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专题

初中历史专题

(一)朝代更替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阳城)

发展: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盘庚)

强盛: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

瓦解: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咸阳)

西汉(前202年——8年,长安)

东汉(25年——220年,洛阳)

分裂与民族融合:东汉末年——三国(魏蜀吴)——西晋

——东晋(十六国:前秦)——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北周)

繁荣时期:隋朝(581年——589年——618年,长安)

唐朝(618年——907年,长安)

民族融合加强与经济继续发展:五代十国——北宋(960年

——1127年,东京)——南宋(1127年

——1279年,临安)——元朝(1271年

——1368年,大都)

渐趋衰落:明朝(1368年——1644年,南京——北京)

清朝(1616年——1636年——1644年——1912

年,北京)

(二)政治制度发展

山顶洞人:氏族

尧舜禹:禅让制

夏朝(启):世袭制

西周:分封制

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提出:韩非子

初步形成:商鞅变法

正式建立:秦始皇(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

巩固:汉武帝“推恩令’

加强: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重文轻武)

完善: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新发展:元朝的行省制

走向顶峰:明朝时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设锦衣卫、东厂(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剧。

(三)选官制度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贵族世袭)(门第高低和品德才华)(考试成绩)

科举制:

诞生:隋朝(隋文帝,隋炀帝)

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僵化:明清: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

废除:清末,1905年(张之洞)

儒家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继承:孟子;丰富:荀子。

秦始皇时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攻击。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1)秦朝:秦始皇时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其进攻;

2)西汉:汉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经过漠北战役,使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加强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西域:张骞2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3)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五胡)

4)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一支灭掉

5)东晋:前秦(氐族):淝水之战

6)北魏(鲜卑):北魏孝文帝改革

7)唐朝:一视同仁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亲,册封,设置管理机构)——吐蕃“和同为一家”

8)宋朝:有战有和(辽,西夏、金、蒙古)

9)元朝(蒙古族):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汉族外迁;边疆各族内迁;少数民族汉化;回族的形成)

10)明朝:修长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

11)清朝:加强对西藏、新疆的管理(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对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妥善安置。

(五)对外关系

一、古代对外关系:(和平交往、战争)

西汉:丝绸之路,大秦(古罗马)

隋唐: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日本、朝鲜、印度)(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元朝:马可波罗

明朝:郑和远航;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

——由开放走向闭关;陆路为主转向海防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交往中以和为主;明清出现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近代对外关系(屈辱外交)

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中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抗战后亲美反共,发动内战

三、现代对外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50年代:与苏联等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70年代: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新世纪:对外开放政策;香港、澳门回归;2001年上海APEC会议、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

(六)中外重大改革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洋务运动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前苏联的历次改革:

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

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个人高度集权);形成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3、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5、俄国国名的演变: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二)东欧改革

背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代表:匈牙利改革。

结果:东欧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

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规律总结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戊戌变法。

改革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2)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中外改革的比较

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不同点:结果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使日本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并且只维持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

了,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

2、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3)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A.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B.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C.改革要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D.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

3、列举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点。

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的改革;

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

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为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按改革目的分:

改变社会形态、制度的变法: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抵御外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自我调整完善制度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

(七)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

一、英国

1、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二、美国

1、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18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等大国。1861—1865年美国内战,北方获得胜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

经济状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原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

外交:“门户开放”政策。1917年撕掉“中立”伪装,参加—战成为战胜国。

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美国。

1919年1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

1921一1922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8、1924—1929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9、二战前的美国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年罗斯福新政,并取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统治得到稳定.

二战前保持所谓“中立”的纵容法西斯政策。

10、二战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并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参加了北非、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并在日本广岛和长岛投下原子弹。

参加了四次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了二战的进程。(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11、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1947年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至1991年苏联解体.

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

1950--1953年侵朝战争失败。

20世纪年60年代——1973年侵越战争失败,美国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20世纪70年代,经济霸主地位受欧共体、日本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仍在以“民主”“自由”“人权”等借口推行霸权政策,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单边主义政策。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

1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走在其他国家前列

三、法国

1、17世纪初参与殖民扩张,在北美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

2、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罗伯斯庇尔)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普法战争失败: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世界上第—个无产阶级政权。

5、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

经济状况:法国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四。

原因:资本大量输往国外。

对外政策:参加协约国,法德矛盾加深。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7、1919年巴黎和会上总理克里孟梭成为会议“三巨头”之一,华盛顿会议上参与签订了所有条约。

二战前后同样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8、1939年对德宣而不战。

9、1940年6月对德投降。

10、1944年8月巴黎解放。

11、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后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67年组织并加入欧共体,“冷战”期间加入北约组织。

四、日本

1、大化改新,成为封建国家

2、1853年美国敲开日本闭关自守的大门,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武装倒幕成功。

3、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开始崛起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参加了一战,并成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5、在华盛顿会议上,暂时调整了与美矛盾,但受到压抑。

6、1931年为摆脱危机,转嫁灾难,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7、1936年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8、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

9、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大肆侵略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10、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字投降,二战结束。

11、二战后的日本

经济:陷于崩溃政治:美军占领,实行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扶植,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黄金时期。7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3、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五、德国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经济状况:德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原因:完成统一,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普法战争打败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外交: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人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2、1914年挑起一战,对协约国宣战,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

3、1918年11月国内爆发革命,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4、1919年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受到严厉制裁。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法西斯势力抬头。

6、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7、1938年吞并奥地利。

8、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9、二战期间:

①1939年9月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然后大肆在欧洲侵略。

②1941年6月突袭苏联,二战扩大。

③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丧失主动权。

④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0、二战后,根据雅尔塔会议,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后分别建立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冷战结束后德国统一。

六、俄国(苏联)

1、1861年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到20世纪初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俄国废除农奴制后,经济发展较快,但因封建残余仍落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要求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加人了协约国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紧张。

4、在一战期间:①一战中,对德和奥匈在东线作战②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统治③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④退出—战;颁布《土地法令》。

5、1918—1920年底,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6、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

7、1928年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五”计划开始,1933年“二五”计划,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

8、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9、二战期间①1941年6月,卫国战争开始,②二战中重要战役和军事行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③参加的会议:雅尔塔会议

10、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

11、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12、20世纪50年代后----80年代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3、80年代中后期长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各种社会思潮对苏联造成猛烈冲击。

14、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变化。

——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

资产阶级革命,战胜旧的封建势力:英国、法国;

民族独立战争,打碎殖民枷锁:美国;

资产阶级改革,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日本、俄国

(八)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

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

从17世纪上半期开始,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美等国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开始逐步确立。

1、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一)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2、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完成统一的战争。

这些活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最终确立下来。

(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还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给交战各国带来深重灾难。

2、一战后到20世纪2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局面。

3、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导致政治危机,德、日、意建立或强化法西斯专政,建立轴心国集团,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二战最终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崩溃。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大战进行了六年,给整个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二战后至今

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高速发展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

3、经济全球化: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发展。

4、世界格局的变化: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大力推行霸权政策,以后,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