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

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

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
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论全球化时代的信息伦理

吕耀怀(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今天的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信息的全球化或全球的信息化。无孔不入的数字化信息,有力地推动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在越来越频繁的全球性信息交往活动

中,信息伦理应当成为基本的道德共识。尽管各国依托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所建立的信息伦理体

系具有相应的特殊性,但通过各个不同的信息伦理体系的整合,最终会倾向于形成一种作为全球

性信息秩序之根据的“底线伦理”,可以为全球性的信息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伦理指南。全球化进

程中的信息伦理,提倡不同文化的伦理共鸣,以消解“信息帝国主义”的霸权话语;促进信息资源

的分有与共享,以避免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的两极化趋势。

[关键词]全球化信息化信息伦理伦理整合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全球性信息通道在有力地推核心的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推动、实动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可能对现信息全球化的动力。信息秩序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球化的信息通道已经形仅需要诉诸相应的法律规范,更离不开新型的信息成了基本的格局。①随着进入信息通道的国家和地伦理的指导。本文试图通过对信息伦理的本士性与区的渐次增加,以及不同信仰、不同观念的网民数量普适性及其关系的探讨,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信息秩的增长,国际互联网的秩序问题凸现出来。黑客入序寻求一种可资参考的伦理基础;并进而从信息伦侵、色情泛滥、隐私曝光、商业欺诈等恶劣现象,在全理角度具体分析全球化中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球化的信息通道中已屡见不鲜;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矛盾,以展示消解类似矛盾的合理途径。的价值取向、宗教意识等之间的冲突,也借助于数字

化信息而愈演愈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对信息通道

一、秩序与规范

的秩序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凭借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世界维持正常的秩序当然离不开法律,法律因其具各国之间的联系空前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人有特殊的强制性而能对秩序起到强有力的维持作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便捷、畅通。毫无疑问,在这样用。因此,在全球化的信息通道中,对于各种信息活的技术背景下,以国际互联网为主干的现代高速信动以及信息关系的法律规范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息通道已经成为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工具,全球化的信息通道的秩序又不能仅仅依靠相关的法律来维各个方面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持。这是因为:第一,信息法所规范的信息活动的范广泛应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亦可将今天的围是有限的,有些信息并未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的全球化看作是“全球信息化”或“信息全球化”。所谓信息不是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人们围绕这样的信“全球信息化”,就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依息所进行的信息活动也不能通过法律得到保护或支凭国际互联网,将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持。从法律事实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可以成为法面的交流数字化,使得物质的、精神的资源通过数字

①参见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l世纪的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化平台实现全球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是其内在的、出版社1998年版,第23__42页。

40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律事实,能够引起信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活动,才承受信息法的规范作用。而不能作为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道德法律事实的信息活动,则没有进入信息法的调控范舆论的承受对象就变得更为模糊,对于道德自律的围之内。第二,一般而言,立法程序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调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信息伦理尽管是一种新伦滞后性,即通常是先有某种行为,然后才可能有针对理,但它的出现却并不意味着传统伦理的断裂,而是这种行为的立法。立法的这种滞后性尤其明显地表传统伦理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的发现在信息领域之中:信息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各展。对于已经具备传统伦理素质的个体来说,信息种各样的新的信息行为层出不穷,故就目前情况而伦理是一种道德新知。传统伦理的道德已知既可能言,信息立法在世界各国普遍滞后。①因此,若仅以有利于接受信息伦理的道德新知,又可能会排斥、拒信息法为唯一的调控手段,则尚未有相应的法律规绝这种道德新知。这取决于个体是否能将其内在的范的信息行为就会完全失控。第三,在全球化的信道德认知结构调整到“藏”与“虚”平衡共存的临界状息通道中,由于信息主体的行为往往具有匿名性,而态。“藏”,是已有的道德知识;“虚”,就是虚怀若谷,“匿名性让人毫无忌惮”②,这就可能使得法律对之就是不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妨碍纳人新的道德知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或鞭长莫及。法律以事实为依识。苟子说:“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⑤。有据,如果做出某种事实的行为主体无法确认,那么,“藏”而无“虚”,就不能容纳道德新知。而将“藏”与相应的法律制裁便缺乏实施的明确对象。“虚”有机地统一起来,则道德已知不仅不会成为接由于用以规范信息活动的法律存在着上述不足受道德新知的障碍,反而会成为理解道德新知的基之处,因此,信息秩序的维持还须依靠另一种规范形础。信息伦理的道德新知,其实不少内容就是传统式——伦理。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有必要针对信伦理的道德已知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推广和运用,息领域的特殊问题,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伦理的新即道德已知与道德新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把握住型伦理——信息伦理。所谓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藏”与“虚”的正确关系,认识到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就可能在认识信息领域的特殊规律及信息行为的特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殊性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由传统伦理的道德已知向信新型的伦理关系。③伦理在形式上的特征是自律,息伦理的道德新知的“迁移”。这与法律的他律特征适成对比。正是基于伦理的这正因为信息伦理有着法律及传统伦理所无法替一特征,就使得信息伦理能够弥补有关信息活动的代的作用,所以,对于信息伦理的学术探讨,即信息法律之不足。信息伦理的自律性,意味着信息主体伦理学研究,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⑥信即使在没有任何外部规范的情况下,也能够凭借内息伦理作为对于进入全球性信息通道的行为主体的在的良心机制、依据自身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选择正

普遍规范,应当得到各行为主体的普遍认同。但由

确的道德行为。信息伦理对于信息主体行为的这种

于各行为主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对于信息伦理应当

自我约束,是法律规范所无法做到的。此外,即使是

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等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歧异。

法律对于全球性信息活动的控制,也需要信息伦理

因此,有必要从信息伦理的本土资源和不同的信息为之提供有力的依据。④

传统的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①参见陈幼松:《数字化浪潮》,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

306页。

在这样的关系中,虽然传统伦理也讲“自律”,但实际②[德]C}l·恩格尔:“对因特网内容的控制”,《国外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

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外在的强大的道③吕耀怀:“构建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光明日报》2000年

8月1日。

德舆论压力。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④Mikko

T.Siponena and Jorma Kajavab.“Computer Ethics—the

Most Vital Social Aspect of Computing:Some Themes and Issues Concerning 中,由于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of rt”,http://www.ifi.uio.no/iris20/proceed—

ings/12.htm

便凸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直面的道德⑤[清]王先谦:《苟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5页。

⑥参见梁俊兰:“信息伦理学:新兴的交叉学科”,《国外社会科舆论抨击难以进行,而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正常的学》2002年第1期。

41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伦理的相互整合这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反,信息伦理基于本土化而产生的多元化趋势似乎

是不可阻挡的。

二、信息伦理的本土化

在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中,中国不仅可能而且任何一种现实的伦理都是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充分吸取西方发壤之中的。没有本土文化提供丰富的养料、水份,作达国家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力争跳跃式地实现向信为一种新型伦理的信息伦理便会是无根的,它无法息社会的转型。②而要顺利地完成我国信息化的任生长、发育、存活下去。务,要建成一个有序的信息社会,除了加快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研究兴起于信息技术发达的西方,由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之外,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对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发展而来。①而对于非西信息伦理体系也势必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是一个有方的国家来说,信息伦理似乎一开始就具备了某种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本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且外在性。但是这些国家如果要发展信息技术并进而影响深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正确地把握和实现信息化,也必须建立和维持信息领域的基本秩处理文化传统与新型的信息伦理之间的关系。序,信息伦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不少论者认为,中国的传统伦理主要是指儒家伦理有一个最基本的区别,即:前者是属于器物层面伦理,而儒家伦理植根于小农经济的土壤之中,它依的东西,而后者则属于文化价值层面。器物层面的赖于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作用于封闭的文化环境东西只要具备实用性,无论其是内生的还是外引的,之中。③如果仅限于对中国传统伦理的起源进行分在实践中都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而文化价值层面析,如果仅就中国伦理文化的发生而言,那么,这样的东西,如果是由外部引进的,则可能遭遇到本土文的观点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中国传化价值观念的顽强抵抗。例如,根源于儒家传统的统伦理的主流部分——儒家伦理在产生以来的漫长社会本位的伦理思想就很可能从根本上拒斥西方个历史中,就因应各种外部因素的冲击、在不同时代的人本位的伦理思想。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问的对不同历史条件的作用下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今立,在文化冲突中表现得最为激烈。因此,非西方的天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伦理因素已经不完全是小农经国家,若要建立和维持信息领域的伦理秩序,就必须济的产物,甚至也不能说具有对家国同构的政治结妥善地解决信息伦理的外在性问题。如果照搬西方构的完全依赖性。考察中国本土文化的悠久历史不的信息伦理,那么这种原汁原味的西方信息伦理很难发现,它并不绝对排斥外在的文化因素,而是在不可能就会在非西方的文化土壤中发生“水土不服”的同的历史条件下,及时地将诸种外在因素同化为自现实问题。医治这种“水土不服”的最有效“处方”,身的组成部分。④正是经过这样的同化过程,中国就是将外来的东西“本土化”,从本土文化中挖掘出本土文化才得以绵延下来,不至于因过于僵化而走有利于信息伦理生长的合理因素,将其与西方信息向寂灭。中国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之伦理中反映信息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的成分一,可能正在于其非凡的融合能力。因此,当我们今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出本土化的信息伦理。非西天需要为信息化的实现、为信息社会的建立、为信息方国家的本土化的信息伦理,虽然有可能不认同西活动的有序进行而构建信息伦理时,如果只看到中方的个人本位思想,但却不应否定西方信息伦理中国传统伦理在起源上的某些特点而看不到中国本土反映信息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的内容。

①也有些西方学者把信息伦理学看作是计算机伦理学的哲学

尽管西方的信息伦理可能依仗其文化的强势地

基础,参见:Luciano F10ridi,“Information Ethics: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Computer Ethics”,Version2.0,http://www.wolfson.ox.ac.位而对非西方国家的文化系统形成强烈的冲击,尽uk/noridi/ie.htm

②参见汪向东:《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社会科学文献管在非西方国家中亦不乏全面认同西方信息伦理的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③参见樊浩:“人伦坐标与伦理秩序”,《学术研究》1998年第1声音,但各国独特的本土文化资源的强大生命力和期。

④例如,源自印度佛学的某些内容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其对国民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最终不会让西方的信组成部分,正是这种同化的结果。参见肖荑父、李锦全主编:《中国

哲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5—430页;肖莲父、李锦息伦理在全球化的信息领域中一枝独秀。恰恰相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86页。

42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文化本身强大的同化能力,并进而搁置中国本土的各自依据其特殊的信息伦理判断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文化资源,试图全面认同西方的信息伦理,那显然是就可能导致信息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使得这样错误的选择。的交往无法进行下去。由此看来,在互联网上,在全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本身在全球化的信息浪潮球性的信息交往活动中,必须形成对于信息交往行为中也并非毫无价值。儒家伦理中确实包含着某些封的信息伦理共识。这样,就有必要整合来自不同文化建的、过时的糟粕,但儒家伦理中关于某些德性的基背景的信息伦理,以为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全球性的本思想,以及关于为人处事的一些基本准则,在今天信息交往提供一种公认的伦理规范系统。

的信息活动中仍然可能发挥合理的规范作用。①只要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特殊的信息伦理要我们认真探索信息活动的特殊规律,认清我们所中整合出适应于全球性信息交往的共通的信息伦处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儒家伦理中寻找理,就不能不涉及所谓“普世伦理”问题。什么是“普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因素,使之转化为适应信息时世伦理”?按照万俊人的诠释,“普世伦理”是一种以代要求的伦理指南,儒家伦理就仍然可以作出一定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的贡献。而且,由于儒家伦理经过长期的浸润、熏

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淑染,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传统中最深层的东西,如世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的整合性伦理观念。②大体

果对这种最深层的精神因素视而不见,另外去搞一

上,“普世伦理”是伦理学界、宗教学界作为对全球化

种与它格格不人的信息伦理,恐怕是很难为国人所

及其面临问题的一种理论反应而提出来的。“普世接受的,这样的信息伦理显然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

伦理”的提出,不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中的难以成活。因此,时代的变化需要构建新型的信息

特殊问题,而是为了解决世界各国所共同面对的全伦理,而信息伦理的构建又必须依赖于对中国本土

球性问题。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自有的伦理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伦理传统的改造和转化。中

体系表现为各个不同的由低到高的层级结构,以及国的本土文化资源中既有可供信息社会选用的因

由下而上的不同的价值序列。考察分处于不同文化素,又有与信息社会的规律相悖逆的成分,中国的传

背景中的伦理体系,可以发现,尽管在最高的道德理统伦理中既包含着可为新型的信息伦理所吸收的营

想、上位的伦理价值方面有着种种差异,但在最基本养性精华,又包含着可能不合于信息伦理的破坏性

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方面,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糟粕。我们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信息伦理

伦理体系却是大体上一致的。因此,如果要达成普时,正确的态度应当是谨慎地分清精华与糟粕,明智

世伦理的共识,就应当而且只能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地选取那些仍然具有存在意义的因素,而抛弃那些

虽然与特殊的道德理想、最高的价值目标有差距但不合时宜的成分。

又是绝对必要的、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那些最低

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伦理整合限度的道德要求上面。这样,“普世伦理”也可以称

之为“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③普世伦理似因为各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本土伦

乎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道德选择,虽然谈不上有理资源,所以,各国所建立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伦

多么高尚,但若守不住这一“底线”,则全球陛问题的理是不完全一样的。尽管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在

解决便会在道德上迷失方向;而如果能够牢牢地把信息伦理方面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但即使在西方

国家之间或非西方国家之问,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握住这一“底线”,则至少可以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基于不同国情的信息伦理的这种差异。提供起码的道德保障。

各国的反映本国国情的信息伦理虽然能够在本

①参见任剑涛:“信息时代伦理整合的传统资源”,《学术研究》国之内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但它未必能为处于不同1998年第2期。

②参见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 文化背景中的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因此,如果不页。

③何怀宏:“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读书》1997年第4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往,而又期。

43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对“普世伦理”的具体内容不断整合,才能在比较中彰显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值得指出的是,“普世伦互补中走向成熟和完善。理”构建的方法论和基本思路,可以为全球性的信息西方国家的信息伦理,贯穿着西方文化传统中交往活动的伦理框架提供某种参考。既然全球性信固有的自由意识和民主精神。自由意识和民主精神息交往是跨地域的,参与这种信息活动的主体可能特别适应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活动,因为网上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和群体,而如果他们行为本身即具有自由性的特征,而且不论上网者在各自以其特殊的信息伦理作为行动的指南又会导致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显贵、身份如何特殊,在网上

各行其是和混乱无序,那么,要形成在全球性信息交只是一个普通网民而已。这种自由意识和民主精神往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信息伦理规范,也只能从分可能正是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的缺项或弱项,因此属于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伦理体系中寻求共同这些国家在构建自身的、与全球信息时代相称的信点,这些共同点也只能是各个特殊的信息伦理中的息伦理时,可考虑适当地吸取西方信息伦理中的自最基本、最起码的规范性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由意识和民主精神。把适用于全球性信息交往的信息伦理,看作是一种基于非西方的文化背景的信息伦理也有自己的特殊的“普世伦理”,即在全球性信息活动领域存在长处。例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特别重视的“慎独”对并发挥作用的“普世伦理”,或者称之为互联网上的于信息伦理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所谓“慎“底线伦理学”。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我们现在至少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可以把信息活动中的公正、平等及互利,确定为这样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慎独”的经典表的“底线伦理学”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由于是

述,源于《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莫见乎隐,莫显任何一国的特殊的信息伦理都不可或缺的,因而也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国古人历来重视“慎独”

是最容易为进入全球性信息通道的不同信息主体所

的道德功能,甚至称之为“入德之方”。①在全球性

普遍接受的。当然,信息活动中的公正、平等和互

的信息交往中,“慎独”的特殊价值在于可以强化网利,还只是现在可以确认的信息通道中的道德共识。

上信息交流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性,使其即使在无至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意义的信息伦理的完整

人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也能谨慎有德,从而可以极体系,应该含有比现有共识更多的内容,但这需要世

大地减少那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的恶劣行为。西方界各国长期的共同努力。全球性信息交往中的信息

信息伦理植根于重制度的文化传统,没有强烈的“慎伦理学,作为全球性信息活动的参与者的道德共识,

独”观念,而单纯依靠制度性的伦理规范又确实不能对跨国界、跨地域的信息交往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解决网上的诸多伦理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尽管就某一特定的国家而言,仅有这种“底线”伦理

“慎独”不仅是中国信息伦理的重要资源,而且可以可能还远远不够,但就全球性的信息交往而言,有了

成为医治西方信息伦理之弊病的一剂良方。

这样一种最低限度的伦理要求,全球性信息活动的

基本秩序就可以得到起码的保障。四、全球性信息问题的伦理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信息伦理在全球性信息活动

信息伦理的构建,特别是普适性的信息伦理体领域中的整合,除了寻求最低限度的道德共识之外,

系的形成,可以为全球性信息通道中伦理问题的解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相互吸取对方之长,以补己方

决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分析框架。虽然普适性的信息之短。这就是整合中的互补作用。源自不同文化背

伦理体系需要通过世界各国长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景的各种特殊的信息伦理,在全球性的信息交往中

能最终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还不能以信都没有绝对的优越性。即使是依托于西方文化的信

息伦理的眼光审视某些全球性信息问题。相反,从息伦理,虽然较之非西方国家的信息伦理要先行一

步,显得较为成熟一些,但仍然具有某些局限甚至缺

①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援引自张锡勤、柴文华:《中国道德陷。只有通过多元的、各种特殊的信息伦理之间的名言选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44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信息伦理的角度对全球性信息问题予以研究,可以功经验,利用“后发”优势,争取尽早赶上或至少缩小有助于尽早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达成更多的道德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识。这里,本文主要探讨两个事关整个世界信息秩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90 序的重要问题,即全球信息化中的两个具有普遍意年代以来,步伐明显加快,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义的矛盾:其一,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的矛盾;其二,市场日趋活跃。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给社会带来了巨话语霸权与话语丧失的矛盾。大的变化,信息化的某些指标也开始接近发达国家,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并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③另一方面,发达国急剧膨胀为后盾的,这有赖于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家应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援助,特别是要改因此,信息化缘起于发达国家是显见的事实。同样,变过去只重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而忽视信息输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步伐必然要受到举步维艰模式,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经济的掣肘。据有关资料,截至2000年10月,全由于语言、文化、经济等诸因素差异,不同国家球9400万台上网主机的95.6%在经合组织(OECD)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的发言权也是不一样的。以美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均主机数量是发展中国家的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具有语言方面的先天优势(在100倍。OECD国家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移动电话互联网上,英语是最重要的交流语言),④并且在信数量和上网主机数量分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40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也胜人一筹,因倍、110倍、1600倍。发达国家平均68人中有一人此,这样的国家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似乎具有绝对为网络用户,而发展中国家平均440人中才有一人的发言权,其话语信息中所负载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上网。南亚尽管占了世界人口的1/5,但上网人数别国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而那些非英语国家,不到I%。整个非洲大陆只有311万互联网用户,而由于其民族语言本身的限制,在互联网上的话语影美国却有1.37亿。发达国家每百人电脑拥有量为响力就往往比不上美国等英语国家。30台,而发展中国家仅为1.6台。①事实表明,发达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恐怕更重要的并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均不是使用何种语言的问题,而是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衡,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的矛盾已经现实地摆在了信息问题。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互联网上的通用语人们的面前,②这就是所谓“数字鸿沟”问题。这个言,除了与英语自身的某些特性有关之外,主要还是问题既是由经济上的差距所造成的,又反过来进一由历史造成的。人们不可能重塑历史,因而也就难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以改变英语流行的客观局面。其实,即使用英语作从信息伦理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财富为国际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通用语言,只要这种拥有的两极化是一种明显的不公正现象。发达国家语言能够平等地表达各个国家自己的意志、观点和可能凭借其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文化思想,那么,使用英语也并不意味着非英语国家术手段,更有效、更全面地剥削信息贫穷的发展中国的话语权利的削弱或丧失。在今天的国际互联网家。后者由于信息资源的缺乏以及信息技术的落上,大量充斥的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而能够体现后,往往又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屈从于这种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的文化资源的信息寥寥无几。个如果不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甚至承认或默认其合中原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信息理性,那就会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领技术不发达,从而只能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处于话域的差距,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不仅在信息领域

永远落后,而且在经济上也难以走出困境。逐渐消

除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的矛盾必须依靠

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高度重

视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本国的信息产业,提高信息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充分吸取西方信息化的成

《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

语弱者的地位。话语霸权与话语丧失的矛盾并不是国主义的行径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与世界文明的发危言耸听,而是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以美国为展也背道而驰,终将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唾弃。其次,首的发达国家,凭借其获得的话语霸权,除了可以很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方便地向其他国家倾销自己的剩余产品之外,还能信息技术、壮大信息产业,这是全球性信息通道中话够有效地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新形语权利的物质基础。如果这一物质基础不牢实,话式的文化侵略。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语权利就缺乏坚强的后盾,就可能面临丧失话语权的话语权利的实际减弱,则会使其陷入严重的文化利的现实危险。另一方面在开发信息资源的同时,“失语”状态,其特有的民族文化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一定要坚守本土的文化特色,不要陷入某些发达国逐渐蚕食、消蚀的危险。国际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家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设下的游戏规则的陷阱,以的体系,其特性规定了世界各国平等的话语权利。防止被某些强势文化所同化。本土的文化信息是各显然,话语霸权与话语丧失的矛盾,阻碍了平等的文国在全球性信息通道中的话语权利所负载的实际内化对话和互动,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容。如果没有这样的实际内容,各国特有的话语权道德上讲,是一种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利就会沦落为某一强国文化的传声筒,这样的话语改变这种不平等现象要求人们有两点基本认也几近于“失语”。此外,世界各国应在话语权利方识。一是明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将自己面达成基本的共识,倡导不同文化的话语共鸣,共同的本土文化视为唯一优越的文化,利用信息输出对抵制全球性信息通道中的话语霸权。o 于其他国家进行信息侵略和文化强制,这与早期帝(责任编辑:张浩)

(接第39页)2001年3月5日,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宣布,建立国口运输线的安全,因此,同美国等的合作尤显重要。家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③之后,中国采取3.从能源地缘政治的角度,加强与亚太地区石了一系列实际行动。对此,英国《经济学家》评论说,油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合作,促成亚太能源安全多边“对于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在发生国际冲突或战争时合作体系的建立。在大陆上,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将无法保持继续发展的任何潜在敌人而言,一个战织,加强和中亚国家、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并与东北亚略石油储备系统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慑力量”。④ 的韩国、日本合作,建设中亚——中国——日本、东总之,在世界能源格局无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中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西西伯利国拥有稳定可靠的石油来源,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亚——中国的油气管道,以促进中国油气来源和运要保证。世界石油形势的现状,中国石油进口量的输线路的多样化,避免对中东、非洲和海上线路的过日益增加,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围绕石油的激烈的地分依赖。同时,加强南中国海地区的石油开发合作。缘竞争,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南中国海地区有石油资源235亿吨、天然气资源10题又决定了中国石油安全战略选择的紧迫性、综合万亿立方米。①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属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而是否能够有效地保证于中国的经济专属区强行开发油气。中国在“搁置中国石油安全,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则是检验中国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石油安全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o 4.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责任编辑:张文木)

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法律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制

度,并顺利度过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1年的

①李小地:“建立多边合作机制确保石油安全”,《国际石油经湾战争所带来的石油冲击。在政府储备方面,美、济》,2002年第3期,第20页。

②“美日德法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2l世纪环球报道}2002 日、德的储备量分别是10亿桶、3.15亿桶、5350万年lO月14日。

③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桶。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53页。

④“China’s Oil Taken Hostage:China Needs a Strategic伽Re—相当于158天、161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②serve”,The Econimist,July14th2001,P.29.

46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2012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色彩构成 适用学时:50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工业设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的。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学习领域定位 色彩构成是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色彩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包括工业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广告设计都开设此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内容如: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的色调,色彩的表情与色彩的情感情绪表达等形式,色彩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色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色彩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地掌握色彩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今后色彩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色彩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色彩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课程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 基于色彩构成的内容量大、面广、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各专业又应当有不同的选择点和侧重点及难易程度,从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方式及实践实练的布置安排上都应与本专业密切相连,一切以为具体专业服务为基准。 二、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法能力目标: 1. 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 2.掌握色彩构成的形式设计的美学法则。 3.整和不同源流的基础教学内容,吸收和运用不同原理的基础造型方法,强化课程的综合实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任务书 姓名:XXX班号:08土木工程1班 院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章芳芳 一、课题名称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二、课题内容 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快速化发展时期,城市增长表示出蓬勃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状况恶化和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也随之加剧。无论是生机蓬勃地发展中的城市,还是已经成熟,逐渐老化的城市,遗迹自发而过度增长的城市,都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保护社会公共方面问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做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环境面临极大的压力。如何在城建设中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课题任务要求 1.观点正确,论证充分。 2.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 四、同组设计者 无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 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秦其明:《攀枝花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立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M] 南京:南京理工大出版社 2005 [4].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8 [5].张居平:《银川市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探析》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06 [6].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新疆大学 2005 [7].赵宇空:我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及对策[J]. 科技导报 1992年09期 [8].沈镭; 程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J]. 经济地理 1998年02期 [9].彭皓玥:自然资源约束下的我国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 [10].朱训;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矿业 2002年01期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论可持续发展

论可持续发展 在以人为主体的世界里,任何一种关涉到人的发展,都必定以某一特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共存的发展模式,它同样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现方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概括、分析和论述。 一、以有限发展观为哲理依据的思维方式 有限发展观的思想源头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的人类智慧和哲学思想,但它所表述的思想内容却直接缘起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忧患意识,而主要来自人们对无限发展观及由此引发的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所作的深刻反思。人们对无限发展观和工业文明所进行的种种反思,不断地产生并逐渐地形成着人们关于自身及社会有限发展的思想,进而形成有限发展观,它奠定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初的思想基础,并最终促成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随着可持续发展模式日渐被社会认同,有限发展观也越来越采取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想形式而日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它一方面在社会的支持下演进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看法;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的普遍的哲理依据和基本观念为这个社会营造出一种新的主导思想潮流和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以有限发展观为哲理依据和基本观念的思维方式,既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想组成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得以实现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构架。这一思维方式告诉人们: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关于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中得以拓展和对象化的过程。对象化的自然在客观上决定了人的发展是有限的。人的本质力量跟人的发展一样属于人的历史范畴。人的发展,既是指人对自然的对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包括人自身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以天人合德为价值基础的行为方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其行为方式的建立。这种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基础之上,通过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维方式即以有限发展观为哲理依据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行为方式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基础,也就是所谓天人合德的价值基础。 天人合德是指人道与天道、人为与自然的相契相合和协调一致。在价值关系上,它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象性的根本关系。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价值基础,天人合德蕴含着非常丰富和深邃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智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基础,天人合德则应当具有更加广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通用试行)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造型基础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称:constitution of color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学期总学时数:64(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学时:54+课外16 执笔:视觉传达教研室编写时间:2006/01/18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色彩构成》是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的设计造型基础课,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量,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对《色彩构成》的学习是一个研究过程,一种方式和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更高境界的色彩创造和设计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授课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认识色彩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第三节色彩的属性与色彩体系 第四节色彩的混合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几个属性。 作业要求:要求掌握色彩的几种类型;明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纯度推移练习补,补色互混推移、并置空间互混。 练习:色调构成练习;加法混合练习和空间混合练习各一张。 教具:范例。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色彩对比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对比 第三节色彩的其他对比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对比规律。理解色彩对比的不同表现力。 作业要求:分别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作构成练习;就色彩的肌理进行练习。 教具:范例。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 第一节色彩调和的原理 第二节色彩调和的基本类型及配色方法 第三节色彩的采集,重构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调和的几种方法和配色技法形成原理,理解色彩调和 的不同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有选择,提炼和重组的训练。 作业要求:孟塞尔色立体作一组调和构成作业,包括同一色相调和:同一纯度调和; 同一明度调和;同一色相调和;同一明度调和;同一纯度调和各一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论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理论和唯物史观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特征现状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逐渐激化,于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9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在世纪之交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国家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同时,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像动物那样简单地适应自然、直接生存在自然界中,而是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界的人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维护其与自然的结构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直接目的是解决生态恶化的困境,寻求克服传统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透过理论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出,它谋求的是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协凋,以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种思想。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不利的应予摒弃。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征及现状 与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整体性、有机协调性和以人为本性。整体性是指可持续发展观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在文化维度上,体现着理性与价值的统一。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纵向关系上注重把持续的和长远的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整体的、长远的效益。有机协调性是指它把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各种要素有机组成的密不可分的巨系统,各部分是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强调各部分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保持整体稳定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注意发展的极限,遵循适度的原则。该理论实际上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的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三是社会的可持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永续性地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本身内涵了伦理道德因素,也体现了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引导社会朝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观、和谐、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变为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共同进步为宗旨。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要求将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当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看待, 同时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个人类向着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趋近。其次,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不同, 这种新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这种新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人。再次, 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最初含义是指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当赋有自觉的类意识, 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世界环境在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个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以保证发展的后续力和持续性,第二,公平性原则,它的和性是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中的利益(代际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同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坏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内公平)。要维护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第三,共同性原则,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具有共同性,人类的未来也具有共同性,因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它表明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全球生态观,它把当代人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使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会毁坏子孙后代的发展。让我们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这样为人们、国家以至地球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

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可谓流派众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从整体看,大体上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人为本的趋势、多元并存的趋势、环境整体行的趋势、运用新技术的趋势、尊重历史的趋势、注重旧建筑再利用的趋势和极少主义及强调动态设计的趋势。这些趋势不但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当今的室内设计具有指导借鉴作用。我今天主要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讲都不陌生。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尽管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有诸多不同的解释,但大部分学者都承认《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的解释,即:“可持续发展是指应该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发展战略的新模式。”文件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存在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都不是鼓励发生的,而是由以往的发展模式造成的。要想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及其内部环境不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又是耗能大户,消耗着全球总能耗的50%以及大量的钢材、木材和金属。因此如何在建筑及其内部环境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1993年6月的第18次世界建

筑师大会就号召全世界的建筑师要“把环境与社会的持久性列为我们职业实践及责任的核心”。由此可见,维护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当代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趋势有别于以往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思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提倡适度消费,注重生态美学,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设计可持续设计可选用的基本技术措施;其中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技术措施包括采用生态环保装修材料,室内设计与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结合,采用全面的现代绿化技术,节约常规能源技术,与洁净能源技术结合,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结合六个方面。积极贯穿并努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能源消耗,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作为新一代设计师的重要职责。 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崭新的思想,国内外都处在不断探索之中。简单说来,主要表现为“双健康原则”和“3R原则”。 所谓“双健康原则”就是指:既要重视人的健康,又要重视保持自然的健康。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该广泛采用绿色材料,保障人体健康;同时要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保持自然的健康。 所谓“3R原则”就是指:减小各种不良影响的原则、再利用的原则和循环利用的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希望通过这些原则的运用,实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的目标。 绿色环保装生活,低碳生活,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话题,国人都打

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现代经济的增长过度重视GDP的增长,并依靠市场体制导致外部性问题的产生,从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必须解决产生外部性问题的产权问题,并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此外,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体制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还必须完善社会体制。[关键词]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政策,外部性,产权制度,征税,社会机制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耗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挡在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上,于是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就成为中国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它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我将从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 一、从经济方面探讨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 1、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问题 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市场制度出了什么错呢?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进行交易的产品的成本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只有名义上的归属,即归集体或国家所有,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专人拥有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这导致造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南大学 Center south universty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题目论述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可持续发展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经济、现阶段、人口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 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 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 其内涵为: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论海洋可持续发展

论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也称“蓝色国土”,有着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加 快海洋资源开发,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优势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18000公里,海域面积300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的海洋资源开 发经历了从没有充分开发到某些资源开发的过渡,海洋环境从 少污染到污染逐渐加剧,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过渡。 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用海,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 的基础,只有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海洋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 同时,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 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力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 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来 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力争交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 态环境。 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 有生物学专家利用结合浮游植物年产量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 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吨。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吨。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捞量, 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捞量约3亿吨。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世界上12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已记录的物种有20278种,隶属44门,其中黄海、渤海1140种,东海4167种,南海5613种,浅海、滩涂生物约2600种。海域渔场面积也很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捞量分别约为470万吨/年和300万吨/年,海洋鱼类占世界总数的14%,蔓足类占24%,昆虫类占20%,红树植物占43%,海鸟占23%,头足类占14%,造礁石珊瑚物种约占印度—西太平洋区系总数的1/3,全国有珊瑚246种,仅海南至少有115种[1]。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其中以软体动物(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贝类)最多,有513种,其次是海藻358种,甲壳类(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 渤海素以“鱼盆”著称于世界,是我国四大海区中海洋资 源最密集的海区。胶州湾的底栖生物可分为6个群落,主要由 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多毛类、棘皮动物四大类组成。舟山海 域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有鱼类

《色彩构成》期末考试试卷

《色彩构成》期末考试试卷 使用班级: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实操 考试时长:100 分钟出卷教师: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单选题答案填入答题表格中,未按要求完成不计分。) 1、同类色对比是指色环上多少度范围以内的色相对比?。 A、30 B、60 C、15 2、冷暖色调中的极暖色是什么。 A、黄色 B、橙色 C、红色 3、以下是互补色的关系的是 A、红——蓝 B、黄——紫 C、绿——蓝 4、以下哪个不是色彩三要素。 A、色相 B、彩度 C、明暗程度 5、黑,白,灰,这些是什么颜色。 A、有彩色 B、无彩色 C、三原色 6、红黄蓝、橙紫绿是什么色彩关系。 A、对比色 B、互补色 C、邻近色 7、蓝紫绿属于什么。 A、冷色调 B、无彩色 C、暖色调 8、越鲜艳的颜色说明他的什么越高。

A、纯度 B、明度 C、饱和度 9、白色属于冷暖中的什么色调。 A、冷色调 B、暖色调 C、不参与冷暖色区分 10、紫和绿属于冷暖中的什么。 A、极冷色 B、极暖色 C、中性色 二、涂色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对应的颜色涂到格子中, 1、请涂出一组邻近色。 2、请涂出一组互补色。 3、请涂出属于暖色调的三个颜色。 题,

格中,未按要求完成不计分。) 1 2 3 4 5 1、粉红色和红色是邻近色。 2、金色银色是有彩色。 3、红色是极暖色。 4、蓝色的互补色是橙色。 5、悲伤主题的色彩构成作业可以用明亮的,鲜艳的暖色系。 四、手绘:请用颜色表现以下两副图片的主题“夏日与冬夜”(从颜色的冷暖和明度来思考)(每题20分,共40分。)(每个主题尺寸不得小于12cm×12cm)图案可自拟。 夏日冬夜

可持续发展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文献综述 生态态危机是全球范围内共同面对的难题,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全球的生态危机已将人类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如果不从根本上反思这一问题, 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中共十八大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 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生态文明是人类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新型文明形态,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境界,将其生态哲学思想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人类摆脱生态问题的困境。现将我所搜集的资料中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解读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做过专门的系统研究, 有关生态哲学的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 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但体系上的不完整并不掩盖思想上的深邃和洞见。马恩生态哲学思想极富前瞻性地透射到了当代环境哲学研的理论基点, 为人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智慧。在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的层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做了解读。 刘振清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缘起出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统一的社会历史形式和实现形式,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整体,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消解控制自然的观念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以生态化为取向的循环消费和循环经济理念,探讨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张凤翠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认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两者之间依靠生产关系相互联结,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在这种相互关系中的互相利用导致环境的破坏。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人类要合理控制自身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在

论可持续发展

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论可持续发展 夏忆淼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正确认识、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直接加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在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二、人口与可持续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见,发展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紧紧地同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联系在一起,抓好人口问题,就是抓住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对资源问题可以说早就有所认识,例如,20世纪50年代时,孙本文教授就根据我国的耕地和粮食状况,提出了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观点;70年代时,宋健等人根据对我国资源状况的综合考察,得出了100年后我国的理想人口数为6.8亿的结论;七八十年代我们在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时,经常使用算账对比的方法,将人口增长与土地和矿物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比较,以说明我国资源的紧张程度,从而论证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醒人们:必须十分注意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但当时并没有形成人口与资源关系方面的理论。直到1999年,中央在"两会"期间的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又加进了资源的内容,即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后,人们才开始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综合研究。 三、资源与可持续 欧美国家在19世纪开始建立以大规模使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在这种经济下,20世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使欧美国家的富裕程度达到了过去的人类从来就不敢想象的程度。这也使20世纪成了一个追求经济发展的世纪,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争相以欧美国家为榜样来改造和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是20世纪的经济发展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在整个20世纪,人

色彩构成试卷

试卷一 以“华丽”和“朴素”为主题各创作一幅色彩构成作品。利用课堂所学的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准确而有意味的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要求:1、作品采用手绘方式; 2、作品尺寸为15cm×15cm;(单幅) 3、手绘作品要求绘图严谨,并由A4黑卡纸装裱; 评分标准: 1、作品符合题意,表达到位,色彩运用合理并符合 色彩构成理论要求,作品形式美观;(40分) 2、作品画面构成美观,表现力强;(30分) 3、作品绘制精细,有一定的艺术性;(30分)

试卷二 以“温暖”和“寒冷”为主题各创作一幅色彩构成作品。利用课堂所学的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准确而有意味的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要求:1、作品采用手绘方式; 2、作品尺寸为15cm×15cm;(单幅) 3、手绘作品要求绘图严谨,并由A4黑卡纸装裱; 评分标准: 1、作品符合题意,表达到位,色彩运用合理并符合 色彩构成理论要求,作品形式美观;(40分) 2、作品画面构成美观,表现力强;(30分) 3、作品绘制精细,有一定的艺术性;(30分)

试卷三 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各创作一幅色彩构成作品。利用课堂所学的色彩构成理论知识,准确而有意味的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要求:1、作品采用手绘方式; 2、作品尺寸为10cm×10cm;(单幅) 3、手绘作品要求绘图严谨,并由A4黑卡纸装裱; 评分标准: 1、作品符合题意,表达到位,色彩运用合理并符合 色彩构成理论要求,作品形式美观;(40分) 2、作品画面构成美观,表现力强;(30分) 3、作品绘制精细,有一定的艺术性;(30分)

色彩构成专业期末考试试题

色彩构成专业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色彩构成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空0.5分,共12分) 1、 是色彩产生的必要条件。 2、颜色的三原色为: 、 、 。色彩的三个属性分别是: 、 、 。 3、 年, 国科学家 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 红、 、黄、 、 、蓝、紫。 4、无彩色包括 、 、 、三种颜色。 5、有彩色中 色明度最高, 色明度最低。 6、蓝色加黄色等于 色。红色加黄色等于 色。红色加蓝色等于 。 7、三大互补色为: 、 、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 共20分) 1、通常决定色彩轻重的是( ) A 、纯度 B 、明度 C 、色相 D 、冷暖 2、我们看到水龙头的红、蓝后,知道红色一边出热水,蓝色一边出凉水,说明色彩在人的( )方面有着一定的暗示作用。 A 、心理 B 、生理 C 、性格 D 、爱好 3、无彩色中的灰色属于( ) A 、暖色 B 、冷色 C 、中性色 D 、间色 4、绿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 A 、平静、凉爽 B 、高尚、神秘 C 、热情、愤怒 D 、和平、健康 5、紫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 A 、天堂、忧郁 B 、梦幻、神秘 C 、热情、愤怒 D 、和平、健康 6、( )色给人的感觉最轻 A 、粉色 B 、黑色 C 、紫色 D 、白色 7、我们常感觉穿黑色显瘦,白色显胖,体现了色彩的( )感。 A 、膨胀与收缩 B 、积极与消极 C 、华丽与朴素 D 、前进与后退 8、我们在表现酸时,可选用哪些颜色( ) A 、红、橙、黄 B 、黄、绿、蓝 C 、红、绿、紫 D 、黄、绿、红 9、明度对比中( )调,感觉强力度、男性化。 A 、高长调 B 、高短调 C 、低长调 D 、中长调 10、我们在表现夏天时,可选用哪些颜色( ) A 、熟褐、柠檬黄、橙、土黄 B 、柠檬黄、黄绿、粉色、淡黄 C 、蓝紫、土黄、白色、蓝灰 D 、柠檬黄、大红、草绿、桔红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色彩构成—— 2、色相对比—— 3、明度推移—— 4、纯度—— 四、简答题 (共10分。) 写出下列色彩的具象、抽象联想 ( 红色、橙色、绿色、蓝色、白色) —————————————————密——————————————————封————————————线——————————————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 综述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历程概述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野生动物基金协会(WWF)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文件中首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该报告中不仅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还围绕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系统性的阐述,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成为了在所有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最被人们认可且影响深远的一个,此后学者们对可持续的定义多数都是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 1981年,美籍学者布朗()在其着作《建设一个发展的社会》中写到“通过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保护资源基础与开发高效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一致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将经

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使得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付诸行动,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同年,中国政府当局也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其编制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自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被正式纳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被确立为中国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必然实施的战略,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范围扩大到了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层面。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类 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至今,各国专家和学者都就其定义和内涵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诠释,而在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更是超过一百种之多。通过将不同学者、组织、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加以收集整理,并且参考了不同学者提出的分类之后,可以将现存文献中对的定义大致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发展和保证人类的生存 这一类型的定义多产生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孕育的早期阶段,是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对该理论的最终目标深入探

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要: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很多人过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略对环境和后代产生的影响,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使得资源短缺的情形越来越为严重,为了缓解或是遏制这样的不良现象,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所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了。 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 (2012) 01-0020-02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 cong (qin dao university,shan dong 266071)

abstrac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influence, many people pursuit the economy growth overly and overlook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as a result, environment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shortages of resources situation become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curb this undesirable phenomenon,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presented.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ssues; resources shorta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我们今天时常讨论的话题,那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呢?可持续发展将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 内容,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商人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就以周围的环境作为代价,这种代价大得让我们无法接受也无法承担。虽然我国提出,一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难道在这个经济建设中,我

平面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色彩构成》 课程标准 二级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执笔人:赵剑章 审核人: 指定日期:2018年7月12日 修订日期:

一、课程信息 表1 课程信息表 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 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设计造型基础课程,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绘画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通过平面及色彩构成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视觉系统的构成美学观念及提高审美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必修课程。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色彩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2.课程具体目标 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平面、色彩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表3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