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5伯牙绝弦答案

25伯牙绝弦答案

25伯牙绝弦答案
25伯牙绝弦答案

6.用文中的话说明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7.仿写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8.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5伯牙绝弦

6.用文中的话说明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7.仿写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8.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

明代小说家

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收在中。由于这个传说

,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伯牙绝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伯牙绝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课前热身:这节课我要和我们六(1)班的同学给各位领导老师献上一节精彩的课堂,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好,有点我们六(1)班的味道。那么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到来。(掌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 填空:,天涯若比邻。 相识满天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 ,欲觅知音难上难。

谁能起来把它们补充完整啊?(分别抽学生) 补充完整后学生齐读》 师: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以上这几句古诗都是描写什么的呢?生: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师:自古以来纯真的友谊被人们所歌颂、所颂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就是描写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师:板书:伯牙绝弦,(出示课件) 二、理解课题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生:伯牙绝弦。(师适时评价、纠正。再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个题目中绝的意思。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把自己认为 难度较大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懂 生:自由读 师:哪个同学起来读一遍 生1:读,生2:读。 师: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声音哄亮,读得很有感情,读出古文 的味道)古文和现代文不同,读古文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该停顿的地 方要停顿。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现在老师也想读一读怎 么样啊师:范读 师:请同学起来读。 生1,生2.(适当评价,适当给以掌声,读古文不但要注意节奏 和停顿,还要注意读出感情)

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发表于前天 12:42 |只看该作者 【教师简介】 张聪,男,1983年11月出生,现就职于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具有开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获“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第一届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智慧奖”,所执教的《古诗两首》一课被教育部评为“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发表论文及教学设计多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5课 伯牙绝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张聪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二、教学目标: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版

揭题导入 1、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好听的乐曲,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不仅好听,它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2、师: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后来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 3、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 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介绍背景,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 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准哉”和“兮” 师:课文当中有哪些字音特别难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预设哉”和“兮” 生:善哉——,峨峨兮—— 师:读得真准!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 师:哉字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怎么读呢?

(出示原文,二、三句字体变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颇有古文的味道) 【指导读好语气词,突破了本篇古文朗读教学的难点。】 2、师: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 (一生读全文。) 师:真不简单!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注意到了词句间的停顿,真不错!谁再来? (再请一生读全文,生读得流利且抑扬顿挫。全场掌声。) 师:不仅同学们给你掌声,在座的老师们也给你掌声了,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卧虎藏龙呀!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师:咱们来合作比赛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学生听了老师的朗读后语调、语速发生了变化。) 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 (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 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 (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 (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 师:善哉!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

25.伯牙绝弦

25.伯牙绝弦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心赵华目标: 1.在读通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并初步学会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重点: 1.把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学会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朗读。 准备:课件、布置课前预习 课时:1课时 过程: 课前活动:(2分钟,第二分钟) (出示词语,自由读、齐读、轮读引导积累) 徐徐清风、淙淙流水、依依杨柳、茵茵芳草、皎皎明月、灼灼霞光、皑皑白雪、绵绵春雨 一、导入:(3分钟,第五分钟) 1.(出示音乐《高山流水》)师:“我请大家欣赏一首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听到这样一曲音乐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它的特点。” 2.师导语引入:“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6分钟,第十一分钟) 1.自由大声读课文3遍,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并指名读: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指名生读全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后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调) 4.指导读出节奏:“文言文与我们的白话文不同,我们不仅要把它读通顺还得读出它特有的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出示标了节奏的文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生勾出节奏并自由练习。(2)师配乐范读,生小声跟读。 (3)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引导读悟: (1分钟,第十二分钟) 1.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谁能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是谁为谁绝弦?”(伯牙再也不弹琴了。伯牙为子期绝弦。)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于是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还向世人宣告了什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6分钟,第十八分钟) 3.(1)师:“何为‘知音?’简单说就是相识还必须相知的朋友。那请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子期和伯牙是知音呢?” (生自由读后知名交流,并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第25课《伯牙绝弦》练习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 弦()兮()哉()谓()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 娥()眩()渭()秦() 蛾()舷()猬()奏() 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 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 绝再,重新 鼓于是,就 复断 若弹 乃说,道 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通过反复吟诵,我们可以到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__________的心情。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句中的“知音”是指__________把__________视为知音。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卡以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__________(用成语概括)。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九、你知道吗(文化常识)?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_”,用“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明代小说家__________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__________》,收在《__________》里。 十、理解感悟。 (一) 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如“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宋代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再如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些诗都是写琴曲的高妙,听琴的乐趣,或者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等。1.解释诗句中加点的字义。 (1)春风满面皆朋友() (2)千载朱弦无此悲() (3)欲觅知音难上难() (4)感此怀故人() 2.再写出两句写知音难觅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翻译线面的诗句。 (1)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 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 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弦()哉()兮()峨() (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2、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 。 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4、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 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 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讨论。 Α: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 a、查字典。() b、看注释。() c、联系上下文() 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Β、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 С、课文我读了,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 a、大声得朗读。() b、先读,读熟后再看课文注释和查字典。()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8题;共42分) 1. (5分)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 再在 现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次 ________此 ________三 2. (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鼓琴善听善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音泰山流水 3. (6分)一一对应,选一选 A.好像B.再,重新C.于是,就D.断 E.弹 F.说,道 绝 ________ 曰 ________ 鼓________ 复________ 若________ 乃________ 4. (10分)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5. (1分)读课文《伯牙绝弦》,按要求补全句子。 伯牙遇到子期就像________。(补充比喻句) 6. (3分)给划线的字断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 A.假若;B.若是;C.像。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________ A.读;B.想到、提到的;C.怀念。 ③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_______ A.再;B.打击;C.复习。 7. (6分)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A.擅长,长于 B.好,表示赞同 C.言行、品质好 D.容易,易于 E.办好,弄好 F.熟悉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③这个叔叔很面善。________ ④心怀不善。 ________ ⑤他这个人狡猾善变。________ ⑥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________ 8. (5分)补写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 (2)________,皆兄弟也。 (3)四海之内存知己,________。 (4)相识满天下,________。 (5)________,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莫逆之交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3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按拼音写汉字 gǔ qín shàn tīng shàn zā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ài shān liú shuǐ zhīyī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字词解释(解释划线的词) 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乃破琴绝弦。________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 志

在高山。________ 3.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鼓琴 善听 善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知音 泰山 流水 4.一一对应,选一选 A.好像B.再,重新C.于是,就D.断 E.弹 F.说,道 绝 ________曰 ________鼓________ 复________若________ 乃________ 5.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A.擅长,长于 B.好,表示赞同 C.言行、品质好 D.容易,易于 E.办好,弄好 F.熟悉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 ③这个叔叔很面善。 ________ 6.形近字组词 峨________ 弦________ 谓________ 泰________ 娥________ 眩________ 渭________ 秦________ 7.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A.擅长,长于 B.好,表示赞同 C.言行、品质好 D.容易,易于 E.办好,弄好 F.熟悉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

伯牙绝弦教案[25.伯牙绝弦教案doc]

伯牙绝弦教案[25.伯牙绝弦教案doc]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 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下载到班班通桌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之间有哪些难忘的经历?(指名说一说)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 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课题:《伯牙绝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 学科:小学语文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鉴赏水平高超,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于是把琴摔碎,立志终身不再弹琴。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择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感受艺术的美好。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今年来的插班生,学生语文水平良莠不齐,作为六年级学生,这是他们第二次接触古文,虽说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但他们已有一些文言文、白话文的阅读基础。而且从文字上看,本文比较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属于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设计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美读引进课堂,“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理解“知音文化”的丰富和玄妙。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搜集伯牙子期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背诵。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猜读的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理解“知音”,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知音之情。【教学难点】:理解“知音”,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琴曲《忆故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候课时间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25《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第一课《伯牙绝弦》。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全文共七十七字,五句话。一句为起,二、三、四句顺承而下,五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这篇课文的教学:一是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三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能够有感情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2)交流、探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中华经典诗文。 (2)积累中华经典诗文的兴趣。 (3)感受朋友之间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法:使用自然景物、人物图片、《伯牙绝弦》等音乐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激发情感,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文章,对文言文进行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从而突出本文重点。 2.教法:交流、讨论的“谈话法”:采用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产生答案,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点拨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伯牙子期的真挚友情。此外还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语文常用教学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教案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 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版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 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揭题导入 1、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好听的乐曲,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不仅好听,它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2、师: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后来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 3、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 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介绍背景,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 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准哉”和“兮” 师:课文当中有哪些字音特别难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预设哉”和“兮” 生:善哉——,峨峨兮—— 师:读得真准!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 师:哉字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怎么读呢? (出示原文,二、三句字体变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颇有古文的味道) 【指导读好语气词,突破了本篇古文朗读教学的难点。】 2、师: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 (一生读全文。) 师:真不简单!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注意到了词句间的停顿,真不错!谁再来? (再请一生读全文,生读得流利且抑扬顿挫。全场掌声。) 师:不仅同学们给你掌声,在座的老师们也给你掌声了,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卧虎藏龙呀!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师:咱们来合作比赛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学生听了老师的朗读后语调、语速发生了变化。)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25课 伯牙绝弦 同步测试A卷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25课伯牙绝弦同步测试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咬文嚼字馆。 (共1题;共5分) 1. (5分)给下面句子中”善”选择正确义项。 善:A.善良;B.擅长,长于;C.好,表示赞同;D.熟悉;E.容易。 (1)钟子期善听。________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3)这个人看起来来者不善。________ (4)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面善。________ (5)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________ 二、词语游艺厅。 (共3题;共27分) 2. (15分)划分文言文的节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 (6分)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A.擅长,长于 B.好,表示赞同 C.言行、品质好 D.容易,易于 E.办好,弄好 F.熟悉 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③这个叔叔很面善。________ ④心怀不善。 ________ ⑤他这个人狡猾善变。________ ⑥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________ 4. (6分)字词解释(解释划线的词) ①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 ②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 ③伯牙所念。________ ④乃破琴绝弦。________ ⑤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 ⑥志在高山。________ 三、句子训练营。 (共1题;共5分) 5. (5分)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 再在 现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次 ________此 ________三 四、课文阅读吧。 (共1题;共13分) 6. (13分)理解运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______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 教学要求: 1.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中华传统经典诗文,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的魅力,感悟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 首先进行我们的课前2分钟。读一读古今交友的名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吧。 首先,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听,很多同学都叫出了曲子的名字《高山流水》,看来大家在音乐方面是有一定素养的。在这曲声里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伯牙绝弦。(板书课题) 简介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俞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精通音乐,被称为“琴仙”。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公之命出使楚国,公事办完往回走的时候,走到汉阳江口,正值八月十五。月明风清,他不禁抚琴一曲。正是这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回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因为音乐而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 二、整体读文,理解文意 1.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努力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声音宏亮。

2.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1人读。指名评价(你做到了字音正确,停顿也不错。)出示:善哉,峨峨兮 1)“哉”和“兮”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两个词再读读吗? 2)你在读的时候,注意了语气词的停顿,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范读。你们都来试一试。 3)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4)一口气把全文读一读。 3.其实,我们还可以读的更好。请看这六个字,(出示:善、善、念、必得之、谓、乃)在注释里没有。你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a.擅长、善于。 B.表赞叹之义。) 小结:一个“善”字竟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一字多义的现象古文中很常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注意积累。 (c、念:心里想到的东西。D、必得之:钟子期都能道出伯牙心里想的。)(e、谓:认为,觉得。F、乃:于是,就) 师生对读,同学对读。练习背诵。 4.文章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先自己练习,再指名说一说) 5.同桌同学试着像他们这样,一人读,一人翻译。 三、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一)初识“知音” 1.伯牙和子期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情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中秋夜晚。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禁发出赞叹:“……”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不禁由衷地赞叹:“……” 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听得出来吗?老师是伯牙,你们是钟子期,你能不能听出我伯牙志在哪里,并由衷地发出赞叹。

25《伯牙绝弦》详案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背诵积累课文。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题意。 1.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学好古诗文有助于我们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语文素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 2.出示课题:《伯牙绝弦》(“弦”字正音) 伯牙何许人也?有谁知道?(春秋时楚国人,后做了晋国的上大夫,著名的琴师,擅长弹古琴,距今2000多年了) 3.你们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吗?这里为什么用“绝”而不用“断”呢?让我们走进这篇带着传奇色彩的文言文故事中,去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感受韵味 1.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跟学习古诗词一样,首先要反复诵读,注意停顿与节奏,读出韵味来。(出示:文言文之“读”——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韵味)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注意停顿。 2.请一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解决难点一:“哉”“兮”是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啊!呀!”读的时候都要注意停顿。 解决难点二:“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正确停顿。 3.请一位同学读或者老师范读后,再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读懂内容。 (一)整体感知,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韵味了。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学懂文言文,理解它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出示:文言文之“解”——利用注释与工具书,理解文意 2.学生利用注释试着说说意思。 3. 哪些地方你读懂了,还有哪些不懂?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把学生不懂的写在黑板上) (二)细学课文 1.出示: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着重理解:“善哉”的“善”和“善鼓、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出示字典上的关于“善”的几种意思,让学生进行选择。说说句意。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又何以见得?师出示句子,学生理解。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哪个字表现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雄伟的景象?齐读。 还有哪一句能说明子期善听?生理解此句。怎样读才能读出江河的宽广(浩浩荡荡) 4.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吧,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里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学生说:明月,清风……) 5.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志在白雪……你会怎么赞叹的? (放音乐)学生拓展练习,交流: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 6.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悲伤也罢,开怀也罢,伯牙心中所想的一切,谁能懂得?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他们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可见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知音。 7.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他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师补充资料) 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学生接)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

伯牙绝弦教案完整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品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会读会写文中出生的生字新词,积累中华经典诗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读通读懂文言文。 6、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 《内容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中的一篇文言文。本文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话。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所选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本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而且他们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本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能说出“绝、善、峨峨、洋洋”在文中的意思。 2.会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课件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读准字音、读准词句的目的。 2.针对目标2和目标3,通过课堂提问,看学生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否准确说出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水平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法、学法 教法:使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解题: 师:古今中外有很多交友的名言,谁记得?——生汇报 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讲的就是因艺术的魅力而成为好友的故事,并且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伯牙绝弦》。 二.板书课题。 谁来读题,(生读,)不够自信。读准“弦”。(生再读)好,清晰响亮,字正腔圆,像他这样齐读课题。《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这也是我们小学以来学的第二篇文言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文言文的方法吗?生谈学习方法。(大家说的方法都很好,我们能够反复诵读加揣摩,或者联系上下文,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等等,)师小结: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短短的五句话但不好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是怎么停顿的,画出停顿符号。 3、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谁4、指名读。能第一个读给大家听,(生读)真是让我叹为观止,读的这么准确通顺。(一生读停顿读得好)了不起,第一读准确不算,还读出古文的味道来。同学们,我们也来读读,除了读准确,我们也要读出古文的韵味来(生齐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