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

改革实践

创新农业“走出去”

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

摘要:农业“走出去”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要,同时已成为了重要的外交资源。当前我国农业“走出去”发展喜忧参半。当前,传统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模式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注重金融支持模式的创新和金融服务的引导,破解“资金融通”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创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外交方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等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将逐渐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在此过程中,农业将始终是争夺全球话语权的重要领域,农业“走出去”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要,同时已成为了重要的外交资源。

*本文为中国农村金融论坛内部课题“金融推动农业‘走出去’研究”的部分成果,中国农村金融论坛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发起。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课题组组长为杨易,课题组成员包括祝自冬、陈瑞剑、尹燕飞、杨光、于敏、姜晔、刘建玲、许勇。感谢论坛评审人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农业“走出去”发展喜忧参半。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农业“走出去”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2011年开始,中国非金融类农业对外投资的年均投资增长量为12.5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8%,远高于全行业14.3%的平均增幅。金融类农业对外投资增速更快,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0-2014年的涉农海外并购多达185亿美元,远高于2010年的存量值20.29亿美元。

与投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农业对外投资占总体对外投资存量比重仍不到1%,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不相符,也与其他大国建立全球利益的产业投资结构有较大偏差。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是农业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金融服务亟待充当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探路人”,成为农业企业国际合作的“引导员”。其一,相对于国内来看,境外农业投资生产规模大,更加重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入,不仅周期长,不确定性也更强,需要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和更为稳妥的风险管理。其二,农业较其他行业敏感度高,“走出去”起步晚,涉农企业对境外资本运作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抵押担保难度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走出去”更加需要金融支持,更需要金融支持模式的创新和金融服务的引导。

一、传统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模式面临的困难

传统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涉农的间接融资主要以贷款为主,政策性银行通过支持农业项目“走出去”,较好地充当了“敲门砖”角色;商业银行通过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结算等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总体来看,直接融资体量较小,如中非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基金、中加资源投资基金、中日环保基金等第一期融资总额仅30亿美元①,规模有限且未专门针对农业行业。

①李若谷:《构建新形势下的“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改革实践】

(一)企业融资需求增长与银行风险控制的矛盾凸显

问卷调查发现①,90%以上的企业把资金列为境外投资过程中最主要需求。在融资过程中,银行通常需要企业将国内土地、厂房作抵押,一般只能以评估价值的30%至40%进行放贷,如有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可将贷款额升至80%。政府性担保公司担保费用大致为贷款的4%,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收费更高,且大多还要求贷款企业提供15%左右保证金,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和融资难度。其次,企业融资并购后从银行再借钱难。被调研有并购的企业一半以上通过无融资收购和杠杆收购完成,此两种方式使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在并购完成后扩大生产需进一步融资,但在并购刚完成时其负债率达峰值,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通常在此时期降低再贷款额度。58%的对外投资企业倾向于通过“合伙”模式以降低自身资金投入,但自有资金占比下降,可贷资金降低,且从银行贷款的融资手续更加复杂。

(二)融资“难”比融资“贵”问题更突出

融资成本高是各行业投融资的老大难问题。但调研发现,许多成长性和获利能力好的项目,完全有能力用现金流负担当前融资成本,却止步于各种融资门槛。鉴于产业特点和企业实力因素,农业“走出去”在实践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相对更突出。从政策性银行来看,截至2014年底,农业部共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推介346个(642亿元)对外农业合作贷款项目,批贷项目86个(227.2亿元),其中仅12个境外投资贷款项目获贷,贷款总金额24.78亿元,仅占获贷资金的10.91%。这些项目推荐之前已经从产业导向考虑进行了一轮筛选,否则获贷比例将更低;从商业银行来看,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涉及境外投资项目企业获得过商业银行贷款寥寥无几,普遍原因是企业能提供的抵押担保物难以符合贷款条件。从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获得直

①此部分的数据与分析结果来自2015年5-7月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开展的金融“走出去”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广西、四川、江西、河南的18家农业“走出去”企业,发放问卷18份,回收15份,回收率83%,以期更有针对性地了解银、企双方对贷款的具体要求和需求。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接融资难度较大,广西某木薯淀粉公司负责人表示,曾多次向风险投资公司寻求直接投融资,但由于对方提出需共享的收益率大幅压缩了企业直接利润空间,融资计划未能达成。

(三)政策性银行金融服务未与多元化融资需求匹配

政策性银行作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直接推动者之一,提供的贷款比商业银行更具优势,如利率低(根据项目和贷款品种可低1%-3%)、期限长(重大项目可达10年以上),获贷后资金使用和还贷程序较为简便等。但在面临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硬约束方面并没有特殊待遇,风控要求并不比商业银行低,这对发挥战略导向作用和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带来了挑战。其次,据调查问卷结果,64%的企业希望政策性银行加强结算环节业务和服务,84%的企业希望加强融资贷款服务,72%的企业希望可以获得更多信用担保服务。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涉农投资业务品种主要有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及境外投资贷款,直接融资服务、资金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尚未完全匹配企业需求。

(四)企业抵押资产、信用资源未能有效联通

农业企业“走出去”时投资风险增加,其融资需求必然发生新变化。一是企业境外资产无法作为有效抵押物获得贷款。问卷结果显示,63%的“走出去”企业倾向于使用境外资产作为抵押,希望把境外的土地、厂房、设备盘活,但国内银行对其估值难度大,对于境外资产抵押获得境内贷款尚在探索中。二是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内母公司的信用评级未能在境外推广和接受,难以参考这些信用资料为境外新公司建立信用记录,制约了境外公司(控股公司)的融资能力。

(五)企业利用市场手段和金融服务规避风险能力不足

企业运用有偿金融服务手段规避风险意识不强。“走出去”企业在对外农业投资中,对于如汇率汇兑、利息双重征税等风险先期考虑不足,运用有偿

【改革实践】

风险管理手段(如掉期)防范金融风险意识不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小型企业“走出去”趋向于选择实力相当的企业“抱团出海”,缺乏大企业牵头,抗风险能力较低,风险分担机制难以常态化。此外,54%的调研企业投资至中东欧、东南亚等地,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法律健全程度较低,面临违约风险。农业投资除了本身的弱质特点外,还附带对外投资不确定性及由此增加的隐性成本。

二、创新支持模式构想

当现代金融在境外“邂逅”最传统的农业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必定是错综复杂的,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复杂问题,需要从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着手,但目前农业“走出去”形势迫在眉睫,标本兼治难度较大,需基于现有条件探索农业“走出去”的创新金融支持模式。

为确保研究的客观、中立、全面,我们分别从融资服务需求端的企业,以及供给端的金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包括与典型省份“走出去”企业座谈和问卷调查,与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等代表性金融机构开展座谈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的创新模式,这些模式主要从参与主体、援助促进投资、部际合作、政企结合、风险控制、货币流通等角度思考,以期对涉农境外合作的资金融通提供参考。

(一)参与主体:成立市场化的农业对外投资产业基金

由“走出去”参与主体设立农业对外投资产业基金,加强非传统业务对农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基金可分两个层面,一种以财政资金为主,瞄准农业对外投资公益性质较强的项目投资;一种以社会资金为主,瞄准盈利

①座谈会的成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粮集团、中农发集团的部门负责人,对参会负责人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性较强的项目,根据项目可灵活加入参与人。初始资金可由财政、金融机构资金以及中粮和中投等企业资金组成,其他部分可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由市场化的管理公司发起成立。对于贸易为主的农业企业,可实行无抵押担保,以股权投资和债券委托贷款给企业,链接企业的产供销。对于境外投资型企业,通过股权的方式注入资金,参与部分经营管理,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调动社会资金的积极性。基金用途主要有:支持海外并购,为大型企业的融资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境外园区建设,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开发建设合作园区。

此模式的突破在于:第一,打破传统的信贷方式。用股权的方式直接注入资本金,一般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控制风险。第二,更加符合农业对外投资产业运行周期。产业基金开展股权投资期限长于银行借贷期限,有利于全方位、全产业链支持,可更为有效地规避各环节的资金衔接风险。第三,具备发债的功能。目前传统银行的借贷业务面临瓶颈,趋向于投资银行业务,设立农业对外投资产业基金是有益尝试。第四,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可有效调节企业可用资金结构,降低企业对海外经营项目出资率,提高信用等级和经营效率。

(二)援助促投资:构建援贷投结合的平台公司、加强农业援外和产业项目相互衔接

构建援贷投结合的平台公司。促进援助与农业企业对外合作有机结合,推动援外道路交通、港口码头、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企业对外农业合作项目配套。中方企业可与当地共同设立“农业对外投资平台公司”,将有投资意向企业、所在国企业或政府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示范中心为例,在其度过建设期和运营期,达到可移交受援国的条件下,将示范中心所有权作为所在国资产入股平台公司。作为平台公司的组成部分,在中方项目的试养、试种阶段,援外项目发挥公益性质的同时,作为平台公司组成部分而发挥盈利性,盘活了援外示范项目。这种合作方式符合对外投资平台建设的大趋势,可推进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的战略性、公司化、市场

【改革实践】

化建设。平台公司在推进中方企业对投资国农业项目共建基础上,可发展成为此国吸引全球项目投资的管理公司。

促进援外项目与农业产业项目的结合。在已运营和在建的援外项目基础上,积极引导中资企业开发、培育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实现援外项目向产业项目的转化,开拓农业“走出去”的快通道和新方式。对于在境外获得国内金融机构支持、成功实施“走出去”的企业,可优先承建援外项目,利用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与成果,支撑援外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部际合作:设立政银结合的财政支持项目双选模式

目前农业部与银行的项目合作,主要是把项目定向推介给一两家政策性银行,项目零散且贷款成功率不高。采用“项目选银行,银行选项目”的双选方式,可以发挥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低的优势,发挥民营银行方式灵活的优势,为“走出去”项目提供更为差异化的选择,以竞争促进服务效率。

第一步,农业部按国家政策制定项目评价标准,选定多家政策性和商业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对融资补贴的方式和比例进行约定。第二步,境外涉农企业向农业部申报项目,农业部按同时符合国家战略和商业利益标准进行审核评估价格,按照项目规模、需贷额度等推荐给不同类型银行。第三步,签约银行与企业项目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合同后向农业部报备并定期报送贷款余额。第四步,农业部按各签约银行在项目清单内的加权贷款余额拨付补贴。此模式将建立多对多的银行与企业互选模式,形成一种竞争性安排,不仅能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还能防止补贴扭曲利率,促进金融服务的改善。

(四)政企结合:构建大型并购应急行动机制

当前全球农业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重量级的跨国并购项目骤然增多,如孟山都等上游跨国农化巨头及ABCD等大型下游粮商驱动的全球兼并重组,对全球农产品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面对并购事件,银团贷款的资金筹措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通常需在1-2个月的时间迅速完成,也使企业单笔融资巨额化,主动抓住并购机遇,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实现大跨步提升,快速提升合作层次和市场话语权。

需从国家战略出发建立政企大型涉农并购应急行动机制。一方面,设立种子、农化、粮食贸易等关键领域上中下游的国内外并购信息库,实时跟踪有并购意向的项目。另一方面,汇集在并购融资有丰富经验的金融机构,能在并购机会发生时从资金和节点能迅速完成研判和资金筹措。最后,政府牵头设立并购事件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将并购信息在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沟通,在及时预判风险、合理估值的基础上,迅速协调各方合力出击,提高关系到行业话语权并购事件的成功率。

(五)风险控制:政府和市场主体协同完善风险分担与补偿模式

第一,政府建立农业境外投资的损失补偿金制度。补偿金针对金融机构而非企业,在其放贷涉农项目资金承担风险时,分类别和额度对金融机构采取一定的损失补偿措施。第二,在做好贷款项目征集推荐的同时,及早建立对外农业合作项目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配套措施,降低企业融资贷款和风险控制成本。第三,建立一体化的海外投资保险和贴息风险补偿机制,优先资助有利于转移对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带动作用的投资,提供更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

(六)货币流通:建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模式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是指跨国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在其境内外的非金融成员企业间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余缺调剂,属于企业集团内部的经营性融资活动。在部分农业“走出去”企业较多省份,引导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便利企业在境内外进行资金的双向调拨。以往跨国公司境内外资金的划拨和流动,必须提供用途证明,由金融管理部门逐笔审批。创新这一模式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配境内外资金,提高资金有效使用效率。

【改革实践】

三、政策建议

加强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不仅需要在模式方面的创新,还需从宏观层面利用部际合作、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推动机构业务创新、配套政府支持政策、强化公共服务等,促使新模式的应用和落地,让创新模式惠及农业“走出去”主体。

(一)利用部际合作机制,发挥合作平台作用

充分利用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联动,促进金融支持“走出去”政策落地。尝试将创新金融促进“走出去”模式设立试点,积累可推广经验。将各方共同关切和前景较好的农业合作项目纳入部际合作框架中,为农业合作项目搭建政策平台。促进各部门定期信息互通,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导向和引导。增强银行业对境外政治、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农业市场发展认识,提高贷前贷后统筹管理和风险评判能力。积极为农业“走出去”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上市融资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二)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差异化金融支持体系

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政策性银行的机构引导作用,加大优惠贷款、低息补贴等方式,在符合国家政策并可控风险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将部分境外资产作为可抵押物品进行贷款,实施保费补贴等。强化中央和地方对金融助推农业“走出去”的侧重点和方式,中央各部委加强规划宏观指导,地方金融支持体系加强创新和政策落地。

宽领域的金融支持体系。引入包括政策性、股份制、中小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促进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对“走出去”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和其他主体进行金融服务创新。

差别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实力较强的“走出去”企业,促进企业的

创新农业“走出去”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战略性全球并购,并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持。探索和利用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的方式,支持开展境外农业股权投资,用直接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实力中等且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走出去”企业,以地方商业银行为主要融资主体,将企业在国内的项目做强做大,为“走出去”积蓄实力。

(三)把握企业特点,推动业务创新

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政府和金融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研究可细化的贷款支持方向。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大、贷款利率低、还贷期限长、贷后用还款流程相对简便的优势,结合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渠道丰富、服务对象广泛、贷款品种灵活等特点,以及私募基金投资方式灵活、咨询服务专业等特征,积极推动业务开发与创新。如在已有业务品种中细化出农业领域,制定符合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环节特点的申贷条件、贷款金额和期限等。在贷款抵押担保条件、风险控制要求等方面考虑农业种植、养殖、渔业等不同行业领域和生产、加工、流通等不同环节的特点,考虑龙头企业相对其他行业企业资产和资金规模偏小的现状,创新出有针对性的抵押担保和风险控制条件。

(四)完善配套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从农业部门角度,在做好贷款项目征集推荐的同时,更应积极创设政策,争取资金,建立对外农业合作项目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配套支持措施,降低企业融资贷款和风险控制成本。考虑到补贴政策的合规性、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发挥有限补贴资金的杠杆效应,同时最大限度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建议先通过直补放贷或承保金融机构的形式,间接支持获得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或投保政策性保险机构的项目企业。

(五)强化公共服务,提升“抱团出海”效益

部省两级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与目标国的已有合作机制,通过两国的政

【改革实践】

府间行动,为企业“抱团出海”解决问题、提供便利。企业采取“抱团出海”整合资源的方式规避风险,农业部门应及时准确提供目标国或区域的关键信息,如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产条件、涉农法律政策、农业投资与贸易壁垒等。考虑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论证,提升“走出去”质量和效益。

Study on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Support

“Going Global”Strategy for Agriculture

(R esearch Group of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Center,M inistry of Agriculture)Abstract:The“going-global strategy”for China’s agriculture can not only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main agricultural food supply,but also provide important diplomatic resource.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going-global”strategy has been a mixed story.Up till now,the model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support has faced some difficulties.We need to further innovate financial support models,improve financial services,and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financing.

Keywords:Agricultural Go Global,Financial Support,Innovation

参考文献

[1]杨易,何君.农村经济文稿[J].2015(3).

[2]王增涛,庞妙庭,赵春艳.我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9(4).

[3]程军.构建“一带一路”经贸往来金融大动脉[J].中国金融,2015(1).

[4]陈道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8(10).

[5]黄晓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推进措施[J].南都学坛,2010(3).

[6]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7]杨长勇.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和制约因素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0(3).

[8]Yarui Li.The Causalit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ts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Re-estimated by a Directed Graph Approach.2011Annual Meeting,February5-8, Corpus Christi,Texas from Souther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2011,No.98791.

解读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互联网金融有关的理论,特别是现实和未来。最近这个事确实说的比较多。大家注意看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国家政府已经在做课题了。这个课题目前已经有半年多了,目前没有正式的结论。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学的概念,人民银行在第二季度的货币报告当中已经给出了,互联网金融是没有作为一个正式定义的,现在这个定义在官方有关文件当中,已经给出了定义。地方政府,上海、广州、北京,都已经搞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地方的特区,或者优惠政策等等。最近的发展,是中国支付清算系统成立互联网金融的专家委员会,想引入一部分自律监管,有可能引入自律监管的模式。 现在正规的银行都跟互联网金融结合做。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正规的商业银行想搭建自己的B2B平台。民生银行搞的比较大,想搞民生电商的平台,保险业就不用说了,现在三马保险正式成立了,保监会也给执照了。特别是交通银行的董事长说,我以后实体的网点就不批了,我就准备往互联网金融转。证券业开始证券非现场开户,作为法定程序已经允许了,原来是面对面签字的,现在科技发达了,这个没必要了。国泰君安拿到了央行开户的执照。淘宝网平台最近有一堆基金公司在淘宝网上卖基金。 现在IT企业都在做互联网金融,最典型的是阿里巴巴,阿里金融,阿里小贷。京东正式推出了京东互联网金融,百度也搞,新浪、腾讯、国美、苏宁都推出了自己的平台,自己的网络,自己的社区直接推金融产品,目前来讲是可以的。 三大移动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人民银行都给他们了第三方支付的牌照,这个是很可怕的。将来中国移动手机完全支付,很多人身边就没有卡了,一个手机就可以完全替代了。学术界就不说多了,研究很多。

我们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现在金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模式,一种是资本市场模式。资本市场模式就是直接融资,通过上交所进行股票交易,一种是银行模式,典型就是工商银行存款贷款支付。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跟这两种模式并列,是第三种模式。 互联网金融既不走银行模式,也不走资本市场上交所模式,它有可能是所有的存款人和所有的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交易。理论界我属于颠覆论的,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可以跟银行金融,和资本市场融资并列的第三种人类金融模式。现在大家认为互联网是银行的工具,或者IT企业干银行,干金融,不能跟资本市场,不能跟银行并列,甚至我提出是颠覆论。我相信人类未来通过互联网走直接金融的模式,不需要资本市场,也不需要银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理论界我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传统金融模式的互联网形态典型的意义就是手机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公司,网络保险公司,这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形态,这没有什么意思。第二种商业模式,现在看到的是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典型,美国就不说了,在中国的典型就是支付宝。我们现在的支付模式是银行的模式,银行支付模式,每个人都在商业银行开户,你有银行卡,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解决银行之间的跨行清算,支付宝颠覆了这个模式。有一些公司给员工发工资直接打到支付宝,员工用支付宝支付,然后转帐到别人的支付宝,这样的话在银行体系之外构成了支付体系。微信5.0支付也是这个模式。 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有可能在银行支付系统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支付系统。银行卡没有了,大家都是手机支付,Post机没有,都是二维码替代,我估计用不了几年就实现了。 第三种互联网的形态就是互联网货币,互联网货币更可怕。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不管人类现在怎么样支付,怎么买卖商品,我们所有的交易,都必须用中央银行的货币,这样才

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模式分析

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暴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面临着公司经营业主化、内部产权明晰化、分工细密专业化、风险投资市场化、家庭福利社会化等诸多挑战,迫切要求进行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与土地经营规模报酬,实现农业现代化。 家庭业主经营型 这是现代农业企业经营制度的初级形态。它是对传统家庭小生产经营、农户承包小生产经营等形态,按照现代公司制的模式及其机制进行部分改造移植而产生的。它通过引入“法人”机制、家庭成员个人明晰的土地持有产权机制、家庭成员中拟制法人———业主代表機制,对传统家庭经济组织功能通过注入现代企业制度规则的新要素进行改造,使传统家庭经营脱壳为具有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的经济功能,其对外以家庭为企业团队,具有产权明晰、独立的法人资格、经营场所、财产账户,具有独立的经济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能自主选择决定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投资、交换、分配、消费,并独立承担市场风险、经济责任与民事责任。 这种企业经营制度,一方面保留了家庭作为企业经营组织天然的协调成本与学习成

本低的优良传统,克服了传统家庭内部产权不明晰的“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它为向高一级形态的企业经营制度的过渡和演进提供了制度规则“通道”。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其吸纳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成果,同其他市场主体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与交易,接纳农业生产产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预留了制度规则“平台”。 联合———协作经营型 这是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由初级形态向中级形态的一种过渡形态。其基本形态可概括为,以明晰的产权为前提,包括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法人财产权、知识产权、金融资本产权、其他要素产权,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合约联合。比如:(1)“公司+农民(农户)土地持有产权型”。它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公司或企业以契约关系为纽带,向农民或农户业主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或生产技术的扶持或服务,农民(农户)按照价格差别待遇或价格同盟提供给公司或企业特定的农产品,使双方结成契约约束的利益同盟,各自获得相应的比较收益,同时共同一致地分散或转移经营与交易风险,节省经营成本与交易成本。(2)“中介组织+农户(民)业主资本产权型”。它是以中介组织运用信息、资金、技术、销售网络等产权及其他资源比较优势,依契约为农户(民)业主企业及其他企业提供产、供、销定向服务,按照特别约定价格双方从中获得分成收益,分散风险。(3)“科技产权+信息产权+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带动型”,即科技服务组织凭借名优特产品的专有技术产权与农户(民)业主土地持有产权,通过市场合约定向约定联结,双方在合约范围内主张权利、承担义务与风险,从中获得分成收益。

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内容】第一章: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与阶段第一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研究范围一、全产业链核心利益二、现代农业经济周期三、主要产品研究种类四、主要产业链条分布第二节现代农业一体化投资背景分析一、土地流通与大规模集中(1)土地流通与大规模集中的制度及形式(2)农村土地流通情况二、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分析(1)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近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3)相关财税补贴政策分析三、科技农业相关产业受重视四、农业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第三节农业产业链投资与发展 困境分析一、农业产业链双柠檬市场二、农业产业链低水平均衡三、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四、农业产业链“双失灵”第四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效益分析一、产业链协同效应二、企业成本效益分析三、食品安全效益分析第五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局限分析一、产业阶段适用的局限性二、长期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三、产品品牌定位的局限性四、全产业链模式本质分析第六节现代农业一体化投资壁垒分析一、现代农业进入壁垒分析(1)资金壁垒(2)网络壁垒(3)品牌信誉壁垒(4)管理能力壁垒二、现代农业退出壁垒分析第二章:中国现代农业细分市场分析第一节现代农业细分市场前景分析一、种植

业投资前景分析(1)种植业种植面积预测(2)主要种植业产量预测1)粮食作物产量预测2)经济作物产量预测(3)种植业成本收益分析(4)种植业发展趋势分析(5)细分市场投资热点分析二、家禽养殖投资前景分析(1)家禽养殖业生产规模预测(2)家禽养殖业消费规模预测(3)家禽养殖业盈利情况分析(4)家禽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5)细分市场投资热点分析三、家畜养殖投资前景分析(1)畜牧养殖业生产规模预测(2)主要肉产品消费规模预测1)猪肉消费规模预测2)牛羊肉消费规模预测(3)畜牧养殖业盈利情况分析(4)畜牧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5)细分市场投资热点分析四、水产养殖投资前景分析(1)水产养殖业生产规模预测1)水产品产量变化2)水产品出口情况(2)水产养殖业消费规模预测(3)水产养殖业盈利情况分析(4)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5)细分市场投资热点分析1)政策支持2)消费潜力好第二节质量安全食品市场定位分析一、有机食品市场定位分析(1)有机食品的产品竞争力分析(2)有机食品的产品差异性分析(3)有机食品主要目标市场分析(4)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特征分析(5)有机食品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二、绿色食品市场定位分析(1)绿色食品的产品竞争力分析(2)绿色食品的产品差异性分析(3)绿色食品主要目标市场分析(4)绿色食品市场需求特征分析(5)绿色食品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三、无公害食品市场

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广泛热议的话题,结合众多农业企业的研究,将基于土地的农业经营模式根据主营产品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分为品牌农业、加工农业、科技农业、农业+休闲、生态+农业。 1、品牌农业 品牌农业就是做品牌农产品的农业,这种农业模式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础,讲求的是打通从选址、育种、种植到营销、销售的全流程管理,并取得相应质量认证和商标权,以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和市场美誉度,进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获取更高经济效益,典型代表如“褚橙”。 2、加工农业 加工农业是指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以提升其附加值的农业类型,其关注点在于加工后的农副产品或食品饮料,而农业生产环节主要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品质。典型案例如“汇源集团”。 3、科技农业 科技农业就是以农业科技为基础,强调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进而实现新的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经营模式。科技农业一般包括育种农业、智慧农业等,前者如隆平高科主要聚焦在育种,后者如以色列的智慧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6%。典型代表如隆平高科。隆平高科主要从事于杂交水稻、杂交辣椒、杂交棉花、杂交玉米、杂交油菜和优质西甜瓜、蔬菜新品种(组合)的选育创新、快速扩繁和推广销售。自成立以来,隆平高科十分注重对种业科技的投入和研发,并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不仅在中国、印度等过建立了研发机构,同时拥有近万亩的试验基地。 4、农业+休闲 “农业+休闲”模式是利用当地独有的农业资源,发展“产业+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一是打造附加值高的农业,二是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典型案例成都多利农庄。成都多利农庄项目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以“市民农庄、乡村创客、造梦乐园”建设主题,激活都市农业的多重价值,构建集休闲农业、养生农业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地和有机农业旅游目的地。项目计划建设100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型智能温室大棚、分拣包装中心。同时创建农业科创中心,以乡村创客为载体,以“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服务平台”的模式吸引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周边地区5万亩生态农业发展。 5、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也可称为特种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在盐碱地、沙漠、污染土地等特定土地上发展的农业,注重生态修复与农业发展并行推进。典型案例为大生农业。大生农业与吉林省白城市政府联合发展燕麦产业,投资建设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公司+农业合作社(村集体)+产业园区+农户”模式带动燕麦种植和种业发展,借助燕麦在生物修复盐碱化土地的良好成效,逐步实施对白城及周边2000多万亩盐碱化沙化土地的改造治理,有效实现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和精准扶贫。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农业的经营模式也不断向着多元化、科技化的方向演变,需要我们在变化中拓展思维、寻求规律,从而跟上时代的潮流,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谱写自己的诗篇。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商业模式分析一、战略目标 1、中国工商银行六年战略转型的主要成就 2006~2011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十年战略转型大步推进的阶段。过去六年,本行积极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历史机遇,努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战略转型成效突出: 其一,坚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较好地平衡了业务发展和资本约束之间的关系,在同业中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较低资本耗费的发展道路;其二,较好地处理了“向哪里转”的问题,在合理控制信贷等高资本消耗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新兴业务、中间业务领域的投入和发展力度,构筑起新的业务发展架构,确立起在重大潜力业务领域的显著优势;其三,转型激发了全行发展活力,经营效率显著提升;其四,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形成了可持续的业务、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其五,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竞争区域分支行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其六,体制机制改革较快推进,全行管理体系建设再上台阶;其七,综合化、国际化战略顺利推进,逐步形成了支撑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跨境、跨市场业务平台。 2、中国工商银行新三年规划的战略框架 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特征,本行将更加坚定地推进经营转型,着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更好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未来三年,本行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贯彻“调整结构、创新驱动、优化格局、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完善治理、人才兴行、文化引领”三十二字战略方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行健康可持续发展,朝着实现“最具盈利能力、最优秀、最受尊重银行”的愿景目标迈出更大步伐。本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资本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依托经营结构优化调整和业务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保经营业绩稳健可持续增长。 二、目标客户 向438万公司客户和3.93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产品、服务 1、个人金融服务例如:留学贷款等 2、企业金融服务例如:全球现金管理等 3、电子银行服务例如:手机银行等 4、银行卡服务例如:牡丹运通卡等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农业合作社 联合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己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超市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协会引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镇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镇现拥有耕地面积75000亩,旱地面积10000亩,山林13000亩,河流总长度368公里,渔船总数348艘。我镇虽然在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龙港的农业与工业间、城乡与城区间的发展仍有差距,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农户缺乏对土地流转法律观念的了解,农田抛荒现象屡有出现,粮食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营销人员缺乏,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不高。

四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室,形不成商品经济。 二、创建农业联合社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联合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整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和作用 (一)完善组织,创新模式 我镇以联合社为龙头,以“企业+农户+超市”的模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要求。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金互助,逐步扩大生产领域,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我镇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经济实体体系。着力提高联合协作,共同辅设致富路。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实体的联合性团体组织,以扎实工作作风,有效的服务理念,积极联合,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和经济股份加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2010-1-3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 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 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 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 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 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 3样品的准备 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的测定 4.1 出糙率的测定 4.1.1 常样法 4.1.1.1 仪器设备 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 4.1.1.2 测定方法 a. 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 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 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 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 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 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 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 4.1.2 小样法 按GB 5495方法测定. 4.2 精米率的测定 4.2.1 仪器设备 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 4.2.2 测定方法 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 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 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 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 4.2.3 结果的表述 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 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2)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 4.3.1 仪器设备 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 4.3.2 测定方法 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 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 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 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 4.3.3 结果的表述 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 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 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

农业经营新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一、CSA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从字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优点:1、城市社区居民一次性交付一年的菜钱,与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增强彼此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城乡交流。 2、农民预先收到订金,有利于农业资金运转。 3、社区居民直接从农民手中预订蔬菜,解决了农村蔬菜的销路问题。 4、方便社区居民更直接的吃到清洁绿色有机蔬菜。 二、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优点:1、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物质和能量损耗,使相同的生产原料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通过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增大生产效益。 3、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生产出的农产品更清洁无公害。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点: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

美国农业部最新统计的全年数据显示

美国农业部最新统计的全年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175亿美元,首次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 然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尽管中国进口空间大,但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要适度,进口的品种要平衡,以避免对中国农业造成过大的冲击。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符合预期,因为美国农业有优势,中国市场有需求。”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对记者表示,“这也与近年来我国鼓励扩大进口有一定关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这其中也包括农产品进口的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平均速度。他还告诉记者,过去我国更多地鼓励资源性、能源性商品进口,相对而言,从保护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考虑,我国对农产品进口比较谨慎,近年来认识进一步转变,更加开放。同时,在中美两国存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双方不断沟通,努力促进双边贸易,也是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曾在其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经济衰退时,中国继续成为美制造商和农场主的重要出口国。” “一方面,美国希望扩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中国农业人口众多,但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并不高,中国农业需要国外产品的补充,存在一定的进口依存度。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多,具备支付能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分析美国农产品对中国出口的前景时表示,美国农业是现代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农业资本、技术发达,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多,但效率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在中美农业贸易领域,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农产品出口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美国历来把支持农产品出口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点,设立了一系列出口促进项目,不断寻找开发新的海外市场。美国去年出台的“国家出口行动计划”当然也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没有包括农产品出口在内的对华出口的迅速增长,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出口5年倍增计划恐怕难以兑现。 在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等农产品的同时,一些专家也担忧对中国农业造成过大的冲击。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要适度,进口既要强调品种上的互通有无,也要讲求数量上的大体平衡,以避免对中国农业造成过大的冲击。中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市场并非无限制地开放,过度冲击会给中国造成一系列问题。 大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净出口2.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巨大3.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4.农产品进出口 逆差明显增大5.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6.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一)初级农产品质量差,加工 增值程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有的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缺乏优势三)卫生检疫问题导致出日不畅, 我 国本来在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生产、加工和卫生检疫方面的问题较多,使我国畜产品出 口不畅。过去欧盟、俄罗斯等国都曾经发生过禁止从我国进口畜产品的情况,2001年受周边国家(地区)禽流 感的影响,我国禽类产品对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出口也大受打击。另外,我国蔬菜生产也 有优势,然而由于农药残留较高,在对欧美、台湾省等地的出口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四)出口体制不顺,国内企业盲目竞争于出口不利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也迅速的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如何有效地防止农产品贸易逆差过大,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解决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现存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业国内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 (1)加大对“绿箱政策”的投入。在目前我国使用的六项绿箱措施即政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持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以下各项的投入:①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鼓励农业生产的主体(乡镇、村、农民家庭)增加科研投入,引导农业产业化中的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增加科研投入。②加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的投入。开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快建立各级以基地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自我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效的全程控制,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有害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重点放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上市交易三个环节。 (2)调整“黄箱政策”支出。对于“黄箱”政策,我国政府尽管给了农民一些补贴,但是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该加大以下各项补贴:①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的补贴,实现区域化统一品种种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②增加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的补贴,尤其是新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国家应该对这些方面的投资给予补贴资助。 2.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 欧盟市场、日本市场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领域。目前,要使我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日本市场获取高的利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面对日趋制度化的技术壁垒,技术创新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快我国绿色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弥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存技术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出口每年都造成的大量损失。其次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储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注重有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尽快改变农产品技术落后和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不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档次。同时,引进国外最新的环保技术及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 3.继续发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水果、蔬菜和水产品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大类品种。应继续发挥其比较优势,在产品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同时,发挥政府服务职能。针对我国农业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工作手段弱等现实情况,进行实地改革。政府不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的具体事务,而是要制定促进此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法规政策、提供信息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进出口预警和防御机制、调整国内农业支持体系、研究和制定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取消对大宗农产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和统一经营,鼓励所有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外贸经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促销活动以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金融企业的盈利模式

谈金融企业的赚钱之道 “商业模式”,简单理解即“赚钱模式”,即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赚钱盈利。 一、保险: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 1、预定利润率: (1)保险精算师进行产品定价的时候,主要考虑三个因素风险损失率、营业费用率、预定利润率;比如一个保险产品定价100元,那么通常风险损失成本要占到75,营业费用成本占20,利润5元;如果实际的出险情况与预定情况基本一致,那么保险公司就稳赚这5元。 (2)如果实际发生的风险频率和损失程度超过了精算模型的假设,那么风险损失成本肯定超过了75元,可能达到了90元,那么此时,保险不但5元利润没有了,反而要亏损10元。所以当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频繁的年头,保险公司都会利润大减,甚至亏损! 2、投资收益:客户买了保险产品花了100元,那么通常客户出险都在一段时间以后,比如半年后,那么在这半年里,保险公司运用客户交的这100元,进行投资来获取投资收益,比如获利2元,来弥补出现大灾时的亏损。所以投资能力对于保险公司经营能力非常重要!是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借鸡生蛋---蛋生鸡---鸡生蛋 1、承保利润(生命价值理论、大数法则) 死差益:实际死亡人数小于预计死亡人数; 利差益:实际利率低于预定利率; 费差益:实际费用低于预定费用率; 多差益:退保、理赔、保单失效等的实际状况低于预定状况; 2、投资利润 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运作渠道多达13种)最为显著; 3、续期保费形成的滚雪球式的现金流效应,公司价值持续积累。 二、银行 1、存贷差: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差,这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广大人民群众存个一年定期3%的利率,银行贷给企业或其他个人的利率可能是5%-6%,这个中间就有2%的利率差,不要小看这个2%啊,如果资金规模是1000亿,那这个利润就是20亿!(当然过去那种乱贷款,导致钱追不回来的出现坏账,那么也会发生亏损的) 2、中间业务:泛指代理销售各类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等,包括代收水电费等等这也构成银行的一块比较重要的利润。银行做中间业务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大家都觉得银行比较可信! 银行的盈利模式 1、存贷款息差收入; 2、投资回报:各种证券(债券)投资; 3、中间业务收入:IPO、代收代付代销代管等。 三、证券 主要指那些券商,大家炒股都熟悉的,要先在证券公司开户。其实券商就是证券交易所的代理商。他们在牛市的时候可以说是最令人羡慕的,奖金以十万为单位发。呵呵。。主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关于中药材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我部在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加强登记管理的基础上,又停止受理一批高毒、剧毒农药的登记申请,撤销一批高毒农药在一些作物上的登记。现公布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清单。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chlor),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汞制剂(Mercurycompounds),砷(arsena)、铅(acetate)类,敌枯双,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gliftor),毒鼠强(tetramine),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毒鼠硅(silatrane)。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methyl),对硫磷(parathion),久效磷(monocrotophos),磷胺(phosphamidon),甲拌磷(phorate),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环磷(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内吸磷(demeton),克百威(carbofuran),涕灭威(aldicarb),灭线磷(ethoprophos),硫环磷(phosfolan),蝇毒磷(coumaphos),地虫硫磷(fonofos),氯唑磷(isazofos),苯线磷(fenamiphos)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dicofol),氰戊菊酯(fenvalerate)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的行为,以及违法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不得使用或限用农药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各地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生产、推广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促进农药品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

浅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

浅析“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六安地处丘陵地带,小农经济下耕地分散,标准不一,品牌各异,同时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链条较长,批发市场承担接近85%农产品流通,多级分销推高终端价格,利润被一层层剥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集约化将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利用互联网工具,减少中间环节,让利农户,惠及消费者;同时依托互联网链接产地与消费者,并进行信息采集,构建信息化系统,辅助农业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 如何发展互联网+农业 专业的品牌化 六安农产品品牌较多,但极少得到有效的运营。对小而多的品牌商家进行挑选与整合,注入资本进行长期运营,坚持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前提,针对农产品实行品牌运作,达到农产品溢价增收的目的。 联想集团战略投资高端水果品牌“佳沃”便是恰逢其时的正确选择,柳传志坦言“联想做农业并不着急赚钱”,因为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战略,更大的价值在未来市场,但现在需要先走出第一步。 产品特色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而为枳”,地域差异造就农产品的地域品牌。但地域品牌也有可能被滥用。就像今天你很难辨识谁是正宗的霍山石斛,消费者便对市场失去了正确判断,对行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保证农产品生长环境,规范生产流程,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供应商,进行大力扶植。将产品品牌与地域品牌相结合,在提升品牌辨识度的同时也为当地特色做了口碑宣传。 政府助力供给侧改革 由于六安农业耕地小,农民分散的特点,资源性的整合少不了政府的力量,六安政府给予供给侧强有力的组织和支持,例如为农产品质量做初级的信用背书,为第三方企业提供公司注册、税收、资金等实际性的支持等。 “互联网+农业”销售渠道解析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以“互联网+农业”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融合线上B2B2C和线下O2O模式的电商平台 先做B2B:厂家到经销商;经销商通过平台跟厂家进行采购,从轻入手,帮助厂家迈出互联网模式的第一步。 再到B2C:让一级经销商到平台开店,把产品直接卖给农民。农资企业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免费开店,获得免费推广,保证了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的增长。让经销商触电,学习接触互联网,为B2B2C做好前期科普培训。 传统农资市场中,农资产品先由厂家卖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卖给二级经销商,再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形式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广西、浙江中南部地区水田农业模式比较典型,其主要包括水稻、萍以及鱼,能够在农业模式中共生,将水田分为垄上和垄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用于种水稻,下部分用来养萍和鱼,属于立体的生态结构,使农业与渔业共存在一个经济性生态系统中。 1.2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1.2.1北方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北方生态农业经营采用四位一体模式,此种生产经营模式中包含庭院经济和生态农业两个重要因素,基于经济学、生态学、工程学等角度而建立。四位一体的结构是以太阳能为主的动力生产,从而带动沼气的产量。结合种植业与养殖业,利用质能的转换在土壤上实现全封闭组合系统,其中包括沼气池、采光温室、牲畜舍以及厕所4个区域,因此称之为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1.2.2南方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南方生态农业经营采用猪-沼-果模式,主要以沼气为主,成为林业、果业以及畜牧业等生产链中的纽带,以此推动生态农业规模的发展。每户居民都具备沼气池、养猪、种果树。这种经营模式非常适合南方地区,在江西赣南地区已经有大约25万户居民采用,且取得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1.2.3西北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西北生态农业经营采用五个配套模式,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征是干旱缺水,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生态经营模式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五个配套经营模式正是为了能够延续这一地区农业持续性发展而构建的。这种模式需要每户配套果园、蓄水窖、暖圈、营房以及沼气池。经营模式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壤,之后是其生产的纽带———沼气,以构成农业推动牧业、牧业促成沼气、沼气助长果实、林牧相匹配的配套经营模式,并使之满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要求。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基本特征 从各地区间开展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可以看出,实践中的生态农业各具特色,但发展路线与规律却相同,都是围绕资源整合利用与生态系统循环,从而引导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建立在利用有效资源重组与生态环保的大方向上。 2.1综合性 纵观生态农业的整体系统可以看出,其具有组织与发展功能,能够将主要元素衔接起来促进下级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性的整体功能是以农业为切入点,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整体、协作、循环以及再生的原则,对系统中主要元素进行次序规划并合理调节与优化生态农业系统结构,使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结构与农业阶梯产业合并在一起,进而促进整体性的综合发展,在综合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从而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综合生产力。 2.2多样性

培育新型主体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祝保平

培育新型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祝保平 农业经营机制体制的创新,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系,关键在于培育新型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

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 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企业+农户); 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 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1.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 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3 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 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