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13144147.html,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作者:魏文君

来源:《甘肃教育》2015年第05期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特征;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44—01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的时期,幼儿开始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玩耍,具有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欲望,但同时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少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这两者之间产生矛盾,于是幼儿就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1.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一般来讲,在幼儿成长发育的早期,争吵、打架、说谎、骂人、破坏、发脾气等攻击性行为就有所表现,而且男孩发生的次数比女孩多。

2.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当前,大量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动作、枪战场面、凶杀情景等暴力情节,引诱幼儿模仿打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幼儿模仿奥特曼、怪兽、宇宙超人的打斗游戏,长此以往幼儿就会表现出凶残、冷漠等性格,甚至行为失常形成攻击性人格障碍。给幼儿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不仅会增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

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奖惩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研究表明,溺爱或任何形式的奖惩都会增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攻击性行为的反馈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研究发现,对攻击者攻击性行为的消极反应会强化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而对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积极反应会制止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二、应对措施

第一,重视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控制环境影响,这是从观察学习角度提出的控制幼儿攻击行为的一个策略。这要求成人自身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不具有攻击性。避免幼儿看暴力影视等,帮助幼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影视中的积极行为,批评攻击性行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