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伦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伦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伦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工程伦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1 结合工程活动的特点,思考为什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伦理问题?

工程活动的特点:1)工程活动蕴含着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在具体实施之前,工程师需要明确工程需实现的多方面的目标,需要思考可以调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以及可以利用的知识与技术,进而探索实现目标可能采用的路径和方案。2)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们的知识与技术总是不完备的。任何工程师都要面对新的情境和问题,并因此包含着部分的无知和不确定性。面对这些知识与技术上的不完备,工程设计师往往不可能在工程之前完全予以克服,而是要在工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通过试错和改错的方法来部分的消除。可以说工程实践本身上是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过程。3)工程实践的后果往往会超出预期。由于实践过程中包含着不确定性,实践的后果并不总是完全符合实践者的理论预测和主观期待,其间既包括对盲目追求的过滤,也包括对保守追求的超越,同时也可能出现未曾预料的不良后果。总之,工程实践不仅涉及与工程活动相关的工程师、其他技术人员、工人、管理者、投资者等多重利益相关者,还涉及到工程与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共在,因而面临着多重复杂交叠的利益关系。并且在部分无知的情况下实行的,具有不确定的结果。这些都使得工程实践与伦理问题紧密相关。

1.2 结合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德性论等伦理立场,思考工程伦理与工程师伦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a:功利主义者认为,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如果导致了与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同时他们强调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最好的结果就是达到“最大的善”。b:义务论者关注人们行为的动机,强调行为的出发点要遵循道德的规范,体现人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说功利论聚焦于行动的后果,那么义务论则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行为本身也具有道德意义。c:契约论通过一个规则性的框架体系,把个人行为的动机和规范伦理地看作是一种社会协议。d:德性论关心的主要是人的内心品德的养成,而不是人外在行为的规则。它反对把伦理学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特殊行为指导规则或原则的汇集,强调要培养和产生高尚,卓越的人,这种人是出于他们高尚,卓越的品格来自发行动的。所以,工程伦理与工程师伦理都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公平正义原则。其中,工程师在伦理行为选择中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目的和手段都存在着善与恶的问题,只有善的目的和善的手段才能达成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求工程师突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因此,工程师除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对工程进行伦理价值判断。

1.3 结合本章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引导案例,思考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哪些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一)工程建设决策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伦理视角工程建设的目的是服务大众,但很多时候却成了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二)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缺少对社区公众的伦理关怀如现实中关于房子拆迁中钉子户问题其实不都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问题,更多的是开发商同拆迁户的利益问题。原住居民自有的土地可以盖成房屋出租,而搬到楼房靠什么吃饭都成了问题,说到底钉子户问题是个人生存问题的博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到的社区公众,我们确实应该多一些伦理关怀。而往往却做得不够,开发商往往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三)工程建设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导致的其他伦理缺陷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其伦理和文明要素。工程伦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如从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存在的伦理问题。

1.4 结合本章的参考案例,思考并讨论该如何妥善处理可能遇到的工程伦理问题?

案例一中,人们之所以会对PX项目产生抵抗,除了发生了一系列泄露事件造成的影响之外,还有就是PX项目对项目选址、环境影响、风险防范、公众参与等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对于PX项目而言,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之外,还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案例二中,博帕尔MIC毒气泄漏事件的主要原因除了技术安全问题之外还有跨国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双重技术标准以及印度政府缺乏对高危化学品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因此,我们要从处理工程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出发,应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要坚持人道主义,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要位置。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提高伦理意识,准确发现和辨识工程伦理问题,通过对当下工程实践及其生活的反思和对规范的再认识,将伦理规范所蕴含的“应当”现实地转化为自愿,积极的“正确行动”。

第二章

2.1 工程为何总是伴随着风险?导致工程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1)工程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是由工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工程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它是根据人类需求创造出来的自然界原初并不存在的人工物。它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有序系统。从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来看,有序系统要保持有序的结构需要通过环境的熵增来维持,这意味着,如果对工程系统不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或者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它就会从有序走向无序,重新回归无序状态,无序即风险。因此,工程必然会伴随风险的发生。(2)工程风险主要由以下三种不确定因素造成:工程中的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工程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工程中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

2.2如何防范工程风险,有哪些手段和措施?

(1)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工程符合合同、图纸、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2)有效控制工程意外风险,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建立工程预警系统。在危险发生前,根据观测的预兆信息或以往经验,向有关单位发出警告信号并报告危险情况,提前做好应对风险准备。(3)有效应对工程事故,建立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平时应加强防灾培训教育和演练,提升公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积极发动民间支援组织,鼓励志愿者有序参与救援行动。

2.3评估工程风险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评估工程风险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工程风险的评价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还牵涉到社会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工程风险进行评估,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整体主义的原则和制度约束的原则。

2.4 什么是伦理责任?工程师需要承担哪些伦理责任?

(1)首先伦理责任不等同于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属于“事先责任”,相对于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对责任人的要求更高。法律责任是社会为社会成员划定的一种底线,但是仅仅靠法律责任还不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人们还必须上升到更高的伦理责任要求。其次,伦理责任也不等同于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工程师履行本职工作时应尽的岗位责任,而伦理责任是为了社会和公众利益需要承担的维护公平正义等理论原则的责任。(2)工程师的特殊能力决定了他们在防范工程风险上具有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即工程师应有意识地思考、预测、评估其所从事的工程活动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主动把握研究方向,在情况允许时应能自动停止危害性工作,除了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履行伦理责任外,还要利用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制止违背伦理的决策和实际活动,主动降低工程风险,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

3.1 本来工程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但有人往往只看到工程价值的单维性(如狭隘的经济价值,“对人的挤压”等),为什么呢?

工程作为变革自然的造物实践,是一个综合了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社会,伦理,生态各方面要素的整体,一项工程总是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生态等各种价值,我们一般都希望工程各方面的价值都是正向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部分工程是由企业发起和进行的,获得经济利益,追求企业发展这些目标是

这类工程的出发点和驱动力。由于工程涉及不同的利益群体,如目标人群关注的焦点是性价比,经济利益,而攸关方更关心自身权益,担心风险与危害,不同的群体着眼点不一样,所以往往容易只看到工程价值的单维性。

3.2 攸关方(利益相关者)如何识别和确定?

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影响力,即是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2.合法性,即是某一群体是否在法律和道义上被赋有对企业的所有权;3.紧迫性,即是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从工程伦理的角度来说更确切的含义是“承受者”。攸关方关注的是自身权益,关切的焦点是担心危害、风险。

3.3 有些利益相关者(如子孙后代、动植物)的权利在当下没法被充分代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他们的“权益”、实现公正?

(1)利益相关者身份公开化

(2).公开收集补偿意见

(3)权益补偿讨论结果公布

(4)权益补偿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

(5)处理意见反馈收集

(6)建立监督部门,实现公正监督

公平正义不仅是工程师个人的责任和追求,也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不懈追求。要想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公正最主要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本公正原则。公正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每个人都应获得其应得的权益,对平等的事物平等对待,不平等的事物区别对待。要确保每个人应得的利益。第二,利益补偿:原则与机制。首先,进行项目社会评价。其次,针对事前无法准确预测项目的全部后果,以及前期未加考量的公正问题,应引入后评估机制。最后,针对仅瞄准目标人群的局限,扩大关注的视域,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在项目选择、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中的积极和充分参与,有利于促进公平受益和包容性发展。第三,利益协调机制:公众参与。首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做到知情同意。其次,为保证程序公正,吸收攸关方参加到工程的决策、建设、运营之中。

3.4 在西方工程伦理学研究中,与工程有关的公正问题的一种表现,常涉及工程教育,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工程职业在西方一般属于社会中(上)层,过去美国工程师以白

人男性为主,客观上存在性别和种族分布不均衡问题,有人认为可能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当前,在我国高校招生和职业选择中,工科、工程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如何?

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代表性的学科有土建类、水利类、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热能核能类、仪器仪表类、化工制药类等等。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以上所述主要指传统工科,此外还有新型工科。在社会中现在很多的大型的公司都有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以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人员为核心,除部分公司发展方向的制定者外,所有其他人员均为第一线人员服务。层级要扁平,第一线要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权责要向下转移。真正的工程师一般还会强调“发现问题-了解背景-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必要时,工程师可以放弃了解和分析问题,而直接解决问题(在很多时候这是可能的),在事后才分析问题的缘由。工程师还要理解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总是存在差异,好的纸面方案,即便在模拟中性能优良,在实践中也未必有优势。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试错才是关键。当然,这些“工程师的文化”未必包含于企业的“工程师文化”中。如果社会敬重工程师,相信是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造福了我们人们生活,进而使工程师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有充分的话语权,很多孩子梦想着将来成为工程师;那我觉得这就是社会有工程师文化的表现。

第四章

4.1 为什么DDT在技术上是成功的,而在生态上是失败的?

DDT在技术上成功的原因是广谱,药效持久,易溶于油脂,易合成,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损害,曾有效的阻止了斑疹伤寒的传播。在生态上失败的原因是DDT极小量的使用量却能在生物体内发生累积效应和食物链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忽视了生态系统中复杂的相互关系,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违背了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伦理原则。

4.2 从生态视角来看,你认为怒江适合水电开发吗?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怒江当地资源有限,生存条件恶劣,水电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怒江地理条件优越,投入少,回报大,对社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当地百姓的经济状况;同时怒江开发有利于筹集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从而更好的保护怒江的生态资源。但从生态角度来说,第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却会产生额外的污染;第二,移民问题难以很好的得到解决,而且当地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传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

文化;第三,怒江是完好的自然生态区,对它的开发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第四,上游泥沙的拦截问题和一些工程前期预料不到的问题也会很多。

4.3 如何理解“工程师的环境伦理原则”?它是限制了工程师的行为,还是对工程师的行动提供了制度性的保护?为什么?

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的设计、实施中不仅要对工程本身、对雇主利益、对公众利益,还要对自然的环境负责,使工程技术活动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面发展。对工程师而言,环境伦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对环境影响很大。随着工程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能力越来越巨大、后果越来越危险,工程师需要承担环境伦理责任,遵循环境伦理原则。工程师的环境伦理原则实际上是对工程师的行动提供了制度性的保护,因为如果工程师违反了环境伦理中的尊重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和补偿原则,必然会因此付出代价,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承担由此带来的补偿义务。就像“松花江特大污染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一样,由于违反了环境伦理原则导致被诉讼,这就大大限制了工程师的行为,因为破坏环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利益。

4.4 从“松花江特大污染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看,人可以为自然代言吗?

人类可以为自然代言。从法律理念上讲,并非只有人类才能被视为权利的拥有者。在法律人的世界里还居住着许多无生命的权利拥有者: 信托、公司、联营、市政当局、合伙、民族国家等,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习惯地认为无权利的“东西”之所以无权利是因为自然的天命,而不是因为维持某些现状的法律惯例。事实上,每当出现要求把权利授予某些新“实体”的运动时,这自然物不应当享有权利,它们不提议必然是奇怪的,或者是令人恐惧的,或者是可笑的。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寻求法律救济。这种观点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明智的。我们不能说因为河流和森林不能说话,所以它们不能享有诉讼资格。公司也不能说话,国家、不动产、婴儿、无行为能力的人、市政当局、大学等也都不能说话,但律师可以为他们说话,就像他们常为普通人的法律问题代言一样。我们应当像处理法律上无行为能力的人,那些成为植物人的人——的法律问题那样来处理自然物的法律问题。

4.5 “都江堰水利工程”反映出来的生态智慧给我们哪些启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今天,我们的工程大多的设计理念是要体现“人定胜天”的效果,它仅仅把工程当作个“技术活”来做。其实任何一一个成功的工程需要的不只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哲学思想。都江堰作为迄今世界上年代最久且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就是治水哲学和技术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为此,现代的工程活动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自然的态度,充分理解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工程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这要求我们转变观

念,并建立一个既有利于人类,又有利于自然的工程活动的价值评价体系,走绿色工程的道路。同时要遵循由尊重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和补偿原则四部分构成的环境伦理原则。

第五章

5.1 请结合本章有关对职业的论述,结合本章参考案例,谈谈你对职业的理解。

本书所表达的“职业”,尤其是在工程领域中的意义,是指“那些涉及高深的专业知识、自我管理和对公共善协调服务的工作形式”。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工程也是一门职业。工程是一种涉及高深的专业知识、自我管理和公众利益的服务,它通常在自己的职业伦理章程中明确表达了公共善。职业需要伦理。为了防止职业人员滥用权利,职业需要具体化行为规范的伦理标准,即职业伦理。对做为职业的工程而言,工程伦理是一种预防性的伦理,它旨在预防道德伤害和可避免的伦理困境,帮助职业工程师进行伦理反思,做出正确的行动。

5.2 结合本章对工程职业和工程职业伦理的论述,结合本章参考案例,谈谈你对工程职业精神的理解。

工程职业精神其实就是工程职业伦理规范与工程职业专业技术精神的结合。工程职业中的道德伦理规范是确保工程走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而工程职业中专业技术精神则确保了工程更好的进行与完成。本章“三聚氰胺”的案例中工程师严重的违反了工程职业精神,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钻了质检的技术漏洞,无视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工程职业精神就是要求工程师恪守职业精神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防范潜在危险、履行职责责任的伦理意识,利用本身专业技术特征为工程服务,恪守诚实可靠、尽职尽责、重视服务的职责美德。在面对职业行为中的伦理冲突时回归工程实践、保持多方信任和通过权益的变通以应对责任冲突。

5.3 请结合工程的特点和本章对工程职业伦理规范的阐释,参考国内外工程职业社团的伦理章程,思考并讨论工程师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负责人行为”的标准。

工程职业伦理规范的首要原则是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一是时刻在工程风险的威胁之下,人的存在困境,二是面向文明的发展与未来的生活人的生存需要。因而工程伦理章程的制定基本是以工程师承担相应的职业角色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在工程活动中做出的自我牺牲为特质。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工程师需要履行章程要求的各种责任,必须遵守法律、标准的规范和惯例,避免不正当的行为,也必须禁止各种随意鲁莽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在胜任工作和可能引发的工程风险之间寻找平衡。工程师最综合的美德是负责任的职业精神,需要工程师以胜任、可靠、发明才智、对雇主忠诚及尊重法律和民主程序等具体美德来要求自己。

5.4 通过本章的学习,查阅相关的资料,思考并讨论在当前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下“职业工程师”的标准。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从以上两个战略出发,职业工程师的标准:1.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规范个人行为,承担自身行为责任,2.应在自身能力和专业领域内提供服务并明示其具有的资格,3.依靠职业表现和服务标准,维护职业尊严和自身名誉4.处理职业关系不应有种族,宗教,性别,年龄,国籍或者残疾等歧视与偏见5.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并且保护环境。、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这就要求职业工程师必须深刻领会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科学的工程观,不断创新人,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推动工程师人才工作科学发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评价,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打下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

第六章

6.1 结合土木工程建设活动的特点,思考为什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会出现伦理问题?

土木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创建人居环境、为人类生活居住和生产活动提供空间和设施服务的活动,涉及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人类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为其影响如比广泛,在土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规划设计、建造施工、使用维护运行直至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內,充满了安全与风险、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局部与整体和短期与长期利益协调、现代化改造和历史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工程伦理问题

6.2 土木工程伦理与工程师职业伦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土木工程伦理包括安全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以及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惑、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问题。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除了从工程的维度外,还有更多是从参与工程的专业人士的职业伦理的角度考察的,也就是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工程师

是技术变迁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不受利益集团偏见影响,对确保技术变革最终造福人类负有广泛责任。而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主要包括责任伦理、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三个方面。

6.3 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市场分析与投资决策、规划与设计、施工与交付、运营与管理阶段,分别可能出现哪些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各有什么特点?

首先,在前期市场分析与投资决策阶段会出现文化与价值观冲突的伦理问题,市场分析必然牵扯工程投入的成本以及工程受众的利益冲突,环境,文化冲突等尖锐的问题,这是一个工程在前期阶段最常见的问题;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除了会遇到上述环境文化安全经济利益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还牵涉到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问题以及工程参与部门的利益问题;施工与交付阶段同样会遇到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遇到的伦理问题;运营与管理阶段就牵扯到上述所有阶段的问题并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总之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所遇到的伦理问题环环相扣又各有特点,互相渗透又同等重要!

6.4 结合本章的参考案例,思考并讨论该如何妥善处理可能遇到的职业伦理问题?

本章介绍了8个与土木工程伦理问题的分析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土木工程师职业伦理的各个方面,面临着诚实守信、尽责胜任、平等尊重、规避利益冲突、保密自省等职业伦理问题的挑战。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伦理意识、学会思考辨识这些伦理问题,并在面对价值冲突和工程或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仅会促进社会和行业的信任和信心,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长期持续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第七章

7.1 以三峡工程为例,查阅相关资料,根据其设计功能,思考可能引发的利益冲突,思考为什么与其他行业相比大型水利工程引发的社会争议更多?

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广、规模不一,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较多争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规模宏大,与其他行业的工程相比,大型水利工程的规模要宏大的多,三峡工程在规模上更是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2、技术复杂:大型水利枢纽一般都位于深山峡谷区,对坝址及相关区域的勘测包括水文、地质、地貌、生态等多项生态内容,枢纽规划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目标优化,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此水利工程涉及的技术问题非常复杂。3、周期漫长:大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周期很长,往往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会几十年,上百年等。4、投资巨大:水利工程建造耗资巨大,以三峡工程为例,总投资约为1800亿元5、影响深远:(1)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全方位的影响,(2)水利工程空间范围受到广大影响,(3)水利工程对人文和生态环境均产生深远影响,极大的改变了库区移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整个河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将发生重要的变化与调整。

7.2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同比例丰增枯减”是指各省市水量的分配额度根据水量多少来确定,丰水年分配额度高,枯水年分配额度低,但不管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各省市的分配额度的比例保持不变。考虑到水资源具有随机的特点,请思考实施该原则可能引发哪些伦理问题?

答:1、实施该原则可能会引发社会,生态,发展以及经济方面的伦理问题。

2、偏离情况,除河北青海分配指标和实际耗水量相差不大,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陕西和山东超标严重。引发这些的原因与自然气候,地区差异有关,也和政策制度有关,应结合实际情况,在丰水年枯水年适当调整调水量,使资源合理分配。

3、这种偏离可能引发公众对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产生质疑,同事资源分配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引起人们的争议。

7.3 在印度乌昌吉坝建设过程中,大坝周围的公众在非政府组织的水利工程师们的帮助下,通过与政府规划部门进行协商,参与大坝工程设计规划,最终确定最佳建设方案的真实事例。在这一案例中,大坝最终方案的选择是公众在认识、理解并接受大坝建设中存在的工程风险的基础上,与政府规划部门通过协商而达成的契约(或协议),而非政府组织工程师们是在其中进行工程风险沟通的关键性因素。请思考,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上述“契约论”的方法是否可行?

答:在我们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是由政府来主导的,目前的工作机制中,水利工程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并不清楚自身面对的风险,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专业术语中对风险的表述。例如,在板桥水库设计时,按照百年一遇标准设计,按照千年一遇标准校核,在普通公众心目中,百年不遇,千年不遇就如同永远也不会发生一样。所以,根据我们国家国民的实际情况,“契约论”的方法在我国并不可行。

7.4 阅读下面的文字,河流的发电效益与峡谷的审美价值不可兼得,最终放弃发电效益,保留河流的原生地,请思考这其中的伦理基础是什么?这种选择在我国西南河流开发中是否可以直接采纳?

答:在兴建水利工程的时候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一方面,生态用水配额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重压力下确定的,受多方利益、价值观念和决策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时要尽可能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文化,与生态的完美结合。这种选择在我国西南开发中能直接应用。应根据西南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不发达,水资源缺乏,综合各方因素,合理考虑,做出既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又满足生态要求的规划。

第八章

8.1 根据本章引导案例(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的描述,如果你是该厂的厂长,在事前应该如何做好防范的工作?如果你是吉化工厂的一名工程师,当你得知双苯厂的消防污水流入松花江后,你要怎么做?

事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对员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要求员工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需要认真负责自己的工作,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事故预警及紧急处理工作部署安排,明确责任划分,做到井然有序,有条有理的处理紧急事故,各部门要保持沟通联系,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交换,真实快速的发布最新状况消息。

8.2 假设你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一家势头强劲,福利待遇良好的化工企业工作,五年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最近由于市场变化,你们企业销售额大幅度的下降。一天,企业总经理命令你在夜间把你们车间的污水处理设施停下来,以降低企业成本,你该怎么办?

我会告诉经理不能这么做,向他阐述这样做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应该坚持一个工程师的职业伦理道德,作为决策者,应该懂得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的惩罚,举出一些相关的案例,绝对不可为了一己私利置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列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既有利于工厂降低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第九章

9.1核工程应遵循哪些伦理原则?

答:核工程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有: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原则;公正原则。

9.2 核电发展应遵循的生态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核电发展应遵循生态原则,应当做到:在项目的选址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保证风险范围最小化,周围环境安全最大化;在项目可行性评估通过后,再审查核电建设初期是否符合相关伦理规范和原则;在核电运行阶段,审查其产生的污染是否在可控范围,如果破坏程度过大,就必须保证周围生态环境的安全;若发生核电事故,需审查有关部门是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事故导致公众受到侵害后是否给予足够补偿。

9.3什么是发展核电的公正原则?

答:发展核电的公正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公平原则。公平,就是指任何国家都有和平开发和利用核能的基本权利。其次,是正当原则。正当原则几是要求

“正当”发展核电工程,意味着所有国家发展核电的计划和进展都应该至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好人制约下。

9.4核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核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包括:(1)在核决策中的伦理责任:必须对公众、社会和自然负责,要求决策的最优化,确保决策的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避免客观原因影响核工程决策,尤其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确保工程成果造福人民而非危害社会和自然。

在核工程实施中的伦理责任;应以服务圈人类作为工程师在核工程活动中职业道德的最高宗旨,作为他们从事核工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在核工程应用中的伦理责任:工程师在和工程活动中,以及和工程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的过程中,每一次行为选择都必须符合工程伦理的基本价值,准则确保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确保工程与社会、人、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4)对公众安全的伦理责任:安全规范要求工程师尊重、维护或者至少不伤害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在进行工程项目论证、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中,关心人本身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可靠、对公众无害,保证工程造福于人类。

(5)对环境的伦理责任: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要求工程师在进行核工程活动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使自己成为一名理性的生态人。

(6)对政府的伦理责任:工程师对政府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和工程决策的工程师应当积极承担起参与核能决策、影响政府行为的责任。二、为政府提供咨询政府对核开发利用的决策需要科学技术支持。三、阻止政府的不良行为,国家制定核工程规划和合核科技政策出现失误时,工程师应该毫不避讳的指出服其负面影响及潜在的危害,以供政府作出选择或调整调整,以供政府作出选择或调整,尽力避免有悖于人类进步的核工程。

第十章

10.1 个性化推荐是大数据商业创新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请结合实际的案例,从数据权利,数字身份、个人隐私等角度,讨论专为私人打造的个性化推荐服务该怎么做,才能合情合理有合法?

大数据是一把双人剑,权属上存在模糊地带,在完善大数据权属问题上应改进技术应用手段,完善相关经济市场规划外,要对数据资产属性做出清晰的界定,同样涉及伦理推断核心问题还是权属问题。在推动数据交易市场同时,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以

公平交易原则及相关法律,伦理,道德同时作为约束,在发展中逐步厘清数据权属,支持合法且好的商业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数字身份是人们应用的在线身份证,对于用户有了数字身份让人们在发表言论更加谨慎更加合乎法律,道德规范更加利于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对于网络服务单位来说更加利于管理和运行,拦截不合适内容,开展精准商业服务。对于政府更加利于提供精准服务,减少不良网络信息,使得言论更加清晰,侦查和惩治网络犯罪更快。在个人隐私方面,保护隐私为个人信息保密,要求我们不仅不要侵犯个人隐私而且要尽量防止不合适和非法泄露私人隐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性化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10.2 大数据创新离不开基于真实大数据的科学研究活动,请查阅资料,思考并讨论大数据研究可能涉及哪些伦理问题,大数据科研伦理行为规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大数据科学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有:数字身份隐私可及安全/安保数字鸿沟。规范:1基本目的,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幸福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并仅用于合法合乎伦理和非歧视性目的。2:负责研究研发者应该保持高标准的负责研究,坚持研究诚信,反对不端和有问题的行为,承诺维护和保护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为了防止所有的分析和应用被窃取,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权利平等,必须承诺最好标准诚信和数据库安全。3:利益冲突在大数据应用中,专业人员,公司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应该做合理的处理。4:尊重要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权,必须坚持知情同意或知情选择权。5:隐私:保护隐私为个人信息保密,要求我们不仅不要侵犯个人隐私而且要尽量防止不合适和非法泄露私人隐私。6:公正公正原则要求有限资源的平均分配,防止不合适地泄露个人信息而产生污名和歧视,要努力缩小数字鸿沟。7:透明要求大数据对纳税人透明,帮助他们了解大数据能从中得到什么受益和会有什么风险。8:参与采取措施让公众对大数据了解,并引导所有利益攸关者或代表在上游就参与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及时应用的决策过程。解决大数据伦理问题不能再沿袭以往只靠科学家、伦理学家或者决策者单打独斗这种传统路径,必须强调多元部门、多个学科的协同治理. 政府在网络伦理治理中是一个重要行动者,但还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协作。

第11章

1.环境工作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环保主义者?

答:环境工程师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智慧、经验、技巧,实施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工程或者技术,不应该把必要的消费约束视作最自然界的一种“恩赐”来加以炫耀,而应该视作为了自己,自己的亲人,一直子孙后代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而加以坚持。环境工程师需要扭转一味追求效率和最大产出的功利观,确立起自然环境的伦理地位,明确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2.对不同的团体来说,保护环境重要还是发展经济重要?

对于一个具体的国家,尤其是工程主体也就是企业和工程师在内的相关人员来讲,发展经济,获得利益更重要。但是对于整个人类,对于长久的生态平衡角度讲,保护环境重要,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

3.环境工作者从事环保事业与个人理念有冲突时,应如何选择?

答: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当前首要关注的全球事件,所以环境工程师应该富有更加特殊和重要的环境伦理责任。实施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工程或技术,既是环境工程师的责任,同时也可以赢得同行的肯定,为环境工程师带来社会赞誉和名声。为了阻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工程师需要把个人理念建立在对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4.环境工作者在遭遇领导不合理指示时应如何协调处理?

在环境工程设计阶段,建造和生产阶段,工程师均面临着遵守职业规范和工程标准还是服从雇主或者管理者命令和要求之间的冲突。职业规范和雇主都要求工程师设计符合工程规范、法律规定和建设指标的设计图纸和样图。在继续关注工程部产品对社会或环境造成的影响时,工程师如果发现可能的风险,有责任和义务对工程进行改进和改造,并向管理者汇报风险状况,但管理者处于资金、收益等考虑,往往忽视或压制工程师的建议,甚至要求工程师保密。但是,无论管理者还是工程师都应该讲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并且仅以客观的和诚实的方式对社会发表公开言论,同时避免发生欺骗性的行为。

5.环境工作者在业主要求回避环境问题时应如何选择?

答:环境工程师面临很多内部的职业问题,单靠工程手段无法解决,在工程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两难困境。但是,诚实是所有社会都提倡的基本道德规范,工程师伦理规范中无不强调诚实。环境工程师应该在陈述主张和基于现有数据进行评估时,保持诚实和真实,必须诚实和公正的从事环境工程互动。环境工程师提供的服务必须诚实,公平,公正和平等,应该避免欺骗性的行为。工程师应做到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且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被理解,在没有外部控制和影响下做出同意的决定。

6.环境保护应着眼于小区域还是全球?

答:环境保护应着眼于全球范围,而非小区域。环境工程中的社会公正涉及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方面的问题,会产生工程得益者和受害者的矛盾,委托人、出资人与所有工程相关人员之间的矛盾。环境公正应做到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永续利用资源以提升全人类的生活品质,个体,社会群体都拥有对干净的土地,空气、水和其他自然环境平等享用的权利。环境分配的不公正

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断裂,仅着眼于小区域可能导致有人得益,有人受害,违反环境公正原则。

7.当环境工程满足现有标准,但仍污染风险时,环境工作者应如何处理?

答:从事环境相关的工作者,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环境工作者应负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责任。可以通过环保工程改善环境,也可能因为采用的技术或实施过程的不合理性破坏环境。无论是环境工程师还是其它工程师,都有责任准确有效地评估和说明新建工程或者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环境工程满足现有标准,但仍存在污染风险,环境工作者应以环境保护为主,可以重新评估并修改方案,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8. 当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均受到了污染,但业主只修复土壤、不修复地下水时环境工作者应如何处理?

答:从环境工程的社会公正来说,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对干净土地、空气、水喝其他自然环境平等享用的权利,所以污染场地既要修复土壤也要修复地下水。另外,从环境工程中的生态安全角度来说,修复污染场地的地下水和土壤应并行。同时,环境工作者应向业主提出修复土壤的时,也要保护地下水的,并向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上报。

第十二章

1.以某一项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为例,讨论它在设计和实施中存在哪些突出的伦理问题?

答:以“反应停”事件为例,它在设计中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_受益”比问题,在实施时存在知情同意问题。诱因是这种新药在研发和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设计缺陷和操作不规范,新药所具有的潜在的高风险易被忽略,企业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对生命的漠视。

2.哪些因素限制了孤儿药物或儿童用药的公平可及性?应对之策有哪些?

答:限制孤儿药物或儿童用药的公平可及性因素包括(1)为获取高额的市场回报,不少跨国制药公司把巨额经费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药物研发,忽视对贫穷患者疾苦的救命药物研究;(2)在选择疾病种类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研发情有独衷,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积极性不高;(3)国家药品储备中也存在不公平现象,缺少孤儿药物或儿童用药。应对之策是,以国家为主导,制定相应优惠政策,甚至专门补贴,激励企业生产孤儿药物,以市场为导向,刺激企业加快孤儿药物研发,企业也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多开发孤儿药物。

3.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哪些潜在的道德困境?又该如何走出这些困境?

答: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潜在的道德困境主要是当两种道德义务需要同时遵守但又无法同时履行时,出现的两难困境,如医生在做一项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时同时又尊重患者充分知情后的拒绝接受的自主选择时会面临道德困境,技术人员在雇主指使下在药物研发数据上弄虚作假或有意隐瞒不利信息时同自己诚信的道德观和职业伦理要求相冲突时。应对之策是要区分初始义务和实际义务,要充分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

4.借助基于伦理原则的分析框架,针对基因工程、器官移植或制药工程中存在的具体伦理问题,展开分析论证。

答:(1)组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再生医学的结合,实现用生物替代品来修复、替代现有组织器官,恢复保持或提高组织或器官功能,为器官损害或衰竭患者提供了希望,同时在研制过程中存在治疗性误解问题。(2)在器官捐赠中的知情问题,如何获得遗体捐献者生前的知情同意,还要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取得患者的意见、家属的意见;还有器官移植前,医生要充分告知器官移植潜在的风险和经济负担,捐献过程要秉成无偿自愿捐献原则。(3)可供移植器官的公正分配,由于人体器官的极度短缺,引发了稀缺的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如何公正分配的问题,宏观上包括了有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如何制定政策来限制器官移植的使用等,微观上包括谁做出决定,分配标准是什么等问题。(4)像头、脸、子宫等特殊器官和异种移植也面临着伦理难题,比如如何确定新的社会身份,如何保护捐献者和接受者的隐私,与社会文化、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社会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0.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学的想象力? 答: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困扰,公章不在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使我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例如当社会走向工业化时,农民就自然转变为城市工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当民族遭受战争蹂躏时,人民就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工人失业,不管曾经他们的工作效率多高。对此,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无能为力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能使我们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定义,需要理解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社会学的作用有,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1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 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 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 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 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1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社会学课后习题答案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孙本文观点)答:(1)社会现象;(2)社会形式;(3)社会组织;(4)人类文化;(5)社会进步;(6)社会关系;(7)社会过程;(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9)社会行为的科学。 美国人观点(1)社会互动;(2)社会关系;(3)群体结构; (4)社会行为;(5)社会生活;(6)社会过程; (7)社会现象;(8)社会中的人。 2. 社会学的功能是什么? 答:1)、描述功能(认识社会是什么?)2)、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3)、预测功能(将来社会是什么样的?)4)、社会管理和控制功能 5 批评功能 6 教育功能。 3. 简述社会学创立时期各社会学家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答: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关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的基本认识。 卡尔.马克思。第一,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第二,特别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赫伯特.斯宾塞 其一,他将人类社会比作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为整体的稳定而效力;其二、他将进化论的思想引入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埃米尔.涂尔干他为社会学确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其二,进一步确定了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他的社会学的核心是社会秩序问题,这也是当时法国动荡的社会现实在其学说中的反映。 4. 简述20 世纪30 年代到50 年代社会学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就答:30到40年代,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社会学家,如李大钊首次提出了唯物史观史社会学研究法则的思想。毛泽东瞿秋白、李达、许德珩等。“乡村建设运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现实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5. 简述帕森斯答:《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派的衰落和功能派的崛起。帕森斯把“整合”与“均衡”作为其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与归宿。试图从高度抽象的社会系统分析中找到统一的、完整的社会行动理论。他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默顿默顿创立了科学社会学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流派的主要贡献答:简述功能主义:其一,社会趋向于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结合得很好的系统;其二,任何社会都有一种机制将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价值标准;其三,社会有一种趋于均衡或平衡的基本倾向. 7. 冲突论: 答:1)、社会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冲突是长期存在的,是每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2)、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3)、秩序只是社会各部分之间不断进行 冲突的一种结果,而且也不是事物的自然状态,因此社会秩序的维持不是靠普遍一致的,而是靠武力或暗含着武力的威胁;4)、冲突不一定就意味着公开的暴力,还包括紧张、敌意、竞争和价值标准上的分歧;5)、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有建设性 的一面。 8. 交换论: 答:1)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 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2)、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則;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 人类社会出现时 C.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整体的 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 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 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 B ) A. 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 找原因 C. 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 .探索改 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马克斯· 韦伯 帕 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B.十三世纪 D.二十世纪B ) B. D.

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 A. 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查 D. 典型调查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 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 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查 D. 个案调查 C.重点调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 )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 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 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C ) C.普遍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 最重要、最为直接、 最为持久的是( A )。 A. 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 C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 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 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 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 是( D )。 A. 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A. 鲁思·本尼迪 克特 B. 塞缪尔·亨廷顿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答:社会运行条件是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注意创造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名词解释一1、社会学是一门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17、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者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8、本原的社会制度:指在人类与环境交往、争取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产生的,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