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的和谐观

孔子的和谐观

孔子的和谐观
孔子的和谐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目标指向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孔子思想文化中,和谐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对孔子的和谐意识进一步地梳理、审视,自觉汲取其和谐思想中的精华,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方面,孔子有很多独到见解。首先,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孔子曾一再强调自己的思想是有核心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但这个核心是什么,他本人没有明白说出来。后人一般认为,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何谓“仁”,孔子解释为“爱人”,并进一步指出要“泛爱众”,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说孔子主张爱一切人。其次,孔子认为“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即认为只有通过“礼”的整合作用,人和人之间才能较少摩擦,化解紧张和冲突,维持一种持久的等级秩序,“仁”才能得以实现。第三,孔子主张“和而不同”。以“礼”整合人际关系的目的是“和”,“礼之用,和为贵”。但“和”并不是无原则的统一,而是“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所谓和而不同,就是求大同存小异,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所谓同而不和,就是绝对统一,没有是非可否之别。显然孔子反对“同而不和”,主张“和而不同”。第四,孔子强调“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朋友之间交往的根本之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到了汉代,“信”与“仁义礼智”合称“五常”。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之一。第五,在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非常注意严于律己,虚心谨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强调的就是在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同时他主张关心人,帮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也倡导体谅人,尊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子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虽然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上的论述,不可避免带有时代局限l生,但许多观点并没有过时,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其糟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和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肯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应该重视规则的制定和完善。现代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竞争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只有遵循一定规则的有序竞争,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才有可能实现互惠互利,求得双赢或多赢,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孔子想通过礼教、伦理纲常来规范人的行为,达到和的目的。但封建礼教的等级性决定了在封建礼教“亲情”、“温情”掩盖下的只能是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规则对规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规则的平等性、合理性。其次,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缺一不可。孔子重视诚信,但过分强调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容易走向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的极端。我们在学习孔子重视诚信,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信用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外在约束作用。通过信用制度的完善,可以激发和强化个人信用自律的动机和努力。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使诚信逐渐成为人们习惯,成为人们的内在品质。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第三,正确处理“应然”和“实然”的关系。“应然”是指社会政策的基本取向、基本目的及理想化的内容。“实然”是指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孔子提出爱一切人的命题,但孔子讲的爱,是一种抽象的爱,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现代平等友爱意识培养的基础,但必须放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去理解和把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友爱就是提倡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承担责任,提倡和而不同。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及个性差异必然存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排斥多样性和个性差异来达到的社会和谐,只能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尊重多样性和个性差异,又能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和互补性,以实现真正的安定团结。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个人要服从社会。在孔子看来,社会的人重于个体的人,个人服从社会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他着重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当君的要像当君的样子,当臣的要像当臣的样子,当父亲的要像当父亲的样子,当儿子的要像当儿子的样子。在孔子眼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确定的等级地位,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有一个符合其身份的名称,每一个人应当按照自己的身份名称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如果人们不能按照其各自身份名称的规定去做,则会出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那么社会的正常秩序就会遭到根本破坏,从而引起社会的混乱。因此他的最大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造就志士仁人的完全人格。二是社会应给予人起码的生存基础。孔子主张应先使人民富裕起来,再对其施以教化。先“富之”再“教之”,同时在赋税方面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反对向人民过分的征敛。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孔子过分强调按照自己的等级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确实有束缚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一面,但对于人们形成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无疑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反对厚敛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认真审视孔子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吸收其合理内核,必然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对个人而言,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我是社会大机体的一个细胞,自我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存在,因此不仅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要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虽然每个人能力有大小,工作有不同,职务有高低,但这都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对社会和人类是否做出了贡献及其大小。在我国,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决定于他是否为人民服务和是否具有为社会做奉献的精神。一个人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努力去实践,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社会价值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价值观的核——弋心和基础。对社会而言,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即为满足每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如较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健全的法律制度等。如果每个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的劳动得到尊重和回报,又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那么他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就会越高,社会财富将越来越丰富,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越来越高。相应的,社会财富越多,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越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这种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孔子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讲道德,说仁义,对政治和伦理问题感兴趣,对宇宙问题则不大关心,谈论较少。但不能否认孔子本身具有较渊博的自然知识,对天人关系也有一定的见解。首先,孔子认为天即自然界有其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其次,孔子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的概念。孔子认为人们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他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君子知天命,所以敬畏天命,按规律办事。小人不知道天命,所以没有“畏天命”之心,肆意妄为,既敢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敢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蕴涵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第三,孔子有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还曾说过:“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骐麟不至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避之,而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这些论述主要表现的是孔子的中庸态度,但也不能否认孑L子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其中的确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第四,孔子崇尚节约。孔子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简陋;与其不恭顺,宁可简陋。本来“礼”是儒家很看重的,但孔子提出“礼,与其奢也,

宁俭”的主张(《论语?八佾》),认为就一般的礼仪来说,与其奢侈浪费,宁可俭朴一些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生活俭朴、节用资源,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君子人格,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生活奢侈、豪华气派。

孔子关于敬畏天命,崇尚节约,树立君子人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当今时代,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重起来,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资源减少、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不仅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以及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自然生物的需要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其次,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规律谋发展。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消耗资源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环境超过环境容量时,必然影响到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一旦自然再生产能力遭到破坏,要想达到新的平衡和协调,需要经过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新的平衡,很可能还要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所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必须清醒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个人自身的和谐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孔子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一是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一方面,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它承认人的正常欲望,但他反对把满足欲望当成行为处事首要的和唯一的出发点,无论是得富贵.还是弃贫贱,都应“以其道”。即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不择手段地贪求、妄求。二是正确处理穷与达的关系。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意思就是说天下有道时,要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如果不好好干,是一种耻辱。当天下无道时,就该隐居退避,如果丧失原则,同流合污,也是一种耻辱。后来,这一思想被孟子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三是正确处理外在身份和内在品质的关系。孔子时期,圣王分途,即内圣品格与外王品格不再统一,而是出现了人的政治身份和道德身份的分裂,所以达刽内圣外王的和谐统一。在如何达到身心和谐问题上,孔子更注重个人的自觉性和主动为仁由己”的思想,就表现了孔子对自觉性的高扬,对主动性的强调。“由己”,就是靠自己的自觉,靠自己的主动。有了“仁”的自觉,才会有“仁”的主动性,有了为“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孔子的上述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人应当自强。孔子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刚毅自强,知难而进,去完善主体人格,实现完美境界,鄙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这一点正是当前社会某些人所欠缺的一种精神状态。面对困难的工作局面,面对艰苦的生活,有的人靠等、靠要,自己束手无策,不求进取,甚至被困难击跨,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了一种仇视心理,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在同等的机遇面前,能否抓住机遇,干成事业,人的精神状态十分关键。自强自信是一个人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其次,人应当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有些人逐渐形成了金钱至上、笑贫不笑娼的畸形心理,为了获得金钱财富不择手段,只要有钱就趾高气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人富而忘本,竞奢弄富,挥霍浪费等现象严重。这种重财轻德、见利忘义的倾向,金钱、物质及权力崇拜之风的兴起,既破坏社会文化生态的平衡,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也不利于自身的和谐。孔子主张以义制利,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制约和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名利富贵应取之有道,否则于我如浮云。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达到内圣外王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有利于克服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偏颇和弊端。有利于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以及个人自身和谐的目的。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他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学派时的称谓。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相信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六经"也反映了这一政治思想。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战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等。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他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曾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他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在“德治”方面,孔子相信只要执政者在伦理道德做出了榜样,政治自然就能搞好。当然,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 一、“仁”义之说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二、“礼治”的推行 孔子主张推行“礼治”的言论很多。如在他回答言偃之问时,就明确表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又如颜渊“请问其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全)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徐桂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于孔子本人来说, 他的一切思想学说乃至行为,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个稳定、和谐有序的太平盛世。从孔子的这一终极目标出发, 才能全面而真实地理解孔子的整个学说。 (一) 孔子处于春秋末年的社会大变动时期。这种变动即乱世总是伴有战争、暴力、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等灾祸。孔子对这一切深为忧虑, 他考察了历史的不同阶段并做出比较, 力图从历史的借鉴中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保存在《礼记〃礼运》里的孔子回答官僚问的一段话中, 可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已, 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 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 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 从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 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 以孝其信, 著有过, 刑仁进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 在势者去, 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天下有道的社会, 人伦道德皆值得赞赏, 人际关系和睦, 社会管理者唯贤是用, 而至阶级社会, 人各有私欲, 道德状况不比从前, 所以有了礼义制度。?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 用以调节人际关系, 禹、汤等帝王治理国家, 都是依礼而行的。孔子自己虽未见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政治生涯 孔子雕塑(6张)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主张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要求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教育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1]。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是事物的成分和比例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是整齐、对称和平衡。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为成。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和谐”与“中道”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民主的政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的培养又离不开和谐的教育[2]。因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社会民众道德教养的优劣,以及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成功构建的重要指标”,而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全局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应重在和谐教育的依托与支持”[3]。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4]。 二、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1.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应当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君子是孔子实施教育的目的。那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呢?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表明孔子所要求的君子有两个条件:其一,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二,君子要使老百姓能得到安乐,即君子是治邦安民之才。可见孔子要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然后将他们选拔到统治岗位,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孔子的教育目的。这—观点与当时的世袭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权为贵族所把持,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探微 摘要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起到了的重要的奠基作用,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耀千古,昭示后人。本文拟将其政治思想有关理论相结合作一初探,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孔子论语礼仁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积极地对社会动荡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试图改变“无道”的政治现实,他试图全面地说明和解决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及政治本质、国家政治制度、统治方针和方法、统治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等基本的政治问题,它的理论完整自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一直延伸到今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尽曲折,但依然光芒不减。 一、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仁政”是借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仁”是孔子所发现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自觉性畜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入手来建立“仁”的范畴。从以“孝锑”为特征的亲亲人伦开始,他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梯原则的荃础上,孔子又进一步把这一原则推广、扩大到由关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到关切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一切人,进而便又形成了孔子“爱人”、“爱众”的主张,这也是孔子“仁”的第一个含义即爱人为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孝”进行阐释,反映了对孝文化多种功能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来构成一张维护社会和谐温馨的伦理秩序网络。 孔子所说的仁的概念,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同样是《论语·颜渊》记载了颜渊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句话,重点在于克己,也就是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孔子一方面强调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应该在政治上采取服从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统治者宽以待人的必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孔子仁学的实质,是从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二、礼—“仁”的表现形式和人的行为准则 要确保仁者“爱人”这一根本思想得到贯彻,必须在鼓励人们自觉行仁的基础上,对各阶级阶层、各社会范畴的行为,提出规范,予以约束。孔子将“礼”视作“仁”得以实现的方式和得以表现的手段,同时认为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仁”的思想。因此,他说“克己复礼为仁”由于礼的这种作用,孔子便把礼由社会伦理规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他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即“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软户。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民众,就能够获得民众的薄敬和服从,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 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

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生活集中过多、民主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和侵犯党员和公民权利、践踏民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3)在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腐败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4)政治生活中出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民主参与中的不平等、权利参与中的不平等、妇女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和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方面。 10、()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 A、马格斯 B、亚里士多德 C、恩格斯 D、高尔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人的善德有三个来源:一是天赋,二是习惯,三是理性。在他看来,人虽然没有天赋的美德,但是有一种潜在的倾向善的能力,因为人作为理性的、社会的动物,具有接纳美德的特性和功能,具有追求美德的能力。 二、多选题 1、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战略意义 D、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doc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

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论述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

论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认识以及礼乐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姓名:曹志华 学号:01 班级:101041C1 【摘要】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集其大成。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个认识和判断是合乎历史事实的。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关键词】孔子礼乐思想儒家和谐社会 一、孔子的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政治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订《》《》,序《》,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何为礼乐 二、礼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顾名思义是指和。礼是规范体系,是典章制度;乐则是礼之内在精神的体现,它突显了礼与人之内在心灵秩序的关联。时期,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

作为各级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奠定了的基调。创始人——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和,对后来历代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礼乐的发展 正因为西周礼乐文化是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是长久孕育其间的生命力的勃发,所以尽管它如同宗教诫律一样,要求人们尊奉和恪守,却并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它恰恰是对人们生活的赋型,给人们带来的恰是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秩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乃至于人们日用而不知,对礼乐本身的理智反省和意义理解反倒没有发生的可能了。然而,先秦历史进入春秋之后,一场天崩地裂的巨变发生了,在这场巨变中,“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宗法人伦秩序的破坏和紊乱标志着通过礼制而建立起来的政制模式的解体,史籍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严重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三)孔子对礼乐思想的继承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礼乐文化情有独钟,先秦儒家之所以能够对“三代”,尤其是对周公之“制礼作乐”进行系统的理智审查和深度的意义阐释,根本的动力就在于他们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是“礼崩乐坏”了,礼乐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都成了昔日的记忆,正是在对昔日礼乐文化的追忆和思考的过程中,礼乐文化的精神性价值和意义向人们呈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恰是礼乐规范秩序的被破坏而催生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思想时代——“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先秦诸子都是通过对崩溃了的礼乐秩序进行反省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所谓“百家争鸣”则是根源于他们对传统礼乐秩序之精神实质与社会功能的不同判断而已。 (四)孔子对礼乐思想的发扬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生活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的确没有另外制作新的礼乐,他无意于提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的规范性构想。在他看来,制礼作乐是圣人之事,而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自居。但他绝不是泥古不化者,他是思想家,是哲人,他提出: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10级汉英1班李婷学号:101301054089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关于孔子的政治名言

关于孔子的政治名言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孔子的政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 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 7、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 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 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

未善也。——孔子 1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 1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子 1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 15、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孔子 1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 18、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 1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孔子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孔子关于政治的名言

孔子关于政治的名言 >>使平易近敬、忠以劝,如之何?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颇┞服举;其人亡,则颇┞服息。 ....故为政在人。君青鸟使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克不及.则劝。”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知及之,仁不克不及守之,虽得之,必掉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平易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平易近不敬。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平易近服;举枉错诸直,则平易近不服。 >>上好礼,则平易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平易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平易近莫敢不消情。 >>……因平易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不伤脾胃乎? >>以不教平易近战,是谓弃之。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不雅之哉! >>君于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平易近善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大年夜。 >>正人正其衣冠,尊颇┞钒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正人无众寡、无小大年夜、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施,取其厚;事,举个中;敛,大年夜其薄。 >>苟正其身,于大年夜政乎何有?不克不及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平易近以时。 >>慎终,追远,平易近德归厚矣。 >>庶平易近足,君孰与不足?庶平易近不足,君孰与足?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正人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居是邦,事其大年夜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一)

试论中西“和谐”观比较(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谐观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西方和谐观的产生、内容、原则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通过探寻中西方文化之差异,从而吸取西方和谐观的独到之处,来丰富中国和谐观的内容。 “和谐”社会观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华民族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质早在远古时代就十分注重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如今和谐社会观已经深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为了全面了解“和谐”世界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实际意义,我们有必要找出中西方和谐观的共性和差异,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和互补,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一、“和谐”观的起源 “和谐”的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的意思;而“谐”字在《说文解字》中原作“魅”,从禽皆声,指音乐和谐,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指各种乐器、音符、音调间的配合与统一,造成和谐的氛围。《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和与偕二字连用是在《尚书·舜典》中:“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论,神人以和。?2后来史伯提出了“合实生物”的观点,即:“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一味地寻求“和”而放弃个性,不能达到真正的“和”;只有承认相对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达到“和”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此后和谐的思想被许多学者进一步深化,如儒家的中庸思想就是“和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们更进一步指出“和谐”的具体标准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谐的标准更形象化。可以说“和谐”思想贯穿于儒家文化的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其精髓所在。 在西方哲学里,希腊语“和谐”一词,源自动词“harmozein",意指“适合一起”,也被译为“调和”或“和谐”。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和谐论”,他将数视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出自于数,宇宙万物的和谐即为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和谐的另一种早期认识是音律和谐,认为音乐中音调和琴弦的长度之间存在数的比例关系,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遵循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时就构成了和谐与美;和谐同时也表示由太阳、月亮和恒星构成的宇宙体系的合乎比例的运动,在运行中发出不同的音调,构成宇宙的和谐。自苏格拉底开始,“和谐”思想被引人社会领域和人文领域,从而产生了西方社会政治领域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柏拉图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社会观,认为社会和谐的根本基础在于正义,这种正义的实现就在于社会各等级之间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互不僧越。应该说,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卢梭等政治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新自由主义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谐”以及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始终贯穿着一种对社会和谐的多层面思考,但其核心的哲学等式是和谐等于正义。这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质和谐论”。 二、中西方和谐观的内容 1.人的心灵之和谐 心灵和谐指一个人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不为外物困扰。只有心灵和谐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和睦相处,才能在工作生活中以清醒的头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在中国,“和心”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吕氏春秋·适都篇指出:“乐之务在于和心。”仁的学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