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电离效应。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除了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和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和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出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的高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骨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与存在于人体的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与检查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高密度对比剂:钡剂和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面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用X线束围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的检查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定将选定层面分成一定数目、体积相同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各体素的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面组织衰减系数的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

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的对比度的差别的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质时,图像的值则是这些物质的值的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是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和窗位。

窗宽:是图像上显示的值范围。窗宽越大显示的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是窗的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与发生的病变,应以该组织的值为窗位。

值:定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的吸收率的标量,单位是。水的值为0,骨皮质的值为+1000,空气的值为-1000。

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

图像的特点:

①反应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②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标准。

③是断层图像,常用的是横断位或称轴位。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的物理性质:①指向性,②反射、折射与散射,③衰减与吸收,④多普勒效应与人体组织声学特征。

超声产生反射的条件:两个介质的声阻抗差>0.1%。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接受体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与声源发射的频率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频率的改变成为频移。此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超声设备:换能器、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组成。

“近红远蓝”: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以红色为代表,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以蓝色代表,湍流方向复杂多变,以绿色代表。速度快者彩色鲜亮,慢者则暗淡。

B超:二维即B型超声图像,移动探头可获得任意方向的超声图像。依据声阻抗差的大小以明暗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形状、轮廓和大小以与某结构的声学性质。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流方向、速度与血流性质。

囊肿的超声特点:①清楚包膜,②中无回声,③后方回声增强。

结石的超声特点:①强回声光轮,②后方声影,③随体位移动。

超声检查的分类:二维超声检查、频谱型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检查。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与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替代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骨折的对位和对线的关系:骨折断端的内外、前后和上下移位称为对位不良,而对角移位则称为对线不良。

常见部位的骨折:

①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应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②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

③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

骨折的并发症:①骨折延迟愈合,②骨折畸形愈合,③外伤后骨质疏松,④骨关节感染,⑤骨缺血性坏死,⑥关节强直,⑦关节退行性变,⑧骨化性肌炎。

化脓性骨髓炎:常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细菌进入的途径:①血行感染,②附近软组织或关节感染的直接蔓延,③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可见软组织改变: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骨质破坏区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骨皮质也发生破坏。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表现:

①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

②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

③死骨。

骺软骨对化脓性感染的作用:骺软骨对化脓性感染有一定阻碍,故儿童化脓性骨髓炎不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而成人易得。

骨结核:是以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的慢性病。

骨结核的X线表现:

①长骨结核:临近无明显骨质增生表现。骨膜新生骨少见。可见碎屑状死骨,称为“泥沙状”。易破坏骺而侵入关节。干骺端结核很少向骨干发展。

②脊椎结核:病变好累与相邻的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化脓性骨髓炎与骨结核的鉴别:

①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发热和明显的中毒症状;病灶常蔓延发展,广泛地侵犯骨髓和骨皮质,甚至涉与整个骨干;有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和死骨。

②骨结核发病缓慢;发病部位为血管丰富的骨松质内,如椎体、骺和干骺端;以骨破坏为主,少或无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可有脓肿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和滑膜型关节结核的鉴别:

①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起病,多累积一个关节,症状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关节间隙改变,骨端破坏先见于关节的承重面,破坏区比较广泛,晚期表现关节骨性强直。

②滑膜型关节结核:多为单关节发病。病程进展缓慢,骨质破坏一般先见于关节面边缘,以后才累与承重部分。关节软骨破坏较晚,以致关节间隙变窄出现较晚,程度较轻。邻近的骨骼与肌肉多有明显疏松和萎缩。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肺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肺门: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与肺静脉构成。上下部交接点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

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主要是肺动脉分支。

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一个肺或者一个肺叶的肺气肿表现为肺纹理系数,隔移向健侧,病侧横膈下降。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肺纹理系数,肋间隙增宽。

阻塞性肺不张的X线表现:肺野均匀致密,肋间隙变窄,纵膈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相邻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

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

肺实变的X线表现: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象或空气支气管征。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的。分厚壁空洞与薄壁空洞。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

空腔:与空洞不同,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与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

结节:直径≤2。

肿块:直径>2。

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X线区别:肺良性肿瘤多有包膜,呈边缘光滑锐利的球形肿块。肺恶性肿瘤边缘不锐利。

B线:常见的间隔线。表现为两下肺野近肋隔角处的外带,有数条垂直于胸膜的线状影,长约2,宽为1~2,多见于肺静脉高压、肺间质水肿。

钙化的X线表现:密度很高、边缘清楚锐利。是肺部病变中密度最高的。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1.游离性胸腔积液:外高内低的弧形凹面。当其上缘在第4肋前端以下

时,为少量积液。中量积液的上缘在第4肋前端平面以上,第2肋前端

平面以下。大量积液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仅见肺尖部透明。

2.局限性胸腔积液:①包裹性积液:脏、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

胸膜腔的某一部分,多见于胸下部侧后壁。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②叶间积液:为局限于水平裂或斜裂内的积液,可由心衰、结核或少数肿瘤转移引起。③肺底积液:为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肺下缘呈圆顶形,易误诊为横膈升高。

气胸: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内为气胸。

液气胸:胸膜前内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称为液气胸。外伤、手术后与胸腔穿刺后军可产生液气胸。

气胸的X线表现:气胸区无肺纹理。

局限胸膜肥厚、粘连的X线表现:肋隔角变浅、变平、膈运动轻度受限。支气管扩张的表现:

①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时常表现为“轨道征”;当支气管和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有壁的圆型透亮影,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形成“戒指征”。

②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表现为支气管管腔呈粗细不均的增宽,壁不规则,可呈念珠状。

③囊状型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远端呈囊状膨大,成簇的囊状扩张形成葡萄串状阴影,合并感染时囊内可出现液平。

④当黏液栓充填扩张的支气管管腔时,表现为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影,类似“指装征”改变。

⑤合并感染时扩张支气管周围有斑片状渗出影、纤维条索影等表现。

大叶性肺炎:青壮年常见。

小叶性肺炎:幼儿、老年和极度衰弱的患者或为手术后并发症。两肺中下肺野好发。

间质性肺炎:两中下肺野的内、中带好发。

肺脓肿的感染:多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感染途径分为:①吸入性,②血缘性,③邻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

肺脓肿的X线表现:较早时表现为肺内团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

肺结核的感染: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

肺结核的基本病理:渗出、增殖和变质。

中国结核病的分类与X线表现:

①原发性肺结核:胸内或纵膈内淋巴结结核。

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三均匀”,即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

③继发型肺结核:是成年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见于两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卫星灶”,即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

④结核性胸膜炎: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表现。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上皮与腺体的恶性肿瘤,简称肺癌。可分为:①中央型,②周围型,③弥漫型。

中央型肺癌的表现:

①早期中央型肺癌: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腔内结节等改变。

②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腔内或壁外肿块,管腔不规则和管腔呈鼠尾状狭窄或杯口状截断。

周围型肺癌的表现:

①早期周围型肺癌:周围性肺小腺癌有事表现为结节或含有不同比例的成分。值常为负数。

③中晚期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时,肿块常呈一过性较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与大血管和周围血管。

心后食管前间隙:由心后缘下段,食管、横膈共同构成的三角形。是观察左室有无改变的重要区域。

胸部后前位心脏整体形态异常的分型:

①二尖瓣型:肺动脉段丰满或突出。

②主动脉型:肺动脉段内凹。

③普大型:心脏向两侧均匀增大。

肺动脉异常的分类:①肺充血,②肺动脉高压,③肺少血。

肺静脉高压的主要征象为:①肺淤血。②间质性肺水肿:出现间隔线,B线最常见。③肺泡性肺水肿。

肺充血:肺动脉血增多,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分支呈比例地增粗且向外周伸展,边缘清晰锐利,肺野透明度正常。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常见于肿瘤。

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

食管癌的分类:

①浸润型:环状狭窄。

②增生性:充盈缺损。

③溃疡性:局限性大溃疡。

食管癌的鉴别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是与食管癌的重要鉴别点。

食管癌X线影像学改变:

①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表现杂乱不规则的影像。

②管腔狭窄,在典型浸润型癌,肿瘤表现为环状狭窄,狭窄范围一般局限,边缘较整齐,与正常区分界清楚;钡餐通过受阻,其上方食管扩张。管腔狭窄也可见于各型食管癌的进展期,范围常较大,轮廓不规则,不对称,管壁僵硬。

③腔内充盈缺损,癌瘤向腔内突出,造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是增生型癌的主要表现。

④不规则的龛影,早期为浅小龛影。典型溃疡型癌,可见一个较大、轮廓不规则的长形龛影,其长径与食管的纵轴一致,周围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⑤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向食管内或食管外生长的肿瘤可形成纵膈内肿块影。

胃溃疡X线影像学改变:

1、直接征象是龛影,多见于小弯。龛影口部常有一圈黏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这种黏膜水肿透明带是良性溃疡的特征,依其范围而有不同的表现:①黏膜线,②项圈征,③狭颈征。

2、间接征象:①功能性改变包括痉挛性改变,分泌增加,胃蠕动增强或减弱。②胃的变形和狭窄。

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影像学改变:

1、直接征象:多发生在球部,龛影轴位像上近似火山口,表现为类圆形或米粒状密度增高影,其边缘大都光滑整齐,周围常有一圈透明带,或有放射状黏膜纠集。可以是单个或多个。许多球部溃疡不易出现龛影,但如有恒久的球部变形,也能做出溃疡的诊断。

2、间接征象:①激惹征,②幽门痉挛,开放延迟;③分泌增多和张力蠕动方面的改变;④球部有固定压痛。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X线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恶性溃疡

龛影形状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龛影位置突出于胃轮廓外位于胃轮廓之内

龛影周围和口部黏膜水肿的表现如黏膜线、项圈征、

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

达龛口有不规则环堤、可见指压痕、裂隙

征,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胃癌的分类:

①蕈伞型(息肉型、肿块型、增生型)

②浸润型(硬癌)

③溃疡型

肠结核的X线表现:

①溃疡型肠结核:X线表现为患病肠管的痉挛收缩,黏膜皱襞紊乱。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因此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者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之为“跳跃”征,是溃疡性肠结核较为经典的表现。

②增殖型肠结核:X线主要表现为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狭窄、缩短和僵直。黏膜皱襞紊乱、小时,常见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损。回盲瓣常受侵犯,表现为增生肥厚,使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

结肠癌:好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分三型:①增生型,②浸润型,③溃疡型。

正常肺实质的超声表现:均匀一致的弥漫细小点状中度回声。脾、肾实质、子宫肌层等也是如此。

“环中环征”:肝脓肿脓腔的无回声、脓肿壁的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

“彗星尾征”:肝脓肿脓肿内如出现气体,则在气体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境界清楚,边缘可见裂开征,肿瘤多表现强回声。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平扫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值约为30。对比增强多期扫描:动脉期,可见肿瘤边缘出现斑状或结节状增强灶,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门静脉期,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可使整个肿瘤增强,由原来平扫低密度的肿块变成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并持续10或更长。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为“早出晚归”。

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的诊断标准:①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②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并不断向中央扩展;③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90%海绵状血管瘤可以确诊。同时发现的“灯泡征”;超声的肿瘤边缘征、血管进入或血管贯通征,则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鉴别诊断:与多血供的肝细胞癌或肝转移癌鉴别。它们也出现早期明显对比增强,但持续时间短,多数在门静脉期出现明显消退,接近平扫密度。检查对鉴别诊断帮助很大。

肝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①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团块。

②均匀或不均匀的弱回声、强回声或混杂回声。

③周围血管受压,出现血管受压征。

肝细胞癌的表现:平扫常见肝硬化表现。对比增强多期扫描:动脉期,主要由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实质尚未出现对比增强,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密度开始升高,而肿瘤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

降,而在明显强化肝实质的对比下,又表现为低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呈“快进快出”征象。

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肝内肿块,肿块边缘出现假包膜征,对比增强肿块表现“快进快出”征象,肿块表现T1低或等信号、T2为稍高信号。还可发现门、腔静脉癌栓,肝门或上腹部淋巴结增大,肝外器官转移灶等。超声和对肝癌大都能做出诊断,包括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与肝内外转移等。对小肝癌的鉴别诊断要优于和超声。

鉴别诊断:表现不典型的肝癌需与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炎性假瘤、肝转移瘤、肝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等鉴别。

肝囊肿的超声表现:

①圆形或类圆形的均匀无回声暗区。

②囊壁清晰,厚度约1。

③侧壁回声失落,囊肿后方显示回声增强。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典型者肝脏萎缩,边缘角变钝,回声弥漫性增高呈粗颗粒样,并可见肝内门静脉变细、僵直、纡曲并显示模糊,门静脉末梢甚至不能显示,提示肝脏纤维化,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胆结石的超声表现:

①胆囊或胆管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并后方出现无回声暗带即声影。

②改变体位扫差,胆囊内者强回声团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

③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可增大,慢性胆囊炎胆囊多缩小,胆囊壁增厚、钙化,边缘毛糙,回声增强。

胆囊癌的超声表现:低回声或不均质的实性肿块,同胆囊壁回声相同。

胰腺正常的超声表现:最多为蝌蚪,其次为哑铃型与腊肠型。胰腺内部呈均匀细小光点回声,多数回声稍强于肝。

胰腺正常的表现:正常胰头、体、尾与胰腺长轴垂直的径线可达3、2.5和2。

胰腺炎的表现:

①急性胰腺炎的典型表现是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密度稍减低,胰腺周围常有炎性渗出,导致胰腺边缘不清,临近肾前筋膜增厚,此征象尽管非胰腺炎所特有,但却是胰腺炎的重要标志。

②慢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是胰腺走行区有钙化灶与结石形成,常呈斑点状致密影,沿胰管分布。

胰腺癌:胰腺导管细胞癌,简称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胰腺恶性肿瘤的95%。约6070%发生于胰腺头部,其次为体、尾部。胰腺癌的表现:胰管、胆管扩张可形成“双管征”。

胰腺癌的表现:T1上肿瘤信号一般稍低或等于正常胰腺和肝,坏死区信号更低,T2坏死区显示为更高信号。

尿路造影扫描的时间:快速注入对比剂后30~60s、2和注药5~10后。肾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向下腹和会阴部的放射性疼痛与血尿。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在T1和T2上均呈混杂信号肿块。

膀胱的检查前准备:检查前2~3小时粉刺口服稀释阳性对比剂。

肾上腺皮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①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②原发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肌无力、低血钾和血、尿醛固酮增高。

脑膜瘤的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常见斑点状钙化灶。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硬膜外血肿的表现: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硬膜下和硬膜外出血的鉴别:主要从形态上来区分。硬膜下出血呈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跨颅缝。硬膜外出血呈梭形高密度影。不跨颅缝。

眼环:眼球壁呈环形等密度影,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组成,称眼环。炎性假瘤:非感染性炎症,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表现为:①隔前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②肌炎型: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腹肌和肌腱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③巩膜周围炎型:眼环增厚;④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⑤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多以广基连于一侧眶壁,随诊观察病变变化明显;⑥弥漫型:患侧眶内弥漫软组织影,可累计眶隔前软组织、肌锥内外间隙、眼外肌、泪腺以与视神经等,眼外肌与病

变无明确分界,视神经可比病变包绕,增强后病变强化呈高密度而视神经不强化呈低密度;⑦泪腺炎型:泪腺增大,一般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病理特征为瘤细胞呈菊花团状,瘤组织钙化。早期症状为“猫眼”,即瞳孔区黄光反射,表现为“白瞳症”。

视神经胶质瘤:儿童多见,95%患者以视力减退就诊。表现为视神经条状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整。

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良性肿瘤。

2020最新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排名 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 该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等。 具备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面 1、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前景 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小伙伴们说起找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进入医院,就业范围较小。实际上如果小伙伴们结合自身的其他特长和兴趣,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就业方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狭窄。 小伙伴们可以在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制药公司、保健机构、体检中心、投资和医疗科技企业、医疗设备公司、网站、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等编辑出版机构等单位,从事临床影像技术、功能检查、医疗器械营销、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以及医学出版物编辑等工作。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得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X线成像得基本原理:除了 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与厚度得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与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得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得X线量岀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得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得髙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竹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得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得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得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泄量得在密度上髙于或低于它得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査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髙密度对比剂:狈剂与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而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CT成像得基本原理:CE就是用X线束用绕人体具有一左厚度得检査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而得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 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泄将选立层面分成一左数目、体积相同得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冬体素得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而组织衰减系数得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得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英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得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得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就是指在髙对比度得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得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得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得对比度得差别得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而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得物质时,图像得CT值则就是这些物质得CT值得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得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就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得正常组织或病变得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与窗位。 窗宽:就是CT图像上显示得CT值范国。窗宽越大显示得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就是窗得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及发生得病变,应以该组织得CT值为窗位。 CT值:泄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得吸收率得标量,单位就是HU。水得CT值为OHU,沂皮质得 CT值为+1000HU,空气得CT值为-lOOOHUo CT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与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査部位进行扫描。 ②汁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得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将汁算机处理、重建得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CT图像:就是由一左数目、不同灰度得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得灰阶图像。 CT I勾俚得特占? ①反应囁古与组织对X线得吸收程度。 ②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得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得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得程度,具有一个量得标准。 ③就是断层图像,常用得就是横断位或称轴位。 超声:就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得声波。 超声成像得基本原理:超声得物理性质:①指向性,②反射、折射与散射,③衰减与吸收,④多普勒效应及人体组织声学特征。

医学影像学题库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医学影像学包括、、、和等项内容。 2、X线具有穿透性、、和、和电离效应等特性,它们分别 是、、和基础。 X线穿透性 受、和的影响。 3、在阅片时, 应分析病变的要点是、、 、、、和等。 4、人体组织器官有不同的和差,使透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不均匀。 5、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对比。引入的这种物质称引入这种物质的方法称。 6、X线图像特点包括、、和等。 7、数字X线成像包括、和。 8、水的CT值为 HU,骨皮质的CT值约为 HU,空气的CT值约为 HU 9、在T1加权像上水和大部病变(如肿瘤.炎症.变性.坏死.液化.水肿)为即长T1信号。T1加权像上的即短T1信号通常为脂肪和亚急性血肿。在T2加权像上,水和大部分病变呈高信号即信号。

二、名词解释 人工对比自然对比 CT MRI PACS 介入放射学 CR DDR CT值 T1 T2 MRA T1WI T2WI

三、选择题(可单选或多选) 1、摄胸部平片显示心肺等结构属于()。 A、人工对比 B、天然对比 C、造影检查 D、特殊检查 2、最适合心血管造影的造影剂()。 A、硫酸钡 B、泛影葡胺 C、欧乃派克 D、碘化油 3、X线图像显示的不同灰度与X线透过的物质密度的关系是()。 A、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B、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C、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D、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4、CT值为负值可能为() A、脂肪 B、气体 C、肌肉组织 D、血液 5、数字X线成像特点是() A、数字化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高,对比好。 B、曝光宽容度大: C、X线剂量低: D、多种后处理功能:调整窗位窗宽、图像放大等。 6、骨皮质在MRI图像上的表现正确的是() A、长T2信号 B、长T1信号 C、短T2信号 D、短T1信号 7、MRI在哪些方面优于CT() A、脑垂体病变 B、脊髓病变 C、肺内病变 D、关节积液 8、有关磁共振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A、磁共振信号高低与密度无关。 B、无骨伪影干扰 C、体内顺磁性金属异物不影响图像失真 D、自旋回波序列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无信号

《医学影像物理学》1-9章课后习题答案(精心整理)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 1-1 产生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 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把高速电子轰击靶产生X 射线这一事实在条件上予以明确。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电子加速的环境条件即在阴极和阳极间建立电位差,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 1-2 影响X 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灯丝大小、管电压和管电流、靶倾角。 1-3 在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1.5?8 10ms -1,求连续X 射线谱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题的思路是由动能公式22 1v m 求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从而求出最短波长。但当速度可与光速c=3?810ms -1 相比较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运动中电子的质量 kg 302 3122010052.1)2/1(11011.9/1--?=-?=-=c m m e v keV 8.731018.1)105.1(10052.12 1211428302max =?=????==--J m h e v ν nm 0169.0max min ==νλh hc 此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管电压为73.8KV 。反过来,如果知道管电压,求电子到达阳极靶表面的电子速度时,同样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4 下面有关连续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C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D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 .连续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正确答案:B 、C 、E 1-5 下面有关标识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标识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标识X 射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 .标识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D .滤过使标识X 射线变硬; E .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 、C 、E 1-6 影响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X 射线能谱的形状。 1-7 影响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可见,X 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影响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滤过,X 射线的质增加、但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增加离X 射线源的距离,X 射线的质不变,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管电压的脉动,X 射线的质和量均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 1-8 原子放出X 射线前是静止的,为了保持活动不变,当它发射X 射线时,原子经历反冲。设原子的质量是M ,X 射线的能量为h ν,试计算原子的反冲动能。 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X 射线的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c h p ν=。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c h p M ν ==v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颅脑 1、基底节通常不包括哪一种核团:(B) A.尾状核 B.丘脑 C.豆状核 D.屏状核 E.杏仁核 2、颅内最常见的生理钙化是:(C) A.大脑镰钙化 B.床突间韧带钙化 C.松果体钙化 D.脉络膜丛钙化 E. 苍白球 3、头颅CT横断面可见与鞍上池外侧角相连的是:(D) A. 侧裂池 B. 纵裂池 C. 脚间池 D. 环池 E. 大脑大静脉池 4、蝶鞍侧位片上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C) A. 10.5cm,9.5 cm B.5 cm,10 cm C. 11.5 cm,9.5 cm D. 10 cm,20 cm F. 12 cm,10 cm 5、关于蝶鞍的X线描述哪项正确?(B、D) A. 其前界为鞍结节 B. 后壁为后床突 C. 鞍背可见气化现象 D. 观察蝶鞍最好的位置为20°后前位 E. CT平扫可见鞍结节和鞍背之间低密度间隙为垂体窝 6、椎动脉最大颅内的分支为:(C) A. 小脑前下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小脑后下动脉 D. 小脑上动脉 E. 后交通动脉 7、亨氏暗区为(A) A.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低密度伪影 B.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高密度影 C.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D.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低密度影 E.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纵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8、脑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网最丰富的部位是: A. 脑实质 B. 胼胝体 C. 脑皮质和基底节区 D. 皮髓质交界区 E. 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个孔裂位于中颅窝? A. 盲孔 B. 圆孔 C. 筛孔 D. 舌下孔 F. 颈静脉孔 10、图中所示标示解剖结构不正确的为(E) A. 尾状核头部 B. 内囊前肢 C. 侧脑室前角 D. 丘脑 E. 豆状核 11、关于卵圆孔的描述下列那项不正确(D) A. 位于蝶骨大翼后外部 B. 内有三叉神经的第三支通过 C. 颏顶位观察两侧卵圆孔不对称 D. 孔的前外缘模糊,后内缘清晰 E. 平均横径2.3mm。 12、关于X线片可见颅内板蛛网膜粒压迹正确的叙述为:(A、C) A. 边缘不规则但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 B. 以颞鳞部最清晰 C. 儿童少见,老年人明显 D. 可造成颅骨局限性缺损 E. 直径为0.5~1.0cm 13、在以下颈内动脉分支中不包括(B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大脑中动脉 D. 大脑后交通动脉 E. 眼动脉 14、关于眼眶的X线解剖错误的描述是:(B、E) A. 眼眶的顶壁即前颅窝底 B. 眼眶的外侧壁由额骨颧突、颧骨额突、蝶骨小翼组成 C. 眶上裂的内侧为蝶骨体 D. 眼眶的外侧壁可见眶斜线也称无名线 E. 两侧眶上裂呈正八字形 15、破裂孔于颏顶位观察,下列那些选项正确(CDE) A. 破裂孔的边缘骨结构不完整的透亮区 B. 位于颞骨岩尖的后内侧,形状不规则 C. 破裂孔的底面为纤维软骨,因此X线不成影

医学影像学重点 自己整理的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 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 肿瘤、肉芽肿)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 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 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间隙变宽。 2 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 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 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3、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 生骨。通常有病变存在。X线:骨骼密度上升,骨皮质、小梁增厚。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 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 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Colles’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答: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范围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肢呈银叉畸形、刺枪刀样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掌侧成角,可见骨折线。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 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 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 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 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 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 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气肿、肺出血、肺结核、肺泡癌等。 空洞:是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周围 E.都可以 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 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 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 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 C.梗阻点位于四脑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C.输入淋巴管狭窄 D.淋巴渗出,淋巴结不增大 E.静脉呈扭曲、增粗 12.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癌肿转移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3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

---------------------------------------------------------------最新资料推荐------------------------------------------------------ 33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影像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医学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卫生预防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富于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和时间分配学制五年,按 256 周安排;教学 140 周,临床实习 24 周,专业实习 24 周,考试 15 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2 周,社会实践和军训 6 周,假期 35 周,机动 10 周。 1/ 6

详见表 1。 表 1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学年教学机动考试入学毕业教育社会实践和军训实习假期总计一34 1 3 1 3 10 52 二 36 1 4 1 10 52 三 36 1 4 1 10 52 四 36 1 4 1 3 7 52 五 1 1 1 45 48 总计 140 10 15 2 6 48 37 256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 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包括 X 线、 CT、 MRI)、超声诊断学、医学核医学、介入影像学。 四、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授课时教,详见附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教学进程表、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总学时 2888;平均周学时 20. 6(不包括临床实习时数) 。 2、课程设置说明共设置六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5 门,公共基础课程类 8 门,专业基础类 19 门,科研方法及基本技能类 4 门、专业类 10 门,及实践环节。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的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和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的分型及各自的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的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的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的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和脓肿空洞的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和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_范文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感谢您的阅读! 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瑕疵的玉就不是美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必须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 (一)、我的优点 1、乐观向上、大方开朗、乐于助人、积极进取。 2、善良、有爱心,待人热情、真诚。 3、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心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有团队精神。 4、细心谨慎,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细节,防患于未然。 5、擅长手工制作,热爱生活。 6、兴趣比较广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7、忧患意识较强,做事情计划性较强。 (二)、我的缺点 1、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做事不能一心一意。 2、有时侯比较固执,比较倔强,不见棺材不落泪。 3、有时候优柔寡断,犹豫不定,做事不够干脆利落。 4、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乱了阵脚,进而影响更重要的事情,分不清主次。 5、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意志不够坚定,不够坚信自己。 6、我的字写得不好,这也是一个缺点。 7、有时会很懒,以自我为中心。 8、社会实践的经验还不丰富,对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且没有积极地去学习。 (三)、决心 将不足改善,让优势发扬! (四)、格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外云卷云舒。 二、环境分析 (一)、家庭分析 我出生在西北陕西宝鸡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世代以种地为生,家庭条件一般。之所以选择医学这条道路,主要是因为家里人觉得医生是神圣而崇高的,而我本人又善良热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就来到了医科大,走上了这条漫长孤独而又欣慰的医学之路。 (二)、学校分析 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秀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其前身是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1995年5月,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具有较完善的办学条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口腔医院等5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共开设病床8810张。河北省人民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等14所医院为河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此外,学校另有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河北省对外文化、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社会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压力等问题,导致病患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医疗服务越来越成为必需。2011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82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还有较大差距,并呈现结构性失衡。可见中国医生还是很少。 三、职业分析 (一)、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资料讲解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部 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呼吸 B、痉挛 C、胃蠕动 D、肠蠕动 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姿势 D、照射野面积 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 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 B、对比度 C、清晰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 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 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 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 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 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 D、荧光屏 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锐利度 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 B、胶片 C、被照体 D、增感屏 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 B、X线质和量 C、被照体形态 D、增感屏的使用 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医学影像技术不包括() A、X 线摄影 B、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C、磁共振成像 D、超声成像 E、心电图成像 2.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1895 年11 月8 日,伦琴发现X 线为放射技术伊始 B、1895 年12 月22 日第一张X 线照片诞生为放射技术伊始 C、20 世纪10~20 年代为医技一体阶段 D、随着X 线设备的发展出现医技分家阶段 E、1959 年慕尼黑国际放射学会议形成独立学科阶段 3.X 线成像的因素不包括() A、组织的密度(ρ) B、组织的原子序数(Z) C、组织的厚度(d) D、组织的形状 E、X 线的衰减系数( )4.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骨、脂肪、肌肉、空气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脂肪、骨、肌肉、空气 D、肌肉、骨、脂肪、空气 E、肌肉、脂肪、骨、空气 5.下列人体组织中,对X 线衰减最大的是() A、肌肉 B、骨骼 C、脂肪 D、软骨 E、血液 6.人体组织对X 线的衰减,形成图像的() A、清晰度 B、灰雾度 C、对比度 D、灰度 E、密度 7.与传统X 线诊断原理相同的成像方式有() A、CR B、MRI C、DR D、PET E、CT 8.不属于数字化成像技术的成像方法是() A、超声 B、磁共振成像 C、屏-片系统X 线摄影 D、计算机体层摄影 E、计算机X 线摄影 9.CT 成像优势不包括() A、获得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力高 C、可进行各种图像的后处理 D、空间分辨力比屏-片影像高 E、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组织的X 线吸收衰减值 10.CT 技术的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53 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X 线机 B、1989 年螺旋CT 问世 C、1998 年多层面CT 诞生 D、2004 年推出容积CT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中无电离辐射的是(c) A、CT和PET B、超声和CT C、超声和MRI D、CT和MRI E、PET和MRI 2.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b) A、X线 B、被照体 C、增感屏 D、胶片 E、照片 3.X线胶片特性曲线组成,不包括(d) A、趾部 B、直线部 C、肩部 D、顶部 E、反转部 4.摄影时,可以人为控制的运动模糊是(a) A、呼吸 B、痉挛 C、胃蠕动 D、肠蠕动 E、心脏搏动 5.与散射线量产生无关的因素是(c)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C、被照体姿势 D、照射野面积 E、被照体体积 6.影响散射线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物体越厚,产生散射线越少 B、管电压越高,产生散射线越多 C、物体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X线波长越短,产生散射线越多 7.X线照片上相邻两点之间的密度差是(b) A、密度 B、对比度 C、清晰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8.减小运动模糊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需固定肢体 B、缩短曝光时间 C、尽量缩短焦-片距 D、将肢体尽量移近胶片

E、选择运动小的机会曝光 9.使用增感屏摄影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影像颗粒性变差 B、增加影像的清晰度 C、增加影像的对比度 D、减少X线照射量 E、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10.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e) A、屏-片系统 B、影像增强器 C、成像板(IP) D、荧光屏 E、滤线栅 11.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是(a) A、失真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锐利度 E、密度 12.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关系的是(c)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13.屏-片系统X线信息影像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载体的是(a) A、X线 B、胶片 C、被照体 D、增感屏 E、显影液 14.下到哪个不是影响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c) A、胶片γ值 B、X线质和量 C、被照体形态 D、增感屏的使用 E、冲洗技术 15.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a)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箱像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16.增感屏的核心结构是(b)

医学影像学第十八章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第十八章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蛛网膜下间隙出血的直接CT征象为: A.脑室内出血 B.脑沟、脑池密度增高 C.脑内血肿 D.脑水肿 E.脑梗死 2.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枕叶 B.颞叶 C.脑干 D.基底节区 E.小脑半球 3.非典型脑脓肿的CT表现中,应除外: A.平扫只显示低密度,未显示等密度脓肿壁 B.脓肿壁强化不连续 C.部分呈环状强化,部分呈片状强化 D.多环重叠,或分房状强化 E.包膜显示完整、光滑、均匀、薄壁之特点 4.急性硬膜下血肿指损伤后几天内: A.3天 B.3周 C.3小时 D.>3周 E.2天 5.脑颜面血管瘤病的CT征象中,哪项有错误: A.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表面有弧带状或锯齿状钙化 B.钙化周围可见脑梗死灶,偶见脑内出血灶 C.伴随脑发育不全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和体积缩小

D.增强扫描可显示皮质表面软脑膜的异常血管E.常并发脑膜瘤、神经鞘病及其他先天畸形 6.在X 光平片上哪种钙化斑不常见到: A.松果体钙斑 B.大脑镰钙斑 C.床突间韧带钙化 D.侧脑室脉络丛球钙化 E.小脑幕钙化 7.颅内压增高征在头颅平片的表现不可能为:A.头颅变大,颅骨变薄 B.脑回压迹增多、增深 C.颅缝增宽 D.蝶鞍改变 E.头颅变小 8.颅骨平片不可能见到的肿瘤征像是: A.因肿瘤所致的局限性颅骨改变,如骨质增生和破坏 B.蝶鞍的改变 C.内听道的改变 D.肿瘤的钙斑形态和位置 E.肿瘤的直接征像 9.脑膜瘤的CT征象中,哪项描述有错误: A.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 B.可有颅骨的增厚、破坏或变薄 C.肿瘤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 D.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E.肿瘤出血、坏死和囊变较多见 10.最常见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是: A.脑膜瘤 B.面神经瘤 C.听神经瘤 D.胶质瘤 E.三叉神经瘤

医学影像学简答题(全)

一、星形细胞瘤得CT表现。 1、病变多位于白质。 2、Ⅰ级肿瘤平扫多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 3、Ⅱ~Ⅳ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占位效应与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 二、脑膜瘤得好发人群、好发部位、CT、MRI、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好发人群:中年女性。 2、好发部位:多位于脑外(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小脑幕)。 3、CT表现:平扫肿块呈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检查病变多呈均匀明显强化。 4、MRI:平扫肿块在T1WI与T2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 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而形成脑膜尾征。 5、鉴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脑脓肿。 三、硬膜外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2、常伴有骨折。 3、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骨缝。 4、占位效应较轻。 四、硬膜下血肿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 3、脑水肿与占位效应明显。 五、脑梗死得分型及各自得CT表现。(熟悉) 缺血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部位与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2、皮髓质同时受累。 3、占位效应较轻。 4、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强化。 出血性梗死: 1、低密度得梗死灶内可见高密度得出血灶。 2、占位效应明显。 腔隙性梗死: 1、低密度梗死灶。 2、无占位效应。 六、鼻咽癌得CT表现。(非常重要) 1、平扫表现为患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隆起。 2、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 3、颈深淋巴结肿大。 4、增强检查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七、癌性空洞、结核空洞与脓肿空洞得鉴别。(一般重要) 1、癌性空洞: 多见于老年患者。 多位于肺上叶前段与下叶基底段。 多为厚壁偏心空洞。 内壁不光整,可有壁结节,外壁可有分叶征及毛刺征。 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 2、结核空洞: 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与下叶背段。 通常较小,壁薄,内壁光滑。 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3、脓肿空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