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与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实案与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76-77页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呈现的还是一张“百数表”,在

让学生先圈出3的倍数后,通过“个位是3、6、9的数都

是3的倍数吗?”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及时转换思维的角

度,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3的倍数的感性认识,通过正反

比较很快就会发现此路不通,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明确提

示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几个3的倍数,看看各用了

几颗数珠”,从而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正确的轨道。此后,

教材又进一步要求学生“再找几个较大的3的倍数,并在

计数器上表示出来”,使不完全归纳的对象更合理、更具

有代表性,从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3的倍数的

特征。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及应用特征写3

的倍数。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哪位同学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出一个数字,并指定一位同学,考一考你指定的同学有没有掌握2的倍数的特征?

生1:12是不是2的倍数?请刘佳文回答。

生2:67是不是2的倍数,请龚彩月回答。

师:这两位同学出的都是两位数,还有哪位同学当小老师?

生3:2009是不是2的倍数……

生4:10000是不是2的倍数……

生5:3294是不是2的倍数……

师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2、4、6、8或0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师:看来同学们对2的倍数的特征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下面出的题目要考一考大家对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得怎样。(方法同上)学生又举出了很多数字,在老师有意识的调控下,这些数字不但有两位数,也有多位数;不但有个位上是3、6、9的,也有个位上是3、6、9外的其它数字。(师把数字全部录入到Excel中。)

12 67 2009 10000 3294

83 78 365 456 1911

师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师:看大家学得这样开心,我也忍不住要参加你们的活动了,

我也出出题目考考大家,我出的题目是很难的——3是不是5的倍数?(教师的目的:使数字更具代表性,为下面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铺垫。)

生:(一起笑)不是。

师:下面真的出一个又大又难的数字:24586是不是2的倍数?

生:是。

二、导入新课,建立猜想

1.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大家猜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1:3的倍数个位上可能是3、6、9。

生2:3的倍数个位上可能都是奇数。

生3: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可能也是3的倍数。

2.师:生3的猜想和哪位的意思是一样的?猜想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几位同学的猜想一定正确吗?你准备怎样来研究?

生:可以举例子来验证。

三、展开探究,发现特征

1.筛选数据,揭示思路

师:举例确实是验证猜想的好办法,屏幕上Excel中已经有了很多我们自己举出来的数字,我们正好可以用这些例子来验证,怎样验证A列中的12个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呢?

生:可以用这些数字分别除以3来判断。

师:这么多数字,一个一个地算要花好长时间,有好的方法吗?

生:可以利用Excel先算出一个数除以3的结果,再拖动,就可以很快算出所有结果了。

师先用“A1/3”,结果填在“B1”中,再向下拖动(见右图),谁能说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不是3的倍数?

生:商是整数的就是3的倍数,商不是整数的就不是3的倍数。(师分两行板书)

师:根据举出的例子,验证刚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

生1:3的倍数个位上不一定都是奇数,例如12。

生2:3的倍数个位上不一定是3、6、9,如2009个位上是“9”,却不是3的倍数,而456个位上是“6”,却是3的倍数。

师:这里的“不一定”用词非常准确,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是不够的,但是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通过观察,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全部被否定了。那就再看看,有没有别的特征呢?你有什么发现或困惑,可以与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后,还是找不到特征。)

2.操作观察,初步发现

师:这样的观察很难直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看来我们要寻找新的研究思路。课前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计数器,如果我们用计数器拨出一些3的倍数,再进行观察研究,又将会有什么发现呢?请每个同学在刚才找出的3的倍数中任意选一个,用计数器把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师:说一说你拨了哪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分别让几个不同的学生回答,师板书)

生1:我拨的是12,用了3颗数珠。

生2:我拨的是78,用了15颗数珠。

生3:我拨的是3294,用了18颗数珠。

……

师:观察这几个同学拨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生: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师: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是不是其它3的倍数也是这样呢?大家再任意拨出一个3的倍数,同时看看小组内其他同学所拨的数,是不是也这样?

(学生拨珠、观察、交流)

师:你们研究3的倍数,所用数珠都是3的倍数吗?

生:是的。

3.逆向思考,深化认知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在计数器上拨3的倍数,所用数珠颗数都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如果所用数珠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呢?想一想,这样说会不会有问题?

生:不能说,因为我们还没有研究不是3的倍数的数,所用数珠颗数究竟是不是3的倍数。

师:说得太好了,确实是这样,有些话正过来说是对的,但反过来说就不一定还是对的,比如说任静媛是四⑴班的学生,但不能说四⑴班的学生就是任静媛。那么你们认为下一步应该干什么?

生:我们应该再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研究。

师: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以黑板上不是3的倍数的数为例,也可以另外举例来研究、交流。

(学生按上述方法操作、交流,师板书。)

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一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如果用的数珠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如果用的数珠颗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4.初步应用,归纳特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很快地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看计数器上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如果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那么它就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

师:好,我们就来试一试。75。

生:是3的倍数,因为我用了12颗数珠,12是3的倍数,所以75也是3的倍数。

师:106。

生:106不是3的倍数,因为用了7颗数珠,而7不是3的倍数。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没有拨计数器,反而判断得又对又快。再来一个:222。

生:222是3的倍数,因为用了6颗数珠,而6是3的倍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没有拨计数器,不拨计数器也能判断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只要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就是所用数珠的颗数,所以不用拨也能判断。

师:同学们想到的办法真好,连计数器都可以不用了。既然这样,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判断一些数。(教材77页想想做做1)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

29 45 51 67 84 96

师:现在让你再来说说3的倍数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你会怎么说呢?

生1: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师板书)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567÷3 802÷3

2.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 20□□12 3□5

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填法?

3.从下面选出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

2.布置探究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把本课内容当作学生探索活动的一个课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2.教材中本来通过“百数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关于“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感性认识,但我总觉得教材上设计好的数据都是

在100以内,不具备不完全归纳时所要求的对象的全面性,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因此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把数学教学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起来,不用教材上的“百数表”,让学生自己举出大小不同、位数各异的数据,通过Excel的计算、拖动,由学生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哪些数不是3的倍数,再根据这两类数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3.不但重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还通过“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探究“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从而得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一原命题的逆命题,使学生的知识更严密,思维更缜密。

4.最后布置的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了2、5和3的特征的基础上自己探索9的特征,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更要使学生把探究过程中的方法、策略迁移到别的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授之以渔。但由于在例题中对方法、策略的渗透过于零散,不够鲜明,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探究结果;另外,对于中下等生可能难度太大,除了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外,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否则有些学生、甚至有些小组会把这一作业当作形式而不认真完成。

《3的倍数的特征》课堂实录

《3的倍数的特征》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 游戏:听数打手势。报的数若是2的倍数,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是5的倍数,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同时是2,5的倍数,则出示两只手。 这个数若是2的倍数,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是5的倍数,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同时是2,5的倍数,则出示两只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旧知识简捷、明快,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二、设疑导入 1. 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及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13、16、26、29 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15、27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 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 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6-47页,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3的倍数属于数论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为此教材选取了具有现实性的生活素材“舞蹈表演”,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教材把“3的倍数的特征”确定为“探索活动(二)”,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旨在减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困难。 学情分析: 教学2、5的倍数特征时,由于其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规律极其明显,因而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断定,必须把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本节课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来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很快地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研究、理解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位表、小棒、珠子、计算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游戏导入主题: 设计摆数字的小游戏。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过了2、5倍数的特征,大家还记得吗?130是2的倍数吗?它是5的倍数吗?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3的倍数特征 二、合作探究,新知学习 (一)设疑、游戏引入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我还想请一位同学在数位表上用小棒随意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就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谁来摆一摆,为了验证猜的对不对,我需要其他同学的配合。准备好了吗?(学生摆数,老师说)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生:想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游戏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探究3的倍数特征上来,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操作探索,展开探究。 1、出示探究要求: 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秘诀,我们一起来看,用小棒在数位表内各摆出3个数,小组内合理分工,找同学读一下合作标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1.找准知识冲突激发探索愿望。 找准备知识中冲纷激发探索,在第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复习2.5的倍数特征并对一些数据做出了判断而后我们“谁来猜测一下3的倍数特征”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由于学生刚刚复习了2.5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于是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 激发学习中的困惑,让探究走向深入。 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刚开始我们先采用课本上百数表来研究,结果在一个班实践后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数太多,让学生观察3的倍数的这些数时,并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结果,很多同学找了与本节课毫无关系的东西,浪费了很

多时间。在评课的时候,我们又讨论是不是找一些数代表百数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并观察这些数,这些数的个位分别从0到9都有,让学生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跟数的个位没有关系,然后从中又把像45和54,75和57,123和321等特殊的数单独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结果我又重新上了这节课,效果比上节课要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而练习题方面,也应形式面多样化,如用卡片练习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或先听老师——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好,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教师注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习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本课主要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本课重点是要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我采用的是复习导入,先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一下2、5的倍数特征,然后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新授环节先让学生猜测一下3的倍数会有哪些特征呢?接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在1~100的数字卡里找一找3的倍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起来,然后观察小组讨论汇报。发现3的倍数特征不像2、5的倍数特征一样,看一个数的末尾了,引导学生是不是要看这个数其它的数位上的数呢?学生发现也不是很难。教材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高慧燕 荥阳一小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7-18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因为上一节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2,5的倍数已掌握,所以这节课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在教学这节课的内容时我是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自学,然后再进行教学的,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为此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预习问题.所以探究新知识的时候我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说出预习之后所获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然后我只做出相应的点拨。讲完所有内容之后再进行反馈,让孩子们对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修正,再进行自我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1、布置预习,引导探究 先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1)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3)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上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加强练习、强化反馈 学生汇报完所预习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反馈,让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因为预习之后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本学期第一次师徒活动,我的师傅秦老师听了我《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课后与秦老师沟通交流了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秦老师也针对我的课给我进行了说课。现结合说课及课后反思,总结如下: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探究体验,为此,课前我没有安排预习的作业。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热身,旧知复习 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如填一填、写一写、想一想,把旧知2、5倍数的特征的知识复习到位,让学生通过口答、动笔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知冲突,揭题板书 复习旧知后,我紧接着追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什么”,这样的特征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3 的倍数的特征吗?以诱发、强化认知冲突,揭题板书,从而让学生产生质疑,带着疑问,有一种急切的心情,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我没有急切地让学生直接去找3 的倍数的特征。学习新知的模式为:猜想——观察——验证——归纳。所以我先让学生去猜想,然后用两种方法进行观察并验证:摆小棒和百数表。摆小棒,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人一组,分工明确,代表发言,发现了规律。虽然学生们的结论不是很精确,但是总结的还是很清楚,说明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然后再用百数表圈数的方法观察发现并验证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具体概念。紧接着在进行2、5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对比,让学生们加深理解。 四、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练习的设计上也是由基础到提升再到拓展,从抽象的数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亮点: 旧知复习全面,新知探究让学生全员参与,真正动起来,让学生经历了新知形成的过程,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364、420、515、736、1028、905)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而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猜想验证。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3×2=63×3=93×4=123×5=15 3×6=18 3×7=213×8=24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 “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与作业)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探究体验,为此,课前我没有安排预习的作业。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热身,旧知复习 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如填一填、写一写、想一想,把旧知2、5倍数的特征的知识复习到位,让学生通过口答、动笔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知冲突,揭题板书 复习旧知后,我紧接着追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什么”,这样的特征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3 的倍数的特征吗?以诱发、强化认知冲突,揭题板书,从而让学生产生质疑,带着疑问,有一种急切的心情,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我没有急切地让学生直接去找3 的倍数的特征。学习新知的模式为:猜想——观察——验证——归纳。所以我先让学生去猜想,然后用两种方法进行观察并验证:摆小棒和百数表。摆小棒,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人一组,分工明确,代表发言,发现了规律。虽然学生们的结论不是很精确,但是总结的还是很清楚,说明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然后再用百数表圈数的方法观察发现并验证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具体概念。紧接着在进行2、5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的对比,让学生们加深理解2017年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四、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练习的设计上也是由基础到提升再到拓展,从抽象的数到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亮点: 旧知复习全面,新知探究让学生全员参与,真正动起来,让学生经历了新知形成的过程,练习的设计上新颖,有梯度。 不足: 1、在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同时,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充分给学生辩论的时间。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第2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

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同时将)教学难点:(设定为)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发猜想。 新课开始,我将出示2、3、5三个数字卡片(板书)。先请同学摆出2的倍数:532、352(板书);然后再摆出5的倍数:325、235(板书)。 紧接着追问到底,你们能用这三个数字卡片摆出3的倍数来吗?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毫不犹豫地喊出:253,523。然而,当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发现它们并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似乎在祈求着我给他们一个答案。此刻我知道,该是下一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验证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先引导学生,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划出3的倍数,证实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的数。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请出我们熟悉的小伙伴—计数器,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然后记录下这个数字,同时记录下所拨珠子的总数。通过大量的操作,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神秘的面纱也即将被一层层地揭开。稍加引导,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果珠子的总数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

《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教案 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马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3的倍数特征比较隐蔽,学生易受2和5倍数特征的观察定式、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材中安排了2条指导语,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习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3的倍数的特征》名师教学课件、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找3的倍数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①发现问题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②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和去研究,本课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们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很顺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还有学生猜测: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6,9一定是3的倍数,能想到这点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本课到这里都很顺利,因为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 下面进入验证环节,先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再在这些学号中挑出个位上是0,3,6,9的数,通过交流这些数不一定都是3的倍数。学生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于是进入到动手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利用计数器转移探索的方向,让学生用3颗算珠在计数器上任意摆数,得出结果:摆出的数都是3的倍数,到这里

有几个学生显得很兴奋。随后用5颗算珠实验,发现摆出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到这里学生中已经有一些议论,他们都有了发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看出其中的神奇,我将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们,自己选择算珠的颗数进行了第三次实验,然后板书出每组的实验结果,从结果的数据中,学生们都很兴奋地发现了所用算珠的颗数是3颗,6颗,9颗,拨出的数都是3的倍数,每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也是每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把算珠颗数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 试一试是教学的第三步,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各位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利用反例进一步证实3的倍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可惜在这一点上,我很仓促地指着黑板上算珠颗数是4颗,5颗,7颗,8颗时,所摆出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直接告诉了学生,而没有让学生自己举出反例。随后设计了一系列习题,使学生得到巩固提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___年级_____学科___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主备人: 学习目标:我能通过猜想、验证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一、自主学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上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填入空中_____________。 2、上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填入空中___________ 3、上面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填入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的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学习 1、我们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先看看3的倍数有哪些: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 观察3的倍数发现: ①从个位观察:个位上的数字没有固定的特征。(0—9均没有)。 ②从各数位上观察:3的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都是3、6、9、12、15、 18等是3的倍数,它们都是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三、展示点拨 四、轻松过关 1、下列数是3的倍数的有( ) 18 36 26 28 55 98 69 20 46 23 54 79 97 78 2、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3、在□中填一个数,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7 4□2 □44 12□1 五、我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的疑惑: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为孩子们寻找最好的老师——兴趣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北碚红岩小学徐克勤《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容易受到2、5倍数特征的负迁移。所以,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首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从开课,有老师建议:先让学生出数字,教师判断,激发学生兴趣。我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重点消除2、5倍数特征的负迁移。于是设计了猜想环节: 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数他们是3的倍数吗? □3 □6 □9 □3 □6 □9 □□3 □□6 □□9 □□□3 □□□6 □□□□9

学生们仍然从个位来观察,认为个位是3、6、9的就是3的倍数。教师将方框填满后,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首先,较好的消除了前面知识的负迁移,学生不再从观察个位出发,而且进一步的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在最后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更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习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真正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 在最后的来开教室环节,教师的设计思路很好。要为下节课的《质数、合数》做好铺垫。但是在教学语言的打造和精炼上还要下功夫。让学生课后还会细细的对课堂进行品味和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3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五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 首先说教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课主要介绍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打下基础。 五年级学生己经掌握了些学习数学的方法,且具备些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侔能力。根据这一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猜想验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其次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守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我以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抽象概括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 然后说学法 我认为良好的学法是要和教法相互统一融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学会,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 接着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初我将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出示一道复习题,要求学

3的倍数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3的倍数特征。 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课前热身】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_____。 4、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最大的偶数( ),最大的奇数( ) 5、找一找,写一写 在 12 18 20 25 48 60 72 90中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探究新知】 我们找出3的倍数来研究 小练习 利用3、4、5三个数字,你能写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 走进智慧屋 一、判断(正确划√,错误划×,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思考:45是3的倍数,那么54是3的倍数吗? 876是3的倍数, 867是3的倍数吗? 768是3的倍数吗? 786是3的倍数吗? 678是3的倍数吗? 687是3的倍数吗? 2017~2018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3的倍数特征 设计:刘炎东 审核:五年级数学组 2018-1-19

(1)个位上是3、6、9的是一定是3的倍数。() (2)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 (3)3的倍数一定是奇数。() (4)同时是2、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 (5)在全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二、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49 95 311 82 2037 2222 ()()()()()() 三、找出3的倍数 28 746 387 2222 276 224 57 111 78 721 【课堂检测】 1、在中填几,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780 5 (0、3、4、9) 17 (1、3、8) 512 5 (1、3、5) 2、能力提升 1、猜一猜:智慧老人家的电话号码是32772182,它是3的倍数吗?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 1 2 4 5 7 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课主要介绍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学生己经掌握了些学习数学的方法,且具备些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这一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猜想验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四、说教学法 1.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以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抽象概括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我认为良好的学法是要和教法相互统一融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而且还要能学。因此,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初我将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出示一道复习题,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2和5的倍数,并说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什么? 紧接着我问:“那你知道怎样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它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这样便自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第三实验小学郗瑞华 5.23 这是一节2、5、3的倍数特征复习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概念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 2、 5倍数特征只看个位,而 3的倍数要看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怎样才能把抽象的 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们接受呢? 一、精彩之处 1.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由于 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 我便把它调到 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 100以内 5的倍数, 独立观察,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 0或 5的数是 5 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 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 1— 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 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 研究大于 100的自然数中所有 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或 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 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 研究 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2.我采用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 5的倍数特征相比较, 2的倍数特征稍显困难,所以我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根据探究 5的倍数的特征的思路, 小组合作探究 2的倍数的特征。经过这样的合作讨论, 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再和3的倍数特征做比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归纳。 二、不足之处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一开始教师营造气氛不很到位,后来才有所缓和。 2.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啰嗦。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先复习了2,5的倍数特征,并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利用百数表去验证。 让学生划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来。因为求一个数的倍数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学生很快能找出来:1×3=3 2×3=6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来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实验,发现特征。 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个位数字到观察这个数各位上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运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的活动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1、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