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昆虫足的形态 5

昆虫足的形态 5

昆虫足的形态 5
昆虫足的形态 5

昆虫足的形态、功能与生活方式及分类的关系。

汪承明

摘要:当今世界,昆虫这种生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充分的作用。人们急需通过研究它,来了解它的生活方式,从而对它做出区分,以便于在今后能发现其应用价值。本文简明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昆虫的胸足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对自然生活中高度适应下所体现的功能,及其胸足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基本应用。

关键词:昆虫胸足;够造;类型;分类。

随着当今世界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所带动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强劲的势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不断的被证实。在与动物有关的科技上,仿生学越来越体现其自然生物的科技之美的体现。从苍蝇的平衡棒,人们应用到火箭航天器上,使其在飞行中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蜘蛛所结的网中,人们提炼出来的具有超强拉力的蛋白质,还有根据其网的特殊性使得人类可以在沙漠十分干燥的环境下,能凝结空气中的水分等。科学的成果的体现让人们十分欢心鼓舞。但其中的问题十分的艰巨。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许多的东西才可能得出比较有价值的结论。昆虫作为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物种,人类有十分的必要去研究它。但究竟怎么样能比较完善的去研究它呢?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从而能有条不絮的去研究它。

1,昆虫胸足的构造(基本结构)

在地球上广泛的昆虫纲的生物中,经过多年来生物学家的研究,昆虫的胸足可分为三种,前胸的足叫做前足(fore leg),中胸的叫做中足(middle leg),后胸的叫做后足(hind leg)。典型的胸足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部分,即从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和前附节。

1.1基节:足最基部的一节,通常也是最粗壮的一节,多为短筒形或是圆锥形,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一般不分节,但也有两部分组成。前部叫做基前节,后部叫做基后节不同的昆虫目中,基后节也大体不相同。

1.2 转节:后胸足的第二节,也是最短的一节,在昆虫纲中,只有蜻蜓目是分为两节的,但在有一些蜂类中,由于在腿节基部分出一小段,故转节类似于两节。转节基部与基部以前后关节相连,端部与腿节则以背,腹关节相连。转节与腿节之间一般总是有紧密相连确不活动。

1.3 腿节:也称为股节,是胸足的第三节,常壁其他各节长大,在一些擅长跳跃的昆虫中,尤为粗大。

1.4 胫节:一般细长,以2个关节和腿节相连,可折贴于腿节下方。胫节上常有成排的刺,末端还有距。这些刺的大小,数目及排列常被用作分类的依据。

1.5 跗节:通常分为2至5个亚杰,只有原尾目,双尾目,若干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类的幼虫还保留仅为一节的原始状态。跗节的各亚杰间也都以膜相连,可以活动。

1.6 前跗节:是胸足最末端的构造。在原尾目和弹尾目等原始昆虫的足上为单一的爪状物,但在一般昆虫中前跗节的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一对爪和中垫。爪是跗节端部的距所形成的,而中垫是两爪之间的骨片。此外昆虫两爪之间有一个单一的垫状或针状的构造,常称为爪间突。

2 足的类型

昆虫胸足的原始功能为行动的器官,但在各类昆虫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结果,特化成为许多功能不同的构造,常见为一下几个类型

2.1 步行足:是昆虫中最普遍的一类胸足。各节均较细长,宜于行走。这类足在构造上虽无特化的现象,但在功能上仍然表现出一些差异。类如椿象,瓢虫,叶甲的足适于慢行,但飞廉,步甲的足则适用于疾走或是奔跑。蝇类的足有发达的爪垫或爪间突,可以在斜面或光滑的表面行动自如。蝶蛾类的足在静止时用以爪住物体,很少用于行走。

2.2开掘足:一般由前足特化而成,胫节宽扁,外源具有坚硬的齿,状似的钉耙,宜于开土。如蝼蛄,金龟子等在土中活动的昆虫的前足。

2.3 跳跃足:一般由后足特化而成,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由于肌肉的作用,使折贴与腿节下的胫节突然伸直,虫体因而向上或向前跃进。如蝗虫,蟋蟀,跳甲等的后足。

2.4捕捉足:前足特化的足。这类足的特点是,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一把折刀,用以捕捉猎物。有的腿节和胫节还有刺列,以抓紧猎物,防止逃脱。如螳螂,仰泳蝽,蝎蝽,猎蝽等的前足。

2.5 携粉足:蜜蜂类用以采集和携带花粉的构造,是由后足特化而来。境界宽扁,两边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基跗节特别长而扁大,其上有10至12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集体毛上粘附的花粉存在花粉篮中,称为花粉刷。蜜蜂的前足还有清洁触角的构造,故称为净脚足。其基跗节基部有一密生细长的凹陷,胫节末端有一瓣状的距,当基跗节向上弯曲时,瓣状距刚好盖在凹窝的缺口上,形成一闭合的空腔,触角从中抽过,可以去掉其上粘附的花粉或其他不洁之物。

2.6 游泳足:生活在水中的鞘翅目和半翅目的昆虫中,后足常特化成桨状的构造,一般各节延长,变扁平,边缘缀有长毛,当足向前滑动时,缘毛张开有助于向前运动。如负子蝽的后足。

2.7攀援足:生活与毛发的虱类,跗节只有一节,前跗节为1大形钩状的爪,胫节肥大,外缘有1指状的突起,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和胫节端部的指状突起密接,构成钳状构造,牢牢地夹住寄主的毛发。

2.8 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跗节特别膨大,其上还有吸盘状的构造在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

3 昆虫的生境及在世界的分布

昆虫的分布面很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类如在空中,在地表中,在土壤中,在水中,在寄主中等。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植物(包括细菌在内)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只有昆虫种类的1/3。例如,根据统计,鳞翅目昆虫(蛾、蝶类)到1931年止为8万种,到1934年增至10万种,到1942年以达到14万种。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鞘翅目,种类已超过25万种,而其中的象甲总科竟多到6万种左右。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个体。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全部其他昆虫的总数。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灾害的年代一亩地有2592万个之多。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阔叶林里每平方米

的土壤中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

4 昆虫的利用价值

如开篇所说的,昆虫具有广泛的价值。在农业上,由于昆虫的生命力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较单一(简单的糖类),繁殖周期普遍较短,一次繁殖产生的数量我们可以利用昆虫上的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等,经过加工可作为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饲料。在科技上,昆虫都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人们通过对昆虫的研究,了解其特点。反过来我们人类可以利用我们在研究昆虫中了解得到的知识从而去创造发明一些东西,来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1忻介六1982年编制的《昆虫形态分布学》

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3918188.html,/view/2694.htm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的《昆虫分类学导论》

昆虫名词解释(加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常见英文术语 一、形态学 1、entomology 昆虫学: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insect morphology 昆虫形态学:涉及昆虫的结构、功能、起源和演化。 3、head 头:昆虫体躯的第一段,由数个体节愈合而成。 4、thorax 胸:昆虫体躯的第二段,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组成。 5、abdomen 腹:昆虫体躯的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其内部包藏着主要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 6、somite 体节 7、tergut 背板:背面的骨化区(骨化:大多数成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 8、ternum 腹板:腹面的骨化区。 9、pleuron 侧板:侧面的骨化区。 10、endoskeleton 内骨骼:沟下陷入部分呈脊状或板状称为内脊;呈或刺状或叉状者叫内突。 内脊和内突构成昆虫的内骨骼。 11、ecdysial line 蜕裂线:位于头部背面的一条常呈倒“Y”形的线。 12、frontoclypeal sulcus 额唇基沟:位于口器上方,为额与唇基的分界线,常为一条较深 的横沟,有时呈“?”形或中断甚至消失。 13、frons(front) 额:蜕裂线侧臂之下、额唇基沟之上、额颊沟之间的区域。 14、clypeus 唇基:额与上唇之间的区域。 15、occiput 后头:后颊以上的部分。 16、tentorium 幕骨:昆虫头部的内骨骼。 17、antenna 触角:着生于额区的一对分节附肢,其基部包被与膜制的触角窝内。由柄节、梗 节、鞭节三节构成。 18、scape 柄节:最基部的一节,常粗短。 19、pedicel 梗节:触角的第二节,较小。 20、flagellum 鞭节:触角的端节,常分若干亚节,此节在不同的昆虫中变化很大。

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教案

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教案 一、说教材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实验实训1.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 (一)地位和作用: 1、通过实验观察进一步认识昆虫体躯的组成及附器。 2、复习和巩固昆虫口器、触角、足、翅的构造及类型。 3、为鉴别昆虫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认识昆虫体躯外部形态结构和特征。 (2)理解昆虫口器、触角、足、翅的各部分构造和作用。 (3)掌握昆虫的口器、触角、足、翅的基本类型。 2、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昆虫体躯外部形态结构和特征。 2、掌握昆虫口器、触角、足、翅的结构及类型,特别是触角类型繁多,学生不容 易掌握,则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1、借助多媒体弥补实验过程中不容易观察到部分结构,如把昆虫的体躯放大,蜜蜂的 触角放大,蝴蝶的翅放大、蝗虫的后足放大、蝗虫的口器放大,通过感官和视觉, 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直观功能,对 突破难点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真正达到了对触角、口器、足、翅的结构的理解。 2、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触角的类型部分,通过学生观察后回答,答对一个给一个动画笑脸,答错一 个给一个动画哭脸,体现多媒体的趣味性特点,这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 生的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对于昆虫的足、翅的类型,学生观察后,答对一个就把该类型的图片展现 出来,把无声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教学的情景 之中,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情趣,自然的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三、说学法 (1)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外出捕捉昆虫,要求学生在家附近搜集昆虫,由于学生个人的兴趣、经验、所处环境不同,学生搜集到的昆虫种类、数量不同,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 个广阔的空间,形成了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同时,这一阶段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灵 活性,为本节课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教学实验 利用搜集到的昆虫材料,认识、辨别、分析昆虫各部分结构及分类,这就让

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教案上课讲义

教案模板(试行) 教研组长审阅 年月日 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 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 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 组织教学1min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4min 本节课的新内容80min 重点内容的总结3min 考勤、组织教学2min

【教学过程】 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 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 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已知的茶树害虫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一60种。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已知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体躯和体段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3段20节,6、3、11 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11,少增多减附多缺。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说课讲解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 特征

一昆虫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 解剖镜、双目解剖镜又称体视显微镜、立体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等。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结构基本一致现以22XB—01型解剖镜为例介绍如下。【目的】1.掌握解剖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材料】解剖镜 【用具】 【内容和方法】 一、解剖镜的构造和功能 (一)机械部分 1.底座是全镜的最下面的部分。在底座的中央有1个可活动的圆盘,即载物盘。载物盘通常为一面为白色,一面为黑色,也有的为通明的玻璃制 成。在底座的中后部有1对压脚,用以压虫体和其它易动物体之用。 支柱是支持镜体的部件,是焦距的粗调装置,可使镜体上下移动,左右旋转。 2.调焦装置为了避免镜身向下滑动和左右偏转,在支柱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了两个螺丝。上方的为锁紧螺丝下方的为升降螺丝。 3.倍率盘在镜体中央,有1个两侧转动的圆盘,用以改变放大倍率之用。

双目解剖镜构造图 (二)光学部分 1. 物镜在镜体下,安装有大物镜(镜体内部还有变倍物镜)。 2.棱镜罩镜身上面为两个棱镜罩,内部为棱镜,使物象倒转,在目镜中可看到物体的正像。 3.目镜管和目镜在棱镜罩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目镜管,用以承放目镜4.视觉圈一般是位于右边的目镜管上端。视觉圈可调节目镜的上下距离,使得观察者左右两眼都可以看到清晰物体。 5.眼罩,为了防止外来光线的干扰,多在目镜上设有眼罩,便于更好地进行观察。 6.防尘罩有些型号解剖镜带有防尘罩,使用前后均放在目镜管上端。 二、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在取用(或者放回解剖镜)时,若需要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以免解剖镜零件倾出而损坏。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避免不小心将钥匙碰断在锁孔里。 2.取用解剖镜时,必须用右手握持柱,右手托住底座,小心平稳地取出或移动,严禁单手取用或移动。 3.使用前必须检查附件是否有无缺少及镜体各部有无害损坏,转动升降螺丝有无故障,若有问题立即报告,否则自己负责。 4.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防尘罩换上目镜,再将眼罩放在目镜的上端。注意用完后再将防尘罩放回目镜管上。 5.将所观察的物体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 7.拧开锁紧螺丝,先把镜体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锁紧镜体。 8.观察时,可先转动目镜管,使得两个目镜间的宽度适合于自己两眼间的距离。然后转动升降螺丝,使没有视觉圈的目镜成像清晰,另一目镜若不清晰,可转动视觉圈,直至两眼同时看到清晰的物像时为至。如果需要放大观察时,再转动倍率盘直到所需要的放大倍率。 9.在调节焦距时,转动升降螺丝时不能太快。在使用的过程中,若遇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老师报告。 10.使用时若发现目镜或物镜上有异物时千万不能用手、布、手绢、衣服等去擦摸,应用吸耳球吹或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11.用毕后,先将载物盘上的东西拿走,松开锁紧螺丝将镜体放下,并锁紧。取出目镜,换上防尘罩。将元件全部放回,注意不要与其它镜互换。12.用布把镜身擦干净,放入镜箱内,锁紧镜箱。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总结题库

名词解释: 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马氏管:起源于外胚层,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深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单层真皮细胞;连接中肠后肠起排泄作用 优先率: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是优先律,即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 二型性(生态型):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型,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但后代可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可逆性变化;如东亚飞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虱的长翅型和短翅型;蚜虫的色型; 单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全部后裔 并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 多系群: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 一.昆虫纲基本特征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由体节高度愈合而成,通常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若干单眼; 3 胸部为运动中心,有3对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唯一具翅的类群。 4 腹部为代谢和生殖中心,腹部末端具有特化的外生殖器。 5 气管呼吸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由体壁内陷形成;气管以气孔和外界相通,外界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管,输送至身体各部。 6 多数为变态发育 二.昆虫繁盛的原因: 1.外骨骼 2.体型较小 3.一般具飞翔能力繁殖潜能较大变态发育 4.适应能力较强 三.常见昆虫口器、足、翅、触角、类型: 蜻蜓:咀嚼式口器,刚毛状触角。膜质翅 蝇:舐吸式口器,芒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蚊子:刺吸式口器,环毛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蜂:嚼吸式口器,膝状触角,后足携粉足,膜质翅 蝶:虹吸式口器,棒状触角,鳞翅 四.体壁的基本构造: 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 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 作用是将皮细胞层与血腔分开。底膜具有选择透性,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 1.直翅目:①体中型—大型、下口型、口器咀嚼式、单眼2—3个②前翅狭或小、皮革质特称“复翅”,休息时呈屋脊状复盖体上,后翅膜质,扇状、可纵折,后足大多跳跃式,有尾须,产卵器大多发达,多具听器和发音器③不完全变态,卵生、聚产、有卵囊保护,产在土中或植物里,属隐蔽式④多数具保护色,普遍有性二型现象,多数植食,少数肉食 2.半翅目:①口器刺吸式,喙管从前向后伸出,为害时只将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吮吸汁液②翅两对,前翅基部半革质,端部半膜质,称半鞘翅,休息时平复于体上,后翅膜质折叠于前翅下。将前翅展开,观察翅的分区,记住革片,膜片,爪片等各部位的划分。膜区的脉纹是分科的重要依据之一③体扁,前胸背板和中胸小盾片发达,腹部两侧常露出在半鞘翅外,无尾④有发达的臭腺,从腹面观察,位于后胸侧板⑤属不完全变态,本目昆虫多为植食性种类。也有捕食性益虫还有卫生害虫臭虫 3.同翅目:①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前翅质地均一,休息时左、右翅呈屋脊状复于体背不重叠(注意与半翅目的区别)蚜和蚧有无翅型②多数种类体上有腊膜,跗节1—3节③绝大多数是不完全变态,但蚧的幼虫有蛹,称过度变态④大多是两性生殖卵生,蚜科种类常营孤雌生殖;雌雄性二型现象普遍、蚜虫还具有多型现象⑤均为植食性,有的还能传播病害。分泌蜜露 4.鳞翅目:①体、翅上都被有鳞片,前翅上的鳞片组成图案可分线和纹(或斑)两类;线按位置由基部向端部顺次称基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亚缘线、缘线;斑按形态称环状纹、肾状纹、棒状纹,后翅常有新月纹,斑纹的变化是鉴定种的依据,除去鳞片可见明显脉纹这是科的重要依据②口器虹吸式是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伸左右合并成喙管,只能吮吸花蜜等液体,不用时卷曲呈发条状,下唇须发达,下颚须退化很小③单眼2个或无;触角线状、梳状、羽状或球状或球杆状;无尾须④完全变态,卵圆球型,半球型,椭圆或扁平,表面有颗粒或刻纹;蛹大多为被蛹,少数为植食性,主要是幼虫期为害,仅小数肉食性,幼虫毛虫型、口器咀嚼式,下唇叶中间突起,叫吐丝器,能吐丝,唇基三角形,额夹“人”字。腹足底面有钩状刺(趾钩)依长度可分为单序,二序和三序,依排列形式可分为全环式、缺环式、二横带式、中列式,趾钩的变化是鉴别幼虫的重要依据⑤幼虫体上常有斑线和毛,其分布可作为识别种类的辅助特征,纵线以所在位置高低依次称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 5.膜翅目:①头能动、咀嚼式。无尾,产卵器发达,多数呈针状,有刺蜇能力②翅两对膜质,前翅大后翅小,飞翔时以翅钩列连接,触角线状,棍棒状或膝状③腹部通常6—7可见节,第一腹节常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④完全变态:幼虫变化大,广腰亚目食叶种类为“伪镯形”;细腰亚目多为蠕虫式(胸腹足退化)寄生蛾类幼虫为“原足型”分节不完全;蛹为裸蛹长有茧、巢保护⑤习性变化大,可食叶、蛀茎。有时取食花粉和吸蜜,有的肉食,捕食性或寄生有益种类多于有害种类;高等种类有社会性组织 6.缨翅目:①体微小,细长;两对翅狭长、翅脉简单,翅边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②头略带后口式,口器锉吸式③触角6-9节、末端数节尖锐,触角节上有钉状、角状突的感觉器,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④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⑤锯尾亚目的种类,腹末圆锥形,有锯状产卵器。管尾亚目的种类,腹末圆柱形,无产卵器⑥过渐变态,若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第三龄起出现翅芽,末龄幼虫不食少动似“蛹”。绝大多数植食性,少数捕食性(捕食蚜虫等) 7.鞘翅目:①小之大型,皮肤坚硬,口器咀嚼式②触角多样,线状、棒状等③无单眼;前胸发达,常常露出三角形的中胸小盾片④前翅硬化,角质,为鞘翅,休息时放于腹背上,后翅膜质,折叠在鞘翅下面⑤跗节5节,少数4或3节⑥卵呈圆形或圆球形等,完全变态 8.脉翅目:①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跗节5节②翅二对、膜质、前后翅形状相似,脉纹呈网状,边缘多分叉③完全变态、幼虫有三对胸足、活泼、上、下颚呈尖锐的长管,用来咬住俘虏吮吸其体液,均为肉食性的益虫 9.双翅目:①体小至中型,头下口式,蚊的口器为刺吸式;蝇的口器舐吸式②仅一对前翅发达、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③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具芒状,线状或念珠状④雌虫腹末数节能伸缩,成为伪产卵器,没有真正的产卵器⑤完全变态,卵长卵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