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总结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总结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总结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总结

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总结一、合作培训

校企合作办学方案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学院必需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作为学校办学重要性、必要性的趋势下,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如下:

1、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

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3、校内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通过不断努力,通过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的培养方式。学校将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的现场作为教学的课堂,在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由企业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把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入工厂学习,由学生直接生产操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工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了企业经济收入,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4、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将与新乡县华刃机械厂、河南海宝电器有限公司、新乡市新锅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新乡市天圆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河南克隆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天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3)、企业搭建实习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其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

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

模具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几年的努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改革,探索出一套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紧扣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大纲和严谨的课时安排,充分展现了教学效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以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研究本专业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调研企业对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生的实际,以人才市场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与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技能要求,旨在为模具制造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结合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实际对专业教学提出的新问题,力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职业岗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主线,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本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岗位群,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核心学习领域,细化了3个专门化方向:冷冲压模具制造、塑料成形模具制造和模具装调与维修,设置了弹性课程结构和动态学习内容,加大了校内实训和校外企业实习的力度,在教学中融入了企业标准、规范和企业文化。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模具加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典型模具零件加工、装配为引领,全面掌握模具制造相关技术,采用典型模具零部件的加工来进行讲解,根据模具的典型结构进行分类,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模具加工知识相互贯穿融合,前后呼应,使学生有模具整体的概念,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模具加工过程。根据学生水平,结合当前企业的要求,在模具数控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及钳工方面增强有针对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毕业更好的与企业融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式项目训练教学,把以往章节的形式改为以项目的形式,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形成典型工作任务,组织课程训练内容,进行教、学、做相结合,并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地排序和设计,清晰体现职业工作过程。以一个个项目作为主线来展开训练,把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方式。在各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为项目的指导者和引导人。这种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构建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达到教学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场景与工作实训场景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

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与模具企业合作发挥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职能,针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特点,突出技能培养,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尤其是培养岗位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新体系;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课程体系为基础,研究开发每一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的学生成绩评价新体系,编制新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新的教育标准,编写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新的配套专业教学文件建设。因此对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过模具团队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探讨下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教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顶岗实习、优质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专业教学教导委员会由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和知名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部分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教导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协调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体的参与有:对本专业的“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审定;全程参与指导我院模具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全程参与校本教材编写和审稿工作;对模具实训车间建设提出宝贵建议;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提供教师下厂锻炼场所并给予指导;对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和毕业生优质就业进行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教材开发

1、校本教材开发有基础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我们深刻的体会到,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可以有效地端正职校的办学方向,提高师资水平,同时也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当前中等职校寻求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模具专业组织教师多次参与各级各类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实践,这就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曾经组织教师多次参与各级各类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实践,这就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适应教学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对模具制造专业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处理,删繁就简,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现状和专业技能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编写了《模具工技能训练》、《钳工操作使用技能全图解》两本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开发有原则

(1)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之前,能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和领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有关校本教材开发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切实遵守上级的规定和精神,在统一征订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编写部分内容以作为主导教材的辅助和补充。既不擅自编写用来替代规划教材的校本教材,又能紧密结合职校立足地方经济的特点,兼顾职教的地方性及专业建设的灵活性,适时开发适应我市和我校特点,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校本教材。

(2)坚持“适度、够用”的原则。

中等职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不同于普教,考虑到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尝试校本教材编写中结合当前职校生的认知水平特点,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的编写,紧紧围绕学生将来就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形成这一核心目标来进行。具体的说就是校本教材的编写不必过于注重知识的

系统性,而忽略专业的结构性,只要能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体现实用价值“够用”即可。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避免繁难艰深,力求简明浅近,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适度”编选适于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易于接受,有成就感,便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校本教材开发有特色

目前,职校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从整体上看进展缓慢,特别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开发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体现以应用为主线,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材寥寥无几。有鉴于此,学校从培养“职业人”和“社会人”的目标考虑,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结合,知识和技能的相互统一,立足学生发展实际,开发针对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的校本教材。从开发层面上来说,就是校本教材开发既注重专业课又兼顾文化课,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模具制造专业在校本教材开发的“点”和“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总的说来,我校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当前迅猛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百倍的努力,开发出优质高效的精品校本教材。

四、师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学校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是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是我校教师工作的根本宗旨,学校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帮助与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为学校、为学生全心全意服务,教师个人与学校实现共同发展是我们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作出严肃的处理。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模具制造专业在师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学术带头人,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模具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从整体上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个体上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较强的实践指导组织能力、较好的行业素养。模具制造专业自2004年建立以来,根据专业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系部一直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视教改课程的师资配备。将学识、人品、责任心三者作为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重要条件,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体化”教师培养,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为补充的稳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进修及攻读硕士学位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为专职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资格创造条件。近两年来共推荐教师参加国培、省培、企业实践10余人次。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是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完成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适应学校发展形势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了开阔教师视野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匮乏、教育教研能力弱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校企合作机制健全,管理规范,订单培训(培养)占技工学历教育的33%。通过校企共编专业发展规划、共议人才培养方案、共创工学一体课程、共组教师队伍、共建学习环境、共享教育资源、共打管理品牌、共评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两年的建设期内,已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培养4名专业骨干教师,培养4名“一体化”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占实习指导教师的55%以上,一体化教师占实习指导教师的90%;并聘请5名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师资。

为把好教学质量关,建立了学校教学督导室、系教学检查组和学生信息员三级教学检查机构,对任课教师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建议时反馈到所在系和教师本人。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全方位营造竞争氛围教师技能竞赛自从由传统的“选优竞技”转变为“全民运动”式比武交流,使专业老师加强学习,修炼提升教师基本功。同时为了帮助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与企业联合聘请企业专家结合企业实际共同进行培训。随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能得到满意答复,学生满意率高。

五、能力评价

1、人才培养模式

从模具行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存在的问题等五个方面来调查模具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调研掌握了模具制造人才的从业情况,了解了企业及毕业生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了各类用人单位对模具人才培养的建议,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依据。

2、完整课程评价体系

以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的评价体系:制定项目完成评价体系,对教师及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使教学和学习都更有针对性。学生职业能力考核贯穿于整个上课过程,学生在做每一个项目,都对应着一次考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素质(道德):迟到早退、遵守纪律、团队合作;操作规范:安全操作、仪表工量具、设备操作;项目完成质量:工艺过程、精度、规定工时;作业完成情况。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记录学生完成每一个项目的成果、能力表现和综合职业素质表现,作为重要的最终评价依据,提高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不仅局限于理论和实操考试两种形式,对日常学生表现采取项目过程考核包括操作过程、完成作品及行为养成等方面,形成整套的课程评价标准,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考核方式相一致。

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大赛的项目和内容是由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高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共同研究、论证制定的,依据最新的职业标准,贴近生产实际,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等关键环节,既突出专业特点,又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且赛题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展示台,显示选手的技术、技能与技巧,显露真活、细活与绝活,体现和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成果。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了一种竞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竞赛中收获和成长。

3、评价效果

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为契机,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促进就业、稳定就业中的作用。建立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统一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机制,使校内评价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有机结合。通过学院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实习操作基地同时加强企业专家的指导,对模具制造专业的培训,制定合理准确的培训时间安排。总课时:360课时,理论授课:144课时,技能操作:216课时,机动课时:16课时。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模具制造专业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校企合作制度,从2012年至今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高

技能人才,高级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8%以上。通过实施培训基地项目,不断增强规模化、系统化培训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且逐年增长。在项目实施两年后,高技能人才年培训能力达到320人以上规模。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郴州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

郴州技师学院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总结报告 2014年11月

郴州技师学院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一、学院概况 郴州技师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原郴州技术学院、湘南技校、供销技校组建成立的。集技工教育、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及就业服务于一体,重点培养高级技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创办于1985年,原为“郴州地区中级技工学校”;1999年升格为“郴州技术学院”;2010年整合为“郴州技师学院”。1997年被劳动部授于“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授于“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2010年被定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同时被人社部新增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试点院校。2014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02年到今,连续十二年荣获“湖南省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学院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总占地面积305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35400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经贸管理、旅游管理和基础教育部等5系1部。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

化、烹饪技术、美容与化妆等18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6000人。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职能和校内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成人教育和数控、汽修、维修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13类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社会培训、鉴定人数达??人。 二、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2012年5月份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根据我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围绕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电子商务4大特色专业为主,展开了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为内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大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项目总投入??万元,各项目建设进度符合任务书规定,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资金完成度??%。 表1 项目建设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板

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主要从各级职业技术院校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作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技能、人才、经济、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 首先,传统产业的提升呼唤高技能人才。对我国来说,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高技能人才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在我国很多地方,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次,新产业的发展同样呼唤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因而,在新的经济竞争下,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一、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者的技术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一组令人忧心的数字是: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劳动力占26%,而熟练劳动力只占17.5%。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国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约1/3,技师、高级技师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在上一个世纪,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20%,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60%以上。而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症结”就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存在较大差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不 断发展,农村技能培训已成为农民增收就业致富的一条 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我市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创业致富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 年初,结合我市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 实际,我局与市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签订了以农民工培 训为主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质量管理责任书,与区、镇 积极协调联系,千方百计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努力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搞好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靠技术吃饭,用手艺致富”“技能;强企,技 能强国”的理念。采用发布告、下通知、散发宣传单、咨询服务、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建筑工地、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宣传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相

关法规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努力提高 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农民工 技能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 倡导和鼓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 鼓励各培训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生源、 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开展针对性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弥补场地设备和师 资力量不足的困难,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培训质量。 培训机构开班培训前,都要向劳动注重培训质量。 保障部门递交培训申请报告,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的课时、人员、工种、教学计划、教学管理都严格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班培训,不定期检查培训情况,对其师资力量、职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场地设备进行抽查,并采取观摩教学、查看教案、询问学员等办法,督促培训机 构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能学到一 技之长。 五、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 为了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 不影响施工和农民务农,要求培训机构作好教学课件, 带上投影器材和实训设备到施工现场、村镇(利用早中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近年来,我们把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到事关企业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等环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客观分析形势,把握职工现状,明确了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就企业内部情况来讲,一是企业分立破产政策的实施,职工总数从高峰期的8000余人,锐减到目前的6000余人,一部分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二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引进各类高精尖设备300余台,扩充生产能力,引进和改造普通型数控设备200余台,对职工技能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现有职工的文化结构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公司有硕士生7名,本科生800余名、专科生1000余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职工总数的50%以上;四是按照职工收入划分技能,现有高级工436名、中级工2129名,初级工209名,实际上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的四个传统工种,现有高级工210名、中级工100名,初级工19名,和建设高科技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很不适应;五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核心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先后完成军品开发并设计定型36项、民品钻夹开发投产44项,取得各种专利12项,型材开发了4个系列的新产品,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企业人才结构现状,为了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制定了近期和长期技能人才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核心级(集团级、国家级)专门技能人才达到5人左右,公司级专门技能带头人达到100人左右,分厂级带头人达到200人左右;文化结构上通过接受专门职业教育、技校、中专以上学历要达到6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学习总结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学习总结 20xx年06月19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晋能集团操作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煤质化验),首先,对集团公司的政策和领导的推荐表示感谢,为期短短的23天的培训,让我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内容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学校里,浓浓的学习氛围,让我也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将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盲点,向老师提出了请教,结合我的实际工作,同老师认真的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去学习。感觉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能够很快的结合到实际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总结: 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把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提高视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战略思想,对技术人才的高度重视。 二、要树立永远的学习意识,要不断的去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加全面的掌握专业技能。 三、要勇于实践,善于发现与总结,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可盲目做工作,勤动手,多思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态度决定成败。 四、敢于创新,开拓思维,把新的技术,新的理念,牢牢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不断的更新,陈旧的观念应转变。与时俱进,才能将技能引领高端。

虽然参加技能培训时间短暂,但我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院校也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有一支优秀的学院教师团队为我们授课,举办了开班典礼及结业典礼。参会的有集团公司主管培训的领导,院校的领导以及班主任及代课老师。用语重心长的话给我们强调培训的目的及要求。在参加完培训之后,要对自己的职业技能有一个大的提高。培训主要以教材知识与现场操作结合的授课方式,前期以课堂理论知识为依据,后期以做实验为主,通过煤化学、洁净煤、煤质分析,这些方面的知识,让我对煤炭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对煤炭的演变过程以及形成原因,它的特性及相关指标,煤炭的浮选精加工及煤炭相关产业的学习,更全面的进行了解。将学到的知识完全真正的应运到实际工作中,采样、制样对我来说比较熟悉,采样制样方法步骤其实是很精细的,自从培训完之后,更加清楚的知道采样、制样过程的精密度占据化验结果的80%.所以,在以后的采制样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细分化。筛分过程,混样过程及水分对热值影响。必须细致、谨慎、严密的去执行整个操作流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去完成工作。 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晋能集团下属各煤矿,以及周边各电厂的地质测量,煤质化验的学员。在短短的时间内,大家很快就建立了一个班组,设有班主任、班长、组长,这

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 通知 (劳社部发[2007]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编制计划,我部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2010年) 目录 序言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 (二)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 (三)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二)改革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三)充分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走技能成才之路 (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五)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五、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成长通道 (三)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四)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五)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七)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建设项目 (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三)基础开发项目 附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部署,特制定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定位与主要内容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 重点实施三个工作项目: (一)技师培训项目。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作用,加快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掌握新知识、新工艺的技师和高级技师。从2011年到2020年,全国新培养350万名技师、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其中,国家重点支持50万名(每年5万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级技师培训。

(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围绕十大振兴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行业(领域),依托具备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 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从2011年到2020年,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其中,到2015年底,国家重点支持4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选拔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其中,到2020年底,国家重点支持1000个左右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基本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传承与推广网络。 二、项目的实施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底,完成中期考核评估。到2020年底,完成总体目标任务。 (一)关于技师培训项目。2011年,将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行业。到2015年底,任务完成过半。到2020年底,完成全部培养任务。

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4月2日至3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关于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专题的培训,两天来我们听了刘智慧老师的《培智学校校本理念及实施》、顾正薇老师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答凌云老师的《教师专业化培养与发展》。通过聆听西安启智学校专家老师们精湛的理论论述以及生动的实例,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鼓舞,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感受颇深,现将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1、加强业务修养 我认为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更要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 2、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过顾正薇老师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让我们对于自闭症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以后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刘智慧老师的《培智学校校本理念及实施》,让我们了解到对于培智教育的一些措施及先进理念。答凌云老师的《教师专业化培

养与发展》,让我知道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听多看多想,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课下不断去丰富自身,争取做一名专家型教师。 作为一名一线的特殊教育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时刻关注学生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爱心,带着耐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根据培训的所获我要学以致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员工技能培训计划模板(通用版)

编号:YB-JH-0033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员工技能培训计划模板(通用 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员工技能培训计划模板(通用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 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公司员工培训工作要紧密围绕企业经营生产发展战略目标,以大人才观,大培训格局为指导思想;以坚持服务施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宗旨;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经营生产持续发展为目的,拓宽培训渠道,全面启动培训工程。本着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做好年度员工培训工作。 一、重点工作 (一)实施管理层领导岗位轮训。通过对管理层领导的轮训,一是提高他们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领导力、决策力的培养;二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增强企业管理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三是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实施。 (二)继续强化项目经理(建造师)培训。今年xx公司将下大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

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技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doc

技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 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心得 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名校的仰慕、对学术大师的崇敬,我参加了我局在武汉大学组织的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真实地融入到武大的校园,真切地感受到武大的魅力。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风,让我饱享知识大餐,意犹未尽。一周的学习,我认真聆听了各位教授的精心讲授,学习日子令人难忘,感想颇多、收获满满,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路,激发了思维,找准了差距,明确了学习方向。现结合个人的学习收获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提升了创新力。 来到美丽的武大校园后,自己及时调整了心态,转变角色,虚心学习,完成由办公桌到课桌、由做到听的转移。此次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提前作了细致的安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既有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重视课堂讲授又注重实践互动;既有政治经济和身心健康知识的学习,又有水利专业技术知识的提升。在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各位教授的精彩讲座,边听课边思考,开启了心智,每一堂课、每一天都有收获。教授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渊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二、启迪思路,活跃思维,增强了驾驭力。 授课中,教授们开阔的眼界和宽阔的思路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实践阅历、条理清晰的敏锐思维、极准确到位的语言表达能力、恰到好处的案例分析等,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以前未曾听过的,可谓是“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还有使人探究的专业知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使我活跃了思维空间,提高了认识能力,使自己能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授们每人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抓住要点,层层剖析,让人豁然开朗,使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和工作思路,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三、找准差距,明确方向,激发了学习力。 通过参加学习我领悟到:教授们之所以拥有渊博的学识、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而广的知识储备量,是因为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和总结。相比之下,自己学习得太少,学习一贯性不够,经常是断章取义的学,知识面窄,因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是自己与他们最大的差距,也是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因此,必须从现在起,把学习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重视和加强。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被淘汰。要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本身就成为一种学习,实践证明,学习问题,不是一个有无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想不想学的问题。如果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了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要,即使工作再忙,也

工勤技能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工勤技能岗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XX年10月8日,根据人事局的安排我参加了XX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考核培训学习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人事局精心安排区党校学识渊博的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是我较为系统的学习了《职业道德》《综合管理》等一些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我认清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认清了自己工作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我对这次事业单位工勤岗位课程培训感触颇深,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这次培训不仅是我更系统的把握新课程,让我身临其境,专题学习,互相评论。是我眼界得以开阔,而且更对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重大突破和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体会:一,学习内容及收获 《综合管理员》一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综合管理工作必备的管理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综合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第三部分介绍了计算机文字录入相关知识。 细数综合管理,可说千头万绪,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会议安排。信访工作等。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成本换的最高效率,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学到了这些,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 学习计算机,让我懂得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

技巧,才能适应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发展需要,更好地为机关和单位服务。 《职业道德》一书让我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事业单位人员晋升等级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考核评价,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工勤技能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同时,对于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加强理论学习,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是企业稳步前行的必要,通过这些理论学习,我深的体会,只有掌握好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才不会被新世纪的高科技所淘汰,拥有完善的职业道德,才能有效的服务与企业,继而服务于人民,这次培训使我明白通过学习,才能有力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也更坚定了我以后要不断加强学习的决心与信心。 三,学到所得受益匪浅,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为以后继续提高理论素养,也更深入理解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要从根本上克服自身的缺点,树立责任意识,这对我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意义。使我学到和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技能和方法,从而严于律己,严格遵守纪律。踏实学习,以良好的品德树立好个人形象,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北京铁路局冉洁孙国长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

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的总结三篇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的总结三篇 篇一 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 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 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

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二、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专家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专家还提 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三、角色的转换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

厦门高技能人才情况总结汇总

苏州市人社部门各位领导上午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院校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 一是 2012年 6月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实施“三个六”培养工程的总体目标 (到 2020年要新培养高级工 6万人、技师 6千人、高级技师 600人。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 人才计划, 打造“人才特区” 2013— 2020行动纲要》 ,编入了《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集聚暂行办法》 ,提出强化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到 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集聚总量达到 12万人以上。三是组织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我市自 2007年以来,每两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和“优秀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并分别给予获奖人员五年内每月享受政府高技能人才津贴 1200元和 800元。全市共表彰了 4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 50名和“优秀技术能手” 57名。四是举办高技能人才和企业优秀青工高技能人才培训。每年制定下发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企业优秀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文件,通过召开全市职业培训工作会、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对参加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对符合条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给予高级工 1800 元 /人、技师 2500元 /人、高级技师 3000元 /人的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五是技能人才落户。 2012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出台印发了《厦门市技能人才落户办法》 (厦府办【 2012】 83号 (一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属于本市急需(紧缺技术工种且为本单位骨干的技能人才; (二参加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第四条在本市用人单位工作的技能人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落户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六是举办厦门市校企合作对接会。每年召开厦门市暨厦漳泉校企合作对接会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承

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郑州登电煤业开发有限公司 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全面贯彻落实“三并重”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把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工种人员的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更好的服务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2014- 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4]36号)和《关于报送2015年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2015年度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煤矿安全生产为主题,坚持采用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机制,面向全体职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发技术性人才,贯通技能职工职业成长通道,逐步构建职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地位,为登电煤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化、管理运作规范化、保障措施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等措施,健全职工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职工,打造高技能人才优势,为登电煤业发展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和保障。 1、全面落实准入岗位技术工人的就业准入。“变招工为招生”,抓好各矿新增加技术工人的准入工作;以煤矿井下关键岗位为突破口,抓好生产和技改矿井人员的准入工作;以全面落实准入为基础,抓好下属各矿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做好技术工人特别是煤矿井下一线岗位晋级鉴定工作,加大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鉴定力度。 3、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育、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晋升渠道,搭建高技能人才学习交流平台。 4、扩建培训鉴定考试题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培训鉴定考试题库,力争考试题库工种数达到50个,满足煤矿技术岗位工人正常培训鉴定的需要。 5、将培训鉴定考试题库录入模拟仿真培训考试系统,实现初、中级工的在线练习和考试。 6、利用实操基地,开展岗位人才技能奖励机制,激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