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孙康平

孙康平

孙康平

畅游游子山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有一段回忆是无法忘记的,那就是去游子山的旅行。你们不知道游子山的由来和历史故事吧,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俗话说“山水这边秀,徒为他乡客”,这是2000多年前孔子登上游子山时,看见游子山的风景山清水秀,秀丽宜人。而吴楚之间的战争留下的创伤仍清晰可见,不由感慨万千,油然而生思乡的情怀。数年后,孔子在山东抑郁而终,后人为纪念这位圣人,所以将这座山取名为游子山。

游子山是“三教圣地”。相传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渡海来华弘扬佛法时被这里的景色吸引,地藏王菩萨来华的第一落脚之处就是游子山。清朝时,道家门徒见这里静、奇、秀,山下农田肥沃,山上松竹葱绿,于是在游子山顶建起了道家寺观---玄武庙。游子山是南京郊县高淳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88米。景点有孔子眺望处,玄武庙,烈士陵园,“华东第一石佛”等。

历史让这里的山水留下了这么多历史的典故,但真正到这里游玩,你却发现历史的存在与现代人的保存还有着较大的距离,当我兴致勃勃地踩上这片有历史岁月痕迹的土地时,却发现一切还在恢复中。

高淳在南京西南面,游子山坐落在江南圣地。国家级森林公园游子山风景区内,是一座以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娱乐住宿餐饮结合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酒店位于沪宁高速出口,交通便利,三面榜单一面临水,风景异常秀丽。

游子山风景区有一座大佛,21米高,周边还有四个护法。山腰是抗日英雄烈士墓山顶是玄武庙。

如果你们问我心中的游子山是什么样的,我会答,是春暖花开,美不胜收的。

高级宏观经济学武康平试题

1.古典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曲线如何推导?近代经 济学家又是如何推导的? 古典宏观经济学 古典宏观经济学建 立的总需求曲线,反 映的是社会总需求 同物价水平之间的 关系。如果经济社会 的货币供应量既定, 且总支出也既定,那 么需求与物价水平 之间就具有反向变 动的关系。 假定经济社会的货 币供应量为M,这是流通于经济之中的货币总量,属于存量的意义。用V 表示一年内平均每一单位货币的使用次数,V叫做货币流通速度,则一年内经济社会的总支出为MV。如果用P 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则总支出又可写为PY。由此可见,MV=PY。此等式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中的交易方程式,古典宏观经济学也正是从这一等式出发,推导出了总需求曲线。不但货币供应量M不由经济体系决定,在一年内是常数,而且货币流通速度V在一年内也难以发生变化,可看成常数。既然M和V都是常数,总支出MV也就是常数。这样,总需求Y和物价水平P之间就呈现反向变动关系:Y=MV/P,从而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所示。 近代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在 IS-LM模型基础上进 一步建立了凯恩斯主 义的总需求曲线和总 供给曲线。IS-LM模型 确定的总产出自然与 事先给定的物价水平 有关,也就是说,产 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 时均衡时的总产出水 平Y是物价水平P的函 数:Y=AD(P)。总产出 水平(总需求水平)同物价水平之间的这种函数关系 Y=AD(P)就说明了有效需求量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 总需求曲线A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事实上,如果用M 表示名义货币供应量,P表示物价水平,那么IS-LM模 型中的货币供应就是M/P。当名义货币供应不变而物价 水平从P1上升到P2时,实际货币供应下降,货币供给 曲线左移(如图(a)所示),导致每一总收入水平上的货币 市场均衡利率上升,从而LM曲线左移(上移)(如图(b) 所示)。但物价水平变动影响不了IS曲线的位置,结果 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 总产出水平而下降,这说明有效需求同物价水平反向变 动(如图(c)所示),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试论税收与公债的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引起的政府部门的需求,挤掉了私人部门的一 部分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种政府购买替 代了私人购买的效应,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当政府支出全部靠税收融资来支持时,财政政策的挤出 效应就是完全挤出,即每一单 位货币的政府购买正好替代了每一单位货币的私人购 买。具体来讲,政府支出导致私人消费和储蓄的减少, 而储蓄的减少又导致私人投资按照与储蓄减少同样的 数量来减少,从而政府支出就等于私人消费支出与私人 投资支出的减少量之和。 当政府支出全部靠发行公债来支持时,财政政策的挤出 效应就是部分挤出,即政府购买挤掉了部分私人购买, 即政府支出大于挤掉的私人支出。政府发行公债,资本 市场上的债券就多出了政府债券这一块,从而债券供应 增加,这意味着社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这导致社会的 总资本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带来两 个结果:一是企业对资本的租用减少,从而投资支出减 少;另一个结果是私人储蓄上升,从而当前消费支出减 少,但储蓄上升将使私人投资等额上升。这样一来,利 率上升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后,又得到了储蓄上升引起私 人投资增加方面的补偿,从而私人投资又有所回升。私 人投资下降的这种反弹回升效应,使得消费支出减少量 与私人投资减少量之总和没有政府支出那么大,从而政 府支出仅仅挤掉了部分私人支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属于部分挤出。 不论是完全挤出还是部分挤出,挤出效应的存在都使得 私人部门的产量不会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因而财政政 策无效。 3.哈罗德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为什么? 假设储蓄率s(储蓄S占总产出Y的比例)为常数,即储 蓄率s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用σ表示资本-产出比,即σ=K/Y 经济的均衡增长率 Ge = s/σ 经济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 是经济的实际增长率等于有效增长率(均衡 增长、有保证的增长率),即要求Ga=Ge, 也即经济的均衡增长必须满足方程式(右) 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G a始终不偏离有效 增长率G e,即要求经济始终保持均衡增长。因此,哈 罗德增长方程不但表达了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还表达 了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G a=G e。 然而,对于哈罗德经济的均衡稳定性,实际上有着很多 条件的限制。根据假定I=I(Y),投资分自发投资I0和 引致投资I d,由国民收入Y和边际投资倾向v决定: I d=vY,其中v为常数。得I=I(Y)=I0+vY。又储蓄函数 为S=S(Y)=sY,得经济均衡存在的条件是v≠s,从而 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 e=I0/(s?v)。考虑到国民收入应当大 于零,还应要求(s?v)I0>0。以下就假定(s?v)I0>0,这样 便有v≠s并且s?v与I0保持了同号,从而Y e=I0/(s?v)>0。 虽然经济处于非均衡, 但因计划的投资高于计划的储蓄,

分析房价浮动实证

分析房价浮动实证 1 引言 房价牵动着政府、、家庭等不同群体,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注者依据数据、分析判断方法的不同,对房价高低、未来走势的判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房价是众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的表现形式。闫妍和汪寿阳等(20XX)基于114项指标变量,利用粗糙集方法分析决策信息表,选出了重要程度最高的50项指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确定其对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是先行指标、同步指标,还是滞后指标。另外,房价还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房价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Case从住房市场、抵押贷款市场和商业房地产市场三方面论述了美国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认为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主要应从经济基本面来解释,而非从投机角度来解释。沈悦和刘洪玉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的当前信息或历史信息可以部分解释住宅价格水平或变化率。但在20XX年以后,经济基本面对住宅价格变化率的解释水平明显减弱,即住宅价格的增长已经打破经济基本面和住宅价格之间原有的均衡关系。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波动、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投机行为。Miller和Peng的实证研究发现大都市产出增长率和房价增长率是住房价格波动的Granger因,房价波动又是人均收入和未来房价波动的Granger因。武康平和胡谍没有分析房价波动的具体原因,将房价变动作为分析前提,认为经济中存在房地产加速器机制时,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会被放大,从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存在加速器机制时,经济波动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可能会增强。何国钊和曹振良等分析了投资和政策两大主要因素如何影响房价的周期波动。梁云芳和高铁梅利用1999-20XX年的季度数据,从供给、需求角度选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了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波动的成因。张红等认为目前我国各种非理性因素对房价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直接应用国外成熟市场的先验理论建立模型缺乏合理性。如廖理等利用CAPM定价理论计算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成本为%,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泡沫的标准。另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数据无论是质量还是时间序列长度均无法满足传统统计分析的需要。因此,采用谱分析的方法得出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约为3年的周期。徐国祥等指出传统方法测量峰-峰、谷-谷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房地产周期的不足,运用谱分析来研究房价的周期波动。研究得出自1998年1月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为期36个

政府收入对居民收入的挤占与居民收入占比的U型曲线

政府收入对居民收入的挤占与居民收入占比的“U”型曲线 周伟武康平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已有大量文献从实证角度给出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论断,却鲜有文献用数理模型给出这种现象背后的理论解释。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并证明了包含地租的帕西内蒂分配模型,认为我国近年来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真正原因来自政府收入对居民收入的挤占。此外,本文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朝着有利于居民部门方向发展的条件,证明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份额呈正“U”型的演变规律,从而从理论上支持了Harrison(2002)的研究发现。笔者认为,通过扩展的帕西内蒂模型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收入分配格局的动态演化对我国经济尤其是运用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经济具有重大启示。 关键字:国民收入分配;“U”型曲线;帕西内蒂模型 引言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已经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学者李稻葵①指出GDP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白重恩②认为我国近十多年来劳动收入占比每年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中国的要素分配格局变化可能是全世界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中最大的,甚至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尽管我国劳动收入下降已成基本事实,但是否正如学者李稻葵所言: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即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的必然结果③,因而认为不需刻意出台政策以提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笔者看来,学者李稻葵的言论隐含地代表了美国的西蒙斯④在反对新政分配不公论时提到的庇古的观点:“我们的首要问题是生产。和普通人或一般家庭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是我们的总收入,而不是各种可能的收入再分配”。那么,分配问题重不重要呢?在经济思想发展史和各个时期的著作中,有学者把收入、财富和权力的分配看成是远比“稀缺”或“效率”更重要的经济问题。譬如,对分配重要性最早阐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 ardo),他在1819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土地的产出……, ①李稻葵:《中国GDP中劳动份额正逐步下降》,引自金融界(财经杂志网络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2860463.html,/news/2007-07-02/000002381975.html。 ②白重恩:劳动收入占比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结构需转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2860463.html,/opinion/zjgc/20091104/1425403.shtml。 ③李稻葵:《理性看待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问题》,南京日报/2010年/8月/2日/第B04版。 ④Henry Simons,1948 ,Economic policy for a free society.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贸大金融学院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震杰

贸大金融学院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钱震 杰 钱震杰 办公室:博学楼706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004年9月——2008年7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数量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 2001年9月——2004年7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数量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 1995年9月——1999年7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运筹学专业,理学学士“考金融,选凯程”!凯程2014年外经贸金融专硕保录班录取6人,保录班全部录取,专业课考点全部命中,这6人中,2个人是二本学生,3个人是一本学生,1个是三本学生,顺利录取到了外经贸金融专硕项目,外经贸金融专硕分金融学院和国际贸易学院,各招50人,其中国贸院难度比金融学院难度小.同学们在报考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 工作经历 2013.1-至今,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2.3-2012.12,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9-2011.9,访问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系 2010.7-2012.3,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2008.6-2010.6,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研究方向:

收入分配;结构转型; 主要教学课程: 宏观经济学(硕士、本科);定量宏观经济学和数值方法(博士) 主要学术成果: 1.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1]“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1卷第s1期,第21-29页。 [2]“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第16-28页(与白重恩、武康平合作,合作者为导师,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11期全文转载); [3]“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综述及其拓展”,《改革》,2008年第10期,第40-46页;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27-41页(与白重恩合作,合作者为导师,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4]“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9-115页(与白重恩合作,合作者为导师,本文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22期全文转载); [5]“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第137-147页(与白重恩合作,合作者为导师); [6]“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事实,原因和对策”,《比较》,2009年第45辑(与白重恩合作,合作者为导师) [7]“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世界经济》,2010年第12期(与白重恩合作,合作者为导师) [8]WhoIsThePredator,WhoThePrey?—AnAnalysisofChangesinTheStateofChina’sNationalIncomeDistribution,SocialSciencesinChina,2009,V ol.XXX,No.4,(withChong-EnBai,合作者为导师)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考研经验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考研经验 我今年考的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现在已经被拟录取了。期间经历过不少次的从绝望到抱希望再到绝望,最后能被录取我觉得从我本身来讲觉得很幸运的。一直希望能有能力和时间为大家做一点事情,给大家一点帮助,就像菜鸟说的一样,一届帮一届,希望接下来我的这些东西对大家会有用首先说明说明我的情况吧,因为每人的背景不同,复习策略也不同。我年毕业于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完了之后选择了计算机作为我的事业的开始,一直在搞软件开发。 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3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清华经管5人,状元李少h出在凯程, 在凯程网站有很多凯程学员成功经验视频,大家随时可以去查看. 2017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保录班开始报名! 开始接触经济学后开始准备考研,前期一直在职,后期集中复习了两个月。总复习时间在职复习个月,集中复个月关于公共课方面,我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而且成绩也不是特别理想。我今年之所以成功,可能在于我的专业课比较高吧,这还要感谢凯程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我考的是经济学,专业课成绩119。以下具体说说我的专业课经验,专业课方面由于我之前对经济学是从零开始的,大学期间唯一学过的一门跟经济学稍微有点关系的科目是一门叫利息理论的,而且还是一门选修课我经济学方面看过的书主要有:(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认为这套书写得非常好,非常适合非经济学方向的人作为接触经济学之用,我从06年3月份开始读这套书,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月在上下班路上看完了。整套书写得非常有趣,是那种能帮你建立起经济学直觉的书。建议转专业的人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从这套书开始,虽然对最后考试不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但会让你学习中级微观中级宏观变得更轻松高宏业《西方经济学》<看完曼昆的书之后,我开始想尝试一下深一点的经济学,找了找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本高宏业《西方经济学》,花了多元买来看了看。但并没有看多大,一来总感觉他的书写得并不有趣,很多东西也说得不太深入,意识形态的东西总是感觉太多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之前为什么没有看完高宏业《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它那本书写得并不有趣,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报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平的这本微观经济学是清华的指定教材,很自然地我开始阅读这本书。说实话,如果说之前我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的经济学还处于很浅显的认识的话,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微观的数理基础。认识到要充分理解一个经济问题必须从经济,数学,几何三方面来理解它,这样才能更深刻。我认为无论是平的《微观经济学》无疑都是应该认真学习的、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我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从这本书开始看的,因为我之前微观看得很细,所以直到10月份的时候我才开始看这本书。为了提高进度,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看50页。说实话,开始看得很是郁闷,因为多的这本书是从增长理论开始讲的,这也是整本书中用数理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而且由于翻译的原因,很多短期,甚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的翻译都不是特别精确,而这个对于理解增长理论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一遍我看完多的书,基本上没在头脑里留下任何东西。对IS-LM还有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几乎是一团糟。当时对自己的信心有很大的打击,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对于宏观的东西把握强于微观,本来以为宏观会学得比较轻松,结果却是完全不得要领。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暂时放下这本书,开始复习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花了几天时间重新复习了一遍曼昆,这哥们实在是太牛了,宏观体系在他笔下是娓娓道来,虽然简单,但结构清楚。看完之后,

武康平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第五章 最优增长理论
168
第五章 最优增长理论
虽然索洛模型指出资本积累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储蓄率变动的效应不大,但索洛 把储蓄率视为外生变量,忽视了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我们知道,产出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 储蓄以增加投资,储蓄由消费决定,而消费是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的。既然消费变动是内生 的,储蓄率也就应该内生。可见,把储蓄率内生化,这是对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改进的一个 方向。基于这种考虑,本章从微观经济角度考察经济的运行,建立拉姆齐-卡斯-库普曼增长 模型,使储蓄率得以内生化。该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相似,家庭持有资本并提供劳动,然 后进行消费和储蓄。企业租用家庭持有的资本,雇用家庭提供的劳动,进行生产活动。该模 型由拉姆齐(F. P. Ramsey)1928 年初创驺型,1956 年分别得到卡斯(D. Cass) 和库普曼(T. C. Koopmans)的发展和完善。 他们三人在分析中都规避了市场的不完全性问题和家庭各异所产生 的棘手问题,并把世世代代缔结成一个整体——具有无限生命的消费者。虽然他们建立的跨 代增长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但为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以微观个 体活动者的行为最优化作为增长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模型才有最优增长模型之称。
第一节 跨期消费与风险规避
拉姆齐、卡斯和库普曼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 变动,认为每个消费者都要在当前时刻对自己一生的消费做出最优安排。他们的分析论述实 际上是建立了一种动态消费最优化理论, 把跨期消费选择与风险规避倾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一、无限远期假设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当前时刻对终生消费做出安排,这是一个终生消费最优化问题。研究 单个消费者如此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困难。然而要描述经济社会所有消费者的这种消费最 优化行为,并把他们放在一个模型中加以统一处理,却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的生命长 短不一,究竟应该选取多长的生命期限才能满足模型分析中对时间区间的一致性要求? 如果为每个人都选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区间,那么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反映“当前时刻考 虑一生”这种行为的本质特点,而且还给分析论述带来了莫须有的困难和麻烦。为了解决各 各个的生命期都长短不一所带来的棘手问题,拉姆齐、卡斯和库普曼创造性地提出了无限远 期假设(infinite horizon hypothesis)——每个人都在无限的时间区间 [0, ∞) 内进行决策。这意味 着人们具有无限的生命,可以用统一的时间区间 [0, ∞) 来表达生命期,从而达到模型对时间 区间的一致性要求。因此,拉姆齐、卡斯和库普曼建立的模型中,无限远期假设其实就是无 限生命假设(infinite lifetime),是对人类世代延续的一种最简化的假定。 无限远期假设的寓意深刻,它象征着每个人都前途无量。未来是无限的,事物要永远延 续下去,生命要永远延续下去,消费要永远延续下去。这样,任何人的消费决策都是要考虑 无限的时间内的消费安排:既要考虑当前的消费,又要考虑未来的消费;不但要考虑不久的 将来的消费,还要考虑很远的未来的消费;不但要考虑各个时期的消费,还要考虑不同时期 之间的消费的相互替代问题。对消费进行这种全面的统筹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的终 生消费都实现终生效用最大化。 无限远期假设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消费者看成各个家族,那么家族的世代 相传现象就是家族生命无限的标志。家族人口在增长,但家族数量不变。因此,无限远期假 设把每个家庭的世世代代都缔结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具有无限生命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