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练习题 (新版)商务星球版

1.3地球的自转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可以证明()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3.影响图中我国东西两端作息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

A. 纬度差异

B. 经度差异

C. 距海远近

D. 植被不同

4.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

A. 太阳

B. 月亮

C. 地轴

D. 赤道

5.小明“十一”黄金周期间跟父母一同去新疆旅游,他发现当地日常生活安排要比福

州时间晚,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地球自传造成两地时间差异

B. 福州人比新疆人勤快

C. 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 两地气候不同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1天

B. 正好24小时

C. 365天

D. 1年

7.下列是地球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的是()

①地球不停的自转②地球是个不发光的球体③地球是

个不透明的球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8.家住上海(121°E,31°N)(东八区)的王航傍晚给远在美国纽约(74°W,40°

N)(西五区)的叔叔打越洋电话,语言表达最为正确的是()

A. 叔叔,傍晚好!

B. 叔叔,早上好!

C. 叔叔,下午好!

D. 叔叔,晚上好!

9.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10.一天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C. 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11.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

小了一天。该船可能

A. 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

B.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

C. 自西向东越过20°W经线

D. 自东向西越过160°E经线

1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1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

场直播的时间为

A. 6月7日11点

B. 6月8日1点

C. 6月7日9点

D. 6月8日3点

二、综合题

13.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点先迎来黎明。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_____。

(3)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__________带的分界线。

14.某班同学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图,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点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点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 ______ (A/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 ______ 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______ 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 ______ 和 ______ .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 现象.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看

是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时针。

(3)、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白天来的最早的是。可以看出,地球表面东边地点的时刻(早于/晚于)西边地点的时刻。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A

3. B

4. C

5. A

6. A

7. D

8. B 9. C 10. B 11. A 12. B

13. (1)如图(2分):

(2)B 24小时(一天)(4分)

(3)极昼北温带(4分)

14. B;24;昼夜交替;非洲;欧洲;极夜

15. (1)昼夜更替

(2)自西向东逆顺

(3)东京早于

【解析】

1.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理解记忆即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图上观察得出: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故不符合题意;B.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符合题意;C.由符号“N”判定该图表示北极,

但方向是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D.由符号“S”判定该图表示南极,但方向是逆时针,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A.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3.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从图中看出,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繁星点点,两地的经度差别很大,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难度较小。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绕转中心是地轴;周期是一天(约24个小时);意义是昼夜交替、产生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因此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自转,C正确,ABD错。故选C。

5. 解:地球自传产生两种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也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②时间的差异即时差的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得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时间,故小明“十一”黄金周期间跟父母一同去新疆旅游,他发现当地日常生活安排要比福州时间晚.根据题意.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难易适中.

6.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约24小时(不是正好24小时);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A对,BCD错。故选A。

7. 本题主要考查了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也是个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不能照到地球的另一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所以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不停的自转、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地球也是个不发光的球体),①②③对。所以D对,ABC错。故选D。

8. 本题主要考查了时差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转,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区要比位置偏西的地区早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为了使全球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全球划分了24个时区。由题意可知,东八区比西五区早12个小时,所以当东八区为傍晚时,西五区正值早上,B对,ACD错。故选B。

9. 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运动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看是顺时针方向。选项AB为南极点俯视图,均错误;选项CD为北极点俯视图,C正确,D错误。故选C。

10.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天当中校园里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正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是因为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高,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低),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错。故选 B。

11.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1天。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要减去1天。姐姐出生在东12区,妹妹出生在西12区,要减去1天,比姐姐早1天。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本题考查的是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因此北京时间和东一区的时差是(8-1)=7(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可得,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6月7日18点+7小时=6月7日25点=6月8日1点。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3. 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结合地图记忆即可。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如图:

( 2)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所以东面的时间要早于西面的时间。读图可知,B点先迎来黎明。

( 3)读图可知,该图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日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北极圈即66.5°N纬线,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14. 解:(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B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或24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1)B;24;(2)昼夜交替;非洲;欧洲;(3)极夜.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5.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时间的差异。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所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

(3)由于地球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区要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区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晚之分。由图可知,在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中,东京、济南已经处于白天,新德里仍然处于黑夜,而在处于白天的东京和济南,东京的相对位置要比济南偏东,所以东京白天来的最早,故而东边地点(相对位置偏东的东京)的时刻早于西边地点(相对位置偏西的济南)的时刻。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范文

七年级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8题。

8.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B.②C.③D.④Array 9.有关右图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世界最高峰位于A大洲 C.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D大洲是跨纬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10.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 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1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D.①② 12.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判断图中 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 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a 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b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第二课 经纬网 4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北N南S 东E 西W 6经度和纬度 7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 向西到160°E 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9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课 地球自转 10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11自转方向:a 侧视图 自西向东 b 北极上空俯视图 逆时针 c 南极上空俯视图 顺时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 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 点)。 13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比西时区大。 北京 东八区 纽约 西五区 华盛顿 西五区 伦敦 中时区 东京 东九区 第四课 地球公转 14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15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16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经度 纬度 起始位置 0°经线(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 ) 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W ) 向南、向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8题。

8.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有关右图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世界最高峰位于A大洲 C.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D大洲是跨纬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10.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 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1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D.①② 12.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13.已知北半球同纬度某区域,如右图, 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判断图中 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 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3.1 海陆的分布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章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海陆的分布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位居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2、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重点 (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投入率达95% 难点 (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 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他进入太空的录相,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2、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最新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王攀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AB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自己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可能会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初一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word完整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上册质量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月食现象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完整)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推荐文档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全题商务星球版精.doc

七年级 , 地理 , 上册 , 知识点 , 归纳 , 全题 , 商务 ,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 1、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3)月食现象;(4)地球的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赤道平行的圆。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特点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极点;

4、低纬度:纬度 0°~ 30°中纬度:纬度30°~60°高纬度: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N)在北半球,南纬(S) 在南半球, 赤道( 0°纬线)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界线。 6、东西半球的判断: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小于 20°W、160°E ——东半球; 大于 20°W、160°E ——西半球。 7、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加的为北纬(N),向南增加的为南纬(S); 向东增加的为东经(E),向西增加的为西经 第三课第四课.地球的运动 9、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约 1 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公转 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约1 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 ( 2)简单的时差计算。 ①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北京在东八区)② 经度每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 ③时间计算“东早西晚” ( 3)地球的公转(4)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示意图: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至 北回归线 6 月 22 日 昼长夜短

1.2 中东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二节《中东》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选用的是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中东》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将主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内容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分区地理,是在上册学习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等基本地理知识后,重在将这些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区域,进行分析、综合、理解。如果说上册是总论,则下册是分论。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改变了过去的线性结构的模式,而变为模块结构。七年级下地理册主要有四个章节。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第七章教材是对各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中东教材突出了三点内容:①三洲五海之地;②世界“油库”;③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我选取了前两部分“三洲五海之地”和“世界油库”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减轻下一课时的压力,在这节课中对下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渗透。 其中新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为两个方面:①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我设计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①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合作协作意识。③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学习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中东地区是联系三洲五海的重要地理位置,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国际通道如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使其成为具有全球战略意义兵家必争之地,加之该处无比丰富的石油资源更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三洲五海”战略要地和石油输出路线;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系统的分析中东位置的重要性则是本节课难点所在。 二、说学情 年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首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学习过程中浅尝则止等不同问题。 学习态度:在我所教班级当中,虽然学习态度也有整体和个体差异,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是聪明好学的,他们乐于发言、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课堂上勇于发言、与同学积极合作。 知识现状与能力分析: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及其东南亚的内容,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其思维能力、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能够在“自主合作、分层达标”的课堂中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养成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可能的困难:学生分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预习笔记-世界第一大洲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预习笔记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 一、填空: 1.亚洲是的简称,古代,人们把以东的地方称为“”,意为“”;欧洲是的简称,意为“”。 2.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和等,它们是形成大洲自然环境的基础。 3.亚洲的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的主体部分位于半球、半球;从纬度位置看,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北极圈穿过亚洲的部,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部;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大陆的东部,北临,南临,东临;从相对位置看,亚洲的西部与毗连,西南与相接,东北与相望。 4.亚洲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为世界第 大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约万平方千米。 5.亚洲南北所跨之广为各大洲之最,使亚洲形成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亚洲东西跨 160多度,东西时差达小时。 6.亚洲大陆内部距遥远,降水,使得亚洲与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7.亚洲的四至:东至,西至,北至,南至。 8.亚洲大地理单元:、、、、、 。 9.亚洲是世界人口多的大洲。2015年人口数量约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10.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个国家是:、、、 、、、。 11.亚洲现有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属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平衡,既有经济高度发达的,也有、等发展中

的大国;既有、等高收入国家,也有、等最不发达国家。 12.亚洲有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以上。不同民族在、、、、等方面风格各异,形成了亚洲的地域文化。 二、读图: 13.对照P3图6-1-2亚洲的半球位置,在适当位置填出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4.对照P3图6-1-2亚洲的半球位置,在适当位置,用红色笔描出穿过亚洲三条特殊纬线:赤道、北极圈、北回归线。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读图训练(带答案)

商务星球七年级下册读图训练(带答案) 一、读右图回答:(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 的地理事物:①印度洋②大洋洲洲③ 马六甲海峡,位于⑤苏门答腊岛和 马来半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 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④岛属于马来群岛,属于热带雨林 气候。(3) A是湄公河,所在的是中南 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二、读“中东地区图”,回答: 1、图中A、B、C、D、E“五海”中,有内 陆湖泊是 C (填字母)。 2、沟通A 、E两海的是苏伊士运河。 3、图中甲是沙特阿拉伯(国家),该国最具有 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 4、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麦加(城市)②开罗(城市) ③霍尔木兹海峡 5、甲、乙、丙三国中属于非阿拉伯国家的是 丙。(填代号) 6、几十年来,本区局势动荡不安,一直成为世界 关注的热点地区,请你从地理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可从地理位置、 资源、宗教等方面分析) 三、读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①大西洋②尼罗河③ 刚果河④印度洋⑤几内亚湾(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东非高原 B 好望角(岬角) C 刚果盆地 D 撒哈拉沙漠 E 马达加斯加岛 ⑶你认为②、③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是 3刚果河,判断理由是热带雨林气 候降水丰富,刚果盆地周高中低,汇水 (流域)面积大,河流呈向心状汇入 四、日本 1、写出四大岛和主要海洋名称: A 北海道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 E 日本海 F 太平洋 2、主要工业城市 ①神户②横滨 ③东京④名古屋 ⑤大阪⑥北九州 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 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这种分布的原因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进口燃料及原料出口产品;人口稠密劳力丰富;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市场狭小);科技力量雄厚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星球版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 f 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 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f 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一*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 看到船身;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 2.经度和纬度 3.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 W向东到160° E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③在写地理坐标的时候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带字母。 ④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 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5.五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②五带划分示意图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④温带,四季分明,获得的热量适中。 ⑤寒带,终年寒冷,获得的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者1天。 2?四个季节: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北半球季节和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3?四个节气: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 球昼夜平分。②夏至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 23.5° N ) 北 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 昼现象。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 (23.5° S)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 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重点)。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4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ffi ? e?? ------ ■■弗界 —? ■心 ------屯区界 ???谈齬 一■幢镇 A 山? ------ n-n-ru KW x 鬓m ■界&蜩 ■—al *—|来建 EB界—癖君圣a* 2?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①通常,“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③热带,终年炎热,获得的热量最 多,有阳光直射现象,除热带内的 其他点一年有两次太 第二章地图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 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 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 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 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 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 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 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 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约5.1亿km2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 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2、数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 ②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③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