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诗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诗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诗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诗学课程教学大纲

比较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

课程编码:04241619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本科

学时数:36学时其中实践学时:

学分数:2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文艺理论教研室

制定日期:2004年12月执笔者:王杰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比较诗学即指比较文艺学。诗学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诗学是相对于小说学、戏剧学而言的诗歌学,广义的诗学则以整个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现象为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既研究史诗,也研究悲剧和喜剧,甚至涉及音乐,实质就是文艺学。比较诗学以广义的诗学为比较和研究的对象,是进行跨文化理论研究的新兴人文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比较诗学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东西方文学精神的理解,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学经验为我所用,了解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和文化境遇,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学创造,贡献我们独特的文学智慧。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基本目的是通过比较建立一个跨文化的文学理论视野,了解人类文学思想资源的会通与差异,以及这些思想资源的累积过程与整合方式。具体要求是:1、了解重要理论家的理论建树及其意义,并能揭示其跨文化的理论价值;2、了解重要理论范畴的文化与美学的背景,并能比较其理论上的独异与超拔;3、熟练掌握当代有影响的诗学观念和方法,学会运用比较诗学的理论方法指导批评实践。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读书报告、课堂讨论、撰写论文等方式。(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文学概论》是基础与深化的关系;与《比较文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饶芃子等著:《中西比较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叶维廉著:《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3。

厄尔·迈纳著:《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让·贝尔西、伊·库什纳等主编:《诗学史》(上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朱光潜著:《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周发祥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王岳川著:《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金丹元著:《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陈旭光著:《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饶芃子主编:《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曹顺庆著:《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

曹顺庆著:《中西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刘若愚著:《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张隆溪著:《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

潘知常著:《中西比较美学论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周来祥、陈炎著:《中西比较美学大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杨乃乔著:《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刘介民著:《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第一章比较诗学的本体论(ontology)视域

第一节诗学概念的原初内涵

1.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原初意味:诗的起源是出于人的天性;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诗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本源形式。中国诗学的概念在很长时间内是指诗歌之学,用来指称广义的文学理论是比较晚近的事情。我们这里的诗学并非是指狭义的诗歌之学,而是广义的文学理论。

2.诗学实即比较文艺学:但是我们为什么称为诗学呢?直接的原因是返回古希腊的诗学概念去,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诗学称谓包含了一个根本性意图:返回到原初状态去。因为诗是人类创造的原初文学形态,它体现了人类初民对文学的根本理解。原初并非仅仅指开端,原初就是原本、本原、本体。因而返回原初就是返回本体。在原初的意义上,人类对文学的理解才具有纯粹性和本源性。同“诗”作为文学的原初状态一样,诗学也意味着文艺学的原初状态,为了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人类需要这种不断的返回,而且这种返回必定是根本性的。缺乏本体论(ontology)的任何研究,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诗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文学艺术的诗性根基,也即是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比较文学研究似乎被误解了,大家都随是便找两个作品,一个外国的,一个中国的,拿来对比,指出其同其异。但是这个异同说明了什么呢?你对文学研究贡献了什么呢?因为任何两个作品拿来做比较,都可以比出一些异来,一些同来。我认为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你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跨文化的本体论(ontology)根基,这是我们提出文学判断的价值出发点,正是借助这个出发点,我们可以进行理论互阐。通过互阐,揭示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并进而揭示它对人类文学精神作出的新贡献。但是这个本体论根基需要在通晓东西方文学、美学和哲学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这个根基也就是诗学。

第二节比较诗学是关于比较文学的形上思考

1.比较视域的建立:比较视域的英文写作“comparative perspective”,这个概念在西方有关比较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的读本中经常被强调。英语

“perspective”具有“透视”的意义,在比较文学这里是指一种多元观察、

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我们把它总称为“视域”。比较文学研究就是要

求研究主体的视域把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汇通,在透视

中追寻双方结构体系中的内在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就是双方之间的内在

共同关系,这种共同关系可以是事实材料关系、审美价值关系或学科交

叉关系。关于这种共同性,我们也可以换用另外一个术语来指称:“共通

性”。叶维廉主张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在汇通中把东西方两种文化美学传统

进行互照、互对、互比与互识,以印证双方共同的美学基础(common aestheticgrounds),他所说的“互照、互对、互比与互识”是指源自于比较

视域的内在透视。这实际上就是以比较视域在双向的透视中寻求中西文

化内在的“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的共同规

律。如上所言,我们也可以把“共同规律”替换为另外一个术语来表达:“共

通规律”。

2.比较视域的定义:那就是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个民族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主体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比较”这个术语在比较文学的学科中有其专业意义,我们不能从日常用语的角度对其进行望文生义的误读。“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对两个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汇通性比较,因此在比较文学的专业语境下“比较”与“视域”在同义互训的基础上整合为“比较视域”,从而构成比较文学研究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

3.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多年来比较文学界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东西方学术界共同存在的现象;1951年,法国学者伽列在基亚(Marius-Francois Guyard)所著《比较文学》一书的初版序言中声明:“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问题并不在于将高乃依与拉辛、伏尔泰与卢梭等人的旧辞藻之间的平行现象简单地搬到外国文学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大喜欢不厌其烦地探讨丁尼生与缪塞、狄更斯与都德等等之间有什么相似与相异之处。”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学贯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型学者,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也就这种“文学比较”的穿凿附会现象提出过自己的真知酌见:“呜呼!文通,文通,何其不通如是耶?西晋之世,僧徒有竺法雅者,取内典外书以相拟配,名曰:…格义?,实为赤县神州附会中西学说之初祖,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之课程言,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之文学上,或佛教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文学之真谛。盖此称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以相与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于可比哥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谓研究可言矣。” 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一种地道的比较文学研究应该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体论上定位于比较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汇通。

第三节比较诗学的本体论内涵

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拥有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眼光,它是由研究主体多年对东西方文化营养的刻苦汲取及自身知识结构中的厚重积累而形成,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学贯中西”与“学贯古今”这两个“学贯”。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除了白璧德的中国弟子及学衡派肇事者之外,还有王国维、胡适、鲁迅、辜鸿铭、陈寅恪、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比较文学研究大师,无不是在“两个学贯”上成就了自己的学术眼光,所以比较视域也是比较文学研究

者的学养所在。每当我们提及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一个本体”时,指的就是比较视域。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由于“两个学贯”是比较文学“一个本体”——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因此“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也必然成为比较视域内质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比较文学研究正是把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作为研究客体,才得以使自身在学科上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区分开来。当然在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一篇文章能够把一个“关系”作为自己研究的客体,这样就有展开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如果一篇比较文学研究的文章既是跨学科关系的,又同时可能把双方的材料事实关系与美学价值关系带人其中,这样的视域更为开阔。如果一位文学研究者在其学术视域的内部没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或跨学科,那么“三个关系”也无法作为客体成立,这样的文学研究还是一元视角的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

3.,“汇通性”与“体系化”。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得以展开的“一个本体”,而“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是比较视域的内质,这就决定“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东西方文化与学术知识积淀于主体知识结构中的内在汇通性与体系化,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个民族文学之间关系的汇通性研究,当钱钟书把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在《通感》、《诗可以怨》与《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文本中汇通得那么自恰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钱钟书把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在自身知识结构中咀嚼、消化、汇通后,通过自身的学术行动把其外化、文本化,显现为一种文本形式。汇通性的背后就是体系化。我们对国内外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拣选后,发现这些研究成果都拥有自身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即跨民族与跨学科的东西方知识在这里不再是硬性的拼凑,而是一种完满的、有机结合后的次序化。

第二章比较诗学的方法论(methodology)原则

方法论是方法的抽象,是对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概括,因此,方法论不是方法。反之,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也不能代替方法论的研究。许多讨论方法论的著作其实罗列的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这样的方法人们可以罗列无数,却并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思维抽象。我们这里试图给出方法论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可比性原则

1.可比性原则是指两个比较对象之间在逻辑上的可比性类同性。实际上,比较文学有法国学派,有美国学派。法国学派重影响研究:歌德对法国文学的影响,西方是怎么发现和接受Dostoevski的,中国诗歌对日本和歌的影响如何,Whitman对郭沫若,英国浪漫派对徐志摩,法国象征派对戴望舒,或者T.S.Eliot 等英国现代派对三十年代诗人的影响。这个学派重事实源流,寻求各国文学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研究务实,平行研究务虚。影响研究近于史,平行研究类乎理。美国学派重平行研究:日本能乐跟希腊悲剧之异同,中国跟西方歌颂爱情的诗歌之异同,道与逻格斯:东西方思惟方式之不同,各国宫廷诗的比较研究,东方的多神教跟西方的一神教思想文化之不同等等。经常看到不少平行研究论文的许多分析和阐释相当随意,只能叫做平行叙述,任意搭配。结果比来比去,不是拿大葱跟象鼻子比,就是拿海马跟河马比。这样的比毫无意义。因为单纯的点与点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点后面是线,线后面是面。要以点牵线、以线带面的平行研究才算是对学术的贡献。比较不是目的,通过比较得到新的认识,获得新的感悟,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2.可比性要求研究主体能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表现出学术的眼光。具体

说就是要把握两个比较对象之间的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这样也就同时要求研究主体对于研究命题能够拥有相关的古今贯通中西贯通的学术积累,并在自身的研究视域中对所积累的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进行咀嚼、消化,在咀嚼、消化中对其重组使其体系化,这种咀嚼、消化也是东西方文化及学术知识在主体知识结构中进行对话、阐释与互动的过程,最后的重组即意味着汇通与体系化的可能。当然,由于研究主体所属的民族身份、语言身份、文化身份、国别身份或学科身份的局限,这种比较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相对的,例如我们不能要求美国教授厄尔·迈纳(Earl Miner)的《比较诗学》能够解决东方诗学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强求中国学者钱钟书的《谈艺录》能够解决西方诗学的所有问题,只要他们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可以了。

3.可比性是一种内在的汇通而非外在的类比。它要求研究主体能够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去审视所面对的文学现象。经常看到许多关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的文章与著作,其中有一部分无论是在命题上还是在论述中都是把“比较”作为一种纯粹外在的类比方法来使用的,但我们在识别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是否在学科上归属于比较文学或比较诗学时,不在于其是否在命题上和论述中使用了“比较”二字,而在于文章或著作是否能够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展开的本体,是否能够把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的汇通和体系化。从我们上述讨论来看,比较文学的比较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韦勒克(René Wellek)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认为:“我们的研究处在不稳定状态,其最为严重的迹象就是面临着还没有建立确切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方法论(methodology)。”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价值论(axiology)与方法论(methodology),如果方法论有误,那就可能一开始就在思维路径上误入歧途。

第二节整合性原则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诗学也不是诗学比较,它要求研究主体秉有一种恰如其分的东西方文学及诗学互为看视的内在学术通透性。在一部比较文学或一部比较诗学的专著中,这种内在的学术通透性之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从事比较文学或比较诗学的研究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和《谈艺录》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尊重。从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史的历程来看,无论是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苏学派还是中国学派,那些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范本均是在这样的比较视域中以纯正的、内在的、汇通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获得学术界的尊重。用陈寅恪的话来说,就是“文通”,用钱钟书的话来说,就是“打通”。当然比较文学不仅在于求其同,也在于存其异,如钱钟书所言:“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contrastive literature)。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整合性原则的含义大体包括:

1.文化通约。即在两种文化形态之间寻求一个价值上的公分母或者契合点,这是诗学整合的一个基本功。例如无论在哪种文化形态的诗学中,对想象的推重、对童心的肯定、对激情的向往,或者对爱与死之类永恒主题的深情眷顾,都表现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类共通性,寻求共通性是比较诗学的出发点。

2.理论互阐。即全球化的背景下寻求文学阐释上的共同语或者交流平台,这是诗学整合的目标之所在。因为二十世纪人类文学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精神的异化,是荒诞感与幻灭感的突显。在这种情况下,文学需要找到一个坐标、一

种尺度,来疗救人性的痼疾,打破生命的局限。因而,地域文学逐步为民族文学所囊括,而民族文学则走向了世界文学,人类在新的文学大旗下找到了共同语言。你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首肯,你就必须使用世界通用的理论语言,在大家公认的竞技项目上练把式,不能指望用太极拳去参加拳击比赛。

3.学科嫁接。即在文史哲一体整合的前提下打通不同学科的界限,这是诗学整合的要义之体现。“文史互通”是西方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的简约概括,“诗史互证”则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在历史与文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治学方法,“诗化哲学”是刘小枫对德国浪漫美学的称谓,而王岳川则把西方二十世纪的诗学批评称为“哲性诗学”。从其他学科移植、嫁接一种新的观念或方法可能给一种诗学理论带来革命性突破。

第三节学理性原则

比较文学研究不是便找两个作品,一个外国的,一个中国的,拿来对比,指出其同其异。而是要追问这个异同说明了什么?你对文学研究贡献了什么?因为任何两个作品拿来做比较,都可以比出一些异来,一些同来。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是通过研究表达一种价值诉求,弘扬一种文学精神,确认一种批判立场。学理性原则的含义大体包括:

1.价值性的追求。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得到某种价值(包括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等等)的判断,它突出地体现为对主体目的性的强调并由此出发去看待问题。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必然要对对象有所褒贬取舍,也就是对其或正或负的价值表明态度,完全不置可否的比较研究是不存在的。因为文学从来不是冷静的产物,文学价值的判定始终离不开对象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人类对文学的关注也总是在追求最大限度的肯定价值为我所用。当然,文学价值有其特殊性,不应与政治伦理价值混为一谈。

2.文学性的体现。比较文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文学的研究,而非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研究,就比较诗学而言,则是应把不同文化形态、民族历史背景下的文学精神作为始终关注的焦点。目前的文学研究正在走向大文化的视阈,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也出现了泛文学的倾向,这种现象并不值得肯定。文学就是文学,对人类生命审美化的关注、对文学表达艺术化的钟情、对不同文化族群的激情、体验、感悟、灵性的持久的热忱,这一切构成了比较诗学的学科立足点,诗学里面什么都包括,但它又什么都不是,只能是它自己。

3.批判性的立场。批判就是分析,就是理性的宣示。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研究者秉持一定的文化立场和理论操守,对研究对象采取一种挑剔的眼光和超然的态度,作出理性的梳理与判别。批判不等于否定,但是未经批判的对象则不能笼统地肯定。比较诗学的任务就是对研究对象的双方作出理论上的权衡,在一个公允的理论价值尺度上(至少是一个接近最大公约数的尺度上)进行褒贬取舍。没有某种理论尺度的研究是不存在的,不加任何褒贬的比较研究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章比较诗学的范畴论(categories)概观

范畴是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最高抽象与概括,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基本范畴,正是借助范畴的体系我们才能把我们的思想组织成为一个逻辑的框架,例如哲学中的范畴有物质、意识、矛盾、本质、现象等,都是反映整个客观世界的最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非基本的概念是不能称为范畴的,比较诗学也不能面面俱到地讨论那些无数的非基本概念。因此,能够进入比较诗学研究视野的范畴都是那些具有起点意义和生发功能的大概念,这些概念的存

在,规定了某一诗学体系的本质和面貌。

第一节本质论范畴

1.兴象与回忆:

2.狂逸与酒神:

3.表现与再现:

第二节思维论范畴

1.虚静与距离:

2.发愤与苦闷:

3.妙悟与直觉:

第三节审美论范畴

1.喜剧与悲剧:

2.意境与典型:

3.大美与崇高:

第四章叙事诗学

第一节中西叙事文体的差异

1.中国为什么没有叙事长诗?原因有三:一、中国文学从根本上说是属于抒情的境界而非叙事的境界,而这样的文学就肯定不需要太长的篇幅;二、中国历史在文学中已被抒情化了,如鲁迅先生就认为《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这是文学观改造了历史观;三、中国人对历史的看法是循环论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我们看来,历史不是线性发展的,因而史诗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问题的实质不是长短,而是在文学中已经没有历史。

2.西方为什么长于叙事文体?原因有三:一、西方文学重讲述,象荷马那样毕生以讲述历史为业的诗人在中国几乎没有,因此,历史可以说是西方文学之父,而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即使在司马迁笔下即使在讲史小说中也已被高度地抒情化了,如《高祖本纪》和《封神演义》;二、西方文学重哲理,认为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因此需要在叙述中详推与细勘,中国文学重体验,认为事实过程只是体验的载体,只要能够表情达意则过程是无须细表的,“有诗为证”足矣;

三、西方文学重时间,他们的文学是真正的时间艺术,描写的对象是从过去到未来的连续时间过程,中国文学重空间,在具体的空间场景组合中时间停滞了,“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有的只是感慨而已。

3.中西差异的精神根源: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不够发达,我们的宗教思想淡漠,对彼岸世界的探索不够热情,从孔子开始就是“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而西方人把生命与上帝、神、天堂、地狱联系在一起,由此引发了无穷的想象和叙述的冲动;二、中国人主静,我们的理想人物是圣人,而圣人尚思考,思维在静卧中完成,西方人主动,他们的理想人物是哲人,而哲人尚行动,生命在新变中获得意义;三、中国人重主观,强调内省工夫,钟情“壶中天地”,西方人重客观,关注外在价值,不断地奔走于“征程客栈”。

第二节中西叙事文体的表现

1.史诗精神:西方叙事文学的灵魂。小说是西方文学的大宗,西方叙事文学特别是欧美小说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发展与完善的关注,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教科书。其情节演化模式大体有五:(一)旅程小说:突出户外空间,以事系人,淡化家庭,人在旅途,充满喜剧色彩和狂欢精神,很少写到死亡;(二)传记小说:关注个人生存时间,展开个人生活史,一条情节主线,三角关系架构,充满悲剧精神,体现死亡再生原型;(三)编年史小说:展开历史时空,一般是

真实历史虚构人物,包括风俗史、家族史、年代史,人事相依,全景生活,有众多情节线和开放式结构,表现为悲喜交集的艺术精神;(四)意识流小说:以意识层和潜意识层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在客观时间基础上展开心理时间采用倒时序、循环时序、闪回时序、预见时序等手法,以及内心独白、意识迁移等形式,通常与神话结构联系,并体现了现代蒙太奇的某些影响;(五)寓言化小说:主要表现为时空结构的抽象化,人物性格及命运的抽象化,没有完整的情节,或者任意颠倒情节,人被物化,成了物的组成部分,强调一种非个人化叙述(反介入),突出普遍意义、哲理意义,成为历史的寓言。

2.诗史精神:中国叙事文学的底蕴。诗史就是诗化的历史,从司马迁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是被诗化和戏说的,直到今天,有多少历史的真相被遮蔽我们仍不了然。一般而言,中国的叙事文学与真实是无缘的,这也可以说它更具有文学虚构的本性。在叙事文体的模式上我们大体可以概括以下几种:(一)寓言小说:寄生在先秦诸子著作中的文体样式,它是作为论辩说理的辅助材料而出现,但是具有后来小说艺术的所有要素:虚构、生动、表情、达意,神话与传说为最初小说之大宗;(二)史传小说:这主要是指早期的史传著作其实都写成了小说,典型的例子是《左传》(如“郑伯克段于鄢”),这是一种历史与现实、记事与想象混为一谈的文体;(三)传奇小说:六朝至唐宋时期蔚为大观的叙事文体,从志怪到志人,从清谈到杂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最好谈资;(四)笔记小说:这是文人创作的杂记类文体,如张岱的《陶庵梦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是古代的小资情调的体现;(五)章回小说:市民文化与休闲情趣的典型表现,宏大叙事与政治影射的艺术载体,讲史与闺怨,庙堂与江湖,是此类小说的基本内容。

3.中西叙事艺术的异同:(一)在结构上,中国叙事更加注重情节整一,而西方叙事则不断趋向情节松散和淡化;(二)在描写上,中国叙事注重简约明快,俗称白描,而西方叙事则繁复具体,不厌其详;(三)在故事的关注重心上,中国叙事更多的着眼于事,而西方叙事更多的着眼于人;(四)在思想的价值指向上,中国叙事侧重于善,强调教化,西方叙事执著于真,崇尚认识。

第三节中西叙事理论的建构

1.金圣叹:中国古典叙事理论的高峰。(一)叙事文法:“倒插法”、“夹叙法”、“脱卸法”、“横云断山法”、“草蛇灰线法”等;(二)阅读文法:读《西厢记》要“一气读之者,总揽其起尽也”,“精切读之者,细寻其肤寸也”。要仔细体察“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不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须要细细看他笔致闲处,笔尖细处,笔法严处,笔力大处,笔路别处;”(三)评点方法:篇法,章法,句法。

2.叙事学:西方现代叙事理论的集成。(一)视角:基本类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非聚焦型);(二)叙述者:基本类型(异叙述者/同叙述者/外叙述者/内叙述者/客观叙述者/干预叙述者);(三)叙事时间:时序,时长,频率;(四)情节:基本类型(线型与非线型/转换型与范畴型);(五)人物:基本理论(特性论/行动论/符号论);(六)叙事语法:基本理论(普洛普的功能说/托多洛夫的层次说/施特劳斯的神话结构/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3.中西叙事理论的互动。(一)西学东渐: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模仿说、悲剧论对中国叙事理论的深远影响;现实主义理论和观念对中国文论的深刻介入;现代主义小说模式(包括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层冲

击(例如博尔赫斯、伍尔芙的理论);(二)中国现代诗学对西方诗学的吸纳与改造:林纾翻译小说对西方叙事的误读与窜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对叔本华悲剧论的借鉴与发挥;五四新文学对西方新潮的响应与移植;(三)中西会通:跨文化的探究,诺贝尔的整合,全球化的趋势,东风西渐。

第五章抒情诗学

第一节抒情的境界:中国文学的艺术本体

“诗者,吟咏情性也”,这是中华民族作为诗的国度对文学的基本看法;“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是中国文论对抒情的美学界定;《说文解字》云:“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孝经·援神契》:“性生于阳以理执,情生于阴以系念”;这说明中国文学是把抒情与人之本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文学天生就是抒情的东西。

1.诗骚传统:中国抒情文学的精神原型。诗经以其素朴率真的情怀描绘了一幅田园自然的景致,其中蕴涵的圆足与愉悦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往与归依,而离骚则以激切亢奋的情绪揭示了个体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之间的纠结、阻隔,其中表露的孤绝与哀婉赋予抒情传统以文化上的深度与力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精神原型,诗骚传统也积淀并形成了抒情文学的基本形式,例如诗经的《芣苢》、《蒹葭》,其中所使用的诸如音节的复沓(burden)、重叠(refrain)以及回旋(incrementa repetitions),在一唱三叹式的回旋结构中带给人们一份低回不已的怅然情思,这个结构模式无疑开了人类抒情文学体式的先河。

2.人间情爱:中国抒情文学的世俗内容。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宗教情怀,没有上帝之爱和彼岸寄托,因而,中国文学所表达的是对人间情爱的关注。(一)人情:对有情世界的全然入心,悲天悯人,民胞物与;江州司马,春江月夜,六朝繁华,醉卧沙场,无不让人为之动容;(二)亲情:骨肉拘牵的人伦之情,杜甫:“老妻寄异县,十日隔风雪”;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三)友情:知契的真诚与动人,君子之交,舍生取义,西出阳关,岸上踏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四)爱情:两性之间刻骨铭心的相互欣赏与依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不过朱光潜先生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认为,西方爱情诗多写于婚媾之前,因而长于“慕”,中国爱情诗多写于婚媾之后,因而长于“怨”,所以“闺怨诗”特别发达。

3.亲和自然:中国抒情文学的超越情怀。天人合一,人天圆融,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纵浪大化,坐看云起,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理想。(一)对自然的认知:自然万物相互感通以归中和;自然乃是普遍生命创造不息的大化流行;自然是一个造化而成的神秘灵妙的生命系统;自然也是广袤无垠有待开发的价值领域;(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无穷变幻中委身自然;在森罗万象中静观自然;在尘世喧嚣中返归自然;(三)人在自然中的情感特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自足之乐;“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逍遥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无言之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素朴之秘。

第二节体验的过程:西方文学的情感认知

1.酒神冲动:原始快感的横流旁溢。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一切艺术最初的源头,其中,性冲动、沉醉、残酷是三种主要的因素,它们都是人类最古老的节庆之欢乐。

2.原罪意识:痛不欲生的此在体验。柏拉图有著名的“洞穴喻”:人生好比禁锢在洞穴里的囚犯。人要用其一生的时间赎罪,因此,人必定要在痛苦与焦虑中度过一生。

3.浪漫情调:及时行乐的现实态度。西方人在骨子里有一种深刻的绝望感,他们的悲剧都是彻底的无可挽回的悲剧,正因为人生归根到底是一场悲剧,那就不妨及时行乐。

第三节中西抒情文学的历史性接近

1.狂欢精神对中华古老文化的冲击:

2.庄禅境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迪:

3.跨越鸿沟向人类共同经验的回归:

第六章戏剧诗学

第一节西方戏剧诗学发展的源流与特质

戏剧作为一个基础文类在西方诗学中具有奠基性和正统性的意义。厄尔·迈纳指出:“亚里士多德正是以此文类创立了传统的西方的模仿诗学。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所以伟大在于其剧本,而不在于那些对他们的某些同时代人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规范的叙事文”。西方社会甚至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雄霸了西方两千多年”,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一、西方戏剧诗学的主要理论贡献

1.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模仿说;悲剧六因说;净化说;情节整一说;美的形式论;

2.莱辛的《汉堡剧评》:呼唤市民剧;融合悲喜剧;启蒙教育论;人物性格论;

3.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酒神精神是希腊艺术的根源;神话是对音乐的类比和酒神智慧的画面化;科学苏格拉底主义是对悲剧的毁灭。

二、西方戏剧诗学的主要美学观念

1.摹仿的观念:摹仿出于人的天性;摹仿是对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要服从可然律和必然律;摹仿要按照本来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

2.悲剧的观念:命运的悲剧(古希腊);过失的悲剧(亚里士多德);性格的悲剧(莎士比亚);观念的悲剧(黑格尔);酒神的悲剧(尼采);平常的悲剧(叔本华);社会的悲剧(马克思、恩格斯)

3.形式的观念:三一律原则(一日一事一地完成);巴罗克风格(反和谐、非匀称、怪诞、雕琢);陌生化效果(变形、扭曲、解构真实);非情节倾向(反叙事、重哲理象征);

三、西方戏剧诗学的主要艺术原则

1.疏离原则:由于戏剧情境被置于艺术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我们被分做两半,即被“疏离”了。这是一种似信非信、将信将疑的感受状态,在违背常规却又合乎常理的陌生世界面前使人产生震惊和不安。(参看厄尔·迈纳《比较诗学》。

2.化装原则:这是戏剧本身的基本惯例,是必要的陌生化虚构,在某种意义上,使虚构的东西看起来真实是一切艺术的根本特性。艺术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审美对象的真实状态可称之为“虚拟物”,即非真、非假、非非真、非非假的东西。

3.内引原则:在戏剧中要获得文学性,内引(engagement)就必须将某些人世情境或思想连同某一文化中形成的文学性惯例进行符码化(codifying),简

言之,内引就是把戏当戏来演,坦然面对戏剧虚构的艺术手法,从表演中获得戏剧的意义。

第二节中国戏剧诗学演进的脉络与特征

一、中国戏剧诗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1.王骥德的《曲律》:是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的理论著作,从批评论、创作论、本色论三个方面对古代戏曲发展作全面的总结。(1)批评论:评价方法“以上、中、下三等第之”;审美原则“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艺术理想“必法与词两擅其极”;(2)创作论:内容选择“持一情字,摸索洗发”;人物描写“华衮其贤者,粉墨其慝者”;情节提炼“于古人事多损益缘饰为之”;结构安排“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3)本色论:在戏曲语言形式上折衷于“浅深浓淡雅俗之间”;在情感内容上发挥徐渭表现真我的观点,主张表现“我真性”。

2.李渔的《闲情偶寄》:这是一部中国古典戏剧的两大高潮元杂剧和明传奇之后集大成式的理论著作,它以舞台性为核心,建立起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把戏曲理论批评提高到戏剧美学的高度,使中国的戏剧诗学真正成熟起来。(1)论戏剧功能:制曲填词,娱乐观众;点缀太平,有裨风教;(2)论戏剧结构: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3)论戏剧人物:生活真实,个性鲜明,逻辑发展;(4)论戏剧语言:浅显通俗,富于机趣,音律和谐。

3.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这是王国维的最后一部诗学和艺术史著作,也是用近代科学方法写成的我国第一部戏曲史专著,他细致地考证和清理了中国戏曲从上古巫覡以歌舞事神一直到元杂剧大放异彩的历史过程,做出了卓越的理论建树。(1)进化论发展观:“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把一向为正宗文人所鄙薄的元曲提高到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地位;(2)中国化悲剧观:“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3)历史性价值观:“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曲中多用俗语,故宋金元三朝遗语,所存甚多”,充分估价了元曲在文化史方面的价值。

二、中国戏剧诗学的基本艺术观念

1.边缘化立场:反正统的文化立场;

2.狂欢化精神:反常规的自由观念;

3.世俗化取向:反礼教的民间情怀;

三、中国戏剧诗学的舞台表现特征

1.无限时空:反“三一律”的规则;

2.重在写意:抒情与表现的强化;

3.形式象征:一人多角,一景多用;

4.散点结构:趋向于杂,无妨于分;

第三节中西戏剧观念的互动与交流

一、中国戏剧诗学的传播与影响

1735年,法国巴黎出版了一本由杜赫德主编的《中华帝国全志》,其中收录了马约瑟翻译的元杂剧《赵氏孤儿》。由于他删去了原剧中的唱词,实际上是一个节译本,马约瑟决不会想到,他的这个节译本竟然在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四五个改编本,其中就有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杜赫德批评中国戏剧没有悲剧与喜剧的区别,又不遵守时间一致、地方一致和动作一致的“三一律”。还有的批评更严厉,除了说《赵氏孤儿》不合“三一律”外,

还说人物一上场的自报家门是难以理解的,还说欧洲人的戏剧有唱就无白,有白就无唱,中国戏剧中歌唱和说白纠缠在一起是奇怪的。但伏尔泰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从《赵氏孤儿》中发现了人文精神,发现了可贵的理性与智慧。他把《赵氏孤儿》中存在着的理性和智慧与孔子的观念联系起来认识,所以他的改编本又名《孔子之道》。作为18世纪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体系与孔子的思想体系当然是有歧异的。但伏尔泰欣赏孔子、欣赏《赵氏孤儿》却并不全是一种由文化隔膜而产生的误会,这里确实有一座相通的桥梁,那就是人文精神和理性与智慧。

二、西方戏剧诗学的引进与扩张

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林琴南的翻译最早开了文学艺术引进的先河,王国维则从哲学和美学的路径上介绍西方的智慧。他率先把叔本华的悲剧论引入东土,并以之评论《红楼梦》,写出了近代第一部运用西方理论的批评著作《红楼梦评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以西方式的严密逻辑为中国戏曲命名、定义、溯源、分流,并在西方戏剧参照下批评元杂剧的艺术表现。晚清民初的戏曲改良运动就是受到西方影响的结果。甚至这一时期在西方和日本的直接催生下产生了新的戏剧品种:话剧,又称“文明戏”。特别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一批话剧作家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坚力量。朱光潜留学英国期间于192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第一次对西方戏剧美学皇冠——悲剧作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读。我国现代批评话语逐步接受了西方的戏剧诗学理论,情节、人物、冲突、高潮、场面、悲剧、喜剧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这个变化是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过程相一致的。人们甚至把现代著名戏剧大师曹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三、关于三大表演体系的对话

民国期间梅兰芳几次出国演出征服了世界,西方开始以欣赏眼光看待中国戏曲。而且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方式启发了西方戏剧界。西方象征主义戏剧在中国戏剧中找到灵感和同盟,布莱希特参照中国戏剧提出了他的“第四堵墙”“间离效果”等理论。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同为20世纪初杰出的戏剧家,他们所代表的表演体系被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乃至戏曲表演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京剧作为较完整和成熟的舞台艺术形式,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表演体系的代表。京剧的一个重要的表演程式是演员与角色的二分,布莱希特据此提出了“间离”问题,间离就是使观众与舞台保持距离,使表现的对象客观化,从而破除观众可能产生的移情、内模仿或感情共鸣,其目的是为了把观众从不自觉的介入状态和体验状态中唤醒,确信他现在是在剧场里,台上是在演戏,因而能够以清醒的意识对剧情进行理性把握。中国的京剧票友们即使在剧情最为惨烈的关口仍然能够为悲伤喝彩、叫好,正是一种“看戏”的“间离”状态。

第七章语言诗学

第一节西方哲学与诗学的语言论转向(Linguistic turn)

古典文论和传统的哲学思想一直把语言作为客观现实的附属物。这种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对于理念的摹仿说和亚里士多德对于自然的摹仿说。既然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摹本,那么作为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的语言更是从属的关系。语言的作用不过是像图画一般地描绘出世界的模样。进入20世纪初的时候,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主义开始登台表演。一套可以自由联想、完全时空错位和表现内心独白的语言成为各种现代主义作品的最新时髦。“意识流”小

说在描绘生命的内在意识状态的时候,意识面向自己说话,内心面对自己独白,哪怕它混乱、晦涩、重复、反逻辑和非理性,都不足为过,只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历程、心理意识和感情状态,其小说就能够显示出意识表象和深层的意义。这种语言观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对语言的研究上,启发了后来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语言能够模仿内在思想的流动,那么语言和思维是怎样结合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索绪尔的语言论。在1915年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他写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的思想——如果不借助语言来表达——只是一团既无形态又不清晰的东西。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历来有个共识,即不借助于符号,我们就无法在两种思想之间作清晰而固定的区分,没有语言,思想就如同一片混沌不清的星云。不存在前语言状态的思想,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不清楚的。语言不仅不反映事物,而且我们的思想在语言出现之前也不具备形态。当我们将语音划分成有意义的单位时,产生了语言,思想与语音结合而产生了符号系统。现实的混沌由于有了语言而变得有条有理,结构井然。换句话说,实际上是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使外部的事物产生某种联系,从而形成外部世界的井然秩序。按照这种理论,语言不仅不是一个附属于我们思想的产物,而是规划和整理着我们思想的一个设计师。虽然索绪尔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描述这一观点,但是这本著作的价值却超越了该学科,对当代哲学和人文学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动摇了人们的传统语言观。索绪尔指出:“只有两种文字体系:1)在一个表意体系(ideograhpic system)中,一个词只由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与这个词自身的声音没有关系。一个文字符号代表着整个的词,因此也就代表着这个词所表达的意义。文字表意体系的典范就是汉语。2)通常所知道的“表音”体系(phonetic system)是把构成一个词的一连串声音再度复制出来,表音体系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言说中最小的要素为基础。”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系体中,他认为声音是能指(signifier)而意义是所指(signified),“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性的(arbitrary)。由于我们把一个符号视为一个能指与一个所指联结的整体,我们可以更为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按照索绪尔的理论,是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那么这套语言理论也可以运用在文学研究上面,借鉴语言的结构来清理纷乱的文学世界。索绪尔希望用语言的结构来规定和整理这种纷乱的局面,“用语言结构来解释事物”。在这一理论的号召之下,一大批文学理论家们开始用语言结构模式来解释文学作品。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大师们把词语、音素、格律、句法、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等,统统进行了编码,引进统计分析法、数学量化标准等高度理性化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语言学式的分析研究,归纳成各种各样的结构模式,把以往文学中难以说明的文艺现象改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解释,作家和文本的差异在科学的量化标准之下便显示出来。

2.海德格尔的语言论。在对语言的认识上,他走得比索绪尔还要远。他关于“存在”的哲学不仅启发了存在主义哲学,他的存在论阐释学语言观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阐释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海德格尔认为传达信息只是语言的用处,而语言的本质却是事关存在的哲学意义。恰恰相反,正是语言提供了人处于存在的敞开之中的最大可能性。只要有语言,就有人世,人世就是抉择与制作、行动与责任的无限交替着的循环,同时也是彷徨与专断、衰落与混乱的无限交替着的循环。只要在人世居主导地位的地方,才有历史。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写道:“在词和语言中,万物才首次进入存在并存在起来”,“凡无词语处

一无是处”。他将语言作为存在来思考,语言不再是游离于生死之外,而是事关存在之真的问题,语言本身就是存在的根本方式。海德格尔把人的语言活动分为“本真言说”和“非本真言说”:俗常的言说乃是非本真的言说,非本真言说的另一种形式是概念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语言言说,这种言说将语言凝固成了僵死的硬壳,从而建构出一个虚假的语言世界,使其沦为贯彻一些人的主观意志并奴役一切的工具。由于这种语言根本上的主观性和非本真性,它反过来对人的统治便更显示为邪恶的暴力,语言建构的世界就成了人囚居于其中的牢狱。“诗性的言说”即是“本真言说”,在通常的情况下,领会的先行结构总是充斥着人们的言谈,这种言谈对存在本身的言说充耳不闻,从而阻碍了领会对存在的本真纳入,而个人的“言说”应该尽量摆脱这种“领会的先行结构”从而通达“存在的本真”,要达到这一步,要么成为哲学家,要么成为诗人,去破除先前观念的谬误。因此,后期的海德格尔转向了语言的诗化本质,他强调诗性言说和宗教的神学之思,借此寻找一条通达“本真存在”之路。“语言是存在之家(Die Sprache ist das Haus des Seins)”,“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Kein ding sei wo das wort gebricht),既然“存在本身”是在“语言”中才得以“显现”的,那么“存在者之存在”自然也得通过并且就在“语言”中“显现”。是“语言”赋予了“存在”,是“语言”给出了“世界”。

3.德里达的语言论。索绪尔是一位结构主义者,然而,德里达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获启的却是完全与之相悖的解构主义思考。德里达企图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来颠覆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德里达继承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从语言哲学上对西方二元制形而上学的等级结构实施解构和摧毁。传统哲学中总是存在一个二元对立,比如:声音与书写、理性与非理性、灵魂与肉体、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在这个等级之中,前一方总是优越的、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而另一方是卑贱的、被排斥和被支配的。德里达就从语言的声音与书写的关系入手,对重声音轻文字(书写)的语音中心主义(phonocentrism)进行解构,将声音与文字的位置颠倒过来。德里达并非只是阐述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他的目的是从语言入手来解构整个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按照西方传统的逻辑推理,声音必然出现在文字书写之前,就像理性必将战胜非理性,灵魂肯定要高于肉体一样,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而德里达就是为了颠倒这种秩序,推翻这种逻辑,解构传统的理性。德里达认为欧洲几千年的形而上学史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中心,一个中心被消灭之后,又用另一个代之,用“绝对精神”代替“理念”,用“人本”代替“上帝”,在中心的寻找中排斥其他,压抑异己。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者不能容忍的,哪怕是小草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德里达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之后,提倡一种自由、开放的思维方式。他反对哲学中心主义,摧毁哲学跟文学的界线,试图使哲学变成“十分突出的另一种文学模式”而且他也反对“语言中心主义”,语言并不比现实或思维更高级,语言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整理作用,语言就是语言,没有必要寻求什么中心和本质。实际上,德里达用语言解构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解构了语言本身。概言之,语言就是一个无“词项”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字义基本上是不稳定的,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可以任意分开的两部分,能指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地滑动。德里达综合了迦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提出了“解释即游戏”的观点,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真理,而只是为了游戏本身,游戏的特征就是无目的性、开放性、无终止性。因此德里达提倡“自由游戏”,在语言链条中用不同的符号进行自由的置换。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制造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和

空间,而废除所谓的“一致性”追求。其实,德里达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着一个属于后现代的世界,因为后现代主义不是提倡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吗?因此,后现代文学基本上没有一个贯穿的情节,只有情节的片段,没有主体的叙述,就像托马斯?品钦的作品《万有应力之虹》,充满了五花八门的叙述。

第二节中国诗学传统的言不尽意说

1.庄子的得意忘言。《庄子·天道》篇云:“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外物》篇云:“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秋水》篇云:“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学说含义有三:其一,得意忘言的“意”,是指无形的本体的“道”,它是“不期精粗”和“不可言传”的;其二,庄子的言意之辩谈论的实际上是人类经验中最为复杂、朦胧、精微的深层经验,而这正是艺术的复杂性之所在;其三,庄子否定言辞辩说,主张“道不可说”,但他自己著书十余万言,对于这种矛盾,《庄子·寓言》的解释是:“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言无言”依陈鼓应说法是指发表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说,用不带主观成见的无言之言来打破日常语言的主观偏私性,使语言从“言不尽意”通向“言外之意”。庄子的理论在两千多年后得到了西方哲人的回应,1958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他的《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人的知识可以分为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系统阐述的和人们正在实际生活中从事的两种,前一种知识为言传的(Explicit)知识,后一种知识为意会的(Tacit)知识,他列举的意会知识包括游泳、投篮、杂技等复杂的技巧,以及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审美、直觉与灵感等。这种Tacit认识论与庄子的意会认识论完全相通。

2.禅宗的不立文字。《五灯会元·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经典故事历来被称为禅宗语言观的一个源头。不立文字是禅宗的根本宗旨之一,其理由主要是认为文字语言不可能解说“佛性”、“真如”这个无比玄妙的绝对本体,语言是相对的、片面的、局限性极大的,它属于主观理性思维,这种表达思维的语言文字,本身即是属于妄念无明污浊一类的东西,本身即是妨碍学人明心见性的尘垢必须去除。“说是一物即不中”,佛祖释迦牟尼说了那么多真言,但他认为语言文字不可能解说佛性,所以强调:“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中间五十年,未曾说一字”。《金刚经》也说:“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是谤佛”,“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性不可说,佛性的体认依靠内证所得,也即是靠明心见性,靠直觉体验,是非理性的妙悟、顿悟,这是禅宗对语言文字的根本看法,这一点与庄子的“言不尽意”是一致的。但是,禅宗也与庄子一样,在倡导“不立文字”的同时“不离文字”,到了宋代更发展为“文字禅”。这是否背离了“不立文字”的宗旨呢?没有。禅宗接引学人的主要方法有“机锋”、“棒喝”、“公案”以及“默照”与“看话”等,这些方法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在不停地言说的同时证明说了没用。禅宗

充分发展了庄子的得意忘言之说,把得鱼忘筌改造成为著名的“指月说”。即文字之用,如指之示标,由指而见月。指不是月,执着于指则不能见月,指为示标,作用是引人见月。语言文字不能说明佛性,但可以指引学人启悟佛性真如。《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指月,如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这即是说,佛家经典,佛祖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乃至禅宗千万卷语录,均不过是启悟工具,方便设施,其作用均不过是作为启悟开示之指标,随立随破,过河拆桥。

3.意境的无言之美。意境作为中国文论的核心范畴,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经由王国维的集大成式的归纳,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不过在我看来,王国维的理解存在误区,而且正是由于他的误解从而误导了我们的文学理论。王国维关于意境的基本界定是“情景交融”说,这也被看作是意境理论的总结形态,多年来我们一直纠缠于此,弄得相当混乱。这里的关键在于他忽略了意境说的语言论的切入。而关于意境理论的真正的总结形态应当首推叶燮的《原诗》:“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入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然子但知可言、可执之理为理,而抑知名言所绝之理之为至理乎?子但知有是事之为事,而抑知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乎?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这些论述,我们在皎然、刘禹锡、司空图、严羽的论著中可以找到大量佐证,语言诗学中的意境论是一个主流的看法。

第三节中西诗学语言的交流与对话

1.新学语的输入:例如“美学”、“典型”;

2.旧范畴的输出:例如“意象”、“象征”;

3.跨文化的对话:例如索绪尔关于“写音”与“写意”的分别。

第八章审美诗学

审美诗学属于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是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从传统上讲,西方美学原属于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哲学作为一种“爱智慧”的思辨活动,注重的不是经验归纳,而是逻辑演绎。问题在于,审美活动的本质是情感而不是真理,而情感活动的微妙之处恰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要说人们始终无法找到“美的本质”、“美的真理”,即便有一天,人们真能用一种概念来概括了这一本质,它对于具体鲜活的审美活动也了无助益。为了走出“哲学美学”的研究误区,现代的一些西方学者又打出了“科学美学”的新旗号。与以往的美学研究不同,这些学者反对从抽象的命题出发,进行逻辑的演绎和推理,而是主张从具体的现象入手,进行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可是无论“哲学美学”还是“科学美学”,都无法抓住美之为美的关键所在。因为美之为美的关键,不在纯粹理性的思辨领域,也不在纯粹感性的现实领域,而是在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情感领域。于是“体验美学”也即审美诗学开始登堂入室。20世纪的美学研究,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股思潮的影响下曲折地前进,特别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在重建新生活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颓废、无奈、压抑、变态等消极的心态占据着人类的心灵,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始终萦绕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以关怀生存为己任的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骤然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人文主义再次

复兴。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它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人们明显感到人本身对技术、对物质力量的强烈依附性,人之本性在物欲的挤压下,日益变形和分裂,潜藏于人的本质力量中的理性因素得到空前的加强,人文精神迅速滑落至谷底,美学、文学等人文学科,自觉地承担起医治人性裂变的重任,纷纷从审美的角度直面和抚慰人的心灵创伤,使人们能够重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最终走向审美解放之路,还人以自由的本质。

第一节西方审美诗学的文化精神及其表现

一、西方文化精神的三个背景

1.希腊精神:酒神冲动;欲望的渴求;非理性主义;

2.希伯莱精神:日神冲动;超越的向往;理性主义;

3.西西弗精神:苦难意识;荒诞的体验;存在主义;

二、西方审美理论的若干重要主张

1.黑格尔:审美天然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2.尼采:整个世界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

3.海德格尔: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诗,艺术出于人之诗性;

4.马尔库塞:艺术应当成为现实的形式,使人走向审美之维;

三、西方审美诗学的批评实践

1.生命诗学:生命美学(Life Aesthetics)是以人感性的生命活动为言说依据并以生命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美学,意指:(1)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美学;(2)以生命的基本原则为言说准则的美学;(3)以人感性的生命活动为言说依据并以生命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狄尔泰被认为是生命哲学—美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和历史的,是已经被卷入世界中并只能通过其在世界中的活动来理解。叔本华以生命意志概念作为哲学—美学的出发点,提出了世界是我的表像和世界是我的意志这两个原初命题,以主体的意志为评估尺度将美划分为壮美、优美、媚美,从而开创了以个体的生存意志为依据的美学传统。尼采通过宣告了上帝之死宣告了精神美学之死,建构以个体生存为言说依据的生命美学。他认为人生活在人化了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要从个体的生存出发。人化世界作为强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的实现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实践,尼采美学就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生命美学。马克思也是生命美学的创始人。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2.神秘诗学:神秘主义以其不可知解的统治性力量构成了人类苦难的一个重要起源。面对死亡、丧失、疾病、饥馑、磨难、灾害等,人类总是怀有可感可触却不可言说、不可理喻的心灵颤栗。尽管人们对“神秘”的体认存在着地域、宗教、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但是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神秘主义始终都是人们无法绕越的坚实文化存在。神秘主义是广义的和不可言说的,它既可指称某种现象,也可以是一种感觉和体验;既可以是一种文化、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某种不证自明的超验性存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具有理性无法理解、语言无法表述的“神谕”特质,强调的都是不可知论和人的有限性。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即自然形态上的自发性神秘、存在论意义上的命定神秘、文化哲学形态上的智慧神秘。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潮流,神秘主义在西方已然形成蔚为大观的诗学体系。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到中世纪的宗教神秘主义艺术,乃至近现代西方浪漫主义、直觉论、表现论、象征主义、存在主义美学以及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

学等等,自始至终蕴含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3.心理诗学:英国现代文艺批评家克来夫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具体说来,就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作为自然规律的形式不断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地认识它们的过程中把它们主观化,感情化,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意识显得较固定的表现。因此,当它们从现实的具体事物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抽象化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它们与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呈现着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它们由于能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依然能够给人以“有意味”的审美感觉,而达到情感的交流。这些形式背后的意味深长的东西,正是生命的心理蕴涵。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学说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关注的就是人类的个体生命记忆和种族生命记忆,他们在心理学的层面上把审美诗学的批评实践大大向前推进和深化了。

第二节中国审美诗学的文化底蕴及其特征

一、中国文化精神的三个背景

1.儒家的思想:入世;进取;理性;

2.道家的精神:出世;自然;逍遥;

3.禅宗的境界:空灵;悠远;自在;

二、中国审美诗学的主要理论特色

1.和合智慧:“和合”的文化一心理结构,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与审美运思的源头活水。突出体现在:以天人异质同构为基础并由此确立二者间和谐化诗意关联,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润了古代审美境界论,中国人由此而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和合”文化中的整体直观运思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论,视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为同一的中国诗性智慧特别强调物我互感互动的生命运动中的整体直观把握;“和合”文化中和谐化辩证法的普遍运用,使得中国诗性智慧特别注意以对应性、相融性、辩证性、和谐性来理解和处理一系列审美范畴的构架和展开。

2.逍遥精神:“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庄子主张采取一种逍遥自然的生活态度,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总纲,自然也较突出地表现出内蕴深厚的美学观,展现出极其丰富的美学品质。这突出表现在它对审美心胸的强调(心斋、坐忘、无所待)、对审美境界的渴望(虚舟遨游、遗世独立)以及对审美解放的追求(齐一万物、素朴自然)。

3.气象混沌:“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使用普遍的范畴,而“象”是中国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直觉性的思维方式。在审美活动中使用“气象”一词始于唐代,如王维所撰《山水论》:“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韩愈在《荐士》诗中就有“逶迤晋宋间,气象日凋耗”,诗僧皎然在《诗式·诗有四深》中说“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作为普遍使用的美学范畴则始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谓:“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有关“气象”的学说体现了鲜活的生命意识和诗性气质,它以圆融合一的审美情状出现,充分地表现着人与自然的、人与社会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一体的和谐之美,代表着对中国传统“中和”美学的整体推进。

三、中国审美诗学的批评视角

1.圆融的批评:以文为用,以文为哭,以文为戏;

2.感悟的批评:标举兴会,崇尚妙悟;

3.解构的批评:纯美学消解,人生的诗化;

第三节中西审美诗学的会通与差异

一、中国:形而上的喜剧(历史循环);形而下的悲剧(苦情忧思);家国至上;

二、西方:形而上的悲剧(人生原罪);形而下的喜剧(及时行乐);个人第一;

三、中西对话:道与逻各斯;和谐与反和谐;复古与原型;老庄与尼采;第九章文化诗学

第一节文化诗学概说

“文化诗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出现并在80年代正式亮相的研究思潮,90年代末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反响。其实从古希腊时代起西方文论就有很浓的文化互渗倾向,经历了从“文化——文学——文化”的轮回历史过程,现代“文化诗学”是在西方后现代和批评多元化的新背景下形成的,文学批评更多的地关注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运行机制和民间生态文化等问题,具有更强的文化评判性,呈现出泛文化的倾向。而中国学术界在使用“文化诗学”这个术语时,较之西方理论,更少一些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更多一些历史感,它强调从文化史角度来阐释作家作品,同时也更注重具体文本的分析,因此文学本位的立场更突出一些。

一、西方语境中的文化诗学

1.古希腊时期文学理论的文化研究倾向,如亚里士多德学术研究的综合倾向和文化品格。

2.近现代文学批评的逐步专业化,文学理论批评倾向于内部研究。如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

3.后现代思潮与“文化诗学”的正式命名。作为一个特定时间和语境的术语,文化诗学最初是在美国“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期被使用的。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格林布拉特首次使用“新历史主义”说法,后来又主编《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丛书》,出版了《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等著作,还在大学专门开设“文化诗学”课程,成为该派的理论代表和领袖人物。格林布拉特等人的文化诗学理论总体上主张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用多维的文化视野来研究文学和亚文学现象,强调文学与文化的社会政治批判思考的价值,通过文学和文学史研究从意识形态、公众心理、政治权力、文化多元等方面进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文化历史的社会批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蒙托斯、多利莫尔、怀特等人。

二、汉语语境下文化诗学的话语重建

目前的汉语学术界在使用“文化诗学”这个术语时,与西方文化诗学的内涵有共同之处,都突出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现象,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文化研究,它不是发掘文学现象里的文化因素,导致无视文学的诗意,也不是把文学与文化现象作简单的比附,而是把文学现象放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来阐释,它是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有机统一。

背景:政治意识形态维度已被人们厌倦,纯粹的文学内部研究(如文学文本本身的审美特性、主体性和语言存在论等)也不能满足于自我解释,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必须在更大的人文时空中得到确认。这就是文化诗学这一术语获得中国当下文学语境认同的契机。

第二节巴赫金与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

一、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

1.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文艺学应与文化史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观点有三:第一,文学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文学不能脱离开一个时代整个文化的完整语境。既反对过分强调文学特性,将文学同其余的文化割裂开来,也反对越过文化把文学直接与社会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第二,各种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三、要在一个时代整个文化有区分的统一体中来理解文学现象,深入解释那些真正决定作家创作的强大而深刻的文化潮流(特别是底层的民间潮流)。

2.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实证分析。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研究固然是一种理论研究,但它不是纯思辩的,而是通过作家研究进行的,具体体现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两位大家的小说研究中。在这两部著作中,他根据自己对文学与文化,特别是文学与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深入揭示这两位作家的小说和民间狂欢文化和笑文化的内在联系。

复调小说与狂欢化文化;民间诙谐文化在拉伯雷小说中的体现

3.巴赫金文化诗学的理论意义:第一、多元、互动、开放的整体文化观;第二、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研究模式;第三、对话原则的启示;第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创精神。

二、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1.新历史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1)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是作为对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挑战者而出现的(强调对本文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2)新历史主义又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反主流、反权威、反宏大叙事、去中心、重写文学史)。

2.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研究的新历史观

3.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跨学科研究性;第二、文化的政治学属性;第三、历史意识形态性;

第三节宗白华与钱钟书的文化诗学实践。

一、宗白华美学思想:现代形态的文化诗学

1.深厚的文化内蕴。在探讨美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深入到文化的精髓中去刨根问底,而且大都是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平等对话中进行。如对诗画关系、空间意识等的研究中。

2.感悟式批评、诗意描述与哲理批评的有机统一。其理论不是从抽象枯燥的逻辑推理而来,而是采用感悟式的思维方式,运用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既使其美学思想既具有审美性又不乏理论深度。

3.本土文化与世界视野的融合。既主张摆脱地域局限,对任何问题的探讨都力争放在世界视野内在中西比较中展开,但又始终牢牢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文化语境之中。

二、钱钟书学术思想中的文化观照

钱钟书对20世纪中国学术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打通了中西文化的历史阻隔,以“全球化”的视野将全部的人类文化都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加以融会沟通,建构了一个有着无限可生发性和可阐释性的充满张力的双向互动的文化话语空间。

1.中西文化比较的思维方式。凭借其中西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其同,校其异,中西浩瀚的文化话语和文艺话语,在其中交相生发,立体对话,探寻中西文化共同的“文心”。如《管锥篇》。

2.跨文化的学术姿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不懈地从事打通学术壁障的工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狄泽林克【译】方维规 【译者按】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 Eine Einfü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 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 )。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狄泽林克是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首屈一指的人物,也是20世纪50年代加雷和基亚倡导研究他国形象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时,韦勒克及其追随者对法国研究方向的批判,将形象研究打入冷宫,是狄泽林克《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66)这篇短文,使得形象研究“起死回生”。比较文学形象学自60年代以来的重新定位或曰真正突破,无疑得感谢狄泽林克;Imagologie(形象学)这个学科分支的名称也是他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的,他被不少人称为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狄泽林克以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形象研究,以及他领军的德国亚琛学派亦即亚琛比较文学纲领对形象学的重视,不管在理论阐述方面还是研究实例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狄泽林克重新倡导形象学之后,谁也绕不开他,即使是新的发展和新的视野,也是一种或明或暗的反应。《比较文学引论》一版再版,在这期间,形象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蔚然成风。 本篇《比较文学形象学》毕竟初版于1977年,作者本人在80年代、90年代的论述中也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一些修正,从而使形象学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产生于这个研究领域被奚落被冷落的时期,因此,狄泽林克在文章中为发展这一研究方向“摇旗呐喊”,有些陈述和论点因为新的发展已经过时,还有一些想法未必高明。尽管如此,本篇中的基本或主要观点以及狄泽林克后来的一些论述,依然是当今西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另

大学美育2019尔雅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A ?A、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认识美 1 【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B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2 【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B ?A、格拉底 ?B、卡尔 ?C、拉图 ?D、里士多德

【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D ?A、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B、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C、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D、“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4 【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D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单选题】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礼”

?B、 “中庸” ?C、 “仁” ?D、 “兼爱” 6 【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C ?A、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自然美之美育 1 【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D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C、性的选择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 【单选题】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3级比较文学试题 名词解释 法国学派译介学比较诗学欧洲中心主义比较视域 简答: 1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2 什么是异质文化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3 试辨析"比较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几个概念内在意蕴的异同? 4 比较语境下怎样去理解和而不同原则? 论述 1 以英美意象派(如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接受为例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和接受不是单一的,还可能存在创造性转化,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 有人批评某些研究将西方文艺理论生搬硬套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中国文学文本的作法弊大于利,请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中西批评传统,如何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 04年的考题 名解 三一律孟尔康赋比兴二十四诗品审美直觉王尔德平行研究 简答 中国学派发展历程及强势弱势 影响研究的定义及缺点 克伦威尔序言的意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述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民族文学在多原文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比较萧伯纳与易卜生 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2005年研究生考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Y 一,填空 1.波斯奈特代表作—— 2.《李白与歌德》作者—梁宗岱— 3.钱钟书在比较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4.忘了什么题了,好像答案是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二,名词解释 形象学 法国学派 文化研究 拜伦式英雄

三 是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一段英文,要求翻译为中文 四答 : 1.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区别 2、怎么理解“接受本身就是批评” 3. 《红与黑》中的于连从乡下进城后备受歧视,结合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外省来的年轻人”五.论述 1.意识流小说 > 2.(给了一段话,忘了是什么了,大意是阐述一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问题) 文艺理论 . 一.名词解释 有意味的形式 韵味 风骨 《沧浪诗话》 二.简答 1. 虚境与实境 2. 话语的虚构 3. 误读 4. 结构与解构 三.论述(三选二) 1. 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2. 传统语境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 论述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特点 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部分) 一、填空题 1、是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个人物,具体忘了 2、 3、 4、《源氏物语》受唐代诗人——的影响最大 10<安提戈涅〉作者——《力士参孙》作者——,《希腊古瓮颂》作者——。《太太学堂》作者—— 二、名词解释 1、间离化 2、《万叶集》 3、互文性 4、 三、韦勒克的一段英语,翻译 四、简答 1、莎士比亚笔下“穿裙子的英雄“形象? 2、比较诗学基本方法? 3、 五、论述 1、卡夫卡第一个表达了当代人的感受,开创了时代,如何理解? 2、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的比较 3、有关文化研究的问题 综合试题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果蔬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果蔬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Preservation & transportation of Fruit & Vegetable) 执笔者:汪跃华、吴富旺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园艺专业 开课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系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是否为双语否 学分数2学分 学时数总学时32 ,其中:实验(实训)0 学时;课外0 学时 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 先修课程等 后续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园艺学综合技能实践等 二、课程简述 果蔬贮藏运销学主要介绍国内外果蔬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特性、影响果品蔬菜贮藏性的因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果品蔬菜的运输与冷链流通、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主要果蔬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要点、鲜切果品蔬菜加工及保鲜、果品蔬菜的营销策略。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果品蔬菜贮藏运销的基本原理,熟悉果蔬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及商品化处理的一般技术,并具有策划果蔬营销的基本知识。这是一门以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营销学?栽培学、育种学、制冷学等多门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学科,通过课程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贮藏保鲜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今后从事生产、管理和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定生产实际问题。 (二)考核方式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拟定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 平时成绩(50%) 其中,平时成绩(50%)包括出勤率(5%)、课堂提问与讨论(5%)、知识回顾作业(10%)、实验设计作业(10%)、课堂汇报作业(10%)和调研汇报作业(10%)。 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绪论 第一节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果蔬贮藏运输业的概况 第三节我国目前果蔬贮运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第四节我国未来果蔬贮运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 第一节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 一、卫生质量 二、感官质量 三、理化质量 四、质量标准 第二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 一、感官质量评价 二、理化质量评价 三、卫生质量评价

刘若愚及其比较诗学体系(一)

刘若愚及其比较诗学体系(一) 【内容提要】 刘若愚是美籍华裔比较诗学研究家,他平生出版了八部与中国诗学有关的专着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他的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艺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全面研读刘氏专着及其论文的基础上,对其建构的比较诗学体系作了整合性的描述。 【关键词】刘若愚/国际汉学/比较诗学 刘若愚(JamesL.Y.Liu,1926-1986),美国华裔著名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学者。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又在清华研究院英文所攻读一学期,兼任荚籍教授威廉·燕卜荪(WilliamEmpson)的助教。1952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获硕士学位,指导教授为牛津大学著名诗学家包勒(C.M.Bowra)。其后,长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担任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曾任该校亚洲语言学系主任(注:夏志清:《东夏悼西刘》,载《中国时报》(台北)1987年5月25日《人间副刊》。)。 刘若愚具有深厚的汉学功底,同时精通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他长期生活在西方学术语境中,形成他观察中国文学及其理论的独特角度,通过兼采中西两种文学批评的特长,创造出理解与阐释中国文学思想的系统理论。他有关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著述有八种(《中国诗学》1962,《中国之侠》1967,《李商隐的诗》1969,《北宋六大词家》

1974,《中国文学理论》1975,《中国文学艺术精华》1979,《语际批评家:阐释中国诗歌》1982,《语言·悖论·诗学:一种中国观》1988),这些著作总结归纳他的理论思考,是他融会贯通中西文学批评主张的具体实践,他的多种著作被列为西方汉学的必读书。除了理论专着外,刘若愚还有大量的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和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作品。当前活跃在美国汉学界的学者大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刘若愚学术思想的影响。 中国学术界对刘若愚及其学术成就虽早闻其名,但未知其详,通常提及的刘氏著作仅限于《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等少数几种。本文在全面研读刘氏专着及其论文的基础上,拟对其所建构的比较诗学体系作出整合性的描述。 一、研究中国文学的三个路向 刘若愚的比较诗学体系在其1962年发表的英文著作《中国诗学》中已见端倪,这本书在英语国家和西方世界享有盛名,是西方汉学名著。作者在潜心研究各种流派的中国传统诗论的基础上,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形成自己新的诗学观念及其评诗方法,然后用西方读者易于接受的术语介绍和阐释中国传统诗学,既让西方读者感觉通俗易懂,又以其饱含西方学术素养的系统批评方法为习惯于中国传统文论术语和思维方法的东方读者拓展了视野。全书分为三篇,概括了刘若愚研究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三个路向的思考。上篇“作为诗之表现媒介的中文”,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语言文字在诗歌创作、分析与鉴赏中的

师生教学关系矩阵论

师生教学关系矩阵论

————————————————————————————————作者:————————————————————————————————日期:

师生教学关系矩阵论-中学语文论文 师生教学关系矩阵论 ■ 梁红松 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主要为教学关系,它是教育教学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改革教育教学生产关系,释放、提高教育教学生产力,应该是新课程的本质追求。重新定位师生教学关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受苏联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再加传统教育思想的历史沉淀,主客对立统一观长期占统治地位: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这种观念高度重视教师,而对学生则严重忽略。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被束缚住了。 新时期,中西文教交流日益密切,欧美教育教学理论涌入中国,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重新发现,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新课程的启动,更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视为教学的生命线。 但是,改革的深入,改革的各种问题逼迫我们更加细致透彻地分析研究师生教学关系。 教学是师生的交流互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交融。它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其结果与目的却在单方的学生:培育符合社会时代需求的“社会人”。人之初,只是具备“社会人”发展可能性的“动物人”,如不接受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就会象印度狼人一样,只是徒具人形的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教学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身生产的一部分。母亲只生了我的身,教育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符合与体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材等)的中介,浑然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教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安徽新华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业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说明:本调查表由《大学美育》课程组教师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选修该课程学生的基本状况,真实回答是唯一要求,不做最后成绩评定的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我们了解情况,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载后打印纸质稿一份,完成后,于第二次上课时交给授课教师。 院系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在你认定的选项后面画√,可以多选. 1.你的基本状况 性别 A男 B女 专业 A文 B理 C经管 D医药 E艺术 F其他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 你选修大学美育的目的 A增加审美修养 B获得学分 C其他 3. 你对大学美育课程的理解 A知识学习类课程 B思想品德类课程 C审美教育类课程 D其他 4. 你以前学习过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有 A绘画 B音乐 C舞蹈 D书法 E其它 F无 5. 你学习过美育或者美学方面的课程吗? A学习过一段时间 B深入学习过 C听说过 D从来没有 6. 你认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没有作用?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不明显 C没有作用 7. 如果你认为审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作用的话,这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拥有关于美的知识 B提升审美能力 C美化日常生活 D改变精神气质 8. 在美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B 美育影响智育的发展 C美育和智育没有必然联系 9.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B美育影响德育的发展 C美育和德育没有必然联系 10. 你对着装方面的时尚风格的看法是: A时尚的必定是美的 B时尚的不一定是美的 C时尚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美的11.在美感和性感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美感就是性感 B性感包含美感 C美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性感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D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12. 分辨一幅人体图片是属于艺术或者色情的主要依据是: A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精神方面的美感 B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快感C无法区分 13. 你希望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A分清美丑的界线 B能学到与艺术有关的知识(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C日常生活美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D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方面的知识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5.花卉生产专项技能实训教学大纲(园艺)

花卉栽培学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学分:3学分 总学时:3周,81学时,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是农学以及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综合性高的学科。它与植物学,园林设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植物气象学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生物学的一些学科相关联。它所涉及的是植物的形态、生长及栽培技术等领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季节、教学内容和生产进程,以动手操作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一些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三、教学基本要求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在掌握植物生理学及各有关花卉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全面详细的让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各类主要花卉的形态特征,栽培技术要点、繁植方法和在园林应用中等方面内容,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融合贯通,应用于生产实践。 四、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进程安排表 五、教学内容 技能实训一花卉的繁殖方法 (一)实训目的 了解不同种类花卉的繁殖方法所需要的工具及条件,掌握不同繁殖方法的技术要点。

(二)实训内容 1、种子繁殖:播种前的准备,播种时间的确定,播种方式,播种技术及操作(6学时) 2、扦插繁殖:扦插的方法,扦插的时间,扦插条件(9学时) 3、压条繁殖:压条的方法和技术要点(4学时) 4、分生繁殖:分生繁殖的方法和技术要点(4学时) 5、嫁接繁殖:繁殖的技术要点。(4学时) (三)实训时间及方法 教学时间:3月份左右。 教学方法:阶段式教学、分散教学。 技能实训二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 (一)实训目的 了解花卉的生长特性,掌握不同种类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 (二)实训内容 1、整地作畦:整地的深度、作畦的大小。(2学时) 2、繁殖(8学时) 3、间苗的时间。(2学时) 4、移植的时间,移植的方法,移植的步骤。(6学时) 5、灌溉的时间,灌溉的方法,灌溉的次数。(4学时) 6、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方法(2学时) 7、中耕除草(2学时) 8、整形修剪:整形方式,修剪的技术措施(摘心、除芽、折梢、曲枝、去蕾、修 枝等)(10学时) (三)教学时间与方法 教学时间:3 -6月份 教学方法:阶段式教学、集中教学。 技能实训三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 (一)实训目的 掌握盆栽的方法和盆花在温室中管理措施。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是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美和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1320017《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花卉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以花卉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其经营管理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同时更加体现热带和亚热带特色花卉,湛江花卉出口种类与栽培及加工技术,主要是种类认识和湛江特色花卉栽培技术,为培养高等的花卉栽培和生产管理,美化现代城市和改善生活环境,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花卉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园艺专业学生从事城市绿化和美化及其栽培的重要课程,是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一个现代化城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具有活力的新兴和经济增长点,对改善和美化现代城市和居住环境美化和提高生活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重点介绍热带和亚热带花卉分类、种类、最为流行花卉种类、出口花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高以及热带-亚热带花卉栽培技术,花卉产品出口质量要求,花卉在园艺中应用方式和发展前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和亚热带花卉分类,初步掌握并能识别常见花卉种类或品种300种,能够掌握花卉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熟练掌握花卉的分类,每一种类的栽培技术,同时掌握具有特色的热带花卉重要栽培技术,实习1周,使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结合,使学生能亲自操作,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园艺管理人才。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学是先修课程,熟练掌握植物分类和植物观赏特性,则更加有利于学习花卉学课程。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花卉学概述、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综合分类法(4学时) 第一节;花卉学概述 花卉定义(A);花卉学定义(A);花卉作用与效益(A)。 第二节:目前花卉发展趋势 花卉畅销的原因分析(A);花卉的发展趋势与方向(A)。 第三节:花卉分类 草本花卉:一、二年生草本花卉(A);多年生作一、二年生草本花卉(A); 宿根花卉(A);球根花卉(A);兰花花卉(A);水生花卉(A);蕨类植物(A); 仙人掌和多肉植物(A)。 观叶花卉植物:阳性观叶花卉植物(A);阴性观叶花卉植物(A)。 地被花卉植物:阳性地被花卉植物(A);阴性地被花卉植物(A)。 木本花卉;乔木类(A);灌木类(A);藤本类(A)。 观果类花卉:草本观果类花卉(A);木本观果类花卉(A)。 造型花卉植物:定义(A);造型花卉植物标准(A);种类(A)。 第四节花卉学综合分类法及其表达式 花卉的综合分类法依据(A);花卉学综合分类法表达式(A);实例分析(A)。 作业1 请写出你认识的10种(不同科)花卉名称,并用花卉综合分类法进 行分类。 第二章主要花卉种类和品种图片上的介绍与识别(2学时) 第一节主要花卉种类和品种 观花类(A);观叶类(A);观果类(A);观茎类;观刺类;观根类;阴性观 叶花卉植物类(A)、阳性观叶花卉植物类(A);有毒类(A);果树类(B)。 第二节图片上介绍与识别花卉 热带和亚热带常见的花卉种类介绍(多媒体)(A);主要观赏特性(B),主要 繁殖方法(A)。 第三章花卉的扦插繁殖,花卉的培养土及栽培基质的配制(4学时)

花卉栽培学教学大纲

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主要授课内容是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花卉的繁殖;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常见花卉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的装饰与应用;花卉生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花卉栽培学,是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将要从事花卉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和科研的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生产、应用、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主要内容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栽培的多种花卉,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花卉生产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花卉的繁殖技术及花期调控技术,熟练掌握多种常见栽培花卉的栽培技术。学习中强调技术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时数 32学时 (五)教学方式 多媒体讲授法,视频法 (六)适用对象 园艺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点: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栽培学的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定义 ⑵花卉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⑶花卉的作用 ⑷我国花卉业概况 ⑸世界花卉业概况 考核要求: 1明确花卉的定义及花卉栽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花卉的重要作用、我国花卉业概况、世界花卉业概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花卉业及世界花卉业概况;实验与实践内容:调查当地花卉业现状。

第二章花卉分类与识别 教学要点: 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识别常见120种花卉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的基本要求:了解花卉的地理分布,掌握花卉的几种分类方法。 1教学重点与难点:花卉的分类。 2实验与实践内容:常见花卉的识别与分类。 考核要求: 1. 自学指导:查阅并了解世界主要商品用花卉的种类及品种及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第三章花卉栽培设施构造及设备使用 教学要点: 熟悉温室内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时数: 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日光温室内外结构 第二节花卉生产设备的使用 ⑴花卉栽培设施概述 ⑵温室的作用、类型、结构、设计、内部设备 ⑶塑料大棚的作用、类型、结构 ⑷荫棚的作用、类型、结构 ⑸其它栽培设施的作用、类型、结构 ⑹花卉栽培常用器具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考核要求: 1了解温室的各种类型及构造 2了解温室建造设计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3熟悉温室内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花卉栽培常使用器具的使用方法 因为本章内容在上一学期的设施园艺里有详细的介绍,所以让学生下去自主复习。 第四章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要点: 了解设施内小气候特点与影响因素,才能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⑴花卉的有性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⑵花卉的无性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分生繁殖、压条繁殖、组培繁殖、孢子繁殖

矩阵论课程教学大纲

《矩阵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xxxxx 课程中文名称:矩阵论 课程英文名称:Matrix Theory 课程性质:学位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专业:工科各专业 开课学期:1 总学时:36学时 总学分: 2学分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矩阵论是线性代数的后继课程。在线性代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欧氏空间与酉空间以及在此空间上的线性变换,深刻地揭示有限维空间上的线性变换的本质与思想。为了拓展高等数学的分析领域,通过引入向量范数和矩阵范数在有限维空间上构建了矩阵分析理论。 从应用的角度,矩阵代数是数值分析的重要基础,矩阵分析是研究线性动力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矩阵理论的实用性,对于矩阵代数与分析的计算问题,利用Matlab计算软件实现快捷的计算分析。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掌握本科阶段线性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矩阵理论的相关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还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矩阵的相关理论,会证明简单的一些命题和结论,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掌握一些有关矩阵计算的方法,如各种标准型、矩阵函数等,为今后在相关专业中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8学时 1. 理解线性空间的概念,掌握基变换与坐标变换的公式;

2. 掌握子空间与维数定理,了解线性空间同构的含义; 3. 理解线性变换的概念,掌握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二) 内积空间 6学时 1. 理解内积空间的概念,掌握正交基及子空间的正交关系; 2. 了解内积空间的同构的含义,掌握判断正交变换的方法; 3. 理解酉空间的概念,会判定一个空间是否为酉空间 4. 掌握酉空间与实内积空间的异同; 5. 掌握正规矩阵的概念及判定定理和性质。 (三) 矩阵的对角化与若当标准形 6学时 1. 掌握矩阵相似对角化的判别方法; 2. 理解埃尔米特二次型的含义; 3. 会求史密斯标准形; 4. 会求若当标准型。 (四) 矩阵分解4学时 1. 会求矩阵的三角分解和UR分解; 2. 会求矩阵的满秩分解和单纯矩阵的谱分解; 3. 了解矩阵的奇异值和极分解。 (五) 向量与矩阵的重要数字特征4学时 1. 理解向量范数、矩阵范数; 2. 有限维线性空间上向量范数的等价性; 3. 向量范数与矩阵范数的相容性。 (六) 矩阵分析 4学时 1. 理解向量和矩阵的极限的概念; 2. 掌握矩阵幂级数收敛的判定方法; 3. 理解矩阵的克罗内克积; 4. 会求矩阵的微分与积分。 (七) 矩阵函数 4学时 1. 理解矩阵多项式的概念; 2. 掌握由解析函数确定的矩阵函数; 3. 掌握矩阵函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所有授课内容,均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案采用PowerPoint编写,教师使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niversity Aesthetic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1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学院航服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要求了解美育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和美育的关系。 2、第二章要求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以及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了解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3、第三章要求了解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风光美的三种类型和风光美的构成;掌握风光美的主要风格。掌握人的美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生活美、社会环境美的构成。 4、第四章要求艺术美和科技美之间的区别。了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以及科学美、技术美的本质特征。 5、第五章要求掌握审美的四种基本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第六章要求了解艺术的分类和社会功能。 7、第七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以及它的虚构问题是什么。 8、第八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 9、第九章要求了解形象思维的定义,掌握它的特点以及一些潜思维与灵感的关系。 10、第十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构成的细节,了解它的结构与情节。 11、第十一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比较诗学论文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浅析比较诗学中的中国唯美主义作者:顾一一学号:16789279 院、系: 专业班级: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浅析比较诗学中的中国唯美主义 摘要 文章借助于比较诗学,探讨了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文章认为,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现代中国历史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典诗学中同类观念的话语特征。中国现代文坛对唯美主义的引进是与新文学的产生同时进行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为众多中国现代诗学观念创始者所持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命题在他们的文论中随处可见,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艺术的本身无所谓目的”、“这没功利心便是艺术的精神”(郭沫若);“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郁达夫);“艺术是为艺术而存在的”(梁实秋);“美术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朱光潜)等。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是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广泛影响的产物,同时也不能低估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先在结构”的作用和历史语境的制约。 关键词:唯美主义现代中国语境古典诗学为艺术而艺术 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美主义思潮的产生对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的全面介绍和借鉴主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代表可推创造社的郭沫若和郁达夫。作为对传统的“载道”文学观的反拨,前期创造社作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创造社的代表人物郭沫若在艺术的目的、艺术的功利等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对唯美主义的衍生和借用。他首先批评了艺术上的功利主义,“假使创作家纯以功利主义为前提从事创作,都是文艺的堕落,隔离文艺精神太远了。他进而提出文学的无目的论,“艺术的本身无所谓目的,……文艺如春日之花草,乃艺术家内心之智慧的表现。”此外,郭沫若还有其他唯美的观点偶尔一现,“毒草的彩色也有美的价值存在,何况不是毒草。”川赞美毒草的美艳,这可谓绝对的对艺术美的追求。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郭沫若在否定艺术的目的和功利时,其言辞之明确、语气之肯定都与西方唯美主义者极为相似。 创造社其他成员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的观点虽然比郭沫若缓和得多,但他们的唯美主义倾向也非常明显。郁达夫认为,“艺术所追求的是形式和精神上的美,我虽不同唯美主义者那么持论的偏激,但我却承认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成仿吾则主张:“文学上的创作,本来只是出自内心的要求,原不必有什么预定的目的”,“至少我觉得除去一切功利打算,专求文学的全与美,有值得我们终身从事的价值之可能。”因追求文学的全,

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所在院(系、所) 适用专业 填表日期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制

课程编号:(请用4号字填写) 课程名称:(请用黑体4号字填写) 英文名称:(请用4号字填写) 开课单位:(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开课学期:(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课内学时:(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教学方式:(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适用专业:(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考核方式:(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预修课程:(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三、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注:此项没有的不填)(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四、教材(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主要参考书(序号,编著者姓名,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出版日期) (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大纲撰写负责人:(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授课教师:(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

课程编号:000109 课程名称:矩阵论 英文名称:The Theory of Matrices 开课单位:081(理学院数学系)开课学期:1 课内学时:60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工科各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预修课程: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矩阵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某些应用,重点是线性空间及其映射、变换,以及矩阵运算等。难点是理解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 λ矩阵在相抵下的标准形和矩阵算子范数等抽象概念以及计算线性映射在基下的矩阵、- 的各种因子分解等。通过本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阐述和论证,培养研究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数学素养。在重视数学论证的同时,强调数学概念的物理、力学等实际背景,培养研究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矩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开展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线性空间与内积空间(8学时) 1.1 预备知识:集合·映射与数域 1.2 线性空间 1.3 基与坐标 1.4 线性子空间 1.5 线性空间的同构 1.6 内积空间 第二章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8学时) 2.1 线性映射及其矩阵表示 2.2 线性映射的值域与核 2.3 线性变换 2.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5 矩阵的相似对角形 2.6 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 2.7 酉(正交)变换与酉(正交)矩阵 第三章λ-矩阵与矩阵的Jordan标准形(8学时) 3.1 一元多项式 3.2 λ-矩阵及其在相抵下的标准形3.3 λ-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和初等因子 3.4 矩阵相似的条件 3.5矩阵的Jordan标准形 3.6 Cayley-Hamilton定理与最小多项式 第四章矩阵的因子分解(8学时) 4.1 初等矩阵 4.2 满秩分解 4.3 三角分解 4.4 QR分解 4.5 Schur定理与正规矩阵 4.6 奇异值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