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种群和群落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种群和群落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种群和群落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种群和群落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种群和群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能掌握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各特征对种群数量关系的影响;

2、重点掌握两种曲线图对种群数量的描述及其意义;

3、了解并掌握群落的概念及群落的特征、群落的结构;

4、能理解群落的演替及其方向和速度的影响因素。

【学习重点】

1、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关系,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

2、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及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演替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种群

1、从种群的概念中提炼关键词。

2、种群密度的概念:

3、测量种群密度的两个方法及其适用的范围。

4、请用图表示其他种群的特征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

5、根据年龄组成种群可分为、、三个类型。

6、对J型图和S型图进行总结(越全越好),可以用图表的形式。

二、群落

1、从群落的概念中提炼出关键词。个性笔记

2、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3、描述群落特征的几个指标有:

4、丰富度与群落:

5、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种,分别是和

6、种间关系与群落:

7、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和,垂直结构的意义:

;注意:在这里提示下,区别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看是不是“同一片土壤”,是为垂直,否为水平。

8、演替的概念和分类。注意: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破坏了原有的土壤条件。

9、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真题回放】

1、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________ 和__________

2、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4、(xx广东高考)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

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

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

__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________。(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

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5、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

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6、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 (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

19、8乙不干预8928

11、9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7、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8、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9、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

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_______。(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个性笔记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测评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 35.5 Co 59 Mo 9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分生组织细胞中的前质体能够根据细胞所处位置和接受光照程度分化形成功能各异的质体,如叶绿体、淀粉质体、白色体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质体的分化发生于细胞分化过程中 B.前质体的分化过程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C.前质体的分化使质体功能趋向专门化 D.前质体的分化状态在自然条件下可逆转 2.下列实验不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可直接观察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组织样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颗粒的染色鉴定 C.观察蚕豆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抽样计数 3.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其余为无随体染色体。不考虑任何变异,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随体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中的随体在其减数分裂间期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B.随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加倍 D.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5条有随体染色体 4.胎盘细胞在特定时期产生的RNA会进入孕妇血浆中,形成孕妇血浆胎儿游离RNA(cffRNA): cffRNA 可用于产前诊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ffRNA通过胎盘细胞特定基因的转录形成 B.cffRNA能够在孕妇血浆中稳定存在一段时间 C.cffRNA若被全部提取可获得胎儿的全部遗传信息 D.cffRNA 可作为某些人类遗传病诊断和检测的标志物 5.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培养液中的胰岛素促进了单个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却抑制了胰岛整体分泌胰岛素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B.胰岛素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结构基础是胰岛素受体 C.胰岛素调节胰岛分泌活动可以不受胰岛内其他细胞的影响

(完整版)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_Hooker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 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只包括G1期和G2期 B.出现纺锤体的时期是S期 C.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D.M期发生DNA复制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4.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5.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 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a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 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6.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 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 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8.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9.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10.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1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突破(5套) 专题1:变量的控制 知识目标: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能力目标:解决相关的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1.概念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无关变量的控制要做到相同且适宜。 2.控制方法 操纵实验变量——施加干扰 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捕获反应变量——观察现象、测量数值 实验组:施加得到对照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科学结论对照组:不施加无关变量消失分析 改变相同且适宜程度改变 ↓↓↓ 操纵控制检测

实验器材: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练习2、(2004春季高考)为了研究胰腺的胰液分泌调节,某人从实验 狗甲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该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 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胰液大量分泌,并由此 得出“小肠黏膜中存在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的结论。分析这一实 验与结论,回答下列问题:仅根据上述实验能否得出该结论,为什么? 练习3、(200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 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新高考卷) 含答案

2021年1月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卷(新高考)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能量供应机制相同,均主要依靠线粒体供应 B.原核细胞中既没有核膜,也没有结构完整的细胞器 C.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都能合成DNA、RNA及蛋白质 D.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共同组成生物膜系统 2.细胞衰老是影响人体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体细胞的分裂,细胞功能最终下降,并逐渐衰老;当DNA被辐射破坏时,也会刺激细胞衰老。衰老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通过引起细胞衰老可防止细胞恶性变化,但另一方面,细胞衰老也使许多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下列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被辐射破坏会刺激细胞衰老,但不会引起细胞癌变 B.适当地控制细胞衰老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可能是有益的 C.衰老细胞体积变小,所以其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运输的效率提高 D.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影响DNA转录,导致细胞中所有酶活性降低 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来判断生物组织中糖类时,必须水浴加热 B.用吡罗红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必须用酒精洗去浮色,再加盖玻片 C.可通过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来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这一假设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实验中细胞必须始终保持活性 4.如图甲、乙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在两细胞分裂过程中已发生了部分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翔的鸟类比不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多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比较发达 C.浆细胞比B淋巴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4.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比胰岛细胞的要多 B.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 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 1.(2020北京卷)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2. (2020北京卷)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细胞之前需给动物注射特定的抗原 B.分离出的B细胞应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需要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得到的所有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均相同 3. (2020江苏卷,多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2020天津卷)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受体大肠杆菌含有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一定有利于该重组质粒进入受体并保持结构稳定

B.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抗盐植物获得2个稳定遗传转基因品系,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抗盐和抗除草剂不抗盐。表明一定是抗盐性的改变与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入无关 C.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其DNA检测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剂。表明一定是前者表达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达抗性基因RNA D.已知不同分子量DNA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表明该质粒上一定至少有3个被该酶切开的位置6.(2020山东卷)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7.(2020山东卷)经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 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 D.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 8.(2020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谈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想法-2019年教育文档

谈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想法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模式,借鉴2010年高校的招生情况,现在许多学校将工作重点和时间倾向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在这种背景下,真正要使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有所获,作为生物教师首先应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以丰富的知识、虔诚的敬业态度及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作用于学生,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动和震撼学生,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其次应立足于日常的学科教学,在效率上多下工夫。 1.做足课前准备,力求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教学亦是如此,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这特定的高考模式下,学生课后花很多时间来强化生物学知识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课堂上哪些该讲、哪些需细讲、如何讲解等,教师应做足课前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心理、品质、认知风格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指导好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课标中明确规定了

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标准,并详细地列在每一个“二级主题”的表格当中,教师应当认真研究课标,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育价值,以此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考试说明”具有高考导向作用,是高考备考复习的依据,也是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须认真解读考试说明,以此把握对知识点处理的“度”。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走弯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做优课堂教学,力使课堂教学增效 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只有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创设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悟了多少,会了多少。让学生学有所悟,仅凭教师的灌输是不能实现的,必须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也就是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时,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深化之目的。例如,以“活动单导学”模式为例,在胚胎工程的第二轮复习中,以胚胎工程的应用为核心,开展了以下三个活动:分析试管牛的培育过程,理解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尝试设计优良种畜的培育,理解胚胎工程与其他生物技术的联系;体验克隆性治疗,感悟科技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课堂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分章试题(共6套)_Hooker

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不可能的原因足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①目镜越短②物镜越短③目镜越长④物镜越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4、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居民家中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调查是由于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等因素导致蓝藻爆发。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蓝藻体内产生A 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C、蓝藻球、颤藻、褐藻和衣藻等均属于蓝藻 D、蓝藻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5、“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6、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章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其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早期也称为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从细菌中分离出来。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 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获得目的基因 有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 用一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粘性末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 导入过程: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受体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1.新宰的畜、禽,如果立即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肌细胞中 (填细胞器)的作用有关。请解释原因 2.判断 ●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 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 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线粒体和细胞核内的DNA 都具有转录功能,都是遗传物质 ●线粒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控制线粒体中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只位于细胞核中 3.科学家在知道了膜的化学成分后,为了探究膜成分的功能又利用小肠上皮细胞进行了研究。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生 理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从细胞膜的 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 4.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 B 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 (3)图 C 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记忆知识点总结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书本知识点总结学案 一、基因工程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浙江省新高考生物考纲(选考版)

生物(选考考纲)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的学生。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是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在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能力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与表达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2.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材料中鉴别、选择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能运用获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4.综合运用能力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巾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三)品质考核要求 生物考试注重对学生品质的考核,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生物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4版)》中规定的必修l、2、3三个模块和选修l、3两个限定性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分为必考题和加试题。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一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捕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能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进行解释、判断、区分、扩展;能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能观察、检测、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 c一应用:能在新情境巾使用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总结、推广;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设计实验思路,合理评价有关观点、实验方案和结果。 考试内容与要求以“生物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广东卷)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0、(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1、(北京卷)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 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2、(上海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