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轮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二轮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手 工 业

1)古代中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古代中国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部分构成,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

3)古代中国商业是不断发展,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步扩大。

4)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则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特点(精耕细作、小农生产)、影响 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农民)-均田制;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影响 水利技术:都江堰、郑国渠-井渠、治黄-渠堰使、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 类型:家庭手工业(特点)、田庄手工业(背景、部门、特点)、官营手工业(目的、部门、特点) 纺织业:麻、葛、丝-妇功-素纱禅衣、丝绸之路-私营兴起-棉-资萌 冶金业:青铜(商周)-冶铁(春晚)-官营、煤炭、水排-灌钢法-煤 陶瓷业:彩黑陶-釉陶(原始青瓷)-青瓷(越窑)、白瓷(邢窑)、釉下彩绘瓷-五大名窑-粉彩瓷 商人活动:商人-骨铜贝-陆路-河陆-海运-会馆、商帮 市:明码标价-集中管理-草市(尉)-夜市、东西市-商业街-商业区 城市:出现市井-长安和五都-长洛扬杭湖-开封-苏州和四大名镇 古代中国经济

一、古代农业

1.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2.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3. 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及规律性认识

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经验积累、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农田水利兴修等政治因素:统治者的土地政策、赋税制度、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统治经济的重视度、以及中国重农思想与政策等。

其他因素:国内外民族间经济联系、前代基础、自然环境、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因素。

认识: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4.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劳动者自己的劳动,独立经营小规模农业,以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为主的经济形式。

(2产生的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4)基本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③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弱点: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②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③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①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与普及。②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自主权,具有生产积极性。③规模小,有利农民提高耕作技术,促进精耕细作作业。④封建政府采取重农、扶植政策。

不利:①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固(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保守性)。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与多重盘剥(脆弱性)。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7)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8)评价: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

形成和确立的。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阻碍经济的发展。

(6)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5.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第一:基本线索: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第三:内容: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即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生产方式: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争取他们的劳动。

第四: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③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组成: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地主私有和农民私有)

二、古代手工业

1.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

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种类繁多,工艺先进,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6)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且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7)手工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受商品经济活跃程度的影响。(8)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互相影响。(9)手工业中心分布区域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呈相应变化。

3.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特点:

(1)家庭副业手工业一直比较活跃;(2)官府手工业在较长时期内比较发达;(3)集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前店后坊模式比较普遍;(4)民间手工业生产者的土地投资偏好;(5)工匠的身份变化比较大;

(6)工匠技术的传授途径主要是父子相承或兄弟相承;

4.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⑴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⑶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⑷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5.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⑴概念:所谓官营手工业,指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⑵演变过程:①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②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③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④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⑤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⑥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世代相袭。⑦明朝中期以后: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⑧演变趋势:垄断地位—三家并存—日渐萎缩。

⑶特点:①技术水平高(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

②历史地位:从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③产品及流通方式: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除盐、铁等生活必需品)。④经营方式:集中的大作坊,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不计成本。

⑷优势:①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②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⑸弊端:①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②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③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私营手工业

⑴产生和发展: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②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后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尽管受到官府的压制和盘剥,仍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份。③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④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⑵特点:①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②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在市场流通。④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⑤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以匹敌官营的大手工业。

⑶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家庭手工业

⑴产生: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业。

⑵产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

⑶影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三、古代商业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 商业发展表现: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2.中国古代商业的主要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商业功能日趋突出。

(2)商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出现很早。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5)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6)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7)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商帮。

(8)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9)商业活动不断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步减少(宋朝是重要转折)。

(10)商人由宗族亲缘组织向地缘(商帮、会馆)和业缘(行会)发展演变。

3. 商业发展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再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到明清时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等。)

4.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

⑴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⑵农业、手工业发展。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⑷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业的发展。⑸对外贸易的发展。⑹政府政策的影响等。

5.古代大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功能: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古代的城指城墙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2)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⑴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⑵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⑶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⑷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3)主要朝代的重要城市(略。注意城市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南移。)

四、古代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⑴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发展)。⑤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⑤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⑵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3.“重农抑商”的表现

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

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②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③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④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歧视商人;⑤明清时期禁止对外贸易。

4.评价:

⑴积极作用: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⑵消极影响:①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②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③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⑶总体来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注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并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2.表现(内容):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中国私商严禁出海贸易。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对商业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小,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

⑵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

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5.终结

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口岸,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

⑵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十一处口岸,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破产。

6.评价:

⑴积极作用: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⑵消极作用:①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②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限制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输入;③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

五、资本主义萌芽

1.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⑴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而又微弱;⑵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⑶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⑴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⑵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⑶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⑷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设立关卡,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海禁、闭关政策。⑸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⑹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宗法观念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⑺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⑴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朝时期开始赶上北方——唐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

⑵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①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③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地理角度看: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些适宜生长在北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宋占城稻的引进,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而水稻不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适宜种植在江南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②江南多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种植,茶树、柑橘、甘蔗等经济作物易于种植。③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主要是人为的烧荒滥垦造成的,结果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面积减少。同时使黄河因淤积而经常泛滥,不适宜于农业的发展。

⑷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误区警示》

1.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商朝人擅长经商。2.“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3.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4.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6.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7.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8.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9. 中国古代传统的纺织业是丝织业,黄道婆改进的是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后来居上。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10. 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铁犁牛耕技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