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

(1)如图①,已知:Rt△ABC中,AB=AC,直线m经过点A,BD⊥m于D,CE⊥m于E,求证: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ABC中,AB=AC,并且∠BDA=∠AEC=∠BAC=α,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应用:如图③,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BAC,直线m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F,△ABC的面积是12,求△ABD与△CEF的面积之和.

【答案】(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

∴∠BDA=∠CEA=90°,

∵∠BAC=90°,

∴∠BAD+∠CAE=90°,

∵∠BAD+∠ABD=90°,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2)解: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下:

∵∠BDA=∠BAC=α,

∴∠DBA+∠BAD=∠BAD+∠CAE=180°-α,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3)解:∵∠BAD>∠CAE,∠BDA=∠AEC=∠BAC,

∴∠CAE=∠ABD,

在△ABD和△CEA中,

∴△ABD≌△CEA(AAS),

∴S△ABD=S△CEA,

设△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h,则△ACF的底边CF上的高为h,

∴S△ABC= BC?h=12,S△ACF= CF?h,

∵BC=2CF,

∴S△ACF=6,

∵S△ACF=S△CEF+S△CEA=S△CEF+S△ABD=6,

∴△ABD与△CEF的面积之和为6.

【解析】【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则AE=BD,AD=CE,即可得出结论;(2)由∠BDA=∠BAC=α,则∠DBA+∠BAD=∠BAD+∠CAE=180°-α,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即可得出答案;(3)由∠BAD>∠CAE,∠BDA=∠AEC=∠BAC,∴∠CAE=∠ABD,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得出S△ABD=S△CEA,再由不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得出S△ACF即可得出结果.

2.如图1,∠AOB=120°,∠COE=60°,OF平分∠AOE

(1)若∠COF=20°,则∠BOE=________°

(2)将∠COE绕点O旋转至如图2位置,求∠BOE和∠COF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在∠BOE内部是否存在射线OD,使∠DOF=3∠DOE,且∠BOD=70°?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40

(2)解:∵

(3)解:存在.理由如下:

【解析】【解答】⑴

∵OF平分∠AOE,

故答案为:40。

【分析】(1)根据,∠EOF=∠COE-∠COF=40°,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F=∠EOF=40°,最后∠BOE=∠AOB?∠AOE=120°?80°=40°.

(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OE=2∠EOF,再利用等量代换得∠AOE=120°?∠BOE=2(60°?∠COF) , 整理得∠BOE=2∠COF;

(3)∠DOF=3∠DOE,设∠DOE=α,∠DOF=3α ,∠AOF=∠EOF=2α ,根据∠AOD+∠BOD=120°,构建一个含α的方程,5α+70°=120°求出α,进而求出∠DOF和∠COF.

3.如图1,直线M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E、F,∠1与∠2互补.

(1)试判断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EP与CD交于点G,点H是MN上一点,且GH⊥EG,求证:PF∥GH;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PH,K是GH上一点使∠PHK=∠HPK,作PQ平分∠EPK,问∠HPQ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答案】(1)解:AB∥CD.理由如下:

如图1,

∵∠1与∠2互补,

∴∠1+∠2=180°.

又∵∠1=∠AEF,∠2=∠CFE,

∴∠AEF+∠CFE=180°,

∴AB∥CD;

(2)证明:如图2,由(1)知,AB∥CD,

∴∠BEF+∠EFD=180°.

又∵∠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FEP+∠EFP= (∠BEF+∠EFD)=90°,

∴∠EPF=90°,

即EG⊥PF.

∵GH⊥EG,

∴PF∥G H;

(3)解:∠HPQ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如图3,∵∠1=∠2,

∴∠3=2∠2.

又∵GH⊥EG,

∴∠4=90°-∠3=90°-2∠2.

∴∠EPK=180°-∠4=90°+2∠2.

∵PQ平分∠EPK,

∴∠QPK= ∠EPK=45°+∠2.

∴∠HPQ=∠QPK-∠2=45°,

∴∠HPQ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

【解析】【分析】(1)利用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可以推知同旁内角∠AEF、∠CFE互补,所以易证AB∥CD;

(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推知°;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得∠EPF=90°,即EG⊥PF,故结合已知条件GH⊥EG,易证PF∥GH;

(3)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4=90°-∠3=90°-2∠2;然后由邻补角

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推知∠QPK= ∠EPK=45°+∠2;最后根据图形中的角与角间的和差关系求得∠HPQ的大小不变,是定值45°.

4.如图,EF⊥AB于F,CD⊥AB于D,点在AC边上,且∠1=∠2= .

(1)求证:EF∥CD;

(2)若∠AGD=65°,试求∠DCG的度数.

【答案】(1)证明:∵EF⊥AB于F,CD⊥AB于D,

∴∠BFE=∠BDC=90°,

∴EF∥CD.

(2)解:∵EF∥CD,

∴∠2=∠DCE=50°,

∵∠1=∠2,

∴∠1=∠DCE,

∴DG∥BC,

∴∠AGD=∠ACB=65°,

∴∠DCG=

【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定义,可求得∠BFE=∠CDF=90°,可证明EF∥CD;

(2)利用(1)的结论,结合条件可证明DG∥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GD=∠ACB= ,则∠DCG=∠ACB-∠2即可求得.

5.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1摆放在直线AD上(直角三角板OBC和直角三角板MON,∠OBC=90°,∠BOC=45°,∠MON=90°,∠MNO=30°),保持三角板OBC不动,将三角板MON绕点O以每秒1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旋转时间为t秒

(1)当t=________秒时,OM平分∠AOC?如图2,此时∠NOC﹣∠AOM=________°;

(2)继续旋转三角板MON,如图3,使得OM、ON同时在直线OC的右侧,猜想∠NOC 与∠AO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在三角板MON开始旋转的同时,另一个三角板OBC也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OM旋转至射线OD上时同时停止,(自行画图分析)

①当t=________秒时,OM平分∠AOC?

(4)②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NOC与∠AOM的数量关系.

【答案】(1)2.25;45

(2)解:∠NOC﹣∠AOM=45°,

∵∠AON=90°+10t,

∴∠NOC=90°+10t﹣45°

=45°+10t,

∵∠AOM=10t,

∴∠NOC﹣∠AOM=45°

(3)3

(4)解:②∠NOC﹣∠AOM=45°.

∵∠AOB=5t,∠AOM=10t,∠MON=90°,∠BOC=45°,

∵∠AON=90°+∠AOM=90°+10t,∠AOC=∠AOB+∠BOC=45°+5t,

∴∠NOC=∠AON﹣∠AOC=90°+10t﹣45°﹣5t=45°+5t,

∴∠NOC﹣∠AOM=45°.

【解析】【解答】解:(1)∵∠AOC=45°,OM平分∠AOC,

∴∠AOM= =22.5°,

∴t=2.25秒,

∵∠MON=90°,∠MOC=22.5°,

∴∠NOC﹣∠AOM=∠MON﹣∠MOC﹣∠AOM=45°;

故答案为:2.25,45;

·(3)①∵∠AOB=5t,∠AOM=10t,

∴∠AOC=45°+5t,

∵OM平分∠AOC,

∴∠AOM= AOC,

∴10t= (45°+5t),

∴t=3秒,

故答案为:3.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M= =22.5°,于是得到t=2.25秒,由

于∠MON=90°,∠MOC=22.5°,即可得到∠NOC﹣∠AOM=∠MON﹣∠MOC﹣∠AOM=45°;(2)根据题意得∠AON=90°+10t,求得∠NOC=90°+10t﹣45°=45°+10t,即可得到结论;(3)①根据题意得∠AOB=5t,∠AOM=10t,求得∠AOC=45°+5t,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M= AOC,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4)②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6.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

(1)求证:;

(2)求证:;

(3)若BF平分,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________ 不需证明

【答案】(1)证明:∵∠BAC=∠DAE,

∴∠BAC+∠CAF=∠DAE+∠CAF,

∴∠BAF=∠CAD;

(2)证明:∵∠BAC=∠DAF,∠ACB=∠CFE=∠AFD,

∴∠B=∠D,

∵AB∥CD,

∴∠B+∠BCD=180°,

∴∠D+∠BCD=180°,

∴AD∥BE;

(3)2∠AFB+∠CAF=180°

【解析】【解答】解:(3)如图2,∵AD∥BE,

∴∠E=∠1=∠2,

∵BF平分∠ABC,

∴∠3=∠4,

∵∠AFB是△BEF的外角,

∴∠AFB=∠4+∠E=∠4+∠1,

∴∠AFB=3+∠2,

又∵AD∥BC,

∴∠ABC+∠BAD=180°,

∴∠3+∠4+∠1+∠CAF+∠2=180°,

即2∠AFB+∠CAF=180°.

故答案为:2∠AFB+∠CAF=180°.

【分析】(1)根据∠BAC=∠DAE,运用等式性质即可得出∠BAC+∠CAF=∠DAE+∠CAF,进而得到∠BAF=∠CAD;(2)根据∠BAC=∠DAF,∠ACB=∠CFE=∠AFD,可得∠B=∠D,最后根据∠B+∠BCD=180°,可得∠D+∠BCD=180°,进而判定AD∥BE;(3)根据AD∥BE,可得∠E=∠1=∠2,再根据BF平分∠ABC,可得∠3=∠4,根据∠AFB是△BEF的外角,得出∠AFB=∠4+∠E=∠4+∠1,即∠AFB=3+∠2,最后根据AD∥BC,得到∠ABC+∠BAD=180°,进而得到2∠AFB+∠CAF=180°.

7.如图①,△ABC的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P.

(1)如果∠A=80°,求∠BPC=.

(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MN∥BC,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试求∠MPB+∠NPC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将直线MN绕点P旋转。

(i)当直线MN与AB,AC的交点仍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时,如图③,试探索∠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ii)当直线MN与AB的交点仍在线段AB上,而与AC的交点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试问(i)中∠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若不成立,请给出∠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

故答案为:

(2)由 = 得∠MPB+∠NPC= ?∠BPC= 1?( + ∠A)= ? ∠A;故答案为:∠MPB+∠NPC= ? ∠A.

(3)(i)∠MPB+∠NPC= ? ∠A.

理由如下:

∵∠BPC= +12∠ A,

∴∠MPB+∠NPC= ?∠BPC=180°?( + ∠A)= ?12 ∠A.

(ii)不成立,有∠MPB?∠NPC= ? ∠A.

理由如下:由题图④可知∠MPB+∠BPC?∠NPC= ,

由(1)知:∠BPC= + ∠A,∴∠MPB?∠NPC= ?∠BPC= ?( + ∠A)= ? ∠A.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PBC=∠ABC,∠PCB=∠AC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量代换得出

,从而得出答案;

(2)由(1)知 = ,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由∠MPB+∠NPC=

?∠BPC 即可算出答案;

(3) (i)∠MPB+∠NPC= ? ∠A ,理由如下:由(1)知∠BPC= +∠A,然后根据平角的定义由∠MPB+∠NPC= ?∠BPC 即可算出答案; (ii)不成立,有∠MPB?∠NPC=

? ∠A,根据平角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得出∠MPB+∠BPC?∠NPC= ,由(1)知:∠BPC= + ∠A ,从而即可由∠MPB?∠NPC= ?∠BPC 得出结论。

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

(1)求证:∠AEP+∠CFP=∠EPF.

(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 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已知∠BEQ= ∠BEP,∠DFQ= ∠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已知∠BEQ= ∠BEP,∠DFQ= ∠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直接写结论)

【答案】(1)证明:如图1,过点P作PG∥AB,

∵AB∥CD,

∴PG∥CD,

∴∠AEP=∠1,∠CFP=∠2,

又∵∠1+∠2=∠EPF,

∴∠AEP+∠CFP=∠EPF

(2)解:如图2

由(1),可得

∠EPF=∠AEP+CFP,∠EQF=∠BEQ+∠DFQ,

∵∠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EQF=∠BEQ+∠DFQ

(3)解:如图3,

由(1),可得

∠P=∠AEP+CFP,∠Q=∠BEQ+∠DFQ,

∴∠Q=∠BEQ+∠DFQ

(4)解:由(1),可得

∠P=∠AEP+CFP,∠Q=∠BEQ+∠DFQ,

∴∠Q=∠BEQ+∠DFQ

【解析】【分析】(1)如图1,过点P作PG∥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EP=∠1,∠CFP=∠2,从而可得∠AEP+∠CFP=∠EPF.

(2)由(1),可得∠EPF=∠AEP+CFP,∠EQF=∠BEQ+∠DFQ,利用角平分线的定

义,可得∠EQF=∠BEQ+∠DFQ=(∠BEP+∠DFP),利用平角定义,可得∠BEP+∠DFP=360°-(∠AEP+∠CFP)=360°-∠EPF,从而可得∠EPF+2∠EQF=360°.(3)同(2)方法,即可得出∠P+3∠Q=360°.

(4)同(2)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9.如图①,已知AB//CD, AC//EF

(1)若∠A=75°,∠E=45°,求∠C和∠CDE的度数;

(2)探究:∠A、∠CDE与∠E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①变为图②,题设的条件不变,此时∠A、∠CDE 与∠E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探究的结论.

【答案】(1)解:在图①中,

∵AB∥CD

∴∠A+∠C=180°,

∵∠A=75°,

∴∠C=180°-∠A=180°-75°=105°,

过点D作DG∥AC,

∵AC∥EF,

∴DG∥AC∥EF,

∴∠C+∠CDG=180°,∠E=∠GDE,

∵∠C=105°,∠E=45°,

∴∠CDG=180°-105°=75°,∠GDE=45°,

∵∠CDE=∠CDG+∠GDE,

∴∠CDE=75°+45°=120°;

(2)解:如图①,通过探究发现,∠CDE=∠A+∠E.

理由如下:∵AB∥CD,

∴∠A+∠C=180°,

过点D作DG∥AC,

∵AC∥EF,

∴DG∥AC∥EF,

∴∠C+∠CDG=180°,∠GDE=∠E,

∴∠CDG=∠A,

∵∠CDE=∠CDG+∠GDE,

∴∠CDE=∠A+∠E;

(3)解:如图②,通过探究发现,∠CDE=∠A-∠E.

∵AB∥CD,

∴∠A+∠C=180°,

∵AC∥EF,

∴∠E=∠CHD,

∵∠CHD+∠C+∠CDE=180°,

∴∠E+∠C+∠CDE=180°,

∴∠E+∠CDE=∠A,

即∠CDE=∠A-∠E.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可得∠C,过点D作DG∥AC,可得

DG∥AC∥E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可得∠CDG,由∠CDE=∠CDG+∠GDE,代入数值可得结果;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同角的补角相等得∠A=∠CDG,由角的和及等量代换可得;(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结论.

10.如图1,,点,分别在,上,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

(1)直接写出的大小为________;

(2)射线、转动后对应的射线分别为、,射线交直线于点,若射线比射线先转动秒,设射线转动的时间为秒,求为多少时,直线直线?

(3)如图2,若射线、同时转动秒,转动的两条射线交于点,作,点在上,请探究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60°

(2)解:设灯转动t秒,直线直线,

①当时,如图,

解得;

②当时,如图,

,,

,,解得,

综上所述,当秒或秒时直线;

(3)解:和关系不会变化,

理由:设射线AM转动时间为m秒,

作,,,

,,

,,

,而,

即,

和关系不变.

【解析】【解答】解:(1)∵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结果为:;

【分析】(1)根据得到,再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设灯转动t秒,直线直线,分情况讨论重合前平行、重合后平行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补角的性质表示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表示出,即可得到答案;

11.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交于点O,过点O作OE⊥AB.

(1)如图1,OP为∠AOD内的一条射线,若∠1=∠2,求证:OP⊥CD;

(2)如图2,若∠BOC=2∠AOC,求∠COE的度数;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O作OF⊥CD,经过点O画直线MN,若射线OM平分∠BOD,请直接写出图中与2∠EOF度数相等的角.

【答案】(1)解:∵OE⊥AB ∴∠AOC+∠1= ∵∠1=∠2 ∴∠AOC+∠2=

∴OP⊥CD

(2)解:∵∠AOC+∠BOC= ,且∠BOC=2∠AOC ∴∠AOC= ∵OE⊥AB ∴∠AOE= ∴∠COE= - =

(3)∠AOD、∠BOC、∠FON、∠EOM

【解析】【解答】解:(3)由(2)知:∠AOC=

∵射线OM平分∠BOD

∴∠BOM=∠DOM=∠AON=∠CON=

∵OE⊥AB,OC⊥OF

∴∠AOE=∠COF=

∴∠AOC=∠EOF=

∴∠AOD=∠BOC=∠FON=∠EOM= =2∠EOF

∴与2∠EOF度数相等的角是:∠AOD、∠BOC、∠FON、∠EOM.

【分析】(1)直接根据等量代换即可证明.(2)先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AOC= ,再利用垂直的定义可得∠AOE= ,从而得出结论.(3)根据(2)中∠AOC= ,分别计算各角的度数,得其中∠EOF= ,根据各角的度数可得结论.

12.如图①,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使,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在射线上,另一边在直线的上方.

(1)在图①中, ________度;

(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在的内部,如图②,若,求的度数;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以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当直线恰好平分锐角时,旋转的时间是________秒.(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30

(2)解:设∠BON=α,

∵∠BOC=60°,

∴∠NOC=60°-α,

∵∠MON=90°,

∴∠MOC=∠MON-∠NOC=90°-60°+α=30°+α,

∠MOA=180°-∠MON-∠BON=180°-90°-α=90°-α,

∵∠NOC= ∠MOA,

∴60°-α= (90°-α),

解得:α=54°,

即∠BON=54°;

(3)3或21

【解析】【解答】(1)∵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上方,

∴∠MON=90°,

∴∠COM=∠MON-∠BOC=90°-60°=30°,(3)∵直线ON平分∠BOC,∠BOC=60°,

∴∠BON=30°或∠BON=210°,

∵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直线ON平分∠BOC时,旋转的时间是3或21秒,

故答案为:3或21.

【分析】(1)由题意得出∠MON=90°,得出∠COM=∠MON-∠BOC=90°-60°=30°;(2)设∠BON=α,则∠NOC=60°-α,∠MOC=∠MON-∠NOC=90°-60°+α=30°+α,∠MOA=180°-

∠MON-∠BON=180°-90°-α=90°-α,由题意得出60°-α= (90°-α),解得α=54°即可;(3)求出∠BON=30°或∠BON=210°,即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下图所示,已知AB//CD, ∠B=30°,∠D=120°; (1)若∠E=60°,则∠F=________; (2)请探索∠E与∠F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3)如下图所示,已知EP平分∠BEF,FG平分∠EFD,反向延长FG交EP于点P,求∠P的度数; 【答案】(1)90° (2)解:如图,分别过点E,F作EM∥AB,FN∥AB ∴EM∥AB∥FN ∴∠B=∠BEM=30°,∠MEF=∠EFN 又∵AB∥CD,AB∥FN ∴CD∥FN ∴∠D+∠DFN=180° 又∵∠D =120° ∴∠DFN=60°∴∠BEF=∠MEF+30°,∠EFD=∠EFN+60° ∴∠EFD=∠MEF +60° ∴∠EFD=∠BEF+30° (3)解:如图,过点F作FH∥EP

由(2)知,∠EFD=∠BEF+30° 设∠BEF=2x°,则∠EFD=(2x+30)° ∵EP平分∠BEF,GF平分∠EFD ∴∠PEF= ∠BEF=x°,∠EFG= ∠EFD=(x+15)° ∵FH∥EP ∴∠PEF=∠EFH=x°,∠P=∠HFG ∵∠HFG=∠EFG-∠EFH=15°∴∠P=15° 【解析】【解答】解:(1)分别过点E、F作EM∥AB,FN∥AB,则有AB∥EM∥FN∥CD.∴∠B=∠BEM=30°,∠MEF=∠EFN,∠DFN=180°-∠CDF=60°, ∴∠BEF=∠MEF+30°,∠EFD=∠EFN+60°, ∴∠EFD=∠BEF+30°=90°. 【分析】(1)分别过点E、F作AB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N=60°,∠BEM=30°,∠MEF=∠NFE,即可得到结论;(3)过点F作FH∥EP,设∠BEF=2x°,根据(2)中结论即可表示出∠BFD,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EF=x°,∠EFG=(x+1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综合题 (1)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2)对于(1)问,如果我们这样叙述:“已知点C在直线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6cm,且M是AC的中点, ∴MC= AC= 6=3cm, 同理:CN=2cm, ∴MN=MC+CN=3cm+2cm=5cm, ∴线段MN的长度是5m (2)解:分两种情况: 当点C在线段AB上,由(1)得MN=5cm, 当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七年级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3)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如图,线段AB 上有两点C 和D ,则图中共有____条线段。 写出其中的一条线段为 ;若直线上有n 个点,则它们共组成 条线段 2、C 为线段AB 的中点,D 在线段CB 上,6=DA ,4=DB ,求CD 的长度。 3、如图,D C B A 、、、是圆周上的四个点,连接其中任意两点可得到一条线段,这 样的线段共可连出__________条。 4、 请你做裁判:过C B A 、、三个点中的两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一条,小林说只有一条,小牛说不是一 条就是三条,你认为他们三人谁的说法对?为什么? 5、 如图,从A 地到B 地有①②③三条路可以走,每条路长分别为n m l 、、(图 中、、表示直角),则第_________条路最短,另两条路的长短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 6、 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 个交点;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个交点。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 、直线是一个平角 C 、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D 、AOB ∠与BOA ∠表示同一个角 8、 对角的表示方法理解错误的是( ) A 、可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角边上的点写在两旁 B 、任何角都可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C 、记角有时可靠近顶点加上弧线注上数字来表示 D 、记角有时可靠近顶点加上弧线注上希腊字母来表示 9、 用1∠、ACB ∠、C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 B 、 C 、 10、下列语句:①线段AB 是点A 与B 的距离;②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③可以反 向延长角的一边,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没有 B 、1个 C 、2个 D 、3个 11、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小于平角的角,其中以A 为顶点的角共有_______个。 12、(1)?34.42= 。 、 、、 ⑵215256'''?= 。 13、下课了,小聪和小明在争论着,小聪说:“?25.36和5236'?一样大。”小明说:“?25.36没有5236'?大。” 你同意它们的看法吗?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练习题(Ⅰ卷)(最新整理)

七(下)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是( ) A.线段B.直线C.射线D.线段或射线 2.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和∠5是同位角B.∠5和∠2是内错角 C.∠3和∠4是同旁内角D.∠2和∠4是对顶角 第2 题第3 题 3.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若∠ 1与∠ 2 的关系为同位角,∠ 1=40° ,则∠ 2的度数是( )

A.40°B.140° C 40°或140°D.不确定 5.下列各组的三条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2 cm,2 cm,1 cm B.5 cm,2 cm,4 cm C.1 cm,1 cm,2 cm D.5 cm,6 cm,7 cm 6.如图,AB∥ CD,则图中∠ l、∠ 2、∠ 3 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1+∠2+∠3=180°B.∠1+∠2+∠3=360° C.∠1+∠3=2∠2D.∠1+∠3=∠2 第6 题第7 题 7.如图,在△ABC中,点D、E 分别在AB、BC 边上,DE∥AC,∠B=50°,∠C=70°,那么∠BDE的度数是( ) A.70°B.60°C.50°D.40° 1 1 8.在∠ABC中,∠A= ∠B= ∠C,则△ABC为( ) 2 3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9.下列角度中,是多边形内角和的只有 ( ) A.270°B.560°C.630°D.1800° 10.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 2 倍,它的外角和( ) A.扩大2 倍B.缩小一半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1l.如图,等腰△DEF是由等腰△ABC平移得到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 与EF 是对应线段B.AB 与DF 是对应线段 C.∠B与∠E是对应角D.点A 与点F 是对应顶点 第11 题第12 题 12.如图,在宽为20 m、长为30 m 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耕地面积为( )

七年级数学下平面图形折叠问题

初一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张文彩 折叠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不仅在中考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初一初二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中都是经常遇到的题目。初一年级的折叠问题大多是与平行有关的问题,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有关角的度数问题,初二的折叠问题不仅与平行线有关,还和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相关的问题,初三的折叠问题就显得复杂得多,因为与初中阶段所学的各个知识点都有可能相关。下面就从最简单的初一数学知识有关折叠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折叠矩形的一个角,求角的度数问题。 例1.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 对折,使点D 落在点F 处,若∠CEF=60°,则∠EAF 等于( );∠AED 的大小为 ( ) A. 60° B. 50° C. 40° D. 30° 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折叠的角等于原图形中的角,也就是∠DEA=∠FEA ;再根据平角的度数是180°和条件∠CEF=60°,先求出∠DEA ,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DAE ,最后求出∠EAF 。 解:∵∠CEF=60°,∴∠DEA=21 (180°-60°)=60°. 在Rt △ADE 中,∠DAE=90°-∠DEA=90°-60°=30°. ∵△EAF 由△EAD 翻折而成, ∴∠EAF=∠EAD=30°. 故选D . 例2. 将矩形ABCD 沿折线EF 折叠后点B 恰好落在CD 边上的点H 处,且 ∠CHE=40°,求∠EFB 的度数.

解析:折叠的性质:折叠后得到的角等于原来的角,也就是∠EHF=∠B=90°,∠EFH=∠BFE. 因为∠CHE=40°,所以∠FHC=90°+40°=13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HFB,最后求得∠EFB的度数。 解:根据折叠的性质:∠EHF=∠B=90°,∠EFH=∠BFE ∵∠CHE=40°,∴∠FHC=90°+40°=130° ∵CD∥BA, ∴∠EFH=180-∠FHC=50度 ∴∠BFE=∠EFH=50÷2=25°。 .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6-10的方式折叠后,量得∠AOB'=110°,则∠B'OC=_______. 例3.将长方形ABCD沿着BD折叠,得到△BC/D,使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 A.20° B.30° C.35° D.55° 解析:这道题目是沿矩形对角线折叠一角。解题方法是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先求出∠DBC=90°-35° =55°,∠DBA=∠1=35°。再由折叠性质得∠DBC/=∠DBC=55°,所以∠2=∠DBC/-∠DBA=20° 二.沿矩形内部的一条斜线段折叠,求一个角的度数问题。 常用的方法是:邻补角互补,折叠得到的角等于原来的角,平行线的性质。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四、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2.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直线: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4.射线: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5.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线段有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 端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15

七年级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3) (一)、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角的图形特征。 图形 与线段的联系 表示方法 有无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如图,线段AB 上有两点C 和D ,则图中共有____条线段。 写出其中的一条线段为 ;若直线上有n 个点,则它们共组成 条线段 2、C 为线段AB 的中点,D 在线段CB 上,6=DA ,4=DB ,求CD 的长度。 3、如图,D C B A 、、、是圆周上的四个点,连接其中任意两点可得到一条线段,这 样的线段共可连出__________条。 4、 请你做裁判:过C B A 、、三个点中的两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一条,小林说只有一条,小牛说不是一条 就是三条,你认为他们三人谁的说法对?为什么? 5、 如图,从A 地到B 地有①②③三条路可以走,每条路长分别为n m l 、、(图 中、、表示直角),则第_________条路最短,另两条路的长短关系 为__________________。 6、 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 ___个交点;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__个交点;n 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_个交点。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 、直线是一个平角 C 、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D 、AOB ∠与BOA ∠表示同一个角 8、 对角的表示方法理解错误的是( ) A 、可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角边上的点写在两旁 B 、任何角都可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C 、记角有时可靠近顶点加上弧线注上数字来表示 D 、记角有时可靠近顶点加上弧线注上希腊字母来表示 9、 用1∠、ACB ∠、C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 B 、 C 、 10、下列语句:①线段AB 是点A与B的距离;②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③可以反 向延长角的一边,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没有 B 、1个 C 、2个 D 、3个 11、如图,图中共有________个小于平角的角,其中以A 为顶点的角共有_______ 个。 12、(1)?34.42= 。 、 、、 ⑵215256'''?= 。 13、下课了,小聪和小明在争论着,小聪说:“?25.36和5236'?一样大。”小明说:“?25.36没有5236'?大。”

七年级数学上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见学案 课题4.1.1几何图形(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 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形 一、导入课题 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挑战知识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117页探究前内容。独立完成“探究” (二)合作交流 1.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探究” 2.解答下列各题 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图中的正方体与圆柱,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请画出来。 ⑵画一画: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下列立体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 画。 (1)(2)(3) ⑶如图是由七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这个物体的图是()

A.B.C.D. ⑷如图一个水管接头,下面哪一个是它从左面看的平面图() A B C D ⑸如图是由六块积木搭成,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 请你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5题图 ⑹指出图中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三)展示点评: (四)拓展质疑: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又叫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通常将正视图、俯视图与左视图称作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2.讲评“合作交流”中的问题⑴⑶⑸⑹ (五)达标检测:见学案 (六)总结提高: 1.我学会了 2.我还有什么不懂 三、布置作业:121页4题 课题4.1.1几何图形(3)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和展开图,了解研究立体图形方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提优训练 1 / 3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ABC 的高的交点一定在外部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 cm 和50 cm ,若要钉或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 A .10 cm 的木棒 B .40 cm 的木棒 C .90 cm 的木棒 D .100 cm 的木棒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10 cm B .11 cm C .10 cm 或11 cm D .无法确定 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2∠B 一3∠C B .∠A+∠B=2∠C C .∠A 一∠B=30° D .∠ A= 12∠B=13 ∠C 6.在四边形的4个内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为( ). A .1 B .2 C .3 D .4 7.如图,已知直线AB ∥CD ,∠C =115°,∠A=25°,∠E=( ). A .70° B .80° C .90° D .100° (第7题) (第10题)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9.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A .7 B .6 C .5 D .4 10.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边BC 、AD 、CE 上的中点,且S △ABC =4 cm 2,则S △BEF 的值为( ). A .2 cm 2 B .1 cm 2 C .0.5 cm 2 D .0.25 cm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_________边形. 12.如图,线段DE 由线段AB 平移而得,AB=4,EC=7-CD ,则△DCE 的周长为______cm . 13.如图,直线a ∥b ,c ∥d ,∠1=115°,则∠2=________,∠3=__________. 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为_____. 15.根据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已知角的度数,求出其中∠α的度数: (1) ∠α=_________°;(2) ∠α=_________°;(3) ∠α=_________°. 16.教材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时,都是将多边形转化为________去探索的.从n(n>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画出______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_____个三角形,分成的三角形内角的总和与多边形的内角和___________. 17.如图,AB ∥CD ,∠B=26°,∠D=39°,求∠BED 的度数. 解:过点E 作EF ∥AB , ∠1=∠B=26°. ( ) ∵ AB ∥CD(已知),EF ∥AB(所作), ∴ EF ∥CD .( ) ∴ ∠2=∠D=39°. ∴ ∠BED=∠1+∠2=65°. 18.中国象棋中的马颇有骑士风度,自古有“马踏八方”之说,如图(1),按中国象棋中“马”的行棋规则,图中的马下一步有A 、B 、C 、D 、E 、F 、G 、H 八种不同选择,它的走法就象一步从“日”字形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不能多也不能少. 要将图(2)中的马走到指定的位置P 处,即从(四,6)走到(六,4),现提供一种走法: (四,6)→(六,5) →(四,4) →(五,2) →(六,4) (1)下面是提供的另一走法,请你填上其中所缺的一步: (四,6) →(五,8) →(七,7) →__________→(六,4) (2)请你再给出另一种走法(只要与前面的两种走法不完全相同即可,步数不限),你的走法是:

初一数学平面图形

初一数学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②已知两点的线段有无数条; ③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④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A.1 B.2 C.3 D.4 2.经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画…………………( ) A.1条 B.2条 C.无数条 D.无法画 3.如图中只有( )个角(指少于平角的角)……………………( ) A.4 B.5 C.6 3题图 4题图 4.下列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有……………………………………( ) A.3组 B.4组 C.5组 D.7组 5.要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钉( )个钉子 A.1 B.2 C.3 D.4 6.点C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点D 为BC 中点,若AD =5cm 则AC+AB=( ) A.8cm B.10cm C.12cm D.不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如果直线a ∥b,a ∥c,b ∥c 。 A.1 B.2 C.3 D.4 8.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两直线不平行,一定相交;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 B D C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说课稿

4.1.1 几何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课时《几何图形》。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小学认识的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图形入手,引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从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我认为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教育。因此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所教学生的现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

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和简单的立体图形。 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初中农村学生数学基础差、能力低,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所以我在讲七年级的几何图形时,会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多让学生发言,慢慢的引导他们,让他们觉得原来数学也不是那么难学,它和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近,多鼓励“数困生”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学会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学好数学。 三、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发现法。本节的知识主要是认识图形,因此应该让学生观察尽量多的与简单图形有关的生活实物图,使学生在观察生动、形象图片的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法:总结归纳法。通过观察生活实物图片,结合以前学段学习过的图形知识,对实物中总结出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归纳分类,加深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理解。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初一)

平面图形的认识(练习二) 提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2.已知一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 ( ) A.4 B.5 C.9 D.13 3.在如下图的△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 ) 4.如图,∠ADE和∠CED是 ( )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可为补角 第4题第5题 5.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1=∠2,则AD∥BC B.若∠1=∠2.则AB∥CD C.若∠A=∠3,则 AD∥BC D.若∠3+∠ADC=180°,则AB∥CD 6.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a∥b的是 ( ) A.∠2=∠3 B.∠1=∠3 C.∠4+∠5=180° D.∠2=∠4 第6题第7题第10题7.如图,点E在AC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 A.∠3=∠4 B.∠1=∠2 C.∠D=∠DCE D.∠D+∠ACD=180°

8.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若第一次拐角∠A=120°,第二次拐角∠B=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在△ABC中,∠A:∠B=2:1,∠C=60°,则∠A=_________. 10.如图,直线a与直线c的夹角是∠α,直线b与直线c的夹角是∠β,把直线a“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α与∠β满足______时,直线a∥b,理由是_______. 第10题第11题 11.如图,∠1=120°,∠2=60°,∠3=100°,则当∠4=_________时,AB∥EF. 12.如图,AB∥CD,CE平分∠ACD,∠A=110°,则∠ECD=__________. 第12题第13题 13.因修筑公路需要在某处开凿一条隧道,为了加快进度,决定在如图所示的A、B两处同时开工.如果在A地测得隧道方向为北偏东62°,那么在B地应按_______方向施工,就能保证隧道准确接通.14.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R平行于α,则角θ等于_________度. 第14题第15题 15.如图,已知∠ABE=142°,∠C=72°,则∠A=________,∠ABC=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6.(10分)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度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第七章_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自我评价测试卷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自我评价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 15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 A .1∠和2∠ B .1∠和3∠ C .1∠和4∠ D .2∠和3∠ 2. 如图所示,两条直线AB 、CD 被第三条直线EF 所截,∠1=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4=75°,则AB ∥CD B. 若∠4=105°,则AB ∥CD C. 若∠2=75°,则AB ∥CD D. 若∠2=155°,则AB ∥CD 3. 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4. 对于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平行,但不一定相等;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有可能所有对应点的连线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5. 如图所示,如果AB ∥CD ,则∠1、∠2、∠3之间的关系为( ) A.∠1+∠2+∠3=360° B.∠1-∠2+∠3=180° C. ∠1+∠2-∠3-180° D.∠1+∠2-∠3=180° 6.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 (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7.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①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1 cm 、2 cm 、3 cm B.1 cm 、4 cm 、2 cm C.2 cm 、3 cm 、4 cm D.6 cm 、2 cm 、3 cm 9.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此一点定在( ) A. 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D. 不能确定 10. 如图,A D ⊥BC, A D ⊥BC, GC ⊥BC, CF ⊥AB,D,C,F 是垂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 B. △A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 D. △GBC 中,GC 是BC 边上的高 D. △GBC 中,CF 是BG 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如图,能与∠1构成同位角的角有____________个 12.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若第一次拐角是150°, 则第二次拐角为________. 5 4 3 F E D C B A 2 1 3 2 1 D C B A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知识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知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30分,第Ⅱ卷90分,共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65°,则∠A的补角等于( ) A.125°B.105°C.115°D.95° 2.如图1①所示,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MN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图②中的( ) 图1 3.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 ①用两个钉子就把毛巾架固定在墙上; ②有人向你打招呼,你笔直向他走过去; ③教室的门要用两扇合页才能自由开关; 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其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有(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如图2,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则OB的方向角是( ) A.北偏西30°B.北偏西60° C.东偏北30°D.东偏北60°

图2 5.如图3,∠BAC=90°,AD⊥BC于点D,点C到AD的距离是下列哪条线段的长度( ) 图3 A.AC B.BC C.CD D.AD 6.有三个不同的点A,B,C,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出直线的条数是( ) A.1 B.3 C.1或3 D.无法确定 7.如图4,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 cm,DB=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 ) A.3 cm B.6 cm C.11 cm D.14 cm 图4 8.如图5,∠ACB=90°,CD⊥AB,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图5 A.2对B.3对

C.4对D.5对 9.如图6,直线AB,CD交于点O,OE⊥AB,OF平分∠DOB,∠EOF=70°,则∠AOC的度数是( ) A.20°B.30°C.40°D.50° 图6 10.如图7,线段AB被分成2 ∶ 3 ∶ 3的三部分,其中线段AP的长为4,则线段AB的长为( ) 图7 A.15 B.16 C.17 D.18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汽车在行驶时车轮的旋转看起来像个圆面,这说明________;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一个球,这说明________. 12.填空: (1)48°39′+67°31′=________;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单元测试卷(C)及答案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测试卷C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如图,由六个大小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了六边形,其中可以由 △OBC 平移得到的是 ( ) A .△OCD B .△OAB C .△OAF D .△OEF 2.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角度可能是 ( ) A .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B .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C .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 D .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21∠=∠时,一定有a // b B .当a // b 时,一定有21∠=∠ C .当a // b 时,一定有 18021=∠+∠ D .当a // b 时,一定有 9021=∠+∠ 第3题 第4题 4.如图,若AE 是△ABC 边上的高,∠E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D ,∠ACB=40°,则∠DAE 等于 ( ) A .50° B .40° C .35° D .25° 5.如图所示,AB ∥CD ,CD ∥EF 且∠1=30°,∠2=70°,则 ∠BCE 等于 ( ) A .40° B .100° C .140° D .130° 6.将下图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①、②、③中的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如果三角形有一条高与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8.小明同学在计算某n 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少输入一个内角,得到和为2005°.则n 等于 ( ) A .11 B .12 C .13 D .14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9.如图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交点分别为M 、N 的同位角是 ____________.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10.如图,直线l 1∥l 2,AB ⊥l 1,垂足为O ,BC 与l 2相交于点E ,若∠1=43°,则∠2=____________°. 11.在△ABC 中,若∠A= 12∠B=1 3 ∠C ,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 1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ED ′的延长线与BC 交于点G .若∠EFG=55°,则∠1=__________. 1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7,周长为奇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14.假若将n(n ≥3)边形切去一角,则切去后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与n 边形的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8题每题7分,19~21题每题8分,共52分)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二课 教学设计意 图综述 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的简单组合 的三种视图.;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 相互转化,从而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 功经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自信心;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 图形世界的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 目标及重难 点 重点: 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 难点: 1.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立体图形及其它们组合的三种视图.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 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请欣赏漫画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 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中蕴含的数 学道理吗? 2.新课学习 (1)不同角度看直棱柱、圆柱、圆锥、球 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右面,上面等各个角度观察: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 三棱镜,六角扳手,易拉罐,排球,圆锥,由浅入深,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直棱柱、圆柱、 圆锥、球等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是在体会曲面的透视图,让学生交流、体 验,集体作出小结.(可以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 (2)猜一猜,看一看 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个物体都是圆?(猜一物体) Ⅱ.什么物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正方形?若是长方形呢?(各猜一物体)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单元检测试题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平移是移动的和所决定的,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且 2.如图,∠1和∠2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2和∠3是直线 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的角。 3、如图,(1)∵∠1=∠2,∴∥(); (2)∵BE∥FD,∴=∠3( ); (3)∵AD∥BC,∴∠BCD+∠ADC=180°(); (4)∵∠ADC+∠BA D=180°,∴∥()。4、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件,工人师傅告诉他:AB∥CD,∠A=40°,∠1=70°,小明马上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得出了∠C的度数,聪明的你一定知道∠C= 5、在ΔABC中,∠A-∠B=20°,∠B-∠C=20°,那么∠A= ,∠C= 6、等腰ΔABC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8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7、ΔABC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3:4,则与它对应的三个内角之比是 8、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与A点,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 9、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其相应外角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0、若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比是1:2:3:4.则它的最大内角是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同位角相等 B.内错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2、以下是各组数据为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13,10 B.5,2,7 C.3,3,8 D.2,9,7 13、如图,画ΔAB C的边BC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的是() A.∠1=∠3 B.∠2=∠3 C.∠4=∠5 D.∠2+∠4=180° 15、下列说法中,其中错误的() ①Δ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②Δ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 段一定平行;③ΔABC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不变;④ΔABC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 A.① B.② C.③ D.④ 16、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的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都不对 A 第8题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