我的两旁,阻挡我的随意流淌;你整天呆在我的身边,限制我的自由生活。如果没有你的束缚,我会过得更好!听到咆哮,河岸严肃劝告:正因为有我的阻挡,你才得以形成;如果没有我的限制,你就不会存在。倘若挣脱我的束缚,你就会很快消失!不听劝告,河水继续冲击,终于冲毁堤岸,满地自由流淌。不一会儿,烈日照耀,河水受到蒸发,便渐渐消失。河岸不复存在,河水何以能单独存在?河岸不再束缚,河水何以能自由流淌?自由与束缚,相依相存,缺一不可;相生相成,密不可分。 对立统一,同步共振,必须深入思考,和谐生命环境。自由与不自由,常常截然相反,鲜明相背;既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往往同处一境,合为一体;既是统一的,又是和谐的。如果它们能同步共振,那就能达到最大统一,进入最佳和谐。而要想同步共振,效果超强,那就必须深研彻讨,想方设法,和谐环境。进而,使生命达到最大和谐,进入最佳境界。足球比赛,是世人最为喜爱的。但如果没有比赛规则,没有那些不自由,恐怕就不会受人喜爱,更不会被人痴迷。试着想想,如果没有规定一定场地,那足球不光会横冲直撞,骚扰百姓,甚至还会误入陷阱,或坠落悬崖。如果没有设置球门,没有进球方向,那踢球就会像小孩胡乱玩耍,还能有什么趣味?如果不是规定用足踢球,不可用手携球,那比赛跟蓝球还能有什么区别?还能有什么优点?如果没有设定主裁,没有配设边裁,那谁来执行比赛规则,判定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2008】 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优秀作文选登 题目: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 信息。 《他们》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 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 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 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 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 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 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 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 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 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 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 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 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 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 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 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 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 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 他们的成长。

历届上海高考英语作文

历届上海高考英语作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3高考上海卷英语作文点评 II. Guided Writing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in Chinese. 上海博物馆拟举办一次名画展,现就展出场所(博物馆还是社区图书馆)征集公众意见,假设你是王敏,给上海博物馆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想法。你的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简述你写信的目的及你对场所的选择; 2. 说明你的理由(从便利性,专业性等方面对这两个场所进行对比) Dear Sir/ Madam, I’ve just learned that Shanghai Museum is to hold a famous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you’re collecting public suggestions about which location to hold it. I’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share with you my opinions.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hold the painting exhibition in Shanghai Museum than in community libraries. My reasons are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reach Shanghai Museum,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Visitors can go there by subway and bus and so on. What’s more, Shanghai Museum is much more extensive than community libraries, providing visitors with a more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to appreciate the famous paintings. On the other hand, Shanghai Museum, a well-known and distinguished museum at home and abroad, is more professional in holding painting exhibitions. Wha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that not only does it provide advanced facilities and high-tech monitors but also offers professional security guards to protect those famous paintings from being damaged or stolen in the process of exhibition. Consequently, I strongly propose that the painting exhibition is to be held in the Shanghai Museum. Yours, Wang Min

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为:学校英语报正在改版,拟从现有的三个栏目(健康、娱乐、文化)中去除一个,并从三个备选栏目(时尚、职业规划、读者反馈)中挑选一个纳入该报。假设你是该校学生程飞,给校报编辑写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你的观点。邮件须包括以下内容: 1. 你建议去除的栏目及去除的理由; 2. 你建议增加的栏目及增加的理由。 Dear Editor, When it come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umns for the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 opinions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columns preserved will definitely make a feature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ir study and lif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I maintain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lumns concerning health and culture far outweighs that of the entertainment. The immediate factor is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keeping healthy in that loss of health signifies kissing goodbye to life. Thats why more knowledge of how to keep fit, more effectively one can improve his quality of life. The second

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

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一、中考题 1、2003 《我想唱首歌》 2、2004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3、2005 《充满活力的岁月》 4、2006 《我们的名字叫》 5、2007 《记住这一天》 6、2008 《我眼中的色彩》 7、2009 《在学海中游泳》8、2010 《黑板上的记忆》 9、2011 《悄悄地提醒》 10、2012 《心里美滋滋的》 11、2013《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12、2014《悄悄地提醒》 13、2015《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二、2012一模卷 1、《难忘的掌声》(黄浦A) 2、《此时无声胜有声》(黄浦B) 3、《凝视那一轮明月》(浦东新区) 4、《默默地注视》(嘉定) 5、《经历就是财富》(虹口) 6、《善待》(杨浦) 7、《翻过这一页》(崇明) 8、《一张照片》(闵行)9、《我很》(徐汇) 10、《我相信》(长宁) 11、《味道》(普陀) 12、《总有一刻属于你》(闸北) 13、《经历了,我才懂得》(宝山) 14、《我用书写人生》 15、《学海拾贝》(金山) 16、《触动我心灵的那一幕》(奉贤) 三、2012二模卷 1、《生活纪实》(浦东) 2、《我的舞台》(黄浦、奉贤) 3、《舍不得》(静安) 4、《从那一刻开始》(青浦) 5、《美好的记忆》(虹口) 6、《记忆深处的那堂课》(普陀)

7、《冬自春来》(长宁) 8、《我们奔跑着》(金山) 9、《醒悟》(松江) 10、《我了解他/她吗?》(徐汇) 11、《这里是的舞台》(闵行)12、《再一次》(宝山) 13、《再见,》(闸北) 14、《唱好自己的那首歌》(杨浦) 15、《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崇明) 四、2011二模 1、这就是幸福(杨浦) 2、你总在我身边(奉贤) 3、我们也是朋友(普陀) 4、春天的礼物(浦东) 5、孩子的天空(卢湾) 6、前行路上,我不是一个人(静安) 7、记忆中的那双手(黄浦) 8、走在_____路上(闵行)9、目光(长宁) 10、______在耳边回响(松江) 11、我,不同以往(徐汇) 12、掌声(金山) 13、一段别样的旅程(闸北) 14、感激(嘉定、宝山) 15、我因________而美丽 五、2013 一模 1、别样的精彩(崇明) 2、那一刻,很安静(静安) 3、有一种幸福叫感动(杨浦) 4、我怎么没想到(宝山) 5、嘿!再往前一步(闵行) 6、又是新的开始(闸北) 7、终于明白(徐汇)8、我并不完美(黄浦) 9、我看到了别样的风采(松江) 10、幸福,在那一刻绽放(金山) 11、我读书的故事(浦东新区) 12、我的选择(长宁) 13、爱在细微处(嘉定) 14、书香满校园(虹口)

2014学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4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和范文】 2014年上海作文考题和范文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谈自由 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追求的。 当你看着飞鸟在湛蓝的天空飞过的时候,是否真的有过心生羡慕它的自由翱翔? 当你看到电视上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被拯救出来重获自由的时候,你又是否会替他们感到高兴? 在羡慕、高兴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都不过是最浅表的表象而已。 自由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追求的,永恒不息的追求的一种权利。 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将伴随着你到死去。似乎早已习惯了大肆宣扬自由的真理,似乎早已耳目濡染的以为自己真的懂得了自由的定义。 自由的定义在无形的变化之中早已彻头彻尾的改变了最初的含义。 五彩缤纷的社会的潜在规则太多,而真正的自由又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所拥有的,所定义的自由也不过是一顶虚帽子罢了。 大张旗鼓的宣扬自由,直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所谓的自由其实还有更多束缚捆绑在我们的身上。 社会的舆论,伦理道德,无疑成为我们所追求的自由的最大的束缚和捆绑者。

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 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权利虽然是和生俱来的,但从某一角度来说,当我们正在追求自由 的时候,早已忽略了那些被套上了帽子的“自由谎言。”可以想象出来,法国人民在听到《人权宣言》的宣读的时候是多么的情绪高涨,多么的激动。毫无疑问,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称得 上的“自由”的解放。 信仰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属于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境地。 生活中的繁碎事情总让活着的我们学会了自怨自艾,我们开始埋怨 为何生活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不自由,你若是 真正读懂了“自由”以外的境界便也算得上圣人之列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拍着自己的胸膛对别人说,他是自由的。 换个角度来说,这个“自由”仅仅是局限在他的人身自由上,若这个 社会没有伦理道德、社会舆论的约束个人的行为,又该从何去定义 这个人的好和坏,对和错呢。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旦被定了下来,多多少少都会对 自己自身的自由有牵扯的地方。 即使真的拥有自由,但过分的自由反而会适得其反,自由不是放肆 和放纵。 如果自由是风筝,那么个人的行为便是牵扯的细线,一旦个人的行 为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那些所谓的自由也就从此了断了。为了某种 利益而不择手段,因此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倒也没有必要,人生路 漫长,还没看到的,经历过的,就这样成为了一种遗憾。这也是一 种愚蠢的行为罢。 关于自由,要说的也说不尽,涉及的道德伦理法律甚是多,其中的 滋味也不是我这个无知少年可以真正说的清楚的。因为你们兴许会

历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汇总)

1999年 一些学生认为学英语很重要;一些学生则认为不必学英语;我认为……(观点、理由) 2000年 1。我最难忘的一课 2。具体说明为何难忘 3。感想 2001年 请你谈谈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后,对家庭、环境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2002年 你们让我骑好吗? 简述图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就图片的主题谈谈自己的感想。 2003年 你的好友因家境一般买不起名牌而闷闷不乐。给他写信,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收信人:徐海青 寄信人:黄平 写信日期:2003年六月八日 2004年 老师要求你负责班级墙报(wall-newspaper)工作并征求你的意见。在日记中表述你的决定并谈谈想法。 2005年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There must be a use for my talent)。 通过描述你生活中一件事,说明人各有所长,无论才能大小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2006年 下表提供了你所心仪的南、北两所大学的招生信息。通过比较作出选择,并结合个人情况说明理由。

南方大学北方大学 学费8000元/年5000元/年 招生人数20人10人 优惠政策无加20分 2007年 以“礼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该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你送礼物的对象及所送的礼物; 2、该礼物对他(她)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 2008年 你班将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舞比赛(group dancing cooipetition),班长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你的文章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你是否会参加比赛 ·你做出该决定的具体理由 2009年 某海外学校举办英语夏令营,开设了如下课程:园艺(gardening),烹饪(cooking),防身术(self- defence),护理(nursing)。假如你是王跃华(不可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写一封申请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课程的学习。信的内容必须包括: 1、你感兴趣的课程 2、你期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3、为什么想学这些内容 2010年 下图是小学新生的课堂一脚,对照你当时的上课情况,作出比较并谈谈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须包括: ●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 ●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 ●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2011年 假如你是启明中学(Ming Qi Middle School)的李明,想申请一个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根据以下启事,写一封申请信(信中不能提到真实姓名和学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