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思想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天下为公”典故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既是个人修养之要,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它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它的最高境界是在义利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下,以“义”为重,“先义后利”乃至“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

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规范性要求。孔子一贯主张“忠恕”。继孔子之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而儒家尤为重视公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

明末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在其《续通鉴论》中,以“天下为公”为武器,批判封建制度,提出“公天下”的主张,认为“天下非一家之私”。当时另一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指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与王、黄齐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近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转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要求,激励着后代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盛衰兴亡大业而奋斗不息。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针对中华民族出现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在其所著《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继承了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在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规范同时,念念不忘“天下为公”这一传统思想。时常把《礼运》篇中的“大同”的全段文字抄送友人。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其中有赠冯玉祥的,有赠张学良的。1924年,孙中山在题为《三民主义》的著名演说中,曾谈到“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是指《礼记》一书中《礼运》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天下为公”的“公”字,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

“天下为公”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无疑也是在继承了包括“天下为公”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天下为公教育应与共产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大公无私”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天下为公”本是一句古语,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正是要结束这种“天下为私”的不合理状况.但是,民国创立以来,“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私有,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因此,孙中山大力提倡“天下为公”,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已任.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曾多次题书“天下为公”四字.

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这一口号才有巨大的号召力.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

职业、职守。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13.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15. 独:单独。16.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17. 养:供养。18. 是:这。19. 终:终老,终其天年。。20.〔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21. 故:所以。22.〔外户〕泛指大门。23.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24.〔闭〕用门闩插门。25. 谓:叫做。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注: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长城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翻阅先秦诸子的叙述,无论是孔孟儒家、老庄道家还是墨翟墨家,他们都向往、追求着一种“天下有道的社会”。 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们的先圣,似乎已在千年之前,就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回首五千年,我们曾经辉煌。 想那汉唐盛世,敢问天下谁与争锋?元朝的铁骑使敌人闻风丧胆;大明的龙船给世界各国带去了天朝上国的威严…… 人们都在思考着,所谓“天下为公”的社会,大概就是这样,国富军强,百姓安居的吧? 但是我们也曾经历过曲折。 整整八十年。列强争霸使旧中国变得伤痕遍体、满目疮痍。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1860年10月6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闯进我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12天之后,能搬走的搬走了,能砸碎的砸碎了,他们竟然又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未灭。圆明园几乎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现在,她就躺在我们的北京城中,再也不见昔日的光彩。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攻陷。此后,日军对城中手无寸铁的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三十万中国同胞——三十万!无论是白发苍苍、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是躲在襁褓中瑟瑟发抖、嗷嗷待哺的婴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屠刀所指,血染山河! 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向着儒家先圣发问:所谓的天下为公究竟在何处?我们的家在哪儿? 就在这样一个最危险的时候,华夏大地上,有一位先生振臂高呼“三民主义”,它所展现出“公天下”的和睦社会令人们仿佛看到了曙光。 以此为始。那五千年诚挚的渴盼终于从远古焦灼的等待中走来,在唐古拉峰下,中国向太阳宣誓,人民昂起了头颅,从此站了起来。 1949年,一位伟人,他挥动着手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1978年,一位巨人,他审时度势,将尘封的国门向世界洞开;1997年,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1999年,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2008年,我们在北京挥洒着感动和渴望;2010年东方明珠下,我们释放着智慧的光芒;2014年,站在这里,我们编织梦想和希望。 时至今日,我想,我们懂了。——原来我们的先圣哲人们是如此的智慧与博爱。我们懂了,一个民族,只有经历过、铭记下他们的祖国曾经遭受过何等的屈辱和痛苦,才会明白,生为一个中国人,那是因为,我们应该站着!原来这才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总结范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总结范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学习总结一: 《大道之行也》 ——节选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

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必须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必须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学习总结二: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

天下为公作文

天下为公作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孙中山本不叫孙中山,他出生之时,孙母请人算了一卦,卦中显示,这孩子有天子之气,孙母乐着,给孩子取名为孙德明,希望他做一位德明的君主。后来因为革命的缘故中山流亡到日本,干革命的人不便使用真名,当时孙德明在纸上写着“中山礁”,礁,有着山顶的意思。后来把礁字去掉,人人称其为孙中山。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在中山还小的时候,他所居住的村子里有一天来了一群海盗抢劫,村民们纷纷逃跑,只有孙中山一个小孩子没有跑,他站在村口,看着被洗劫的村子,这时一位外国留学的村民刚好回来,看见自己的屋子被抢劫一空,立即跪在自家门口前大哭大喊着,为什么中国没有法律?为什么中国不像外国一般有法律有民主?这话被年幼的孙中

山听见,马上就在他心里涌起了狂潮,他坚定地认为,中国不该如此,中国农村的小孩子应该要有鞋子穿,要吃得饱,要念书。可见,年仅五,六岁的孙中山已经这般的想法,实在不愧为他们香山县的香山礁了。因此,年幼的孙中山决定出国留学,寻救国之路。世人眼中,孙中山是一名着实的爱国者。从七岁开始的出留学到四十五岁建立中华民国,耗资之大不在说,其亲生哥哥也为了帮助弟弟干革命而从夏威夷著名的贵族变成小农民。深入人心的,便是其摄人的演讲,人称只要一有机会,孙中山便会向身边的人大谈他的救国之路,讲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通常听讲的人都会被他感染,并出资帮助他的革命。孙中山一生发动过大大小小的革命高达十几二十次,胜仗却屈指可数,加上后来两次的倒孙热潮与孙中山得力助手陈炯明叛变,实在令其心力疲惫。甚至在中山弥留之际,嘴里还轻轻唤着革命。世人眼中,孙中山也是一名疯狂的革命空想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归:

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⒊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⒋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⒌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7.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阅读附答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阅读附答案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3分) A.上与群臣论止盗:止(禁止)民之所以为盗者:为(成为)B.或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故不暇顾廉耻耳:故(所以)C.男有分,女有归:归(女子出嫁)安用重法邪:安(怎么)D.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选贤与能(和)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②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2分)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小题4】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4分) 【小题5】“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用甲文原句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略 【小题1】B 【小题1】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体恤百姓,爱护人民,以民为本的明君。 【小题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D、第一个“亲”是“以-----为亲”的意思,第二个“亲”为“亲人”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教学目标: 1.“天下为公”的基本含义。 2.通过学习孙中山、范仲淹的事迹,使学生树立人民利益为重的基 本观念。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适当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为集体利益着想的服务意识, 使学生意识到公共利益思想是廉洁的根本,敬廉洁就在我们身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1.天下为公的含义。 2.孙中山、范仲淹事迹所反映的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天下为公是廉洁的根本 教学方法: (一)教法:启发点拨法、归纳法、循序渐进法 (二)学法:交流展示、讨论、思考、感悟、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在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仁人志士,有的身居高位,为国家奋斗一生却无只砖片瓦。有的地位虽低,却心怀百姓,两袖清风,成为人们心中的廉洁丰碑。今天我们来

共同学习《廉洁教育读本》第14课《天下为公》。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理解“天下为公”的基本含义。2、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初步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基本信念。3、通过辨析、领悟以公共利益思想是廉洁的根本。 一、交流预习效果 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按照老师的要求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请大家把预习的成果进行公开的交流,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汇报本组预习的情况。 教师小结: 根据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老师认为在这几个方面做的很好“(一)是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有的同学到新华书店去阅读名人传记,去了解本课人物。(二)有的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有重点的摘录下来,积累学习素材(三)是在小组开展讨论,探讨本课内容与廉洁教育的关系。 搜集资料、积累素材、研究讨论都是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用好它。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出示“天下为公”,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在祖国的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仁人志士,他们用他们的理想、精神大大书写了“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廉政教育读本》第十四课《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⑤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就会得到杜绝而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于:<介>“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不翻译。 而:<连>“就” 表示顺承关系 有: 因此 于 “在”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13.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15.〔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16.故:所以.17.〔外户〕泛指大门.18.〔闭〕用门闩插门.19.谓:叫做.20.〔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08:“天下为公”

0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天下为公” 一、“天下为公”的概念分析 “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记》所构建的大同世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差别。它向我们描绘了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达出一种希望构建大同世界的美好的政治愿望。 孟子的仁政学说首次提出“民为贵,社楼次之,君为轻”,阐述了君、民、国家三者间的关系,推动了天下为公思想的形成。 荀子又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立君为民”说、“公生明,私生暗”,进一步揭示了公私的道德的意义。在早期的儒家思想家看来,为“公”应该是立君治国的理想状态,表达出他们美好的政治愿望。 法家将公与法制结合起来,率先提出“公天下”,阐述了法律作为天下为公的手段的重要性。商鞅说:“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立君为公才能实现天下公利,“天下为公”为君主集权统治提供合法性解释,成为君主专制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法家提倡的“法治公平”又为天下为公注入了公平理念。 “天下为公”在秦汉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统治思想,得到帝王们的肯定。宋明理学更是把有关“公”的政治思维发挥到极致。“民为邦本”旨在说服民众相信君王关心民众生计以保证王朝的生存。天下为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当时成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工具。 17 世纪黄宗羲对天下为公做出了系统的论述,颠覆了前朝天下为公思想的定位,将天下为公视为君主得以存在的责任和义务。他反对权力私化的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的公仆,要鞠躬尽瘁,承担天下兴亡的重任,否则将成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的“天下为公”成为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峰,他用天下为公解释君主权利合法性与统治则的合理性,天下为公不再只是维护统治的口号,而真正具有了关心民众忧乐为天下兴利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 (3)不独子食子()(4)货恶其弃于地也()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参考答案 9.(4分)(每小题1分)(1)整齐的样子(2)交错相通(3)以……为子(4)憎恶 10.(2 分)B 11.(4分)(每小题2分)(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2.(2分)(每小题1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3.(3分)示例: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

《大道之行也》《兼爱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15.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3分) 16.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4分) 答案: 13.B【亲:以……为亲】 14.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分) 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已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2分) 15.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3分)16.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每点1分,答对4点给满分)

大道之行也翻译、解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重点字解释: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

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①〔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 ②〔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③〔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⑤〔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⑥〔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⑦〔外户〕泛指大门。 ⑧〔闭〕关闭大门。

《天下为公》读后感800字

《天下为公》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天下为公》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天下为公》读后感800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代人为这个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着。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天下为公”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文明,历史,哲学,新技术等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本书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名词,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本书对于社会主义道体本质的解释,作者认为,社会主义道体最核心的本质,便是平等与团结。最根本的平等在于,一切人本身都是有觉悟性的;而最根本的觉悟在于,体证一切人是平等的,这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这不是突然出现的概念,而是社会主义文明孕育出来的,是深深根治在国家文化基因里面的。从孔孟提出的平等观,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平等,“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乃至大同社会的终极目标,都是几千年来国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解读,往往是从其制度,文化层面来进行剖析,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社会主义道体中的人们对于平等是富有觉悟的,并且是生来的,而不是制度和权力所赋予的。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

随着近年社会的发展,我们也渐渐可以看到,民众越来越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政策实施密不可分,“一切为了民众,是我们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通过群众路线收集信息,实现信息自下而上地传输,成为决策制定的关键环节,民众通过群众路线进行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力的实现,最终得以使得我国的政策实现惠民利民,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平等需求,也极大促进了民主进程的发展。读后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不只是为贫困人口带来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是一种平等吗 平等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与生俱来的觉悟这也如同北京大学潘维教授对社会主义的重新的界定:社会之上,以追求平等获得社会团结。中国社会主义目前仍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进行修正与改进,我相信,总有一天,那个“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作者:翁宇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思想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天下为公”典故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既是个人修养之要,也是社会公德的最高原则。它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它的最高境界是在义利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下,以“义”为重,“先义后利”乃至“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 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忘国”的规范性要求。孔子一贯主张“忠恕”。继孔子之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而儒家尤为重视公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 明末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在其《续通鉴论》中,以“天下为公”为武器,批判封建制度,提出“公天下”的主张,认为“天下非一家之私”。当时另一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主张“天下为公、君为客”,指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与王、黄齐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近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转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要求,激励着后代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盛衰兴亡大业而奋斗不息。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针对中华民族出现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在其所著《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继承了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在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规范同时,念念不忘“天下为公”这一传统思想。时常把《礼运》篇中的“大同”的全段文字抄送友人。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其中有赠冯玉祥的,有赠张学良的。1924年,孙中山在题为《三民主义》的著名演说中,曾谈到“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是指《礼记》一书中《礼运》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天下为公”的“公”字,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3.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15. 独:单独。 16.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7. 养:供养。 18. 是:这。 19. 终:终老,终其天年。。 20.〔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1. 故: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 谓:叫做。 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注: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

《大道之行也》“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阅读答案及翻译

(共9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8.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 ) (2)选贤与.能( ) (3) 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 ) (4)上常临.镜( ) 9.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0.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3分) 阅读答案: 8.(1)兴起(2)与,同“举”,举荐(3)就(4)面对 9.(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10.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

乙文翻译: 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做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韩休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大道之行也》课文翻译试题、阅读试题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课文翻译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⑤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⑥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阅读试题 1.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大道: 大同: 大道之行也: 2.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3.大同社会怎样选拔管理者?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

4.“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8.结合全文,你认为大同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当代中学生怎样做能更接近于大同梦?

《大道之行也》课文翻译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⑤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⑥是谓大同。 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试题 1.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大道:理想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大同社会怎样选拔管理者?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天下为公、夜不闭户、鳏寡孤独 6.内容理解(填空)。 (1)“大道”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社会的纲领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选举社会管理者的标准是“贤”和“能”,即要求“德才兼备”。(用成语填空) (3)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谋”和“盗窃乱贼”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7《大道之行也》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文章的结构。 第一层: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天下为公(政权公有化),选贤与能(选举民主化),讲信修睦(民俗民风,讲诚信、求和平) 第二层:“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得到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结语——谋乱不作。“大同”社会。 8.结合全文,你认为大同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当代中学生怎样做能更接近于大同梦?大同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诚信和睦,人人都能得到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安定,夜不闭户。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大道之行也》原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原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 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②〔选贤与(j U )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③〔讲信修睦(mu )丨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 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⑤〔矜(gua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①〔男有分(fOn)丨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②〔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③〔货恶(wu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⑤〔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⑥〔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舌L,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

门闩插门。⑨〔大可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