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_杨晓萍

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_杨晓萍

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_杨晓萍
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_杨晓萍

2008年第6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30期

收稿日期:2008 07 03

作者简介:杨晓萍(1983 ),女,甘肃天水人,2006级硕士研究生。

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

杨晓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情绪智力自提出以来,已经引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个人

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智力的影响。情绪智力能对人格障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以及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等发挥积极作用,也能对压力及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情绪智力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拓展情绪智力的研究内容,改进与完善评定方法,关注中国人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情绪智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8)06-0028-03

1 情绪智力的概念及构成

情绪智力 (Emo ti onal Inte lli gence )作为一个术语,较早被人使用过(L eune r ,1966;G reenspan ,1989),但是在另一种意义上(如用来描述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与后来的情绪智力研究的关系不大。1990年,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和耶鲁大学的萨拉维发表了名为 情绪智力 的文章,对这个概念第一次作了系统论述。此后,研究者开始了对情绪智力的系统研究。

对于情绪智力的概念和构成,众说纷纭,但在学术界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梅耶和萨拉维为代表,另一种是以巴昂和戈尔曼为代表。国外对情绪智力的研究,基本是围绕这两种观点进行的。

1.1 萨拉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概念及构成

萨拉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是智力的一种,是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1990年萨拉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由情绪评估和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运用情绪信息能力三个因素构成[1](185-211)

,此后一直对此概念进行修正。1997年,把情绪智力构成因素由三因素扩展为四因素,即自我情绪认知能力、他人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和情绪成熟监察能力[2]

(3-31)。2004年提出了后来

普遍认同的四个因素,即感知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使用情绪以更好的做出决定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3]

(197-215)

。萨拉维和梅耶的这一概念

强调对情感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常用客观推断法

和操作测验法来评估,和智力的评估方式相似,通常被认为是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

1.2 戈尔曼、巴昂的情绪智力概念及构成

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撰写的 情绪智

力 一书,对情绪智力理论进行了通俗化的阐释。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情绪智力五因素理论,这五个因素分别为: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4]

(43-44)

巴昂于2000年编写了 情绪智力手册 ,提出了情绪智力的非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情绪智力不仅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巴昂把情绪智力分为5大类15种能力,即个体内部成分(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独立性)、人际成分(共情、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适应性成分(现实检验、问题解决、灵活性)、压力管理能力(压力承受和控制冲动)、一般心境(幸福感和乐观主义)。

戈尔曼、巴昂的情绪智力除包括一般智力成分外,还涉及了人格和动机的成分,在概念内涵上扩展了萨拉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的原意,因而有学者称这种情绪智力的定义为混合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评估,与人格结构有更高的相关。但这个模型因将无关变量纳入到情绪智力的定义之中,所涵盖的内容太多,太过宽泛,也受到很多学者的批判。2 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情绪智力涉及个人的心理认知与体验,因此,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情绪智力的意义也必然有所不同。从以往的研究结果看,影响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2.1 个体因素

总第130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对于个人因素而言,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是性别和年龄差异。梅耶等(1999)研究发现,在能力情绪智力测验中,成年人的得分比青少年高,女性比男性稍高[5](267-298),并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高[6](689-700)。

特质情绪智力模型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特质,与人格有一定的相关。研究者发现,特质情绪智力与开放性和神经质相关显著,与宜人性和谨慎性也存在相关[7](797-812)。

2.2 社会文化因素

情绪智力的高低通常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情绪智力与社会满意度、社会工作质量有一定的关系。较高的情绪智力通常与较好的心理社会功能相联系,对情绪智力较高的个体而言,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可以作为躯体疾病的缓冲器。

文化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在使用情绪智力量表时,需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测量工具的跨文化普适性。P arker等(2005)用情绪智力的EQ-:i YV量表,以加拿大的土著青少年和非土著青少年作为配对样本,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这个量表是否适合这两个群体,结果发现,此量表适用于这两个群体,但是土著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和适应性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土著青少年[8](215-227)。

3 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

纵观以往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有两种基本的研究模式:一种是将情绪智力作为自变量,探讨其对相关结果变量的影响;另一种是将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在相关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下面对国外相关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3.1 作为自变量的情绪智力研究

3.1.1 情绪智力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由于其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而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群体之一,关于情绪智力对青少年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在人际关系方面,情绪智力影响青少年与同龄人及父母的交往。Lopes(2003)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他人和亲密朋友之间的消极交往,对父母支持的知觉有正相关[9](641-658)。萨拉维,梅耶等(2001)研究发现,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与父母和同龄人关系融洽[10](1387-1402)。

在学业成绩方面,大多数研究使用G rade Po int A verage (GPA)来考察情绪智力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大多数研究认为G PA和情绪智力有中等程度的相关,Schu tte等(1998)研究发现,大一学生学年初的情绪智力能够显著预测学期末的GPA成绩[11](167-177)。但是也有研究提出相反的结论,N e w som e(2000)认为GPA s和EQ-i、M SCEIT两个量表所测量的情绪智力之间几乎是零相关[12](1005-1016)。

在问题行为方面,情绪智力与吸毒、酗酒、行为异常、人际关系不好、逃课、退学存在负相关。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学生有较少的旷课和退学行为,女生的情绪智力的得分高于男生,并且情绪智力得分低的男生出现更多的吸毒、酗酒和其它不良行为。T r i nidad等(2004)研究发现,高情绪智力是防止青少年出现吸烟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可以减少青少年吸烟的意图[13](743-751)。

3.1.2 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以往研究发现,智力对工作绩效有影响,随着情绪智力的提出,更多的研究者转向研究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对员工而言,情绪智力高的员工相对于情绪智力低的员工,在产生消极情绪时,能更加理性的工作,将工作做得更好。R oze ll P ettij ohn等(2006)对103名销售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情绪智力与他们的销售业绩呈正相关, Car m e li和Jos m an(2006)也证实了员工的情绪智力与他们的任务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对管理者而言,情绪智力高的管理者比情绪智力低的管理者更善于觉察并理解员工的情绪,能与员工进行更好的沟通。Tho m as等人以分布在9个不同地区的同一家连锁饭店的187名食品服务员工为研究对象,发现员工的情绪智力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研究还发现管理者的情绪智力,相对于情绪智力高的员工,与情绪智力低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更高的、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管理者情绪智力与员工工作绩效的相关情况与前一研究结果呈现相似的模式,但其相关程度没有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14](461-473)。

3.1.3 情绪智力对人格障碍的影响

目前对人格障碍的关注比较多,但是对人格障碍和情绪智力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L ane和Sch w artz (1987)发现,情绪障碍是人格障碍的基本表现之一,在DS M-I V(D iagnosti c and Sta ti stica lM anual o fM enta l D i so r ders Fourth Editi on)中,对每一个人格障碍的描述都包括情感障碍和对情绪的管理情况。

研究关注最多的是情绪智力和人格障碍中的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 li ne personality d i sorder)之间的关系。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往往不稳定,容易发怒,他们不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也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但让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个体与其他正常人进行功能性情绪交往,可以培养他们理解和控制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并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M arzi a li和M onroe-B l u m(1995)发现,经过短期的治疗能够使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学着接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极情绪[15](179-189)。

3.2 作为中介变量的情绪智力研究

将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因素来考察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研究趋向,也获得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关于情绪智力中介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压力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上。

情绪智力能够帮助个体免受压力,更好的适应生活。

C iarrochi等(2002)在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情绪智力在其中具有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高的个体能更好的知觉和管理情绪,并且能够报告更高水平的沮丧感、无望

29

杨晓萍:国外情绪智力研究述评 总第130期

感和自杀想法[16](197-209)。M o i ra M i kola jczak等(2007)考察情绪智力是否是压力下个体的生物反应如皮质醇分泌的中介因素,研究发现,特质情绪智力得分高的个体在面对压力时,心理(情绪变差)和生理(唾液皮质醇分泌)明显出现较少的反应[17](1000-1012)。

来自许多国家的研究都表明,工作压力在逐年增加,由此引发的精神障碍,是引发工作能力降低和过早退休的重要因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A shkanasy等(2004)在回顾以往研究和在Jordan 等(2002)工作不安全感和情绪智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即与压力相关的情感反应,在工作场所的压力源对个体和组织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18](1-43),与Jordan等研究相一致,情绪智力是一个很重要的中介变量。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国外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对于帮助人格障碍患者提高情绪智力、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疗、对员工和管理者工作绩效的提高以及缓解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都有积极意义。以后的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

4.1 情绪智力研究的内容有待拓展

由于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情绪智力理论模型,各个理论之间也缺乏统一,因此限制了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探讨情绪智力的内涵、维度,开发情绪智力量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哪些因素影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情绪智力的后果变量有哪些,以及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变量对哪些变量起作用。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应关注某类具体职业从业人员的情绪智力状况,以及把情绪智力和其它情绪研究如情绪工作和情感事件理论结合起来研究。

4.2 评定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目前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缺陷是情绪智力以及它和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主观的方法得到的,这样会因一些额外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不够准确。个体在情绪反应的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反应,所以应把问卷评定的方法和对生理反应的测定结合起来,这样可以避免主观报告的不足,使结果更准确。此外,在研究设计上,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交叉的方式,考察情绪智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在数据收集上,除直接测量外,可加入现场观察法等,以进行更准确的研究。

4.3 应关注中国人的情绪智力的研究

情绪智力是在欧美文化背景中提出的,测量用的问卷最先也由他们编制,测量方法基本采用自我报告法,但这种测量方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群体中,会因社会期望而产生偏差。在人格特质上,中国人具有中庸、内敛的特点,在知觉到情绪时,会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因此国外的研究不能代替本土的研究,我国情绪智力的研究,除了对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情绪智力及相关变量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S al ovey P,M ayer J D.Em oti onal i n telli gence[J].I m agi nati on,

C ogn ition,and Personality,1990,9.

[2] Sal ovey P,M ayer J D.W hat i s e moti onal i n telli gence?[ ].

In:Sal ovey P,S l uyter D.(Eds.),Emoti ona lDevel opm en t and

Em otional I n telli gence:I mp lications for E du cat ors.B as i c B ook s,

Ne w York,1997.

[3] M ayer J D,Salovey P,C aruso D R.Emoti onal i n t elli gence:theory,

fi nd i ngs,and m i pli cati ons[J].Psychol ogical Inqu iry,2004,15. [4] Gole m an D.Em oti onal I n telli gence[M].Banta m Book s,USA,

1995.

[5] M ayer J D,Caruso D R,Sal ovey P.Em oti onal i ntelli gence m eets

traditi onal st andards for i n telli ge n ce[J].In t elli gen ce,1999,27.

[6] Van Rooy D L,A l onso A,V i s w esvaran C.G roup d iff eren ces i n

e m oti onal i n telli gence scores:theoreti cal and p racti ca l i m p lica

ti on s[J].Personality and Ind i v i dualD ifferences,2005,38. [7] Da w da D,H art S D.Asses s i ng e m otional i ntelli gen ce:reli ab ility

and vali d i ty of the B ar-On Em oti onalQuoti en t Inventory(EQ-

i)i n un i versity st uden ts[J].Personali ty and Indivi dual D iffer

ences,2000,28.

[8] J a m es D A,Park er,Donald H.Sak lof ske.Gen erali zab ility of

the e moti on al i n telli gence constru ct:A cross-cu ltural study of North Am erican abori ginal youth[J].Pers ona lit y and Ind i v i dual

D ifferen ces,2005,39.

[9] Lopes P N,Salovey P,Straus R.Em otional i ntelligen ce,pers on

alit y and t he perceived quali ty of social relati on s h i ps[J].Pers on

alit y and Ind i vidua lD iff eren ces,2003,35.

[10] M arc A.B rackett,John D M ayer,R ebecca M W ar n er.Em o

ti onal i n telli gence and i ts relati on to everyday beh avi or[J].Per

sonality and Ind i v i du alD ifferences,2004,36.

[11] Schu tteN,M al ou ff J M,H allL E.Devel op m en t and vali dati on

of a m eas u re of e moti ona l i ntelli gen ce[J].Pers onalit y and Ind i

vi dualD ifferences,1998,25.

[12] Ne w so m e S,D ay A L,C atano V M.A s sessi ng t he predicti ve

vali d i ty of e moti ona l i ntelli gen ce[J].Personali ty and Ind i v i dual

D ifferen ces,2000,29.

[13] N i col e M ori art y,C o n S t ough.Defi ci ts i n e moti onal i n t elli gence un

derlyi n g adolesce n t se x off endi ng[J].J ournalofAdoles cence2001,24.

[14] S y T,T ra m S.Relati on of e m p l oyee and m anager e m oti onal i n

telligen ce to j ob s ati s f acti on and perfor mance[J].Journa l ofVo

cational Behavi or,2006,68(3).

[15] M arziali E,M on roe-B l um H.An i n t erpersonal app roach to

group p s ychot h erapy w it h borderline p ers on alit y d is order[J].

Journa l of Pers on alit y Disord ers,1995,9.

[16] C iarroch i J,Deane F P,Anders on S.Em oti onal i ntelligen ce

m oderates t he rel ati on s h i p bet w een stress and m ental healt h[J].

Personali ty and I nd ivi dualD ifferences,2002,32.

[17] M oi raM i kol a j cz ak,Emm anuelRoy.Th em oderati ng i m pact of

e m oti onal i n telli gence on free cortis o l responses t o stress[J].

Psychoneu roendocrinol ogy,2007,32.

[18] NealM A s hkanas y,C l aire E As h ton-Ja m es,Peter J J ordan.

Perf or m ance i m pacts of app rai sal and cop i ng w it h stress i n w ork

place setti ngs:t h e rol e of aff ect and e m oti on al i n telli gence[J].

Res earch in O ccupati onal S tress and W ell Bei ng,2003,3.

(下转第124页)

30

李信斐:综论傅抱石人物画的造型及笔墨

总第130期

中大局已定,先以大处着笔,显出整体气势,然后经营细部,慢慢收拾。他好用大量的水调和墨色,形成层次丰富透明的水色,大面积的渲染在画面上。 虎溪三笑 中,背景用大片湿墨泼出,辅以淡淡的赭色冲晕,墨色变化丰富,水墨淋漓的大片浓荫和刻画细致的人物相互对比,笔墨情趣相互辉映,细致处更显细致,粗犷处更是粗犷,人物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性格身份鲜明生动,抒发了画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二是层层渲染,有时多积到八九层。在渲染时,傅抱石喜欢用大量水分,水多将画面润湿,然后用熨斗熨干再染,反复多次在画面上产生墨的厚重感。这在其山水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浓重渲染法的大胆运用,把线、皴与点统一成面与体,使画面气韵生动,浑厚华滋,产生无限生机。三是在用墨的丰富层次中充分利用黑白效果。用大面积的黑衬出小块的白,或以大面积的白突出小块的黑,用对比手法突出画面主题,引人入胜。 苏武牧羊 图,整幅画作者以没骨为主,形成强烈的团块效果,苏武赶着羊群和身后汉蒙一行人矗立在阴霾的冰天雪地中,作者充分利用墨色黑白灰块面的穿插、对比与呼应,安排画面结构,将北方恶劣的冬天环境烘托出来,突出了人

物主题,强化了苏武那种坚贞不屈的非凡意志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傅抱石的人物画法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不同,他将传统国画人物造型、笔墨加以创造性提炼发挥,使画面清新独特,别具一格。这是傅抱石对传统人物画全新理解和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2] 傅抱石.陈老莲水浒叶子.叶宗镐.傅抱石美术文集[C ].南

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3] 傅益瑶.画美人必先画出有品有格的人 谈先父傅抱石的仕

女画.傅抱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4] 庄天明,赵启斌.傅抱石绘画艺术综述.傅抱石百年诞辰纪念

文集[C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5] 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自序.叶宗镐.傅抱石美术文集[C ].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6] 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上接第30页)

A R evie w of Foreign Intelligence Em otional R esearch

Yang X iaop ing

(D epart m ent of P sychology,N orth w estN or m 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 t :M o re and mo re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on Emo ti onal Inte lli gence i n the recent years .Th i s arti c le fi rstl y reviewed emo ti onal i nte lli gence s noti on and struc t ure ,and then ana l yzed the personal and soc ial factors i nfl uenced on it .A s an i ndependen t va riab l e ,w hich has positi ve effects on ind i v i dua lm enta l d i sorder ,the m i nd and behav i o rs o f ado l escents ,and t he task per f o r m ance o f e m ployee and superv isor .A s a moderator ,wh i ch has a m ode rate effect on stress and so m e other va riab l es .B ased on the rev i ew o f t he st udies on e m otiona l i nte lli gence ,the paper po i nted ou t t he necessary content o f study i ng emo ti ona l intelligence i n t he future .K ey word s :Em otiona l intelligence ;A ntecedents ;Po siti ve research .

124

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现状调查

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为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湖南多所高校494名大学生,采用Chi-SumW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4278990.html,w,2002年所编写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在性别、学生干部、年级的维度上情绪智力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差异显著(t=2.450,p﹤0.05),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差异显著(t=2.863,p﹤0.0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3.340,p﹤0.05)。结论:不同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上水平不同。 [关键词]情绪智力大学生问卷调查 随着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其畅销书《情商: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中提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和别人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通常亦称情商(EI)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一定关注。到目前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已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方面,它被定义为一种处理情感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它被定义为一种个性特征。综合各种不同的观点,情绪智力是一组技能,是处理情感信息的一组心智技能,它包括察觉、了解、表达、调节情绪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笔者使用由Chi-SumWo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4278990.html,w,2002年所编写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对部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了解、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依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于某年10-12月选择湖南多所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8个专业的15个班级共520名大学生进行取样,其中中西结合专业4个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个班,学前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旅行社经济管理及酒店管理各1个班,信息物理专业1个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个班。共发放调查问卷520份,回收500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最后有效问卷494份进入统计,被试年龄在17-25岁之间。见表1-1。 1.2研究方法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doc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多数都是情商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几篇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篇一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差异不显著。

情绪智力文献综述解读

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献综述 1、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最初萌芽于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时提出的应该用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并于1920年提出社会智力概念,将人类智力分为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三种(E.L. Thorndike, 1920)。1986年柏尼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提出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W.P. Payne, 1986)。随之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探讨逐渐兴起,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P. Salvoey, J.D. Mayer, 1990)。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1997年二者对该定义进行了细化,称其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P. Salvoey, J.D. Mayer, 1997)这一定义现在仍被普遍应用。随着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深入探讨,1997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旧引。”(Bar-On, 1997)。从内涵上说,其表述并未揭示其特有属性,从外延上说,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人情绪智力范畴,又有扩大化倾向。所以尽管该定义涉及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外延,但仍是不尽完善的。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有学者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人格中情绪与认知相互渗透的一个心理结构,即情绪与认知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定义讨论到了情绪智力的内涵,但没有直接指出它与能力的关系,以致情绪智力概念游离于能力范畴之外,不利于与现时心理学体系的融合。所以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意义上考虑,认为“情绪智力是人成功完成情感括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卢家楣,2005)。这一点在国内外多数文献中得到共识。 2、情绪智力在理论上的讨论 国外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中对情绪智力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流派,其中不同的学者分别构建起了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是能力情绪智力流派。此流派认为情绪智力是“运用尖端的信息加工手段去处理情绪及与情绪相关的刺激,以及使用这些信息去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Mayer,Salovey,Caruso),他们从情绪感知、情绪整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构建出了情绪智力理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14278990.html,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研究综述 作者:王羽潇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1期 摘要: 情绪智力是指与情绪活动相关的一组技能,涉及个体能够精准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以及调节和促进情绪发展的能力。情绪智力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巨大,且这种影响将持续人的一生。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基于此,许多学者以小学生为对象,研究探讨了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特点、小学生情绪智力与其他变量(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的关系研究以及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干预等问题。 关键词:情绪智力小学生 1.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特点 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范慧玲(2014)以1-6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探讨分析了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小学生的情绪知觉能力明显好于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他人情绪管理能力及情绪利用能力,且自我情绪管理的水平隨着年级的增加而提升[1]。由此可见,情绪智力各个方面的发展有先有后,由低到高,依次从较基础的心理过 程向较综合的心理过程发展。 此外,范慧玲(2014)还总结出了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的情绪智力特点: 1-2年级:学生不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知觉水平,即无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悲伤、害怕等情绪;对情绪的认知和情绪的调节大多是生理层面需要的满足;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外界语言和行为的支持和鼓励; 3-4年级:学生对情绪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提升,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提升,但对情绪的利用还不明显; 5-6年级:学生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明显增强;对自己能力的态度反馈与评价比较在乎,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重要他人的认可;情绪表现为易冲动、不稳定,最需要情绪调节与管理方面的帮助与引导,青春前期是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的关键年段。

情绪智力综述

组织行为学 姓名:骆思钊 学号: 35 专业:应用心理学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35 骆思钊

摘要: 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 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 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 “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将对情绪智力的概念重新界定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并一直沿用至今。 巴昂—On)也对情绪智力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以上的两个定义,可认为是对情绪智力较为经典与公认的定义。[1]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国心理学家也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提出的各自的观

智力研究综述

关于智力的研究综述 学虎 2015114785 摘要:本文是对多种智力研究的概括。包括了情绪智力研究、社会智力研究。情绪智力研究主要是对已有的情绪智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综述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结构、研究方法及测量,提出了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社会智力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智力的定义和社会智力的测量。 关键词:情绪智力研究,社会智力研究 情绪智力研究: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 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 P. Payne) 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 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 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 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一)情绪智力的学院派理论及结构 以Mayer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 王莉萍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自主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对山西省500名本科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 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各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专业差异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247(2009)022******* R esearch on the I nvestig 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 ntelligence W ANG Li 2p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Yuncheng College ,Yuncheng 044000,Shanxi ,China )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il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used in the re 2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500students study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It is indicated that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generally tends active ,and there exist 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sex and specialty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K ey w ords :college stud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fference ;specialty difference 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于智力概念的界定也已达成共识,即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但在测量应用方面人们发现,个体的智力测验得分并不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实际表现,影响个体实际表现的心理特征并不仅仅是认知智力这一种成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情绪智力概念应运而生,对其概念界定、理论模型及测量应用的研究也迅速升温。 目前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学派,一种是以Mayer 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即能力模型(abilitymodel )取向;另一种是以戈尔曼、巴昂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即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取向。[1] 能力模型取向包括的是行为的特性和自我觉察到的能力,是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测量;而混合模型取向关注的是实际的能力,由最高成就测验进行测量。此外,东西方文化下的情绪表达、理解和反应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情绪智力的研究和应用更应关注文化差异的问题。对于情绪智力的结构及测量的方法都应从本土化研究的思路出发,发展适合于中国人的情绪智力理论和量表。对此我国学者正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相关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 本文以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取向为理论背景,从能力范畴来界定情绪智力,认为情绪智力是人顺利完 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情绪性的心理特征。[2] 以我国学者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为工具,分析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危机提供依据。 一、方法 (一)研究工具 采用四川师范大学吴娟硕士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 力问卷。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5,各因素 的a 系数均在0.639~0.869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为0.75,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内容效度由心理学专家评定,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种方法检验,表 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理想。[3]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的结构包括5个主因素,13个次因素,共61个题项,其中含6道测谎题,14道反向记分题。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标准,要求被试按每个题项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从最符合到最不符合在5点问卷上作唯一选择,其中正向题按5~1计分,负向题按1~5计分。最后统计各个因素上题项的平均得分,分析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采取问卷调查中常用的以中点分(3分)作为分界点,以上为正向,以下为负向,同时结合因素间显著差异来对各因素的发展作相对比较和分析。 问卷中情绪智力的结构界定为5个主因素(F 系列),并将13个次因素(f 系列)涵盖其中:情绪知觉(F1):包括自我觉察(fl )、移情(f2)、情境知觉(f3);情绪评价(F2):包括自信心(f4)、适合性(f5)、预测力(f6);情绪表达(F3):包括表现力(f7)、感染力(f8)、反馈力(f9);情绪调控(F4):包括压力承受力(f10)、控制力(f11)、灵活性(f12);促进思维(F5):包括助益思考 (f13)。 [3] (二)被试 在运城学院、大同大学、山西大学的不同院系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调查对象,共调查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51份。其中:男生173人,女生278人;文科学生179人,理科学生161人,艺术类学生111人;二年级211人,三年级240人。 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一般特点和群体差异。 收稿日期:2008212220 基金项目:运城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060250) 作者简介:王莉萍(1976-),女,山西吕梁人,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助教,硕士。 9 51 第26卷第2期2009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 ocial Sciences ) Vol.26,No.2March ,2009

初中生情绪智力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

本文发表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年第5期 初中生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新乡市第三十二中学秦希根453003 摘要:通过对300名初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目前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属于中等偏上程度,初中男、女生情绪智力情况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情绪智力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有积极影响,情绪智力较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较好。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以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情绪智力;英语成绩 一、引言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没有听说的大环境,加上英语和汉语文字的巨大差异,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对初中学生这样的英语初级学者,英语学习更是“如临深渊”。由此引起的学生厌学、弃学英语现象很是普遍。因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20)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由此可见,新课标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不仅要将课讲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句话的另一种含义是,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需要认知智力(智商),更需要的是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意志毅力、坚持和自信心,还有合作学习能力。根据Goleman (1995),学生的学习热情、意志毅力、坚持和自我激励都不属于一般的认知智力范畴,而属于情绪智力。所以,学生学习英语不仅需要认知智力,还需要情绪智力。而情绪智力在学习英语中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为了解初中生的情绪智力状况,也为了探讨情绪智力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笔者做了“初中生情绪智力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期望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结构的主要研究综述,分别从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和情绪智力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关键词:情绪智力;结构;结构模型 1情绪智力的定义 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不过已达成共识的是可以将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一种认知能力即能力EI;另一类则是特质EI。能力EI也叫“认知情绪能力”。它是指一个人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的真实能力。特质EI也叫“情绪自我效能”。它是指一系列行为倾向和个体对自己认识、处理和利用情绪信息能力的自我认知。 2情绪智力的结构模型 关于情绪智力结构模型的解释,较有影响力的要属Goleman、Bar-On、Salovey 和Mayer的理论。 2.1Mayer & Salovey 1990 模型 1990年Mayer & Salovey提出EI概念,它主要包括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 其中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评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 和评估他人的情绪(包括对非言语表示的理解和移情);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包括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调节他人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包括灵活计划,创造性思维,注意力转移以及动机四个方面。 2.2Mayer & Salovey 1997 模型 Mayer & Salovey 在1997年对情绪智力涵盖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从这

情绪智力综述

广州大学2011-2012学年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期末作业 组织行为学 姓名:骆思钊 学号:2111103035 专业:应用心理学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2111103035 骆思钊摘要: 本文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综述了有关情绪智力的概念、理论构建和测量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关情绪智力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现了在情绪智力这一领域二十多年来的骄人成就。同时,本文也结合文献综述了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结合文献提出了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案,尝试从实证角度进行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 关键词: 情绪智力理论与发展就业质量

情绪智力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 百度网站搜集了与情绪智力有关的信息达7,860,000多种,在我国,情绪智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心理学界,以及组织管理界等领域都引起了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视和兴趣。本文对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回顾和介绍,以便我们能对情绪智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水平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新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 文献回顾 1.1 情绪智力的定义发展 “情绪智力”一词的最初出现可见于德国人柳纳(B.Leuner)于1966年在<情绪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术语,然而与我们今天的情绪智力涵义不尽相同。 而真正具有现今意义的情绪智力概念出现在1990年沙洛维和梅耶(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7年梅耶和沙洛维在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的情绪智力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现代教育的发展, 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幼儿 期是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幼 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总结关于幼儿情绪智力的理论、情绪智力量表、以及情 绪智力的应用研究,关注幼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及其发展。 关键词:幼儿情绪智力研究趋势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否的反映。 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 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 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 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强调人脑的认识功能不足以揭示人类千变万 化的心理世界,智力水平的高低也与个体未来的成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理学家们提出 了情感智商和情商的概念, 认为情感智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取得职 业成功、生活成功, 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 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 , 甚至有人提出了成就的测量方程 式:20%的IQ( 智商) + 80%的EQ( 情商)= 100% 的成功。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内涵及理论 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概念的最佳界定, 当推沙洛维 ( Peter Salovey) 教授和梅耶( D. Mayer) 教授的研究。最初他们认为情 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 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绪和情绪的能力; 辨 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1997 年, 他们又对这一概 念进行了修正——“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接近或产生促 进思维的情绪的能力; 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情绪和智力发展 的能力”。可见, 情绪和智力都是多元化的, 那种把情绪和智力绝对分离 开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1]。情绪智力强调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 理解,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 其具体过程包括四个部分——认知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心理动 力, 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2]。 (一) 国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理论 国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绪智力能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Salovey 和Mayer(1990)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和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含3 个因素: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的能力。这三个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十个变量:自己言语、自己非言语、他人非言语知觉、他人移情、调节自己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计划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改变注意方向、形成动机。1997 年两位学者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情绪智力觉知、表达和评估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调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情绪促进思维这四种能力的综合。情绪智力结构模型有4 个因素:反思性情绪调控,即疏导情绪、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促使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理解,即分析情绪、判断它们大概的发展趋向,并理解其结果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即调动和转换情绪,并通过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认知和表达情绪,即感知和识别面部表情、图案设计及故

【文献综述】教师负性情绪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负性情绪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1884年,美国心理学的奠基者William James写了一篇题目为“什么是情绪”的文章,打开了情绪的研究大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心理学家们继续在研究这个问题,情绪的研究也经历了发生、发展到比较繁荣的过程。尤其是进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均对教师情绪进行了研究。在教师情绪的复杂性、教师情绪的功能、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且每阶段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情绪在教育中的作用,并开始寻求什么形式的学校可以有效利用这种作用。在这个阶段,核心的论题为:“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必然是情感性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对教师情绪本质属性的认识局限在把情绪作为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即把情绪概念化为:“情绪是由个体心理过程(比如知觉、推理、归因或者身体变化等)所导致的,并且情绪也同时对这些过程产生影响。” 针对情绪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萨尔茨格-维滕保等人指出,更好地理解进入教学过程中的情绪因素的属性,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朝向更有效果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尼尔斯在研究教师与学生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的作用时,也强调了教与学之间的情绪性互动。 第二阶段,研究者侧重从社会关系层面看待教师情绪,探究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教师生活的心理后效。利特尔在研究教师情绪与学校政策的联系时指出:教师情绪与学校政策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并且还证明了在学校改革中有多个动力机制影响教师的情绪反应。杰弗瑞和伍德兹探讨了在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巡查时期教师情绪的社会建构过程,结果发现:由于管理者的压力造成的职业不确定性,使教师体验到焦虑、迷惑,并怀疑他们的职业能力,在这个体验中最严重的消极情绪体验是自我迷失,具体表现为感到羞辱、非人性化、亲密感丧失。同时这项研究还表明,教师为避免这种创伤性体验,倾向于把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职业者”转变为“技术操作者”。以哈格里夫斯为代表的“教学情绪与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对教学的情绪目标、教师与学生的情绪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如何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定向、教师对教学改革内容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承诺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为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提供能量,包括他们如何教、如何做教学计划以及他们在教学中喜欢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 第三阶段,以扎莫拉斯为代表的研究者运用后结构主义思想对教师情绪进行了研究。扎莫拉斯

管理学视角下的情绪智力研究综述_丁越兰

第28卷第5期2 015年10月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Vol.28 No.5 O ct.2015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丁越兰(1965-) ,女,山东莱西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阿依努尔·许库尔(1986-),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克苏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热依拉·依里木(1981-),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管理学视角下的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丁越兰, 阿依努尔·许库尔,热依拉·依里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情绪智力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研究领域也是从一开始的心理学发展到现在的管理学等若干个学科。文章对管理学视角下的情绪智力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归纳了情绪智力对管理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情绪智力研究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情绪智力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管理学;情绪智力;团队情绪智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15)05-0095-05 一、前 言 情绪智力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于1990年首次提出。后续的研究发现,个体的情绪智力对探究个体行为的产生及行为的结果具 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1] ,因此这一研究结果促使情绪智力的研究快速地从心理学、社会学领域跨越到管理学领域,并且成为管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心理学、社会学与管理学对情绪智力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点是不同的。心理学重点研究情绪智力的理论内涵及测量评价方法,关注的是“什么”,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学重点探索社会文化因素对情绪智力形成的影响以及对个体行为产生的作用,关注的是“为什么”。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运行如何支持组织高绩效形成的科学。研究表 明,情绪智力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因此其关注点在组织高绩效的形成过程中,员工的情绪智力是如何对员工的高绩效行为起到预测和影响作用,关注的是“如何做,效果是什么”。这是管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最大差别,也使得管理学视 角下情绪智力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以管理环境为背景的情绪智力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缺少对此环境中情绪智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归纳与总结。这对于系统运用现有的研究结果,深入开展情绪智力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产生阻碍。因此,本文以此为背景,在总结现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情绪智力在管理学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管理学视角下情绪智力的研究与 应用 管理学视角下情绪智力研究主要围绕着从管理决策到管理执行,从个体工作动机到创新行为,从个体情绪智力到团队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展开的,现有的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智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决策是组织中高层管理者的核心职能,决策的制定过程包括直觉决策,即管理者根据感觉或情绪 制定决策[ 3] 。在已有的研究中表明情绪智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Georg e(2000)认为领导者识别5 9

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特点研究

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自我报告法在武汉市洪山区随机选取300名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调查。结果,情绪智力在年级、性别和城乡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是否独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应根据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和加强情商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智力;差异 情绪智力是美国耶鲁大学塞拉维(P.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梅耶(D.Mayer)首先提出【1】,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挖掘和培养的。从自我意识角度来看,青少年懂得了自我认识,也能自觉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这个历程与情绪智力的培养不谋而合。青少年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同时又是脑部成长的重要时期,人脑情绪中枢的运作方式自童年时期便随生活经验逐渐形成,青春期则是人的整个脑部信息剪辑的重要阶段,这正是情绪智力培养或矫正的最佳时期。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洪山区初、高中生300人,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95份。样本具体分布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对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情绪智力发展在年级、性别、城乡和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对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分析 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见表2,F 检验表明,各年级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显著,在自我调控和调控他人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情绪感知和运用情绪维度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事后检验发现中学各年级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显著,高三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各年级情绪智力总分见图1。这一特点可能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化有关。进入初中后,面临新的环境,学业负担加重,更多的体验到情绪对生活的影响和对情绪控制、调节的无力感。随着对生活的适应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情绪智力的总分在初二、初三时有所上升,直到高一时,由于再次面临陌生的新环境,情绪智力再次出现下降趋势,随着高一年级对高中生活的调节和适应,在高二年级后又会出现迅速的上升趋势。这说明情绪智力的发展不是线性的【2】,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的变化不断曲折发展的。同样,在自我调控和调控他人维度上也呈现类似的特点,这说明自我调控和调控他人的发展与情绪智力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并不是随着年级增高情绪智力提高的趋势,而是在初一、高一年级出现了一个显著的下滑。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心理发展的特点。说明随着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调节适应新生活,使学生的调控情绪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情绪感知和运用情绪维度的得分在不同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说明他们在情绪的感知水平上相差不多,在运用情绪促进思维的层面上差别也不大,原因可能是

基础心理学课程参考文献

基础心理学课程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2. 墨顿. 亨特著,李斯译. 心理学的故事·上卷.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3. 邵郊. 生理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4.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5. 叶奕乾等. 普通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7. 杨治良. 实验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8.王甦,朱滢等. 当代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彭聃龄,张必隐. 认知心理学. 台北市:东华书局, 1997 10. 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11. Dennis Coon. 心理学导论.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2.理查德 .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3.孟昭兰.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4.彭聃龄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5.叶奕乾主编. 普通心理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6.曹日昌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17.车文博. 心理学原理.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18.高玉祥.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黄坚厚. 人格心理学. 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20.简. 斯特里劳著,阎军译. 气质心理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1. 高觉敷.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2.高觉敷. 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3. 秦金亮,郭秀艳. 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J]心理科学, 2003,(1). 24. 张雷. 进化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与历史.心理学报,2007,(3) 25. 陈昭燃,张蔚婷,韩济生. 经颅磁刺激:生理、心理、脑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生理科学进展, 2004,(2). 26. 单志艳,孟庆茂.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心理科学, 2002,(4). 27. 林志成. 眼睛注视:独特的还是不独特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4) 28. 吴健辉, 罗跃嘉. 盲人的跨感觉通道重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4) 29. 刘强, 陈安涛,王琪等.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心理学报, 2008,(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