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司、跌、皆、弃、持”5个生字。

2.会写“司、庭、登”等7个字,重点指导“登”的书写。

3.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4.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文言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设计学习导航单

2.学生准备:结合学习导航单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根据图片猜故事。

1.铁杵磨针精忠报国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2.古人写文章用的语言与我们现在不同,我们称为文言文!

(一)借助导航单,进入课题。

1.小书法家书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司马光姓什么吗?教师提升:司马过去是管理马匹的官员,司马是从官职而来的姓氏。

4.司马是复姓,还知道哪些复姓?及时点拨:我们在一年级下册《姓氏歌》中知道了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复姓。

5.借助导航单汇报第一项学习内容——司马光的资料。教师点拨:没错,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呢,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政治家、文学家。

6.借助导航单汇报第二项学习内容——本课生字。教师点拨多音字“没”。三点水形旁表意,和水有关,根据意思判断多音字的发音,这个方法很好。

7.借助导航单学习第三项学习内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指导登。观察这个字的演变,猜猜是哪个字?没错就是登。你看,中间是“豆”,指盛食物的器具;下部是两只手,上面是两只脚,表示上升,意思是手捧装满丰收粮食的盛器,走上祭台敬献神灵,也有登高的意思。多形象呀!

登也是本课要会写的字,注意观察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请同学们看我范写,上面的撇和捺要舒展,还要注意他的笔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捺从竖中线起笔,保持住整个字的重心,这也是它的偏旁部首癶bō部,这是我们第一次书写,表示两足在行走。豆要写的略窄,最后一笔稍长。

(2)学生书写、评价。

【设计意图:借助导航单学习是目前开展的一种关注自主学习的课堂,一部分放手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

(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师范读。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千年以前,走进这个故事。请大家打开课102页,摆好读书姿势,听吕老师读课文,请你仔细听!

2.学生读。

3.教师指导:要想读好文言文,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出节奏,自己试着读一读。也可以同位互相读一读。

4.展示读。注意重音、停顿,读出节奏。

5.一起读。

文言文读的很流利了,就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但是我校学生从一年级就浸润在古诗文中接受了很多传统文化,根据学情,设计这种方式进行朗读指导和展示。】

(三)理解第一句。

前半句:群儿戏于庭。

1.故事是怎样开始的?你来读一读。

2.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

3.书中注释这样写到,庭——庭院,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

4.你瞧,这就是古代的庭院,亭台楼阁,绿树环抱。

5.在这样的庭院中,谁在那里,做什么?

6.从哪个词看出是一群孩子(板书群儿)又从哪个词看出他们在玩耍?(板书戏)

7.一群孩子在这么漂亮的庭院里玩耍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8.我们一起开心地读一读。

后半句: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你来读一读。你来读一读。一起读。发生了什么,你来说。(生交流)

2.说的很完整,一个小孩,也就是文中说——一儿(板书贴)爬上“瓮”,跌落进了水里。(板书登跌)

3.瓮是什么?你能借助注释来说吗?

学生交流我通过注释知道瓮就是口小肚大的容器

4.没错,这就瓮,口小肚大,这就是——那个小孩。再看图?还发现了什么?

5.是啊,这瓮,对于小孩子来说太大、太高了,所以作者才说是——一儿“登瓮”。

6.你看,动词用的多么贴切,写出了当时的危机。

7.情况那么危机,大家心情怎样,指导读。

8.就这样,在故事的开始,运用简短的词句,寥寥数语,就把事情的起因写了出来。让我们再次回顾当时的场景,一起读。

9.语言精练(板书语言精练),内容介绍的却很全面。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

(四)理解第2句。

1.故事仍在进行——(众皆弃去)这句话讲得是谁?(板书贴众)从哪看出来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语句,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

3.那联系上文,众字与哪个字意思相近?

相近却略有不同,刚才同学们都已经理解了,这就是文言文用词的准确。(板书用词准确)

4.除了司马光,那些孩子做了什么?就是文中哪个词?

5.弃和去有不同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来理解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语。(板书组成词语)

6.在众人都离开的情况下,谁挺身而出?(板书光)他做了什么的?你读一读。(板书持击)

7.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持石--(做一下动作,把石头搬起来拿好),击瓮——(使劲砸下去),发生了什么?破之,水迸,儿得活。

8.小孩得救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指导朗读。

9.我们想想这画面合作读一读,我读黑色部分,大家读红色部分。

10.这就是司马广破瓮救友的故事,来看这里(指着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11.光在关键时候采用的做法与前文的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你感受到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带着感受朗读。

12.寥寥数语就把司马光的形象写了出来。我们一起读。

13.其实在《宋史.司马光传》(课件)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其后京、

洛间画以为图。京指的是北宋首都开封,洛是指洛阳。两地相距几百里,

有位画家把这个故事化成《小儿击瓮图》,成为当时的畅销品,街坊邻里

间处处流传着这个故事。

14.渲染气氛读。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总会以司马光为榜样,他们说——

年轻的书生在一起讨论,7岁司马光的勇敢机智,他们说——

无论大人小孩无不为司马光的行为点赞,他们说——

15.这就是人人称颂的司马光的故事。

(五)讲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的故事,你能借助注释用自己

的话来讲一讲吗?在小组里讲一讲,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开始吧。

2.谁来讲一讲。

3.你讲述的特别清楚,在曾经的一年级下册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司马光砸缸》,用168个字来讲司马光救友,而今天学习的司马光仅用30个字就讲了这个故事。大家看看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上语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板书内涵丰富)

4.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作为语言的书面形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六)背诵。

1.语句简练,内容完整,这是文言文极大的魅力。短短30个字的司马光成为传诵的经典,谁能看着板书背一背?

2.这么多人想背,我们一起背。

(七)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这个故事从宋代流传至元、明、清、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们用雕塑、陶瓷、剪纸、绘本、动画片等多种形式来讲述传达着这个故事,更是在2004年6月1日,儿童节的时候出版了专属邮票,为什么这个故事又会流传这么久?

2.在三字经中这样写道——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3.仁义礼智信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司马光救友的故事就很好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当然要传承下去。

4.在中华美德中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孔融让梨》,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借助注释去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自己试着说一说。

5.谁来讲一讲。

6.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希望大家能去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多多体会文言文的这种语言形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六、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文言文

群儿戏语言简练借助注释

一儿登跌用词准确联系上下文

众弃去内涵丰富组成词语

光持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