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文与考试

作文与考试

作文与考试
作文与考试

一、作文与考试

1.考试前几日,可以有选择地翻阅一些高品质作文图书,以帮助打开思路;

2.考试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顺和切题,达到了这两个要求,基本分数就可以拿到;

3.考试时要不要打草稿,这要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因为费时,所以尽量免去;

4.一篇文章起码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为适宜;

5.书写整洁极其重要,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来自于你的字迹;

6.开头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描写手法描写人物形态、事件过程或景物特色。成功的开头占据全文得分的50%;

7.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

8.如果考试题已经做过,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当然,需要你“更上一层楼”;

9.像叙述一个故事给好朋友听一样,口语化的语言就像录音,非常生动有趣;

10.语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让阅卷老师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

11.想象类的题目不要表现什么主题,只要写得有趣有益就行;

12.结尾段千万不能用议论或表决心,最后仍然是描写,与开头呼应,如果与开头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

13.考试中,要求你体裁不限,并不是说你想用什么体裁就用什么体裁,而应该根据“扬长”原则来完成;

14.语文大考时,起码要为文章留好一个小时的时间,基础知识的检查放在作文之后。修改时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并注意卷面的整洁。

二、作文与竞赛

15.认真的书写是成功的前提。阅读者会在第一眼就对你留下良好印象;

16.写作时,应在选材和形式上多加斟酌,表现出你的智慧、思想和追求,即使阅卷者也自愧不如;

17.文章中应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因为唯有强烈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18.对手中的素材加以小小的修饰,使之更感人,更鲜明和更富有美感,这不是虚假,而是美化;

19.写作中要加进至少一种新颖的尝试,这种尝试是你从未使用过的。唯有你自己都觉得新鲜的东西,别人也才会觉得新鲜;

20.以第一人称写作最适宜抒情,并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三、作文与形式

21.日记形式较为新颖,三篇日记分写一件事件的开始、经过和结果,给人新奇感;

22.立小标题,似乎文中有文,给人袖珍感。三四篇集中反映一个主题,或表现一个方面,较为讨好;

23.小标题的用语应该保持一致性,如全部是对话,或全部是古诗,或全部引用广告语等,整齐的形式能够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奇效;

24.用a面、b面,或是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等音乐形式来处理文章的结构,富有美感,能使人产生联想;

25.用“第一幕、第二幕”这样的话剧形式来进行写作,新颖别致;

26.用“第一幅:水彩画;第二幅:”等美术形式,来串联全文,必定会收到上佳的效果;

27.用角色自述的方法,给人亲切感、真实感和趣味性。如爸爸说、妈妈说和我说三部分,来写《我的家》这篇作文。

四、作文与情感

28.想象使情感丰满,并使你进入到一个真正的情感世界;

29.所谓创作的冲动,是指你的情感酝酿已久,到了不得不发和出口成章的地步;

30.好文章,是情感的产物。字里行间,应该有泪在飞;

31.阅读图书和观看戏剧,可使你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实;

32.写作时,想象人物在眼前微笑,想象小鸟在书房歌唱,想象树林在窗外静默,你的笔下一定会有幸福和美丽;

33.想象老人的童年,想象儿童的老年,想象女性的哺育,想象男子的耕作,你会慨叹人生的艰辛和无常,时间会改变一切,文字会流出泪水;

34.真挚的情感使人感动,夸张的情感令人不适;

35.让语言浸濡情感的泉水,叫词句表达你内心的涌动;

36.情感的程度通过形容词表现出来,惟一的情感,只有惟一的词语。

五、作文与修辞

37.比喻是最简便的修辞,形象、生动和大众化是它的特点;

38.直接使用喻体能使语句婆娑生姿,产生趣味;

39.在文章中使用与主题或场景相关的喻体,能收到异趣;

40.把a事件比作b事件,这样的比喻方式比较困难,但却有奇趣的艺术效果;

41.运用多个比喻,使其成排出现,这样的语句具有军营气势,如模特方阵正款款而来;

42.比喻应该为人物和主题服务,贬褒之喻都可看出作者的写作取向;

43.运用通感手法,接通五官,让香气变成正方形,叫声音变成花瓣雨,这样的写作手法奇妙无穷;

44.拟人之法是文章的生动之源,你一定要掌握和擅长;

45.夸张使语句产生奇效,夸张亦产生幽默;

46.排比句常用来抒情,对称句常用来描写,相同的句式和大致相似的字数,在文中出现也使形式美观;

47.反复是一种不常用的修辞方法,但你应该了解和懂得;

48.对比的手法很有趣,高山平原,请你去鉴别和感悟。

六、作文与立意

49.作文需要主题,但不一定非得高尚和伟大。你也可以写喜欢一只蚂蚁;

50.欲学作文,先学做人,词语里有你的思想,句子里有你的感情,段落里有你的形象;

51.语文老师常常强调立意,别太听信于他们。只要不是低级趣味,都行;

52.即使一种小小的情绪也能成为文章的中心,比如,夏日中午的一种惆怅和孤独;

53.同一题材能表现不同主题,这要看你的笔力,你的写作重心;

54.表现主题、表明中心和文章立意,说法不同,但内容一样,这对于语文学习也很重要。

七、作文与题材

55.所谓的题材,就是根据题目而选择的材料。题目是主人,而题材是居室。题材应该是主人认为最适合的和最好的;

56.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题材的分值占了相当的比例,你应该高度重视;

57.第一个出现的材料基本不是最好的,第二个会稍好一些,而独特优良的题材会在第三、第四个才可能被挖掘到;

58.把预选的题材写在纸上,作一比较,然后确定其中之一,这是一个选材的笨方法,但很实用;

59.独特的经历是最好的题材,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认为现丑,真情展露方为写作真谛;

60.小题材是美的,以小见大,给人丰富的联想,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上见天堂;

61.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主要途径,但经历和体验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62.在上学路上,要注意每一条新的标语,每一家新开的商店和每一处美的变化,这些就是你生活的这个城市的脚步声

63.在身边准备一本《随身记》,巴掌大小,忽有所思,忽有所见,随手录下,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好办法;

64.世界上最感人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你的身边,只是,它在你的眼皮底下仅仅逗留59秒钟;

65.留心从你身边匆匆经过的每一个人,注意他们的衣着、步态和眉宇间的忧乐,这些人会在某一天成为你的笔下的人物;

66.读生活,读天地,读大街,读一棵树的变迁,读一只昆虫的命运,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同时,你也在生活的阅历中丰富着自己;

67.从别人佳作的阅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然后在写作发生困难的时候取用,也不失为一种应急的办法;

68.发生在美妙情境中的事件令人难忘,比如“春夜”、“月下”和“河边”等,读之如在诗中;

69.写同学朋友类的作文时,应尽量避开那些班中的“高官名人”。因为这些人“受人瞩目”,并且已经个性尽消。相反,那些所谓的“皮大王”、“假小子”和“小胖墩”却个个活灵活现,满身趣事;

70.写“自己”的一类作文时,最好能通过一个较小的角度,比如一件物品的变迁,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和青春烦恼等,较为深刻;

71.写不同职业的人最好写最底层的,如摆小摊儿的、刷马桶的和送煤球的等,越普通越亲切,越亲切越感人;

72.写其他人时,最好写那些一听就产生爱怜或职业使人充满向往的人,如离家出走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的姑娘或地质勘探队员、探险家等,这类题材最能抓住读者;

73.写同学朋友的事时,写美好不如写遗憾,写密切不如写分手,写优秀不如写缺陷,写美丽不如写丑陋,写同性不如写异性,写成功不如写蠢事

74.写家中的事情时,最好选择那些极端的事例来写,如大悲:亲人去世、父母离异;或大喜:彩票中奖、爸爸出国等,如此,方能给人印象深刻;

75.写校园外的事件时,题材要注意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与其写在第一百货公司发生的事情,就不如写在麦当劳发生的事情,与其写一家老字号门前的鞭炮齐鸣,就不如写一种新品上市时,所推出的文学时装秀节目;

76.不要抱怨生活的贫乏和经历的苍白,即使是一座空空的房间里,也会有无尽的可写之材;

77.写回忆性的文章,最能引发心中的感慨和文笔的缠绵。往事如烟,物是人非,谁不心潮涌动;

78.趣味性是作文教学薄弱的地方,有的老师认为趣味不是立意,其实,趣味就是快乐人生,是最大的立意;

79.在题材的选择上,讲究一点意境,追求一点高雅,接近一点诗意,体现一点古朴,这样的材料是最易打动读者之心的;

80.美丽的故事、美妙的人生和优美的意境,是题材的三大唯美卖点,读者会为之沉醉;

八、作文与语言

81.把一句话分成两句或三句来说,能避免病句的出现;

82.倒装句能起到突出某个词语的作用;83、在文章中适当地引用古诗名句,能够使文章文采大增;

84.开头段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到50个字内最佳;

85.写记叙文时,如果无法开头,可以从“时间+时令+景色”开始;

86.写人时,如果不会开头,那么就从“人物姓名+一个外貌特征+一个性格特点”开始;

87.写景作文,可以从景色的一处细小的美丽开始;

88.在第一段中出现一次妙语或一个妙句,是一种很讨好的开头方式;

89.如果叙述事例一止一个,一般来说,中间和最后的那个材料要安排得更为详细;

90.叙事中如果交待时间和地点,可以通过写景的方法来间接地说明。

九、作文与首尾

91.最好把最为抓人的场面放到叙事文的开头来写;

92.用几个字来归纳动物的特点,然后分别说明的描述,这是高超的写作手法;

93.说明文中加入谜语和诗歌等材料,能表现出你的文化素养,也能使说明的对象更为亲切;

94.用省略号结尾,既含蓄又节约,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结尾方法;

95.用人物对话结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

96.用一句精辟的语句作结尾,也是一种含蓄有力的结尾方法;

97.用大段的议论结尾,是赶跑读者的最好方法;

98.在结尾处大呼口号、大表决心和大作检讨,是最幼稚愚蠢的做法;

99.倒叙法的结尾应该与开头相呼应

100.引用诗词或者歌词结尾,是一种余味悠长的收尾方法。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35期目录 人物博览 1.1 钟南山:人生字典没有“停步”二字 1.2 张伟丽:中国UFC首位冠军 1.3 曾宪梓:伟大的爱国者 1.4 程强:英雄精神的传承人 2 新闻微观 2.1 国庆盛典细节惹人泪目 2.2 中国女排卫冕世界杯冠军 2.3 多地博物馆宣布开始夜间开放 2.4 《现代汉语词典》推出APP版本 2.5 商洛马拉松奖牌出错 2.6 香港发起“清洁快闪”行动 3 读图素材 3.1 “坐成风景、盲人夺冠”等6幅 4 读书素材 4.1 我爱摘抄本 5 影音素材 5.1 回溯历史,砥砺前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素材解析与运用 5.2 飞扬梦想:断翅的王蝶也能飞翔

5.3 感悟生活:把理想留下 5.4 品德修养:善良 5.5 学会思考:变通 5.6 窗外视野:被载入史册的“敌人”张达明 5.7 经典人物:画土豆的大家 6 素材讲堂 6.1 开讲啦——“苏唐诗、刘明侦、郭兰英、朱婷”4则 6.2 鼹鼠老师“故事课”之十二月故事: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7 巧思妙用 7.1 横看成岭侧成峰——素材多维解读(九十三) 8 主题素材 8.1 父亲的信——陈嗣庆写给女儿三毛的信件摘抄与解读 9 即读即用 9.1 魅力细节:“细心、风景、本质”等6篇 9.2 微联播:微人物·微视野·微思考 10 美文短章 10.1 初秋的大地·我真是一个贪图美好的家伙·大雪 11 经典人物 11.1 闻一多: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闻一多诞辰120周年素材运用 12 素材与考试

12.1 半命题作文“做一名________的少年”素材运用指导 12.2 命题作文“真没想到”素材运用指导/赵成霞 12.3 命题作文“别了,故乡”素材运用指导/夏年凤 被载入史册的“敌人” 二战爆发不久,法国首都巴黎就被纳粹德军占领。1944年盟军开始收复巴黎时,希特勒自知气数已尽,于1944年8月8日召见了巴黎新任驻军司令冯·肖尔蒂茨,下令让 他必须摧毁巴黎所有宗教建筑和历史古迹,当然也包括巴黎圣母院。肖尔蒂于次日刚抵达巴黎后,希特勒再次对他发电报确认了这道命令:“除非巴黎变成一堆废墟,否则绝对不能落入盟军手中。”此时的肖尔蒂茨心里明白;这场战争德国已经输定了,自己要不要执行希特勒这一疯狂的命令呢?他的内心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搏斗。 一周后,希特勒希特勒一边愤怒地用拳头砸着桌子,一边声嘶力竭地质问德军参谋总长约德尔:“约德尔,我现在要知道——巴黎烧了吗?巴黎圣母院烧了吗?” 约德尔低声答道:“据我所知,还没有烧。” 一直到了8月21日,肖尔蒂茨的内心依然在进行着痛苦的搏斗。那天夜里非常闷热,他独自在房间踱步:到底是执行命令烧毁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命令?还是将巴黎完整地交给胜利者呢?最终,人性战胜了野蛮,他决定不当毁灭巴黎的历史罪人。8月25日,肖尔蒂茨率领1.7万部下向自由法国军队投降,将巴黎这座城市完好无损地交给了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将军。 因为这一特殊的功绩,二战结束后,肖尔蒂茨获得了宽大处理,在战俘营关了两年后于1947年被释放。1966年因病去世后,得到巴黎各界的谅解和追悼,戴高乐发表谈话称 赞道:“冯·肖尔蒂茨是一位值得永久被载入史册的‘敌人’”。巴黎市政府还特别向肖尔铁茨赠送了一块纪念铭牌,上面意味深长地刻着:“巴黎,已经挣脱了她的枷锁。”

作文与考试中好段摘抄

作文与考试中好段摘抄 摘抄作为语文课外学习的一项内容,与课堂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下面是关于作文与考试中好段摘抄的内容,欢迎阅读! 作文与考试中好段摘抄 1、“感激”是大公无私的基础,不懂得感激的人无法作一个好人,更成不了贤人和圣人,也就无法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帮助,进而也就无法完善和发展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成了空谈。 2、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你,我才自信满满;因为有你,我才能够战胜挫折;因为有你,我才能认真学习。“像孩子依赖着肩膀,像眼泪依赖着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给我依赖给我力量”。我依赖着你,你是我的天使。 3、除了聆听自然界的声响,世间还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那就是师生间交流的声音。我们凝神在聆听老师不倦的教诲,娓娓的话语。老师在俯身聆听我们的心声、活跃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既是对个性的呵护,也是对人格的尊重,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这种声音使我感受到爱的泉水在师生心间汩汩不息地流淌。

4、从性格方面讲,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性格懦弱、内向、意志比较薄弱。这种人对于别人的误解与无端责难总是习惯妥协、沉默忍受。但不等于说内向型的人不具备坚强的性格,内向型坚强性格的人不喜欢表露自己但有韧性,不热情奔放但有主见,不强词夺理但坚持正确意见,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坚强的性格。 5、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爱是你心知我心的灵犀,爱是用我一生的努力换你一生幸福的愿望,爱更是顺境中的相依,逆境中相扶的境界。 6、爱是母亲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爱是千帆过尽仍望眼欲穿的守候;爱是有星有月只是没有你的夜晚的相思;爱是说不清理还乱的心海;爱是激情燃烧也是平淡的日子。 7、当你嚼着可口的食品香甜袭来但你可知道香甜的背后却是那不辞的辛劳,因此你学会为此而感动,因为如果没有辛勤的劳动,哪来那丰收的果实。从此你知道人生的不意,你学会了珍惜自己,不让自己轻易的受伤,因而你知道了稳重的含义,要记住在感受香甜的同时也要学着体会被那炽热的日光刺伤的感觉。 8、此刻,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吝啬地透出几缕阳光,我突然觉得无比的可亲和温暖。再看一眼小树,它已抖落了一身疲倦,又向着蓝天冲刺,似乎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作文与考试优秀例文

《作文与考试》优秀范文选登 材料作文1: 科学的进步,打破我们对于许多美好事物原本的认识,比如月亮上没有嫦娥与玉兔,只有各类矿物质。而与此同时,科学的发达,也使得我们对于传统的“神秘”的艺术作品能够用理性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新的感知。有了最新科技的帮助,我们甚至可以把濒临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代。 科学与艺术比翼齐飞 “诗意栖居”越来越被人提起,瓦尔登湖越来越被人向往,因为那是一种慢生活节奏,那是一种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方式。我们拼命怀念,是因为我们再也找不回来了,再也回不了。科技的发展带来交通的便利,让瓦尔登湖早就人满为患,于是我们就有了哀叹,哀叹我们失去的诗意。 其实这种现象在艺术领域也屡屡发生。黄金比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最美的分割点,却让我们处处怀疑自己的眼睛。为此,我们不妨篡改一下顾城的诗歌来表达自己这种失落的心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不知何处寻找艺术” 科技的发展真的就是艺术发展的灾难吗?我看未必。 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艺术传承。金字塔早就成为艺术的标杆,但当初建造它却是科学的力量。数千年来,我们执着于破解金字塔的秘密,并不是要用科学的力量消解艺术的美感,而是用科学的力量发现艺术的最高美感,并用科学的方式将这种美感传承下来。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被风沙所侵蚀,褪色黯淡、剥落残旧之处甚多,这让人惋惜不已、伤感不已。然而,借助最新的3D扫描科技,通过电脑的复原,我们惊喜的发现原来美丽可以长存,远方的人竟然可以不必远赴沙漠,凭借着互联网就可以欣赏到跨越时间的艺术,科技不但击败了时间的魔咒,也打破了地域的藩篱。 科技的发展,还可以创造新的艺术之美。世界上最大跨径钢架斜拉桥“鸭池河大桥”,桥面云雾缭绕,美如仙境,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处大概不过如此吧。张家界著名的透明栈道主要建筑材料是高强度的钢筋和玻璃,让站在上面的游人如在天上行走,是景区一首独特的靓丽风景线,这些又何尝不是科学的力量创造出来的艺术的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做着这样的梦,恰恰是科学,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或许,这破坏了原生态的美,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变化又产生了新的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民、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代之曲子,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如是说。如果让写“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生长在今天,估计会因为少了当时的烦恼而失去写《渡汉江》的灵感,但焉不知他不会因为交通的便利在QQ、微博上发表其它快乐的诗歌呢? 既然如此,我们何须去哀叹,为何又要去把艺术与科学割裂开来呢?其实,科学与艺术本就是一只大鹏的两翼,比翼齐飞,岂不更妙? 材料作文2: 年度温暖人心的新闻评选已产生三条候选信息: 1、69岁老人朱桂英当肉垫救坠楼男孩:别担心,我有医保。 2、12岁男孩彭志伟照顾重病妈妈:要让妈妈活100岁 3、三胞胎女儿患脑瘫,“生蚝妈妈”刘星薄利多销凑医药费,拒赚黑心钱。 这三条信息中,你认为哪一条更温暖人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于困境中坚守底线,温暖世间 即使女儿身患重病,急需救治,但“生蚝妈妈”刘星没有丧失底线欺骗消费者,而是薄利多销,以正当方式赚取医药费。她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必将如一缕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房,以底线坚守之举温暖人世间。 有医保的老人舍身救男孩,12岁男孩怀揣“让妈妈活到一百岁”的美好愿望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他们身上都体现出“性本善”。其品行底色美好而纯粹,同样能够温暖无数人的心灵。但我以为,“生蚝妈妈”于逆境中能坚守底线,对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更有其积极意义。 因为于当下,社会上违背底线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不消说于困境中坚守底线了。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有底线,就什么都敢干”。斯言不谬,若是没了对底线的坚守,医生可能会肆意开高价药,学者可能会指鹿为马,裁判可能会大吹黑哨,官员可能会贪赃枉法,法院可能会草菅人命,企业可能会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今社会更需要一批像“生蚝妈妈”刘星一样坚守自己底线的人,以自己的存在给世界带来光明,让坚守底线之风洋溢在世间。于医药行业,我们看到“责任医生”周德福为了让病人安心治疗,先假装收下红包,继而将钱存到病人账户内。《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我愿尽我力之所能,与判断力之所及,不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在为病家谋幸福”的底线在他心中非常明确;再看百岁寿星钱道康,尽管自身经济并不宽裕,但拒绝为陌生保健品代言。他们高举着“坚守底线”的大旗,他们像“生蚝妈妈”一样,用一己之力温暖着整个世间,值得赞扬。 我们或许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战胜不了黑暗,请不要吹灭最后的烛光。“生蚝妈妈”薄利多销凑医疗费,拒绝黑心钱,彰显了“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依然顽强的中国”。

作文与考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作文与考试 1.考试前几日,可以有选择地翻阅一些高品质作文图书,以帮助打开思路; 2.考试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顺和切题,达到了这两个要求,基本分数就可以拿到; 3.考试时要不要打草稿,这要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因为费时,所以尽量免去;4.一篇文章起码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为适宜; 5.书写整洁极其重要,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来自于你的字迹; 6.开头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描写手法描写人物形态、事件过程或景物特色。成功的开头占据全文得分的50%; 7.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 8.如果考试题已经做过,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当然,需要你“更上一层楼”; 9.像叙述一个故事给好朋友听一样,口语化的语言就像录音,非常生动有趣; 10、语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让阅卷老师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11.想像类的题目不要表现什么主题,只要写得有趣有益就行; 12.结尾段千万不能用议论或表决心,最后仍然是描写,与开头呼应,如果与开头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 13.考试中,要求你体裁不限,并不是说你想用什么体裁就用什么体裁,而应该根据“扬长”原则来完成; 14.语文大考时,起码要为文章留好一个小时的时间,基础知识的检查放在作文之后。修改时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并注意卷面的整洁。 二、作文与竞赛 15.认真的书写是成功的前提。阅读者会在第一眼就对你留下良好印象; 16.写作时,应在选材和形式上多加斟酌,表现出你的智慧、思想和追求,即使阅卷者也自愧不如; 17.文章中应充满强烈的感情secai,因为唯有强烈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18.对手中的素材加以小小的修饰,使之更感人,更鲜明和更富有美感,这不是虚假,而是美化;

2013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字数

2013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解与佳作示例字数:3172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3年25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文题解读】 2013年南通市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依然延续了2011年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2012年的《就这样慢慢长大》的命题思路与风格,作文的题目不仅极富诗意,而且凸显阳光。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准确审清题意。我们在审读《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这个文题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关键词:一是“一种声音”,二是“记忆深处”。与此同时,还得搞清楚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这种声音,为什么会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声音,对“我”的成长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这应该是审题的关键。而且考生需注意的是,这种声音,不是自己发出的,而是外界及别人发出的。一种声音可以指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不过这几句话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2.明确选材范围。作文的提示语给出了选材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该选择哪些声音,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声音不止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它更应该是文章情感的载体。这种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可以是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也可以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等有形的声音。当然也可以写一些无形的声音,比如像从心底发出的“我一定能行”等声音。需引起广大考生注意的是,这种声音,可以是中听的,也可以是不中听的,可以是曾经有的,也可以是现在有的,可以是悠扬的,也可以是沉郁的……都属于是选材的范围。 3.突出情感体验。这种声音之所以能够留在记忆深处,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所以把握情感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声音只是表达情感的载体。 【满分佳作】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南通市一考生 微风拂过床前,轻柔地去了,只留下窗外的纸风铃,悠悠地回响,如外婆绵长的细语,虽不悦耳,但也语重心长。 灶前的炉火,升腾起氤氲的热气,暮霭一样散开。火光映射在我的手臂上,像溅开的麦芒。炉内的水汽顶起炉盖,发出“扑扑”的声响。我闭上双眼,细细地谛听,那是外婆的帆布鞋摩挲地面时柔柔的足音。 外婆,我已忆不起我“咿呀”学语时您教我的歌谣,也无法遥想我酣然入梦时您喃喃的细语。我只能听到有一种声音——您编织的纸风铃摇摆时的回响,您烧水的锅炉中水汽的余音,始终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拨弄纸风铃,抚平每一处褶皱,仿佛触摸您多茧的双手。每一只铃身都留下您指间的纹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杂志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杂志 《读者》《中学生阅读》 《格言》《作文与考试》 《意林》 《探索发现》 《大自然探索》 《少年博览》 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安徒生童话全集》(丹麦)安徒生著; 《歇洛克福尔摩斯短篇故事集》〔英国〕柯南道尔上海译文出版社《水浒传》施耐庵著; 《鲁滨孙这漂流记》(英)笛福著;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金银岛》〔英国〕斯蒂文生上海译文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朱自清浙江文艺出版社

《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唐诗三百首》(清)衡塘退士选编; 《哈利波特与凤凰令》〔英国〕J.K 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短篇小说经典100篇》〔美国〕欧亨利人民文学出版社 《歌德谈话录》〔德国〕艾克曼译林出版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美国〕海伦凯勒华文出版社 《哈里王子》〔英国〕马克桑德斯接力出版社 《斯蒂芬霍金传》〔英国〕迈克尔怀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一视角——与中国航天员朝夕相处》赵雁北京出版社 《哈佛铜像前的故事》王周生少儿出版社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等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英国〕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人民出版社《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管斌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突破困难成功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杨佐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聪明孩子想什么》邵泽水学苑出版社 《人生每日必修课》吴军红浙江人民出版社 《成功者就是我:中小学生走向成功的42个关键点》郭中平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失落的历史》盛振华百花文艺出版社

《爱因斯坦的“诡辩”——解开12个物理学迷惑》〔美国〕考林布鲁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 《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编。 《我的家在高原上》席慕蓉上海文艺出版社 《CCTV面对面真情访谈——非典时期的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我的光辉岁月》太阿花城出版社 《异乡的天籁》赵丽宏少儿出版社 《故我依然》黄宗英东方出版社 《逝者如斯》王觉非中国青年出版社 《女生日记》杨红樱作家出版社 《目击中国100年》成勇广东旅游出版社 《嘭嘭嘭》童喜喜春风文艺出版社 《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几米辽宁教育出版社 《遥远的完美》铁凝广西美术出版社 《两代人的热爱》华姿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灵魂饭》余华南海出版公司 《学子》梁晓声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文范文】 作文和考试

作文和考试 “岚!”,一声熟悉的身影让我停下笔。 “妈,什么事?” “岚,你看,妈给你买了一本《作文与考试》。平时,看你好像很喜欢阅读这类书籍。这不,我刚好路过报刊亭,就顺手买回来了!”母亲似乎很兴奋,还时不时地翻一翻。 “作文与考试。”我喃喃道。母亲不是常常抱怨随着作为她女儿的我不断成长,她难以了解我的心意了吗?可怎么又知道我喜欢阅读这类书籍呢?还帮我买回来呢。一股暖流不禁从我心头流过。 我接过母亲手中的那本书。熟悉的封面映入眼帘,那不是我已经买过的四月版吗? 可,母亲仍兴致勃勃地说着:“岚,你平时不是老抱怨自己的作文水平不好吗?刚才我看了一下,觉得里面写得还不错,你读一读,也学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母亲显然很高兴,却不知已经买重了。 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不知是否该告诉母亲,这本《作文

与考试》我已经买过了。可却又担心当母亲知道这一切时会难过伤心。他给女儿买一本书,却买重了。母亲是否会因此抱怨自己人老没用了。害怕母亲会说这样的话,害怕母亲会为那本买重的书而再折返到距离家很远的报刊亭换书。 母亲仍兴奋地说着。突然,母亲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让我不知所措。看着母亲那意犹未尽的兴奋,我不禁感到眼睛有些湿润。 我低着头,轻声说:“妈,谢谢您!” “傻丫头,干嘛那么客气!我先出去了,你认真学习吧!” 望着母亲走出房间时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说道:“谢谢您,真的谢谢您,母亲!” 于是,我重新打开那本已熟悉的《作文与考试》,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熟悉大的墨味扑鼻而来,一切都还是如此,只不过多了一份感激之情。 一本书,一份爱。谢谢您!我的母亲!

朋友,你在吗? 想念你,多么希望这种思念能有一对翅膀飞向你;多么希望风能把我的想念飘向你;多么希望云能载着我的思念寄托于你,但我害怕他们载着我的思念会跌倒,因为我对你的思念实在是太重了...... 朋友,你在吗? 两年多了,你从不联系我,我也从不联系你,只有初一时那几次短短的通话,你知道吗,我不联系你是因为我害怕,害怕你变了,你不再是昔日的你了。你是否也是跟我有着相同的想法呢?但这我无从知道! 朋友,你在吗? 你知道吗?在与你分?e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在我最伤心的时候,我心里最依靠的人、最想念的人是你。这不正灵验了人们常说的那句:人往往在失去了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你不是我交往最长的好朋友,也不是我第一个交的好朋友,在当时你只是一个在我被朋友背叛是?戆参课业囊??普普通通的朋友,可是不知从何时起,你已经在我心中有了一定地位了,或许是你对我的关心,也或许是你的乐观,你

中考作文模拟题一

中考作文模拟题一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情;那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请以“那一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导引】 这是一个典型的半命题作文,在补充题目上应该不存在障碍。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对“那一刻”的理解:“那一刻”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幅画,是一个动人的场面,可以是“真善美”的凝聚,也可以是“假恶丑”带给人的震撼。“那一刻”虽然限定了时间,时间虽短,但意义却很重大。 “那一刻”要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描写出“那一刻”的人、事或物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它是传神点睛的突破口,是考生瞬间的体察与感悟。横线上所补的这个词语则是文眼所在,它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体裁、内容乃至主题倾向,因此,后半部分补题需要写出自己对“那一刻”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扣住“那一刻”,写出画面质感。“那一刻”,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意味。考生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时,而不是一个长时段,在时间上只是一个“点”,此种情况下,考生要擅长描绘特写镜头,要对“那一刻”这一特定瞬间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描绘出特定时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的变化,写出画面质感,来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2.立足“那一刻”,拓宽选材视野。考生必须学会从自然、社会、人生、书本中发现“那一刻”,在选材上不必拘泥于“小我”,从写作技法上来看,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拓宽选材视野。比如,生活中看见父亲的背影、妈妈的白发时仿佛停滞的那一刻;自然中旭日东升的那一刻,雏鸟展翅的那一刻等等;历史上项羽乌江拔剑自刎的那一刻,昭君决意出塞和亲的那一刻等等,所有的“那一刻”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力量。 3.情牵“那一刻”,我手写出我心。要求考生一定要写出情感世界的变化,写出自己的真情,抒发自己的实感,展现自己的才情。写小事件,应写出“那一刻”对“我”的触动和改变,细致地描摹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大事件,在熟练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应以大见小,应突出“那一刻”对“我”的影响,强调“那一刻”对自己心灵所具有的持久的震撼力。 所以平时在作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例如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入手去审题,从作文的提示语入手去审题,审出作文选材,审出作文立意,审出作文的表现手法,比如今年的作文提示语就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去年的作文提示语就要求考生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注意事项: 高分作文很遗憾地大多判给了写相似的题材的作文上,这一类作文一般又判分在55分以上,例如写爷爷或奶奶或家中的某一位亲人为自己或为他人制作玫瑰蜜、玫瑰糕;桂花蜜、桂花

2015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示例字数

2015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示例字数:2790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34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中考真题】 屠格涅夫说:“人生之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拣拾散落在路边的花朵,那么,你的人生,都将芬芳美丽。”走得太快了,四野的花朵就一朵一朵地消失了;遍地的草叶,就一片片地黯淡下去。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轻嗅草长的幽香,慢慢走,静听花开的声音……请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为话题作文。 【文题解读】 由屠格涅夫的名言引出,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为话题,倡导“慢生活”意识,对朝气蓬勃青春昂扬的青少年来说,略微有些难度。 从内容上看,这一命题的关键词为“慢慢走”。“慢慢走”既指步子的频率,也指人生的态度。漫漫人生路,只有不停地经历着,不断地感悟着,慢慢走着,渐渐沉淀着,才会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明媚,越来越优雅。因而这一话题目的是在倡导考生能秉持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恬淡优雅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话题作文标题拟定很重要。标题抢眼,能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另外,在情节上很多考生忽视了“慢慢走”这一关键点,理解为单纯地慢走,缺乏诗意的建构,立意也不够高大上;话题富有诗意,语言也须出彩,作品才能出众,很多考生语言苍白,自然不能赢得高分。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关注自我,即以“我”为主体,展现“我”从“快走”到“慢慢走”所感受到的爱,体验到的生活本质等等。 (2)关注他人,即“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某人的“快”或“慢”的生活得失,给我启发,让我懂得了“慢”却能致远的道理。 (3)关注自然,即写“我”从自然景物中,如一棵树、一只蜗牛、一种风景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4)关注社会,即写“我”关注社会,如“道德滑坡”“强调经济”“忽视环境”等等,呼吁社会进步要慢慢走,慢慢来。懂得珍惜,经历积淀才会形成文化。 【考场佳作一】 慢慢走,品一路花香 ◎日照一考生 四月,清明。受不了中考前的烦躁,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踏上了久违的土地。漫步在湖边,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宁静。 温婉的清风摇曳着多情的柳枝,和煦的朝阳挥洒着安暖的惬意,轻盈的白云婀娜着闲适的飘逸,玲珑的小鸟呢喃着恬淡的情怀……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随着季节向前走着,不急不缓,也从不缺席。走在静静的堤岸上,被阳光包围着,幸福的感觉在淡淡的心绪中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小草在微风的爱抚中轻轻摇曳,树叶在阳光的亲吻中绽放笑颜,那么鲜,那么绿,那么美!远处是苍黑的大山——脑中突然蹦出了一句“悠然见南山”来。是的,这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想当年他之所以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该不是就与这大自然的恬淡安适有关吧?在这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中,是谁也都会抖落世俗的冗繁,触摸那细致的温柔,何况是诗心素笺的陶渊明呢? 前面是一株盛开的桃花,粉红色的桃花一朵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像是一团团云霞。近前细看,有的迎风初绽,嫣然含笑;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更多的是粉里透红的小花苞。没有蜂蝶,没有人围观欣赏,桃花在静默中绽放着,无关风月,无关他人,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潜心享受着来自上天的惠泽。忽然就领悟了扎西拉姆·多多的《见与不见》:“你

作文与考试栏目安排

上月刊: 一.作文原创网(学生的原创作文,老师可以把平时班级里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给我们发过来,我们一般都要电子稿,后面 可以署上知道老师的名字或者点评。这里面有时候我们会有 一个“同题作文擂台”栏目,就是老师写一段前言,引出作 文题,后面加两篇学生的同题作文。) 二.考试集训营 1.中考作文传真:对最新的中考题作出解析与例析(即中考满分或者优秀作品及教师评点) 2.模拟考场:首先是“模拟命题”即老师给出一作文命题,后面有老师对给出题目的“思路引导”,解析题目的“文题延伸”,“佳作示例”和教师“评点” 三.名师讲堂:对作文某一方面的写作指导。给出例文,这里面的例文可以有学生的,也可以有老师的。文章之后可以加入 赏析解读这类的段落。 四.材料作文训练营:基本上是按照给出材料作文题目——教师分析导写——学生例文——点评的步骤安排 五.考场作文模拟题设计与构思示例 六.作文提高站;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题目,有老师作出“误区提醒”“提升策略”,然后给出之前的学生原文, 可以在每一段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文章后有“升格指 导”,再给出升格后的文章,最后总结“升格启示”

七.与考场作文技巧:这个就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谈下自己的观点,如上期一老师写的《如何扮靓作文的标题》 写作你我她: 八.文学社:给出文学社的简短介绍,然后选出两篇优秀学生代表作 九.素材库 十.每月一星。每一期选一个写作能力优秀的小作者,给出他得照片。有他自己设计的自我简介,然后是代表作十一.百度空间:学生比较简短的文章 上半月的作文必须是原创,没有发表过的。字数在千字左右,一般不超过两千。考试集训营中老师的文章也一般也不要超过三千最好下月刊: 一.花季阅读:主要是一些比较适合学生读的文摘 二.美文阅读:对某一篇文章作出的赏析 三.古诗词或者文言文赏析,我们现在比较需要文言文的赏析四.下水美文:由作者设计一作文题,再给出一例文,这阁例文是选的文摘,不是学生原创作文,最后由作者总结“写作指津” 和“文题延伸”,即根据文摘主题再延伸出别的话题作文来。五.中考语文中的一些题目的解读和演练。如《中考口语交际类试题解读与备考》 六.专题阅读:根据某一事情为引言,设计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

中考作文原题再现

中考作文原题再现 回味 一、原题再现: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 【回味】 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 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告诉考生要理解题旨,明确思维原点和指向,紧扣“余味”、“从回忆里体会”审题立意。 第二段“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主要回答“怎么理解回味”的问题。该段着眼并强调“过程”,引导学生从“再次感受”、“深入理解”、“重新认识”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深入理解文题的内涵,写出有生活气息且有思考的文章。“回味”一定要有自己“新”的认识、体会、理解——对人生的、学习的、事业的……当然,这个“新”是对于自己原先的体验、理解的层面而言的。第三段“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主要回答“怎么打开‘回味’思路”的问题,重在引导考生审题思维活动由题意理解把握层面进入生活联想审视层面。学生沿着这一提示去展开思维活动,延展思维,盘点自己生活,精选并优化素材,写出能展示自己才情的作文,从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体验、认识。 但是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发现,有些考生重在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忽略了写思考层次的东西,使得文章有“回”没“味”或有“回”寡“味”。 审题:“回”字搭平台,“味”字分高下 “回”是“回忆”(“回想”“回顾”),从叙述的时间的概念看,要求指向于过去(曾经历的人与事、曾经欣赏的景与物……);从取材范围的角度来看,人、事、景、物等在叙述主体(如考生)的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国家、民族;从表现的内容来看,可以是日常生活,可以写重大事件,可以写文学艺术,可以写历史地理,可以写正面的经验,也可以写反面的教训;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可以是痛定思痛的酸苦,也可以是拨云见日的顿悟等。 “味”是“余味”“味道”,也是“品味”“体味”“咀嚼”,要求在回忆的基础上“味”出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的情感、思想、哲理等深刻的内涵来,如果作文中表现出随着时间的积淀和阅历的增加,回味曾经的人、事、景、物、理时,表达出新的、更为深刻的内涵与体会,则是评价作文立意的亮点的标志之一。“回”后必须有“味”,“味”前必须有“回” “回”是“味”的基础和前提,“味”是“回”的有力提升,“味”脱离了“回”则会变得空洞牵强,只写“回”而没有了“味”,则会显得平庸而寡淡。 务必区别几个相似的概念:

2020年精选中考命题作文实例导写及范文

2020年精选中考命题作文实例导写及范文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下面是整理的精选中考命题作文实例导写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精选中考命题作文实例导写及范文】 一、原题再现: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二、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告诉考生要理解题旨,明确思维原点和指向,紧扣余味、从回忆里体会审题立意。 第二段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主要回答怎么理解回味的问题。该段着眼并强调过程,引导学生从再次感受、深入理解、

重新认识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深入理解文题的内涵,写出有生活气息且有思考的文章。回味一定要有自己新的认识、体会、理解对人生的、学习的、事业的当然,这个新是对于自己原先的体验、理解的层面而言的。 第三段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主要回答怎么打开回味思路的问题,重在引导考生审题思维活动由题意理解把握层面进入生活联想审视层面。学生沿着这一提示去展开思维活动,延展思维,盘点自己生活,精选并优化素材,写出能展示自己才情的作文,从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体验、认识。 但是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发现,有些考生重在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忽略了写思考层次的东西,使得文章有回没味或有回寡味。 审题:回字搭平台,味字分高下 文题中回是回忆(回想回顾),从叙述的时间的概念看,要求指向于过去(曾经历的人与事、曾经欣赏的景与物);从取材范围的角度来看,人、事、景、物等在叙述主体(如考生)的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国家、民族;从表现的内容来看,可以是日常生活,可以写重大事件,可以写文学艺术,可以写历史地理,可以写正面的经验,也可以写反面的教训;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

2018年中考作文题目点评三篇

2018年中考作文题目点评三篇 导读:本文2018年中考作文题目点评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年吉林长春中考作文题目点评 作文题目体现两个关键词“风景”和“你” “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是一个贴近考生生活、强调情感体验的好文题。”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主编钟平说:“拿到这个作文题目,考生们基本没有审题障碍,不易写跑题,素材也是从自身生活中寻找。” 钟平表示,文题两个关键词是“风景”和“你”。 “风景”,意指人生旅途中那些给予“我”温暖和美好记忆的场景和瞬间;而“你”,则是这时光场景中的主角,陪伴我左右,影响我心灵,照亮我成长。这个“你”可以是父母、师长、朋友,也可以是一位走进你心灵的文化名人,“你”的外延很大,除了人物,甚至可以是一种感受至深的物件,一种传统习俗文化,甚至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钟平说,“风景”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成长阶段中的多处,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情”与“景”交融,如果在“感”的基础上能写出深刻的成长领悟来,就是上佳之作了。 最后,钟平建议,写作时要注重细描场景,渲染情感,表现文采! 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宽给了考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

谈到如何把握《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这一作文题目时? 东北师大附中新城学校教师杨杨的看法是:中正平和、出题严谨,这个题目给了考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适合于擅长不同素材的考生,今年的作文题目出得非常好。 随后,杨杨针对《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进行详细的解析。 如题目,“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这个“你”到底是谁? “他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非人’。可以把它具体化到某一个人的身上,也可以具体化到某一个物的身上,还可以把它抽象到精神、品质、理想等等,这些都可以。所以说这个题目给了孩子无限的发挥空间,让很多孩子都有话可说,而且文体也比较宽泛。”杨杨说。在看“风景”二字。 杨杨说:“看‘风景’看的是一个考生的立意,就是看在他心中什么是风景,所以说最后‘风景’二字反而是他的个性所在。” “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出的很宽泛,给考生们很多答题的空间。”杨杨说。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作文题目点评 今年呼和浩特市中考继续采用大小作文的风格,以两道作文题目来考查考生。其中小作文题目为:缩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或《皇帝的新装》(提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个乖巧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皇帝的新装》写一个愚蠢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要求:缩写时,要注意故事的主要人物与重要情节;不能出现“提示”中的原句,否则扣除2分;150字左右。

《回味》作文审题指导及例文精编版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作文审题指导及例文展示 一、愿意再现: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二、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告诉考生要理解题旨,明确思维原点和指向,紧扣“余味”、“从回忆里体会”审题立意。 第二段“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主要回答“怎么理解回味”的问题。该段着眼并强调“过程”,引导学生从“再次感受”、“深入理解”、“重新认识”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深入理解文题的内涵,写出有生活气息且有思考的文章。“回味”一定要有自己“新”的认识、体会、理解——对人生的、学习的、事业的……当然,这个“新”是对于自己原先的体验、理解的层面而言的。 第三段“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主要回答“怎么打开‘回味’思路”的问题,重在引导考生审题思维活动由题意理解把握层面进入生活联想审视层面。学生沿着这一提示去展开思维活动,延展思维,盘点自己生活,精选并优化素材,写出能展示自己才情的作文,从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体验、认识。 但是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发现,有些考生重在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忽略了写思考层次的东西,使得文章有“回”没“味”或有“回”寡“味”。 审题:“回”字搭平台,“味”字分高下 文题中“回”是“回忆”(“回想”“回顾”),从叙述的时间的概念看,要求指向于过去(曾经历的人与事、曾经欣赏的景与物……);从取材范围的角度来看,人、事、景、物等在叙述主体(如考生)的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国家、民族;从表现的内容来看,可以是日常生活,可以写重大事件,可以写文学艺术,可以写历史地理,可以写正面的经验,也可以写反面的教训;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可以是痛定思痛的酸苦,也可以是拨云见日的顿悟等。 “味”是“余味”“味道”,也是“品味”“体味”“咀嚼”,要求在回忆的基础上“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