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牛羊炭疽病及其防治技术

牛羊炭疽病及其防治技术

牛羊炭疽病及其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牛羊炭疽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症状、病变和诊断技术,提出采取预防、扑灭、消毒和封锁等防治技术,最大限度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关键词:炭疽病;病原;防治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特点是病畜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人们从认识这种疾病并与其斗争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应用,使炭疽病的预防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技术,在炭疽致病机理、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实验诊断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截止目前,炭疽对人类仍然构成较大威胁。2008-2009年在临夏地区散发流行发病3起,每次均有牛羊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人类炭疽病例也不断发生。

1病原

炭疽病原为炭疽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大小为(1~1.50)μm×(3~5)μm,菌体两端平直,呈竹节状,无鞭毛;在病料检样中多散在或呈2~3个短链排列,有荚膜,在培养基中则形成较长的链条,一般不形成荚膜;本菌在病畜体内和未剖开的尸体中不形成芽胞,但暴露于充足氧气和适当温度下能在菌体中央处形成芽胞。炭疽杆菌为兼性需氧菌,对培养基要求不严,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成灰白色、表面粗糙的菌落,放大观察菌落有花纹,呈卷发状,中央暗褐色,边缘有菌丝射出。炭疽杆菌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但芽胞则有坚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状态下可存活50a,150℃干热60min方可杀死。现场消毒常用20%的漂白粉、0.10%升汞、0.50%过氧乙酸等,来苏儿、石炭酸和酒精的杀灭作用较差。

2流行病学

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畜,当患畜处于菌血症时,可通过粪、尿、唾液及天然孔出血等方式排菌,尤其是形成芽胞,可能成为长久疫源地。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自然条件下,草食兽最易感,以绵羊、山羊、马、牛易感性最强;骆驼和水牛及野生草食兽次之;猪的感受性较低;人对炭疽普遍易感,但主要发生于那些与动物及畜产品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本病常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干旱或多雨、洪水涝积、吸血昆虫多等都是炭疽爆发的因素。例如干旱季节,地面草短,放牧时牲畜易于接近受污染的土壤;河水干枯,牲畜饮用污染的河底浊水或大雨后洪水泛滥,易使沉积在土壤中的炭疽芽胞泛起,并随水流扩大污染范围。此外,从疫区输入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等也常引起本病爆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