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

三峡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443003

李文莉周畅王翠华廖磊姚志景正莲李琼兰王莹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根据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97例2型糖尿病人和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分析其下肢动脉病变的分布,比较两组病例的病变差异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经我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7例。男53例,女44例,年龄27~81岁,平均57.2岁。病程1月~2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诊断标准。(2)根据病史、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等排除高血压。

高血压组:2006年至2007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84例。男45例,女39例,年龄44岁~80岁,平均65.6岁。病程1~39年。(1)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根据病史、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等排除糖尿病。

1.2 研究方法

使用ATL HDI-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12~5MHz宽频线阵探头,取样容积占血管内径的2/3,壁滤波50-100Hz。声束与血流夹角≤60°。患者平卧或俯卧位,对血管全程扫查,测量动脉后壁的内-中膜厚度(IMT),测量3次取均值。

还观察粥样硬化斑块附着情况, 即用二维和彩色血流图像确定斑块存在,其定义为:二维超声测得局部IMT值>1.2mm,或为临近部位IMT值的1.5倍,记录动脉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观察管腔血流充盈程度,频谱多普勒观察血流频谱形态、流速。对比分析各组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以x±s表示,各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糖尿病和高血压血管病变者,血管走行弯曲,IMT增厚,有斑块形成者,可见软斑、硬斑,硬斑后方伴声影(见图1),致管腔狭窄,血流充盈缺损,呈稀疏血流或花彩血流(见图2),频谱呈两相波或低钝的单相波,频带较宽,频窗消失。

2.2 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下肢动脉IMT发生率比较

名称例数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

高血压组84 23(27.3%)17(20%)12(14.2%)

糖尿病组97 59(60.8%)61(63%)68(70.1%)

2.2糖尿病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与高血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 2 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

名称例数股总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高血压组84 38(45.2%) 32(38.0%) 21(25%) 糖尿病组97 53(54.6%) 52(53.6%) 63(64.9%)

2.3 糖尿病组足背动脉闭塞率与高血压组相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见表3。

表3 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足背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

名称例数足背动脉闭塞率

高血压组84 6(7.1%)

糖尿病组97 21(21.6%)

3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损伤大血管和微血管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下肢动脉病变是二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何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它的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变性、内中膜增厚、钙化和纤维组织增生后形成粥样斑块。通过研究,糖尿病和高血压下肢动脉具体的病变分布和严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了解二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差异及特点,旨在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布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是其最大特点[1]。研究证实,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对下肢动脉血管内皮有明显损伤,呈双下肢对称性损伤[2]。糖尿

病组和高血压组均可表现为大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本研究提示,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组膝以下如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斑块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

虽然粥样硬化斑块可发生在股动脉,然而很少造成管腔严重狭窄,但是足背动脉的粥样硬化则造成管腔严重狭窄乃至完全闭塞(见图3),引起供血不足甚至足坏疽,我们考虑,可能是因为足背动脉管径相对很细,内膜增厚更易造成狭窄。本次结果提示:糖尿病组足背动脉闭塞率较高血压组显著增高,表明糖尿病对下肢小动脉的损伤更严重,更广泛,这也是糖尿病人下肢截肢率较高血压病人更高的主要原因。另外,糖尿病足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症状与超声图像均有相似之处,有时二者易相混淆,除前者化验室检查有血糖增高等病史之外,它们的超声鉴别点有: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范围更广、呈弥漫性增厚;后者内膜呈节段性增厚,管腔可见血栓回声;②前者病变多为双下肢对称发生,后者常一侧肢体受累;③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征,而后者少有斑块形成;④脉管炎多伴发静脉炎,前者却甚少累及。

超声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准确评估动脉狭窄程度,对选择合适的手术重建方式非常重要,这需要超声医师耐心地连续扫查,必要时结合动脉造影等检查。

下肢病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糖尿病较高血压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发展更快、后果更严重,那么常规对糖尿病患者从患病初期进行外周动脉追踪检查,将有助于了解病人的动脉病变及病变程度,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避免截肢致残,从而

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武宝玉,阮申元.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中国综合医

学,1999,15(4):308-310

2.孔金金,张晓蓉,周一萍. 彩色多普勒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中

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2):914-917

图1 股总动脉硬斑伴声影

图2 胫前动脉的斑块致局部血流充盈缺损、管腔不规则狭窄

图3 足背动脉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呈闭塞状态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7-05-31T15:54:14.4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7期作者:李宏艳 [导读]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 (黑龙江省集贤县人民医院超声室黑龙江集贤 155900) 【摘要】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Ⅱ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对照组下肢动脉管腔的IMT、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胫前、后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对于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108-02 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以慢性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常见于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存在遗传倾向。糖尿病并发症常累及周围血管,尤其是下肢动脉,大量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几率要明显比正常人更高,常常会导致下肢血管闭塞、截肢等。为此,加强糖尿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超声具有无创、操作快捷、经济负担低等特点,已经成为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1]。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进行诊断,从而为临床早治疗提供更为有价值、准确的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41~78岁,年龄平均值为(58.4±9.1)岁,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0~76岁,年龄平均值为(57.3±9.9),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仪器为PHILIPS飞凡超声仪,高频线阵式探头,频率7.5~1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对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前后动脉及各分支血管分别进行检查。下肢呈外展外旋,由腹股沟内下方股总动脉开始,沿下肢走行自上而下缓慢滑动探头,逐一行纵行检查。二维超声首现检查动脉内膜光滑程度,内膜中层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多普勒超声测量血管腔血流的充盈度,动脉内径(R)、异常血流信号,血流频谱、收缩期峰值流速(VMB)、反向血流等。 1.3 下肢动脉硬化的评定标准[2] ①下肢动脉中层钙化,ABI≥1.3;②无周围血管病变,0.9≤ABI<1.3;③下肢动脉供血不足,ABI<0.9。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管腔内径、血流速度,计算两组下肢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指数(ABI),其中,IMT在1.0mm及以上为IMT异常;同时,记录两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 2.结果 对照组下肢动脉管腔的IMT、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以累及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胫前、后动脉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伴随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肥胖人群的增多致使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数不断提升,而且这种疾病极易引发其它并发症,比如高糖血症、周围血管病变等,这其中肢动脉血管病变较为普遍,导致患者下肢血管引发病变,出现血黏滞度不正常,继而影响血管弹性,导致血流速度减慢,患者血管深受损害。这种疾病的并发症非常严重,甚至会引起患者下肢瘫痪,危及生命,因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以往对下肢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等检查,虽然检查结果准确可靠,但创伤性较大且费用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比较沉重,依从性不理想,使其无法及时尽早做出诊断而延误治疗最佳时期,最终导致下肢坏疽与截肢甚至死亡。Ⅱ型糖尿病患者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且病情发展较快,在糖尿病的早期即可出现,尤其下肢血管好发,以远端血管足背动脉为著,严重可形成足溃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多切面、多角度详细的观察动脉血管的走形、内径、内中膜增厚情况、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情况、有无血栓形成等,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做出很好的评价,尤其对中度以上的动脉狭窄,可很好反应出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且无创伤性,测量所得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很高的重复性,易被患者接受,及时发现病变对临床治疗来说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施以超声诊断可以反映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无创伤性,费用较低,为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有效控制患者形成并发症。综上所述,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早期发现病变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岩,瞿国萍,公长春,等.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6):5464-5466.

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

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为糖尿病足病 的超声检查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下肢动脉8个节段,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管径狭窄率,观察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流速。结果86例糖尿病足患者患侧与对侧8支下肢动脉管径、管径狭窄率、IMT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存在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发生率为100.0%,超声表现为IMT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各节段动脉均存在动脉硬化现象,而且与对侧相比差异不明显,根据超声影像学特点可以筛查下肢动脉病变,评估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等。 标签:糖尿病足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检查;影像学特点 糖尿病足指受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一种足部或下肢组织破坏性病变,该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适,而且给其家庭造成消极影响,增加了家庭负担,国际糖尿病联盟也呼吁全社会需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给予必要的社会关爱[1]。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子,早诊断早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进展,从而减少致残率[2]。目前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方法较多,但是各有局限性,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肢体血管检测中的优势也逐渐凸显。该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拟通过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来评估超声诊断价值,从而为超声诊断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入院后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症状与体征因病变程度有所差异,轻者表现为脚部微痛、溃疡,中度者表现为穿透性溃疡与炎症,严重者表现为全脚坏疽。入选病例中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8.64±3.10)岁,病程3~14年,平均病程(9.80±1.22)年,Wagner糖尿病足分级:0级7例,1级11例,2级13例,3级19例,4级21例,5级15例。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检查符合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合并活动性足溃疡;认知能力正常可配合相关检查;完全知晓该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同期进行血管重建、介入治疗或截肢术患者;各种原因所致中途脱落失访;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规范化诊治

题型:单选题(共5题100分) 1. 糖尿病下肢PAD的特点(20分) A:病变广泛多部位、多节段 B:并有微血管病变 C:病变更远端,多为小血管病变 D:手术难度大,效果相对差 E:以上均是 2. 糖尿病性LEAD的二级预防措施有误的是(20分) A:对于有症状的LEAD患者,建议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建议剂量为150mg/d B:对于已有血管疾病且对阿司匹林过敏和/或有溃疡病史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 C:指导患者运动康复锻炼,时间至少持续3-6个月 D:根据病情使用他汀类调脂药 E:根据病情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及抗凝药 3. 下列有关踝肱指数(ABI)的描述有误的是(20分) A:踝肱指数是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 B:正常人休息时踝肱指数的范围为1.1~1.3 C:踝肱指数大于1.3则提示血管壁钙化以及血管失去收缩功能 D:踝肱指数低于0.4则提示存在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 E:踝肱指数0.41-0.9则提示存在轻到中度的外周动脉疾病 4. 糖尿病性LEAD一级预防中血糖、血压控制的目标为(20分) A:餐前血糖3.5-6.9mmol/L,餐后血糖<9.0mmol/L,HbA1c<6%;血压120/80mmHg

B:餐前血糖4.4-7.2mmol/L,餐后血糖<10mmol/L,HbA1c<7%;血压120/80mmHg C:餐前血糖4.4-7.2mmol/L,餐后血糖<10mmol/L,HbA1c<7%;血压130/80mmHg D:餐前血糖3.5-6.9mmol/L,餐后血糖<9.0mmol/L,HbA1c<6%;血压130/80mmHg E:餐前血糖4.4-7.2mmol/L,餐后血糖<10mmol/L,HbA1c<7%;血压140/90mmHg 5. 有关进行LEAD筛查描述有误的是(20分) A: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LEAD筛查 B:伴有LEAD发病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筛查1次 C:对于有足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论其年龄,应进行全面的动脉病变检查及评估 D:如糖尿病患者主诉行走时下肢无力、大腿或小腿肌肉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应警惕罹患LEAD的可能 E:目前LEAD筛查方法仅有动脉彩色超声检查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 武宝玉袁申元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又称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导致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0倍,8.00%的病人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已存在LEAD,并随年龄、病程的增加而增多,至20年后其发病率可达45.00%。有严重LEAD的患者不仅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而且死亡的危险也增加4~7倍。 1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 糖尿病大血管的基本病变——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与非糖尿病者相同,但糖尿病患者起病早、进展快、无明显性别差异,而且由于糖尿病时凝血活性增强更易形成血栓[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最大的特点是病变分布与非糖尿病者不同。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主要分布于近端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浅表的股动脉和少量的远端动脉,而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则主要累及膝以下胫腓动脉[2]。糖尿病患者主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为13.00%,非糖尿病者为25.00%;而膝以下的胫动脉的相对发病率在糖尿病者达90.00%,非糖尿病者仅为10.00%,故又称之为糖尿病“胫动脉病”[2,3]。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下肢血管动脉中膜钙化(medial arterial calcification)尤为突出,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布特点(主要累及膝下)有关[4]。动脉钙化以踝部最多,趾部较少,足的背部又较趾部为多[5]。Orchard等[5]报道,通过X线检查,踝部胫后动脉钙化的患病率为32.00%,胫前动脉为28.00%,跖部水平的动脉为47.00%。Smith等[6]对428例糖尿病患者足部进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钙化有显著高的患病率,并与下肢截肢有关。在无截肢史的病人中患病率为39.00%,而有对侧截肢史者达78.00%。Chantelau等[4]报道,42例有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有前足动脉(跖动脉)钙化者为22例(52.00%),而且男性为16/42例(52.00%),显著多于女性的6/42例(14.00%),并与病程相关。有钙化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于膝下者为68.00%,膝上者为32.00%,而无钙化者膝上与膝下分别为54.00%和46.00%。而且动脉钙

糖尿病下肢溃疡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下肢溃疡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糖尿病下肢溃疡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糖尿病足,这类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那么,糖尿病下肢溃疡的表现及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根据广西吴唐糖尿病研究院官方网站里面的知识整理出的一些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下肢溃疡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糖尿病并发下肢溃疡的表现 糖尿病性软组织溃疡的特点是微血管床易发生病变,创面破坏深,常累及皮下脂肪、肌肉及深浅筋膜的综合性损害又伴细菌性感染为其特征,多见于足部、尾椎部,亦可见于皮下组织薄弱处。 因其患部微血管床受损供血不良,营养障碍,免疫机能低下,溃疡周围及其底部肉芽组织生长低下,极易反复发作,感染不控制组织有时易发生溶解性或液化性坏死,其分泌物常沿深筋膜的方向波及到远方损害。此顽固性软组织溃疡在临床的突出表现过程,是糖尿病常在持续10年以上并发的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后果严重,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如何确定本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手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早期糖尿病足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为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足背发凉,这主要是下肢缺血所致。神经病变还会导致足背动脉减弱甚至消失,走一会儿腿就疼,甚至干脆不能走。严重着休息时也会痛,睡眠受到影响。如果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就会出现溃疡、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坏疽严重者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 总的来说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就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一般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休息痛以及足部坏疽。掌握了糖尿病足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就能很好的判断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糖尿病下肢溃疡的治疗方法 1、患者中对于血管病变不是非常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使用扩血管药物及活血化瘀中药。 2、而对于血管病变严重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行血管血管重建术。 3、针对坏疽患者在休息时有疼痛及广泛的血管病变不能行血管重建时,应果断截肢术,截肢前最好行血管造影以决定截肢平面。 4、利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提高新生组织的血管化生,增加胶原的合成,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血小板源性因子的合成,该因子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若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全网发布:2011-06-23 21:22 发表者:谭开彬(访问人次:1554) l 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评价上述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1. 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特征;2. 动脉狭窄; 3. 动脉闭塞;4. 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二、适应证 1. 下肢乏力、发凉。 2. 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或坏疽。 3. 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 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5. 下肢动脉手术或介 入治疗后的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无绝对禁忌证。但相应部位有插管、溃疡、石膏固定时,检查可能受限。 四、仪器设备 髂动脉检查常用2~5MHz凸阵探头。下肢动脉检查常用4~7 MHz线阵探头。股浅动脉的远段和胫腓干的部位较深,必要时可用2~5 MHz凸阵探头;胫前动脉的远段和足背动脉则较为浅表,可采用5~12 MHz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为减少肠气对髂动脉检查的干扰,患者需禁食、禁水、禁烟、禁嚼口香糖8小时 以上。 六、检查技术及狭窄诊断标准 1、检查技术要点 灰阶超声:采用横切面及纵切面检查,评价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并测量厚度,以股总动脉及其分叉处、腘动脉较为清晰。 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彩色多普勒血流速度标尺调至合适水平,使正常动脉段不出现混叠,扫查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全程,观察有无提示血流增速的混叠现象。 脉冲多普勒超声:分段采集髂动脉和(或)下肢动脉多普勒频谱,角度应≤60°。如有可疑狭窄,应在狭窄处、狭窄前及狭窄即后段采集多普勒频谱,并测量血流 速度。 2、检查步骤 ①髂动脉:髂动脉检查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髂总动脉向盆腔深部走行,在盆腔深部发出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可视为髂总动脉的直接延续,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