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层建筑施工标准

高层建筑施工标准

高层建筑施工标准
高层建筑施工标准

1 概论

本章提要

本章简要回顾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过程和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为全书的学习提出一个初步的目标。

1. 1 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取代传统的砖、石、木结构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层数增多、跨度增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回顾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姊妹楼(417m和415m,100层,“9.11”事件中被毁)和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1,9m,110层),前苏联和波兰于1953年和1955年分别建成的莫斯科国立大学(239m,26层)和华沙科学文化宫(231m,42层),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的MLC中心(229m,65层)。1985年以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的深圳地王大厦(高325m,69层)、广州中信广场(321.9m,80层),1998

年建成的吉隆坡石油大厦(400m,88层)、上海金茂大厦(395m,88层)。将世界上最高的100幢建筑物的建成年代和在世界上各地的分布作表统计(表1.1.1),则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的数量由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由少变多,并逐步成为了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

第1页

到这10幢建筑中,美国占4幢,建于1931—1974年,且均为钢结构建筑;亚洲占6幢(其中中国4幢),建于1996—2000年。进一步论证了亚洲已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这6幢超高层建筑有5幢采用了SRC组合结构,说明了SRC组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成为超高层建筑建造中的首选类型。

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高层建筑施工与一般建筑施工的最大区别就是高层建筑需要有深埋的基础,需要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建造坚固的墙体,另外建筑物特别高耸时,需要有既自重轻、又强度高的材料来作建

筑物的竖向受力构件,这时就有了钢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这些特点,我国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施工实践中摸索了很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创造了许多先进水平的成果。

在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方面,从多层建筑物的基础施工技术的起点出发,认识到一般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在2m左右,如果有地下室则埋深在4m左右,施工开挖采用放坡形式。如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集水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但是高层建筑物的基础,按规定的基础埋深要求,浅则4—5m,深达20~30m,其施工难度大大增加,施工中必须采用支护结构给地下室基础施工创造作业空间,其支护结构的形式有重力式挡土墙、围护壁加锚杆和围护壁加内支撑等数种。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6m左右深度的基坑,一般为深层搅拌桩或土钉墙结构;围护壁加锚杆适用基坑周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适合锚杆嵌入锚固的工程条件;围护壁加内支撑适用于各种不同土性、不同深度、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但要考虑内支撑对地下结构施工的影响。其地下室施工的顺序有顺作和逆作两种,顺作法适合大多1~3层地下室结构的施工,当基坑过深、地下室层数过多时,顺作方法呈现不合理现象,可采用逆作法施工,同时有一些地面需要尽快恢复交通的工程或希望施工中一边向下挖掘、一边向上建造的工程,则也宜用逆作法进行。

在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工程施工中,深基础的施工支护结构由围护壁和支撑结构体等组成,整个支护结构是在先行施工完围护壁后逐层开挖土方、逐层施工支撑结构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施工理论上认识到,整个支护结构是在受荷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时变结构,支撑的施工过程关系到支护结构的安全,它必须遵循先撑后挖,边挖边撑,尽量缩短开挖面成撑时间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基坑开挖工艺方式,有不同的成撑工艺相配合,下面我们就采用钢支撑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顺作法和逆作法两种施工过程分别

叙述如下:

顺作法施工过程是在先施工完成基坑四周围护壁结构以后进行下列步骤施工(图1.2.1):

(1)开挖表层土,施工围护壁顶的圈梁和第一道支撑;

(2)开挖第一道支撑至第二道支撑标高处的土方;

(3)施工第二道支撑;

(4)开挖第二道支撑至第三道支撑标高处的土方;

(5)施工第三道支撑;

(6)开挖第n-1道支撑至第n道支撑标高处的土方;

(7)施工第n道支撑;

(8)开挖第n道支撑至坑底标高的土方;

(9)浇筑底板垫层和施工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做好底板与围护壁的传力带;

(10)拆除第n道支撑;

(11)施工第n层地下室结构,并做好该层结构顶板与围护壁的传力带;

(12)拆除第n—1道支撑;

(13)施工第n—1层地下室结构,并做好该层结构顶板与围护壁的传力带;

(14)拆除第二道支撑;

(15)施工第二层地下室的结构,并做好该层结构顶板与围护壁的传力带;

(16)拆除第一道支撑;

(17)施工地下一层结构,基础地下室施工完成。

2 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概述

本章提要

本部分就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支扩结构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结构设计的选型,优化和特点作综合性概述。

2.1 软土地基中深基础工程施工支护结构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在软土地基中进行基础或地下工程施工是一个传统的施工问题,但随着基础深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工程体量的不断变大,这个问题又成为综合性很强的施工难题。它既有土的强度、变形

和稳定问题,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问题,又有支护结构与基础施工工艺的配合问题,支护结构与为施工目的而构筑的栈桥、车道、起重机平台、轨道梁等的综合设计问题,同时还必须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最简单的基坑开挖方式是采取放坡形式,这时的施工不用对基坑壁采取支护措施,但在软土地基中这仅适用于较浅的基础施工,如果基坑深度增加,放坡就会延伸到周围很大的范围,而且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边坡还会因渗水而塌方,对周围的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城市工程施工中,深基础施工的地下空间往往是由支护结构的构筑而逐渐形成的,有时也称支护结构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同时,随着城市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为施工深基础而构筑的支护结构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软土的流变特征,需要尽快地形成结构体系中支撑的强度和刚度,以有效地控制受施工扰动的土体变形。另外,由于现代化建筑物的深基础和市政地铁管线都比较深,平面尺寸也比较大,因此为施工目的必须在基坑内设置一些运土车辆下坑的栈桥、固定式塔吊的基础或行走式塔吊轨道梁,在坑边设置一些周边的车行道和起重机、挖掘机的操作平台。从而使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中的深基础施工方案成为一个综合了施工工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多学科内容的技术问题。将为施工目的而构筑的基坑内的各类结构在设计中统一考虑,优化设计,形成最经济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是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原则,可以将这些为施工目的而构筑的结构统称为深基础的施工结构。

为了解决施工结构的分析、设计问题,收集和研究了许多国内外有关的理论和经验。因为上海的地质条件特殊,所以可以直接借鉴的不多,但在

Tezaghi[1],Peck[2],Clough[3],Bjerrum[4],Tsui[5]等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所阐述的深基坑稳定性分析、坑底隆起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移动机理及对周围土体位移的数值分析等论点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启示。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由丁crzaghl

和Peck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基坑施工中的边坡土方稳定和荷载大小的预先估计的总应力法一直沿用至今,其间得到了许多改进和修正。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学者在软土地基深

基础施工中使用了仪器进行施工过程监测,这种现场监测数据经过反馈分析,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其后年间各国逐渐制定可指导相应土方开挖施工的规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化建筑和地铁、隧道施工进入高潮,鉴于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就适合中国国情的深基础施工基坑开挖提出了诸多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例如黄强[6]提出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手册,刘建航院土和侯学渊先生[7]阐述的沿海软土地基条件下基坑工程施工原理,秦惠民、叶政青[8]介绍的深基坑施工实例,本人与吕风梧[9]、[10]提出的深基坑中水平封闭框架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法和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为支撑体系的支护结构有限元数解法,孙钧院士[11]的地下工程设计理论,孙钧、汪炳鉴[12]关于地下结构有限元的解析方法,黄运飞[13]提出的深基础施工的技术方法,孙钧、蒋树展——论述的岩石力学反演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尉希成[15]关于支挡结构设计方法的介绍,都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约资料和经验。随着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深基础的施工设计问题上,对结构在软土地基中所受的土压力问题.在深基础施工结构的变形问题,深基坑的整体稳定、施工方案选择以及施工过程

第8页

对环境的影响,结构分析中土的本构关系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成果。

(1)关于深基础施工结构上作用的土压力研究

在深基础施工结构体系的围护壁上的土压力,工程上一般采用传统的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朗肯土压力理论。对于公式中的土的强度指标,由于实验方法不同,所得的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而实际上作用于围护壁上的土压力介于静止土压力和极限状态下的主、被动土压力之间。对于悬臂的围护壁结构,其土压力通常可以按主动土压力计算,但对于有支撑或锚杆的围护壁,由于其变形受到支撑或锚杆结构的约束,其土压力实际上未进入主动或被动状态,通常处于静止与主动

或被动状态之间。传统理论无法考虑结构变形对土压力的影响以及土压力分布的空间效应,无法考虑土体固结、蠕变及开挖施工对土扰动的影响,也无法考虑施工过程延续中土体会产生的时间效应。

在20世纪40年代,Jacky[16]曾提出计算正常固结的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到50年代为Bishop[17]等的试验所验证。70年代Lambe[18]等人在分析这些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认为深基础施工中土方开挖对周围土体变形影响的因素有八个,它们是:基坑的规模、土的性质、降水条件、时间、支撑系统、开挖和支撑的顺序、邻近基坑的结构和设施、外加活动荷载。这种观点已经很接近施工技术发展研究的现状,其影响因素的后半部正是深基础施工结构要系统分析的问题。对于深基坑实际土压力的分析,因涉及到结构物的存在及与土体介质的相互影响,土体所处的状态无法简单地用主动、静止、被动三种情况来判别。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土体的实际状态与挡墙的位移大小之间有密切关系。高大钊[19]论述过关于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土压力问题,张崇烨等人[20]在外滩京城深基坑土方开挖中曾考虑施工工艺对成撑的影响乃至对围护壁和土压力的影响;孔莉莉[21]认为土压力沿深度发展呈三角形,实测值小于理论值,坑外土压力随基坑开挖的进行,墙体向内位移而衰减。要准确分析作用在施工结构上的土压力,采用有限元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但计算较依照极限状态的结果来得复杂一些。目前已有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平面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但全面考虑施工工艺过程因素的分析还有待完善。

(2)关于深基础施工结构的变形

深基础施工结构在周围土压力的作用下,一定会产生变形。唐九如、王俊佚等[22]认为桩体围护壁暴露时间长短对于侧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张再兴[23]总结准确的挖土施工程序对控制变形至关重要;陈若然[24]论述支护结构为开挖提供有利条件,而开挖迅速为支护结构控制变形奠定基础;黄正述等[25]认为地下连续墙作围护壁,施工中对控制变形很有利;赵维茂等[26]在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围护壁,也对控制围护壁变形有很好的效

果;黄圣玉[27]提出当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成后,围护壁的位移就趋于一稳定值;李杰[28]认为,为控制围护壁变形,换撑体系尚未形成,决不可随意拆除支撑。控制结构的变形就涉及结构系统的布置和设计优化,历史上Brand等(1991)[29]总结了影响挖方附近地面的支撑系统位移的主要因素,包括:

1支撑系统的类型;

2支撑系统的刚度;

3挡墙的埋置深度;

4预加荷载的大小;

5支撑系统的刚度;

6施工期限的长短;

7挖方内部结构的施工方法;

8超载的大小;

9气候;

10地基土的特性;

11周围建筑物;

12挖方的形状和深度。

上述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确实是施工结构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看起来不起眼的气候因素,在气温变化时可使支撑轴力增加20%~30%,从而对结构变形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Brand

等人的经验总结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3 高层建筑基坑工程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了高层建筑基坑工程中所涉及的降水、土方开挖和支扩工程的施工。在降水工程中,主要介绍了基坑降、排水的各种施工方法,包括各种水井的涌水量计算、抽水设备的选用以

及排水沟、集水井和井点的布置。在土方开挖工程中,主要介招了放坡开挖与支护开挖的施工特点、各种挖土方法以及土方机械;对放坡开挖,规定了边坡坡度、深度的允许值,开进行了边坡稳定性的验算。在支护工程中,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支扩结构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并进行了支护结构的设计和稳定性验算;支撑结构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与拆除方法;土层锚杆的设计、施工与拆除方法;逆作法的工艺流程、土方开挖特点、梁板浇筑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等。在本章的最后,还介绍了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法、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和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3.1 基坑降水工程

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多层地下室,其基础埋深较大,基坑开挖经常会遇到地下水和地表水大量渗入,造成基坑浸水、地基承载力下降、破坏边坡稳定等不良后果;另外,当基坑下遇有承压含水层时,若不降水减压,则基底可能被冲溃破坏。因此,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并在无水的状况下施工,必须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地下(表)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基坑支护设计的要求,并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再结合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3.1.1 工程勘察

勘察前,应搜集当地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程环境等资料。勘察时,则应查明地下水类型,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水质动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查明第四系土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与分布,特殊土的分布和有关指标,不良地质现象;查明降水工程对地上建筑、市政工程、地下设施、水土资源等的影响,以及对降水工程的制约作用。最后,按场地适宜条件确定降水试验方法。

(1)勘察孔与试验井的设置

每个含水层不应少于一个勘探孔、一个抽水试验井和一个观测孔。试验井的数量应结合降水工程的需要布置,观测孔与试验井的距离宜为1~2倍的含水层厚度,勘探孔的设置应能控制

降水范围内地层的平面分布和查明基坑底部以下的含水层。勘探孔、试验井、观测孔的数量应根据降水工程的复杂程度按表3.1.1的规定设置。

第19页

试验井应在下管、填料后立即洗井,洗井的时间应按含砂量小于万分之一确定,洗井时应同步进行观测孔水位的观测。简单降水工程至少做一个单井试验和两次降水深度,其中一次最大降水深度应接近基坑底板的设计深度。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不得少于6h;当抽水不稳定时,其延续时间不得少于24h。观测出水量和水位降深,其观测次数与时间间隔应按表3.1.2的规定记录。出水量的观测误差应小于5%,水位降深值的观测允许误差为±5mm。

4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

本章提要

本章对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作了系统叙述,对常用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方法作了详细介招,同时对基础部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也作了具体的论述。

4.1 桩基础工程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它由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当建筑物的竖向和水平荷载很大,地基软弱、地下水位高,用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量过大,且严格限制倾斜时往往会采用桩基。此外,当地表软弱土层较厚,不宜用做基础持力层,在地震区地基土为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土层厚薄不同或荷载变化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等情况都宜选用桩基础。因此,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构筑物以及软土地区较大跨距多层框架结构都可以考虑采用桩基础。我国沿海一带,如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软土施工中采用桩基础者较多。

桩基础一般具有承载力大、沉降量小的特点,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上拔力,稳定性好;可以提高低级基础的刚度、改变自振频率;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便于实现基础工程机械化和工业化。

4.1.1 桩基础的类型

4.1.1.1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指桩在使用状态下,按桩的抗力性能和工作机理要求进行分类。不同使用功能的桩基,具有不同的构造要求和不同的计算内容,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竖向抗压桩

主要承受竖向下压荷载(简称竖向荷载)的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必要时还需要计算桩基础的沉降,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以及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

(2)竖向抗拔桩

主要承受竖向上拔荷载的桩,应进行桩身强度和抗裂计算以及抗拔承载力计算。

(3)水平受荷桩

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的桩,应进行桩身强度和抗裂计算以及水平承载力和位移验算。

(4)复合受荷桩

承受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应按竖向抗压(或抗拔)桩以及水平受荷桩的要求进行验算。

4.1.1.2 按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类

(1)端承桩

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桩,根据桩端阻力发挥的程度和分担荷载的比例,又可分为摩擦端承桩和端承桩两类。

当桩的长径比J/d较小(一般小于1O),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或岩层,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称为端承桩;当桩的长径比不太小时.桩顶极限荷载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但桩侧阻力承担的部分不可以忽略,此时桩顶荷载由桩端和桩侧共同承担,称为摩擦端承桩。

(2)摩擦桩

第111页

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根据桩侧阻力分担荷载的大小,摩擦桩分为端承摩擦桩和摩擦桩两类,

当桩处在深厚的软土层中,桩身无法穿越软弱土层或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或虽有持力层但桩的长径比l/d很大.传递到桩端的轴力很小,因此在桩顶极限荷载的作用下,绝

大部分的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桩称为摩擦桩。

4.1.1.3 按咸桩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

在成桩过程中,将桩部分的土挖除,再浇筑成桩,这样桩周围的土体受到的扰动较小,因而在成桩过程基本上对邻近的桩及其他建筑物基础不产生挤土作用。非挤土桩设备噪声较小,但成桩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较高,废泥浆、弃土运输等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非挤土桩包括干作业挖孔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套管护壁灌注桩等。

(2)部分挤土桩

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围的土仅受到轻微的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和工程性质没有明显变化。这类桩可以采用预钻小孔后打较大直径预制桩或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或打人敞口桩,如部分挤土沉管灌注桩、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人式敲口桩等。

(3)挤土桩

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围的土体被外力挤开或挤密,因而使桩周围的土体受到严重的扰动,上的原始结构被破坏和工程性质发生变化。挤土桩除施工噪声较大外,不存在泥浆及弃土外运问题;当施工方法得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时,单方混凝土材料挤土桩的承载力高于非挤土桩及部分挤土桩。

4.1.1.4 按桩身材料分类

(1)混凝土桩

钢筋漫凝土桩的配筋率较低,一般为0.3%一1.0%。混凝土具有取材方便、价廉耐久等优点。混凝土桩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类。在现场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成孔,就地灌注的灌注桩可在桩内设置钢筋笼或不配钢筋;预制桩是在工厂或现场制作,有实心和空心桩。为提高桩的抗裂性能和节省钢材,桩可做成预应力桩.为减少沉桩挤土效应可将桩做成敞口预应力桩。

(2)锅桩

钢桩可根据荷载特征制成各种有利于提高承载力的断面,例如:管形和箱形断面桩的桩端常做成敞口形式以减小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当桩壁轴向受压承载力不够时,可将挤入管、箱中的土挖除后灌注混凝土;H型钢桩的表面积较大,用于承受竖向荷载时能提供较大摩擦阻力。H型钢沉桩过程中的排土量较小.沉桩贯人性能好。

(3)木桩

木桩常用整根原木做成,其桩直径常为160~360mm,桩长一般为4~lOm,所用木材必须坚韧耐久,如杉木、松木等;木桩在淡水环境下是耐久的,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中,但在于湿交替的环境中易腐蚀,因此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不宜使用木桩。木桩顶应锯平加箍,桩尖应削成锥形,必要时可加铁靴。

(4)组合材料桩

为充分发挥各种材料桩的优点,可以采用组合材料桩,例如:将钢材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组合后,可在钢管桩内填充混凝土;在使用木桩时,应将木桩打人最低地下水位以下o.5m,可在地下水位以上部分以钢筋混凝土桩代替,并将其下段与木桩相连接。

4.1,1.5 按桩的截面形状分类

(1)方桩

目前常用的方桩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截面尺寸为400mmX 400mm、450mmX 45Omm和500mmX500mm等。钢筋混凝土方桩具有桩身整体刚度大、质量较大的特点,沉桩时挤土严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分为现场预制和工厂预制两种。当桩的长度较长、质量较大时,多为现场预制桩。

(2)圆桩

5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其中涉及施I中的起重运输机械、模板、钢筋工程及

脚手架工程。在脚手架工程中,主要介绍了施工中常用外脚手架的组成、材质要求、搭设方法和构造措施,以及脚手架设计时的荷载取值和构件(包括连接件、加固件)强度、稳定性的验算。在模板工程中,主要介绍了施工中常用的两类模板,即墙体模板和楼盖模板,包括模板及支承系统的组成、构造要求和施工工艺,以及模板设计时的荷载取值和构件强度与刚度的验算,并列举了模板运用的实例。此外,还对过去曾经大量采用的装配式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了介绍。

5.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及相应的施工方法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物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造价低、防水性能好,因此应用也比较广泛。钢筋混凝土纯框架一般不超过lo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可用于10~25层;剪力墙、简体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可用于更高一些的高层建筑。但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自重比较大,施工速度比较慢,对于超高层建筑,大多数选用钢结构。

框架系统是由板、柱、梁形成横向或纵向框架(图5.1.1),再由楼板或连系梁连成整体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可选用滑模。滑模工艺成熟,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和劳动力。楼板的施工多采用现浇结构,也可以选用预制结构,或采用各种配筋的薄板叠合楼板。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板、柱、梁框架系统的适当位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几道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比原来的框架结构增大许多倍,剪力墙承担了大量的水平荷载,框架只承受垂直荷载,简化了框架节点构造(图5.1.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很多,除了滑模,大模板、爬升模板的成套工艺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第159页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高,建筑物所承受的水平荷载越来越大(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因此结构必须用大量的混凝土墙体承受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这样就形成了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图5.1.3)。大模板工艺在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中应用广泛,已形成“全现浇”、“内浇外挂”、“内浇外砌”等成套工艺,并向大开间的方向发展。爬升模板不但可用于浇筑外墙,也可以在内、外墙同时应用。爬升模板有带爬架的、无爬架的,还可以与升降式脚手架结合应用。

5.2 结构施工起重运输体系的选择

高层建筑在施工时,由于建筑物的高度比较高,材料耗用量比较大,因此,结构施工中的起重运输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在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输作业的运输量大。由于大多数的结构构件是现浇的,在施工中不仅要运输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还要运输大量的模板、设备、砌体、装饰材料和施工人员,因而高层建筑主体施工的机械费用也高。其次,高层建筑工期较长。工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垂直运输的速度,因此正确地选择起重运输机械和数量,正确地使用各种机械,是高层建筑主体施工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优化组织施工,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合理节约施工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5.2.1 模板、钢筋等运输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墙体和楼板的模板、钢筋等运输主要利用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起重臂长度长,可直接将材料运至施工处,效率较高。塔式起重机按搭设方式分为固定式、附着式、轨道式和内爬式(图5.2.1);按起重变幅形式分为改变仰角式、水平小车式和折臂式(图5.2.2);按旋转部位分为上旋式和下旋式;按塔身加长方式分为上加节式、中加节式和下加节式(图5.2.3)。

6 高层建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了高层建筑组合结构中所采用的两种型式,即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在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主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钢管的制作以及施工方法。在型钢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主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构造要求以及施工方法。

6.1 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将普通混凝土填人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既可借助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又可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业,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因此,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塑性好、耐疲劳、耐冲击等优点。而且,钢管混凝土在施工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点,钢管本身可兼作模板,可省去支模和拆模的工作;钢管兼有钢筋和箍筋的作用,制作钢管比制作钢骨架省工,钢管即劲性承重骨架,可省去支撑,缩短工期,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钢管混凝土最适合大跨、高层、重载和抗震、抗爆结构的受压杆件。

钢管可用直缝焊接的钢管、螺旋形缝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其直径不得小于lOOmm,壁厚不宜小于

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兼有钢结构施工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内容和特点。

6.1.1 钢管制作

钢管可用卷制焊接钢管,焊接时长直焊缝与螺旋焊缝均可,卷管方向应与钢板压延方向一致。卷管内径对Q235钢不应小于钢板厚度的35倍;对16Mn钢不应小于钢板厚度的40倍。卷制钢管前,应根据要求将

第220页板端开好坡口,坡口端应与管轴严格垂直。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

当用滚床卷管和手工焊接时,亦可采用直流电焊机进行反接焊接施工,以得到较稳定的焊弧,并能获得含氢量较低的焊缝,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缝质量应达到二级焊缝的要求:钢管内壁不得有油污等物。

6.1.2 钢管柱拼接组装

根据运输条件,柱段长度一般以10m左右为宜;在现场组装的钢管柱的长度,应根据施工要求和吊装条件确定。钢管对接应严格保持焊后肢管平直,特别应注意焊接变形对肢管的影响。一般宜用分段反向焊接顺序,分段施焊应尽量保持对称;肢管对接间隙应适当放大1.5一2.0mm,以抵消收缩变形。焊接前,小直径的钢管采用点焊定位;大直径的钢管可另用附加钢筋焊于钢管外壁作临时固定,固定点的间距以300mm为宜,且不少于3点。为确保连接处的焊缝质量,可在管内接缝处设置附加长度为20mm、厚度为3mm的衬管,并与管内壁保持o.5mm的膨胀间隙,以确保焊缝根部的质量。

格构柱的肢管和腹杆的组装顺序应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两者的连接尺寸和角度必须准确,连接处的间隙应按板全展开图进行放样,且焊接次序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钢管构件必须在所有焊缝检查合格后方能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吊点的位置应有明显标记。

6.1.3 钢管柱吊装

吊装时应注意减少吊装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吊点位置应根据钢管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后确定。当吊装钢管柱时,上口应包封,以防止异物落人管内;当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构件时,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主要是指建筑本身的高度或层数超过一定的范围,这类建筑均被称之为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均有着不同的标准,如美国将7层或是24.6m以上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英国则是将高度≥ 24.3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注意内容: 高空作业多 主要是由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由于高层建筑楼高层多,从而使得垂直运输工作量相对较大。高空作业需要处理大量的建筑材料、机具设备以及人员运输等工作,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该环节的安全问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工程量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总量较大,分项工程项目较多,从而形成了多单位、多工种共同作业的局面,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且大型的高层建筑,总承包与分包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组织计划以及协调管理等方面的难度,应在施工过程中强化集中管理。 基础埋深度较深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体量较大、高度较高,故此其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有效地确保高层建筑稳定性能够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地基基础的埋深度应不小于建筑实际高度的1/12,若采用的是桩基础结构,除应不小于

建筑高度的1/15外,还应有至少一层的地下室结构。 施工周期长 据不完全统计,普通的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方可完成。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及装饰的施工周期是最长的,务必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来缩短施工周期。 施工要求相对较高 在大部分的高层建筑施工中, 主要结构材料采用的基本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这就需要对钢筋连接、模板加工、结构安全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等施工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同时,建筑消防、装饰、防水等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些都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整版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版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5) 第1节施工技术措施 (15)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5) 2、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8) 第2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9) 第3节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29) 1、安全管理措施 (29) 2、安全技术措施 (33) 第4节雨期施工措施 (39) 1、雨期施工预防措施 (39) 2、雨期施工纠正措施 (43)

第5节环境保护措施 (45) 第二章服务承诺 (47) 第1节与建设单位配合 (47) 第2节与工程监理配合 (48) 第3节工程服务 (49) 第4节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承诺 (49) 第5节竣工保修 (51)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审核会签表 (52) 第四章附图目录 (54) 第五章工程概况 (58) 第1节工程说明 (58) 第2节现场情况 (59)

第3节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气象情况 (60) 1、水文、地质情况 (60) 2、场地情况 (60) 3、气象资料 (61) 第4节建筑、结构概况 (61) 第5节工程特点 (63) 第6节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64) 第7节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体系 (67) 第六章施工部署 (69) 第1节施工进度计划 (69) 1、结构施工 (69) 2、装修工程施工 (70)

3、进度控制点 (70) 第2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71) 第3节施工总体方案 (71) 第4节主要施工方法 (74) 第5节施工顺序 (75) 第6节混凝土搅拌及输送机械 (76) 第七章施工准备工作 (77) 第1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文明施工措施 (78) 第2节劳动力计划 (88) 第3节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90) 第4节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90) 第5节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92)

高层建筑施工顺序

一般高层民用建筑的工序 一、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a、杂物、遗留物清理 b、配备施工用水、电等临时设施 c、复核测量控制点 d、对施工污染问题向环保局提出申请,暂住人员向公安机关申报临时户口 e、调查施工现场隐蔽体,周边居民对开工的意见 f 、设置安全设施 2、施工生产资料准备 a、准备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 b、准备施工材料 3、施工技术准备 a、学习图纸 b、编织施工组织设计、编织详细的可行的分步、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c、技术交底 d、提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计划 e、建立施工档案 f、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地基处理 a、开挖基坑 b、设置基坑支护 c、设置基坑排水结构 d、强夯地基 2、桩基础 a、灌注桩 (1)钻机成孔 (2)吊放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 (3)捶击或震动桩靴使桩沉至要求深度 b、预制桩 (1)制作预制桩 (2)起吊预制桩 (3)运输预制桩 (4)堆放预制桩 (5)沉桩 三、地下结构工程 1、承台 2、地下连续墙 3、地下室楼板 四、主体结构工程

1、脚手架分项工程 a、外脚手架 (1)、搭设外脚手架 (2)、外装饰工程完成后拆除外脚手架 b、随用随搭脚手架,用完即可拆除 2、模板工程 a、模板拼接、组合 b、搭设支撑体系 c、安装模板 d、拆除模板 e、拆除支撑体系 3、钢筋分项工程 a、配置钢筋 b、连接钢筋 c、安装钢筋 4、混凝土分项工程 a、现浇混凝土 (1)(机械准备)浇灌混凝土 (2)混凝土捣实 (3)养护 b、预制混凝土构件 (1)预制构件的运输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modern archite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 especially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fully showing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level of ascent, how in the mature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rmed continue the improved,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rom personnel should think about important issu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新型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综合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是展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飞速发展,

高层住宅施工组织方案

高层住宅楼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XX工程公司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5 2.工程概况5 3.施工准备5 3.1场地准备5 3.2测量仪器准备5 3.3技术准备6 3.3.1施测组织 6 3.3.2技术要求7 3.3.3施测原则7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8 4.1座标及高程引入8 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8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8 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9 4.2.1轴线控制方法12 4.2.2高程传递方法12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2 4.3基础测量放线14 4.3.1轴线投测14 4.3.2标高控制14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5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5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6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6 4.6测量注意事项17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7 5.质量标准17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8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8 6.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19 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9 8.施工管理措施20 8.1保证质量措施20 8.2安全技术措施20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21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1.2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2004普测0668号 1.3**家园住宅小区施工图纸 1.4**家园住宅小区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 市**家园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市区**桥路**号,地处四环以外。总建筑面积109271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车库),主楼地下二层,车库地下一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地基为CFG桩复合地基,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0.55m。 地上结构:1#楼地上21层,建筑檐高为65.3m,主楼长57.98m,宽25.2m。2#、3#楼地上20层建筑檐高为62.4m,长70.5m,宽34.9m。 标准层高均为2.900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10m,室外高差0.3m。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1.doc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1 第1、2章 一、填空题 1、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分层明沟排水)、(深层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2、作为保证基坑开挖稳定的支护体系包括(挡墙)和(支撑)两部分。 3、钢板桩一般分为(槽钢)和(热轧锁口)两种。 4、当基坑深度较大,悬臂的挡墙在强度和变形方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即需增设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分为(基坑内支撑)和(基坑外支撑)两类。 5、根据墙体材料的特点,可以把地下连续墙分为以下三类,即(现浇墙)、(预制墙)和(预应力墙)。 6、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通常都要经(挖槽)、(固壁)、(浇筑)和(联接)等工序才能建成。 7、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槽壁稳定有关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泥浆)、(地质条件)和(施工)三个方面。 8、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清底的方法一般有(沉淀法)和(置换法)两种。 9、地下连续墙段间的接头一般分为(柔性接头)、(刚性接头)和(止水接头)。 10、逆做法施工又分为(全逆作)和(半逆作)两种方法。 二、选择题 1、某基坑土层由多层土组成,且中部夹有砂类土,其集水坑排水方式宜选用(B)。 A明沟与集水坑排水B分层明沟排水C深层明沟排水D暗沟排水 2、某基坑要求降低地下水位深度不小于10m,土层渗透系数K=24m/d,其井点排水方式家选用(B) A单层轻型井点B多层轻型井点C喷射井点D管井井点 3、机械开挖大型土方,基坑深度4m,开挖机械宜选用(B) A正铲挖土机B反铲挖土机C抓铲挖土机D挖空心思土机 4、下列对土方边坡稳定没有影响的是(C)。 A开挖深度B土质C开挖宽度D开挖方法 5、钢板桩一般分为(D)两类。 A槽型钢板和U型钢板桩B槽型钢板和T型钢板桩 C槽型钢板桩和T型钢板桩D槽型钢板桩和热轧锁扣钢板桩 6、由于钻孔灌注桩挡水效果差,帮有时将它与(B)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A钢板桩挡墙B深层搅拌水泥土桩C地下连续墙D环梁支护 7、由于(B)的挡水交果差,帮有时将它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A钢板桩挡墙B钻孔灌注桩挡墙C地下连续墙D环梁支护 8、钢板桩的打设家采用(C)。 A轻锤重击B轻锤高击C重锤轻击D重锤低击 9、钢板桩施工中,由于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采用铰接锁口,容易产生(A)现象。 A扭转B共连C水平伸长D倾斜 10、支撑的监测项目主要有(D) A侧压力、弯曲应力B轴力、变形C弯曲应力D弯曲应力、轴力 11、(D)刚度大,易于设置埋件,适合逆作法施工。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技术要点 郭军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技术要点郭军 发表时间:2018-04-02T16:09:11.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郭军[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建筑业也开始繁荣发展。而它的发展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居住与用地问题,普遍建立高层楼房。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南京市 2112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建筑业也开始繁荣发展。而它的发展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居住与用地问题,普遍建立高层楼房。由此在建筑建设上也出现了新的挑战,保障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是建筑高层施工特点和技术。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 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征 1.1施工特征特征:①施工工期长,有时可能跨季,遇到雨季或者冬季必须停工。在施工前必须合理安排时间;②高层建筑的楼层一般都比较高,为了加强稳固,它的地基会比较深,通常为6m左右。还应该建立一个地下室,主要是用于稳固地基,也可以用来当做车库等;③层数多,结构种类也多,作业难度大,技术也比较复杂;④安全性能差,包括防火灾性;⑤高层施工,用水用电比较麻烦,高空作业产生的垃圾部方便处理,因此高层建筑管理难度大;⑥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比较复杂。需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保障施工时场地的材料可以不移动或者少 移动,保证材料的充足,而且还要考虑商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的问题。 1.2高层建筑的特性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度不断上升,可能导致建筑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变形比较大的话,墙体可能会出现裂纹或者墙体的油漆掉落。因此在施工高层建筑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的布局,一定要使其具有抗压作用,保障建筑有一定的刚度。建设的建筑物都具有一定的抗震性,高层建筑也是如此。但高层建筑的承受能力和普通的建筑物不同,它的抗震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后的整体质量。高层建筑整体压力的参数发生改变是因为其内部承受的压力较大,而且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内部轴出现变形。这对于建筑物中梁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梁的移动。产生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高层建筑内部的构件位置出现移动或者是发生了变形;②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柱子发生了变形,中间的柱子和周围其他的柱子发生了不同的变形,使得整体发生了变形,影响了整体的支撑水平。为了避免内部轴的变形,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就要考虑齐全,把内部轴的变形范围控制在可变型范围内。 2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1)高层建筑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为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所以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加强混凝土的配合。这主要在于水泥、砂石骨料的用量和里面水量的比重,以及砂石骨料的质量。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有混凝土裂缝,为了防止和减少出现混凝土裂缝,必须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2)混凝土通常采用泵送技术。泵送技术的流程:安装混凝土泵机、混凝土输送管道,以及固定输送管道,进而完成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泵送。高层建筑对混凝土要求很高,在施工时泵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可以采用“双掺技术”,即施工时在混凝土中加入化学剂或者粉煤灰。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缩短工期,而还可更大化的发挥混凝土的作用。(3)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也很重要,然而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养护。为了快速施工,不追求质量,只追求速度,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做好混凝土的工作,导致混凝土配比出现问题,强度不足,以至于对施工造成影响。其它条件也能对混凝土养护造成影响,比如气候条件、温度变化和周围的环境等。为了提高混凝土养护的效果,在养护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到周边环境。因为混凝土的种类有所不同,所以养护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养护混凝土的时候,养护时间要依据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时,钢筋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固性、结构强度。必须提高钢筋施工的技术,提高其质量,让其更加科学合理。主要是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了解施工的各种细节问题,充分掌握施工中各个结构的构造,深入透彻的了解施工图纸;②控制柱钢筋的位置,防止出现钢筋移位这种错误,以免无法满足图纸要求;③固定螺纹接头,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2.3逆向施工技术逆向施工技术在高层施工上是很常见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根据地下室的轴线位置或者高层建筑上的支护结构,找到相关的位置来进行内部浇注。当然也可以采用支撑柱,来实现对整个施工整体的支撑。另外,支撑点也可以是高层建筑的底板,在封底之前,开挖土方然后进行浇注。高层建筑施工时运用逆向施工技术,可更快的顺利完成基层建设的施工,为后边的作业打好基础。而且逆向施工时,地上地下同时作业,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还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4预制模板技术施工建设标准层结构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而且导致施工建设质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应用纵向结构,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进程。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了滑膜法,这样不仅减少了高空交叉作业,还提高了施工建筑整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滑膜法的主要应用是在钢筋筒壁的结构和剪力墙的结构中,在建筑物的底部族长滑升模板,采用分层浇注来满足建筑物标准的浇注高度。 3结束语 随着现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高层建筑也开始使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高层建筑的楼层也在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在建筑行业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本身技术水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自身的学识,突破自身技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注意高层建筑的进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也不断得到更新的发展。参考文献:

2018年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最新版

现行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地基与基础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 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主体结构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2011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2 5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2010 6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7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 8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9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12 1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建筑装饰装修 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 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2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4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 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6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 7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 8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13 9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13

某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某高层建筑7#楼工程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3) 2.1地理位置及环境 (3) 2.2工程概况 (3) 2.3工程特点 (5)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7) 3.1施工组织结构的建立 (7) 3.2施工组织结构框图 (7) 3.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9) 3.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10) 第四章施工部署 (11) 4.1指导方针 (11) 4.2施工进度计划 (11) 4.3结构施工 (11) 4.4机电工程施工 (12) 4.5装修工程施工 (12) 4.6进度控制点 (12) 4.7组织部署 (12) 4.8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期目标 (13) 4.8.1 质量目标 (13) 4.8.2 环境目标 (13) 4.8.3 职业健康目标 (13) 4.8.4 安全目标 (13) 4.8.5 工期目标 (13) 4.9先进工艺及新技术措施 (14) 4.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4.10.1 工期指标 (14) 4.10.2 质量指标 (14) 4.10.3 环境指标 (15) 4.10.4 职业健康指标 (15) 4.10.5 劳动生产率指标 (15) 4.10.6 安全指标 (16) 4.10.7 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16) 4.11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16)

4.12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 (17) 4.12.1 材料方面 (17) 4.12.2 机具、设备方面 (17) 4.13施工准备 (18) 4.13.1 主要机具设备负荷表 (18) 4.13.2 施工用电计算: (19) 4.13.3 施工用水 (20) 4.13.4 安全管理规定 (22) 第五章施工协调管理 (23) 5.1与设计院的工作协调 (23) 5.2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24) 第六章施工测量放线 (25) 6.1施工测量的控制 (25) 6.1.1 工程平面控制 (25) 6.1.2 3 高程测量 (30) 6.1.3 4 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30) 6.1.4 建筑竖向控制 (33) 6.2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34) 第七章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35) 7.1降水方案 (35) 7.2基础工程 (35) 7.2.1 土方开挖 (35) 7.2.2 护壁工程 (35) 7.2.3 施工放线 (36) 7.3主要施工方法 (36) 7.4成品保护 (40) 7.5应注意的问题 (41) 7.6基础梁 (42) 7.7基础板 (43) 7.8质量保证措施 (44) 7.9主体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44) 7.10施工缝的留设 (45) 7.11模板工程 (46) 7.12钢筋工程 (63) 7.12砼工程 (77) 7.12.1泵送砼: (77) 7.12.2 砼的浇筑 (78) 7.12.3 泵送砼劳动力配备 (79) 7.12.4 砼的养护及拆模 (81) 7.12.5 砼试块留置 (81)

高层住宅建设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高层住宅建设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一、测量定位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测量施工方法如下: 1、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3、在±0.000以下施工中,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4、主体放线定位,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有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

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 5、地下结构完成后将确定的内控点以钢板标志固定在混凝土上。即在一层底板预埋300mm×300mm×8mm 定位钢板,在建筑物四周处设置,将控制点引测至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作为基准点,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洞200mm×200mm(通视孔)用激光铅直仪和经纬仪配合将控制点逐层投递到楼层。在楼外通过原控制桩位将各个轴线打到柱子上,用黑线弹出,逐层上翻,确保轴线尺寸准确。 6、确定方位基准点:在一层底板上选择便于观察,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四点构成直角四边形且能直视,且直角边长成整数(便于计算)在该点埋设300mm×300mm×8mm 钢板对准角度,量准距离后在其上刻上中心十字线,作为向各层引测的基准点,同时在钢板周围砌砖予以保护。在三个点固定铅直仪,在另一个点可移动一台激光铅直仪向上打出激光束,供以上各层使用。二层以上各层楼面留同样四个点的300mm×300mm洞口,供放置激光接收靶用。(此处洞口下边不能遮挡)。每段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所留洞口必须留设在现浇板上,所留洞口待主体施工完后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补洞,且各层支撑不能遮挡激光投测点。 7、垂直测量控制,在四点向上打出垂直激光束,在每段上层洞口处架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30×3焊成外边长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徐磊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徐磊 发表时间:2018-07-09T15:12:24.8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徐磊 [导读] 本文就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方面,谈谈自己的建议。 摘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迅速很快,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本文就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方面,谈谈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电气、排水部分、通风与空调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和施工后浇带施工等方面谈谈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 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包含了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等。建筑电气设备具有的特点是:用电设备多,如弱电设备、空调制冷设备、消防用电设备等;电气系统复杂;电气线路多,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线路、音响广播线路、通讯线路、高压供电线路及低压配电线路,线路敷设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常采取双电源进线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以保证重要负荷的用电;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1.1 供配电方式配电制式多采用TN-S系统,供电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利用强电竖井敷设电缆桥架。照明部分有楼梯、廊道、商场、车库、设备用房的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室外环境照明,均应随土建施工预留到位,应在事前、事中对线路的走向、方位、标高等对照设计进行校核和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防止出现错漏。 1.2 防雷接地高层民用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来自雷电的反击或感应电压,也是可以造成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损坏和严重破坏。因此对防雷接地应予以高度重视,应按防雷类别的要求认真的实施,不能马虎了事。应利用桩基主钢筋、地梁主钢筋与柱内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按规定要求达到数量。变配电室应按规范要求做接地环网。 1.3 电梯安装高层民用建筑物内一般设有消防电梯、乘客电梯、货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只是功能不同,产品品牌和数量的差异而已。电梯安装的要求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 1.4 预留预埋与土建的密切配合:各种管线与竖井(如强电井、弱电井、水井、风道、桥架)均与土建施工密切相关。其预留、预埋必须按规范要求随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首先应清楚线路走向、标高、方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应考虑电气线路与其他管线、设备的交叉、平行间距的要求。避免以后不必要的开凿、剔打工程量。注意在混凝土中预埋塑料电线管应使用重型管,不得使用轻型塑料管,线路敷设应以捷径为宜,以利节省投资、控制造价。 2 排水部分 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要求相对较高,如发生供水断水或排水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因此必须保证高层建筑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和合理的管网布置,以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排水的顺畅。给水部分一般分别设消防水池、生活水池或生活水箱、消防水箱或生活消防合用水箱,屋顶设消防水箱。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通讯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等,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新风风道、风管、电梯井道、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得穿越大便槽、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净距平行不小于0.5m,交叉不小于0.15m,且给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面,给水管道暗敷时不得直接敷设在结构层内,给水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的外墙处、穿越屋面处应设置防水套管,室外明设给水管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止光污染,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敷,塑料给水管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的金属管做过渡。高层建筑内设备多,管道压力较大,各专业工种交叉打架多,各个专业工种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尤其应注意建筑结构梁下(可利用)高度能否满足风管、空调新风机组、给排水管道、桥架等管线、设备安装高度要求,避免达不到装饰净空高度要求,此事应在审图时予以充分重视,并召集各专业人员按规范要求作统筹安排。重点控制厨房,厕所的防水工序。进行灌水试验,排水立管要100%的进行灌水、通球试验,并全部通过。 3 通风与空调工程 高层建筑多有空调机组以供夏季制冷,冬季供暖。车库及梯间设通风及防排烟管道与风井。屋顶设置正压加压风机,以满足良好的通风环境。为此施工过程必须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严格执行,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尤其是事前的预控工作,严把强制性条文的实施。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特点对风管制作、风管部件制作、风管系统安装、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空调制冷系统安装、空调水系统安装、防腐与绝热、系统调试、工程综合效能测定与调整进行三大控制,即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制冷机组的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 4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上述要求与结构合理、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 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由于转换层位置越来越高,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也时有应用。对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及带转换层筒体结构这两类转换结构,通过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变化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刚度比、转换层结构与其上层结构侧向刚度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一般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9794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一般规定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一般规定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施工前,应逐级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所使用的现场脚手材料、机械设备和电气设施等进行检查,确认其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2) 高层施工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操作。如必须上下同时进行工作时,应设专用的防护棚或隔离措施。 (3) 在迎街面的人行道和人员进出口通道等处,应用毛竹和竹笆搭设双层安全防护棚,两层间隔以1m为宜,并悬挂明显标志,必要时应派专人监护。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建筑工程项目案例为一栋高层住宅楼,总高30层,地下1层,高强预应力管桩-筏板基础,框剪结构。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1、地质勘察 地质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拟建场地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做出分析评价出具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文物勘察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3、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的安全、经济、合理等方面的技术性论证。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土方开挖图确定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委托评审组织机构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 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4、工程测量定位 是指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5、施工现场市政临水临电报批 建筑单位在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工程许可证之后,持证明分别到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办理临水临电审批手续。 6、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具体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随着现场办公信息化,增加通讯、通网(五通)或通讯、通网、通邮、通气(七通)) 7、工地围栏及大门建设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主要路段围墙不低于2.5米,

高层建筑设计规范

核心筒的内容是什么? 除必要的疏散楼梯及消防电梯在规范里很明确地说清楚:就是要两个防烟楼梯,其前室面积是6平米,每1500平米要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也是6平米,当两种前室合并的话,其合用前室是10平米, 写字楼的使用面积,大致是70%, 30%的核心筒 二、写字楼的客梯数量 粗略统计的平均数字是5000平米/1台,但由于书本、杂志的比例不清楚,不知1台是多少重量的。但客梯大多在1000-1600kg之间,而高层写字楼的柱网也大多是8-9M之间。反算的话,是5000平米/1吨-5000平米/1.6吨之间。为什么我用“5000平米”及“1吨”这两个数字为基础呢?是为了容易记住。用1000kg-1600kg反算的话即是:5000平米/1吨-3125平米/1吨之间。这是非常宏观的数据,但已很清楚地说明写字楼的等级就在这几个简单数据之中,没什么好神秘的。 由此得出一般写字楼5000平米/1吨客梯。 高级写字楼4000平米/1吨客梯。 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这个宏观数据的规律。

公寓在10000平米/1吨-6000平米/1吨之间,也是普通、高级及豪华公寓之分。 对旅馆客体的数量是每100间客房/1000kg-1600kg之间,也就是三星、四星及五星之间的区分。 而商住楼虽是居住建筑,但作为小公司办公者居多,所以用写字楼的下限5000平米/1吨为好, 三、高层写字楼电梯的服务面积 写字楼由于下面经常有商业裙房,所以计算面积的时候,要将裙房的面积扣掉,首层不用电梯的面积也扣掉。即使用电梯的面积来计算,是理所当然的事。如一栋40000平米写字楼,首层加裙房商业10000平米的话,我们算电梯时,就依30000平米来计算,一般写字楼用6台1吨,或4台1600kg的客梯就基本正确。 四、客梯厅的理想布置 客梯的安排,最好是一对一对的,因为如果遇到检修,不至于没有电梯用.当然一对以上,如3台为一组也可以,但横向最好不要超过3台,超过后会看不见信号,而在电梯厅里挤来挤去也不是办法.如果面积偏大,也可以用1吨以上的电梯来调节,如1150kg、1350kg、1600kg 等来调节。 电梯群控能充分发挥电梯的效能,我的经验是群控不要超过4台,而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横向一排4台很不理想。因为群控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基础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XXX 编制人:建筑人 编制日期:2018年11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1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地勘单位: 施工单位: 1.2 编制依据 (1) 《****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大厦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报告》 (3) 《****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图纸》 (4)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5) 福建省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福建省**新区D8-2地块。 (2) 周边道路 本工程场地北侧为城中路;西侧为花园路;南侧为建设;东侧为人民东路路。 (3) 邻近建筑 本工程场地北侧为30层**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工程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16m 左右;东侧为24层商业,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21m;南侧 为一般多层住宅小区;西侧为国际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 约50m。 (4) 地下管线

临近道路的地面下有各种城市管线,基坑内侧管线已在进场前全部搬迁完成。 基坑与周围管线关系见图1.3。 1.4 工程建筑及结构概况 (1) 本工程占地面积为20000m2,总建筑面积为350000m2。 (2) 本工程主楼地上31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95m。裙房地上4层,地下3层。 (3) 本工程基础为桩筏形式,桩基为钻孔灌注桩。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形式。 1.5 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1) 本工程塔楼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开挖面积约10000m2,开挖深度约20m, 土方开挖总量约20.2万m3。 (2) 本工程塔楼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3道环形圈梁作为支护结构体系。地下连续 墙深25m,厚1.0m,环状布置,直径为83m。 (3) 本工程基坑采用疏干井降低基坑内浅层潜水;采用降压井对深层承压含水层进 行减压降水。并布置坑外输干井、坑外降压井、观测井配合。 1.6 工程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场地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在3.78m~4.43m之间。本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属滨 海平原地貌。 (2) 地基土的构成及特征 根据本次勘探时现场土层鉴别、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本场地地 基土在8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可分为 12层,其中第⑤、⑦、层分为多个亚层。 (3) 本场地土层主要特点如下: a、场地内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层呈湿状、可塑、中压缩性,层厚较薄; b、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均为饱和状,流塑、高 压缩性土; c、第⑤1a和⑤1b层为软塑~可塑,较软弱。 d、场地内第⑥层暗绿色粘土为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土; e、第⑦层承压水含水层,又分为三个亚层,其中⑦1层砂质粉土土质较好,为中 等压缩性土;⑦2层黄色粉砂属于中偏低等压缩性土;⑦3层灰色粉砂属于中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模板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 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 日臻成熟完善, 同时, 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 构) 筑物的安全性, 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 建( 构) 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 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 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 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 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 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 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 造成巨大的经 济损失。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 在此对高层建筑 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 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 作下的沉降情况, 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 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 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 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 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 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 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 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 程序, 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