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课文内容以及总--分的构段方式。

2、通过复习,进行适度拓展,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铃()线()燃()烧()

岭()钱()然()绕()

二、复习叠词。

银灰

蓝晶晶

一团团

火红火红

层层叠叠

三、复习比喻句。

1、这三篇课文里都用上了许多比喻句,请你读读课文,把这些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给你什么感觉?

2、学生准备。

3、交流。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1)第五课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话。

(2)第五课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3)第六课第二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4)第六课第三自然段第三句话。

(5)第六课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话。

(6)第七课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3、你能选用其中一个比喻词来说句话吗?

四、复习拟人句。

1、在《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里,作者有时把物当成人来写,这叫拟人句。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2、学生准备,交流: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这样写给你什么感觉?

4、你能说些这样的句子吗?

五、复习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单元有哪些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描写什么的?(写景)

2、你最喜欢哪篇课文所描绘的美丽景色?请你打开书,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准备。

4、指名背诵。相机出示填空:

(1)《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以及北大荒秋天的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2)《拉萨的天空》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六、复习《练习2》

1、背诵描写民族建筑及山水风光的成语,并选择成语说话。

2、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通过查字典知道漾字有两种解释,是哪两种?(生言:水面轻微动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

(2)大家细细读一读,想想这句话里的漾是什么意思?

(3)方法小结:一个字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3、查字典,并根据上下文确定加点字的意思。

(1)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2)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七、复习习作。

1、还记得怎样写好自画像吗?

板书:写出特点按序介绍

2、怎样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要抓住什么来写?

板书:年龄身材外貌表情性格爱好

3、练习说话:以一个你最喜欢的老师为例说说你准备怎么写。

八、作业:

1、默写本单元词语及练习中的成语。

2、背诵本单元课文。

3、完成练习卷。

第二单元复习题班级()姓名()

一、比一比,再组词。

铃()线()燃()烧()

岭()钱()然()绕()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锦(jǐnjǐng)缎沉甸甸(dindiān)山峦(runlun)苏堤(tdī)河畔(bnpn)转(zhunzhuǎn)眼间三、写出近义词。

五彩斑斓()如同()顿时()赞美()

硕大()格外()湛蓝()纯净()

四、填上合适的词。

(1)量词。

一()流云一()橘黄一()锦缎一()波纹

一()明珠一()图画一()银镜一()绸带

一()小岛一()宫殿一()火焰一()白鸥

(2)照样子填空:

例:(湛蓝的)天空

()锦缎()小河()原野()高粱

()银镜()琴声()宫殿()山峦()湖面()绸带()流云()天空五、照样子写词语。

银灰:、、。

沉甸甸:、、。

黑红黑红:、、。

层层叠叠:、、。

六、造句。

(1)犹如--。

(2)仿佛--。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 的部分. 3、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

【新教材】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3.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5.给下列字注音。 屠()苏() 欲()魂() 牧()异()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符: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诵读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Unit 2 teaching plan of unit 2 编订:JinTai College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 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 辑修改及打印。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 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 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 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6课时。 5 、翠鸟 教学目标: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 《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景象,并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纸的发明》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要求在指导学生认识新字词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理解生字新词,掌握词语意思,并试着在习作中具体运用。 2.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泛读课文。 2.掌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专题选取了四篇课文,《曹冲称象》中的主人公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们学习;《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学生能在课文中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课文《一封信》和《妈妈睡了》,通过讲述与爸爸妈妈的故事,更能感受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学习到曹冲的很多优秀品质。本单元中其他课文所讲述的故事,都体现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通过学习课文,更能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2个,规范书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难点: 巩固识字、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老师: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微机 学生;搜集身边的小故事。 学习时间: 12课时

本单元每课设置2课时,共12课时 4.《曹冲称象》2课时 5.《玲玲的画》2课时 6.《一封信》2课时 7.《妈妈睡了》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 4 曹冲称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课标表述】 1.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意思,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较为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区分“称”和“秤”的字形、字音和字意。会写“船、然”等10个字,把“四点底”写规范、匀称。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4.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设计者、执教者: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欧阳翠宜 教材分析: 习作主题为“说说我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教学中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紧密结合。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要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使学生能主动动笔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3、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教学准备:课件,稿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点拨写法。 1、互动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展示自我,点拨写法。 (1)展示几位学生描写自己外貌的作品,猜作者。 (2)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点拨描写外貌的方法)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围绕选材,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有关爱好方面的动态图片。 (2)师生交流:你们平常最爱做什么?为什么?你平常都是怎样去做的? 2、欣赏片段,领悟写法。 (1)出示描写爱好的片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小作者到底怎样爱唱歌?

(2)小结写法并板书:中心句+具体事例 3、我是小作家:用一段话写写自己的爱好。(出示好词句) 4、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写好的习作) 三、回顾题目,明确要求 四、指导成篇,总结写法。 1、温馨小提示 题目 第一部分:重点写外貌特点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写爱好(性格、优缺点)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 2、儿歌作尾,总结写法。 自我介绍并不难, 姓名年龄女或男, 长相性格不要繁, 画龙点睛谈一谈, 兴趣爱好盘一盘, 择其一二可深谈, 一篇美文就写完。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这篇习作,写完后可以读给身边熟悉你的人听一听,再根据他们的建议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介绍我自己 外貌特点爱好特点(性格、优缺点) 中心句+ 具体事例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全单元教案设计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本单元以“寓言”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宋人因偶然获得一只野兔,而心存侥幸,从此放弃劳动,期望再捡到野兔,最后却一无所获,还被大家取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指望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写了国王的橱柜里两个罐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长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鹿角和鹿腿》讲的是在丛林里,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正确看待事物,还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池子与河流》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及它们的最终结局,告诉我们:人应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作贡献,还告诉我们如果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将是毁灭。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引导学生对班干部轮流制发表自己的见解。习作以“看图画,写一写”为主题,意在锻炼学生根据图片组织语言,把画面内容写清楚的能力。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文言文读通顺,背诵课文《守株待兔》。

3.读寓言故事,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就寓言故事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5.看图作文,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6.知道通知的格式,学会写通知。 7.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8.有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能完整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寓言故事书。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3.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难点 1.感受寓言中的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明白其中的道理。 2.能就寓言故事中的说法或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3.看图作文,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4.知道通知的格式,学会写通知。 《守株待兔》1课时 《陶罐和铁罐》2课时 《鹿角和鹿腿》2课时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分别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的道理。练习3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和“说说写写”五个部分。 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第一首是儿童叙事诗,第二首是散文诗。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意向优美,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文蕴含的感情。《有趣的发现》是讲科学家的故事,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达尔文或其它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情感。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会写27个字,会认9个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诗歌的特点,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科学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过称与方法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反复诵读,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尊敬老师的美好

意愿。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课文7课时,练习3课时,共10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送蝈蝈”的叙事线和“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陶冶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意思。 2、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怀。 教法与学法:引导点拨法,读、议结合法,想象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9课时) 课时目标

部编版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18---2019第一学期正安一小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三年级 主备:叶昌慧 副备: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难点: 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单元课时分配: 《去年的树》-----------------------------------------2--3课时 课时-----------------------------------1--2《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2--3课时 《一块奶酪》-----------------------------------------1--2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2--3课时 《语文园地》-----------------------------------------2--3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都是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词语,另一个是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书写提示”中要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画顺序,按照“横平竖直”的方法书写汉字。如“排”的写法,提示学生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4.“日积月累”用读、写、默写等方法掌握描写秋天的一些词语。 学前准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查字典,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我请教它的时候很多,它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忐忑”这个词语,我就是通过查字典明白它的意思的。 生2:我时常运用组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生3:刚才的同学说得都不错,我有时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词语或句子。 生4: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可以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近义词是“好看、漂亮”等。这就是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效果也不错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板块,然后根据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放开去说,学生平时也有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是不善于总结归纳,老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激励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寓言为专题,选编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还有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从不同的故事中讲述不同的道理。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另外还有“快乐读书吧”,指导学生阅读著名的寓言故事。教学本组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 《守株待兔》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有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陶罐和铁罐》 本文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铁罐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 本文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之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 《池子与河流》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池子因贪图安闲而干枯,河流因奔流不息而长流不断,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彩,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学会31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编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2.通过课本剧和小练笔的形式,深入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内容简说 神州谣 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的故 事 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 中国美食 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wéi]1.做,行,做事 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wèi]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备课 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快乐读书吧等四部分组成,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标及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一封信》《妈妈睡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8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在课内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部编三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三上语文第三单元 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